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登记监督管理办法

船舶登记监督管理办法

船舶登记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船舶登记行为的监督管理,规范船舶登记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船舶登记机关、相关人员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进行登记的船舶。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船舶登记监督管理,是指上级海事管理机构对下级海事管理机构、各海事管理机构内部对船舶登记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以及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对中国籍船舶的登记实施监督检查的活动。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负责本办法在全国的实施。各直属海事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海事局负责在本辖区内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 船舶登记机关及登记人员

第五条 船舶登记必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授权并公布的具有船舶登记职责的海事管理机构进行。该海事管理机构称为船舶登记机关。

第六条 船舶登记机关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授予的权限开展权限范围以内的船舶登记工作,使用指定的船籍港名称、船舶登记专用章和船舶登记号办理船舶登记。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批准,不得改变其船舶登记专用章、船舶登记号码和船籍港名称,不得扩大其登记范围。

第七条 船舶登记手续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船舶登记工作规程》等相关规定和要求办理。

第八条 船舶登记机关必须严格按照《船舶登记档案管理规定》、《船舶登记工作规程》的要求,对船舶登记档案的归档、保存、查阅及移交、销毁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有效地使用和保存船舶登记档案。

第九条 船舶登记机关必须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指定的船舶登记计算机管理软件和统一印制的标准格式的船舶登记证书,船舶登记证书、船舶登记簿的制作应使用上述软件由电脑打印完成。船舶登记证书内容的填写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船舶登记工作中使用的船舶登记审批单、各类船舶登记申请书及船舶登记内部台帐等可由各船舶登记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规定的格式自行印制。

第十条 船舶登记机关应按《船舶登记工作规程》的要求,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管理船舶登记印章、空白船舶登记证书、作废证书和船舶登记簿,并设立相应的《船舶登记证书管理台帐》。

第十一条 船舶登记人员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规定的船舶登记人员岗位适任条件。

第三章 船舶登记证书和船舶标识

第十二条 船舶必须按《船舶名称管理办法

》使用经船舶登记机关核准的船名。
船舶标志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第六章的有关规定。船名牌的规格和使用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相关标准执行。

第十三条 船舶必须持有船舶登记机关签发的各类有效的船舶登记证书,船舶国籍证书原件须保证随时在船。

第十四条 船舶所持有的各类船舶登记证书都必须妥善保管,不得伪造、涂改。

第十五条 船舶登记证书上所载内容必须与船舶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上级海事管理机构可根据情况对下级海事管理机构的船舶登记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经常开展内部监督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第十七条 对登记机关的检查应当包括:
(一)是否符合第五、六、七、八、九、十条的规定。
(二)人员是否符合第十一条的规定。

第十八条 各海事管理机构可以在实施船舶安全检查、船舶进出港签证以及其他现场监督检查时对船舶登记证书和船舶标识进行检查,也可对此实施专门的检查。
对船舶登记证书的检查应当包括:
(一)使用的证书和证书的制作是否符合第九条的规定;
(二)证书的签发是否符合第六条的规定;
(三)证书所载内容是否与实船一致;
(四)是否有效。
对船舶标识的检查应当包括:
(一)船名和船籍港及其汉语拼音是否规范,标注位置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二)使用小型船舶船名牌的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的行业标准;
(三)吃水标尺和载重线标志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四)船舶烟囱标志和公司旗是否与已经注册登记的相同或相似。

第五章 处 理

第十九条 发现船舶登记证书格式、内容填写等不符合有关要求的,查验单位应通知证书签发机关。发证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纠正,换发符合规定格式、填写要求和实际情况的证书。

第二十条 发现涂改船舶登记证书的应当场予以收缴,并对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按有关处罚规定予以处罚。处罚后将处罚材料复印件并收缴的船舶登记证书原件以特快专递的形式寄至签发证书的船舶登记机关,并责令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立即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重新申请办理船舶登记证书。

第二十一条 发现伪造船舶登记证书的应当场予以收缴,并对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按有关处罚规定予以处罚,责令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立即到有权登记的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第二十二条 对持有超过有效期的船舶国

籍证书航行的,责令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立即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换发船舶国籍证书,登记机关并按有关处罚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对船舶登记证书所载内容与船舶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责令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限期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并按有关处罚规定予以处罚,在国籍证书有效日期栏下签注意见,加盖检查单位印章。

