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海洋信息处理技术

第四章 海洋信息处理技术

第四章 海洋信息处理技术
第四章 海洋信息处理技术

第四章海洋信息处理技术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是海洋大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快越依赖于海洋,海洋资源的发掘和有效利用日渐被人们所关注,海洋油气等能源也成为各国争抢的对象。世界上各国也都制定海洋开发战略以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海洋涉及国家安全、海洋权益维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内经济、军事等快速发展,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将发展蓝色海洋经济作为重点发展战略提出。海洋充满了神秘与未知,她的变化和运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只有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才能更好的认识海洋,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海洋。海洋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我国数字海洋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

海洋数据资料浩如烟海,它涵盖了海底地形数据、海洋遥感资料、船测数据、浮标资料、模式同化资料等诸多方面。由于海洋数据具有海量性、多类性、模糊性、时空过程性等特点。所以在对数据进行挖掘时要预先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选择等预处理。在对数据进行挖掘时,常用的数据挖掘算法有回归算法、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关联数据挖掘是能够有效的发现数据潜在的规律,聚类分析是一种不依赖于预先定义的类和带类标号的训练数据的非监督学习,实现了在未知类别标签样本集的非监督学习,回归分析是一个统计预测模型,用以描述和评估应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下面主要介绍了数据处理技术的基本方法。

4.1 海洋数据特征

4.1.1 海量性

海洋环境数据是大量不同历史、不同尺度、不同区域的数据的积累,需要对海量数据获取、处理和管理的技术支持。早期由于技术手段的匮乏、投入少等原因,海洋环境调查多以年、月为周期,数据量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各种长期定点观测设备的使用,大量专项调查的开展,以及海洋观测手段的丰富,获取的海洋环境数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如何将已有的和不断产生的海洋环境数据进行整合、存储、管理和利用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4.1.2 多类性

海洋环境数据资料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海洋调查、观测、检测、专项调查、卫星遥感、其他各专项调查资料,以及国际交换资料等,这些资料的质量和精度等相关技术类数据信息又各不相同,包括监测方法、数据提取方法与模型、技术指标、仪器名称及参数、鉴定分析和测试方法、订正与校正方法及所涉及的相关技术标准等。而通过各种专业手段获取的各类海洋基础性数据又分属不同学科,主要包括海洋水文、海洋气象、卫星遥感、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人文地理、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管理等。对这些数据来源、数据质量和精度以及数据格式等信息。另外,我国海洋系统不同的单位和部门业已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数据环境,如数据文件、操作型数据库(或称应用数据库)、以及不甚规范的主题数据库(或称专题数据库、专业数据库)等等,这些现存的数据环境需要进行改造,以保证高效率高质量地利用数据资源。本课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对在数据上进行的应用操作、数据量的大小及更新频率等信息,也要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数据、分析数据、规划数据。

4.1.3 模糊性

由于海洋现象具有动态性,有些定义无法像陆地那么明确。海洋中地理区域诸如海陆交接的海滨湿地、海岸带、领海界线、大陆架等界线无法像陆地区界线那样精确和清晰,同样环境分级界限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若人为划分出区域边界,似乎是给出了精确的边界,实质是给出了不精确的描述。

4.1.4 时空过程性

海洋现象体现出了很强的时空过程性,在持续的一定的时间范围、空间范围内,海洋现象都具有过程性。在海洋现象中,不同时刻的特点是不同的,有些特征会发生变化,以漩涡

为例,上一时刻与下一时刻其漩涡中心、漩涡边界、漩涡面积等都可能会发生变化4.1.5 动态更新频繁。

4.2 海洋数据预处理

4.2.1 数据清洗

数据清洗的原理,就是通过分析“脏数据”的产生原因和存在形式,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去清洗“脏数据”,将“脏数据”转化为满足数据质量或应用要求的数据,从而提高数据集的数据质量。数据清洗主要利用回溯的思想,从脏数据产生的源头上开始分析数据,对数据集流经的每一个过程进行考察,从中提取数据清洗的规则和策略。最后在数据集上应用这些规则和策略发现“脏数据”和清洗“脏数据”。这些清洗规则和策略的强度,决定了清洗后数据的质量。

4.2.2数据转换

数据转换是用一种系统的数据文件格式读出所需数据,再按另一系统的文件格式将数据写入文件。但从根本上讲,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是系统数据模型之间的转换。两系统能否进行数据转换以及转换的效果如何,从根本上取决于两模型之间的关系。若模型之间差别较大,在转换过程中则必然会导致信息的丢失,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之间不适于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因此,对空间数据的描述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空间数据转换的前提。

