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篇一: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是______。a.转录

b.翻译

c.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

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第12章Rna的生物合成

第12章Rna的生物合成

──形成性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转录的模板链是(e)。p283

a、编码链

b、正链

c、dna的两条链e、基因dna中的一条链

d、dndp

e、dntpd、基因组dna中的一条链a、nmp

a、引物酶

b、ntp2.转录需要的原料为(b)。p283

c、dnmp3.转录需要的酶有(c)。p284b、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c、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d、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e、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4.以下关于转录的概念,不正确的是(b)。p283

a、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b、Rna的生物合成过程叫做转录

c、将染色体dna分子中储存的遗传信息转为Rna碱基排列顺序的过程

d、转录在遗传信息传递中起中介作用

e、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转录形成Rna及由mRna指导的蛋白质生物合成

5.原核生物转录时识别起始位点的是(d)。p285

a、α亚基

a、σ因子

b、β亚基

c、β′亚基b、αββ′亚基

e、α2ββ′ωσ亚基d、σ亚基e、ρ因子6.原核生物体内催化Rna延长的是(d)。p287c、αββ′ω亚基d、α2ββ′ω亚基

7.在dna分子转录起始点的5上游,(c)。p286/287

a、原核生物-35区存在tata盒是Rna-pol识别的位点×tata盒真核生物才有

b、原核生物-10区存在pribnow盒是Rna-pol结合的位点×-10区=pribnow盒

c、原核生物-35区存在ttgaca保守序列是Rna-pol结

合的位点

d、原核生物-10区存在ttgaca保守序列是Rna-pol识别的位点×-10区的保守序列是tataat

e、原核生物的—10区的保守序列是ttgaca,-35区的保守序列是tataat×相反

8.dna模板链为5′—atagct—3′,其转录产物为(d)。

a、5′—tatcga—3′

b、3′—tatcga—5′

c、5′—uatcga—3′

d、3′—uaucga—5′

e、5′—auagcu—3′

9.Rna为5′—ugacga—3′,它的模板链是(d)。

a、5′—acugcu—3′

b、5′—ucguca—3′

c、5′—actgcu—3′

d、5′—tcgtca—3′

e、5′—ucgtca—3′

10.Rna链为5′—aucgauc—3′,它的编码链是(a)。

a、5′—atcgatc—3′

b、5′—aucgauc—3′

c、3′—atcgatc—5

d、5′—gatcgat—3′

e、5′—gaucgau—3′

11.基因启动子是指(c)p286

a、编码mRna翻译起始的dna序列

b、开始转录生成mRna 的dna序列

c、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起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

d、阻遏蛋白结合的dna部位

e、转录因子结合的dna部位

12.Rna的转录过程分为(b)p287

a、解链,引发,链的延长和终止

b、转录的起始,延长和终止

c、核蛋白体循环的起动,肽链的延长和终止

d、Rna的剪切和剪接,末端添加核苷酸,修饰及Rna编辑

e、以上都不是

13.下列关于Rna的生物合成,哪一项是正确的?(d)

a、转录过程需Rna引物

b、转录生成的Rna都是翻译模板

c、蛋白质在胞浆合成,所以转录也在胞浆中进行

d、结构基因两股dna链中的一股单链作为转录模板

e、所有的Rna聚合酶都以dna作为模板

14.ρ因子的功能是(d)p287

a、在启动区域结合阻遏物

b、增加Rna合成速率

c、释放结合在启动子上的Rna聚合酶

d、参与转录的终止过程

e、允许特定转录的启动过程

二、填空题

1.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为_________,催化此过程的酶是。p283

2.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全酶由组成,其核心酶的组成为。p285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图版必修二。讲述的内容是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的表达”。本节是从本质上阐述生命现象的理论,是分子遗传学的核心。本节教材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材前后联系 “基因的表达”这部分内容,(1)从物质上看,讨论的是生命特有的两种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和核酸在生命现象中的关系。学习过程需要生物学第一模块《分子与细胞》的知识作为基础,其中密切相关的内容有第二单元“细胞的自我保障”中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合成,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等。(2)从结构上看,基因表达的过程是在细胞基本结构的不同区域中完成的,因此,还需要第一模块第一单元“有机体中的细胞”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作为基础。(3)从功能上看,细胞代谢过程都是性状的体现,都是基因表达的结果,从这一点上说,本节内容有有助于对生命最基本特征的理解,这涉及第一模块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中,关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及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周期”中有关细胞增殖、分化等内容。 另外,本节教材与生物学第三模块《稳态和环境》的学习也有密切的联系。因为生命许多特有的调节活动都是基因——酶——性状或基因——蛋白质——性状的具体体现。 就本册而言本节有利于从本质上理解染色体变异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对第二单元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本质作进一步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基因的本质》后,已经对基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探知有关基因的其他问题,学习的欲望强烈,但具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会陷入学习时明白,学完了就糊涂的困惑中,同时还有课时紧,任务重的矛盾。 三、教学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10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DNA的生物合成

