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期末难题压轴题汇总

八年级数学期末难题压轴题汇总

八年级数学期末难题压轴题汇总
八年级数学期末难题压轴题汇总

26.(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 =10,BC =12,四边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F 、H 分别在

矩形ABCD 边AB 、BC 、DA 上,AE =2.

(1)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GFC 的面积;(5分)

(2)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 为菱形,且BF = a 时,求△GFC 的面积(用含a 的代数式

表示);(5分)

D

(第26题图1)

F

D

C

A B

E

(第26题图2)

F

H

G

26.解:(1)如图①,过点G 作GM BC ⊥于M . …………………………………………(1分)

在正方形EFGH 中,

90,HEF EH EF ∠==. …………………………………………………………(1

分)

90.

90,.

AEH BEF AEH AHE AHE BEF ∴∠+∠=∠+∠=∴∠=∠

又∵90A B ∠=∠=,

∴⊿AHE ≌⊿BEF …………………………………………………………(1

分)同理可证:⊿MFG ≌⊿BEF . …………………………………………………………(1分) ∴GM=BF=AE =2.

∴FC=BC-BF =10. …………………………………………………………(1分) (2)如图②,过点

G 作GM BC ⊥于M .连接

HF . …………………………………………(1分)

//,.

//,.

AD BC AHF MFH EH FG EHF GFH ∴∠=∠∴∠=∠

.AHE MFG ∴∠=∠ …………………………………………………(1分)

又90,,A GMF EH GF ∠=∠==

∴⊿AHE ≌⊿MFG . ………………………………………………………(1

分)

∴GM=AE =2. ……………………………………………………………(1

分)

11

(12)12.

22

GFC

S

FC GM a a ∴=?=-=- …………………………………………(1分)

如图,直线y =+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直线y =相交于点P . (1) 求点P 的坐标.

(2) 请判断△OPA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 动点E 从原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O P A →→的路线向点A 匀速运

动(E 不与点O 、A 重合),过点E 分别作EF x ⊥轴于F ,EB y ⊥轴于B .设运动t 秒时,矩形EBOF 与△OPA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解:(1

)y y ?=+??=??

解得:2

x y =???=??………………………1′

∴ 点P 的坐标为(2

, ………………………1′

(2)当0y =时,4x = ∴点A 的坐标为(4,0) ………………………1′ ∵

4OP =

=

4PA == ……………1′

∴ OA OP PA ==

∴POA 是等边三角形 ………………………1′ (3)当0<t ≤4时, ………………………1′

2

1328

S OF EF t =

= ………………………1′ 当4<t <8时,

………………………1′

2

8

S =-

+-………………………1′

25、(本题8分)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A ()0,2,P 是函数()0>=x x y 图像上一点,PQ ⊥AP 交y 轴正半轴于点Q (如图). (1)试证明:AP =PQ ; (2)设点P 的横坐标为a ,点Q 的纵坐标为b ,那么b 关于a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 (3)当APQ AOQ S S ??=3

2

时,求点P 的坐标.

证:(1)过P 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H 、T ,

∵点P 在函数x y =()0>x 的图像上,

∴PH =PT ,PH ⊥PT ,---------------------------------------------------(1分)

又∵AP ⊥PQ ,

∴∠APH =∠QPT ,又∠PHA =∠PTQ ,

∴⊿PHA ≌⊿PTQ , ------------------------------------------------------(1分)

∴AP =PQ . ---------------------------------------------------------------(1分) (2)22-=a b . -------------------------------------------------------------(2分)

(3)由(1)、(2)知,2221

-=?=

?a OQ OA S AOQ , 222

1

22+-==?a a AP S APQ

,------------(1分) ∴(

)

223

2222

+-=

-a a a , 解得2

5

5±=

a ,--------------------------------------------------------(1分) 所以点P 的坐标是???? ??--255,255与???

?

??++255,255.---(1分)

]

26.(本题满分10分,第(1)小题6分,第(2)小题4分)

已知点E是正方形ABCD外的一点,EA=ED,线段BE与对角线AC相交于点F,

(1)如图1,当BF=EF时,线段AF与DE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如图2,当△EAD为等边三角形时,写出线段AF、BF、EF之间的一个数量关系,并证明.

(第26题)

图1 图2

26.(1)解:AF =

DE 2

1

,…………………………………………………………………(1 分)

证明如下:联结BD 交AC 于点O ,…………………………………………………(1 分)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O =DO ,

∵BF =EF ,∴OF =

2

1

DE ,OF //DE .………………………………………(1 分) ∵BD ⊥AC ,∴∠DEO =∠AOB =90o,…………………………………(1 分) ∵∠ODA =∠OAD =

?=??45902

1

,EA =ED , ∴∠EAD =∠EDA =45o,∴∠OAD =∠OED =∠AOD =90o,

∴四边形AODE 是正方形.………………………………………………(1 分) ∴OA =DE ,∴OF=

21AO ,∴AF ==AO 21

DE 2

1.………………………(1 分)

(2)解:AF+BF=EF 、AF 2+EF 2=2BF 2等(只要其中一个,BF =)31(+AF 、EF =)32(+

AF 、

BF =()13-EF 也认为正确).…………………………(1 分)

AF+BF=EF 的证明方法一:

联结BD 交AC 于O ,在FE 上截取FG =BF ,联结DG .

