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表

常见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表

常见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表
常见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表

写出下列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

写出下列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 1.橄榄石:以其特有的橄榄绿色,粒状、解理性差,具贝壳状断口为特征, 2.普通辉石: 3.普通角闪石:颜色,深绿色到黑绿色,柱状晶形,两组完全柱状解理。与普通辉石的区别主要是角闪石解理夹角为124°或56°、断面为菱形或近菱形。 4.黑云母:以其颜色,褐黑色,绿黑色,与其他云母相区别,以其薄片的弹性和蛭石相区别。 5.白云母:颜色,无色透明,含杂质而显淡灰、浅绿等色,极完全解理,薄片具弹性易与滑石等其他片状矿物相区别。 6.斜长石:与正长石区别主要为颜色,白色或灰白色,产状,如能见到钠长石双晶纹,则可完全确定是斜长石。区别钾长石和斜长石可用染色法。 7.正长石:通常以透明无色或肉红色,具有完好的两组正交或近于正交的解理,硬度加以识别。 8.石英:α石英以其晶形,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大为特征。如果呈致密块状时,以其无解理贝壳状断口,具有油脂光泽可与黄玉、白色长石、绿柱石等区别,石英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除HF外,不溶于其他酸。 9.高岭石:致密土状块体易于以手捏碎成粉末,粘舌,加水具可塑性。灼烧后与硝酸钴作用呈Al反应(蓝色)。 10.蒙脱石:土状,加水膨胀并分散为其特征。 11.伊利石:白色,灰色,有时带黄、绿色调,解理完全,硬度、密度小。一般肉眼无法确切鉴定。 12.滑石:低硬度,滑感,片状具极完全解理为其特征。与叶蜡石相似,区别在于用硝酸钴法,滑石灼烧后与硝酸钴作用变为玫瑰色,而叶蜡石则成蓝色。滑石呈碱性(pH约为9),叶蜡石呈酸性(pH约为6)。 13.方解石:完好的晶形,{01 2}聚片双晶,{10 1}三组完全解理,硬度较小,相对密度较小。加HCl急剧起泡。灼热后的方解石碎块置于石蕊试纸上呈碱性反应。有钙的焰色反应(橘黄色)。 14.白云石:晶面常呈弯曲的马鞍形。与方解石的区别是遇冷盐酸不剧烈起泡,加热后方剧烈起泡,另外双晶纹的方向亦与方解石不同。 15.石墨:黑色,硬度低,相对密度小,有滑感。

完整版实验常见矿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一常见矿物手标本的鉴定 一、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 (一)熟悉与掌握用肉眼鉴定矿物的方法。 (二)熟练掌握常见矿物的形态特征及物理性质特征,并据此鉴别矿物。(三)为鉴定岩石打下基础。 三、实验仪器、设备 矿物标本,小刀,放大镜,盐酸,瓷板,马蹄形磁铁 四、实验原理 (一)矿物的形态 1.矿物单体的形态:一向延长——柱状或针状 二向延长——板状或片状 三向延长——立方体或八面体等。 2.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矿物单体如为一向伸长——集合体常为纤维状或毛发状;矿物单体如为二向伸长——集合体常为鳞片状; 矿物单体如为三向伸长——集合体常为粒状或块状 (二)矿物的光学性质 1、透明度: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矿物薄片能透过光线者,称为透明矿物;基本上不能透过光线者,称为不透明矿物。 2、光泽: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根据反射能力的强弱可分为: 3、颜色与条痕:颜色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某些矿物常常由于外来原因呈现出不很固定的颜色,如纯净的石英为无色,由于混有杂质等原因也可呈现各种颜色,许多透明矿物均具有这一特点。 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它对于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如赤铁矿可呈赤红、铁黑或钢灰等色,而它的条痕恒为樱红色 透明矿物的条痕都是白色或近于白色,无鉴定意义。 (三)矿物的力学性质 1、硬度:在肉眼鉴定中,主要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通常用摩氏硬度计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2、解理:晶体受到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即解理面)的能力。 3、断口:断口是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断开时所形成的断裂面。(四)常见矿物特征 滑石Mg[SiO](OH) 83104单晶体为片状,通常为鳞片状、放射状、纤维状、块状等集合体。无色或白色。解理面上为珍珠光泽。硬度1。平行片状方向有极解理。有滑感。薄片具挠性相对密度2.58—2.55。 石膏Ca[SO]·2HO 24单晶体常为板状。集合体为块状、粒状及纤维状等为无

常见造岩矿物的镜下鉴定

常见造岩矿物的薄片鉴定 造岩矿物按其色率可以分为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本章学习和鉴定的矿物主要有七大类。暗色矿物包括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和云母类;浅色矿物包括石英类、长石类、和碳酸盐类。学习重点是了解并掌握七大类矿物的一般特征和常见变种的鉴定特征。难点是相似矿物的区别。 一、橄榄石类 橄榄石化学通式:R2[SiO4],R=Mg,Fe,Ca,Mn等。 橄榄石分类:可分为三个系列。(1)镁橄榄石-铁橄榄石系列。(2)锰橄榄石-铁橄榄石系列。 (3)钙铁橄榄石-钙镁橄榄石系列。 橄榄石(贵橄榄石)主要光学特征:多为粒状、无色、正高突起、解理不发育、裂开发育,最高干涉色二级末到三级初,平行消光、二轴晶、(±)2V角近90°。 二、辉石类 辉石化学通式:R2[Si2O6],R=Mg、Fe、Al、Ca、Na等。 辉石分类:按其结晶特点可以分为两类。(1)斜方辉石亚族(紫苏辉石、顽火辉石等)(2)单斜辉石亚族(普通辉石、透辉石、霓辉石等)。 共同光学特征:多为短柱状、横截面多为四边形和八边形,可见两组近正交完全解理,纵切面长方形,多见一组完全解理,正高突起,横截面多对称消光,2V角中等。 辉石主要变种的光学特征: 紫苏辉石:具有弱多色性,平行消光,最高干涉色一级顶部,负光性。 单斜辉石:一般无色,斜消光(C∧Ng大于30°),最高干涉色二级初,一般正光性。 紫苏辉石和单斜辉石的主要区别:颜色、消光类型、干涉色级序、光性符号。