4.2.3数据选择

4.3 海洋数据挖掘和分析

4.3.1 回归预算

预测型挖掘就是由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来推测出未来数据的一种挖掘方式。从预测的主要功能上来看主要是对未来数据的分类和趋势的输出。分类与预测是两种数据分析形式,它们可用于抽取能够描述重要数据集合或预测未来数据趋势的模型。分类方法(classification)用于预测数据对象的离散类别;而预测(predication)则用于预测数据对象的连续取值。统计学中的回归方法等可以通过历史数据直接产生对未来数据的预测的连续值。

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一个统计预测模型,用以描述和评估应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回归分析预测法,是在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将回归方程作为预测模型,根据自变量在预测期的数量变化来预测因变量,它是一种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实用价值很高的常用预测方法。

回归分析预测法有多种类型。依据相关关系中自变量的个数不同分类,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预测法和多元回归分析预测法。在一元回归分析预测法中,自变量只有一个,而在多元回归分析预测法中,自变量有两个以上。依据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同,可分为线性回归预测和非线性回归预测。而借助变量转换,也就是将一个非线性问题转化成一个线性问题,以使得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可以帮助解决更多的问题。

4.3.2 统计分析

海洋要素的具体属性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一段时间内的海洋要素变化的集合称为总体,而我们通过仪器所得到的实测数据只是总体的一个样本而已。为了研究实测数据所包含的规律,需要统计样本的数字特征。常见的海洋数据的统计特征量,比如位置特征量、离散特征量。

(1)位置特征量

海洋观测数据样本会分布在一定范围内,比如南海表层水温一般分布在23℃~28℃之间,但人们有时会更加关心样本数据集中分布在什么位置,可以使用平均值、众数和中位数等位置特征量来表示。平均值与数学期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学期望表示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值的平均值,不会随着观测次数的变化而变化,代表了随机变量本身的固有属性;平均值表示若

干次测量值的平均结果,会随着测量次数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样本观测次数总够大,也可以把均值看作该样本的数学期望的估计值,平均值具有稳定性,是数学期望的无偏估计量。海洋要素的平均值含义很广泛,从时间上可分为日平均、月平均、年平均和累年平均值等,从空间上可分为垂直平均、断面平均和某海区的大面平均等。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包括算数平均值、加权平均值和矢量平均值等。

(2)离散特征量

位置特征量还不能反映出数据序列的全部特征,比如数据集中的位置等,有时尽管两组数据列的平均值相等,但数据离散程度却差别很大,这时就需要引入离散特征量,离散特征量包括极差、距平、平均差和方差等。

4.3.3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又称为群分析、点群分析、簇分析、簇群分析,它是研究样品(或变量)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为了将样品(或变量)进行分类,就需要研究样品之间关系。目前用得最多的方法有两个:一种方法是用相似系数,性质越接近的样品,它们的相似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而彼此无关的样品,它们的相似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零。比较相似的样品归为一类,不怎么相似的样品归为不同的类。另一种方法是将一个样品看作P维空间的一个点,并在空间定义距离,距离越近的点归为一类,距离较远的点归为不同的类。

4.3.4 关联规则挖掘

关联规则可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关联规则挖掘需要事先指定最小支持度与最小置信度。关联规则挖掘可以使我们得到一些原来不知道的知识,体现了数据中的知识发现。关联规则挖掘的通常方法是:首先挖掘出所有的频繁规则(满足最小支持度),再从得到的频繁规则中挖掘强规则(同时满足最小支持度与最小置信度)。关联规则挖掘的任务是挖掘出数据集中所有强规则。强规则X?Y 对应的项集(X∪Y)必定是频繁项集,频繁项集(X∪Y)导出的关联规则X?Y 的置信度可由频繁项集X 和(X∪Y)的支持度计算。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 第 1 章计算机硬件基础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历来都是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的一个重点。从历年考题分数的分布来看,每年的分值都在10分左右。主要涉及到数据表示、数据运算、主板的结构、CPU的组成、存储器以及常用I/O设备等。本章在考纲中涉及到的考点如下: (1)数据运算。掌握各种进制之间互相转换,掌握常用的逻辑运算,掌握补码表示法进行加减运算。 (2)数据表示。掌握带符号定点数的原码、反码及补码表示法,理解浮点数的表示方法,理解常用的二/十进制编码,理解ASCII码表示原理,掌握汉字编码原理。 (3)主板的结构。了解主板上的主要电子组件、插座和接口的名称、类型、位置和基本特性。 (4)CPU的组成。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掌握CPU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理解指令在CPU中的执行过程。 (5)存储器。了解存储器的分类方法,理解"Cache-主存-辅存"三级存储系统的原理,了解主存储器基本构成,掌握存储器主要指标的计算,了解常用RAID系统的功能。 (6)常用I/O设备。了解常用的I/O设备分类,重点掌握显示器、打印机、硬盘、鼠标的原理、构成、分类、性能标准等。 1.1 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高速、正确地完成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和实施控制等功能的电子设备。它能接收输入的数字信息,按照内部存储的指令序列去处理,并将产生的结果输出。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在美国,经过60多年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外形结构及应用领域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它的诞生、发展和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1.1 计算机的组成部件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计算机系统组成 1.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 60多年来,尽管计算机性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其基本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仍然遵循冯·诺依曼1946年6月在《关于电子计算装置逻辑结构初探》报告中提出的设计思路。主要内容如下。 (1)计算机(指硬件)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来表示程序和数据。 (3)将编写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预先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工作,使计算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大纲(一) 信息处理基础知识 1.信息技术基本概念 1.1 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应用 1.2 初等数学基础知识 ·数据的简单统计、常用统计函数、常用统计图表 2.信息处理基础知识 ·信息处理的全过程 ·信息处理的要求(准确、安全、及时) ·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处理有关的规章制度 ·数据收集方法、分类方法、编码方法 ·数据录入方法与要求 ·数据校验方法 ·数据输出形式 ·文件的组织与存取方法 ·文件的存储格式 ·文件的压缩与解压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大纲(二) 3.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3.1 硬件基础知识 ·各主要部件的连接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主存的类别和特征、主要性能指标 ·辅存的类别和特征、主要性能指标 ·常用存储介质的类别和特征,保护方法 ·常用输入设备的类别和特征、主要性能指标 ·常用输出设备的类别和特征、主要性能指标 ·常用I/O接口的类别和特征 ·常用信息处理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常识 3.2 软件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 ·文件系统基本概念 ·应用软件基础知识