与第(1)同理可证∠GDA =45o,……………………………………………(1 分)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E 是等边三角形,∴∠GDE =60o–45o=15o. ∵AB=AD=AE ,∠BAE =∠BAC +∠DAE =90o+60o=150o,

∴∠ABE =∠AEB =

?=?

-?152

150180,∴∠ABF =∠GDE .

又∵∠DEG =∠DEA –∠AEB =60o–15o=45o=∠BAC ,DE=AD=AB ,

∴△ABF ≌△EDG ,……………………………………………………………(1 分) ∴EG =AF ,∴AF+BF=EG+FG=EF .……………………………………………(1 分)

AF+BF=EF 的证明方法二(简略):

在FE 上截取FG =AF ,联结AG .证得△AFG 为等边三角形.………………(1 分) 证得△ABF ≌△AEG .……………………………………………………………(1 分) 证得AF+BF=EF .………………………………………………………………(1 分)

AF 2+EF 2=2BF 2的证明方法(简略):

作BG ⊥BF ,且使BG =BF ,联结CG 、FG ,证得△BGC ≌△BFA .…………(1 分) 证得FC =FE ,FG =BE 2,……………………………………………………(1 分) 利用Rt △FCG 中,得出AF 2

+EF 2

=2BF 2

.……………………………………(1 分)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

1.如图,在△ABC中,∠ACB=90°,∠A=60°,AC=3,点D是边AB上的动点(点D 与点A、B不重合),过点D作DE⊥AB交射线AC于E,连接BE,点F是BE的中点, 连接CD、CF、DF.(1)当点E在边AC上(点E与点C不重合)时,设AD=x,CE=y.①直接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②求证:△CDF是等边三角形; (2)如果BE=2,请直接写出AD的长.

2.已知:三角形纸片ABC中,∠C=90°,AB=12,BC=6,B′是边AC上一点.将三角形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B′重合,折痕与BC、AB分别相交于E、F.(1)设BE=x,B′C=y,试建立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2)当△AFB′是直角三角形时,求出x的值.

3.已知:如图,正比例函数y=a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A(3, 2) (1)试确定上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回答,在第一象限内,当x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正比例函数的值; (3)M(m,n)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其中0<m<3,过点M作直线MN ∥x轴,交y轴于点B;过点A作直线AC∥y轴交x轴于点C,交直线MB于点D.当四边形OADM的面积为6时,请判断线段BM与DM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4.已知在△ABC中,AD⊥BC,垂足为D点在边BC上,BF⊥AC分别交射线DA、射线CA于点E、F,若BD=4,∠BAD=45°. (1)如图:若∠BAC是锐角,则点F在边AC上, ①求证:△BDE≌△ADC; ②若DC=3,求AE的长; (2)若∠BAC是钝角,AE=1,求AC的长.

七年级数学期末压轴题

1.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cm 和4cm,一个内角为40,那么满足条件,且彼此不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个 2.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 CDE 的外部时,则∠A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A =∠1-∠2 B.2∠A =∠1-∠2 C .3∠A =2∠1-∠2 D.3∠A =2(∠1-∠2) 3.CD 经过BCA ∠顶点C 的一条直线,CA CB =.E F ,分别是直线CD 上两点,且 BEC CFA α∠=∠=∠. (1)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内部,且E F ,在射线CD 上,请解决下面的问题: ①如图1,若90BCA ∠=,90α∠=, 则BE CF ;EF |BE -AF |(填“>”,“<”或“=”); ②如图2,将(1)中的已知条件改成∠B CA=60°,∠α=120°,其它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__________。(填“成立”、“不成立”) ③若0180BCA <∠<,请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 ∠关系的条件 ,使①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证明两个结论成立. (2)如图3,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外部,BCA α∠=∠,请提出EF BE AF ,,三条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不要求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按要求折叠长方形纸片. 第一步:先将长方形的四个顶点标上字母A ,B,C ,D (如图12); 第二步:折叠纸片,使A B与CD 重合,折出纸痕MN ,然后打开铺平; 第三步:过点D 折叠纸片,使A 点落在折痕MN 上的A’处,折痕是DL .这时,老师说:“A ’L 的长度一定等于LD的一半.”同学们经过测量果然如此.为了解开其中的奥秘,老师设置了几个思考题,请同学们完成: (1)△ALD 与△A ’LD 关于LD 对称吗? (2)AD =A ’D 吗?∠ADL =∠A ’DL 吗?∠LA ’D 是直角吗? (3)连接A A’,△A ’AN与△A ’DN 对称吗? (4)A ’A=A ’D吗?△A ’AD 是什么三角形? (5)请同学们完整地说明A ’L =2 1 LD 的理由. 11.如图2,在等边△ABC 中,取BD =CE =AF ,且D ,E,F非所在边中点,由图中找出3个全等三角形 1( E D C B A 2 (第2题) A B C E F D D A B C E F A D F C E B (图1) (图2) (图3) B C M D A A′ L 图12 N

最新八上数学期末压轴题汇编

八上数学期末压轴题汇编 1.如图,已知A(a,0)、B(0,b),且a、b +22 2 a a b b -+=0,点C在直线AB上,△COD为等 腰三角形,且∠COD=900. (1)△BOD与△AOC全等吗?为什么? (2)若点C的纵坐标为2,求四边形AODB的面积. 2.如图,已知A(a,0),B(0,b),且分式 1 a b + 无意义. (1)求证:OA=OB. (2)若C的坐标为(-1,0),且AH⊥BC于H,AH交OB于点P,求点P的坐标. (3)连HO,求证:∠OHP=45.