DNA的生物合成 一、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按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A .DNA → DNA → RNA →蛋白质 B .RNA → RNA → mRNA →蛋白质 C .DNA → RNA → tRNA →蛋白质 D .RNA → DNA → rRNA →蛋白质 E .RNA → RNA → rRNA →蛋白质 2 .基因表达是指 A .复制与转录 B .转录与翻译 C .复制与翻译 D .转录与加工 E .翻译与加工 3 .基因表达产物是 A . DNA B . RNA C .蛋白质 D . RNA 和蛋白质 E . DNA 和 RNA 4 .实验证明 DNA 半保留复制的是 A . Watson B . Sanger C . Wringht D . Messelson 和 Stahl E . Nierenberg 5 . DNA 复制所需原料是( N 表示 A 、 G 、 C 、 T ) A . NTP B . NDP C . dNTP D . dNDP E . dNMP 6 . DNA 复制的产物是 A . DNA B . RNA C .蛋白质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7 .参与 DNA 复制的酶不包括 A . DNA-pol B . RNA-pol C .连接酶 D .引物酶 E .拓扑异构酶 8 .原核生物催化 DNA 复制的主要酶是 A . DNA-pol I B . DNA-pol II C . DNA-pol III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9 .真核生物在 DNA 复制延长中起主要作用的酶是 A . DNA-pol α B . DNA-pol β C . DNA-pol γ D . DNA-pol δ E . DNA-pol α 10 .关于原核生物 DNA 聚合酶( DNA-pol )正确的是 A . DNA-pol III 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 B . DNA-pol II 是由十种亚基组成的不对称二聚体 C . DNA-pol I 主要功能是即时校读错误 D . DNA-pol I 只具有 3 '→ 5 '外切活性 E . DNA-pol II 和 III 都具有两个方向的外切酶活性 11 关于真核生物 DNA 聚合酶( DNA-pol )正确的是 A .有 DNA-pol α、β、γ三种 B .由 DNA-pol α催化领头链和随从链的合成 C . DNA-pol δ是真核生物线粒体内的酶 D . DNA-pol δ是复制延长中主要起催化作用的酶 E . DNA-pol β是具有校读作用的酶 12 .关于 DNA 拓扑异构酶正确的是 A .作用是解开双链便于复制 B .只存在于原核生物 C .对 DNA 分子的作用是既能水解又有连接磷酸二酯键的作用

优质课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单位:横县中学授课班级:1609 授课教师:黎文华上课地点:1609班教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能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让学生能利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二、遗传信息的翻 译 DNA RNA 组成元素 基本单位 碱基 结构 分布 分子大小 另外,教师补充:RNA的在细胞中有三种: mRNA(信使RNA),tRNA(转运RNA),rRNA(核糖体 RNA)。 探究二 DNA的遗传信息是怎么传给mRNA的? 观看动画,阅读教材63页,回答以下问题: 1、概述转录的过程? 2、转录的单位是什么? 3、DNA的两条链都能转录吗? 4、DNA链完全解开吗? 5、在转录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什么特殊情况? 转录:图示P63图4-4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图解。 利用动画:显示转录过程。 探究三、m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呢? 思考:mRNA的4种碱基如何决定20种氨基酸? 提出:mRNA上每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小结:64种密码:61个编码控制20种氨基酸合成,另 外3个(UAG、UAA、UGA)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是合成 蛋白质的终止信号又称终止密码。 继续设疑:是谁把细胞质中游离的氨基酸运到蛋白质的 “装配机器”——核糖体上的?————引出tRNA 课件显示:tRNA的结构示意图,特别注意反密码子的种 类和读取的方向(61种,从携带氨基酸的那一端开始 读取) 学生阅读课文,思 考问题,并填写表。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课文,小组讨论。 通过阅读课文,进 一步提高学生自 学能力。 教师导学,进一步 掌握知识要点。 并利用教材中的 图解,引导学生通 过观察、思考、归 纳获得知识。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答案)知识讲解

