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城建设与全域城市化

新城建设与全域城市化

新城建设与全域城市化
新城建设与全域城市化

新城建设与全域城市化

——以大连市为样本的研究

冯云廷

“着力推进全域城市化,拓宽跨越发展战略空间”是近年来大连市对城市框架、经济布局进行重大调整的战略思路。它不仅事关城市的发展大局,事关城市组团中每个区域的发展定位,也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然而,推进全域城市化的战略着眼点应该放在哪里,是关系到这个战略成败的大问题。我们认为,以新城建设为支点,是推进大连市全域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环节。由此推而广之,以新城和新市镇建设为支点,走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全域城市化之路,也势必是中国城市化的战略选择。

一、新城的内涵、类型与特征

近年来,“新城”在我国成为一个很热的事物,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特大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中无一例外地都引入了“新城”,通过加速新城建设来推动一个地区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我们所说的“新城”是指位于大城市郊区,有永久性绿地与中心城市相隔离,出于特定的政策目标进行规划,建立在特定产业空间基础之上,交通便利、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具有居住功能和产业功能相对独立的城区。简言之,它是在原有的市区之外兴建起的新的城市区。理解这个概念必须抓住三个要点:一是它的产业基础。这种产业是广义的,包括生产、服务和教育等。没有一定产业作为前提,只有居住功能,就不成为新城。二是它的相对独立性。它通过绿色屏障与中心城市隔离,是一个“既能生

活又能工作的、平衡的和独立自足的新城”,充满机会和选择自由。三是它的城市功能,也就是,新城应为居民提供商业、学校、娱乐和公共交通等完善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

从新城的形成机制来说,新城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围绕产业集群建立的“建设项目配套型”新城。例如,工业新城、海港新城、大学新城和科技新城等。它们往往都是围绕着大型项目和产业集群,配套建设居住、购物、娱乐和办公等设施,形成一定的城市功能。这类新城可以是通过科学选址、全新建设的一座新城镇,也可以是在已有城镇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造,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扩大城市规模,进而形成具有独特功能的新城。二是原来的小城镇突破了传统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得以转变,功能定位得以提升,各种设施高标准配套,使城镇的内涵有了本质性变化,形成的“突变发展型”新城。从空间上看,它们往往与中心城市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不易与大城市的蔓延发展连成一片。这些新城或是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或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它们得益于城市发展的历史机遇而发展起来。

可见,传统的工业卫星城、行政性的建制镇或大型社区都不能称其为新城,因为他们的功能不完善、发展动力不足,并不足以影响大城市地区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更关键的是,它不能成为城市人口疏散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迁居地。为了便于百厘清传统城镇、工业卫星城与新城之间的关系,我们列表比较,如表1所示。

从表1所列的概念界定和特点分析可以看出,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很多不同,但从本质上看,可以将这种不同简要地归纳为在“独立性”上存在

的差异。新城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与中心城市共同生长于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其发展改善并升级了大城市的区域空间结构,而并不因此改变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同时,新城自形成初始就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而存在。也就是,它可以有自己的经济战略和社会发展规划。

表1 新城与工业卫星城、传统市镇的特征对比

二、全域城市化过程中新城建设的意义

全域城市化概念有它的深刻内涵。“全域”指的是“城市化空间”,其范围基本上是以经济城市的空间为边界。全域城市化的空间边界是根据劳动力市场来划定的,也就是说,一个大都市圈可能包含多个不同等级的行政市,其劳动力市场是整合和统一的。一个统一的大都市劳动力市场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就业中心。在这种城乡结构中,要素流动得越通畅,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活动越频繁,则城市化空间就越易于形成一个开放的、弹性的结构体系。因此,全域城市化意味着中国的城乡结构调整和城市化问题必须放在大都市圈空间中统筹考虑。从我国的国情来看,现行的所谓“农转城”和泛泛发展松驰的小城镇的做法,不是根本的城市化解决路径。目前,中国的城乡人口的社会结构已经从二元经济转变成三三制结构:大约1/3的城市户籍人口,1/3的纯农村人口,1/3的农民工及其直系亲属游走在城乡之间。迄今为止的城市化过程,基本排斥了已经卷入工业化的占1/3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这个庞大的社会阶层一直处于进不来退不回去的境地。这是当今中国最大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扭曲和失衡,是现代化发展的首要障碍。“农转城”只解决了部分郊区农民的市民化问题,而鼓励小城镇新的非农就业机会的做法,其后果是取一时之效,留长远之患。而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全域城市化可以避开单纯的“大城市化”和分散的“小城镇化”两者的弊端,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

那么,新城建设对于全域城市化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清楚与否关系到我国未来城市化的基本政策取向。首先,新城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新枢纽,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新城在大都市区域发展中既可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郊区化提供跨越式的拓展空间,也为周边中小城镇、

乡镇的整合和城市化架构了新的提升平台,为大都市区域的网络化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前景。实践证明,新城和新市镇的崛起,不仅使大城市由单中心城市结构向多中心城市结构演进,而且新城自身的结构也呈现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大都市的部分职能逐步分散到了这些新的增长中心之中,从而减轻了大都市区的压力;另一方面,又逐渐形成了组团式的卫星城市结构,从而提高了新城的空间容量。其次,新城建设是城乡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空间载体。新城建设的紧迫性在于:它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一个高起点的发展平台和承载空间。较之于中心城市,新城在用地上具备更充裕的发展空间,在环境上更适合人们追求舒适健康的生活品质,在经济发展上更具有潜力来创造优越的物质设施条件,提高竞争力,以吸引人口与产业。对于大多数农村转移人口来说,由于中心城区较高的生活成本和住宅成本,转移到城市中心几乎是完不成的任务。但新城和新市镇的优势,使之可以成为这些转移劳动力迁居地的优选。同时,新城建设势必带动周边小城镇或非建制村镇的新一轮发展,有利于推动小城镇空间的集约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再次,新城建设对于推进区域管理体制改革、创造体制新优势意义非凡。目前,我国行政区划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适应功能区和行政区融合发展的要求,探索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大都市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关键在于新城和新市镇建设。中外实践都证明,关键在于新城和新市镇建设。中外实践都证明,新城和新市镇是一个地区快速发展的“火车头”。新城和新市镇之所以有较高的增长速度,原因在于它实现了功能区和行政区的有效结合,有较低的运行成

本和新的运转机制。同时,它的经济发展前景也为人们的投资、置业提供了新的预期,从而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中外发达地区新城建设与城市化:经验与启示

