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卷5份集锦》内蒙古通辽市2021新高考化学复习检测试题

《试卷5份集锦》内蒙古通辽市2021新高考化学复习检测试题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B.绿色食品是生产时不使用化肥、农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C.推广使用洁净煤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D.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用于制肥皂和加工食用油

2.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氯化镁的电子式:

B.氘(2H)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乙烯的结构式:CH2=CH2

D.CO2的比例模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B.SO2使溴水褪色证明SO2有还原性

C.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CO32-或SO32-D.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4.下列仪器洗涤时选用试剂错误的是()

A.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硬质玻璃管(盐酸)

B.碘升华实验的试管(酒精)

C.长期存放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稀硫酸)

D.沾有油污的烧杯(纯碱溶液)

5.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

..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溶液,有气体生成

C.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D.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6.下列溶液中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溶液中:

B.溶液中: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弱酸混合后的溶液中:

D.室温下,的柑橘汁中是的牛奶中的1000倍

7.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CH2

B.丙烷的比例模型:

C.氨基的电子式H

D.乙酸的键线式:

8.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可在石英坩埚中进行

B.母液中的溶质是K2CO3、KHCO3、KCl

C.“结晶”环节采用加热蒸发结晶的方法

D.“转化”反应中,生成的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解释、结论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干

A

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燥红色石蕊试纸上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

B

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2CO3晶体量CO2

反应中浓硫酸只体现C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并搅拌蔗糖变黑,体积膨胀

脱水性

D

过量的Fe粉与氯气充分反应

后,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

水,取上层清液滴入KSCN溶

溶液不变红色

氯气将Fe氧化为Fe2

A.A B.B C.C D.D

10.“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分离方法为( ) A.升华B.蒸馏C.萃取D.蒸发

11.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催化剂a表面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B.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在催化剂b表面形成氮氧键时,不涉及电子转移

D.催化剂a、b能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12.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苯中含单质溴杂质:加水,分液

B.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D.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1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体系中指定微粒个数约为N A的是

A.0.5molCl2溶于足量水,反应中转移的电子

B.7.0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

C.1L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

D.标准状况下,5.6LCCl4含有的氯原子

14.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向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通入

适量H2S气体

出现黑色沉淀H2S的酸性比H2SO4强

B

向4mL0.01mol·L-1 KMnO4酸性溶

液中分别加入2 mL 0.1mol·L-1

H2C2O4 溶液和2mL

0.2mol·L-1H2C2O4溶液

后者褪色所需时间短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

越快

C

将铜粉放入10mol·

L-1

Fe2(SO4)3

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

出现

说明金属铁比铜活泼

D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变黑、放热、体积膨胀,

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

性,反应中生成C、SO2和CO2

A.A B.B C.C D.D

15.海水淡化是解决沿海城市饮用水问题的关键技术。下图是电渗析法淡化海水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电解槽内部的“┆”和“│”表示不同类型的离子交换膜)。工作过程中b电极上持续产生Cl2。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作过程中b极电势高于a极

B.“┆”表示阴离子交换膜,“│”表示阳离子交换膜

C.海水预处理主要是除去Ca2+、Mg2+等

D.A口流出的是“浓水”,B口流出的是淡水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消毒剂。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和释放进行了研究。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发生反应生成ClO2和Cl2,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4)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6)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可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浓度,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00mL,稀释成100.00mL试样,量取V0 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用稀硫酸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静置片刻;

步骤3:加入指示剂,用c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平均值为V1 mL。

(已知2ClO 2+10I?+8H+=2Cl?+5I2+4H2O2Na2S2O3+I2Na2S4O6+2NaI)

计算该ClO2的浓度为______g/L(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计算结果化简)。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药物Z可用于治疗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由X(1,4-环己二酮单乙二醇缩酮)和Y(咖啡酸)为原料合成,如下图:

(1)化合物X的有____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X是芳香化合物B.Ni催化下Y能与5molH2加成