高中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 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 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某细胞内相关的生理活动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若该细胞为记忆B细胞,其细胞核、细胞质中均能发生a、b过程 B. 细胞发生c过程时,mRNA沿着核糖体移动,参与的tRNA可能有61种 C. 图中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由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D. 分化的细胞中mRNA和蛋白质一定不同 2.某种物质可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该物质不会阻断的细胞生理过程是 ①DNA复制②转录③翻译 A. ① B. ①② C. ③ D. ②③ 3.若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的关系,则表中相应的叙述与图示不符的选项是选项甲乙丙相应的叙述 A DNA RNA蛋白质①过程可表示转录;②过程可表示翻译 B二倍体花粉单倍体通过③得到甲的常用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种子 C离体细胞愈伤组织植物体①过程表示脱分化,②过程包括再分化 D CO 2+H 2 0C 6 H 12 O 6 丙酮酸 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②③过程表 示有氧呼吸 A. A B. B C. C D. D 4.下列有关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B. 人体不同细胞中DNA复制方式不同 C. 翻译过程中mRNA都要与核糖体结合 D. 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可由DNA流向RNA 5.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目前该病毒已经造成超过5160人死亡。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第11章 RNA的生物合成

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 一、单项选择题 1、转录的模板链是() A、编码链 B、前导链 C、DNA的两条链 D、基因组DNA中的一条链 E、基因DNA中的一条链 2、转录需要的原料为() A、NMP B、NTP C、dNMP D、dNDP E、dNTP 3、转录需要的酶有() A、引物酶 B、依赖DNA的DNA聚合酶(DDDP) C、依赖DNA的RNA聚合酶(DDRP) D、依赖RNA的DNA聚合酶(RDDP) E、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P) 4、以下关于转录的概念,不正确的是() A、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B、RNA的生物合成过程叫做转录 C、将染色体DNA分子中储存的遗传信息转为RNA碱基排列顺序的过程 D、转录在遗传信息传递中起中介作用 E、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转录形成RNA及由mRNA指导的蛋白质生物合成 5、原核生物转录时识别起始位点的是() A、α亚基 B、β亚基 C、β′亚基 D、δ亚基 E、ρ因子 6、原核生物体内催化RNA延长的是() A、δ因子 B、α、β亚基 C、α、β、β′亚基 D、α2、β、β′亚基 E、RNA-pol全酶 7、在DNA分子中,转录起始的5′上游端() A、原核生物-35区存在TATA盒是RNA-pol识别的位点 B、原核生物-10区存在TATA盒是RNA-pol结合的位点 C、原核生物-35区存在TTGACA序列是RNA-pol结合的位点 D、原核生物-10区存在TTGACA序列是RNA-pol识别的位点 E、真核生物不存在TATA盒 8、DNA模板链为5′—ATAGCT—3′,其转录产物为() A、5′—TATCGA—3′ B、3′—TATCGA—5′ C、5′—UATCGA—3′ D、3′—UAUCGA—5′ E、5′—AUAGCU—3′ 9、RNA为5′—UGACGA—3′,它的模板链是() A、5′—ACUGCU—3′ B、5′—UCGUCA—3′ C、5′—ACTGCU—3′ D、5′—TCGTCA—3′ E、5′—UCGTCA—3′ 10、RNA链为5′—AUCGAUC—3′,它的编码链是() A、5′—ATCGATC—3′ B、5′—AUCGAUC—3′

DNA的生物合成测试题

DNA的生物合成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和蛋白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DNA复制的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___端到________________端展开。 3.大肠杆菌在DNA复制过程中切除RNA引物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而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中切除RNA引物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4.大肠杆菌染色体DNA复制的起始区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酵母细胞染色体DNA复制的起始区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两者都富含________________碱基对,这将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过程。 5.大肠杆菌DNA连接酶使用________________能源物质,T4噬菌体DNA连接酶使用 ________________作为能源物质。 6.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酶的缺乏可导致大肠杆菌体内冈崎片段的堆积。 7.体内DNA复制主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作为引物,而在体外进行PCR扩增时使用 ________________作为引物。 8.使用________________酶或________________酶可将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水解成大小两个片段,其中大片段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酶,它保留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酶的活性,小片段则保留了________________酶的活性。 9.参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主要聚合酶是________________,该酶在复制体上组装成 ________________二聚体,分别负责________________链和________________链的合成,已有证据表明后随链的模板在复制中不断形成________________结构。 10.DNA拓扑异构酶Ⅰ能够切开DNA的________________条链,而DNA拓扑异构酶Ⅱ能同时切开DNA的________________链,在切开DNA链以后,磷酸二酯键中的磷酸根被固定在它的________________残基上。 11.DNA损伤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造成DNA损伤的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2.光复活酶的辅基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它能直接修复 ________________。 13.真核细胞DNA的损伤可诱导抗癌基因________________表达量提高,该抗癌基因的称产物可 ________________细胞周期的进行;当损伤过于严重的时候,可诱导细胞________________。 14.完成碱基切除修复至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酶。 15.维持DNA复制的高度忠实性的机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16.DNA重组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它们的主要差别是 ________________。 17.同源重组可分成两步反应: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 18.E.coli参与错配修复的DNA聚合酶是________________。 19.新生霉素和四环双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酶和________________酶的抑制剂。 20.端聚酶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部分组成,它的生理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病毒是研究真核细胞DNA复制最好的材料。 22.原核细胞DNA复制时形成的冈崎片段比真核细胞DNA复制形成的冈崎片段________________。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 RNA的生物合成过程