新城的概念和实践起源于英国。二战后,发端于英国的新城规划和建设曾经风行于西方国家。时至今日,欧美发达国家的外延城市化进程早已完成,大规模的新城开发建设活动已日渐减少,并基本上不再建新城了。但是,他们在新城建设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中国,新城建设的背景和目标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又有所不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且不均衡,城市化的路还很长,还有几亿人口要从农村转向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大中小城市都要得到发展,现阶段新城建设已成为大都市地区优化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沈阳等都曾经建设过一批卫星城,当时是基于产业空间发展的需要,将一些大型企业分散设置在大城市周边。这些工业卫星城主要是根据工业项目发展的需要,统一投资,配套建设工厂区、居住区以及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居民多数为企业职工及其家属。这些卫星城规模小,工业门类单一,设施配套差,因此,对居民的吸引力低。在很大程度上,它要依附于中心城市,在疏解人口压力和安置就业方面作用极为有限。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及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一些大城市采取了建设“新城”的方式来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已成为一个大趋势。北京按照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的要求,在原有卫星

城基础上,规划建设了通州、顺义、亦庄等11座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公共服务设计发达的健康新城。通过这11座新城的建设,北京的空间布局得到了重大调整,逐步构建起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它在有效地疏解中心城区人口的同时,也接纳了大量的外来转移劳动力。上海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也在传统的卫星城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有时序地建设了规模较大、功能综合、发展相对平衡的11座新城,确定了以中心城区为主体的“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除此之外,天津、广州、深圳、杭州、沈阳和厦门等城市无一例外地都以新城建设为支点,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并取得了令人惊奇的成绩。总结中外新城建设的实践,我们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1.新城要成为一个地区的新新增长点和创新地。

人们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新城充满活力,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城倾向于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发展,它引导大都市区向多中心城市演进,逐步形成了一个与大都市核心区互补与竞争的现代多中心城市结构模式。过去那种单纯地搞“农村城镇化”的做法,无法实现拓展城市化空间的目标。而从大都市区空间层面规划城市化空间,通过新城、新市镇建设来推进大都市区的人口分散和吸引农村人口转移,是中外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比如,英国在大伦敦规划中提出了四个圈层式发展,其中,在最外层的乡村圈规划建设了8个新城;巴黎地区沿着交通干线规划建设了5座新城;日本东京都市圈实际上是构筑了一个由都心部和周边新镇组成的、沿交通线呈环状放射的都市圈。在我国,一些大城市都采取了建设新城的方式来拓展城市空间,使产业和人口能合理布局。杭州在主

城区之外建设了20个新城。需要说明的是,新城建设不同于早期的郊区化过程,也不是中心城区功能的简单的空间扩散,而参与到大城市地区功能转型过程中,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亲的城市功能体,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开拓新产业的能力,依靠高效的交通和通讯网络与外界联系的“独立”新城市。在大连市推进全域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推进思路。

2.新城与中心城区必须建立起便捷的快速交通联系。

以新城建设为支点,推动全域城市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建立。从中外新城建设实践来看,依赖私人汽车或公共客运交通,无论从运量、运能上,还是舒适性、安全性上,都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且这种交通还会带来交通拥挤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大运量的轨道交通。从国外大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大都市功能向郊区迁移是由于轨道交通的四通八达,在伦敦、巴黎和东京,城市功能整体以及城市通勤圈都已经深入到周围的新城。新城接受中心城市辐射,人际交流、产业活动等方面与中心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便捷的容量轨道交通服务是新城建设和运营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一般情况下,新城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会有若干条,其中往往有一条快速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线承担主要的客运交通。为了避免将周边的新城人口都集中到中心城市,各新城之间、新城与其他城镇之间也应该建立起完备的交通联系,使之与新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线共同架构起完善的区域交通网络,从而全面有效地优化大都市区域的人口和产业。

3.开发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从国外新城建设的经验来看,能够自我平衡的新城规模都趋向大规模化。一般认为,具有中等城市规模(25万~30万)的新城是具有聚集和辐射效应的最佳新城规模。这样规模的新城容易形成集中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优点、避免两者不足的新型城市形象,有大城市生活的便利,但没有大城市的拥挤和不便。在我国,推进全域城市化,要摒弃过去那种泛泛地发展小城镇的做法。实践表明,没有科学的战略布局和规划,没有产业和就业的相应跟进,泛泛地搞小城镇建设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能会造成更大规模的圈地扩张、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对于资源环境好、规划发展的新城和新市镇,要有土地、人口、产业和财政政策的全面倾斜,对不需要扩大甚至要收缩取消的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型小城镇,要有严格的限制性政策措施,而不能一面把新产业、新建项目和财政资源集中到中心城区,一面又泛泛地搞小城镇,最终小城镇是一种粗放发展的模式,对产业和人口没有吸引力。

4.新城要确保为人们提供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高品质的新城环境包括高质量的生活设施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形象使之成为宜居的城市和生态的城市。从生活设施来看,新城规划与建设比中心城市有优势,较之其他一般城镇应该更完备、更有特色,以创造舒适的生活质量。因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反映了新城的时代性及其综合质量,这是新城吸引人口的产业入驻的重要前提条件。从生态环境看,亲城开发要体现一种全新的规划理念。要把城市的生态问题列到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首位,并且要围绕这一规划理念制订完善的实施计划。国际上新城建设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新城与中心城市之间留有永久性

录地,以避免两者各自发展的空间连为一体,以阻止大都市无休止地向外蔓延。同时,新城内部则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使新城不但对中心城市人口有吸引力,而且对周围乡村居民也有强烈的吸引力。从景观形象看,新城公共空间和景观环境的塑造也比其他一般城镇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和创新性。在这方面,各国在新城实践中都不遗余力地营造自己的特色和品质,并以此作为提升新城公共形象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四、新城建设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为了全面了解大连市新城建设和全域城市化方面的情况,我们先后走访了大连市发改委、农委和城乡规划设计院等部门,并召开小型座谈会,听取了部分专家的意见。同时我们还到大连市的一些涉农区(县)进行了深入访谈,我们发现,大连市在城镇建设和发展思路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在全域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一是城镇体系规划思路和理念落后,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目前,基本上还是按“一级城市—二级城市—建制镇—集镇”的思路来规划建设城镇体系,以此来推进农村城镇化,这种规划思路值得商榷。由于二元经济的思维定式,城镇体系被人为地分割成二元的城市和农村。人们往往将中心城市之外的城(市)镇视为“郊”或农村。在管理上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从而使得这些城(市)镇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二是城镇数量多,但规模偏小、职能单一、基础设施配套较差。大连市现有小城镇大多数规划小,职能单一,具有乡村小城镇的普遍特点。截至2009年,大连市有县级城镇(包括县级市)4个,建制镇45个,乡镇20个。从分布来看,

