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su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su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B)。

A.戊戌政变

B.北洋水师的覆灭

C.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

D.福建水师的覆灭

2.《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D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赔款数额巨大,清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3.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的著作是( A )。

A.《盛世危言》

B.《四洲志》

C.《海国图志》

D.《筹海篇》

4.下列太平天国的诸活动中,能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B)。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5.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D )。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6.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最重要的意义是(C)

A.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C.中共开始有了独立武装力量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7.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D)首先发动的。

A.维新派

B.保皇派

C.立宪派

D.革命派

8.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中心由北京转到(A)

A.上海

B.南京

C.广州

D.天津

9.1905年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文章是( D )

A、《猛回头》

B、《革命军》

C、《警世钟》

D、《民报》发刊词

10.较之南昌起义,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最明显的特征是(A)

A.不再用国民革命军的名义,而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B.不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而以建立农村根据地为目标

C.不仅是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而且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D.不再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而是由共产党独立领导

1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A.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

B.进攻受挫后采取消极防御方针

C.“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

D.丧失了与福建十九路军的合作良机

12.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次决议中说:“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区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力,绝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上述材料(D)

A.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必然趋势

B.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

C.制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的正确策略方针

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思想方法

13.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A 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苏维埃体制D.人民民主制

14.“问题与主义”争论的双方主要人物是( D )

A陈独秀与胡适B李大钊与张东荪C李大钊与梁启超D李大钊与胡适

15.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B)

A.湖北军政府成立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16.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运动的新特点是( C )

A.商人罢市

B.学生大规模罢课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7.组织“护国军”,发起护国运动的人是C

A.孙中山

B.黄兴

C.蔡锷

D.宋教仁

18.1923年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A

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B.同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

C.帮助国民党改组,使之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D.必须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19.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掌握国民常最高军事权力?B

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C.北伐战争D.迁都南京

20.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是在

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

答案C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A.农民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C

22.《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作者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陈云D.刘少奇

答案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