R N A的生物合成过程 一、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下列关于转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转录过程需 RNA 引物 B .转录生成的 RNA 都是翻译模板 C .真核生物转录是在胞浆中进行的 D . DNA 双链一股单链是转录模板 E . DNA 双链同时作为转录模板 2 . DNA 上某段编码链碱基顺序为 5 ' -ACTAGTCAG- 3 ' ,转录后 mRNA 上相应的碱基顺序为 A . 5 ' -TGATCAGTC-3 ' B . 5 ' -UGAUCAGUC-3 ' C . 5 ' -CUGACUAGU-3 ' D . 5 ' -CTGACTAGT-3 ' E . 5 ' -CAGCUGACU-3 ' 3 .不对称转录是 A .双向复制后的转录 B .以 DNA 为模板双向进行转录 C .同一单链 DNA ,转录时可以交替作为编码链和模板链 D .同一单链 DNA ,转录时只转录外显子部分 E .没有规律的转录 4 .真核生物的转录特点是 A .发生在细胞质内,因为转录产物主要供蛋白质合成用 B .转录产物有 poly ( A )尾, DNA 模板上有相应的 poly ( dT )序列 C .转录的终止过程需ρ( Rho )因子参与 D .转录起始需要形成 PIC (转录起始前复合物) E .需要α因子辨认起点 5 .下列关于转录编码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转录生成 mRNA 的 DNA 单链 B .能转录生成 tRNA 的 DNA 单链 C .同一 DNA 单链不同片段可作模板链或编码链 D .是基因调节的成份 E .是 RNA 链 6 . Pribnow box 序列是 A . AAUAAA B . TAAGG C C . TTGACA D . TATAAT E . AATAAA 7 .真核生物的 TATA 盒是 A .参与转录起始 B .翻译的起始点 C . RNA 聚合酶核心酶结合位点 D .σ因子结合位点 E .复制的起始点 8 .原核生物 DNA 指导的 RNA 聚合酶由数个亚基组成,其核心酶的组成是 A .α 2 ββ ' ( ω ) B .α 2 β ( σ ) C .α 2 ββ ' σ ( ω ) D .α 2 β ' ( ω ) E .αββ ' 9 .原核生物识别转录起始点的是 A .ρ因子 B .核心酶 C . RNA 聚合酶的α亚基 D .σ亚基 E . RNA 聚合酶的β 亚基 10 .ρ因子的功能是 A .参与转录的启动过程 B .参与转录的全过程 C .加速 RNA 的合成 D .参与转录的终止过程 E .可改变 RNA 聚合酶的活性 11 .在转录延长阶段, RNA 聚合酶与 DNA 模板的结合是

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②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1.2过程与方法: ①作好本章的引子。 ②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与侧枝内容的教学要求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①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2 教学难点 ①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片段1:导入

师:当我们认识到基因的本质后,能不能利用这一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呢?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 生:讨论、争论,看图,形成新的问题 (提出探究的问题,引起悬念,明确探究的目标) 师: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 师: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引导学生看本章的章图。询问学生看懂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 师: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导入新课。 片段2学习转录过程 师: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两者如何联系起来? 推测有一种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 师:如何解读DNA信息? 生:看图分析比较核糖和脱氧核糖的区别,通过图形和CAI课件的演示,认识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并且完成对比表格。 RNA与DNA的比较