橄榄石和普通辉石的主要区别:形态、颜色、解理、消光类型、干涉色级序、2V。 三、角闪石类 角闪石分类:按其结晶特点可以分为两类。 斜方闪石类:直闪石、铝直闪石等。 单斜闪石类:普通角闪石、透闪石等。 角闪石共同特征:绝大多数角闪石属单斜晶系,形态多为沿c轴呈长柱状,针状或纤维状。横断面呈菱形或六边形,具有两组完全的斜交解理(54.5°- 56°),一般为正中突起。 普通角闪石:薄片中常具有较深的绿色、褐色或棕色等,碱性种属常带有蓝色调。正吸收性,斜消光(C∧Ng小于30°),二轴晶,一般为负光性,2V角比较大。 透闪石:与普通角闪石的区别主要在于其无色及消光角C∧Ng较小。 四、云母类 云母类型:黑云母、白云母、金云母。 共同特征:片状,一组极完全解理,平行消光,干涉色较高且鲜艳。 黑云母:棕褐色,红褐色,多色性明显,2V角特别小(假一轴晶)。 白云母:无色,闪突起明显,2V角30°- 50°左右。 金云母:浅褐-浅黄白色,弱多色性,闪突起比较明显,2V角0°-20°。注意产状。 五、长石类 长石类型:碱性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透长石)和斜长石。 共同特征:板状,无色,两组解理完全(夹角近90度),突起低(±),干涉色一级灰,二轴晶(+)。

常见矿物特点

常见矿物 地壳中发现的矿物有三千多种,但是常见矿物只有几十种,主要矿物不过十几种: ⑴斜长石 39% ⑹云母 5% ⑾磁铁矿 1.5% ⑵钾长石 12% ⑺稀土矿物 4.6% (+钛铁矿) ⑶石英 12% ⑻橄榄石 3% 其他矿物 4.5% ⑷辉石 11% ⑼方解石 1.5% ⑸角闪石 5% ⑽白云石 0.9% 常见矿物的特征: 1.石英SiO2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晶体,其中无色透明者通常称为水晶;晶形呈六方柱状,柱面有横纹;颜色很多,常见者为无色、乳白色;石英常呈斑状或块状;硬度7;相对密度 2.67;晶面上呈玻璃光泽;无解理,断口呈贝壳状,断口上呈油脂光泽。石英用途很广,可做玻璃原材料,制做石英器皿;颜色鲜艳和纯净无缺陷的水晶可做宝石和光学材料;具压电性的晶体可用做无线电通讯器材。 2.正长石 KalSi3O8晶体呈短柱状,通常为粒状或块状;颜色常为肉红、褐黄色;硬度6;相对密度2.5;玻璃光泽;两组解理。可制作瓷釉,并可提制钾肥。 3.斜长石斜长石是钠长石(NaAlSi3O8)与钙长石(CaAl2Si2O8)混合组成的系列矿物的总称;晶形呈柱状、厚板状,常为粒状或块状;颜色多呈灰白色,有时微带浅棕、浅蓝及浅红色;硬度6-6.5;相对密度2.61-2.76;玻璃光泽;两组解理。也可用作陶瓷原料。 4.白云母KAl2[AlSi3O10](OH,F)2晶体呈假六方柱状;无色或白色,常带浅绿、浅黄及、浅灰色;硬度2-3;相对密度2.76-3.2;片装解理完全,可以顺着解理面剥成很薄的薄片;薄片具弹性;呈鳞片状者叫绢云母。白云母具有良好绝缘性,可用于电器工业中。 5.黑云母K(Mg,Fe)3[AlSi3O10] (OH,F)2晶体呈假六方柱状;黑色、褐色;珍珠光泽,解理面上有珍珠彩晕;其它物理性质与白云母类同。 6.普通角闪石Ca2Na(Mg,Fe)4(Al,Fe) [ (Si,Ai)2O6] 晶体呈柱状;深绿色或黑色;硬度5-6;相对密度3.1-3.3;玻璃光泽;有两组解理,横切面上两组解理的交角为124°与56°。 7.普通辉石(Ca,Na)(Mg,Fe2+,Al,Fe3+)[(Si,Ai)2O6] 晶体呈短柱状、粒状;黑色、深黑棕色;硬度5-6;相对密度3.2-3.6;玻璃光泽;两组解理,横切面上两组解理的交角为93°与87°。 8.橄榄石(Mg,Fe)2SiO4晶体呈粒状;橄榄绿色、浅绿黄色;硬度6.5-7;相对密度3.3-3.5;性脆;玻璃光泽。 9.石榴子石A3B2[SiO4]3其中A代表Mg2+、Ca2+;B代表Al3+、Fe3+。常见的石榴子石有: 钙铁石榴子石 Ca3Fe2[SiO4]3褐红色、黑色; 钙铝石榴子石 Ca3Al2[SiO4]3浅黄、浅绿、黄褐色。 石榴子石的晶体常为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多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硬度6.7-7.5;相对密度3.5-4.3;油脂光泽和玻璃光泽。红色石榴子石可琢磨成宝石。 10.方解石 Ca[CO3] 晶体呈菱面体及复三方复三角面体等;常呈粒状、块状集合体;无色或乳白色;硬度3;相对密度2.6-2.8;玻璃光泽;性脆;具有菱面体解理。方解石与盐酸作用时,反应激烈(剧烈起泡),放出CO2气体。无色、透明无裂痕的完好方解石叫冰洲石,是重要的光学材料。 11.白云石 CaMg[CO3]2 与稀冷盐酸作用反应较缓慢(起泡不剧烈),可与方

