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型式试验规程

电梯型式试验规程

电梯型式试验规程
电梯型式试验规程

附件1

《电梯型式试验规则》

(TSG T7007-2016)第1号修改单

一、正文修改

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分别修改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市场监管总局”。

二、附件A修改

将“玻璃轿门”修改为“玻璃轿门和前置轿门”。

三、附件H修改

在附件H中增加附录h,其内容如下:

附录h

斜行电梯型式试验要求

h1 适用范围

本附录适用于沿倾斜路径运行的曳引驱动乘客电梯、曳引驱动载货电梯、强制驱动载货电梯(以下统称“斜行电梯”)的型式试验。

h2 引用标准

本规则H2(1)~(4)引用标准以及GB/T 35857—2018《斜行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h3 名词术语

本附录h2引用标准和本规则H3规定的术语。

h4 主要参数和配置的适用原则

h4.1 斜行电梯主要参数变化

斜行电梯的主要参数变化符合下列之一时,应当重新进行型式试验:

(1)见H4.1.1和H4.1.2;

(2)倾斜角小于等于45°的单一倾斜角度斜行电梯的倾斜角改变超过15°,或者改变后倾斜角大于45°;

(3)倾斜角大于45°的单一倾斜角度斜行电梯的倾斜角改变超过15°,或者改变后倾斜角小于等于45°;

(4)多倾斜角度斜行电梯的倾斜角度改变。

h4.2 斜行电梯配置变化

斜行电梯配置变化符合下列之一时,应当重新进行型式试验:

(1)见H4.2(1)~(5)、(7)~(9)、(12)、(13);

(2)斜行电梯的轿门位置(侧置、前置)改变;

(3)斜行电梯的轿厢与承载架(或悬挂架)的连接方式改变;

(4)斜行电梯的曳引钢丝绳与运载装置的连接方式(一端、两端)改变;

(5)斜行电梯的运载装置运行轨道、护轨、导轨、安全钳夹持部件总数量减少;

(6)斜行电梯的限速器类型(钢丝绳驱动的限速器、非钢丝绳驱动的机械式限速器、可编程电子限速器)改变。

h4.3 适用参数范围及配置

斜行电梯适用的参数范围和配置见表H-2(不含防爆和液压电梯相关项)和表h-1。

表h-1 斜行电梯附加适用参数范围和配置表

h5 技术资料要求与审查

型式试验机构应当对申请单位按照本附录要求提交的技术资料进行审查,确认是否符合本规则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h5.1 产品合格证明及说明文件

(1)见H5.1(1)~(11)、(14)、(19);

(2)斜行电梯的前置轿门设计和结构、救援方法和救援程序、人员可进入斜行电梯运行轨道下方时的防护、与建筑物接口、轿厢地板防滑等级的说明;

(3)斜行电梯紧急和检修通道、顶层和底坑用于维护的安全空间、障碍物清除装置、钢丝绳支撑部件、随行电缆支撑部件以及多倾斜角度斜行电梯保持轿厢水平的自动调节装置和运行路径中不同角度过渡段的设计说明;

(4)斜行电梯限速器驱动装置(如钢丝绳、齿形带等)的型号、规格和破断载荷要求,以及张紧方法说明;

(5)确保斜行电梯轿厢内乘客保持稳定和室外型斜行电梯底坑排水的措施;

(6)斜行电梯设计预期的使用范围以及禁止使用的情况。

h5.2 设计计算书

(1)见H5.2(1)~(15);

(2)斜行电梯运行轨道、护轨、安全钳夹持部件以及轿壁机械强度的计算。

h5.3 主要设计图样

见H5.3(1)、(2)。

h5.4 部件证明文件

h5.4.1 型式试验证明文件

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绳头组合、层门、玻璃轿门、前置轿门、玻璃轿壁、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制动减速装置)、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完整系统)、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和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型式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证书(复印件)及其产品合格证。

h5.4.2 其他证明文件

(1)见H5.4.2(1)~(3)、(5)、(6);

(2)按照GB/T 35857附录P测定的斜行电梯轿厢地板防滑等级证明。

h5.5 机器设备间、井道

h5.5.1 布置说明及图示

见H5.5.1。

h5.5.2 结构受力

机器设备间地板受力要求,底坑地面受力要求,使用膨胀螺栓时对井道壁的要求,斜行电梯井道结构的受力要求,斜行电梯运行轨道、导轨和安全钳夹持部件的承载结构受力要求。

h5.5.3 井道内各部件之间的间隙和保护

见H5.5.3。

h5.5.4 运行轨道、导轨、护轨以及安全钳夹持部件

运行轨道、导轨、护轨以及安全钳夹持部件型号、摩擦面的尺寸和表面加工方式以及表面润滑的要求。

h5.5.5 悬挂、补偿系统

见H5.6。

h5.5.6 轿厢系统

见H5.7。

h5.5.7 门系统

见H5.8。

h5.5.8 相关标准或者产品技术条件

含有本规则H6.19、h6.23、h6.24、h6.25要求的斜行电梯运行性能指标的企业标准或者产品技术条件。

h5.5.9 整机的连续运行试验记录和报告

见H5.11(H5.11.2(5)除外)。

h6 样机检查与试验

斜行电梯应当满足本规则H6.1~H6.9(其中H6.1.3、H6.1.16、H6.1.17、H6.2.6、H6.3.1~H6.3.8、H6.3.10、H6.3.12.17~H6.3.12.19、H6.4.3、H6.4.5、H6.5.6、H6.5.7.1、H6.5.8.1、H6.6.1.8、H6.6.1.11、H6.6.3、H6.8.2.1、H6.8.2.2、H6.8.2.3除外)、H6.12~H6.15、H6.19、H6.20、H6.22以及h6.1~h6.28的规定。

h6.1 斜行电梯的极限开关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7.5的规定。检查与试验方法应当符合GB/T 10059中4.1.4的规定。

h6.2 斜行电梯的限速器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6.9的规定。

h6.3 斜行电梯的安全钳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6.8的规定。

h6.4 斜行电梯的缓冲器

应当符合GB/T 35857 中5.7.3、5.7.4的规定。采用减行程缓冲器时,对电梯驱动主机正常减速的监控应当符合GB/T 35857 中5.9.8的规定,缓冲器行程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7.4.2的规定。

h6.5 斜行电梯的运载装置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6.10的规定,其中动作速度下限按照限速器的要求。制动试验时,空载轿厢以不低于额定速度上行,人为触发速度监控部件,仅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使轿厢减速或者制停。

h6.6 斜行电梯的运载装置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6.11、附录D.3 p)的规定。

h6.7 强制驱动斜行电梯钢丝绳的卷绕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6.4的规定。

h6.8 斜行电梯的补偿绳和环形钢丝绳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6.6的规定。

h6.9 斜行电梯的轿门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5.5、5.5.6的规定。

h6.10 斜行电梯对剪切危险的防护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4.5.1的规定。

h6.11 斜行电梯对坠落危险的防护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4.7.1的规定。

h6.12 斜行电梯的轿厢地坎护脚板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5.4的规定。

h6.13 斜行电梯的轿厢上护板和侧护板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5.14的规定。

h6.14 斜行电梯轿厢对乘客和货物的保护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5.3.2的规定。

h6.15 斜行电梯轿厢地板和层站之间的连接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5.3.4的规定。