师:DNA是如何转录的,特点是什么?转录的单位是什么?转录与复制有何异同? (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学生推理分析,形成结论) 生: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结合图解、讲CAI课件,认识转录的过程) 教师讲述:DNA相当于总司令。在战争中,如果总司令总是深入前沿阵地直接指挥, 就会影响他指挥全局。DNA被核膜限制在细胞核内,必须先把遗传信息传给mRNA,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教师提问:为什么m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DNA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给mRNA 的? 结合多媒体课件或图示教师精讲点拨: ①DNA双螺旋解开,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其中一条链提供准确模板; ②游离的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的碱基碰撞,当核苷酸的碱基与DNA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氢键结合。 ③新结合的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 ④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 学生听讲、阅读、思考,师生讨论共同完成以上问题,即①mRNA为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②转录成的RNA的碱基序列, 与供转录用的DNA单链的碱基序列之间的碱基是互补配对关系,与DNA双链间碱基互补 配对不同的是,RNA链中与DNA链的A配对的是U,不是T。这样转录出的这个mRNA 与DNA另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基本相同,只是DNA链上T的位置,RNA链上是U,从而 保证了转录的准确性。 教师讲述:转录与复制都需要模板、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等等。可以从所需条件、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规律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师:转录得到的RNA仍是碱基序列,而不是蛋白质。那么,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 能变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呢?RNA如何将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2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学习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 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 (3)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4)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5)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教学重难点: (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2)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三、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教材有关转录和翻译的图解、各种对比表及flash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达到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效果。 四、课时安排: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与蛋白质 合成有关 的计算 基因的表达过程是在细胞中完成的。DNA分子、 RNA分子、氨基酸分子和核糖体,线粒体等众多 细胞器一道,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在组成蛋白质的肽链合成后,就从核糖体与m RNA的复合物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被运送 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 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开始承担细胞生命活动的各 项职责。 归纳遗传信息流动方向: 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计算: 思考:DNA的碱基、mRNA的碱基与氨基 酸个数的关系? 例: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 000个,则作为合 成该多肽链模板的信使RNA和用来转录该信使 RNA的基因分子分别至少有碱基多少个? A.3000个和3 000个B.1 000个和3 000个 C.1 000个和4 000个 D.3 000 个和6 000个 小结: DNA的碱基数:mRNA的碱基数:蛋白质的氨 基酸数= 6:3:1 从理论上和 实际情况两 种可能性讨 论,认识保 护物种的意 义。 完成练习。 六、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内容抽象复杂, 插图多, 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学中,在处理主干知识和侧枝内容的关系时,要做到合理分配时间,明确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注意将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要让学生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关系,又要能简洁、清晰地概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仔细分辨并揣摩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并能将不同的插图内容与教学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对插图的处理上,还应分清主次和

分子生物学复习总结题-第四章-DNA的生物合成

第四章DNA的生物合成 一、选择 单选: 1、中心法则的内容不包括 A.DNA→DNA B.DNA→RNA C.RNA→DNA D.RNA→蛋白质 E.蛋白质→RNA 2、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不包括 A. 催化引物的3'-羟基与dNTP的5'-磷酸基反应 B. 催化引物的生成 C. 切除引物或突变的DNA片段 D. 切除复制中错配的核苷酸 E. 催化DNA延长中3'-羟基与dNTP的5'-磷酸基反应 3、DNA连接酶 A. 使DNA形成超螺旋结构 B. 使双螺旋DNA链缺口的两个末端连接 C. 合成RNA引物 D. 将双螺旋解链 E. 去除引物,填补空缺 4、DNA连接酶在下列哪一个过程中是不需要的? A. DNA修复 B. DNA复制 C. DNA断裂和修饰 D. 基因工程制备重组DNA E. DNA天然重组 5、DNA连接酶作用需要 A. GTP供能 B. ATP供能 C. NAD+供能 D. NADP供能 E. cAMP供能 6、DNA复制起始过程,下列酶和蛋白质的作用次序是:1.DNA-pol Ⅲ;2.SSB;3.引物 酶;4.解螺旋酶 A.l,2,3,4 B. 4,2,3,1 C. 3,l,2,4 D. 1,4,3,2 E. 2,3,4,l 7、复制中的RNA引物 A. 使DNA-pol Ⅲ活化 B. 解开 DNA双链 C. 提供5’-P合成DNA链 D. 提供3’-OH合成DNA链 E. 提供5’-P合成RNA链 8、复制起始,还未进人延长时,哪组物质已经出现 A. 冈崎片段,复制叉,DNA-pol I B. DNA外切酶、DNA内切酶、连接酶 C. RNA酶、解螺旋酶、DNA-pol Ⅲ D. Dna蛋白,RNA聚合酶,SSB E. DNA拓扑异构酶,DNA-pol Ⅱ,连接酶 9、冈崎片段产生的原因是 A. DNA复制速度太快 B. 双向复制 C. 有RNA引物就有冈崎片段 D. 复制与解连方向不同