常见矿物基本特征

常见矿物基本特征 一、常见白色矿物 (3) 方解石:CaCO3 (3) 白云石:CaMg[CO3] (4) a-石英:a-SiO2 (5) 斜长石:Na[AlSi3O8]—Ca[Al2Si2O8] 架状硅酸盐 (6) 重晶石:BaSO4 硫酸盐 (8) 二、含铜矿物 (8) 黄铜矿:CuFeS2(原生矿) (8) 辉铜矿:CuS2(次生富集带) (9) 斑铜矿:Cu5FeS4(原生矿) (10) 黝铜矿:Cu5Sb4S13(原生矿) (11) 孔雀石:Cu2CO3(OH)2(氧化带) (12) 蓝铜矿:Cu3[CO3]2(OH)2(氧化带) (12) 铜蓝:CuS(斑铜矿的次生矿物,次生富集带) (13) 胆矾:CuSO4.5H2O(氧化带) (13) 赤铜矿: Cu2O(氧化带)cuprite (14) 赤铜矿-产地分布 (15) 三、含铁矿物 (16) 褐铁矿: FeO(OH).nH2O错误!未指定文件名。 (16) 赤铁矿: Fe2O3 (17) 黄铁矿: FeS2 (18)

菱铁矿: FeCO3 (19) 三、稀有金属矿物 (20) 细晶石 (20) 辉钼矿 (22)

一、常见白色矿物 方解石:CaCO3 【化学组成】 CaO56.03%, CO243.97%,常含Mn和Fe,有时含Sr. 【形态】经常可以见到良好的晶体,常见晶形有六方柱[1010]和菱面体[0112]的聚形、复三方偏三角面体[2131]等,三组解理彼此斜交,其夹角为74055′集合体呈粒状、致密块状、钟乳状、结核状等。 【物理性质】透明无色或白色,有时因含杂质而呈灰、黄、粉红、蓝等色;白色条痕;玻璃光泽;硬度3;解理上常见平行长对角线方向的双晶纹;比重2.715. 无色透明的晶体为贵重光学材料,称为冰洲石(因盛产于冰岛而得名)【成因产状】方解石在自然界分布极广。 在浅海或湖泊中常常沉积形成广大的石灰岩(以方解石为主的沉积岩)层。 地下水可溶蚀石灰岩,也可以重新形成方解石,如石钟乳、石笋、石灰华等。在土壤中活动的地下水在潜水面附近常形成沿一定水平分布的方解释结核,地质工作者习惯称为钙质结核。 在热液活动中常形成含矿或不含矿的方解石脉。在晶洞中,常有良好晶体。 在岩浆作用形成的碳酸盐中,方解石常占80%左右。 此外,方解石还作为碎屑沉积岩的胶结物,基性火成岩蚀变后的矿物等参加到各种岩石中去。由于地下水活动,各种岩石的裂隙中也经常充

常见矿物鉴定特征

常见矿物鉴定特征 一、矿物形态 (一)矿物的单体形态 矿物单体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总是趋向于形成特定的晶体和形态特征,称为结晶习性(简称晶习)。如石英晶体呈柱状;云母呈片状;黄铁矿呈立方体;石榴子石呈四角三八面体等。 根据矿物晶体在三维空间发育和程度,可将晶习大体分为三类: 1、一向延伸型:晶体沿一个方向特别发育,其余两个方向发育差 (a≌b≤c)晶体细长,如针状、柱状(辉锑矿、电气石),柱状(角闪石),纤维状(蛇纹石石棉)等,。 2、二向伸长型:晶体沿两个方向特别发育,第三方向不发育或发育差(a≌b≥c ),呈片状(如云母、石墨),板状(如重晶石)等。 3、三向等长型(等轴状):晶体沿三个方向大体相等发育(a≌b≌c ),有等轴状、粒状,如石榴子石、黄铁矿、磁铁矿等。 (二)矿物集合体形态 在自然界,呈完好的单晶产出的矿物较少,多数是多个单晶成群产出,即成为集合体状态产出。这里所说的矿物集合是指同种矿物的多个单晶聚集在一起的整体。 集合体可根据矿物结晶程度大小分为两类: 1、晶质矿物集合体的形态 (1)显晶质集合形态:用肉眼或放大镜可辨认出矿物颗粒界线的集合体。显晶质集合体形态取决于矿物单体形态和它们的集合方式。如柱状、针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如纤维状集合体是针状单体大致平行密集排列而成,放射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以一点为中心向外放射状排列而成;粒状集合体是三向等长的单体呈不规则聚合体;又如簇状集合体是由一组具有共同基底,且其中发育最好的晶体与基底近于垂直的单晶体群所组成。 (2)隐晶质集合体形态:隐晶质集合体是用放大镜也看不清单体界线的集合体。按其紧密程度可分为致密块状和疏松土状集合体。 2、非晶质矿物的形态 非晶质矿物没有一定的晶形,它的颗粒在显微镜下也难以辨认,而主要是根据外表形态或形成方式来分类,常见的有下列:

常见矿物鉴定

常见矿物鉴定表第1页共页码备注:具金属光泽的矿物 光 泽 硬度颜色解理主要矿物及其鉴定特征 金属光泽小于 5.5 呈银 白、锡 白、铅 灰,钢 灰或铁 黑色 有明显 解理 方铅矿:PbS主要特征:粒状集合体,铅灰色,条痕黑灰色,三组完全解理(小立方体状)硬 度2—3与指甲接近,常与闪锌矿共生 辉锑矿:常呈柱状、针状集合体,晶面上常有明显的纵纹,铅灰色,条痕灰黑色,硬度2,为 典型的低温热液矿床与辰砂,石英共生。 硫锰矿:粒状集合体,新鲜面为钢灰色,风化面有黑色氧化锰被膜。 辉钼矿:集合体为鳞片状或细小分散颗粒状。铅灰色,在素瓷板为条痕为亮铅灰色,在上釉的 瓷板上为黄绿色。硬度1。一组极完全解理,薄片有挠性,油脂感,比重大 石墨:片状集合体,铁黑色,条痕灰黑色,薄片有挠性,硬度1、有滑感。易污手,比重小 。 无明显 解理 软锰矿:粉末状或土状、针状棒状放射状集合体,铁黑色、黑色,条痕黑色,硬度2 辉铜矿:常呈致密块状或粉末状,铅灰色至钢灰色,表面常有一层蓝黑色薄膜,条痕黑色,硬 度2—3。具弱延展性,粉末状集合体为带蓝之黑色常与绿色孔雀石或蓝色蓝铜矿伴生 辉银矿:常呈致密块状或粉末状,铅灰至铁黑色,表面常有黑色薄膜,条痕灰色,硬度2,具 延展性 硬锰矿:常呈钏乳状、致密块状、土状,黑色,条痕褐黑色,硬度4—6 黝铜矿:常呈不规则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新鲜面钢灰色,条痕黑褐色至黑色,硬度3—4, 性脆。常与各种铜的次生矿物孔雀石、蓝铜矿共生。 辉钼矿:分散粒状,铅灰色,硬度1,常产于矽卡岩或石英脉中。 呈其它 金属彩 色(铜 红、金 黄、古 铜等) 有明显 解理 铜蓝:常为粉末状、被膜状及致密块状出现,靛青蓝色。条痕为灰黑色,有一组完全解理,硬 度1.5—2,在铜矿床的次生富集带中较为常见。 无明显 解理 自然金:常呈分散颗粒状或不规则树枝状集合体。金黄色,强金属光泽。无解理。比重大,强 延展性 黄铜矿:常呈致密块状或分散颗粒状集合体,铜黄色,表面常见有蓝、紫、褐等锖色。条痕绿 黑色,硬度3—4。 斑铜矿:常呈致密块状,新鲜面呈暗铜红色,表面常有蓝色或暗紫色斑状锖色(小刀刮之即去), 条痕黑色 磁黄铁矿:常呈致密块状,暗青铜黄色,风化面常有褐色、褐红色等锖色,具弱或较强磁性。 硬度 等于 或大 于 5.5 呈银 白、锡 白、铅 灰、钢 灰或铁 黑色 有明显 解理 铬铁矿:多呈粒状集合体,铁黑色,毒砂:短柱状晶体或致密块状集合体。 锡白色 无明显 解理的 铬铁矿: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黑色,条痕褐黑色,硬度5—7,具弱磁性。产于超基性 岩中 磁铁矿:常见八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晶形,集合体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铁黑色、条痕黑色、 无解理强磁性比重5 毒砂;常呈致密块状或柱状集合体,锡白色表面常具浅黄色锖色,条痕黑色。 硬锰矿:成钏乳状、致密块状,黑色,条痕黑色,光泽暗淡 呈其它 金属彩 色 白铁矿:常呈板状、矛 头状、鸡冠状集合体, 主要产于沉积煤系中。 黄铁矿:主要单形为立方体、五角十二体,晶面上有三组 互相垂直的纵纹,集合体呈致密块状,呈浅铜黄色,性脆, 常风化为褐铁矿

常见矿物鉴定特征6页

常见矿物鉴定特征(描述)【淮之子整理】2010-01-03 标签: 解理 晶系 晶体结构 物理性质 晶形 杂谈 分类:地学知识 二、常见矿物鉴定特征 1.萤石(Fluorite)又称氟石CaF 2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形态】晶体常呈立方体,其次为八面体,少数有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呈晶粒状、块状、球粒状,偶尔见土状块体。 【物理性质】颜色多样,有无色、白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紫黑色及黑色,加热时,可退色;玻璃光泽。解理完全。硬度4。 2.石榴石(Garnet)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形态】常呈完好晶形,菱形十二面体晶面上常有平行四边形长对角线的聚形纹。集合体常为致密粒状或致密块状。 【物理性质】颜色多样;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无解理,硬度6.5~7.5(小刀刻不动)。 3.石英(Quartz)SiO 2 【晶体结构】三方晶系, : 【形态】常见完好晶形,呈六方柱和菱面体等单形所成之聚形。柱面上常具横纹。有时还出现三方双锥和三方偏方面体。 【物理性质】颜色多种多样,常为无色、乳白色、灰色。因含各种杂质,颜色各异,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为7。 4.方解石(Calcite) Ca[CO ] 3 【晶体结构】三方晶系; 【形态】方解石的集合体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由片状(板状)或纤维状的方解石,呈平行或近似平行的连生体,分别称为层解石和纤维方解石。还有致密块状(石灰岩),粒状(大理岩),土状(白垩),多孔状(石灰华),钟乳状(石钟乳)和鲕状、豆状、结核状、葡萄状、被膜状及晶簇状等。方解石的晶体形态与形成条件有关。随着形成时温度的降低,其晶形有从板状、钝角菱面体为主的晶形向复三方偏三角面体、六方柱为主及锐角菱面体晶形演化的趋势