·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常识 3.3 多媒体基础知识 ·多媒体数据格式 ·多媒体创作工具及应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大纲(三) 4.操作系统使用和文件管理的基础知识 ·桌面环境的认识 ·图标、窗口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基础概念以及操作方法] ·文件、文件夹、目录结构基本概念 ·文件管理操作方法 5.文字处理基础知识 ·文字处理的基本过程 ·文字排版基本知识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础功能与操作方法 ·文件类型与格式兼容性 6.电子表格基础知识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 ·电子表格的组成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方法 ·常用数据格式和常用函数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大纲(四) 7.演示文稿基础知识 ·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 ·常用演示文稿软件的基础功能 ·演示文稿制作方法 8.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 ·数据库应用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与操作方法 9.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知识 ·局域网基本概念 ·互联网基本概念,TCP/IP协议及其主要应用 ·常用网络通信设备的类别和特征 ·常用的上网连接方法

2018年下半年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上午 真题(参考答案) ●以下关于数字经济的叙述中,()并不正确。 (1)A.数字经济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作为其经济活动的标志 B.数字经济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知识化、全球化特征 C.数字经 济以虚拟经济代替实体经济,与市场经济互斥D.数字经济采用“互联网+创 新2. 0”改革传统工业经济 ●()是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利用新- ~代信息技术,通过人、物、城市功能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实现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形态。 (2)A.智慧城市 B.环保城市 C.数字城市 D.自动化城市 ●企业实现移动信息化的作用不包括()。 (3)A.企业职工使用移动设备代替台式计算机,降低企业成本B. 加强与客户互动沟通,实现在线支付,提高客户满意度C.有利 于实现按需生产,产销一-体化运作,提高经济效益D.决策者 随时随地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经营情况,快速决策 ●某博物馆将所有志愿者分成A、B、C、D 四组(每个志愿者只能分配到-个组)。已知A 组 和 B 组共有 80 人,B 组和 C 组共有 87 人,C 组和 D 组共有 92 人,据此可以推断,A 组和 D 组共有()人。 (4)A. 83 B.84 C.85 D.86

●某班级有 40 名学生,本次数学考试大多在 80 分上下。老师为了快速统计平均分,对每个学生的分数按 80 分为基准,记录其相对分(多出的分值用正数表示,减少的分值用负数表示,恰 巧等于 80 分时用 0 表示),再统计出各种相对分的人数,如 下表: 根据上表可推算出,这次考试全班的平均分为() (5)A.79.8 B.80.0 ●80.2 ●80.4 某商场购进了-批洗衣机,加价 25%销售了 60%后,在此基础上再打 8 折销完,则这批洗衣 机的总销售收入相对于进价总额的利润率为()。 (6)A.15% B.17. 5% C.20% D.22. 5% ●大数据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自于物理实体世界的科学数据,另-类来自于人类社会活动。以下数据中,()属于前一类数据。 (7)A.社交网络上的数据 B.传感器收集的数据 C..上网操作行为轨迹 D.电子商务交易数据 在收集、整理、存储大数据时,刪除重复数据的作用不包括()。 (8)A.释放存储空间,提高存储利用率 B.节省存储成本与管理成本 C.有效控制备份数据的急剧增长 D.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数据加工处理的目的不包括( ). (9)A.提升数据质量,包括精准度和适用度 B.筛选数据,使其符合企业发展的预想 C.分类排序,使检索和查找快捷,方便 D.便于分析,降低复杂度,减少计算量 ●数据( )是将数据以图形图像形式表示,并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发现其中未知信息的处理过程。(10)A.可视化