h6.16 导轨系统

(1)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7.2的规定。

(2)导轨与导轨支架在建筑物上的固定,应当能自动的或者采用简单调节的方法,对建筑物的正常沉降和混凝土收缩的影响予以补偿;每根导轨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端部短导轨的支架数量应当符合设计要求。

h6.17 斜行电梯的运行(滑行)部件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5.19的规定。

h6.18 斜行电梯保持运载装置在动态包络内的部件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5.20的规定。

h6.19 斜行电梯运行路径上障碍物的清除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5.21的规定。

h6.20 斜行电梯轿厢内或者轿顶上的工作区域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5.3.4.3的规定。

h6.21 斜行电梯底坑或者顶层的工作区域

应当符合GB/T 10060 中5.3.2或者GB/T 35857 中5.3.4.4的规定。

h6.22 斜行电梯井道内平台上的工作区域

应当符合GB/T 35857 中5.3.4.5的规定。

h6.23 斜行电梯的运行噪声

运行噪声采用GB/T 10059 中4.2.5 规定的方法,检测的乘客电梯机房内平均噪声值(驱动主机噪声值)、开关门噪声值、轿内运行噪声值应当不大于电梯制造单位给出的限值。

h6.24 斜行电梯的加、减速度

(1)采用GB/T 10059中4.2.2规定的方法,测得的斜行电梯运行方向上的起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最大值不大于1.5m/s2,A95加、减速度应当符合电梯制造单位给出的限值指标。

(2)斜行电梯在正常运行时(包括缓冲器在行程末端受到撞击的情况)以及在任何载荷情况下,采用GB/T 10059中4.2.2规定的方法测得的水平方向的起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不大于0.1n g。

h6.25 斜行电梯的轿厢振动加速度

采用GB/T 10059中4.2.6 规定的方法,测得的乘客电梯轿厢振动加速度应当符合电

梯制造单位给出的限值指标。

h6.26 斜行电梯额定载重量与额定速度的关系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1.5的规定。

h6.27 斜行电梯的安全钳制动试验

应当符合GB/T 35857中附录D.3 中j)和k)的规定,安全钳的动作应在不小于额定速度下进行。

h6.28 斜行电梯的驱动主机制动器制动试验

在不超过额定载重量的情况下,不论运载装置以何种方式制停,其水平方向的平均减速度应当小于0.25n g,垂直方向的平均减速度应当小于1.0n g。

h7 样机技术参数及配置

见表H-4(不含适用于防爆电梯、消防员电梯、液压电梯的相关项及导轨栏)和表

h-2。

表h-2 斜行电梯样机附加技术参数及配置表

注h-1:运行轨道、护轨、导轨及安全钳夹持部件为不同的部件时,应当分别填写。

h8 斜行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型式试验专项要求

h8.1 限速器

斜行电梯限速器型式试验要求,除以下涉及项目按照调整后的要求执行外,其他项目按照本规则附件L的相应要求执行:

(1)将L4.2增加:

“(14)用于斜行电梯的限速器类型的改变(钢丝绳驱动的限速器、非钢丝绳驱动的机械式限速器、可编程电子限速器)。”

(2)表L-1中增加一栏:

(3)将L5.3的第(6)项修改为:“(6)限速器驱动装置(如钢丝绳、齿形带等)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型号、规格、破断载荷等;”并且L5.3增加:

“(9)对于钢丝绳驱动外的其他类型限速器,允许安全钳动作并确保整个安全钳和限速器联动系统安全动作的参数的极限值(如电气装置的触发力等)的说明。”

(4)将L6.2的(2)修改为:“(2)应当符合GB 7588 中14.1.2 的规定,安装牢固,其功能不应当由于运转和动作而发生改变;或者为符合本规则附件R的可编程电子安全系统。”

(5)将L6.5修改为:

“(1)见L6.5;

(2)对于钢丝绳驱动外的其他类型限速器,允许安全钳动作并确保整个安全钳和限速器联动系统安全动作的参数的极限值(如电气装置的触发力等)满足申请单位提供的设计值。”

(6)表L-2中增加一栏:

h8.2 安全钳

斜行电梯安全钳型式试验要求,除以下涉及项目按照调整后的要求执行外,其他项目按照本规则附件M的相应要求执行:

(1)将M4.1.2增加:

“(7)适用斜行电梯的倾斜角超出范围。”

(2)表M-1中增加一栏:

(3)将M5.3增加:

“(7) 安全钳设计允许质量在适用斜行电梯倾斜角度范围内,沿运行路径方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减速度验算;”

(4)表M-2中增加一栏:

h8.3 缓冲器

斜行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要求,除以下涉及项目按照调整后的要求执行外,其他项

目按照本规则附件N的相应要求执行:

(1)将N4.1.2增加:

“(6)适用斜行电梯的倾斜角超出范围;

(7)撞击频次增大(适用于在轿厢行程末端可被压缩的缓冲器)。”

(2)将N4.1.3增加:

“(7)适用斜行电梯的倾斜角超出范围。”

(3)表N-2中增加一栏:

(4)表N-3中增加一栏:

(5)将N5.2增加:

“(8)适用斜行电梯的倾斜角度范围;

(9)使用条件(是否适用于在轿厢行程末端被压缩情况,如果适用,给出撞击速度和允许撞击频次)。”

(6)将N5.3增加:

“(7)适用斜行电梯倾斜角度沿运行路径方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等三个方向上的减速度设计计算。”

(7)将N6.2.3.2的(1)修改为:“(1)缓冲器作用期间内的垂直方向平均减速度不应大于1.0n g,水平方向的平均减速度不应大于0.5n g;”将(2)修改为:“(2)垂直方向减速度峰值超过2.5n g的时间不大于0.04s,水平方向减速度峰值超过1.0n g的时间不大于0.04s;”

(8)增加N6.2.4:

“N6.2.4 连续压缩试验

在行程末端受到压缩的缓冲器应在申请单位指定的正常使用条件下试验至少1000个周期,连续压缩试验完成后再按照N6.2.3进行撞击试验。”

(9)将N6.3.2.2的(1)修改为:“(1)从达到115%额定速度起的垂直方向平均减速度不应大于1.0n g,水平方向的平均减速度不应大于0.5 n g,计算平均减速度的时间为首次出现两个绝对值最小减速度的时间差(见GB 7588 中附录F5.3.3.6.1);”将(2)修改为:“(2)垂直方向减速度峰值超过2.5n g的时间不大于0.04s,水平方向减速度峰值超过1.0n g的时间不大于0.04s;”

(10)表N-5中增以下一栏:

(11)表N-6中增以下一栏:

h8.4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制动减速装置)

斜行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制动减速装置)型式试验要求,除以下涉及项目按照调整后的要求执行外,其他项目按照本规则附件Q的相应要求执行:

(1)将Q4.1.1增加:

“(8)适用于斜行电梯的倾斜角超出范围。”

(2)将Q4.1.2增加:

“(4)适用斜行电梯的倾斜角超出范围。”

(3)将Q4.1.3增加:

“(4)适用斜行电梯的倾斜角超出范围。”

(4)表Q-1中增加一栏:

(5)表Q-2中增加一栏:

(6)表Q-3中增加一栏:

(7)将Q5.1增加:

“(6)适用斜行电梯倾斜角度沿运行路径方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等三个方向上的减速度设计计算。”

(8)将Q5.2增加:

“(7)适用斜行电梯的倾斜角度范围。”

(9)将Q6.2.1第(2)项修改为“(2)该装置在制动期间,轿厢在垂直方向的最大减速度值应当不大于1 n g,水平方向的最大减速度值应当不大于0.5 n g;”并且增加:“(8)对适用不同倾斜角斜行电梯的钢丝绳制动器和曳引机制动器,在最大和最小倾

斜角度情况下分别进行制动试验。”

(10)表Q-4中增加以下一栏:

h8.5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斜行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要求,除以下涉及项目按照调整后的要求执行外,其他项目按照本规则附件T的相应要求执行:

(1)将T4.1.1.1增加:

“(11)适用斜行电梯的倾斜角超出范围。”

(2)将T4.1.1.2 增加:

“(7)适用斜行电梯的倾斜角超出范围。”

(3)将T4.1.1.3增加:

“(7)适用斜行电梯的倾斜角超出范围。”

(4)表T-4中增加以下一栏:

(5)将T5.3增加:

“(22)适用斜行电梯的倾斜角度范围

(23)适用斜行电梯倾斜角度沿运行路径方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等三个方向上的减速度设计计算。”

(6)将T6.1中的“各次试验均应当符合GB 7588中9.11.5、9.11.6的规定,”修改为“各次试验均应当符合GB 7588中9.11.5、9.11.6或者GB/T 35857中5.6.11.5、5.6.11.6的规定,”并且T6.1增加:

“(8)对适用不同倾斜角斜行电梯的钢丝绳制动器和曳引机制动器,在最大和最小倾斜角度情况下分别进行制动试验。”

(7)将T6.1.4 中的“型式试验机构应当对申请单位所提供的对应试验速度下允许移动距离的相关计算是否符合GB 7588 中9.11.5 的要求进行确认。”修改为“型式试验机构应当对申请所提供的对应试验速度下允许移动距离的相关计算是否符合GB 7588 中9.11.5 的要求或者GB/T35857中5.6.11.5的要求进行确认。”

(8)表T-7的中“制停子系统”“适用范围”列中增加一栏:

h8.6 层门、玻璃轿门和前置轿门、玻璃轿壁

斜行电梯层门、玻璃轿门和前置轿门、玻璃轿壁型式试验要求,除以下涉及项目按照调整后的要求执行外,其他项目按照本规则附件W的相应要求执行:

(1)将附件W的标题“层门、玻璃轿门和玻璃轿壁型式试验要求”修改为“层门、玻璃轿门和前置轿门、玻璃轿壁型式试验要求”。

(2)将W1增加:

“(5)斜行电梯的前置轿门。”

(3)将W6中的“试验样品应当为一套完整且完成装配的电梯层门、玻璃轿门、层门侧门框或者玻璃轿壁,”修改为“试验样品应当为一套完整且完成装配的电梯层门、玻璃轿门、前置轿门、层门侧门框或者玻璃轿壁,”

(4)将W6.2修改为:

“W6.2玻璃轿门、玻璃轿壁和前置轿门

(1)玻璃轿门、玻璃轿壁应当符合GB 7588中附录J4、J5;

(2)前置轿门应当符合GB/T 35857中J.4、J.5的规定。”

(5)将W6.3中的“在层门上应当标明以下内容”修改为“在层门和前置轿门上应当标明以下内容:”。

h8.7 驱动主机

斜行电梯驱动主机型式试验要求,除以下涉及项目按照调整后的要求执行外,其他项目按照本规则附件Y的相应要求执行:

(1)将Y4.1.1增加:

“(4)可倾斜布置的鼓式制动器式驱动主机固定底面与水平面夹角增大;”

(2)表Y-1增加一栏:

(3)将Y6.2.9中的“制动器安装在驱动主机或者能完全模拟实际工作状态的试验工装上,进行周期为(5±1)s的连续不间断的动作试验”修改为“制动器安装在驱动主机或者能完全模拟实际工作状态的试验工装上(可倾斜布置的鼓式制动器式驱动主机应在最大倾斜角度下进行测试),进行周期为(5±1)s的连续不间断的动作试验,”

(4)表Y-2增加一栏:

【安全】TSGT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细则

【关键字】安全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11-2004 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细则 Rule for Type Test of Buffers (报批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05年月日 目录 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细则 (1)

附件1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所需要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2) 附件2线性蓄能型缓冲器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3) 附件3耗能型缓冲器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4) 附件4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5) 附件5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报告 (6) 附件6电梯缓冲器产品配置表 (11)

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细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电梯缓冲器的型式试验,统一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方法与型式试验报告书格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电梯型式试验规则》,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蓄能型缓冲器、耗能型缓冲器和非线性蓄能缓冲器。 第三条进行型式试验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型式试验机构),以及上述电梯缓 冲器的设计与制造等相关单位,必须遵守本细则的规定。 第四条在正式型式试验之前,型式试验申请单位应当向型式试验机构提供《电梯 缓冲器型式试验所需要技术文件和资料》(见附件1)中规定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第五条型式试验申请单位应当为型式试验机构提供一个安装调试完毕、能够正常 使用的缓冲器做为型式试验样品。液压缓冲器需要单独提供缓冲器所用的液体。 第六条实施型式试验的条件、地点、程序与合格判定规则,以及型式试验机构应 当履行的职责,必须按照《电梯型式试验规则》执行。 第七条型式试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必须按照本细则《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见附件2~附件4)的规定执行。特殊情况应当按照《电梯型式试验规则》的规定执行。 第八条型式试验完成后,型式试验机构必须按照《电梯型式试验规则》的规定和本细则规定的电梯缓冲器的《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报告》(见附件5)格式,出具《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报告》和《特种设备型式试验合格证》,《特种设备型式试验合格证》应当附有《电梯缓冲器产品配置表》(见附件6)。 第九条本细则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解释。 第十条本细则自2005年月日起实施。

TSG T7011-2004 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细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11-2004 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细则 Guide for Type-examination of Buffer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04年0月00日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T7011-2004 目录 一概述 (1) 二型式试验所需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1) 三试验样品 (1) 四蓄能型缓冲器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1) 五耗能型缓冲器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1) 附录1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报告 (6) 附录2产品配置表 (16)

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细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电梯缓冲器的型式试验,统一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方法与型式试验报告书格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电梯型式试验规则》,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蓄能型缓冲器和耗能型缓冲器。 第三条开展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的技术机构(以下简称型式试验机构),以及上述电梯缓冲器的设计与制造等相关单位,必须遵守本细则的规定。 第四条本细则的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引用了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的规定。如上述相关标准被修订,应以最新标准为准。 第五条在正式型式试验之前,型式试验申请单位应当向型式试验机构提供《型式试验所需资料》中规定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第六条型式试验申请单位应当为型式试验机构提供一个安装调试完毕、能够正常使用的缓冲器做为型式试验样品,液压缓冲器还需单独提供缓冲器所用的液压油。 第七条电梯缓冲器进行型式试验的前提,实施型式试验的条件、地点、程序与合格判定规则,以及型式试验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必须按照《电梯型式试验规则》执行。 第八条型式试验机构进行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必须按照本细则附件《型式试验方法》中的规定执行。特殊情况应当按照《电梯型式试验规则》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型式试验完成后,型式试验机构必须按照《电梯型式试验规则》的 规定和本细则规定的电梯缓冲器的《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报告》(附录1)格式,出具型式试验报告。 第十条本细则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解释。 第十一条本细则自2004年月日起施行。 附件: 1.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所需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2.线性蓄能缓冲器型式试验方法 3.耗能型缓冲器型式试验方法 4.非线性蓄能缓冲器型式试验方法