12 第十三章 DNA生物合成作业及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 12 第十三章DNA生物合成作业及参考答案 通过复制将亲代的遗传信息传到子代,转录和翻译是将遗传物质表达为执行各种生物功能的生物大分子。生物细胞内的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是遗传信息准确传代的保证。 复制以dNTP为原料,在DNA聚合酶()催化下生成磷酸二酯键使dNTP逐一聚合生成DNA子链。原核生物有DNA-pol I、II和III三种DNA-pol;真核生物有α、β、γ、δ、ε5种DNA-pol,各有独特的功能。复制还需多种其他酶和多种蛋白质因子,染色体复制能维持应有的长度,复制的终止需要端粒酶延伸端粒DNA。 逆转录是RNA病毒复制方式,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需逆转录酶催化。DNA复制过程中出现错误是突变发生的原因,突变除了自发发生的外,还可因各种物理、化学因素而诱发。物理因素诱发突变如常见的嘧啶二聚体。化学诱变剂种类繁多,而且往往与致癌作用有关。细胞内存在各种修复措施,使损伤的DNA得以复原。主要的修复方式有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SOS修复等。 一、选择题 (单选) 1 DNA在复制中所需的底物是 A.AMP、GMP、CMP、UMP B.ADP、GDP、CDP、TDP C.dAMP、dGMP、dCMP、dUMP D.dADP、dGDP、dCDP、dTDP E.dA TP、dGTP、dCTP、dTTP 2催化DNA半保留复制的酶是 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RNA指导的RNA聚合酶C.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D.DNA指导的RNA聚合酶E.细胞色素氧化酶 3有关DNA的半保留复制,若将两条链均有同位素标记的DNA分子置于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代,试问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的放射性情况如何 A.四个分子均有放射性B.四个分子中,分别有一条链含有放射性 C.两个分子有放射性,两个分子无放射性D.四个分子均无放射性 4 DNA复制时,与核苷酸链5’-dTpApGpAp-3’互补的链是 A.5’—dTpCpTpAp-3’B.5’—dUpCpUpAp-3’C.5’—dGpTpGpAp-3’D.5’—dApTpCpTp-3’E.5’—dGpCpGpAp-3’ 5 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复制及修复过程中的空隙进行填补B.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 C.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D.以dNTP为底物E.有5’→3’核酸内切酶活性 6 DNA连接酶作用是 A.催化DNA两条链间形成磷酸二酯键B.将螺旋解链 C.催化DNA链两段间形成磷酸二酯键D.去除引物,填补空缺E.催化DNA两条链间形成氢键 7下列哪种过程需要RNA引物A.RNA复制B.DNA复制C.RNA转录D.逆转录E.RNA翻译 8 关于DNA聚合酶I,错误的说法是 A.催化合成的方向是5’→3’B.具有修复损伤的能力C.催化冈崎片段的形成 D.具有核酸外切酶活性E.是原核生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DNA聚合酶 9 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是 A.将DNA双螺旋解链B.合成RNA引物C.稳定分开的双螺旋 D.将复制中不连续的两段链连接起来E.使DNA解链旋转时不致打结 10在DNA复制中,关于RNA引物错误的说法是 A.由引物酶合成B.合成方向5’→3’C.提供3’-OH末端作为合成新DNA链的起点 D.RNA酶将引物水解去除E.提供5’-P末端作为合成新DNA链的起点 11单链DNA结合蛋白的作用是 A.解开双链B.松弛DNA超螺旋C.稳定和保护单链模板D.合成冈崎片段E.合成RNA引物 12关于冈崎片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案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RNA 的结构: (1)、组成元素:C 、H 、O 、N 、P (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 (3)、结构:一般为单链 2、 3、种类及功能???? ? 信使RNA mRNA :携带遗传信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转运RNA tRNA: :识别并运载氨基酸 核糖体RNA rRNA :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病毒中RNA 的功能:遗传物质携带遗传信息,含有控制病毒蛋白质合成及性状表达的全套的基 因,对宿主细胞具有感染能力。 特别提醒:细胞中的极少数RNA 还具有催化作用。 4、遗传信息的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 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转录的条件:模板、原料、能量、酶等。 (3)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4)转录的模板: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 (5)转录的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糖 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6)转录的产物:一条单链的mRNA (7)转录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遗传信息的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 (2)翻译的条件:模板、原料、能量、酶、转运工具 (3)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4)翻译的原料:游离的氨基酸 (5)翻译的模板:一条mRNA单链 (6)翻译的产物: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或蛋白质) (7)翻译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8)翻译的具体过程图解: →→ 6、密码子表