1.以下关于数据处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数据处理不仅能预测不久的未来,有时还能影响未来 B.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可以为决策提供真知灼见 C.数据处理的重点应从技术角度去发现和解释数据蕴涵的意义 D.数据处理是从现实世界到数据,再从数据到现实世界的过程 2.“互联网+制造”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措施。以下对“互联网+制造”主要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数字技术得到普遍应用,设计和研发实现协同与共享 B.通过系统集成,打通整个制造系统的数据流、信息流 C.企业生产将从以用户为中心向以产品为中心转型 D.企业、产品和用户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联接和交互 3.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学习者可以克服时空障碍,实现随时、随地、随愿学习 B.给学习者提供宽松的、内容丰富的、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C.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D.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学校各学科全部转型为电子化教育

4.n=1,2,3,…,100时,[n/3]共有()个不同的数([a]表示a的整数部分,例如[3.14]=3)。 A.33 B.34 C.35 D.100 5.某工厂共40人参加技能考核,平均成绩80分,其中中男工平均成绩83分,女工平均成绩78分。该工厂参加技能考核核的女工有()人。 A.16 B.18 C.20 D.24 6.(a+b-|a-b|)/2=()。 A.a B.b C.min(a,b)

D.max(a,b) 7.在信息收集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的目标把握数据据()要求,既不要纳入过多无关的数据据,也不要短缺主要的数据:既不要过于简化,也不要过于繁琐A.适用性B.准确性C.安全性D.及时性 8.许多企业常把大量暂时不用的过期数据分类归档转存于()中 A.ROM B.移动硬盘 C cache D RAM 9.信息传递的三个基本环节中,信息接收者称为()。 A.信源B.信道C.信标D.信宿 10.数据处理过程中,影响数据精度的因素不包括()。 A.显示器的分辨率B.收集数据的准确度 C.数据的类型中D.对小数位数的指定 11.某商场记录(统计)销售情况的数据库中,对每一种商品采用了国家统一的商品编码。这种种做法的好处不包括()。

信息处理技术员培训视频教程推荐 下面是希赛软考学院为大家推荐的考试视频《信息处理技术员培训视频教程》教程。希望能帮助学友们。具体内容如下: 《信息处理技术员培训视频教程》本视频教程根据最新的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动态,对考试中所有知识点进行了归类分析和总结,对其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本视频教程包括了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的所有考点,对于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或者讲得不详细的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压缩了所有考试重点和难点知识。所总结的考试重点知识包括了实际考试时除专业英语以外的90%以上的考试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几乎在每次考试中都会出现。 考生可通过学习本视频教程: (1)通过专家的详细讲解,迅速掌握考试重点和难点知识; (2)学习到教材中没有而又必考的一些知识点。 (3)掌握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彻底解决“答不到点子上”的问题; (4)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提高考试通过率。 章节信息 第1章信息处理技术基础 第1节信息技术基本概念 第2节初等数学基础 第3节信息处理与信息处理实务 第4节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第5节知识产权与标准法规 第2章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第1节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第2节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第3节多媒体基础知识 第3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1节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2节互联网基本概念及应用 第3节常用网络通信设备 第4节常用上网连接方法 第5节电子邮件的收发和管理 第6节网上信息的浏览搜索和下载方法第4章对象插入及图文混排 第1节插入图片、裁剪图片 第2节图片版式设置 第3节绘制图形 第4节创建Smart Art图形 第5节文本框艺术字 第6节插入公式 第7节对象的链接和嵌入 第8节超链接 第5章文字处理基本概念