瓦房店市15个,涉及户籍人口33.73万人;普店14个,涉及户籍人口11.37万人;庄河市14个,涉及户籍人口8.21万人;长海县2个,涉及户籍人口5301人。这些小城镇普遍规模偏小,具有行政功能中心性质。小规模的城镇建设使其在设施配套上很难发挥规模效益,而且城镇不能完全自给自足和独立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中心城区,但它却又很难真正参与到中心城市的结构调整过程之中。由于商业、文化、生活、服务、市政和交通等各类设施不齐全,生活不便,使得城镇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三是卫星城、重点城镇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不够便捷。作为大连卫星城的瓦房店市、庄河市和长海县,由于规模较小,产生了一些与般小城镇类似的问题。现在看来,在新形势下仍以“工业卫星城”模式来建设这三个城市的目标定位太低,从“工业卫星城”转向“新城”建设势在必行。在这种背景下,这三个城市与中心城市的交通问题必须放在大都市圈架构下统一规划和通盘考虑。因此,眼下的区域交通规划和建设标准都需要全面提升。同样地,一些中心镇的交通问题更为突出。比如,城镇居民的主要社会联系仍是在中心城,联系中心城区的外部交通虽然有公交线路可以到达,但运行速度、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都难以令人满意。这样的交通条件人为地扩大了城镇与中心城区之间的时间和心理距离。四是产业布局混乱,缺乏清晰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特色。产业是就业的基础,也是新城经济的支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连所辖的许多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很低,难以界定,往往只侧重于某一种产业,有些产业与当地的居住人口和就业岗位也没有直接关系。而且大多数中心镇和集镇产业投资分散,布局混乱,没有形成自己的集群优势和特色。五是政策门槛高,城镇建设扩张与接纳新居民不同步。新城

建设的基础是户籍制度的全面改革,尤其是改革隐藏在户口背后的住房、保险、教育和医疗等福利制度。现在大连市城镇发展中的政策门槛过高,导致外来人口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太大。由于新城开发建设与市民增加不同步,导致需求不足,人气不旺,新城往往成了死水一潭。

进一步分析,我们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在传统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将中心城、卫星城、郊区城镇和集镇的发展割裂开来。从发展趋势来看,城区发展的日益网络化是一个根本性的大趋势。然而,我们目前的城镇体系不能完全适应这个大趋势。譬如,城镇体系中的“城”与“乡”的分野,使具有“郊”或“乡”意义的县城或中心镇很难成为人口转移的首选地。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在大城市区域发展中既为中心城市扩张提供发展空间,又能同时促进乡村整体发展的亲的地域组织形式,从而迎合区域网络化的趋势。在这种条件下,新城在城市群网络中的功能与作用不断得到重视与强化。我国一些大城市抓住这一机遇,解决了过去城镇体系建设中的一系列矛盾,使城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发展观念滞后,我们目前仍局限于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镇体系的空间安排,并没有真正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体现新城本质的发展宗旨,也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在充分利用新城建设整合城镇体系、带动周边城镇和乡村集镇的新一轮发展上行动迟缓,从而影响了大连市的城镇化进程。尽管新城建设并非是解决城镇化的万能之道,但是不重视新城在大都市网络化发展中的作用,错失发展机遇,必将为大连市全域城市化发展留下长久隐患。因此,将新城作为大连市区域和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有待认识的问题。

五、全域城市化过程中新城建设的战略选择

新城的规划和建设总是和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是一定发展阶段的城市发展模式,具有典型的时代阶段性和政策目的性。我们认为,大连市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具备新城发展的可能性和基本条件。

1.战略目标:按照“中心城—新城—镇”进行市域城镇结构规划。

与现行的规划理念不同,“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构更强调新城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充分发挥新城在城乡一体化方面的推动作用。从城市的发展方向看,通过新城建设,对以往无序蔓延的城市空间扩张进行重整,将发展走向沿着空间结构规划的“沈大一轴,黄渤海两翼”展开,将城市空间扩张限制在这个城市发展的主轴之间,即通过轴线引导和规范城市增长空间,通过新城建设组织城市的功能布局。这样,既可以保持中心城区的繁荣,又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组织有序的可持续增长的空间,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村地区的活力。

全域城市化不是要消灭农村,恰恰相反,通过新城和新市镇建设以及主体功能区的科学规划,能够更好地保护农村耕地、保留农村风貌。为了保护和发展远郊农业和森林用地,将这些地区划分为若干个自然生态平衡区,在生态平衡区内发展若干以集镇、中心村和自然村为基础的社区,以保护自然环境,保存农村特色。这样,大连将会逐步形成一个中心城—副中心—新城—中心镇—集镇—中心村的市域城镇结构,而这个结构是与现代国际大都市相匹配、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结构体系。

2.发展策略:科学规划、重点突破、有序推进。

新城应该成为大连市规划建设的“四大组团”城市空间结构中沿黄渤海两海、沈大和丹大两线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它们承担着疏散中心城市人口和吸引转移人口、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小城镇和乡村一体化发展的功能。

发展策略之一:规划建设一批规模不等的新城。新城建设可以分步骤进行:先重点建设几座新城,再逐步扩大范围。目前,根据大连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布局战略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区域联系的主导方向,最好沿“一轴、两翼”选择几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城进行重点开发建设。通过重点发展城市发展轴线上的几座新城来带动广大的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新城的选址,一是选择较有发展潜力和发展优势的城镇重点开发或经过整合再开发。整合后的新城要通过规划新的城市定位,培育新的城市功能而获得新的发展内涵;二是依托区域内大型产业区和产业集群的建设,以新型产业和大型产业集群为基础,高起点地开发建设。

发展策略之二:功能布局上要匠心独具。新城的类型要有所选择,功能定位要准。比如,经整合后,有些新城可定义为临港新城,有些可以是工业新城,还有些可以是科技新城。总之,要发展各种各样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新城。新城的类型不同,功能开发的策略也应该有所区别,比如,有的新城环境先行营造,有的则是功能项目的重点突破。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新城选择快速推进的重要环节是有差异的。此外,要通过规划对新城建设用地加以控制,对非建设用地加以保护。在中心城区与新城之间确定了绿色保护空间范围之后,根据新城建设用地的现状,将新城和新市镇的土地划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建设区。在非建设区严禁任何的城市开发建