第二章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第二章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教学大纲要求 1. 描述遗传学中心法则,扩大的中心法则及生物学意义。 2. 记住DNA合成的概念,包括以DNA作为模板指导的DNA合成(复制),以RNA作为模板指导的DNA合成(反转录)及DNA的修复合成,分别描述其概念。 3. 复述DNA复制特点,过程,参与的酶和因子(包括它们的功能)。简要叙述复制过程及真核DNA复制特点。 4. 结合反转录酶的功能,简要叙述反转录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记住端粒酶的概念与功能。 5. 列举DNA损伤的几种类型,写出修复合成的几种方式名称。叙述切除修复过程。 教材内容精要 (一)遗传信息传递概述 基本概念: 1. 遗传:生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子代与亲代的相似性。 2. 变异:生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子代与亲代的差异性。 3. 基因: 能为生物大分子蛋白质,也包括RNA编码的核酸片段。高等生物的基因是DNA,少数低等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4. 复制: 即DNA的生物合成,DNA母链为模板,由核苷酸聚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5. 转录即RNA的生物合成,DNA贮存的遗传信息作模板,转抄成RNA的碱基序列。 6. 翻译: 把mRNA的遗传信息用遗传密码的方式破读为蛋白质分子上的氨基酸排列次序,即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7. 中心法则: 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再流向蛋白质的信息传递规律。DNA有贮存、表达遗传信息功能,因此认为DNA处于生命活动中心。 8. 基因表达贮存在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指导合成主要执行生命活动功能的蛋白质的过程。 9. 半保留复制亲代的DNA双链解开,各自作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规律(AT配对,GC配对),指引子链的合成。因此,子代DNA双链和亲代DNA双链有一致的碱基序列。 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DNA分子中由4种不同碱基组成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以下简称碱基顺序)即是储藏的遗传信息。所谓基因,即指DNA分子中碱基组成的功能片段。DNA分子很大(如人类基因组DNA约含3 109个碱基对),但全部由A、G、C和T四种碱基以不同的排列方式组成。不同的基因由不同的碱基序列构成,并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细胞分裂时,通过DNA的复制,遗传信息从亲代DNA分子传到子代DNA分子中。另一方面,DNA分子储藏的信息要通过指导特异蛋白质的合成来体现其生物学功能。以DNA分子为模板,用四种dNTP 做原料,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DNA的遗传信息抄录到mRNA分子中。这种将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的过程称为转录。以mRNA为模板,按其碱基排列顺序,以三个相邻碱基序列决定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形式,决定蛋白质(肽链)合成时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过程称为翻译。通过转录和翻译,基因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蛋白质,由蛋白质赋予细胞一定的表型。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称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自然界某些RNA病毒还可以RNA为模板,指导DNA的合成。这种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与转录过程相反,称为反(逆)转录,它使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被补充。 (二)DNA的合成 1.DNA生物合成的概念

DNA生物合成过程

4. DNA生物合成过程 4.1复制的起始 DNA复制的起始阶段,由下列两步构成。 4.1.1 预引发:①解旋解链,形成复制叉:由拓扑异构酶和解链酶作用,使DNA的超螺旋及双螺旋结构解开,碱基间氢键断裂,形成两条单链DNA。单链DNA结合蛋白(SSB)结合在两条单链DNA上,形成复制叉。 DNA 复制时,局部双螺旋解开形成两条单链,这种叉状结构称为复制叉。②引发体组装:由蛋白因子(如dnaB等)识别复制起始点,并与其他蛋白因子以及引发酶一起组装形成引发体。 4.1.2 引发在引发酶的催化下,以DNA为模板,合成一段短的RN**段,从而获得3'端自由羟基(3'-OH)。 4.2 复制的延长 4.2.1 聚合子代DNA:由DNA聚合酶催化,以3‘→5’方向的亲代DNA链为模板,从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在原核生物中,参与DNA复制延长的是DNA 聚合酶Ⅲ;而在真核生物中,是DNA聚合酶α(延长滞后链)和δ(延长先导链)。 4.2.2 引发体移动:引发体向前移动,解开新的局部双螺旋,形成新的复制叉,随从链重新合成RNA引物,继续进行链的延长。 4.3 复制的终止 4.3.1 去除引物,填补缺口:在原核生物中,由DNA聚合酶Ⅰ来水解去除RNA 引物,并由该酶催化延长引物缺口处的DNA,直到剩下最后一个磷酸酯键的缺口。而在真核生物中,RNA引物的去除,由一种特殊的核酸酶来水解,而冈崎片段仍由DNA聚合酶来延长。 4.3.2 连接冈崎片段: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形成最后一个磷酸酯键,将冈崎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DNA长链4.3.3 真核生物端粒的形成:端粒(telomere)是指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部分,通常膨大成粒状。其共同的结构特征是由一些富含G、C的短重复序列构成,可重复数十次至数百次。 线性DNA在复制完成后,其末端由于引物RNA的水解而可能出现缩短。故需要在端粒酶(telomerase)的催化下,进行延长反应。端粒酶是一种RNA-蛋白质复合体,它可以其RNA 为模板,通过逆转录过程对末端DNA链进行延长。 整个DNA复制过程中,只有复制起始受细胞周期的严格调控。 DNA甲基化与DNA复制起始密切相关。OriC中有11个GATC回文结构(一般说来,256bp才应有一个GATC重复)。DNA 子链被合成后,母链立即被甲基化(称为hemimethylated)。此时,oriC与细胞原生质膜相结合。只有当oriC被从膜上释放出来,子链被Dam甲基化后,才能有效地与DnaA蛋白结合,起始新一轮的DNA复制。复制起始可能还受ATP水解过程调控,因为DnaA只有与ATP 相结合时才能与oriC区DNA相结合。 Once in each cell cycle 原核生物核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异同:不同点:①复制起点数目②复制叉数目③调节方式

