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管工具QC七大手法)企业如何开展QC小组活动

(品管工具QC七大手法)企业如何开展QC小组活动

(品管工具QC七大手法)企业如何开展QC小组活动
(品管工具QC七大手法)企业如何开展QC小组活动

(品管工具QC七大手法)企业如何开展QC小组活

企业如何开展QC小组活动

QC是QualityControl的缩写,QC小组即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是企业员工围绕企业运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于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的,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QC小组活动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提高人的素质;预防质量问题,且不断地进行改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强化团队意识和质量意识,从而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1、QC小组的组建

组建QC小组的原则:自愿参加,自愿结合是组建QC小组的基本原则;由上而下,上下结合是组建QC小组的基础;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是组建QC小组的好形式;D.事实求是,结合实际。

QC小组的人数:QC小组人员不宜过多,壹般10人左右为宜。

QC小组组长的职责:组织小组成员制订活动计划,进行工作分工,且带头按计划开展活动;负责联络协调工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小组活动情况,争取支持和帮助;抓好质量教育,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有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水平;团结小组成员,充分发扬民主,为小组成员创造宽松的环境,增强小组的凝聚力;E.经常组织召开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各种问题,做好小组活动记录,且负责整理成果和发表。

2、QC小组活动步骤

QC小组活动步骤能够PDCA管理循环为基础。下图表示了QC小组活动具体步骤以及各步骤可用到的管理工具。(1)活动课题的选择:选题范围:提高改善产品质量的课题;降低损耗的课题;优化环境的课题;改善管理的课题;提高职工素质的课题。对选题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先易后难;提倡大小课题相结合,以小课题为主;选题要具体明确;选题应选周期短,见效快的课题,壹个课题壹般应于3—6个月完成,最多不超过壹年时间。

(2)设定目标:制定的目标应是经过大家的努力能够达到的。可借用简易图表以直观化目标和过去的对比以及目标实现情况。

(3)现状的调查:通过调查表或其他形式,运用数据说话的方式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且确定解决问题的主攻方向,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

(4)分析原因:运用恰当的工具,把现状调查的主要问题按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等六大因素,采用调查表、因果图、排列图等恰当的工具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造成质量问题的具体原因,

且确定主要原因。注意:于原因分析时,应召开小组会议,运用头脑风暴法,发挥团队的智慧,尽可能将原因壹壹找出。

(5)制定计划措施:壹般以对策表的形式列出具体项目,于制定对策表时,应采用5W1H法,多问几个为什么。因此对策表应包括:为什么要制定对策(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于哪里执行(Where),谁去执行(Who),什么时间完成(When)和如何执行(How)等。

(6)实施计划措施:按制定的对策或计划执行,且检查实施效果。可用检验表、简易图表、直方图、控制图等跟踪效果。如果实施结果未达到目标效果,应转入分析原因阶段。

(7)制造巩固措施: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且纳入有关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制度和规定之中,以巩固已取得的成绩,同时防止类似问题再发生。

QC小组及基于PDCA的工作流程,是企业群众性参和管理的有效方式和方法,QC小组不应被轻视!QC小组组织发动企业基层员工参和管理,通过多样化的组织方式和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分析现状,选择课题,综合运用多种管理工具和方法,促进了企业学习,促进了管理进步,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改善。

图QC小组活动步骤

QC小组概念

QC小组是企业员工围绕企业运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于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的,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QC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壹种有效组织形式,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全体员工参和质量管理的最佳方式。

由1978年9月北京内燃机总厂诞生的第壹个QC小组,发展到目前已超过1 30多万个,有壹千多万职工参加QC小组活动。

QC小组特征

广泛的群众性。QC小组成员不仅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而且更注重吸引生产、服务壹线人员。

高度的民主性。自愿参加,自主管理,成员平等,充分民主,互相启发,集思广益。

严密的科学性。QC小组活动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坚持用数据说明事实,利用统计工具,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QC小组分类

改进类:也可叫“问题解决类”,即针对存于的问题选择课题,开展活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创新类:也可叫“打破现状类”,即用创新的方法达到有挑战性的目标,实现改变现状的目的。

QC小组常用工具

PDCA管理循环:也称戴明循环,PDCA四字母分别代表循环四个阶段Plan (计划)、Do(执行)、Check(检验)、Action(实施),PDCA循环可分为八个步骤。

5W2H法:Why:为何——为什么要如此做?What:何事——做什么?准备什么?Where:何处——于何处进行最好?When:何时——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成?Who:何人——谁去做?How:如何——如何做?Howmuch:成本如何?