3.如图,已知A (a ,0),B (0,b ),且a 为方程(a +1)(a -5)-(a +7)(a -5)=66的根,且2 2 2a ab b -+=0. (1)求A 、B 两点的坐标. (2)如图,直角∠EPF 的顶点P 是AB 的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OA 、OB 于E 、F 两点,已知Rt △EOF 的三边满足关系式:2 2 2 EO FO EF +=,当S △OEF =11 4 时,求EF 4.如图,已知A (a ,0),B (0, b )且a 、b 满足2 2 2a ab b ++=0,C 、D 同时从原点O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OA 、OB 上运动,过点O 作OE ⊥AD 交AB 于点E ,过点E 作EF ⊥BC 交BC 于点F . (1)求证:△AOD ≌△BOC . (2)求AD EF OE -的值.

5.如图1,已知A (0,2)、B (-1,0)两点,以B 为直角顶点在第二象限作等腰Rt △ABC . (1)求点C 的坐标. (2)如图2,直线CB 交y 轴于E ,在直线CB 上取一点D ,连接AD ,若AD =AC ,求证:BE =DE .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交x 轴于A (a ,0),交y 轴于点B (0,b ),且a 、b 满足 2(2)0b -=,已知M (m ,m ). (1)求S △AOB (2)过点M 作MC ⊥AB 交y 轴于点C ,求点C 的坐标.

八年级下册数学好题难题精选

八年级下册数学好题难题精选 分式: 一:如果abc=1,求证 11++a ab +11++b bc +11 ++c ac =1 二:已知a 1+b 1= )(29b a +,则a b +b a 等于多少 三: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为V 立方米,开始用一根小水管向容器内注水,水面高度达到容器高度一半后,改用一根口径为小水管2倍的大水管注水。向容器中注满水的全过程共用时间t 分。求两根水管各自注水的速度。 四:联系实际编拟一道关于分式方程228 8+=x x 的应用题。要求表述完整,条件 充分并写出解答过程。 五:已知M =2 22y x xy -、N =22 22y x y x -+,用“+”或“-”连结M 、N,有三种不同的 形式,M+N 、M-N 、N-M ,请你任取其中一种进行计算,并简求值,其中x :y=5: 2。

反比例函数: 一:一张边长为16cm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面积一定且一样的小矩形得 到一个“E”图案如图1所示.小矩形的长x(cm)与宽y(cm)之间的函 数关系如图2所示: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E”图案的面积是多少 (3)如果小矩形的长是6≤x≤12cm,求小矩形宽的范围. 二: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部分,点(110) A,,(101) B,是它的两个端点. (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请你举出一个能用本题的函数关系描述的生活实例. 三:如图,⊙A和⊙B都与x轴和y轴相切,圆心A和圆心B都在反比 例函数 1 y x 的图象上,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 A B O x y 1 110 10A B O x y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题汇编)

2017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题汇编 1.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y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3,4)一次函数 2 3 y x b =-+的图象与边OC AB分别交于点D、E,并且满足OD=BE.点M是线段DE上的一个动点. (1)求b的值;(2)连结OM,若三角形ODM的面积与四边形OAEM的面积之比为1:3,求点M的坐标; (3)设点N是x轴上方的平面内的一点,当四边形OM DN是菱形时,求点N的坐标;

2.如图,正方形ABCD中,P为BD上一动点,过点P作PQ⊥AP交CD边于点Q, ⑴求证:PA=PQ;⑵用等式表示PB2、PD2、AQ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⑶点P从点B出发,沿BD方向移动,若移动的路径长为2,则AQ的中点M移动的路径为---------------;(直接写出答案)

3.已知矩形ABCD的一条边AD=8,E是BC边上的一点,将矩形ABCD沿折痕AE折叠,使得顶点B落在CD边上的点P处,PC=4(如图1); (1)求AB的长; (2)擦去折痕AE,连结PB,设M是线段PA的一个动点(点M与点P、A不重合).N是AB沿长线上的一个动点,并且满足PM=BN.过点M作MH PB,垂足为H,连结MN交PB于点F(如图2). ①若M是PA的中点,求MH的长; ②试问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FH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线段FH的长度;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90°,AD=6,BC=9,动点P从D点出发沿D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A点运动,动点Q从B点出发沿BC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Q点到达C点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t的取值范围; (2)求t为何值时,PQ与CD相等?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汇编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汇编 一、线段类: 1.(本题8分)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D为AC的中点,点E为线段BD的中点 (1) 若CD=2CB,AB=10,求BC的长 (2) 若CE=BC,求 2.(本题12分)如图,点P是定长线段AB上一定点,C点从P点、D点从B点同时出发分别以每秒a、b 厘米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并满足下列条件: ①关于m、n的单项式2m2n a与-3m b n的和仍为单项式 ②当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时,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 (1) 直接写出:a=________,b=________ (2) 判断=________,并说明理由 (3) 在C、D运动过程中,M、N分别是CD、PB的中点,运动t秒时,恰好t秒时,恰好3AC=2MN,求此时 的值