2019编辑《电梯型式试验规则》(tsgt7007—)第1号修改单(.doc

. 《电梯型式试验规则》(—)第号修改单(征求意 见稿) 一、正文修改 .将中的“《超常规电梯参数表》(见附件)中所列电梯或者仅为单个项目使用结构特殊的电梯, ”修改为“《超常规电梯参数表》(见附件)中所列电梯或者仅为单个项目使用结构特殊的电梯(斜行电梯除外),”。 .将中的“型式试验机构应当在出具型式试验证书后个工作日内,”修改为“型式试验机构应当在出具型式试验证书后个工作日内(特殊情况除外),”。 二、附件修改 增加: “() 《斜行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增加: “斜行电梯 斜行电梯的主要参数变化符合下列之一时,应当重新进行型式试验:()额定速度增大; ()额定载重量大于,且增大; ()单一倾斜角度斜行电梯的倾斜角度变化大于±°; ()多倾斜角度斜行电梯的倾斜角度变化。” .将中的“()轿厢导轨列数减少”修改为“()轿厢导轨列数减少(不适用于斜行电梯)”,并且增加: “()斜行电梯门的设置方式(侧置门,前置门)改变; ()斜行电梯的轿厢与运载装置的连接方式(承载式,悬挂式)改变; .

() 斜行电梯的曳引钢丝绳与运载装置的连接方式(一端,两端)改变; () 斜行电梯的运载装置运行轨道、护轨、导轨、安全钳夹持部件总数量的减少; () 斜行电梯的运载装置运行轨道、护轨、导轨、安全钳夹持部件型式(角钢、钢、型轨、钢管等)改变。” .将表修改为:

. .将的第()项的编号“() ”修改为(),并且增加: “()斜行电梯的前置门设计和结构的说明; ()斜行电梯救援方法和救援程序的说明; ()斜行电梯紧急和检修通道的设计说明; ()斜行电梯顶层和底坑进行维护的安全空间的设计说明; ()人员可进入斜行电梯运行轨道下方时的防护说明; ()确保斜行电梯轿厢内乘客保持稳定的措施; ()斜行电梯障碍物清除装置的设计说明; ()斜行电梯钢丝绳支撑部件的设计说明; ()斜行电梯随行电缆支撑部件的设计说明; ()多倾斜角度斜行电梯保持轿厢水平的自动调节装置的设计说明; ()多倾斜角度斜行电梯运行路径中不同角度过渡段的设计说明; ()室外型斜行电梯的底坑排水措施; ()斜行电梯与建筑物接口的说明; ()斜行电梯轿厢地板防滑等级的说明文件; ()斜行电梯设计预期的使用范围以及禁止使用的情况; ()斜行电梯限速器驱动装置的型号、直径、根数和破断载荷要求,以及涨紧方法说明;” .将增加: “()斜行电梯运行轨道、护轨以及安全钳夹持部件的计算; ()斜行电梯轿壁机械强度的计算。” .将的条款内容修改为:“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绳头组合、层门、用于斜行电梯的前置式轿门、玻璃轿门、 .

(完整word版)杂物电梯检验作业指导书

杂物电梯检验作业指导文件编号: HFDT-ZY-02-2016-011 编制:冀晶晶 审核:王维宏 批准:石军伟 河北合丰电梯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目的 为了加强对杂物电梯安装、维修、日常维护保养、使用和检验工作的管理,规范杂物电梯安装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行为及测试方法,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促进杂物电梯运行安全保障工作的有效落实,特制定本细则。 二.适用范围 本检验细则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者强制式杂物电梯和液压杂物电梯(防爆杂物电梯除外)的安装、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 三.检验依据 3.1《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T10060─2011) 3.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TSG T7006-2012) 四. 检验基本规定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和标准的要求,对杂物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涉及杂物电梯施工的土建工程进行检查,对杂物电梯制造质量(包括零部件和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确认,并且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以进行杂物电梯施工。 施工单位或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保证施工质量,真实、准确地填写施工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书,对施工或者日常维护保养质量以及提供的相关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及其与实物的一致性负责。 五. 实施现场检验时应具备下列检验条件: 5.1.机房温度、电压符合杂物电梯设计文件的规定; 5.2.环境空气中没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 5.3.检验现场(主要指机房、井道、轿顶、底坑)清洁,没有与杂物电梯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相关现场(例如层站门口)放置表明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 5.4.对井道进行了必要的封闭。 六.检验仪器要求

电梯型式试验规程

附件1 电梯型式试验规则适用产品目录 2.进口各种型式电梯或部件的代码,使用本目录所属型式电梯或部件的代码。—1—

附件2 影响型式试验结果的电梯配置与参数变更表 —2—

附件3 电梯型式试验细则目录 纳入《电梯型式试验规则适用产品目录》的各型式电梯、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部件实施型式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与方法,以及出具《型式试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必须按照下表所列由国家质检总局另行发布的相应型式试验细则的规定进行。 —3—

附件4: 型式试验合格证 No. TX ××××-×××-×××××× 制造单位名称及地址: 产品名称(设备型式): 型号规格: 产品配置(见附件) 型式试验报告编号: 本证所阐述的结论覆盖以下型号规格产品(产品配置不变):经型式试验,确认该产品符合《电梯型式试验规则》规定。 (公章) 发证日期年月日 (型式试验机构名称) 注:1.本证是对所明确覆盖范围内设备型式的确认,仅对样机本身试验时的合格与否负责; —4—

2.证书持有者有责任保证产品符合标准规定和保证产品与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5—

附注: 电梯型式试验合格证的标记和编号说明 一、电梯型式试验合格证的标记和编号为: TX ××××-×××-×××××× 二、标记和编号说明 1.“TX”为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标记。 2.型式试验标记后面的4位“××××”为电梯及其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部件的设备代码,具体代码详见《电梯型式试验规则适用产品目录》。 3.设备代码后的3位“×××”为型式试验机构核准编号中的流水编号,用以表示各型式试验机构代码,具体分别为: 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003; 上海交通大学电梯检测中心—026; 深圳市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检测所—023; 广东省特种设备监测中心—031。 4.型式试验机构代码后的2位“××”为年份代码,为进行型式试验年份的后两位阿拉伯数字。 5.最后4位“××××”分别为各型式试验机构当年发出《电梯型式试验合格证》的流水编号(阿拉伯数字)。 —6—

《电梯型式试验规则》(TSG T7007-2016)第1号修改单

附件1 《电梯型式试验规则》 (TSG T7007-2016)第1号修改单 一、正文修改 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分别修改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市场监管总局”。 二、附件A修改 将“玻璃轿门”修改为“玻璃轿门和前置轿门”。 三、附件H修改 在附件H中增加附录h,其内容如下:

附录h 斜行电梯型式试验要求 h1 适用范围 本附录适用于沿倾斜路径运行的曳引驱动乘客电梯、曳引驱动载货电梯、强制驱动载货电梯(以下统称“斜行电梯”)的型式试验。 h2 引用标准 本规则H2(1)~(4)引用标准以及GB/T 35857—2018《斜行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h3 名词术语 本附录h2引用标准和本规则H3规定的术语。 h4 主要参数和配置的适用原则 h4.1 斜行电梯主要参数变化 斜行电梯的主要参数变化符合下列之一时,应当重新进行型式试验: (1)见H4.1.1和H4.1.2; (2)倾斜角小于等于45°的单一倾斜角度斜行电梯的倾斜角改变超过15°,或者改变后倾斜角大于45°; (3)倾斜角大于45°的单一倾斜角度斜行电梯的倾斜角改变超过15°,或者改变后倾斜角小于等于45°; (4)多倾斜角度斜行电梯的倾斜角度改变。 h4.2 斜行电梯配置变化 斜行电梯配置变化符合下列之一时,应当重新进行型式试验: (1)见H4.2(1)~(5)、(7)~(9)、(12)、(13); (2)斜行电梯的轿门位置(侧置、前置)改变; (3)斜行电梯的轿厢与承载架(或悬挂架)的连接方式改变; (4)斜行电梯的曳引钢丝绳与运载装置的连接方式(一端、两端)改变; (5)斜行电梯的运载装置运行轨道、护轨、导轨、安全钳夹持部件总数量减少; (6)斜行电梯的限速器类型(钢丝绳驱动的限速器、非钢丝绳驱动的机械式限速器、可编程电子限速器)改变。 h4.3 适用参数范围及配置 斜行电梯适用的参数范围和配置见表H-2(不含防爆和液压电梯相关项)和表h-1。

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细则-TSG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17-2004 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细则Rule for Type Tests of Lift Traction Machine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04年月日

目录 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细则 (1) 附件1 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所需技术文件和资料 (3) 附件2 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方法 (5) 附件3 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报告(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报告格式) (10) 附件 4 电梯曳引机产品配置表 (14)

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细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电梯曳引机的型式试验,统一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方法与型式试验报告书格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电梯型式试验规则》,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曳引驱动电梯的驱动主机,可用于有齿传动或无齿传动、交流或直流以及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曳引机的型式试验。本细则不适用于杂物电梯驱动主机的型式试验。 第三条开展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的技术机构(以下简称型式试验机构),以及上述电梯的设计与制造等相关单位,必须遵守本细则的规定。 第四条本细则的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引用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如上述相关标准被修订,应以最新标准为准。 第五条同一型号系列的曳引机,按最大适用电机额定功率试验后即可向下覆盖,申请方在申请时应列明所有被覆盖的参数规格。所谓同一型号系列是指:曳引机的整体结构型式相同,减速箱的型式和中心距相同,电动机及制动器结构和型式相同。 如果申请方没有指明曳引悬挂比,所有参数按1:1曳引悬挂方式试验并出具报告。在具体使用时如果变为2:1悬挂,则电梯额定速度和额定载荷分别为1:1悬挂时的二分之一和两倍。 第六条型式试验之前,型式试验申请单位应当向型式试验机构提供《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所需技术文件和资料》(附件1)中规定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第七条型式试验申请单位应当为型式试验机构提供装配调试完毕、能够正常运行的曳引机及其随机附件一套(含运行所需的润滑油)作为型式试验样品,并且应当已经通过型式试验申请单位的自检。对变频器有特殊要求的变频驱动曳引机以及其运行要依靠专用控制器控制的曳引机,申请方根据需要还应提供配套的变频器和控制器(一套)。 第八条电梯曳引机进行型式试验的前提,实施型式试验的条件、地点、程序与合格判定规则,以及型式试验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必须按照《电梯型式试验规则》执行。 第九条型式试验机构进行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必须按照本细则的《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方法》(附件2)中的规定执行。特殊情况应当按照《电

电梯型式试验规则

电梯型式试验规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5 (报批稿) Regulation for Type Tests of Elevator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05年0月00日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5 目录 — I —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5 前言 本规则是为了加强对电梯型式试验工作的管理,规范电梯型式试验行为,提高电梯型式试验工作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所制定。执行本规则的各单位,应当按照如下要求确认以往相关型式试验的结果: 一、原型式试验所执行标准正在修订中且该标准要求与本规则规定内容差异较大的,原型式试验结果有有效期限规定且已经超过有效期的,一律重新进行型式试验; 二、2000年10月1日至本规则施行之日期间, 凡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电梯型式试验机构进行的型式试验,经原型式试验机构确认,认为符合本规则规定的,并在原检验报告上予以声明且加盖其印章的,其型式试验结果可以继续予以认可;

三、2000年10月1日至国家质检总局公布首批经核准的电梯型式试验机构之日(2003年9月12日)期间,凡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原电梯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机构进行的型式试验,经原型式试验机构确认,认为符合本规则规定的,并在原检验报告上予以声明且加盖其印章的,其型式试验结果可以继续予以认可。 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 II —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T7001,2005 (报批稿)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电梯型式试验工作的管理,规范电梯型式试验行为,提高型式试验工作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三条《目录》所列产品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型式试验: (一)制造单位首次生产的新产品; (二)《影响型式试验结果的电梯配置与参数变更表》(附件2,以下简称《变更表》)中明确的电梯整机部件配置或其主要参数在规定方向上发生变更的; (三)同型式进口电梯的首台整机或者部件; (四)列入《目录》的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每2年进行1次型式试验(取得电梯制造单位许可的企业制造的安全保护装置每4年进行1次,其制造的主要部件不进行周期性的型式试验); (五)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型式试验要求的。 第四条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电梯型式试验的统一管理;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电梯型式试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杂物电梯检验作业指导书

杂物电梯检验作业指导 文件编号: HFDT-ZY-02-2016-011 编制: 冀晶晶 审核: 王维宏 批准: 石军伟 河北合丰电梯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目得 为了加强对杂物电梯安装、维修、日常维护保养、使用与检验工作得管理,规范杂物电梯安装重大维修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行为及测试方法,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促进杂物电梯运行安全保障工作得有效落实,特制定本细则。 二、适用范围 本检验细则适用于电力驱动得曳引式或者强制式杂物电梯与液压杂物电梯(防爆杂物电梯除外)得安装、重大维修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 三、检验依据 3、1《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T10060─2011) 3、2《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TSG T7006-2012) 四、检验基本规定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与标准得要求,对杂物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涉及杂物电梯施工得土建工程进行检查,对杂物电梯制造质量(包括零部件与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确认,并且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以进行杂物电梯施工。 施工单位或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得要求,保证施工质量,真实、准确地填写施工检验记录与检验报告书,对施工或者日常维护保养质量以及提供得相关文件、资料得真实性及其与实物得一致性负责。

五、实施现场检验时应具备下列检验条件: 5、1.机房温度、电压符合杂物电梯设计文件得规定; 5、2.环境空气中没有腐蚀性与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 5、3.检验现场(主要指机房、井道、轿顶、底坑)清洁,没有与杂物电梯工作无关得物品与设备,相关现场(例如层站门口)放置表明正在进行检验得警示牌; 5、4.对井道进行了必要得封闭。 六、检验仪器要求 七、检验项目、内容要求与方法 1 技术资料 1、1 制造资料 检验内容与要求: 制造单位提供了以下用中文描述得出厂随机文件: (1)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其范围能够覆盖所提供杂物电梯得相应参数; (2)杂物电梯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或者报告书,其内容能够覆盖所提供杂物电梯得相应参数; (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注有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该杂物电梯得产品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以及门锁装置、限速器(如果有)、安全钳(如果有)、破裂阀/节流阀(如果有)、含有电子元件得安全电路(如果有)、驱动主机、控制柜等安全保护