设活动,以防止新城建设转化成大规模的新的圈地灾难,走向畸形城市化之路。

发展策略之三:综合配套保障生活就业。新城应能综合配套,能就地平衡工作岗位和生活,保证新城居民的便利生活和就地工作。对于大连市来说,有两类新城其策略应该有所不同。一是在传统城镇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城。这类新城尽管原来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但总体上来看,标准太低。因此,需要高起点规划。特别是要注重产业配套环境的建设。对于那些新规划、建设的新城,要强调均衡发展、自给自足,不仅为居民提供足够的居住设施、商业设施和康乐设施,而且还要为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不同新城其综合配套建设的起点和重点要有所差别。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各新城的综合配套需求进行排队,比如,有的交通是第一需求,有的建立大型购物中心更重要,有的可能缺乏的是文化设施。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配套建设。

发展策略之四:建设高品质的生态之城。亲城的最突出优势之一是可以通过规划设计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因此,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新城,都应该以建设“生态之城”作为基本目标。人们之所以选择到新城居住,是因为新城居民在工作、生活和文化娱乐方面享有与老城同等的水平。同时,由于新城充分利用了郊区的自然景观资源,营造了优美的环境,较之老城更具魅力。对于大连市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全面提高新城建设的物质标准,以增强新城的独立性和吸引力,提供明显优于中心城区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包括住宅标准、环境质量、住房价格等。新城要与中心城区保持一定距离,且选址在地价较低的区域,少选择中心城市建

成区边缘地带的土地。新城中的社区规划应该比中心城区密度低,注重与自然环境融合。要改变目前的“小城镇落后”的现状,逐步培育起高品质、生态化的形象和特色。同时,无论新城的开发基础和历史背景如何,原有的自然特征、历史脉络和传统文化都应该成为新城延续和创造其新城品质特色的依据。

发展策略之五:注重发展高速轨道交通。在注重新城的综合配套及最大限度的自我独立性的同时,不能忽略新城与中心城之间的大容量交通设施建设。不仅与中心城区要有快速交通干线联系,各新城之间也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以避免把过多的交通量引入中心城区而导致循环反复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就大连市的情况看,处在重大交通干线上的一些中心城镇还没有起到主要的转乘枢纽的作用。也就是说,它们很少是其他一般城镇、乡村集镇交通的重要节点。因此,将来的目标应该是在完善区域交通体系的同时,注重发展重点建设的新城之间的高速轨道交通或高速公路网络。

3.开发模式:公建先行、市场运作、政策引导。

根据大连市的实际,新城开发最好由政府主导,公共开发先行。尤其是在新城的功能定位、选址、发展规模等方面的政府主导,能准确把握新城的发展方向。政府主导还能确保新城的公共开发先行,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非营利性的公共事业的有效开发和统筹安排。长兴岛和花园口临港工业区的开发建设证明,政府主导、公建先行的办法效率是比较高的,是切实可行的。

然而,政府主导不等于以行政手段推动新城建设,对于新规划开发的新城,根据国外的经验,可由新城开发公司来具体运作。上海在开发临港

产业区(新城)过程中,也采取了政府主导的公司化运作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由新城开发公司开发新城和由新城管委会管理新城的模式值得借鉴。换言之,新城开发模式可采用新城管委会+新城开发公司的体制。其中,不同开发公司(可以是国有或公共控股公司)可分别负责各自划分范围内的开发建设。这样,既可以迎合市场经济规律,体现市场经营城市的优势,又可以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尤其是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入到新城建设中来。

我们之所以推崇这种开发模式,主要是因为新城开发过程中必须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实现建设与运营的产业化。尤其是,要鼓励外资和民间资金采取多种投资方式(如BOT、PPP等)投资于新城的高速公路、公交、停车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领域。同时,商业设施、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应该与住房同步规划开发,在此过程中,给予民间资本和外资以政策性支持。

4、支持条件:产业、就业、住房与文化环境。

新城建设的支撑条件有许多方面,首先是产业发展。能否促使外部各种资本和要素进入新城,是关系到能否吸引中心城区人口、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外来人口到新城安家和就业的大问题。所以,打造产业区及产业集群就构成了新城开发的一个重要条件。一般来说,吸引产业相对于提供足够的住房显得更为重要,对企业的吸引是成功提供工作岗位、提高就业率的关键。若新城没有吸引人的就业岗位,许多人包括农村转移人口是不愿意搬迁来的。新城要吸引人口和产业,仅凭中心城市与新城之间的土地区位级差和政府的政策引导是不够的,关键是新城自身要具备较完善的社会文

化环境。观察大连的许多小城镇,多年来规模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虽有一些乡镇企业或外来资本的注入,住房价格也低,自然条件也不差,但是却很难吸引转移人口入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环境落后。这种文化环境是广义的,包括制度、教育、娱乐、商业氛围和文化设施等。当基本的生存条件具备之后,文化环境就是新城得以长期稳定发展的最重要支撑条件。

六、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新城建设为支点,来强化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中小城镇功能整合,优化区域整体空间结构,是加速推动大连市全域城市化的必由之路。新城建设对于大连构筑大都市圈管理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必将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强大引擎。大连市的样本推广到一般意义上,就是以新城和新市镇建设为支点,走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全域城市化之路。这一模式应该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化的战略选择。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几条政策性建议:

1.构筑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化空间格局。

通过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努力构筑起大连市的大都市圈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导向下的城镇体系。对于资源环境好、规划发展的新城和新市镇,要有土地、人口、产业和财政政策的全面倾斜。对不需要扩大甚至要收缩取消的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型小城镇,要有严格的限制性政策措施,而不能一面把新产业、新建项目和财政资源集中于新城,一面又泛泛地搞只有行政职能而经济功能较弱的小城镇。同时,新城建设要与一般小城镇、乡镇建设有机结合。新城建设要带动周边小城镇和乡镇的新一轮发展,通过新

城建设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小城镇规模编小、结构单一、重复建设和增长乏力等问题,促进中小城镇功能的整合。通过新城建设推动中心城市、一般城镇和广大乡村之间的共同建设。