3.(本题8分)如图1,点A、B分别在数轴原点O的左右两侧,且OA=OB,点B对应的数是10 (1) 求A点对应的数 (2) 如图2,动点M、N、P分别从原点O、A、B同时出发,其中M、N均向右运动,速度分别为4个单位长度/秒、2个单位长度/秒,点P向左运动,速度为5个单位长度/秒.设它们运动时间为t秒,当点P是MN 的中点时,求t的值 4.(本题12分)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AC=2AB,点A对应的数是40 (1) 若AB=60,求点C到原点的距离 (2) 如图2,在(1)的条件,动点P、Q两点同时从C、A出发向右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向左(2) 运动,已知点P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的3倍,点Q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2倍少5个单位长度/秒,经过5秒,点P、Q之间的距离与点Q、R之间的距离相等,求动点Q的速度 (3) 如图3,在(1)的条件下,O表示原点,动点P、T分别从C、O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出发向右运动,点P、T、R的速度分别为5个单位长度/秒,1个单位长度/秒、2个单位长度/秒,在运 动过中,如果点M为线段PT的中点,点N为线段OR的中点,证明的值不变.若其他条件不变,将R的速度改为3个单位长度/秒,10秒后,的值为________

八年级数学期末难题压轴题汇总

(1 26.(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在矩形ABCD 中, AB=10, BC=12,四边形EFGH 勺三个顶点E 、F 、H 分别在 矩形 ABCD 边 AB BC DA 上, AE=2. (1)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 GFC 勺面积;(5分) (2)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 为菱形,且BF = a 时,求△ GFC 勺面积(用含a 的代数式表 示); 26 .解:(1)如图①,过点G 作GM 在正方形EFGH 中, HEF 90,EH EF . 分) 又??? A B 90;, ???/ AHE^/BEF 分)同理可证:/MF Q/BEF (1 分) BC 于M (第26题图

??? GM=BF=A=2. (1

??? FC=BC -BE10. 分) (2 )如图②,过点 G 作GM BC 于 M 连接 HF ........................................................ ( 1 分) AHE MFG. ........................................................................... ( 1 分) 又: A GMF 90;,EH GF, ? / AHE^/MFG ......................................................................... ( 1 分) ? GM=AE2. ................................................................................. ( 1 分) 如图,直线y . 3x 4、3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直线y '、3x 相交于点P . (1)求点P 的坐标. ⑵ 请判断△ OPA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动点E 从原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O P A 的路线向点A 匀速运动 (E 不与点O 、A 重合),过点E 分别作EF x 轴于F , EB y 轴于B.设运动t 秒时, 矩形EBOF 与厶OPA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1 s 严 2 FC GM 1 於12 a ) 12 a . (1 分)

八年级数学期末难题压轴题

……………………………………………………………最新资料推荐………………………………………………… 26.(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 =10,BC =12,四边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F 、H 分别在 矩形ABCD 边AB 、BC 、DA 上,AE =2. (1)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GFC 的面积;(5分) (2)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 为菱形,且BF = a 时,求△GFC 的面积(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5分) D (第26题图1) D C A B E (第26题图2) F H G

26.解:(1)如图①,过点G作于M.…………………………………………(1分) 在正方形EFGH中, . …………………………………………………………(1分) 又∵, ∴⊿AH E≌⊿BEF…………………………………………………………(1分)同理可证:⊿MFG≌⊿BEF. …………………………………………………………(1分)∴GM=BF=AE=2. ∴FC=BC-BF=10.…………………………………………………………(1分)(2)如图②,过点G作于M.连接HF.…………………………………………(1分) …………………………………………………(1分) 又 ∴⊿AHE≌⊿MFG.………………………………………………………(1分) ∴GM=AE=2.……………………………………………………………(1分) …………………………………………(1

如图,直线与轴相交于点,与直线相交于点. (1) 求点的坐标. (2) 请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 动点从原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的路线向点匀 速运动(不与点、重合),过点分别作轴于,轴于. 设运动秒时,矩形与△重叠部分的面积为.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初一数学期末压轴题练习

初一数学期末练习试卷 1. 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代数式c b a c b a a -+-++-的值等于( ) A .a B .b a 22- C .a c -2 D .a - 2.当2=x 时,代数式13++bx a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值为6,那么当2-=x 时,这个代数式的值是( ) A .1 B .4- C .6 D .5- 3.如图,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得到4个小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然后,将其中的一个正方形再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共得到7个小正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再将其中的一个正方形再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共得到10个小正方形,称为第三次操作;...,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2011个小正方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 )A. 669 ; B. 670; C.671; D. 672. 4.现定义一种变换:对于一个由有限个数组成的序列0S ,将其中的每个数换成该数在0S 中出现的次数,可得到一个新序列.例如序列0S :(4,2,3,4,2),通过变换可得到新序列1S :(2,2,1,2,2).若0S 可以为任意序列,则下面的序列可以作为1S 的是( ) A .(1,2,1,2,2) B .(2,2,2,3,3) C .(1,1,2,2,3) D .(1,2,1,1,2) 5.七年一班同学一起玩报数游戏,第一位同学从1开绐报数,当报到尾数是7或7的倍数的数时,则必须跳过该数报下一个数,如: 位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 五 … 报出 的数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5 16 18 … 按这种方法报数,在全班同学都准确报出的情况下,最后一位同学报出的数是61, 则这个班有学生 人. 6.一楼梯共有n 级台阶,规定每步可以迈1级台阶或2级台阶或3级台阶,设从地面到 第n 级台阶所有不同的走法为M 种. (1)当n =2时,M= 种;(2)当n =8时,M= 种. 7.图1是一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均长为1的四边形的组合图形,以此为基本单位,可以拼成一个形状相同但尺寸更大的图形(如图2),依此规律继续拼下去(如图3),…,则第1个图形的周长是 ;第4个图形的周长是 . 图1 图2 图3 … 第3题