C.Z能发生加成、取代及消去反应D.1mol Z最多可与5mol NaOH反应

(3)Y与过量的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可以由____(写名称)和M()分子间脱水而得;一定条件下,M发生1个—OH 的消去反应得到稳定化合物N(分子式为C6H8O2),则N的结构简式为____(已知烯醇式不稳定,会发生分子重排,例如:)。

(5)Y也可以与环氧丙烷()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其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写一种);Y的同分异构体很多种,其中有苯环、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且酚羟基的位置和数目都不变)、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种。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化学反应是化学实验现象的本质,根据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先通入或加入下列的另一种物质,再通入SO2能看到沉淀的有___(填序号)。

①NO2②NH3③HCl ④FeCl3溶液⑤CO2

(2)A、B、C、D、E五种物质(或离子)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若A为金属单质,B、C均属于盐类,B溶液呈黄色,与硫氰化钾溶液混合后显红色,D是一种白色沉淀,E是一种不溶性碱。B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选用氢碘酸可与E反应实现E→C的转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①通常条件下,未经碾磨的镁粉和未经擦拭的镁条跟冷水不反应,因为表面有一层保护膜。去除这层氧化膜后,镁与冷水就会发生明显的反应,看到有大量细腻的气泡产生。在室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的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镁,沉积在表面形成致密薄膜,几分钟后,反应很快停止。给反应混合液加热,镁跟水的作用又会重新进行,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___,此时滴加酚酞试液,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溶液变红的现象。

②取一段擦去表层氧化膜的镁条,卷成螺旋状,插入盛满食盐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倒扣在盛有食盐水的烧杯中,可以迅速观察到镁持续不断地跟水反应,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___。

③去除了氧化膜的金属Mg可以与NaHCO3溶液作用析出氢气,溶液中有白色难溶物生成。这是由于镁直接与水反应,转化为H2和Mg(OH)2。溶解在水中的少量Mg(OH)2电离生成的OH-与溶液中的HCO3-反应生成CO32-,促使反应生成的Mg(OH)2更多溶解。溶液中Mg2+、OH-、CO32-,结合析出白色难溶物

Mg2(OH)2CO3。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Mg与NaHCO3溶液的总反应式: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9.(6分)氧化亚铜(Cu2O)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光电材料,某工厂以硫化铜矿石(含CuFeS2、Cu2S等)为原料制取Cu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常温下几种物质开始形成沉淀与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Fe(OH)2Fe(OH)3Cu(OH)2

开始沉淀7.5 2.7 4.8

(1)炉气中的有害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Cu2S与O2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__。

(2)若试剂X是H2O2溶液,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并写出H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Fe(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当试剂X是__________时,更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3)加入试剂Y调pH时,pH的调控范围是__________。

(4)操作X包括__________、洗涤、烘干,其中烘干时要隔绝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

(5)以铜与石墨作电极,电解浓的强碱性溶液可制得纳米级Cu2O,写出阳极上生成Cu2O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详解】

A.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都属于化石燃料,植物油属于油脂不是化石燃料,故A错误;

B.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的食品,生产时可以使用有机化肥和低毒的农药,故B错误;

C.推广使用洁净煤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故C正确;

D.“地沟油”是用饭店的泔水及垃圾猪肉等加工而成的“食用油”,对人体健康有害不能食用,故D错误;故答案为C。

2.B

【解析】

【分析】

A.相同离子不能合并;

B.氘(2H)原子中有1个质子,核外有1个电子;

C.结构式中需要用短线代替所有的共用电子对,CH2=CH2为结构简式;

D.比例模型表示原子的相对大小及原子连接顺序、空间结构。

【详解】

A.氯化镁属于离子化合物,镁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氯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电荷,氯化

镁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氘(2H)原子中有1个质子,核外有1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故B正确;

C.乙烯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两个碳原子之间通过共用2对电子形成一个碳碳双键,碳碳键与碳氢键之间夹角120度,为平面型结构,其结构式为:,故C错误;