2.科学、严谨地做好新城的战略布局和科学规划。

新城战略布局和科学规划的核心,是合理确定重点城镇、科学选址,然后全面考虑交通、住房、教育、医疗和社区服务等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满足全部就业和常住人口的基本需求。由于新城建设有特殊的阶段性和浓重的政策性,其规划与决策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新城选择和规划就成了一项需要科学高度和态度的工作。新城建设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要单独处理。新城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在城市化空间下,对其应该独立编制总体规划。中外实践表明,没有科学的战略布局和规划,没有产业和就业的相应跟进,泛泛地搞小城镇建设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能会造成更大规模的圈地扩张、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建议就大连市选定开发的重点新城在城市总体规划下单独进行新城功能规划,明确新城的定位、建设原则和方面。

3.新城建设要有更开放的配套性政策作指引。

根据我国城镇建设的现实情况,新城和新市镇建设的配套性政策应该重点放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制定科学的新城和新市镇开发运行机制,广泛吸收各方面资金,投资于新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政府除了直接统筹或负责区域性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外,对于其他基础设施投资和经营要给予财政补贴或其他政策性优惠,以确保新城能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二是新城和新市镇建设的关键一环,是城市建设与人口增长挂钩。新城扩

张必须以接纳新市民为前提。因此,新城对农村劳动力的市民化、外来人口和企业入驻要有更开放的政策和制度设计,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要下决心消除对外来市民的歧视。要逐步放宽城里人下乡置业的限制。可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制度安排,以满足一定年限的合法就业作为移民入籍的主要尺度。三是在政策上鼓励全方位的创新及新技术的应用。在新城和新市镇内部建设中要推崇创新,注重人性化设施,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中可尝试采用人车分流和商业步行区的做法;又如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等。同时,新城往往是新技术的试验场所,新技术的推广能给新城带来生机和活力,并且有助于扩大新城的知名度。

4.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以创新推动新城和新市镇建设。

要打破市区和市郊、近郊和远郊、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界线,用城乡一体化的新思想来构建“大都市区域”的整体框架,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新城和新市镇布局,形成多中心、多层次的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目前,我国近郊城镇的人口和服务业密集度相对较高,“农转城”也主要针对近郊的土地升值和被城市化的失地农民,远郊小城镇建设及城镇化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今后应改变“以农为主”的传统思维定式,加大对远郊新城和新市镇的投入力度,使其成为有高标准市政设施、有主导产业结构、有良好的人居环境的新城,成为接纳外来迁移人口的重要空间载体。要加快体制创新和组织模式创新,深化土地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更新人口管理方式,运用价格、税收和工资等经济杠杆和经济手段,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企业到新城落户。新城和新市镇是不断体现新的规划思想和城市发展理念的空间,时代赋予了新城更广的改革、设施和建设的发挥空间。新城和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最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作为了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象征,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程。然而,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并非易事,所以需要一个较好的指导方针来作指导,不然就会陷入发展不合理的陷阱。但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太高,以至于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关键词】:城市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很长的道路,我国的城市化自1949年10.6%曲折的发展到1978年时为12%。从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城市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智慧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从84年中国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时中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2%。这主要得意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地普遍呈现出活跃现象,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形成了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圈,国家也大力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把城市发展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8%左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到现在简直就不值得一比了,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中国的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范恒山 2009年09月】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城市膨胀发展,中小城镇发展缓慢。这就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存在很大问题。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交通的拥堵,居住环境差等,因此,要建立现代化合理化信息化宜居型城市就得,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分担大城市的功能。其次,应根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 合理等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进程,而忽略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交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和策略,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主要发展创新型特色城市,放宽大城市管理规模,重点建设几个国际型超级大城市。什么叫创新型特色城市呢?创新型特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好。中国的大小城市估计有成千上万,但大多数城市不出名,城市形象不好,没有影响力,也许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何来出名,何谈城市形象,城市影响力呢?举个列子:一个中型城市,也许你什么卫生、环境等都做得很好,但就是不出名。原因就是没有特色,但如果你一个中型城市,你把他的绿化全部弄成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比如把南昌的全部绿化植物卖了,全部改种成竹子),或者把整个城市重点发展一种产业。水城威尼斯,宗教圣城耶路撒冷,无论它人口多杀,环境有多好,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把城市全部建成宗教圣地或是把城市全建在水上。主要说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所创新。

中国城市化50年回顾与展望_温成有

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专栏 中国城市化50年回顾与展望 郑州大学商学院教授 温成有 一、中国城市化50年回顾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个时期 五十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49~1957年,是我国工业化时期,主要依靠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仅限额以上的工业项目,就有694个,它们大多数分布于城市,随着物质技术力量和基本建设投资的补充,大大提高了城市的凝聚力,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到9949万。 第二个时期是1958年~1965年,城市发展不稳定,城市人口陡增陡减,起初是“大跃进”招来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人口猛增了3000多万人,到1960年,达到13073万人,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由1957年的15.4%,上升到19.7%。时隔一年,随着经济调整,大量城镇职工及其家属返乡务农,到1962年,城市人口减少到11659万人,比重下降到17.3%。 第三个时期是1966年——1976年,即十年动乱的时期。政治因素对城市人口的变动影响很大,60年代末70年代初,数百万机关干部、知识分子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1000多万知识青年去农村插队落户或参加建设兵团,城市人口二年迁出500多万人,城市发展受到挫折。 第四个时期,即1977年以后,城市由动乱恢复到比较正常发展和加速发展时期,1998年我国已有城市671个,建制镇 1.8万个,城市人口占30%。 (二)五十年城市化的主要成就 1、彻底改变了城市性质。新中国建立以后,城市的所有制结构,由原来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转变为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等并存的格局,彻底改变了城市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带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火车头、人民享受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乐园。 2、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经济水平显著提高。1949年我国有城市140个,建制镇2000个,市镇总人口576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6%。1998年,我国有城市671个,建制镇1.8万个,城市人口36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城市数量是建国初的五倍左右。 解放后,我国城市经济落后、水平低,国民经济产值构成中,工业产值农业产值之比为3∶7。经过近50年来的发展,1996年我国城市经济国内生产总值63614.7亿元,占全国的92.7%,资产 DOI:10.16528/https://www.doczj.com/doc/e99343903.html, k i.22-1054/f.1999.10.004