V电梯驱动主机型式试验细则样本

附件V 电梯驱动主机型式试验细则 V1 型式试验基本规定 V1.1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曳引驱动式和强制驱动式电梯驱动主机, 可用于有齿轮传动或无齿轮传动、交流或直流以及异步或同步电动机驱动的电梯主机的型式试验。本细则不适用于杂物电梯驱动主机。 V1.2 样品规定 型式试验申请单位应当向型式试验机构提供装配调试完毕、能够正常运行的电梯驱动主机及其随机附件一套(含运行所需的润滑油、盘车装置、松闸扳手、防护装置)作为型式试验样品, 而且已经经过型式试验申请单位的自检。对变频器有特殊要求的变频驱动电梯驱动主机以及其运行要依靠专用控制器控制的电梯驱动主机, 申请单位根据需要还应提供配套的变频器和控制器。 V1.3 型式试验所需技术文件和资料 型式试验之前, 型式试验申请单位需向型式试验机构提交下述型式试验技术文件资料: V1.3.1 产品基本信息 (1) 试验申请单位(证书和报告持有者)的名称和地址; (2) 电梯驱动主机制造单位的名称、地址; (3) 电梯驱动主机产品的名称和型号。 V1.3.2 主要结构参数 (1) 驱动主机: 整体结构型式、适用工作环境、适用的防爆型式、防爆等级、电梯驱动主机额定速度、额定输出转矩、输出轮轴许用径向载荷、所允许的安装方式和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位置、整机效率技术指标值; (2) 驱动电机: 制造单位名称、型号、结构型式、额定功率、额定转速、额定电压、额定频率、额定电流、绝缘等级、外壳防护等级、电机工作制、启(制)动次数、过载保护方式; (3) 减速装置(如有): 结构型式、减速比、减速级数、中心(锥)距、轴交角、减速装置润滑油的规格、容量; (4) 制动器: 制造单位名称、型号、电磁线圈供电方式(交流或直流)和额定电压、制动器数量和结构型式、制动轮(盘)直径、绝缘等级、作用部位、制动响应时间技术指标; (5) 曳引轮: 绳槽数量、绳槽类型、槽面热处理要求、悬挂绳直径、曳引轮节径、绕绳方式(单绕或复绕)、输出轴中心线高度; (6) 卷筒: 节径、螺旋槽数量、悬挂绳直径; (7) 链轮: 节径、悬挂链数量、悬挂链直径。 V1.3.3 计算资料 (1) 手动盘车力计算; (2) 输出轮轴受力(强度、刚度)计算; (3) 制动器制动能力计算; (4) 额定输出转矩计算。 V1.3.4 相关技术文件 (1) 整机结构和安装简图、装配图;

杂物电梯型式试验要求分解

附件J 杂物电梯型式试验要求 J1 适用范围 本附件适用于杂物电梯的型式试验。 J2 引用标准 GB 25194-2010《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J3 名词术语 本附件采用J2引用标准和本节确定的术语。 J3.1开门型式 杂物电梯门开启的方式,包括手动垂直滑动门、自动垂直滑动门、手动水平滑动门、自动水平滑动门等。 J4主要参数和配置的适用原则 J4.1 主要参数变化 杂物电梯额定载重量增大时,应当重新进行型式试验。 J4.2 配置变化 杂物电梯下列情况之一的配置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进行型式试验: (1)驱动方式(曳引、强制、液压驱动)改变; (2)控制柜布置区域(井道内、井道外)改变。 J4.3 适用范围 杂物电梯适用的参数范围和配置见表J-1。 表J-1 杂物电梯适用参数范围和配置表

型式试验机构应当对申请单位按照本节要求提交的技术文件进行审查,确认是否符合本规则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J5.1 主要设计图样 (1)产品图纸目录、主要受力结构件图、机构部件装配图; (2)电气原理图、接线图、电气符号说明(元器件代号表)等; (3)液压杂物电梯液压系统原理图、液压元件代号说明。 J5.2设计计算书 (1)限速器选型计算,限速器绳或安全绳安全系数计算; (2)安全钳选型计算; (3)缓冲器选型计算; (4)限速切断阀的选型计算; (5)悬挂装置安全系数计算,曳引轮、滑轮或卷筒的节圆直径与钢丝绳直径的比值计算,手动盘车力计算,卷筒放绳角计算; (6)曳引条件计算; (7)轿架的受力强度计算(应考虑电梯正常运行、安全钳动作、限速切断阀动作、夹紧装置动作、棘爪装置动作); (8)导轨计算; (9)轿厢有效面积计算,自动搭接地坎受力强度计算; (10)垂直滑动层门悬挂件的安全系数、悬挂绳轮直径与绳径比值的计算; (11)液压杂物电梯满载压力计算; (12)液压杂物电梯缸筒和柱塞安全系数计算; (13)液压杂物电梯硬管和附件安全系数计算; (14)液压杂物电梯软管安全系数计算; (15)液压杂物电梯用于套筒式液压缸机械同步的钢丝绳或链条安全系数计算。 J5.3 产品合格证明及说明文件 (1)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2)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3)电气故障防护说明; (4)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调试证书; (5)防止轿厢坠落、超速下行和沉降的保护措施; (6)是否允许人员进入杂物电梯机房、井道、底坑和轿顶的说明。 - 67 - / 12

电梯型式试验流程

整梯及部件型式试验工作流程 1 范围 本流程规定了电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研发设计新部件产品及整梯需要进行型式试验的管理流程。 2 流程说明及各部门职责 2.1 研究院设计所 2.1.1研究院设计所是型式试验项目的提出单位,对需要试验的产品向产品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同时注明有无特殊要求和附加试验标准等,格式见附件I《型式试验申请单》。 2.1.2设计所负责申请的产品为首次认证的新产品以及由于国家标准更新后必须重新认证的产品。 2.1.3申请试验时,提交符合样梯或样机的型式试验细则要求的“主要技术参数及配置表”(以下简称配置表)签字版一份,及可靠性试验方案(若需要)。 注:可靠性试验方案参照相关“细则”要求准备,将可靠性试验方案作委托试验的所应在申请试验时明确说明。 2.1.4可靠性试验必须在型式试验之前进行,试验前要得到型式试验机构的确认,试验中需要申请所进行正常的签字确认,并负责设备的维护工作。整梯可靠性试验时需要产品管理部实验室人员配合。 2.1.5申请试验时,提交型式试验机构要求的产品技术资料,整梯依据“电梯型式试验细则”中第二部分内容“技术资料审查”准备,部件产品依据相应文件。 注:型式试验资料中技术图纸要有设计、审核、批准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计算类文件有设计、审核、批准人员签字。 2.1.6申请试验时,确认提供的样梯是经过安装、调试完毕的样梯或样机,并提供产品试验验证报告或整梯质检检测报告。 2.1.7试验完成后,对需要整改项进行整改(如有),提供完整的合符要求的整改内容至产品管理部实验验证组。 2.1.8试验取证完成后,负责技术资料电子版文件的入库。 2.2 产品管理部试验验证组 2.2.1试验验证组需充分掌握所有产品型式试验的技术内容,并及时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产品型式试验细则维护相关文件。 2.2.2试验验证组负责审核申请单位提交的技术资料、试验报告或质检检测报