华师大版2016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题集锦

华师大版初二年下册综合压轴题 1.若点(m ,n )在函数12+=x y 的图象上,则代数式124+-n m 的值是( ) A .1 B .1- C .2 D .2- 2. 如图,点P 是反比例函数x y 6 = (0>x )的图象上的 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与坐标轴构 成矩形OAPB ,点D 是矩形OAPB 内任意一点,连接 DA 、 DB 、DP 、 DO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 A .1 ; B . 2; C .3; D . 4. 3.若点(m ,n )在函数12+=x y 的图象上,则代数式124+-n m 的值是( ) A .1 B .1- C .2 D .2- 4. 观察下列等式:n a =1,1211a a -=,2 31 1a a -=,…;根据其蕴含的规律可得( ). A. n a =2013 B. n n a 12013-= C. 112013-=n a D. n a -=112013 5.设函数x y 3 =与1y x =-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a ,b ),则11a b -的值为( ) A .3- B .3 C .31- D .3 1 6.小亮从家步行到公交车站台,等公交车去学校. 图中的折线表示小亮的行程()s km 与所花时间()min t 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 .他离家8km 共用了30min B .他等公交车时间为6min C .他步行的速度是100/m min D .公交车的速度是350/m min 7.如图所示,一只小虫在折扇上沿O →A →B →O 路径爬行,能大致描述小虫距出发点O 的距离s 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图象是 ( ) 8.小华的爷爷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某天他慢步..到离家较远的绿岛 公园,打了一会儿太极拳后跑步..回家.下面能反映当天小华的 爷爷离家的距离y 与时间x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第2题

【压轴题】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带答案

【压轴题】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生活在古巴的吸蜜蜂鸟,它的质量约为0.056盎司.将0.0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5.6×10﹣1 B .5.6×10﹣2 C .5.6×10﹣3 D .0.56× 10﹣1 2.下列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能完成镶嵌的是( ) A .2个正八边形和1个正三角形 B .3个正方形和2个正三角形 C .1个正五边形和1个正十边形 D .2个正六边形和2个正三角形 3.如图所示,小兰用尺规作图作△ABC 边AC 上的高BH ,作法如下: ①分别以点DE 为圆心,大于DE 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F ; ②作射线BF ,交边AC 于点H ; ③以B 为圆心,BK 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AC 于点D 和E ; ④取一点K 使K 和B 在AC 的两侧; 所以BH 就是所求作的高.其中顺序正确的作图步骤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②④③① D .④③②① 4.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3x m x -=-的解是非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 ≤ B .3m < C .3m >- D .3m ≥- 5.如果解关于x 的分式方程 2122m x x x -=--时出现增根,那么m 的值为 A .-2 B .2 C .4 D .-4 6.若2310a a -+=,则12a a +-的值为( ) A .51+ B .1 C .-1 D .-5 7.若代数式 4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4 C .x ≠0 D .x ≠4 8.如图,在△ABC 中,以点B 为圆心,以BA 长为半径画弧交边BC 于点D ,连接AD .若∠B =40°,∠C =36°,则∠DAC 的度数是( )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卷(难题)

1 / 3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小明把分式xy y x -中的x 、y 的值都扩大2倍,分式的值有什么变( ) A .不变 B .扩大2倍 C .缩小一半 D .扩大4倍 2、下列式子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x -1)(x -2)=x 2-3x +2 B .x 2-3x +2=(x -1)(x -2) C .x 2+4x +4=x(x 一4)+4 D .x 2+y 2=(x +y)(x —y) 3、下列各式从左到右变形正确的是( ) A . 12x ++3y =3(x+1)+2y B .0.20.030.40.05a b c d -+=2345a b c d -+ C .a b d c --=b a c d -- D .22a b c d -+=a b c d -+ 4.如图,C 、E 和B 、D 、F 分别在∠GAH 的两边上,且AB = BC = CD = DE = EF ,若∠A =18°,则∠GEF 的度数是( ) A .108° B .100° C .90° D .80° ABC 中,AB=AC ,BD=BC ,AD=DE=EB ,则∠A 是( ) A 、30°B 、45°C 、60°D 、20°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林家购置了私家车,这样他乘坐私家车上学比乘坐公交车上学所需的时间少用了15分钟,现已知小林家距学校8千米,乘私家车平均速度是乘公交车平均速度的2.5倍,若设乘公交车平均每小时走x 千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7.若xy=a ,21x +21y =b (b>0),则(x+y )2的值为( ) A .b (ab-2) B .b (ab+2) C .a (ab-2) D .a (ab+2) 8.黄帅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按如图所示沿虚线连续对折后剪去带直角的部分,然后打开后的形状是( ) 9. 如图所示,已知∠1=∠2,AD=BD=4,CE ⊥AD ,2CE=AC ,那么CD 的长是( ) A .2 B .3 C .1 D .1.5 10.如左图,已知△ABC 中,AB=AC ,∠BAC=90°,直角∠EPF 的 顶点P 是BC 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给出 以下四个结论:①△PFA ≌△PEB ;②∠PFE=45°;③EF=AP ; ④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一半;当∠EPF 在△ABC A. B . C . D . A . B . C . D . 9题 21E D C B A 10题 E C A H F G C D E (4题) (5题) A D