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现代化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党的十六大再次明确的战略任务。城市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中心力量,而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城市现代化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第三次城市革命 一场新的城市革命正伴随21世纪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城市革命,意味着城市发展存在重大变革和转折,传统的城市发展观念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城市建设、管理方法将受到巨大冲击。一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新的城市发展道路与模式将展现在人类的面前。中国城市乃至世界城市的发展因此而进入城市发展史上崭新的新纪元。 (一)历史的进程 透过科学的目光来探讨城市的发展,就能掌握城市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了解城市对科学的依赖,和科学技术对城市的决定性影响。用物理学家詹姆斯·特拉菲尔的话说,“科技设定了城市的极限,指出了都市发展的大致方向。用工程师的语言来说,技术定出了能够发展的‘壳’。我认为,在都市发展上,我们已经到达一个转折点,因为这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在建立都市的技术上几乎没有限制:我们可以建造出任何都市,只要我们能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电梯速度的限制不在于电梯本身的技术上,而在于人的耳朵的结构和承受力。 城市革命,简而言之,就是城市发展进程及发展方向的重大变化和革命性转折,就是城市发展道路及发展模式的历史变革。 人类历史上的城市革命有两次。第一次发生在奴隶社会末期。小农经济的诞生和奴隶对乡村小农经济的追求引起了奴隶城市的崩溃和封建城市的出现。第一次城市革命的直接结果是:城市不仅有城,而且有市。城市开始成为手工业集中地和商品集散地,开始成为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城市”。另一方面,是“城市乡村化”,即“乡村在经济上统治着城市”“工业在城市中和在城市的各种关系上模仿着乡村的组织”。 第二次城市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兴起,不仅使资本主义城市彻底取代了封建城市,而且使资本主义城市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动力。第二次城市革命的直接结果是城市工业化,社会生产力以极高的速度不断发展。乡村城市化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口从乡村迁入城市,享受着新的城市生活方式。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膨胀,城市环境亦日趋恶化。 第三次城市革命比前两次城市革命更为重要、影响更大、意义更为深远的一次城市革命。第三次城市革命大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时代的出现或知识经济的诞生为标志。第三次城市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取代工业时代的“物质经济”;知识资本取代物质资本在

中国城市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含城市化进程六大战略和避免三种倾向)

新立:中国城市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2002-12-04 杨良敏 中经网江苏中心采编 内容摘要: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认为,目前城市化滞后工业化的矛盾仍十分突出,但随着十六大的召开,中国城市化建设正进入新阶段,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可达到48%-50%。他提出采取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市群体,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等六大战略来推动城市化进程。同时,要力避几种倾向:一是大批农民进城形成大量贫民窟,但可通过培训,建廉租房,提供农民工子女教育,搞好社区管理;二是防止建设中形成新的泡沫;三是避免产业结构雷同,没有特色。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21世纪中国城市化发展·长江沿岸城市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发表演讲时认为,目前城市化滞后工业化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但随着十六大的召开,中国城市化建设正进入新阶段,他提出采取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市群体,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等六大战略来推动城市化进程。 当前城市化水平滞后工业化约10个百分点 郑新立说,当前城市化水平滞后工业化约10个百分点,工业建筑业占GDP的比重占到51.1%,但城市化水平只有36.2%,其中5个百分点由外来务工者提供。这一水平比发达国家低很多,比许多工业化程度相近的发展中国家也要低10个百分点以上。由此,低城市化率愈发显现出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 郑新立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其大大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市场规模的扩大,在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使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占全国69%的人口对GDP的贡献只有1/5多一点。同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使城市大量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过剩,制约了第三

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提供作者:杨重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现代化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党的十六大再次明确的战略任务。 城市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中心力量,而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城市现代化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第三次城市革命 一场新的城市革命正伴随21世纪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城市革命,意味着城市发展存在重大变革和转折,传统的城市发展观念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城市建设、管理方法将受到巨大冲击。一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新的城市发展道路与模式将展现在人类的面前。中国城市乃至世界城市的发展因此而进入城市发展史上崭新的新纪元。 (一)历史的进程 透过科学的目光来探讨城市的发展,就能掌握城市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了解城市对科学的依赖,和科学技术对城市的决定性影响。用物理学家詹姆斯特拉菲尔的话说,科技设定了城市的极限,指岀了都市发展 的大致方向。用工程师的语言来说,技术定岀了能够发展的壳'我认为,在都市发展上,我们已经到达 一个转折点,因为这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在建立都市的技术上几乎没有限制:我们可以建造岀任何都市,只要我们能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电梯速度的限制不在于电梯本身的技术上,而在于人的耳朵的结构 和承受力。 城市革命,简而言之,就是城市发展进程及发展方向的重大变化和革命性转折,就是城市发展道路及发展模式的历史变革。 人类历史上的城市革命有两次。第一次发生在奴隶社会末期。小农经济的诞生和奴隶对乡村小农经济的追求引起了奴隶城市的崩溃和封建城市的岀现。第一次城市革命的直接结果是:城市不仅有城,而且有市。城市开始成为手工业集中地和商品集散地,开始成为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城市”。另一方面,是城市乡村化”,即乡村在经济上统治着城市” “业在城市中和在城市的各种关系上模仿着乡村的组织”。 第二次城市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兴起,不仅使资本主义城市彻底取代了封建城市,而且使资本主义城市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动力。第二次城市革命的直接结果是城市工业化,社会生产力以极高的速度不断发展。乡村城市化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口从乡村迁入城市,享受着新的城市生活方式。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膨胀,城市环境亦日趋恶化。 第三次城市革命比前两次城市革命更为重要、影响更大、意义更为深远的一次城市革命。第三次城市革命大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时代的出现或知识经济的诞生为标志。第三次城市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取代工业时代的物质经济”;知识资本取代物质资本在生 产力三要素中起决定作用;城市发展以人为中心,并进入数字化、个性化、分散化发展时代。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将进入共生、共享、共荣的三共”和谐可持续发展状态。 (二)深刻的动因 每一次城市革命的发生,均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动因。引起第三次城市革命的主要因素有: 1、知识经济时代初见端倪。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过了采集狩猎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给人类作岀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过分对物质资源的消耗和依赖,不可避免地产生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所以,工业经济时代,又可称物质经济时代。 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依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生产出物质和能源消耗更少,而质量更好,更耐用的产品或服务的经济。历史上,对应两个经济时代的更替,产生了两次城市革命,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必然引起城市发展方式的变革。 2、数字网络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质、能量、信息,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各有其价值与功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岀现的现代网络经济以信息革命为基础。信息革命的实质就是实现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任何地点和时间都可能传递或获取他所需要的任何形式的信息。现代网络经济的不断扩张,使得原来需要集中才能发展的科技、教育产业也岀现了分散发展的可能。例如英特网的普及与发展,不仅使得白领工作人员在家庭办公成为可能,使学生在家里上学成为可能。而网上银行,网上商务以及网上教学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城市商务中心区和大学城趋于分散而走向更加接近居民,实行分散化的布局,改变了城市之间功能和优势的格局。使城市在空间利用方面,取得了更大的适应性;在布局选择、规模构造、以及产业选择上存在更大的灵活性。 3、社会进入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发展阶段。人类生活进入到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发展阶段,其标志是,人类的发展不仅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享受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还能满足人的个性的发展,兴趣的发展,志向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发展以及理想和信念的发展和实现的需要。满足人的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实质就是满足人追求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美国居民对消费的变化表明,人类开始进入一个以追求生活质量为目标,以非物质产品消费为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 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化建设的目的和重要意义1