最新整理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数据处理》教学设计 所用教材版本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适用年级初中二年级 适用单元第7单元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部分内容是掌握Excel精髓──数据处理的入门,也是本单元的重点章节。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及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了解Excel中公式的作用,学会在公式中引用单元格区域;了解公式的格式并学会正确输入公式,了解公式中的运算符和运算次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输入公式并快速填充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Excel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协作完成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公式的使用、单元格区域的引用。 4.难点:公式的使用;绝对引用符$的使用。 5.教学环境:微机教室 教法设计 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我采用情景导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法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兴趣与任务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索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自主,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控,主动地去学习。合作,通过小组伙伴关系下相互汲取经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索,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课堂设计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就刚刚度过的中秋佳节引入我们必吃的象征团圆的月饼,引导学生讨论喜欢吃什么口味、品牌的月饼? 生答:好世界,元祖,好利来,豆沙,蛋黄等等。 教师总结:大家喜欢的这些月饼,同样也是各大商场热销的产品。 师:为此咱们班6个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和市场调查收集的各大商场月饼销售信息。请同学们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并让学生观察不完整的部分,思考如何才能得出结果的,通过运算还是进一步市场调查? 生:通过运算便可求出。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初级信息处理技术员2017下半年上午试题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互联网+”含义的叙述中,()并不恰当。 A. “互联网+”是在网速和带宽方面都有增强和提升的新一代互联网 B. “互联网+”是将互联网深度融合于各领域之中的社会发展新形态 C. “互联网+”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作用的新经济形态 D. “互联网+”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升级版,是新的发展生态 2、以下关于数据的叙述中,()并不正确。 A. 企业讨论决策时应摆数据,讲分析 B. 数据是企业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C. 企业应努力做到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 D. 只有深刻理解业务,才能正确地分析解读数据,获得结论 3、以下关于人工智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人工智能必将补充和增强人类的能力 B. 未来人工智能必将全面超越人类智能 C. 人工智能主要由专业的科技人员所用 D. 未来所有的工作岗位必将被机器取代 4、下表有4×7个单元格,由邻接的多个单元格可拼成矩形块。该表中共有()个四角上都为1的矩形块。 A. 6 B. 7 C. 10 D. 12 5、某学校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为5:4,因此,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a,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b,其中a和b分别是()。 A. 20,20 B. 25,25 C. 20,25 D. 25,20 6、某人以9折后又以2%折扣买了台电脑,实际花了4410元,则其原价为()元。 A. 4950 B. 4990 C. 5000 D. 5010 7、以下是一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量,其中()反映了数据远离中心的离散程度。 A. 平均值 B. 中位数 C. 标准差 D. 众数 8、()是以沉浸型、交换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高级人机界面。 A. 大数据 B. 虚拟现实 C. 物联网 D. 人工智能 9、获取数据后,为顺利分析数据,需要先进行数据清洗。数据清洗工作一般不包括()。 A. 筛选清除多余重复的数据 B. 将缺失的数据补充完整 C. 估计合理值修改异常数据 D. 纠正或删除错误的数据 10、以交互方式输入职工基本信息表的数据项时,为提高数据质量需要由软件及时进行自动校验,发现问题后提示错误信息并要求重新输入。例如,输入某职工的出生日期(年龄)时,可以做除了()以外的三种自动校验。 A. 数据类型校验 B. 格式校验 C. 界限校验 D. 平衡校验

20天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全攻略 随着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很多以前没有进行过准备或者没有时间准备的考生非常的着急,不知在这20多天的时间里如何进行复习,对通过考试是坚持还是放弃,难以决择!有的是初次参加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有的已是屡战屡败好几次了;也许都因准备不足,产生不同程度的考前综合症,影响了考试的效果。下面针对这些症状,开几贴良方给大家,以助您一臂之力。 一.治疗糊涂症和盲目症。 症状: ·对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的大纲不了解,要考哪些课程也不清楚。 ·对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的题型、重点、难点都不知道。 ·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准确,或者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从来不关心考试的动向,了解出题的趋势。 ·从不与人交流。 良方(第1~2天): 1. 到希赛网软考站点上找到信息处理技术员的考试大纲,下载后通看几篇,了解该考试要考到哪些课程,涉及到哪些知识点,自己对哪些课程和知识点比较陌生,做到心中有数。 2. 在希赛网软考站点上找到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的历年试题分析(至少有2005年上半年到2016年下半年),下载后查看考试的题型、知识点。 3. 到希赛网在线考场内做一做历年试题,测测自己的水平,以定位自己能力。 4. (最佳良方)学习希赛网网校信息处理技术员视频教程。根据最新的信息处

理技术员考试大纲和本网站进行考试辅导和阅卷的经验,对其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基本上囊括了考试的所有知识点。这个教程不但包括了对考试大纲的分析,历年试题的重点、难点分析,分值分布,而且还介绍了试题解答方法和技巧,以及考试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对策。通过专家的详细讲解,使我们迅速掌握考试重点和难点知识;掌握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彻底解决“答不到点子上”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短时间内备考,极大地提高考试通过率。 5. 到希赛网软考站点里来溜溜,可以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发出来,也可以看看人家的问题和复习方法,多交流,多沟通,三人行必有我师。 二.治疗心浮气燥症和紊乱症。 症状: ·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越发不能平静下来看书,心浮气燥。 ·看书时没有目的性,不带着任务走,看到哪里算哪里;看后不做题进行巩固。 ·做练习题时遇到较复杂一点的,就没有耐性,只想看答案。 ·渴望有模拟试题做,有了却又草率作答(草率的理由是“工作忙,没时间”)。 ·拿着书,就想着做题;做着题,又想着看书;结果书没看好,题也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尽想着有什么剂世良方,却又不肯静下心来脚踏实地,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良方(第3~20天): 1. 根据第一阶段的治疗,了解了大纲,了解了考试的题型、重点、难点、主要分值分布点;接下来是静下心,针对自己在那些高分值的薄弱环节,重点突