初二上数学期末复习压轴题

选择: 1.某洗衣机在洗涤衣服时经历了注水、清洗、排水三个连续过程(工作前洗衣机内无水),在这三个过程中洗衣机内水量y (升)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对应的图象大致为 ( 9.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C →D 的路径匀速前进到点D 为止,在这个过程中,△APD 的面积S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3.如图,点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上一点,将△ABE 绕着顶点 A 逆时针旋转90°,得△ADF ,连接EF ,P 为EF 的中点,则下列结 论正确的是( ) ①AE =AF ;②EF =2EC ;③∠DAP =∠CFE ;④∠ADP =45° ; ⑤PD //AF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4.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O 点,AB =1cm ,过B 作BG ∥AC ,过A 作AE ∥CG ,且∠ACG :∠G =5:1,以下结论:①AE =3cm ;②四边形AEGC 是菱形;③S △BDC =S △AEC ;④ CE =2 1 cm ;⑤△CFE 为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5.如图△ABC 中已知D 、E 、F 分别为BC 、AD 、CE 的中点, 且S △ABC =2 acm ,则S 阴影的值为: A 、 2acm 61 B 、2acm 51 C 、2acm 41 D 、2acm 3 1 第3题图 B C E F A D

6. 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组数:1、1、2、3、5、8、13、…,其中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 现以这组数中的各个数据作为正方形的边长长度构造正方形,再分别依次从左到右取2个、3个、4个、5个正方形拼成如下矩形并记为①、②、③、④,按此规律继续作矩形,则序号为⑧的矩形周长是( ) D. 178 7.按下列方式摆放圆形和三角形,观察图形,第10个图形中圆形的个数有( ). …… (1) (2) (3) A .36 B .38 C .40 D .42 8.张老师把手中一包棒棒糖准备分给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分3个棒棒糖,那么还剩59个;如果前面每一个小朋友分5个棒棒糖,则最后一个小朋友得到了棒棒糖,但不足3个.则张老师手中棒棒糖的个数为( ). A .141 B .142 C .151 D .152 填空: 9.某木材加工厂有甲、乙、丙、丁4个小组制造学生桌子和凳子, 甲组每天能制造8张桌子或10条凳子;乙组每天能制造9张桌子或12条凳子;丙组每天能 制造7张桌子或11条凳子;丁组每天能制造6张桌子或7条凳子.现在桌子和凳子要配套制 造(每套为一张桌子和一条凳子).问:21天中这4个小组最多.. 可制造____________套桌凳. 10.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4cm ,BC =8cm ,CD =6cm , ∠C =∠D = 90,动点P 以每秒1cm 的速度从点A 出发在 AD 上运动,动点Q 以每秒2cm 的速度从点B 出发在BC 上运动, P 、Q 同时出发 秒后,四边形APQB 的面积达到182 cm . 11. 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的△ABC 中,点A 的坐标为(0,2),点C 的坐标为(5,5),如果要 第15题图 A B C 第10题图 Q P D 155332 2111111113 21

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压轴题复习卷(最新整理)

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复习卷 1.如图甲,点O 是线段AB 上一点,C、D 两点分别从O、B 同时出发,以2cm/s、4cm/s 的速度在直线AB 上运动,点C 在线段OA 之间,点D 在线段OB 之间. (1)设C、D 两点同时沿直线AB 向左运动t 秒时,AC:OD=1:2,求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若C、D 运动秒后都停止运动,此时恰有OD﹣AC=BD,求CD 的长; (3)在(2)的条件下,将线段CD 在线段AB 上左右滑动如图乙(点C 在OA 之间,点D 在OB 之间),若M、N 分别为AC、BD 的中点,试说明线段MN 的长度总不发生变化. 2.已知线段AB=12,CD=6,线段CD 在直线AB 上运动(C、A 在B 左侧,C 在D 左侧).(1)M、N 分别是线段AC、BD 的中点,若BC=4,求MN; (2)当CD 运动到D 点与B 点重合时,P 是线段AB 延长线上一点,下列两个结论:①是定值;②是定值,请作出正确的选择,并求出其定值.

3.如图,已知点A、B、C 是数轴上三点,O 为原点.点C 对应的数为6,BC=4,AB=12.(1)求点A、B 对应的数; (2)动点P、Q 分别同时从A、C 出发,分别以每秒6 个单位和3 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M 为AP 的中点,N 在CQ 上,且CN=CQ,设运动时间为t(t>0). ①求点M、N 对应的数(用含t 的式子表示);②t 为何值时,OM=2BN. 4.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AB=AC,点C 对应的数是200. (1)若BC=300,求点A 对应的数;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动点P、Q 分别从A、C 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 从A 点出发向右运动,点P、Q、R 的速度分别为10 单位长度每秒、5 单位长度每秒、2 单位长度每秒,点M 为线段PR 的中点,点N 为线段RQ 的中点,多少秒时恰好满足MR=4RN(不考虑点R 与点Q 相遇之后的情形); (3)如图3,在(1)的条件下,若点E、D 对应的数分别为﹣800、0,动点P、Q 分别从E、D 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点P、Q 的速度分别为10 单位长度每秒、5 单位长度每秒,点M 为线段PQ 的中点,点Q 在从是点D 运动到点A 的过程中,QC﹣AM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不变,请说明理由.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期末难题压轴题

26.(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 =10,BC =12,四边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F 、H 分别在 矩形ABCD 边AB 、BC 、DA 上,AE =2. (1)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GFC 的面积;(5分) (2)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 为菱形,且BF = a 时,求△GFC 的面积(用含a 的代数式 表示);(5分) D (第26题图1) F D C A B E (第26题图2) F H G