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化建设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一、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化建设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些论述,和每一位农民朋友关系重大,将会给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会给农村的发展指明方向。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农业的论述如下:“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结合我国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必须先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在我国全面实行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才能解决农村的落后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素质,人们常说:“农村的出路在农村之外,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在目前城市化发展和城中村改造中,城中村由此走向城市化,从其城市化的历史进展轨迹

中国城市化问题与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中国城市化问题与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摘要:小城镇的道路并非是适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选择,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才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化问题;城市化战略 城市化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而且城市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解决农村劳动力出路的有效办法。至2000年底,我国共有城市668座,城市人口4.56亿,城市化率达到了36.9%。根据世界多数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已经进入了从30%到70% 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亦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等。实践证明:积极发展小城镇并非是适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选择,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上,放在提高城市质量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上来。因此,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促进建制镇适当集中,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才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分析 中国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步伐非常缓慢。1949~1978年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政府发动和包办型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广大农村和众多农民被游离于工业化的进程之外,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不能进入城市化的进程,这就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仅从建国初的10.6%、136个建制市增加到1978年底的17.9%、193个建制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以市场导向的改革进程中新出现的由民间力量或社区组织发动并得到政府认可或支持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这期间城乡之间的壁垒被逐渐打破,各种生产要素开始在城乡之间跨地区流动。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了土地和农业的束缚,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初步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市为纽带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尽管如此,但是由于中国工业化刚刚起步,城市化水平与世界水准仍有较大的差距。可见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处于由初期起步阶段向中期加速发展阶段转换的时期,伴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的发展也必将与世界性潮流接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因此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道路新战略显得至关重要。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的迈进。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等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 城市化水平较低 按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到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36.06%,这个指标,不仅低于世界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也与自身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99343903.html,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 作者:何鑫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5年第19期 摘要:建设新型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我国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作出一系列方案部署和规划,在统筹城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构建了与人口、资源等和谐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试点省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经济建设;公共服务;市场运作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https://www.doczj.com/doc/e99343903.html,ki.kjycx.2015.19.023 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市场在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仅1978—2011年这33年间,城镇化率从17.92%提高到了51.27%.不断提高的城镇化水平和规模的扩大让我们坚信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比较多,存在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矛盾,所以,城镇化过程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遵循城镇化建设原则,有序推进人口转移、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因地制宜生态和谐一体化发展。 1 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人口转移和面积扩展,是从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新转变。建设新型城镇化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进产城互动、集约高效、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础,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进程,营造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局面。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在生态环保、人文和谐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共同富裕。 1.1 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将人作为核心建设内容,以提高建设质量为动机,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城市化转移,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1.2 “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建设水平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体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展现了一个区域的整体水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新型城镇化是以科技促进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吸引人口、以人口聚集带动城乡统筹发展,是“四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中国城市化建设与建筑业的改革.doc

中国城市化建设与建筑业的改革 ——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建筑房地产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化建设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戴和根 (2010年5月28日) 各位青年企业家、各位同行: 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青企协建筑房地产产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城市化建设高峰论坛今天如期开幕了。这一论坛,为大家提供一个研讨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展望建筑业发展前景,分享建筑业创新与实践成果,加强各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此,我代表青企协建筑房地产产业委员会,向参加论坛的各位青年企业家和各位同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论坛的举办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协助的淮南市政府和中国中铁四局表示衷心地感谢! 下面,我就中国城市化建设与建筑业的改革这一课题作一发言,敬请批评指正。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建筑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在世界发展史上都是空前的。据

有关资料,到2008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已经达到655个。其中,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达到122个,50万到100万的大城市达到了118个,20万到50万的中等城市达到151个。到2009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6.22亿人,城镇化率提高到了46.6%。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建设工地,发展速度相当于一个月就建成一座巴黎城。 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引擎。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与城市化相关联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城市改造、大型房屋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显现出持续高速发展的趋势。据相关资料,“十一五”期间,新建铁路170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总投资12500亿元,是“十五”投资规模的近4倍。公路新增里程4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全国已有24个城市开展了轨道交通建设,已建成766公里,在建约1575公里,总投资6222亿元。房地产市场2009年的投资总额达到了3.6万亿,尽管近期国家相继推出调控措施,但由于城市化建设的刚性需求,持续走高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使许多行业和相关企业受到了重创。但由于建筑业是投资拉动型的周期性行业,建筑业与投资的关联系数大

中国城市化进程word版

中国的城市化 城市化是绕不开的发展之路 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 ,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 ,发展中国家在38% 左右,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是31% ——中国要不要比学赶超? 今年,各方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纷纷出笼:国家统计局说,未来5 年将达到3 3%—35% ,新世纪前10年将达到4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说,20 年内将提高到60% ;最新的说法是,在未来30~40年内达到70% 。 9 月,“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从上海一直开到广州,以 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和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将在2015年进入亚洲最大的三大国际城市群之列,专家们为中国的城市圈欢欣鼓舞。 且慢!几年前“珠三角迷乱都市化”的警告言犹在耳,都市里的村庄还赶不上现代化的快舞,撤县改市的换牌运动和城市圈的圈城运动是否另一场“大跃进”? 在2001年8 月之前,珠海斗门县还是广东珠三角庞大的城镇群中的最后一个盲点。8 月1 日斗门县撤县成为珠海市的一个区,中国港—澳—珠三角地区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落。