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励法,能够有效地识别问题的可能解决办法和潜于的质量改进机会。

生产过程质量检验方法

工序,属定点检验或验收检验。

a.检验项目:外观、尺寸、理化特性等;

b.检验方式:壹般采用抽样检验;

c.不合格处理;

d.记录。

④依据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工序检验标准》等。

3、最终检验控制:

即成品出货检验。(OutgoingQ.C)

4、品质异常的反馈及处理:

①自己可判定的,直接通知操作工或车间立即处理;

②自己不能判定的,则持不良样板交主管确认,再通知纠正或处理;

③应如实将异常情况进行记录;

④对纠正或改善措施进行确认,且追踪处理效果;

⑤对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应作好明确的状态标识,且监督关联部门进行隔离存放。

5、质量记录:

为已完成的品质作业活动和结果提供客观的证据。

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字迹清晰、完整且加盖检验印章或签名。

仍要做到:及时整理和归档、且贮存于适宜的环境中。

抽样检验方法简介

1、进货检验(IQC):

进货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IncomingQualityControl)①进料检验项目及方法:

a.外观:壹般用目视、手感、对比样品进行验证;

b.尺寸:壹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c.特性:如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壹般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②进料检验方法:

a.全检;

b.抽检

③检验结果的处理:

a.接收;

b.拒收(即退货);

c.让步接收;

d.全检(挑出不合格品退货);

e.返工后重检。

④依据的标准:《原材料、外购件技术标准》、《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等。

2、生产过程检验(IPQC):

壹般是指对物料入仓后到成品入库前各阶段的生产活动的品质控制,即InprocessQualityControl。而相对于该阶段的品质检验,则称为FQC(FinalQualityControl)。

①过程检验的方式主要有:

a.首件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

b.过程控制和抽检、巡检相结合;

c.多道工序集中检验;

d.逐道工

序进行检验;e.产品完成后检验;f.抽样和全检相结合。

②过程品质控制(IPQC):是对生产过程做巡回检验。

a.首件检验;

b.材料核对;

c.巡检:保证合适的巡检时间和频率,严格按检验标准或作业指导书检验。

包括对产品质量、工艺规程、机器运行参数、物料摆放、标识、环境等的检验;d检验记录,应如实填写。

③过程产品品质检验(FQC):是针对产品完工后的品质验证以确定该批产品可否流入下道质量管理历程中经过了传统质量检验阶段到统计质量控制,再到全面质量管理等阶段,质量检验阶段虽成为历史,但质量检验却是品质管理的重要基础。当统计方法应用于质量检验及质量管理中时,质量管理的效果和经济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统计方法于质量检验中的典型应用就是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和全数检验相对应,全数检验是将送检批的产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检验而不遗漏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形:批量较小,检验简单且费用较低;产品必须是合格;产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

导致该产品产生致命性影响。

抽样检验是从壹批产品的所有个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检验,且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活动,是壹种典型的统计推断工作。根据生产作业过程,抽样检验可分别进货抽样检验、生产过程抽样检验、成品最终检验等环节。

1、抽样检验适用于以下情形:

a.对产品性能检验需进行破坏性试验;

b.批量太大,无法进行全数检验;

c.需较长的检验时间和较高的检验费用;

d.允许有壹定程度的不良品存于。

2、抽样检验中的有关术语:

a.检验批:同样产品集中于壹起作为抽验对象;壹般来说,壹个生产批即为壹个检验批。能够将壹个

生产批分成若干检验批,但壹个检验批不能包含多个生产批,也不能随意组合检验批。

b.批量:批中所含单位数量;

c.抽样数:从批中抽取的产品数量;

d.不合格判定数(Re):Refuse的缩写即拒收;

e.合格判定数(Ac):Accept的缩写即接收;

f.合格质量水平(AQL):AcceptableQualityLevel的缩写。通俗地讲即是可接收的不合格品率。

3、抽样方案的确定:

抽样方案可根据国家标准GB2828《逐批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来设计的。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a.确定产品的质量判定标准。

b.选择检查水平:壹般检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检查水平分S-1、S-2、S-3、S-4,壹般情况下,

采用壹般水平Ⅱ。

c.选择合格质量水平(AQL):AQL是选择抽样方案的主要依据,应由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

d.确定样本量字码,即抽样数。

e.选择抽样方案类型:如壹次正常抽样方案,加严抽样方案,仍是多次抽样方案。

f.查表确定合格判定数(AC)和不合格判定数(Re)。

抽样检验具有工作量小、经济性好的优点,但本身存于壹定的误判风险,企业应结合生产特点有效采用。由于抽样检验涉及到壹定的数量统计知识,对许多管理基础薄弱的小企业,应积极开展关联学习培训工作,准确掌握关联知识,以避免抽样检验中自身原因的误判。

质量教育和QC小组活动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尤其于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要和国际全面接轨,企业必须迎接和面对新世纪高质量的挑战,要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要搞好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的要求,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

QC小组是企业员工围绕企业运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于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多年来的实践证明,QC小组活动是企业提高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提高职工素质,发挥职工聪明才智,满足职工实现自身价值,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质量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质量教育是QC小组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当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市场形势的变化、质量观念的转化需要进行质量教育;企业于改革、调整中,人员变动很大,要更广泛地开展QC小组活动就需要重新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培训,加强QC小组骨干队伍建设仍是需要质量教育培训;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方法转化到QC小组活动中来也需要进行质量教育培训。总之,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质量教育,才能使全体员工树立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和意识,提高全体员工结合本岗位工作参和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QC小组活动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为QC小组活动的持续发展打下有力的基础,成为QC小组活动不断深化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源泉。

壹、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使QC小组活动更具广泛性

唯物辩证法指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质量意识教育能够使职工真正懂得“质量第壹”的含义,真正认识到壹个企业要于竞争激烈的商品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质量具有极端重要意义,有助于员工牢固树立“质量兴业,质量兴企”、“质量就是生命线”的质量观,真正调动员工关心质量、参和质量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由此生产高质量的企业产品,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达到用户满意的目标。只有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才能增强职工的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品质量始终处于螺旋上升过程,进而保证产品能持续地满足顾客需求。

QC小组活动作为提出问题且加以改进从而最终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全体员工参和质量管理的最佳方式。全体员工质量意识的提高而形成的质量观,必将形成企业的质量精神,于最大范围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自主地参和QC小组活动。于认识上、行动上就能摆脱企业壹些管理层短期行为和认为搞不搞QC小组活动照样产供销以及QC小组活动和自己无关等现象,从而吸引广大职工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服务壹线操作人员参和质量管理活动,使QC小组活动更加具有广泛性、群众性,而且能够致力于自觉自主地解决身边存于的问题,为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排忧解难,使员工真正把企业见成是自己的家,把企业的命运和职工个人前途相统壹,和企业共进退。

二、加强TQM和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教育,使QC小组活动更具实效性

QC小组活动要扎实有效地开展,不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不掌握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活动起来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壹些QC小组于活动中往往存于壹些诸如活动记录不全、不按科学程序办事、流于形式,甚至于出现偏离实际的虚假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于于壹些QC小组成员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欠缺。有的原来学过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法工具,由于没有经常运用,慢慢的淡忘,有的甚至连简单的“俩图壹表”均运用不当,有的根本没按工作程序进行活动,造成了活动数据不全,活动断档。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强TQM基础知识教育培训,只有掌握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遵循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进行活动,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作为基础知识教育,结合职工岗位进行的技术基础知识的教育培训也不可偏废,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培训有利于提高广大员工的技术业务水平,熟练掌握本岗位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检验方法等,只有熟悉本岗位的专业知识,才能于工作过程中发现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才能提出问题,且应用专业知识和质量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推动QC小组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加强统计工具、方法及其他科学方法的教育,使QC小组活动更具科学性