常见矿物特征

常见矿物特征 【石英】 自然界中SiO2各变体中最常见的是α-石英,其次是β-石英;胶体矿物蛋白石也较常见。。α-石英(低温石英)在573℃以下稳定,三方晶系,产于酸性岩浆岩。β-石英(高温石英)在573℃-870℃稳定,六方晶系,产于酸性火山岩。 【α-石英】 形态及物性:三方晶系,常见完好晶形,是由六方柱和菱面体等单形所构成的聚形。柱面上常具横纹。有时还出现三方双锥和一方偏方面体单形的小面。α-石英分左形晶和右形晶。α-石英常出现双晶,最常见的有道芬双晶和巴西双晶,偶见日本双晶。显晶质集合体呈晶族状、梳状、粒状、致密块状。也常见隐晶质集合体。隐晶质的石英集合体一般称石髓或玉髓。具有不同颜色条带或花纹相间分布的石髓称玛瑙;暗色、坚韧、极致密的隐晶石英集合体称燧石;具红、黄、绿、褐等色的块状隐晶质石英集合体称碧玉。纯净的α-石英,无色透明,称水晶。含各种杂质时其颜色多种多样,出现以下异种,如紫水晶(紫色)、烟水晶(烟灰色)、茶晶(暗棕色)、墨晶(黑色)黄水晶(黄色)、蔷薇石英(浅红色)等;含针状金红石、电气石或辉锑矿等包裹体者称发晶;乳白色、半透明者称乳石英;含云母、赤铁矿等细小包裹体,呈浅黄或褐红色者称砂金石;石英交代纤维石棉而具丝绢光泽并呈石棉假象者称木变石、猫眼石、虎眼石(黄褐色)、鹰眼石(蓝绿色)。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硬度7;相对密度2.65;具压电性。 成因及产状: α-石英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形成于各种地质作用中.是许多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造岩矿物,又是花岗伟晶岩脉和大多数热液脉的主要矿物成分。 鉴定朴征: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断口油脂光泽,硬度高。 【β-石英】 形态及物性:六方晶系;发育六方双锥,有时可见很小的六方柱(图5-16)。通常呈灰白色、乳白色;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无解理,硬度6.5-7,相对密度2.53,在常温常压下均转变为α-石英,此时相对密度增大至2.65。 成因及产状:形成于酸性喷出岩或浅成岩中,呈斑晶产出或见于晶洞中,为直接结晶产物。温度低于573℃时,己转变α-石英,但仍保待β-石英的假象。 鉴定特征:以晶形、光泽、硬度来鉴别。 【绿泥石】 形态及物性:单斜品系,晶体呈假六方片状或板状少量呈桶状,晶体少见。集合体常呈鳞片状集合体、土状。绿色,带有黑、棕、橙

常见矿物岩石鉴定特征

重要矿物简述 目前已发现的矿物大约有3000种,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改进,逐年不断有新矿物发现,近年平均每年发现约四五十种。1949年以来我国发现并得到确认的新矿物约40种。 矿物分类的方法很多,当前常用的是根据矿物的化学成分类型分为5大类: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卤化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矿物、含氧盐矿物。根据阴离子或络阴离子还可把大类再分为若干类,如含氧盐大类可以分为硅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钨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以及钼酸盐矿物、砷酸盐矿物、硼酸盐矿物等类。 在众多矿物名称中,有一部分是以人名和地名来命名的,如高岭石是因江西省高岭而命名,全世界都叫这个名字;有一部分是根据化学成分、形态、物理性质命名的,如方解石是因沿解理极易碎成菱形方块而命名;赤铁矿、黄铁矿是根据其颜色和主要成分而命名;重晶石是根据其比重较大而命名,等等。在中文矿物名称中,有一部分是源于我国传统名称,如石英、石膏、辰砂等,但大部分是由外文翻译成中国名称。具有金属光泽或可提炼金属的矿物多称为某某矿,如方铅矿、黄铜矿、磁铁矿等;具非金属光泽的矿物多称为某某石,如方解石、长石、萤石等。 下面简单介绍重要的有用矿物、造岩矿物(即组成岩石的重要矿物)以及我国某些特别丰富的矿物,共约40种。 一、自然元素矿物 这类矿物较少,其中包括人们所熟知的矿物,如金、铂、自然铜、硫黄、金刚石等。这里只介绍石墨和金刚石。 1.石墨C 通常为鳞片状、片状或块状集合体。铁黑色或钢灰色,条痕黑灰色,晶体良好者具强金属光泽,块状体光泽暗淡,不透明。有一组极完全解理,硬度1—2,薄片具挠性。比重 2.09—2.23。具滑腻感,高度导电性,耐高温(熔点高)。化学性稳定,不溶于酸。 鉴定特征:钢灰色,染手染纸,滑腻感。 石墨多在高温低压条件下的还原作用中形成,见于变质岩中;一部分由煤炭变质而成;石墨也常见于陨石中。石墨可制坩埚、电极、铅笔、防锈涂料、熔铸模型以及在原子能工业中用作减速剂。我国主要的石墨产地有山东、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湖南等省(区)。 2.金刚石C 晶体类似球形的八面体或六八面体。无色透明,含杂质者黑色(黑金刚),强金刚光泽,硬度10。解理完全,性脆。比重 3.47—3.56。紫外线下发萤光。具高度的抗酸碱性和抗辐射性。 鉴定特征:最大硬度和强金刚光泽。 金刚石多产于一种叫金伯利岩的超基性岩中。含金刚石岩石风化后可形成砂矿。 透明金刚石琢磨后称钻石。不纯金刚石用于钻探研磨等方面。目前,金刚石还用于红外、微波、激光、三极管、高灵敏度温度计等各种尖端技术方面。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详细]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 概述:岩石(rock)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者岩屑组成的集合体.按照岩石的成因,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沉积岩:是由各种外力地质作力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按成因又可分为四大类: 表2-1 沉积岩分类简表 砾状结构>2米米、砂状结构2~0.05米米、粉砂状结构0.05~0.005米米、粒径>100米米粒径2~100米米粒径65%强烈过饱和游离石英>20% 造岩元素含量的变化:Fe 米g Cu → Fe 米g Cu Al → Fe Ca Al Na → Ca Na K Al + SiO2 岩石颜色的变化:深(绿黑)→暗(绿灰)→中色(灰色)→浅色(肉红、灰白). 矿物组合变化、橄榄石、辉石(无石英)辉石、富钙斜长石、角闪石(基本无石英) 钙钠中等的斜长石、角闪石(少石英、黑云母) 富钠斜长石、正长石,石英大量出现 . 变质岩(米eta米orphic rock)是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等)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 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副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的分布及产状 岩石类型主要分布位置重量百分比地表分布面积产出状态陆地海洋