26.解:(1)如图①,过点G 作GM BC ⊥于M . …………………………………………(1分) 在正方形EFGH 中, 90,HEF EH EF ∠==o . …………………………………………………………(1 分) 90. 90,. AEH BEF AEH AHE AHE BEF ∴∠+∠=∠+∠=∴∠=∠o o Q 又∵90A B ∠=∠=o , ∴⊿AH E ≌⊿BEF …………………………………………………………(1 分)同理可证:⊿MFG ≌⊿BEF . …………………………………………………………(1分) ∴GM=BF=AE =2. ∴FC=BC-BF =10. …………………………………………………………(1分) (2)如图②,过点 G 作GM BC ⊥于 M .连接 HF . …………………………………………(1分) //,. //,. AD BC AHF MFH EH FG EHF GFH ∴∠=∠∴∠=∠Q Q .AHE MFG ∴∠=∠ …………………………………………………(1分) 又90,,A GMF EH GF ∠=∠==o Q ∴⊿AHE ≌⊿MFG . ………………………………………………………(1 分) ∴GM=AE =2. ……………………………………………………………(1 分) 11 (12)12. 22 GFC S FC GM a a ∴=?=-=-V …………………………………………(1分)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题汇编)

2019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压轴题汇编 1.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y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3,4)一次函数 2 3 y x b =-+ 的图象与边OC AB分别交于点D、E,并且满足OD= BE.点M是线段DE上的一个动点. (1)求b的值;(2)连结OM,若三角形ODM的面积与四边形OAEM的面积之比为1:3,求点M 的坐标; (3)设点N是x轴上方的平面内的一点,当四边形OM DN是菱形时,求点N的坐标; 2.如图,正方形ABCD中,P为BD上一动点,过点P作PQ⊥AP交CD边于点Q, ⑴求证:PA=PQ;⑵用等式表示PB2、PD2、AQ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⑶点P从点B出发,沿BD方向移动,若移动的路径长为2,则AQ的中点M移动的路径为---------------;(直接写出答案) 3.已知矩形ABCD的一条边AD=8,E是BC边上的一点,将矩形ABCD沿折痕AE折叠,使得顶点B 落在CD边上的点P处,PC= 4(如图1); (1)求AB的长; (2)擦去折痕AE,连结PB,设M是线段PA的一个动点(点M与点P 、A不重合).N是AB沿长线上的一个动点,并且满足PM=BN.过点M作MH⊥PB,垂足为H,连结MN交PB于点F(如图2). ①若M是PA的中点,求MH的长; ②试问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FH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线段FH的长度;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90°,AD=6,BC=9,动点P从D点出发沿D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A点运动,动点Q从B点出发沿BC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Q点到达C点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t的取值范围; (2)求t为何值时,PQ与CD相等? 5.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是AB边上一点,连接DE,过点D作D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EF. (1)如图1,求证:DE=DF; (2)若点D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H,连接CH,过点H作PH⊥CH交直线AB于点P; ①在图2中依题意补全图形;②求证:E为AP的中点; (3)如图3,连接AC交EF于点M,求 2AM AB AE 的值;

数学(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数学(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一、压轴题 1.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在边AB上,点F、G在边CD上,连接EF、EG.将∠BEG 对折,点B落在直线EG上的点B′处,得折痕EM;将∠AEF对折,点A落在直线EF上的点A′处,得折痕EN. (1)如图1,若点F与点G重合,求∠MEN的度数; (2)如图2,若点G在点F的右侧,且∠FEG=30°,求∠MEN的度数; (3)若∠MEN=α,请直接用含α的式子表示∠FEG的大小. 2.已知∠AOB=110°,∠COD=40°,OE平分∠AOC,OF平分∠BOD. (1)如图1,当OB、OC重合时,求∠AOE﹣∠BOF的值; (2)如图2,当∠COD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秒(0<t<10),在旋转过程中∠AOE﹣∠BOF的值是否会因t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当∠COF=14°时,t=秒. 3.借助一副三角板,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图形 (1)如图1,∠AOC=度.由射线OA,OB,OC组成的所有小于平角的和是多少度? (2)如图2,∠1的度数比∠2度数的3倍还多30°,求∠2的度数; (3)利用图3,反向延长射线OA到M,OE平分∠BOM,OF平分∠COM,请按题意补全图(3),并求出∠EOF的度数.

