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意义及对策

研究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意义及对策

研究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意义及对策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心理学教授傅双喜

第八届全国老年心理关爱研讨会上主旨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美丽的攀枝花城,隆重召开中

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第八届全国老年心理关爱研讨会。在此,我

仅作为一个曾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工作10多年,并积极倡导

开展老年心理关爱工作的老同志,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

表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自2008年起,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老

年心理关爱研讨会。大会每年都邀请国家领导人、中央有关部委、

各级政府官员出席指导;邀请服务在老年工作第一线的各级领导机构,科研、院校,老年病医院、老年爱心护理院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共同参与。七届老年心理关爱路,砥砺向前,成绩斐然,受到国家

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广大老年人的认可,为我国

老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借鉴过去七届研究与实践的经验,今天我和大家继续研究、探讨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从“农村老年人心理研究的背

景与意义”、“农村老年人心理研究的误区与缺失”,以及“关爱

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对策”三个方面,提出个人思考与大家商榷。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关爱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一)从我国老龄化严峻现状及发展趋势,尤其是农村老龄化加速发展来看:按国际标准衡量,我国在1999年已进入老年化社会,在

短短的十几年间发展迅速。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城镇为4631万人,乡村为9930万人;据官方

数据统计,2015年底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2.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16.1%。其中农村老年人口达1.19亿,占全国老龄人口的56%,占

农村总人口的18%。预计到2027年超过3亿人,2050年中国80岁

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超过1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也将达到1亿左右,老年抚养比将由目前的5个劳动力抚养1个老年人,发展到2050年

前后的1.5个劳动力抚养1个老年人。这说明,中国仍将长期是世

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与城镇相比,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

度更高,高龄化程度更严重。

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是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相伴随,与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收入差异扩大相重叠,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相交织。我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

主要呈现“两个加速”的特征:一是城乡老龄人口在数量、比重和

健康、生活来源等方面差异加大。二是农村老龄化人口数量大且发

展速度加快,官方数据预测我国农村老龄人口呈现线性递增,到

2050年其比重将达到36.51%。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和精神都将带来较大的影响。

老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村,所存在的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更应

该受到社会的关注。

(二)从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特别是精神需求来看:一些农村老人目前生活比较贫困,生活简单,诉求不高,但文化生活更加缺乏。

精神空虚;孤独寂寞,生活质量不高,难享天伦之乐。除少数年龄特

别大,行动不便外,多数农村老人还承担着体力劳动,部分老人还

担负着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农村留守、

独居的老人,部分多子女家庭老人在生活照顾及精神抚慰方面存在

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据2015年中国科学研究院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一文数据统计指出: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从总

体状况上看,有随年龄增长呈显著下降趋势,农村老年人年龄越大,

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在老龄化加深的同时,老龄人口的健康状况也不理想。据调查,农村中60岁及以上身体健康的老

年人占40.42%,与城镇相比低了接近1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占31.7%,生活不能自理的占1.78%;80岁及以上生活

不能自理的达14万人,占11.3%。这充分说明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

况不理想。在心理健康方面,只有不到四成的农村老年人完全没有

抑郁症状,相当多的农村老年人表现出轻度抑郁和中度抑郁的症状,并且7.3%的处于重度抑郁之中,自杀现象时有发生。城市老年人的

抑郁状况明显好于农村老年人。研究表明:70%~80%的老年疾病与

心理因素有关,且心理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做好农村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亟待解

决的问题。

(三)从党和政府对农村老年人全面关怀特别是心理关怀和要求来看:从微观上讲,农村老年人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物

质生活保障、心理需求正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决定个体的生活、

生命质量和家庭的幸福和睦;从宏观上讲,他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

对社会的整个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各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这给

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工作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挑战,使农村老年人心

理健康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也

特别重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

中全会以及“十三五”规划都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社会养

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等提出明确要求。2016年不仅是

“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我国继续积极推动老龄事业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领导同志近期关于加强老龄工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指出: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老龄事

业发展,要突出重点,在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

务产业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建立建全农村老人关

爱服务体系,着力补齐农村老龄事业发展、农村老年人精神关爱、

居家养老支持政策、社会力量参与的短板。特别是今年8月22日召

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主席亲自到会,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总书记提出的全方位

健康服务,不仅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等,全周期不仅从婴

儿出生到人生的各个生命周期,特别是对老年期更加关爱。这种大

规模、高规格并把心理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会议,在我国卫

生健康史上还是第一次。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决相应党中央和国务

院的号召,紧跟老龄化快速发展形势,开拓创新,积极为日益增长

的庞大的农村老年群体做好心理健康服务,让他们幸福健康的欢度

晚年。

我国农村老年心理关爱的研究及其实际工作的开展,虽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目前还处在初始阶段。还滞后于我国老龄化快速

发展,滞后于广大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迫切需求,突出表现在以

下“四个不到位”:

一是对农村老年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到位。很多人包括农村老年人对心理健康在认识上还有许多误区,突出表现在“六论”方面:

1、心理健康“无知论”。多数农村老人不懂心理健康知识,简

单地认为健康就是躯体方面无病。不懂得百病从心生,百病先治心

的道理。

2、心理健康“无谓论”。对心理出现的问题不重视,认为心理

问题不是病,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3、心理健康“无关论”。认为心理疾病与己无关,不知道在现

实生活中,人人都会产生心理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4、心理健康“神秘论”。认为心理健康很神秘,是专家学者的事,我们弄不明白。

5、心理问题“恐惧论”.把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简单地划了等号,认为有了心理问题就是得了精神病,十分恐惧。

6、心理问题“丢人论”。认为躯体上有病到医院治疗是正常的,但要看心理疾病,则是丢人现眼的事。这些认识误区,虽然程度上

有所改变,但本质上还是大有人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