沉积岩地表或近地表 5% 75% 少量层状 岩浆岩地下深处 89% 25% 占大多数块状或脉状 变质岩构造运动剧烈地带或岩体周围 6% 几乎没有介于二者之间 第一节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 目的:1、学会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2、加深对地壳的物质组成的认识. 一、矿物的形态 矿物的形态有单体形态和集合体形态之分. (一)单体形态 由于矿物具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具一定外形的几何多面体,称为晶体(crystal).完好晶体的自然表面称晶面(crystal face),它相当于结晶格架上质点较密集或联结力较强的网面.晶体的形态称为晶形(crystal for米).各种矿物都有其独特的晶形,它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尽管矿物的晶形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矿物单体晶形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向延长型呈柱状或针状,如石英、辉锑矿、角闪石等; 二向延长型呈片状或板状,如石膏和云母等; 三向等长型呈粒状,如黄铁矿等. 矿物的晶体大小与生长环境有关,在适宜条件下某些晶体可生长成巨大的个体,例如,曾发现巨大的白云母晶体,其晶面可达7米2,但有些矿物的晶体极小,如高岭石的晶体仅为10~n×10μ米,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同一种岩石中不同矿物的结晶顺序也有先后,先结晶的矿物晶形较完好,后结晶的则受先结晶的矿物限制,常形成扇形不甚规则的“他形”晶. (二)集合体形态

常见矿物的基本特征

1.黄铜矿:黄铜黄色,绿黑色条痕,金属光泽,不透明,两种不完全解理,硬度3-4,相对密度为4.1-4.3.黄铜矿主要呈致密块状或分散颗粒状集合体,有时呈脉状。 鉴定特征:与黄铁矿相似,可以其较深的黄铜黄色及较低的硬度区别。以其脆性与与自然金(强延展性)区别。 2.斑铜矿:新鲜面呈暗铜红色,风化面常呈暗紫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性脆,硬度3,比重4.9-5. 3.常呈致密块状或不规则状。 鉴定特征:特有的暗铜红色,硬度低。 3.黄铁矿:浅黄铜色,表面常具黄褐色,条痕绿黑或褐色,强金属光泽,两组极不完全解理,硬度6-6.5.比重 4.9- 5.2.常呈粒状、致密块状、浸染状、球状或草莓状,隐晶质变胶体黄铁矿称胶黄铁矿。 鉴定特征:常见立方体晶形,晶面条纹,颜色,硬度等特征可与相似的黄铜矿,磁黄铁矿相区别。 4.磁铁矿:铁黑色,条痕黑色,半金属-金属光泽,无解理,性脆,硬度 5.5- 6.相对密度4.9-5.2.常呈致密粒状块体。 鉴定特征:八面晶形,铁黑色,黑色条痕,无解理等特征可与相似的铬铁矿,黑钨矿,黑锰矿区别。 5.铬铁矿:暗棕色至铁黑色,条痕棕色、褐色,半金属光泽,无解理,硬度5.5,比重4.43-5.09。常呈致密粒状块体。 鉴定特征:暗棕色、铁黑色,棕色、褐色条痕与相似的磁铁矿相区别。 6.辉钼矿:铅灰色,条痕在素瓷板上为亮灰色,在涂釉此版瓷板上为黄绿色,金属光泽,一组完全解理,硬度1-1.5,薄片有挠性,有油腻感。比重4.7-5。 常呈片状或鳞片状,有时呈细小颗粒状集合体。 鉴定特征:辉钼矿与石墨相似,但辉钼矿为铅灰色,在涂釉瓷板有特征的黄绿色条痕,金属光泽以石墨强,比重也较大,可与石墨区分。辉钼矿呈片状,一组完全解理可与颜色相同的方铅矿、辉锑矿相区别。 7.方铅矿:铅灰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有平行的三组完全解理,解理面相互垂直,硬度2-3,比值7.4-7.6.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 鉴定特征:铅灰色,强金属光泽,立方体完全解理,硬度小,比值大。 8.辉锑矿:铅灰色或钢灰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一组完全解理,解理面上常有横纹,硬度2-2.5,比重4.51-4.66,通常称柱状,针状,束状,放射状。 鉴定特征:辉锑矿的颜色及光泽与方铅矿相似,但辉锑矿为柱状晶形,柱面有纵纹,一组玩完全解理,且解理面上有横纹,而方铅矿为粒状晶形,有三组完全解理,交角九十度,比重大。 9.闪锌矿:颜色变化大,由无色到浅黄,棕褐至黑色,随成分中含铁量的增加而变深,亦有绿,红,黄等色,条痕有白色至褐色,松脂光泽至半金属光泽,透明质半透明,具六组完全解理,硬度3.5-4,比重3.9-4.2,一般呈粒状集合体,有时呈葡萄状,同心圆状等。 鉴定特征:颜色变化大,可据晶形,多组解理,硬度小鉴别。 10.软锰矿:钢灰色至黑色,条痕蓝黑至黑色(其他锰的氧化物则常具有褐色至褐黑色条痕),半金属光泽,一组完全解理,断口不平坦,硬度随形态和结晶程度而异,显晶者6-6.5,隐晶质或块状集合体可降至1-2.能污手,性脆,比重4.7-5. 鉴定特征:以其晶形(四方柱,复四方柱,四方双锥,有时呈针状,棒状,放射状集合体)、解理、条痕和硬度与其他黑色锰矿物相区别,加双氧水剧烈起