电梯型式试验规程

电梯型式试验规程(试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电梯型式试验工作的管理,规范电梯型式试验行为,提高型式试验工作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曳引或强制驱动的乘客电梯与载货电梯、液压电梯、杂物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以及上述电梯所使用的各类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具体范围详见《电梯型式试验规程适用产品目录》 第三条《目录》所列产品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型式试验: (一)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 (二)《影响型式试验结果的电梯配置与参数变更表》(附件2)中明确的电梯整机部件配置、主要参数发生变更的; (三)《目录》所列各种类型整机或各种型式部件停产1年以上(含1年)恢复生产的; (四)同型式进口电梯的首台产品或者部件; (五)列入《目录》的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每2年进行1次型式试验(取得电梯制造单位许可的企业制造的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每4年进行1次); (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或电梯制造许可受理机构提出型式试验要求的。 第四条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电梯型式试验的统一管理;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电梯型式试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安全监察机构)负责上述统一管理或监督检查的具体实施。 第五条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电梯及其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必须遵守本规程规定,以及国家质检总局另行发布的各型式电梯及其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细则(以下简称《型式试验细则》,《电梯型式试验细则目录》详见附件3)中规定的试验项目、内容、要求与方法。如采用其它试验方法,须经国家质检总局安全监察机构同意。 型式特殊的电梯及其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细则》由国家质检总局另行组织制定。 进口各种型式的电梯及其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须按照本规程规定及相应的《型式试验细则》执行。 第六条执行电梯型式试验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型式试验机构),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

杂物电梯技术文件及资料

. 杂物电梯技术文件及资料 2016年05月12日

一、概述 1.试验申请单位名称: 2.试验申请单位地址: 3.制造单位名称: 4.制造单位地址: 5.杂物电梯安装地址:公司厂房内 6. 杂物电梯类别:曳引式杂物电梯 7. 型号: TWJ300/0.4-ASW 8.额定载重量:Q=300㎏ 9.额定速度:0.4m/s 10. 行程: 3.2m 11. 层站: 2层2站 12. 轿厢质量:P=270㎏ 13. 对重质量:W=405㎏ 14. 调速方式:交流单速 15. 控制方式:手动按钮 16. 控制装置:微机 17. 产品合格证附件1 18.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附件2 19. 制造许可申请书附件3

1 二、机房、井道布置图、部件结构布置说明及图示 1.机房位置和尺寸:上机房尺寸附件4 2.检修门的布置和尺寸附件5 3.井道平面布置图和井道立面图附件6 4.井道顶层空间计算示意图附件7 5.底坑空间计算示意图附件8 6.驱动主机布置位置与安装方法。附件9 7.悬挂系统的布置附件10 8.控制柜的安装位置附件9 9.限速器的安装位置附件9 三.机房、井道结构的受力要求 1.该电梯为人员不可进入的机房,并且驱动主机的支架两端支 点在井道架上,其所有载荷均有支架承载,对机房地板不产 生受力,只承受控制柜的载荷,其在井道架的设计上满足了 要求,故忽略不计。 2.底坑地面受力计算: 1)轿厢缓冲器下: 4gn(P+Q)=4×9.8(270+300)=22344(N) 2)对重缓冲器下: 4gn(W+Q×0.45)=4×9.8(420+135)=21756(N)

电梯型式试验报告的有效期

电梯型式试验报告的有效期 电梯制造安装企业经常需要向用户、监理等提供电梯五大安装部件的型式试验报告,但人们对型式试验报告的有效期常常会产生分歧,在此将相关最权威的解释附在后面,希望我公司遇到类似问题时,向对方出示附件中的文件,并指出有关有效期的内容,以便对方学习和提高! 电梯型式试验规程(试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电梯型式试验工作的管理,规范电梯型式试验行为,提高型式试验工作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曳引或强制驱动的乘客电梯与载货电梯、液压电梯、杂物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以及上述电梯所使用的各类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具体范围详见《电梯型式试验规程适用产品目录》(附件1,以下简称《目录》)。

第三条《目录》所列产品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型式试验: (一)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 (二)《影响型式试验结果的电梯配置与参数变更表》(附件2)中明确的电梯整机部件配置、主要参数发生变更的; (三)《目录》所列各种类型整机或各种型式部件停产1年以上(含1年)恢复生产的; (四)同型式进口电梯的首台产品或者部件; (五)列入《目录》的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每2年进行1次型式试验(取得电梯制造单位许可的企业制造的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每4年进行1次); (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或电梯制造许可受理机构提出型式试验要求的。

第四条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电梯型式试验的统一管理;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电梯型式试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安全监察机构)负责上述统一管理或监督检查的具体实施。 第五条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电梯及其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必须遵守本规程规定,以及国家质检总局另行发布的各型式电梯及其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细则(以下简称《型式试验细则》,《电梯型式试验细则目录》详见附件3)中规定的试验项目、内容、要求与方法。如采用其它试验方法,须经国家质检总局安全监察机构同意。 型式特殊的电梯及其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细则》由国家质检总局另行组织制定。 进口各种型式的电梯及其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须按照本规程规定及相应的《型式试验细则》执行。 第六条执行电梯型式试验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型式试验

TSG-T7017-2004-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细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T7017-2004 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细则 Ruleof Type-examination for Lift Traction Machine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04年月日

目录 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细则 (1) 附件 1 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所需技术文件和资料 (3) 附件 2 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方法 (5) 附件 3 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报告(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报告格式) (9)

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细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电梯曳引机的型式试验,统一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方法与型式试验报告书格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电梯型式试验规则》,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曳引驱动电梯的驱动主机,可用于有齿传动或无齿传动、交流或直流以及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曳引机的型式试验。 第三条开展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的技术机构(以下简称型式试验机构),以及上述电梯的设计与制造等相关单位,必须遵守本细则的规定。 第四条本细则的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引用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如上述相关标准被修订,应以最新标准为准。 本细则附件《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方法》(附件2,以下简称《型式试验方法》)中项目编号的右上角标有“△”的条款,为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相对GB7588-1995变化较大的内容,适用该标准电梯曳引机的型式试验,从GB7588-2003强制实施日2005年1月1日(含)起全部强制执行这些条款,在此之前企业可自愿选择执行或部分执行。 第五条同一型号系列的曳引机,按最大适用参数(最大额定输出转矩和最大额定速度)试验后即可覆盖其以下的参数规格。申请方在申请时应列明所有被覆盖的参数规格,而且本细则附件1《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所需技术文件和资料》要求提供的文件资料也应完全包括所有被覆盖的参数规格。所谓同一型号系列是指:曳引机的整体结构型式相同,减速箱的型式和中心距相同,电动机及制动器结构和型式相同。 如果申请方没有指明曳引悬挂比,所有参数按1:1曳引悬挂方式试验并出具报告。在具体使用时如果变为2:1悬挂,则电梯额定速度和额定载荷分别为1:1悬挂时的二分之一和两倍。 第六条在正式型式试验之前,型式试验申请单位应当向型式试验机构提供《型式试验资料》中规定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第七条型式试验申请单位应当为型式试验机构提供装配调试完毕、能够正常运行的曳引机及其随机附件一套(含运行所需的润滑油)作为型式试验样品,并且应当已经通过