第二十四条 对船名(包括小型船舶船名牌)、船籍港名并其汉语拼音以及其标注位置不符合要求,或者载重线、吃水标志不规范的,应限期改正。

第二十五条 未经船舶登记机关登记的船舶烟囱标志和公司旗不受法律保护,发现其与已经注册登记的相同或相似的,责令其一个月内更改。

第二十六条 船舶登记证书所载内容与其签发机关权限范围不符的,即超越其被授权的登记范围或使用非授权的船籍港名、船舶登记号或船舶登记专用章的,按下列原则处理:
(一)查验单位立即通知原证书签发机关及其上级海事管理机构,并同时直接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二)在国籍证书的有效日期栏下加盖“本证书为超越权限所发,自即日起三十天后作废”字样印章,船舶持此签注证书自盖注该印章之日起可继续航行不超过三十天;
(三)船舶所有人凭签注的船舶国籍证书复印件到原证书签发机关申请调整相关内容。不需改变登记机关的,证书签发机关应收回原签发的不规范的登记证书,重新核发登记证书,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需改变登记机关的,原证书签发机关应在接到上述申请三个工作日内将该船的所有船舶登记档案转至符合规定的有登记权限的船舶登记机关,并应对档案移交的原因作出书面说明;
(四)船舶所有人应在限期内到符合规定的有登记权限的船舶登记机关重新申请办理船舶登记手续,船舶登记机关核查符合条件后,应收回原越权签发的登记证书,并给予办理登记,登记日期为新证书签发日期;
(五)按(四)项办理登记时,船舶所有人仍需支付登记费用,原证书签发机关应在二个月内向船舶所有人退还已收取的费用。造成船舶所有人损失的,应按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六)对超越权限办理船舶登记有关责任人员或单位,由其上级海事管理机构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情况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对屡次超越权限办理船舶登记的单位将视具体情况作出通报批评、暂停登记权并整改、取消登记权的处理,相关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二十七条 超越权限办理了船舶抵押登记、

船舶光船租赁登记手续的,视作无效,参照第二十六条(三)、(四)、(五)款的原则处理。

第二十八条 船舶登记机关未按有关规定使用规定格式的船舶登记审批单、各类船舶登记申请书,未按有关规定建立船舶登记簿及相关的船舶登记内部台帐的应限期作出整改。

第二十九条 船舶登记机关对船舶登记印章、空白证书管理不当的应限期整改。遗失、外流并造成较为严重后果的,必须作出详细调查后将遗失的空白证书(若有)、遗失的原因、查处的结果等一并报上级海事管理机构,上级海事管理机构作出处理后将处理结果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相关责任人需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三十条 船舶登记机关未按《船舶登记档案管理规定》严格管理船舶登记档案造成档案材料查阅困难或无法查阅的,应限期进行整改;造成档案材料遗失的或由于档案管理原因对船舶登记机关、船舶利害关系人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查明原因后报上级海事管理机构,上级海事管理机构视情作出处理,有关责任人应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产生严重后果的,应将处理结果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第三十一条 登记机关的登记行为不规范,造成违规登记的,登记机关应予纠正。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上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对其进行调查,并将结果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对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三十二条 船舶登记机关所移交的档案内容存在下列问题的,接收档案的登记机关可以电话、传真方式通知移交档案的船舶登记机关纠正,拒不纠正的,接收档案的登记机关留存好电话记录、传真件及有关证明材料后,可将该船舶登记档案退回原登记机关,并报上级海事管理机构。上级海事管理机构将视具体情况作出处理:
1.档案内容与《船舶登记档案清单》不符;
2.未按有关规定移交包括登记申请材料、审批材料在内的全部登记档案的原件;
3.存在导致后续登记工作无法进行的问题;
4.不纠正会引发严重后果的违规登记问题或缺陷。

第三十三条 船舶登记机关所移交的档案内容存在无法纠正或无档案问题的说明(仅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特别明确的有关历史问题)或存在超管辖范围、超登记权限等严重问题的,接收档案的登记机关应以电话或传真方式通知移交档案的船舶登记机关,并留存好电话记录、传真件及有关证明材料后,将该船舶登记档案退回原登记机关,同时将详细情况报上级海事管理机构。

第三十四条 船舶登记人员不按规定履行职责,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海事执法

资格,玩忽职守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触犯法律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