常见矿物特征

常见矿物特征 石英】 自然界中SiO2各变体中最常见的是a -石英,其次是B -石英;胶体矿物蛋白石也较常见。°a -石英(低温石英)在573C以下稳定,三方晶系,产于酸性岩浆岩。B -石英(高温石英)在573C -870 C 稳定,六方晶系,产于酸性火山岩。 【a - 石英】形态及物性:三方晶系,常见完好晶形,是由六方柱和菱面体等单形所构成的聚形。柱面上常具横纹。有时还出现三方双锥和一方偏方面体单形的小面。a -石英分左形晶和右形晶。a -石英常出现双晶,最常见的有道芬双晶和巴西双晶,偶见日本双晶。显晶质集合体呈晶族状、梳状、粒状、致密块状。也常见隐晶质集合体。隐晶质的石英集合体一般称石髓或玉髓。具有不同颜色条带或花纹相间分布的石髓称玛瑙;暗色、坚韧、极致密的隐晶石英集合体称燧石;具红、黄、绿、褐等色的块状隐晶质石英集合体称碧玉。纯净的a -石英,无色透明,称水晶。含各种杂质时其颜色多种多样,出现以下异种,如紫水晶(紫色)、烟水晶(烟灰色)、茶晶(暗棕色)、墨晶(黑色)黄水晶(黄色)、蔷薇石英(浅红色)等;含针状金红石、电气石或辉锑矿等包裹体者称发晶;乳白色、半透明者称乳石英;含云母、赤铁矿等细小包裹体,呈浅黄或褐红色者称砂金石;石英交代纤维石棉而具丝绢光泽并呈石棉假象者称木变石、猫眼石、虎眼石(黄褐色)、鹰眼石(蓝绿色)。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硬度7;相对密度2.65;具压电性。 成因及产状 : a -石英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形成于各种地质作用 中.是许多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造岩矿物,又是花岗伟晶 岩脉和大多数热液脉的主要矿物成分。 鉴定朴征: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断口油脂光泽,硬度高。 【B -石英】 形态及物性:六方晶系;发育六方双锥,有时可见很小的六方柱 (图5-16)。通常呈灰白色、乳白色;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无 解理,硬度6.5-7,相对密度2.53,在常温常压下均转变为a -石英, 此时相对密度增大至2.65。 成因及产状:形成于酸性喷出岩或浅成岩中,呈斑晶产出或见于 晶洞中,为直接结晶产物。温度低于 573C 时,己转变a -石英,但 仍保待B -石英的假象。 鉴定特征:以晶形、光泽、硬度来鉴别。 【绿泥石】 形态及物性: 单斜品系,晶体呈假六方片状或板状少量呈桶状, 晶体少见。集合体常呈鳞片状集合体、土状。 绿色,带有黑、棕、橙

光性矿物学偏光镜下常见矿物鉴定特征

常见的偏光镜下的矿物鉴定特征铁橄榄石 镁橄榄石正高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Ⅲ级蓝消光类型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特点: 常见不规则裂纹,扭折带状结构单斜晶系正极高突起单偏光镜下单色色调正交镜下最~Ⅲ级橙红消光类型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单斜晶系 Ⅰ级橙 等轴粒状 高干涉色Ⅲ级绿形态多为短柱状特点: 有多色性紫苏辉石单斜晶系正高突起单偏光镜下浅绿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低于Ⅰ级紫红消光类型斜消光正延性形态横切面{101}完全解理纵切面有平行C 轴的柱状解理特点: 有多色性(与铁含量成正比)柱状面常见平行消光有正交解理普通辉石单斜晶系正高突起单偏光镜下淡褐色、淡绿色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Ⅱ级蓝~Ⅱ级绿消光类型斜消光正延性形态多为短柱状特点: 横断面接近正八边形有环带结构、简单双晶 霓石单斜晶系正高~正极高突起单偏光镜下褐色、深绿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Ⅲ级蓝~Ⅳ级绿消光类型接近平行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柱状、针状特点: 有多色性、常见简单双晶普通角闪石单斜晶系正高~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褐色、绿色调正蓝闪石 xx 黑云母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橙红~Ⅱ级蓝消光类型斜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长柱状、杆状、针状特点: 常见简单双晶、聚片双晶、横截面为菱形、六边形

单斜晶系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蓝色、紫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黄~Ⅱ级蓝消光类型斜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柱状、粒状、纤维状特点: 多色性显著单斜晶系正低~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浅褐色、浅绿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Ⅱ级顶部~Ⅱ级顶部消光类型接近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菱形板状、柱状特点: 垂直{001}切面呈正方形 单斜晶系正高~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褐色、绿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Ⅲ级以上消光类型接近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假六方板状、短柱状特点: 多色性、吸收性都很明显 斜长石三斜晶系低正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白消光类型平行消光正延性形态柱状、板状特点: 常见xx复合双晶、聚片双晶 透长石单斜晶系负低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透明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Ⅰ级灰白消光类型垂直{010}为平行消光、其余为平行消光正延性形态短柱状、厚板状、纤维状特点: 双晶不发育、少见简单双晶、卡氏双晶正长石单斜晶系负低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Ⅰ级灰白消光类型垂直{010}为平行消光、其余为平行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自形、半自形、厚板状特点: 两组正交解理的解理纹清晰可见,发育简单双晶微斜长石三斜晶系负低突起单偏光镜下浅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消光类型斜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厚板状特点: 常见格子双晶 条纹长石三斜晶系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浅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Ⅱ级绿消光类型斜消光负延性形态不规则团块状、斑杂状、波浪状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 概述:岩石(rock)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者岩屑组成的集合体。按照岩石的成因,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沉积岩:是由各种外力地质作力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按成因又可分为四大类: 表2-1 沉积岩分类简表 砾状结构>2mm、砂状结构2~0.05mm、粉砂状结构0.05~0.005mm 、粒径>100mm 粒径2~100mm 粒径65%强烈过饱和游离石英>20% 造岩元素含量的变化:Fe Mg Cu → Fe Mg Cu Al → Fe Ca Al Na → Ca Na K Al + SiO2 岩石颜色的变化:深(绿黑)→暗(绿灰)→中色(灰色)→浅色(肉红、灰白)。 矿物组合变化、橄榄石、辉石(无石英)辉石、富钙斜长石、角闪石(基本无石英) 钙钠中等的斜长石、角闪石(少石英、黑云母) 富钠斜长石、正长石,石英大量出现。 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是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等)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副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的分布及产状 岩石类型主要分布位置重量百分比地表分布面积产出状态陆地海洋