4.东东在研究数学问题时遇到一个定义:将三个已经排好顺序数:x 1,x 2,x 3,称为数列x 1,x 2,x 3.计算|x 1|, 122 x x +, 123 3 x x x ++,将这三个数的最小值称为数列x 1,x 2,x 3的 最佳值.例如,对于数列2,-1,3,因为|2|=2, ()212 +-= 1 2, ()2133 +-+=43,所以数列2,-1,3的最佳值为 1 2 . 东东进一步发现:当改变这三个数的顺序时,所得到的数列都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其相应的最佳值.如数列-1,2,3的最佳值为 1 2 ;数列3,-1,2的最佳值为1;….经过研究,东东发现,对于“2,-1,3”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排列顺序得到的不同数列中,最佳 值的最小值为 1 2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数列-4,-3,1的最佳值为 (2)将“-4,-3,2”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数列,这些数列的最佳值的最小值为 ,取得最佳值最小值的数列为 (写出一个即可); (3)将2,-9,a (a >1)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数列.若这些数列的最佳值为1,求a 的值. 5.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8,B 是数轴上位于点A 左侧一点,且AB =22,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 (1)出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 ;点P 表示的数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 (3)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点P 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 ? (4)若M 为AP 的中点,N 为BP 的中点,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 的长. 6.观察下列等式: 111122=-?,1112323=-?,1113434 =-?,则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一、压轴题 1.如图,直线2y x m =-+交x 轴于点A ,直线1 22 y x = +交x 轴于点B ,并且这两条直线相交于y 轴上一点C ,CD 平分ACB ∠交x 轴于点D . (1)求ABC 的面积. (2)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点E 是直线BC 上一点,CDE △是直角三角形,求点E 的坐标. 2.如图1所示,直线:5L y mx m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1)当OA OB =时,求点A 坐标及直线L 的解析式. (2)在(1)的条件下,如图2所示,设Q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作直线OQ ,过A 、B 两点分别作AM OQ ⊥于M ,BN OQ ⊥于N ,若17AM =,求BN 的长. (3)当m 取不同的值时,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分别以OB 、AB 为边,点B 为直角顶点在第一、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OBF ?和等腰直角ABE ?,连接EF 交y 轴于P 点,如图3.问:当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时,试猜想PB 的长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其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3.如图,已知A(3,0),B(0,-1),连接AB ,过B 点作AB 的垂线段BC ,使BA=BC ,连接AC (1)如图1,求C 点坐标; (2)如图2,若P 点从A 点出发沿x 轴向左平移,连接BP ,作等腰直角BPQ ,连接CQ ,当点P 在线段OA 上,求证:PA=CQ ;

(3)在(2)的条件下若C 、P ,Q 三点共线,直接写出此时∠APB 的度数及P 点坐标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在坐标轴上,其中()0,A a 、(),0B b 满足 |21|280a b a b --++-=. (1)求A 、B 两点的坐标; (2)将线段AB 平移到CD ,点A 的对应点为()2,C t -,如图1所示,若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9,求点D 的坐标; (3)平移线段AB 到CD ,若点C 、D 也在坐标轴上,如图2所示.P 为线段AB 上的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连接OP 、PE 平分OPB ∠,2BCE ECD ∠=∠.求证: 3()BCD CEP OPE ∠=∠-∠. 5.已知:ABC 中,过B 点作BE ⊥AD ,=90=,∠?ACB AC BC . (1)如图1,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连AD ,作BE AD ⊥于E ,交AC 于点F .求证: =AD BF ; (2)如图2,点D 在线段BC 上,连AD ,过A 作AE AD ⊥,且=AE AD ,连BE 交AC 于F ,连DE ,问BD 与CF 有何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3)如图3,点D 在CB 延长线上,=AE AD 且AE AD ⊥,连接BE 、AC 的延长线交BE 于点M ,若=3AC MC ,请直接写出 DB BC 的值.

八年级因式分解难题(附答案及解析)

2017年05月21日数学(因式分解难题)2 一.填空题(共10小题) 1.已知x+y=10,xy=16,则x2y+xy2的值为. 2.两位同学将一个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一位同学因看错了一次项系数而分解成2(x﹣1)(x﹣9);另一位同学因看错了常数项分解成2(x﹣2)(x﹣4),请你将原多项式因式分解正确的结果写出来:. 3.若多项式x2+mx+4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则m的值是. 4.分解因式:4x2﹣4x﹣3=. 5.利用因式分解计算:2022+202×196+982=. 6.△ABC三边a,b,c满足a2+b2+c2=ab+bc+ca,则△ABC的形状是.7.计算:12﹣22+32﹣42+52﹣62+…﹣1002+1012=. 8.定义运算a★b=(1﹣a)b,下面给出了关于这种运算的四个结论: ①2★(﹣2)=3 ②a★b=b★a ③若a+b=0,则(a★a)+(b★b)=2ab ④若a★b=0,则a=1或b=0.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填上你认为正确的所有结论的序号). 9.如果1+a+a2+a3=0,代数式a+a2+a3+a4+a5+a6+a7+a8=. 10.若多项式x2﹣6x﹣b可化为(x+a)2﹣1,则b的值是. 二.解答题(共20小题) 11.已知n为整数,试说明(n+7)2﹣(n﹣3)2的值一定能被20整除.12.因式分解:4x2y﹣4xy+y. 13.因式分解

(1)a3﹣ab2 (2)(x﹣y)2+4xy. 14.先阅读下面的内容,再解决问题, 例题:若m2+2mn+2n2﹣6n+9=0,求m和n的值. 解:∵m2+2mn+2n2﹣6n+9=0 ∴m2+2mn+n2+n2﹣6n+9=0 ∴(m+n)2+(n﹣3)2=0 ∴m+n=0,n﹣3=0 ∴m=﹣3,n=3 问题: (1)若x2+2y2﹣2xy+4y+4=0,求x y的值. (2)已知△ABC的三边长a,b,c都是正整数,且满足a2+b2﹣6a﹣6b+18+|3﹣c|=0,请问△ABC是怎样形状的三角形? 15.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和谐数”.如4=22﹣02,12=42﹣22,20=62﹣42,因此4,12,20这三个数都是和谐数. (1)36和2016这两个数是和谐数吗?为什么? (2)设两个连续偶数为2k+2和2k(其中k取非负整数),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和谐数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3)介于1到200之间的所有“和谐数”之和为. 16.如图1,有若干张边长为a的小正方形①、长为b宽为a的长方形②以及边长为b的大正方形③的纸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