什么是智能信息处理?及其起源、发展与应用。 智能信息处理是模拟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处理信息的行为,建立处理复杂系统信息的理论、算法和系统的方法和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主要面对的是不确定性系统和不确定性现象的现象处理问题。智能现象处理在复杂系统建模、系统分析、系统决策、系统控制、系统优化和系统设计等领域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起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智能信息处理研究的纵深发展过程中,人们特别关注到精确处理和非精确处理的双重性,强调符号物理机制与联结机制的综合,倾向于冲破“物理学式”框架的“进化论”新路,一门称为计算智能的新学科分支被概括地提出来了,并以更快的目标蓬勃发展。 首次给出计算智能定义的是美国学者James C. Bezdek。他在题为“什么是计算智能”的报告中讲到:智能有三层次,第一层是生物智能(BI),第二层是人工智能(AI),第三层是计算智能(CI)。目前,国际上提出计算智能就是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主导,与模糊逻辑系统、进化计算以及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的综合集成。 我们认为新一代的计算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应该是神经网络、模糊系统、进化计算、混沌动力学、分型理论、小波变换、人工生命等交叉学科的综合集成。一般来说,智能信息处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基于传统计算机的智能信息处理,另一类为基于神经计算的智能信息处理。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信息处理要求,当前信息处理技术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从信息的载体到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广泛地模拟人的智能来处理各种信息。人工智能学科与认知科学的结合,会进一步促进人类的自我了解和控制能力的发挥。研究具有认知机理的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探索认知的机制,建立可实现的计算模型并发展应用,有可能带来未来信息处理技术突破性的发展。 现阶段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呈现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面向大规模、多介质的信息,使计算机系统具备处理更大范围信息的能力;另一种是与人工智能进一步结合,使计算机系统更智能化地处理信息。智能信息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前沿交叉学科,是应用导向的综合性学科,其目标是处理海量和复杂信息,研究新的、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等多个层次。它不仅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对于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具有神经计算的智能信息处理正朝着生物智能方向发展,“计算智能”时期重要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计算智能包括神经网络、模糊系统和进化计算三个主要方面,其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基于计算和基于物理符号相结合的各种智能理论、模型和方法的综合集成,有利于发展思想更先进,功能更强大并能够解决更复杂系统问题的智能行为。目前国际上计算智能研究正注意几个结合:神经网络与进化计算结合;神经网络与模糊及混沌三者的结合;神经网络与近代信号处理方法子波、分型等的结合,以更有效地模拟人脑的思维机

3.11 数字视频处理技术的发展 一、DSP数字处理技术 从90年代起,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的产品大行其道,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以DSP为核心的技术及其产品应用。DSP是数字信号处理的英文缩写,但是它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其自身的表面含义,它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数字处理技术。特点是DSP在摄像机中的成功应用掀开了现代摄像技术的新篇章。成为继CCD之后的又一个划时代的摄像机新技术应用成果。 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数字信号处理、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数学的综合科研成果。DSP芯片现已广泛应用于磁量驱动器,蜂窗式电话、调制解调器、无线电接收机、微控制器、光盘机、数码相机和数字摄像机等诸多领域,并将在绝大部分的电子设备中得以应用。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在彩色摄像机中的应用使其成为整个系统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它的功能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数字算法,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优化处理,包括白平衡、彩色平衡、伽玛校正及边缘校正等,这些优化处理将直接影响图像信号的质量。 就任何一个DSP芯片来说,其本质上都是一个单片微型计算机,但它是专门用来处理数字信号的,其最大特点就是运算速度极快,比普通的微型计算机快2个数量级,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而繁琐的数学运算。DSP数字信号处理摄像技术于90年代中期开发,并首先在VHS-C格式摄录机中应用。图3-81就是这种摄录机中DSP处理电路的典型结构图。