作为中国内地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珠三角,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是50% ,规划中2020年将达到70% ——达到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而在更广袤的中国内地,新一轮的大规模城市化运动才刚刚开始。 城市化: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 尽管中国城市化历程曾经教训惨痛,但在中国,起码是目前,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仍然富裕程度最高。绝大多数人都因此坚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必成正比。有专家预算,在现有水平上,城市化每增长1 个百分点可直接拉动GDP 增长1.5 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国经济再高速发展20年最基本的动力之一。“如果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即达到50% 以上,每年可望增加上万亿元的消费需求! ”类似的乐观论调充斥了媒体,似乎城市化是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唯一途径。中国城市化的常用方法是“摊大饼”,围绕中心城市,像摊饼一样布局,乡改镇,县改区,县改市,每一级改制升格都有相应的经济与人口指标为依据,客观上也形成一种错觉:高速城市化不仅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彰显经济发展的“业绩”。但真实情况远非于此:珠海本地的报纸上,扑面而来的是斗门改制给当地政府百姓带来的欣喜与“振奋”云云。学者杨云彦1994年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湖北省小城市的人口增长中,60% 是由政区扩展而增加的。有些甚至占到80% 左右。结果不仅农村没有变富,城市反而变穷了,有的地区出现了“城市乡村化”。也难怪普通人有这样的看法:城市化嘛,不就是换块牌牌吗? “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依靠传统的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存在差异。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规模扩大,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重大意义 城镇化的推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保证。以往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具有明显的“三高一低”的特点,且经济增长方式过于单一,片面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从而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均衡。未来我国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必须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全面刺激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潜力在于城镇化。2013年,我国常住城市人口比率达到了53.72%,而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却只有36%,这远远低于与我国人均收入接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同时,也将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的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居高,而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6.1%,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的推进与服务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不断集聚,将会扩大居民的消费服务需求,带动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第一讲之一城市化概论试题与答案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第一讲之一城市化概论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城市混乱、拥挤、恶化仅是城市危机的表象,其实质是文化的衰 正确 退和功利主义的盛行。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2. 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 至非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3.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的发展层次越高。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
正确 √
4. 城市郊区化是指人口、就业岗位和工商业等从大城市的中心区向郊 正确 区迁移,中心区的人口增长相对低于人口迁出的一种离心分散化的过程。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5. 总的来看,我国还处在向心型城市化的阶段,但一些较发达的 大城市,也出现了一些离心型城市郊区化的现象。 A. 正确
正确 √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6. 过度城市化是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超过城市化水平的 城市化模式。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
错误 ×
7. 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 市化模式。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8. 城市化的过程不都是集中过程,也包括分散,集中和分散是经 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9. 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是将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反映 城市化过程的最主要的指标。 B. 错误 A. 正确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10.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城市化就是大城市化、城市行政辖区的扩展。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
正确 √
11. 我国还处在向心型城市化的阶段,但一些较发达的大城市, 也出现了一些离心型城市郊区化的现象。
正确 √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摘要: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1997年的29.62%。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改革开放、集约型城市化、健康发展、区域城市化 城市化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前进的,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对中国城市化的认识

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认识摘要: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长足进展,中国城市化已步入中期阶段,步伐加快,质 量显著提高。同时,中国城市化又处于周期转折点上,上一周期行将结束,下一周期将要开始。中国政府目前推行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尽快启动新一轮城市化进程。反过来,新一轮城市化也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关键词:城市化趋势周期 一.中国的城市化历史分期 中国城市化分为五个阶段: (1)城市化的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1949-1957) (2)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1958-1960) (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 (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 (5)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二.中国城市化现状特点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 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化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现在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化动力呈现出公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三足鼎立的动力结构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只有单一的公有经济成分。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和集体两种经济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经济快速崛起,即除公有经济之外其他所有经济形式,包括民营和外资两大类。经济成分趋向于多元化。然而,公有经济的步伐却相对放慢了。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公有经济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 在21世纪之初,民营经济就取代公有经济而上升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是指 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除公有和外资之外所有其他经济形式。同时,外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外资经济是指由境外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两种形式。

论中国式城市化与现代化道路

贺雪峰:论中国式城市化与现代化道路 2014-03-03 内容提要: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讨论了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的路径选择问题。文章认为,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既有与世界一般发展中国家相似的一面,又有差异的一面,其中关键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所形成的新中国的基本制度安排,使中国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新中国形成的基本制度安排既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基础,又是中国走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由世界体系的边缘国家进入中心国家的制度红利。充分利用新中国基本制度安排的优势,走三轮驱动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城市化道路发展模式城乡二元结构三轮驱动的现代化 当前,学界和政界关于城市化的讨论热度一浪高过一浪。总体来讲,政界希望以城市化作为抓手,拉动内需,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城市化将成为21世纪的奇观。然而,如果对中国城市化没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摆正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中国的城市化将迷失方向,中国的发展奇迹将止步于中等收入,陷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对于中国乃至任何一个国家来讲,城市化本身不是最终目标,现代化才是最终目标。而从整个20世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发展来看,真正由一个发展中国家步入到发达国家行列的大国仅有韩国——一个孤独的背影。而韩国以及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所谓“亚洲四小龙”的另外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台湾、香港、新加坡,其发展都得益于冷战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全力扶持。其他所有人口大国,虽然经历了20世纪一百年的赶超,而无一个国家真正实现了赶超从而步入发达国家的目标。这就说明,20世纪以 在这样一个发展锁定格局下,要赶超从而实现现代化, 同样,经历一百年赶超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离现代化还有很遥远的距离,与发达国家还有巨大差距。中国目前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能否真正突破现代化中的发展锁定格局,真正成为发达国家一员,困难极多,不确定性极大。从过去一百年历史来看,中 入探讨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要对中国现代化的国际处境、历史与未来道路选择有清醒认识。 当前,与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项战略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将事关中国现代化的成败。笔者认为,城市化必须服务于产业发展,服务于中国的现代化。没有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单纯发展城市化将导致严重后果。 一、两种类型的城市化 (一)欧美、日的城市与亚非拉的城市 当前,世界上大致有两种类型的城市化。一种类型是欧、美、日的城市化。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有两个特点:一是城市化率高,一般达到了80%;二是城市市民一般都有稳定的就业和体面的收入,可以享受到失业保障,大多数有较好的医疗保障,绝大多数进城人口可以在城市体面而有尊严地生存,即使失业或无就业能力的市民也可以享受到广泛的福利体系的保障。从外观上看,欧、美、日的城市中一般没有发展中国家所常见的大规模贫民窟,城市秩序良好,人们安居乐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