当前科技发展更新速度加快,新工具、新方法层出不穷。QC小组成员只有通过不断接受教育培训,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技能,才能适应QC小组活动深入开展的需要。

QC小组活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基础,用数据说话,因此,各种数理统计工具、方法是小组活动的灵魂。通过加强教育,要使员工充分了解PDCA循环4个阶段、8个步骤以及相互关系,新老7种工具的使用方法要领,排列图、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的具体应用等品质工具的运用方法,是使QC小组活动具有科学性的重要基础。同时,科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QC小组活动也需要于不断地科学探索中,寻求不断地创新。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浒。常用于决策的初级阶段,以解决组织中的新问题或重大问题。头脑风暴法壹般只用来产生方案,

而不是进行决策。头脑风暴法对于解决问题具有强大的威力。于壹般遇到的问题

中,只有少量的问题需要借助专家来解决,绝大部分的问题均能够自己解决。而

这些问题中,大约有80%左右均能够借助于同壹方法来解决,这个方法就是头脑

风暴法。

★特别提示:

第壹:面对任何难题,千万别说不可能。因为不是不可能,最多只是我们暂时仍没有找到方法而已;

第二:接下来,请全力以赴,专注于找方法,而坚决删除掉壹切借口;

第三: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随时随地习惯地运用“头脑风暴法”,它将能帮助我们于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的具体操作如下:

1.召集有关人员。参加的人员能够是同壹行业的专家,也能够是不同行业的人员,甚至能够是毫不关联的人员。人数于6-12人之间为好,如果人数太多,建议分成其二个小组。

2.选择壹个合格的召集人。只要具备下列条件,人人均能够主持头脑风暴法会议:

1)了解召集的目的;

2)掌握头脑风暴法的原则;

3)善于引导大家思考和发表观点;

4)自己发展发表倾向性观点;

5)善于阻止相互间的评价和批评。

3.选择壹个舒适的地点。选择的地点应该具务下列条件:

1)壹间安静、温度适宜、光线柔和的办公室或会议室。当然也能够是户外,如草地上、假山旁、树阴下、游泳里;

2)严禁电话或来人干扰;

3)最好有壹台性能良好的录音机,能够把全过程均录下来。

当然也能够不用录音机,而改用快速记录;

4)且块白板以及相应的书写工具。

4.运用头脑风暴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召集人于会议开始时要清楚会议的目的、需解决的问题、头脑风暴法游戏规则等。头脑风暴法壹次壹般只讨论壹个问题,如果问题很多,可分为几个独立的“头脑风暴法”;

2)如果有时间,能够让每个人先就所需解决的问题独立考虑10分钟左右;

3)要求每个人对自己讲出来的方案简单说明壹下,但切忌过多解释,让人明白你于说什么就行;

4)鼓励由他人的方案引出新的方案;

5)至俩位写字速度快的记录员,把每壹种方案写于白板上,使每个人均能见见,以利于激发出新的方案;

6)“头脑风暴”时间壹般不要超过90分钟。有时十几分钟,半个小时也能够。结束时对每壹位参和者表示感谢。

5.“头脑风暴”核心游戏规则:

1)集中思想。是指参和者将所有注意力集中于所研讨的问题上,排队壹切其他干扰。

2)自由奔放。是指每个人均不受任何约束地讲出解决方案,不管这个方案听起来多么可笑,或多么不切实际。“头脑风暴”中除了不具体的方案,没有无

效方案,它认为任何方案均是有效的,即使表面见起来无效、可笑,但若再发散组合壹下,极有可能得到另壹个平时你不敢想、也想不到的绝佳方案。只有壹类方案被认为是无效的方案,那就是不具体的方案。

3)延迟评判。这是“头脑风暴”灵魂性的游戏规则。任何时候、任何人均不要对任何方案进行评判,直到游戏结束,进入组合运用阶段为止。

4)以量求质。“头脑风暴”活动永远先追求解决方案的数量,然后者是质量。它有壹个基本假设:量大,壹定有质优的;如果没有质优方案,那壹定是因为量仍不够大。所以,和壹般的研讨会追求三五种解决方案不同的是,“头脑风暴”壹般追求壹次性收集三五十种、壹二百种、乃至数千种可选择的解决方案。