图中从CCD摄像头送出的图像信号经A/D变换成数字信号后就送进了DSP 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在集成电路中首先进行Y/C白平衡的调整,然后从Y/C 处理电路送出的数字信号经数字变焦后存入帧存储器。同时,数字变焦处理电路可根据不同比例,从帧存储器中取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像信号送到自动聚焦处理器,经过对信号中主频分量的分析,控制电机调整镜头距离,使信号中主频分量为最大,即最佳聚焦状态。 在掌中宝型摄录机的实际应用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操作者手掌的晃动,由于晃动引起图像的不稳定,而不使手掌晃动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要在摄录机电路中解决这个问题,而电路中的模糊图像稳定处理,就是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在图中,经Y/C处理的信号分出一路送运动检测电路,检测图像运动状态,并送入模糊处理电路。通过模糊逻辑分析,判断图像的运动是否由手抖引起的,电路根据手抖动的程度进行判断,认定是手抖动引起的晃动,则从储存器中选择读取图像信息去抵消图像的晃动。 经上述数字化处理后,再经D/A变换还原成模拟视频信号送入记录系统,并记录在磁带上。 经过几年的开发研制,DSP摄像技术已趋成熟。目前主要摄像机厂商代表当前最高水平的机型全部都采用了DSP摄像技术。如索尼公司3CCD DSP彩色摄像机DXC—D30Pjiushi比较突出的机型。(如图) 二、全数字化视频处理技术 目前数字摄像机仍有部分模拟处理电路,其发展方向是视频信号处理的全部数字化,而关键在于发展产量化。 比特的A/D转换器。目前最新一代的是14比特DSP数字信号处理的摄像机,如JYC公司的DY-90EC,DY-70EC(D9格式),SONY公司的DSR-PDX10P (DVCAM),松下公司的DVCPRRO50个市的AJ-D900等等,在性能上提高了图像清晰度,扩展了图像的细节校正,提供更为灵活的色度控制,增加了更大的过曝光信号的控制等等。 D Y-90 E C(D9格式)

信息概述 一.信息定义 信息是通过文字.数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方式进行传播的内容。 可以解释为信息=内容 信息.物质与能量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二.信息的表示 信息是需要一定的载体,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传播。 载体: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 途径:书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 在现在信息技术中,信息处理最主要的工具是计算机。计算机处理的是数据,而数据就是信息的载体。 三.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共享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普遍性。 载体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存在。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以及照片胶片磁带光盘等甚至人的大脑都是信息的载体。 共享性:信息本身可传递,具有扩散性它是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传递性:信息可借助一定的载体传递,使人们感知并接受。 价值性:信息本身是有价值的,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一是精神上的满足,二是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与使用 时效性:信息具有生命周期,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信息的效用以信息价值为前提,信息需不断更新。比如红绿灯的变化天气预报 真伪性:信息有真伪之分,而衡量信息准确与否的标准是信息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事物的程度。 如手机获奖信息 qq求助信息。 普遍性:信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信息是无处不在的,无时不有的。 四.信息的来源 信息的采集工具: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 五.信息的获取 主要途径:感官感受调查研究实践活动文献检索广播电视浏览网络。 获取的过程: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保存信息---评价信息-----反馈信息。 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方法 1文件下载 2网页保存 保存网页中的文字 保存网页中图片 保存当前页 不打开网页或图片而直接保存 3收藏夹的使用 利用收藏夹收藏网页地址 “收藏夹”菜单,选择“添加到收藏夹”命令;弹出收藏夹设置提示窗口,设置收藏网页的名称;选择“创建到”按钮,设置书签所在的分类目录;单击“确定”。 快捷键CTRL+D 收藏夹的整理 1、点击“收藏夹”菜单,选择“整理收藏夹”命令调出整理窗口;创建“新建文件夹”,用鼠标 点选出一个文件夹或一条记录,点击“重命名”按钮,再重新输入新名称,回车确定。保存网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 读《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一、二章的重要条例: 第一章数据、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 1.1数据、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1.数据是指记录下来的事实,是客观实体属性的值。同时信息是对各种事物的特征、事物运动变化的反映,又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示。 2.信源:信息的发生者;信宿:信息的接受者;载体:传播信息的媒介;通道:信源与信宿之间信息交换的途径与设备。 3.信息的特征: 1.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进行传输; 2.识别性; 3.可处理性; 4.能以不同形式进行传送,还原再线; 5共享性; 6.时效性和时滞性; 7.多次利用性; 8.存储性; 1.转换性; 2.价值性;(信息是一种资源) 3.信息的形态:数据、文本、声音、图像。 4.数据和信息的关系:数据只有经过处理和解释后并赋予一定的意义才能成为信息,数据能够表示信息,但并不是任何数据都能够表示信息。 (数据和信息的关系) 一次信息 二次信息 二次数据 .信息处理:采集、存储、加工、传输。 采集有3点:1.信息的识别,以得到正确的信息;2.根据目标的不同需求,才用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进行信息的采集;3.信息的表达,采用文字或符号、数字或编码和声像三种信息表达形式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表达。 1.信息技术含义: 1.是能扩大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 2.是能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 3.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