电梯型式试验规程

《电梯型式试验规则》(TSG T7007— 2016)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 一、正文修改 1.将 2.1.1.1中的“《超常规电梯参数表》(见附件B)中所列电梯或者仅为单个项目使用结构特殊的电梯, ”修改为“《超常规电梯参数表》(见附件B)中所列电梯或者仅为单个项目使用结构特殊的电梯(斜行电梯除外),”。 2.将2.2.6 中的“型式试验机构应当在出具型式试验证书后5个工作日内,”修改为“型式试验机构应当在出具型式试验证书后5个工作日内(特殊情况除外),”。 二、附件H修改 1.H2增加: “(9)GB/T 35857-2018《斜行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2.增加H4.1.4: “H4.1.4 斜行电梯 斜行电梯的主要参数变化符合下列之一时,应当重新进行型式试验: (1)额定速度增大; (2)额定载重量大于1000kg,且增大; (3)单一倾斜角度斜行电梯的倾斜角度变化大于±7.5°; (4)多倾斜角度斜行电梯的倾斜角度变化。” 3.将H 4.2中的“(6)轿厢导轨列数减少”修改为“(6)轿厢导

轨列数减少(不适用于斜行电梯)”,并且H4.2增加: “(15)斜行电梯门的设置方式(侧置门,前置门)改变; (16)斜行电梯的轿厢与运载装置的连接方式(承载式,悬挂式)改变; (17) 斜行电梯的曳引钢丝绳与运载装置的连接方式(一端,两端)改变; (18) 斜行电梯的运载装置运行轨道、护轨、导轨、安全钳夹持部件总数量的减少; (19) 斜行电梯的运载装置运行轨道、护轨、导轨、安全钳夹持部件型式(角钢、H钢、T型轨、钢管等)改变。” 4.将表H-2修改为:

杂物电梯检验规程及验收规范-电梯安装(含修理)许可用

广州亨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邓小姐

杂物电梯检验规程及验收规范 1.为了加强对杂物电梯安装、维修、日常维护保养、使用和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杂物电梯安装、重大维修施工检验自检和定期检验自检行为,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促进曳杂物电梯运行安全保障工作的有效落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TSGT7006-2012,含第1和2号修改单)制定本规范。 2.本规则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者强制式杂物电梯和液压杂物电梯(防爆杂物电梯除外)的安装、重大维修施工检验自检和定期检验自检。 3.本规范的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引用了《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5194-2010)等有关标准的规定。如这些标准被修订且本规范未能及时修订,可以参照最新标准。 4.应当按照设计文件和标准的要求,对杂物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涉及电梯施工的土建工程进行检查,对杂物电梯制造质量(包括零部件和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确认,并且真实、准确地填写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电梯施工。 5.对电梯整机进行检验时,检验现场应当具备以下检验条件: (一)机房温度、电压符合杂物电梯设计文件的规定; (二)环境空气中没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 (三)检验现场(主要指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井道、轿顶、底坑)清洁,没有与电梯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相关现场(例如层站门口)放置表明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 (四)对井道进行了必要的封闭。 特殊情况下,电梯设计文件对温度、湿度、电压、环境空气条件等进行了专门规定的,检验现场的温度、湿度、电压、环境空气条件等应当符合电梯设计文件的规定。对于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的电梯,或者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危险,检验人员可以中止 检验 6.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和工具,属于法定计量检定范畴的,必须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并且在有效期内方可以用于电梯检验。 7. 公司自检检验人员必须为公司任命的检验人员。 8. 在检查资料和现场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当将检验情况如实记录在原始记录上(包括已检查资料的名称及编号),不得漏检、漏记。可以使用统一规定的简单标记,表明“合格”、“不合格”、“无此项”等;要求测试数据的项目必须填写实测数据;未要求测试数据但有需要说明情况的项目,应当用简单的文字予以说明,例如“×层门锁失效”;遇特殊情况,可以填写“因……

电梯限速器型式试验 (1)

电梯限速器型式试验所需要的技术文件和资料序号项目内容要求 1 申请单位和制造单位信息⑴申请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⑵制造单位名称、地址 2 限速器设计制造参数⑴限速器型号规格 ⑵限速器结构、动作、所用材料、部件尺寸和配合公差装配图 ⑶使用该限速器的电梯的最大和最小额定速度 ⑷限速器动作时所产生的限速器绳张紧力的预期值 ⑸由该限速器操纵的安全钳装置的类型 ⑹摩擦曳引式限速器绳轮的槽型和摩擦力的设计计算说明或热处理硬度参数 ⑺限速器配套装置:钢丝绳和连接方式、安全钳提拉机构和张紧装置的结构,张紧装置最小重量⑻限速器用钢丝绳结构、直径和最小破断负荷,钢丝绳承载安全系数的设计计算说明 3 使用资料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和限速器钢丝绳检验报告等 4 特别说明资料特殊环境使用要求的说明资料及其申请方认为其它需要说明或提供的资料 5 其它必要资料型式试验机构与型式试验申请方协商后,要求补充的其它必要资料

电梯限速器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项目及编号试验内容与要求试验方法 1 机械动作速度1.1 操纵轿厢安全钳的限速器的动作速度应不小于轿厢 运行额定速度的115%,但应该小于下列各值: (1)对于除了不可脱落滚柱以外的瞬时式安全钳装置 为0.8m/s (2)对于不可脱落滚柱式瞬时安全钳装置为1.0m/s (3)对于带缓冲作用的瞬时式安全钳或额定速度不大 于1.0m/s的渐进式安全钳装置为1.5m/s (4)对于额定速度大于1.0m/s的渐进式安全钳装置为 1.25v+0.25/v,m/s v -- 额定速度,m/s (1)使用限速器动作速度测 试仪测试机械动作速度 (2)应该至少进行20次的机 械动作速度试验,并且20 次的机械动作速度值应该 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 1.2 操纵对重或平衡重安全钳的限速器(如果有)的动作 速度应大于轿厢限速器的动作速度,但不得大于轿厢 限速器的动作速度值的10% 2 超速保护电气装置2.1 安装在限速器上的电气安全装置的动作速度应小于 限速器动作速度,对于额定速度不大于1.0m/s的电 梯,电气安全装置动作速度应不大于限速器动作速度 (1)限速器动作速度测试仪 测试机械动作速度同时测 试20次电气动作速度 (2)应该至少进行5次反向 电气动作速度测试 (3)每一次试验的电气动作 速度均应该符合要求 2.2 电气安全装置应该符合GB7588-2003 14.1.2的要求, 安装应该牢固,其功能不应由于运转和动作而发生改 变 3 提拉力3.1 限速器动作时,限速器绳的张紧力(限速器的提拉力) 不得小于以下两个值的较大值: (1)申请人的提拉力预期值 (2)300N (1)使用限速器钢丝绳张紧 力测试装置进行至少3次提 拉力试验 (2)每一次得到的试验值均 应不小于要求值 3.2 对于夹持式限速器,动作试验后钢丝绳不得产生永久 变形 外观检查 4 限速器绳4.1 限速器应该由与之相配的钢丝绳驱动,钢丝绳的公称 直径应该不小于6mm (1)检查钢丝绳的结构符合 要求 (2)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钢丝 绳直径 (3)由提拉力试验测得的最 大提拉力验证钢丝绳的安 全系数符合要求 4.2 限速器绳承载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