5)组合运用。这是“头脑风暴”的又壹个关键阶段。之前,各种方案五花八门,此时需要对每壹个精方案进行仔细的评量、优选、再加工,乃至进行二次“头脑风暴”开发,以得出具有操作价值的可行性方案,供最终决策参考。

比如,对“如何激励员工”作“头脑风暴”时,假使有人提出的方案是:能够停薪留职。

你若稍发散思维且再组合壹下,可能得出另壹个异想天开的方案:停职留薪。再进壹步组合,就有可能得到壹个时下已非常浒的对员工,尤其是对高层管理人员非常有激励作用的可行性方案:奖励公司股票或股份期权。因为这样等于你已成为公司股东,也就是说,不用上班也能够拿到钱,即停“职”留“薪”。“奖励股权”的激励措施也许最开始时就是源自于壹次“头脑风暴”。

6.“头脑风暴”至少有如下好处:

1)极易操作执行,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2)非常具体地体现了集思广益,体现合作的智慧。

3)每壹个人思维均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拓,能有效开阔思路,激发灵感。

4)于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批量生产灵感,会有大量意想不到的收获。

5)几乎不再有任何难题。

6)面对任何难题,举重若轻。对于熟练掌握“头脑风暴”的人来讲,再也不必壹个人冥思苦想,孤独“求索”了。

7)因为头脑越用越好用,能够有效锻炼壹个人及的创造力。

8)使参加者更加自信,因为,他会发现自己居然能如此有“创意”。

9)能够发现且培养思路开阔、有创造力的人才。

10)创造良好的沟通平台,提供了壹个能激发灵感、开阔思路的环境。

11)因为良好的沟通扭转,有利于增加团队凝聚力,增强团队精神。

12)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能够更快更高效解决问题。

13)使参加者更加有责任心,因为人们壹般均乐意对自己的主张(而不是上司给自己的命令)承担责任。

14)因为每壹个人均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因上上司能够更轻松,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去解决别的更重要的问题。

于我自己的工作中,以及我们所知道的许多著名公司中,“头脑风暴”的工作方法几乎均像“家常便饭”壹样被经常性使用。当下,如果你正遇到什么头痛

的问题,用不着壹个人关起门来苦思冥想,浪费时间,来壹次“头脑风暴”吧,先找出它100种解决方案再说。

当下,你不如按照之上操作规则,就以下某个问题或你自己正的实际问题组织壹次“头脑风暴”,亲身感受壹下“头脑风暴”的强大威力。

1)如何激励员工(部属)

2)如何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3)如何提高沟通效率

4)如何提高市场份额

5)如何提高顾客满意度

6)如何快速得到顾客的如何快速提升公司形象

7)如何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8)如何和同事或上司相处得更好

9)如何使生产效率最大化

德尔菲是古希腊地名。相传太阳神阿波罗(Apollo)于德尔菲杀死了壹条巨蟒,成了德尔菲主人。阿波罗不仅年轻英俊,而且对未来有很高的预见能力。于德尔菲有座阿波罗神殿,是壹个预卜未来的神谕之地,于是人们就借用此名,作为这种方法的名字。

德尔菲法最早出现于50年代末,是当时美国为了预测于其“遭受原子弹轰炸后,可能出现的结果”而发明的壹种方法。1964年美国兰德(RAND)公司的赫

尔默(Helmer)和戈登(Gordon)发表了“长远预测研究方案”,首次将德尔菲法用于技术预测中,以后便迅速地应用于美国和其他国家。除了科技领域之外,仍几乎能够用于任何领域的预测,如军事预测、人口预测、医疗保健预测、运营和需求预测、教育预测等。此外,仍用来进行评价、决策和规划工作,且且于长远规划者和决策者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据《未来》杂志报导,从60年代末到7 0年代中,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以德尔菲法为主)于各类预测方法中所占比重由20.8%增加到24.2%。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单位也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了预测、决策分析和编制规划工作。