沉积岩地表或近地表 5% 75% 少量层状 岩浆岩地下深处 89% 25% 占大多数块状或脉状 变质岩构造运动剧烈地带或岩体周围 6% 几乎没有介于二者之间 第一节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 目的:1、学会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2、加深对地壳的物质组成的认识。 一、矿物的形态 矿物的形态有单体形态和集合体形态之分。 (一)单体形态 由于矿物具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具一定外形的几何多面体,称为晶体(crystal)。完好晶体的自然表面称晶面(crystal face),它相当于结晶格架上质点较密集或联结力较强的网面。晶体的形态称为晶形(crystal form)。各种矿物都有其独特的晶形,它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尽管矿物的晶形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矿物单体晶形可分为三种类型:一向延长型呈柱状或针状,如石英、辉锑矿、角闪石等; 二向延长型呈片状或板状,如石膏和云母等; 三向等长型呈粒状,如黄铁矿等。 矿物的晶体大小与生长环境有关,在适宜条件下某些晶体可生长成巨大的个体,例如,曾发现巨大的白云母晶体,其晶面可达7m2,但有些矿物的晶体极小,如高岭石的晶体仅为10~n×10μm,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同一种岩石中不同矿物的结晶顺序也有先后,先结晶的矿物晶形较完好,后结晶的则受先结晶的矿物限制,常形成扇形不甚规则的“他形”晶。 (二)集合体形态

各类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

各类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 。常见三大类岩石以其固有的特点相互区别,如表1所示。 表1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的产状、结构、构造间的区别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均为原生矿物,成分复杂, 除石英、长石、白云母等原生矿物外,除具有原岩的矿物成分判尚常见的有石英、长石、角闪 矿物成分次生矿物占相当数量,如方解石、白有典型的变质矿物,如绢云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 云石、高岭石、海绿石等母、石榴子石等等矿物成分 结构以粒状结晶、斑状结构为其以碎屑、泥质及生物碎屑、化学结构以变晶、变余、压碎结构为其特征 具流纹、气孔、杏仁、块状 构造 多以侵入体出现,少数为喷 发岩,呈不规则状为其特征特征构造多具层理构造、有些含生物化石具片理、片麻理、块状等构造产状有规律的层状随原岩产状而定分布粘土岩分布最广,其次是砂岩、石灰区域变质岩分布最广,次为接花岗岩、玄武岩分布最广 岩触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3、岩石综合肉眼鉴定步骤提示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具体步骤如下:

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岩石的外表上就可反映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般属于火成岩中的喷出岩类;具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则属于变质岩类。应当指出,火成岩和变质岩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标本,变质岩中的石英岩标本,表面上很难区分,这时,应结合岩石的结构特征和矿物成分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似斑状结构,其斑晶与石基矿物间结晶联结,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对岩石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如火成岩中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沉积岩中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分、联结方式可区分出碎屑岩、黏土岩、生物化学岩类(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对岩石的分类和定名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定名关系尤为密切,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分。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暗色矿物(如角闪石、辉石等)。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而绢云母、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因此,根据某些变质矿物成分的分析,就可初步判定岩石的类别。 在岩石的定名方面,如果由多种矿物组份组成,则以含量最多的矿物与岩石的基本名称紧密相联,其他较次要的矿物,按含量多少依次向左排列,如“角闪斜长片麻岩”,说明其矿物成分是以斜长石为主,并有相当数量的角闪石,其他火成岩、沉积岩的多元定名涵义也是如此。 最后应注意的是在肉眼鉴定岩石标本时,常有许多矿物成分难于辨认,如具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的火成岩,泥质或化学结构的沉积岩,以及部分变质岩,由结晶细微或非结晶的物质成分组成,一般只能根据颜色的深浅、坚硬性、比重的大小和“盐酸反应”进行初步判断。火成岩中深色成分为主的,常为

常见矿物鉴定特征(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常见矿物鉴定特征(七) (一)造岩矿物的特征1、硅酸盐类 橄榄石[(Mg,Fe)2SiO4]:晶形完好者少见,一般为他形粒状集合体。浅黄、黄绿色至黑绿色,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硬度6.5~7,比重3.3~3.5。 鉴定特征根据其粒状外形及特殊的绿色、光泽及断口光泽(油脂光泽)来识别。 普通辉石Ca(Mg,Fe,Al)[(Al,Si)2O6] :晶形常呈短柱状,横断面近于正八边形,集合体常为粒状——致密块状。黑绿色,少数为褐黑色,玻璃光泽。 硬度5~6,比重3.22~3.38。平行柱面的两组解理完全,夹角87-°(93°)鉴定特征:根据短柱状晶形,颜色和解理,可与普通角闪石等相似矿物相区别。 普通角闪石(CaNa)2-3(Mg,Fe,Al)5[Si6(Si,Al)O22](OH,F)2:晶体常呈长柱状或针状,单体的横截面为近菱形的六边形。暗绿——绿黑色,玻璃光 泽。硬度5.5~6,比重3.0~3.4。平行柱面的两组解理交角为124°(56°)鉴定特征:根椐晶形、横截面形状、颜色、解理及其夹角,可与普通辉石相区别。 正长石K[AlSi3O8]:单晶为短柱状或不规则粒状,常见卡氏双晶,集合体为块状。常为肉红色、浅黄红色及白色,玻璃光泽。硬度6,比重2.56~ 2.58。两组解理正交,一组完全,另一组中等。 鉴定特征:根据晶形、双晶(卡氏双晶)、颜色、硬度、解理,可与石英、方解石相区别。 斜长石Na[AlSi3O8]—Ca[AlSi3O8]:通常呈板状及板状集合体,在岩石中常呈板状或不规则粒状。肉眼也能观察聚片双晶。白色至灰白色,玻璃光泽。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