D.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2,由模型可知小球为碳原子,2个大球为氧原子,而氧原子半径小,实际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构,其正确的比例模型为,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易错点D,氧原子半径小,实际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

3.B

【解析】

【详解】

A项、pH<5.6的降水叫酸雨,故A错误;

B项、SO2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故B正确;

C项、溶液中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溶液中也可能含有HCO3-或HSO3-,故C错误;

D项、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沉淀,也可能是氯化银沉淀是易错点。

4.A

【解析】

【详解】

A项,氧化铜的还原产物为金属铜,而盐酸不能溶解铜,难以洗净该硬质玻璃管,故A项错误;

B项,碘易溶于有机物,酒精可溶解碘,故B项正确;

C项,长期存放的氯化铁水解最终生成氢氧化铁和HCl,HCl不断挥发,氢氧化铁则会不断沉积于试剂瓶内壁,而稀硫酸可溶解氢氧化铁,故C项正确;

D项,纯碱溶液显碱性,可与油污反应,转化为可溶于水的脂肪酸钠和多元醇,故D项正确。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的易错项为C项;错选C项,可能是学生对长期存放FeCl3的试剂瓶内壁的物质不清楚,或认为就是FeCl3,用水即可洗掉。

5.B

【解析】

【详解】

A. 氨基酸是形成蛋白质的基石,氨基酸通过缩聚反应形成蛋白质,则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A正确;

B.非金属性C>B,因此碳酸的酸性大于硼酸,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一定不能生成二氧化碳,故B错误;

C.吸热反应的△H>0,反应可自发进行,需要满足△H-T△S<0,则△S>0,故C正确;

D.甲烷与水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可燃冰,常温常压下容易分解,需要在低温高压下才能存在,海底的低温高压满足可燃冰的存在条件,因此可燃冰可存在于海底,故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C,反应自发进行需要满足△H-T△S<0,要注意不能单纯根据焓判据或熵判据判断。6.D

【解析】

【详解】

A.NaHCO3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则NaHCO3溶液中存在c(Na+)>

c(HCO3-)>c(H2CO3)>c(CO32-),故A错误;

B.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①c(Na+)=2c(S2-)+2c(HS-)+2c(H2S),根据电荷守恒得②c(Na+)+ c(H+)=2c(S2-)+c(HS-)+ c(OH-),将①代入②得:c(HS-)+2c(H2S)= c(OH-)-c(H+),故B错误;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无法判断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不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即无法比较c(OH-)和c(H+)的大小,溶液中必满足电荷守恒c(Na+)+c(H+)=c(X-)+c (OH-)和物料守恒2c(Na+)=c(X-)+c(HX),故C错误;

D.pH=3.5的柑橘汁中c(H+)=10-3.5,pH=6.5的牛奶中c(H+)=10-6.5,所以pH=3.5的柑橘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0倍,故D正确;

答案选D。

7.D

【解析】

【详解】

A.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碳碳双键是官能团,必须表示出来,故A不选;

B.如图所示是丙烷的球棍模型,不是比例模型,故B不选;

C.氨基的电子式为,故C不选;

D. 乙酸的键线式:,正确,故D选。

故选D。

8.D

【解析】

【详解】

A.“灼烧”时,可在铁坩埚中进行,KOH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选项A错误;

B.结晶后的母液中有K2MnO4、KMnO4和K2CO3等溶质,若二氧化碳过量还可能存在碳酸氢钾,选项B错误;

C. “结晶”环节采用加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选项C错误;

D.由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氧化产物为KMnO4,还原产物为MnO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9.A

【解析】

【分析】

A.试纸变蓝色,可说明氨水溶液呈碱性;

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生成碳酸氢钠;

C.体积膨胀,原因是生成气体;

D.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中铁与氯化铁反应。

【详解】

A.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呈碱性,试纸变蓝色,可说明氨水溶液呈碱性,选项A正确;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析出晶体为碳酸氢钠,选项B错误;

C.体积膨胀,说明生成了气体,原因是碳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选项C错误;

D.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中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滴加KSCN,溶液不变色,选项D 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