(完整版)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 1 教材分析 1.1 地位作用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四章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基因的本质》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学好本节课程即可以使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也为学好基因突变做好铺垫。 1.2 主要内容 基因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体现者,本节内容将生命活动中的两大物质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学习本节课程内容,掌握DNA和RNA、转录与翻译、密码子与反密码子、3种RNA等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2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2.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情感目标:在学习生命活动过程中,认同保护物种的意义。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 2.2.1 教学重点: (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 (3)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4)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5)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2.2 教学难点:

(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2)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3 教学策略 由于本节课比较抽象,学生对转录与翻译过程的空间结构变化会不理解,但这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我会利用动画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让同学能更好的理解反应过程。在这节课的末尾,利用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4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4.1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播放5分钟《侏罗纪公园》电影。 提问:电影中的科学家是怎么使已灭绝的动物复活的?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讨论和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会想到,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 结论:基因(DAN)就像一张蓝图,生物体就是根据这张蓝图用蛋白质构建起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 4.2 引入课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基因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在细胞核的基因如何控制在细胞之中的蛋白质合成呢? 学生活动:思考,有中间物质传递信息。 结论:在DNA和蛋白质之间,有一种中间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 4.3 遗传信息的转录 教师活动:RNA由是如何解读DNA的信息呢?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学校:陆河中学学科:生物编写人:彭成仰 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四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本章教学的难点所在。本节内容不仅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非常多,主干知识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侧枝内容是DNA与RNA 结构的比较、核糖与脱氧核糖的比较、三种不同种类的RNA以及遗传密码的组成。在处理主干和侧枝内容关系时,要合理分配时间,明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⑵理解遗传信息与“密码子”的概念 ⑶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⑵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⑶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活动模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四、学情分析 通过第二、三章的学习,学生对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能够决定生物体性状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并已经对基因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方法 1、教师讲述、举例、图示、启发与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探索相结合。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课前预习学案,提出疑惑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训练与提高、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2课时内容和练习各一节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㈠复习检查、总结疑惑 基因--------蛋白质方式(二)本节课的重点 ㈢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讨论:遗传物质DNA一般都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则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那么细胞核中的DNA是如何控制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的?引导学生推断可能的两种途径(直接或间接),然后讨论哪种途径是可行的。好比具有不同语言的两个国家间的交往一样,必须时常委派一些能懂这两国语言的使者才能进行友好往来。使学生知道细胞核中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也必须通过中间媒介传递到细胞质中,才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师讲述:大量的科学实验表明,信息的传递不是由DNA直接传递给蛋白质的,而是在细胞核中先把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RNA,然后RNA进入细胞质中,在蛋白质合成中起模板作用。我们把这种RNA形象地叫做信使RNA,简写为mRNA。此外还有转运RNA,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专题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专题 1、遗传信息的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转录的条件:模板、原料、能量、 酶等。 (3)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4)转录的模板:以DNA的一条链为 模板 (5)转录的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尿 嘧啶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 酸) (6)转录的产物:一条单链的mRNA (7)转录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遗传信息的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 (2)翻译的条件:模板、原料、能量、酶、转运工具 (3)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4)翻译的原料:游离的氨基酸 (5)翻译的模板:一条mRNA单链 (6)翻译的产物: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或蛋白质) (7)翻译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64种,其中61种:能翻译出氨基酸;3种:终止密码子,不能翻译氨基酸 61 5、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的位置,可用如图表示:

6、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 (1)直接途径:基因――→控制蛋白质结构――→控制 生物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2)间接途径: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激素合成 ――→控制细胞代谢――→控制 生物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 粒形。 7、基因的表达知识简图 1、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A .在RNA 聚合酶作用下DNA 双螺旋解开 B .DNA -RNA 杂交区域中A 应与T 配对 C .mRNA 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D .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解析】 在进行转录时,RNA 聚合酶与DNA 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使DNA 片段的双螺旋解开,选项A 正确;图示DNA 上的碱基A 应与RNA 上的碱基U 配对,选项B 错误;图示一个mRNA 分子上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多肽 链的合成,故选项C 错误;在真核细胞中,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翻译在核糖体上进行,二者不能同时进行,选项D 错误。 【答案】 A 2、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物体生命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