壹、德尔菲法的基本特征。

德尔菲法本质上是壹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其作法是,于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稳定的意见。其过程可简单图示如下:匿名征求专家意见——归纳、统计——匿名反馈——归纳、统计……,若干轮后,停止。

总之,它是壹种利用函询形式的集体匿名思想交流过程。它有区别于其他专家预测方法的三个明显的特点。它们是:匿名性、多次反馈、小组的统计回答。

1)匿名性。匿名是德尔菲法的极其重要的特点,从事预测的专家彼此互不知道其他有哪些人参加预测,他们是于完全匿名的情况下交流思想的。

2)多次有控制的反馈。小组成员的交流是通过回答组织者的问题来实现的。它壹般要经过若干轮反馈才能完成预测。

3)小组的统计回答。以往,壹个小组的最典型的预测结果是反映多数人的观点,少数派的观点至多概括地提及壹下。可是这且没有表示出小组的不同意见的情况。

统计回答却不是这样,它方案壹个中位数和俩个四分点,其中壹半落于俩个四分点内,壹半落于俩个四分点之外。这样,每种观点均包括于这样的统计中了,避免了专家会议法酌又壹个缺点。

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的意义,可由下例说明:

如有13名回答者,对某事件发生时间的预测结果回答如下:

1985,1987,1990,1990,1990,1990,1992,1995,1995,1997,1997,2000,永不发生

下四分点中位数上四分点

壹般来说,若回答者对某事件发生时间的预测结果回答如下(从小到大排列):x1,x2,x3, (x)

当n=2k+1时,x中=xk+1,k为整数

当n=2k时,x中=(xk+xk+1)/2

上下四分点的奇偶原则,均按类似于上面的原则处理。

二、德尔菲法的程序。

首先注意,德尔菲法中的调查表和通常的调查表有所不同。通常的调查表只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要求回答。而德尔菲法的调查表不仅提出问题,仍兼有向被调查者提供信息的责任。它是专家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于德尔菲法过程中,始终有俩方面的人于活动:壹是预测的组织者;二是被选出来的专家。

德尔菲法的程序是以轮来说明的。于每壹轮中,组织者和专家均有各自不同的任务。

第壹轮:①由组织者发给专家的第壹轮调查表是开放式的,不带任何框框,只提出预测问题。请专家围绕预测主题提出预测事件。如果限制太多,会漏掉壹些重要事件。②预测组织者要对专家填好的调查表进行汇总整理,归且同类事件,排除次要事件,用准确术语提出壹个预测事件壹览表,且作为第二轮调查表发给专家。

第二轮:①专家对第二轮调查表所列的每个事件作出评价。例如,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叙述争论问题和事件或迟或早发生的理由。②预测组织者收到第二轮专家意见后,对专家意见作统计处理,整理出第三张调查表。第三张调查表包括:事件、事件发生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以及事件发生时间于四分点外侧的理由。

第三轮:①把第三张调查表发下去后,请专家做以下事情:重审争论;对上下四分点外的对立意见作壹个评价;给出自己新的评价(尤其是于上下四分点外的专家,应重述自己的理由);如果修正自己的观点,也请叙述为何改变,原来的理由错于哪里,或者说明哪里不完善。②专家们的新评论和新争论返回到组织者手

中后,组织者的工作和第二轮十分类似:统计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总结专家观点,重点于争论双方的意见。形成第四张调查表。

第四轮:①请专家对第四张调查表再次评价和权衡,作出新的预测。是否要求作出新的论证和评价,取决于组织者的要求。②当第四张调查表返回后,组织者的任务和上壹轮的任务相同:计算每个事件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归纳总结各种意见的理由以及争论点。

注意:①且不是所有被预测的事件均要经过四轮。可能有的事件于第二轮就达到统壹,而不必于第三轮中出现。②于第四轮结束后,专家对各事件的预测也不壹定均达到统壹。不统壹也能够用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来作结论。事实上,总会有许多事件的预测结果均是不统壹的。

三、预测结果的表示。

德尔菲法的预测结果可用表格、直观图或文字叙述等形式表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