5. 6.专业信息技术分类:按专业信息工作: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信息加工技术、信息标准化技术;按信息器官:感觉器官、神经器官、思维器官;按功能:信息输入输出技术、信息描述技术、信息存储检索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 1.2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包括: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由设备、方法、过程,以及人所组成并完成特定的数据处理功能的系统。它包括对数据的收集、存储、传输或变换等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是收集、存储和分析信息,并向组织中的管理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系统,特点是面向管理工作,提供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决策支持系统:是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通信网络、工作站等设备组成使办公过程实现自动化的系统;完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含有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传输、信息保存4个基本环节;其核心任务是向他的各不同的办公人员提供所需信息。 2.信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一段岁月,而现在我们生活的是在信息网络当红的知识经济时代。因此我们的消费观,世界观都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哦! 1.3网络信息 A.网络信息的特点: 1.内容上的:信息数量的海量化、信息的种类繁多、信息资源既分布开发,又相互关联。 2.形式上的:信息的非线性、信息的交互性、信息的动态性。 3.效用上的:信息的共享性、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强转移性、信息的强选择性、信息的高增值性。信息安全 1.4及发规 A.信息安全的概念:是信息安全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持。 a.信息的保密性是指保障信息仅仅为那些被授权使用的人获取。(秘密、机密、绝密) b.信息的完整性是指保护信息及其处理方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c.信息的可用性是指保障受权使用人在需要时,可以立即获取信息和相关的资源。

《数据分析》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数据清单、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概念和作用 2.技能目标:掌握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通过数据分析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遇事要善于分析、判断的意识,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并学会与他人分享信息资源。 (二)学习重点:掌握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三)学习难点:熟练掌握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某班学习委员小华,对本班各小组上交的图书分门别类进行统计,用 Excel2000 做了两张数据统计表。我们通过和小华同学一起对《各小组上交图书统计表》和《第五小组捐书统计表》的数据处理分析,来了解 Excel2000 的功能,分别是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功能。 (2)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1、数据清单 教师:在 EXCEL 中,这种具有二维性质的电子表格称为数据清单,只有在数据清单中可以完成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操作。数据清单有什么特点?(阅读课本第 8页一点通) 学生:数据清单除第一行外每一行数据叫做一条记录,数据清单的第一行称为标题行,标题中的每个单元格分别为的列标志,也称为字段名,字段名必须是文本类型,数据清单中的每一列必须是相同类型的数据。(理解,不是记忆) 2、排序 (1)按行排序 教师:小华在对图书做了统计以后,她想通过数据处理,判断哪类图书最受同学们欢迎,她选择排序操作。什么是排序排序呢?我找一位同学说一说。

学生:排序就是重新组织数据排列顺序,理清记录之间的位次关系,更便于事物的比较和对比。 教师:在排序时首先要确定一个关键字,哪什么是关键字呢? 学生:首先要确定一个排序的依据,这个排序的依据就叫做关键字。 教师:在排序时,可以按行排列,也可以按列排列。 教师:老师又交给小华一个任务:把第 9 行“合计”删除,只显示文学类和科技类数量都大于 10 的小组。 教师操作,学生观察。 练习:现在同学们能帮助小华筛选出文学类数量小于等于 10 且科技类数量小于 10 的小组吗? (4)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教师:现在我们如果认为我们的处理有些错误,如何让所有的数据再显示出来呢?我们可以单击菜单中的数据\筛选\自动筛选,把自动筛选前的对话去掉就可以了。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5)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1、学生读练习:从小组上交图书统计表中筛选出“科技类”数量大于 6 且小于 10 的小组。 2、教师提示:用“与”运算还是用“或”运算?

信息处理技术员测验题(三) 准考证号(学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 1.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正确写入你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正规2B铅笔在你写入的准考证号下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的试题中共有75个空格,需要全部解答,每个满分75分。 3.每个空格对应一个序号,有A、B、C、D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作为解答,在答题卡相应序号下填涂该选项。 4.解答前务必阅读答题卡上的例题填涂样式及填涂主义事项。解答时用正规2B铅笔正确填涂选项,如需修改,请用橡皮擦干净,否则会导致不能正确评分。 ·计算机软件两大类可分为____(1)____。 A、操作系统和数据库 B、数据库和应用程序 C、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程序 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裸机指的是____(2)____。 A、有处理器无存储器 B、有主机无外设 C、有硬件无软件 D、有主存无辅存 ·在计算机内部,用来存储、传送、加工处理的信息表示形式是____(3)____。 A、内码 B、ASCII码 C、BCD码 D、二进制码 ·下面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叙述是____(4)____。 A、计算机病毒有破坏性,它能破坏计算机中的软件和数据,但不会损害机器的硬件 B、计算机病毒有潜伏性,它可能会长时间潜伏,遇到一定条件才开始进行破坏活动 C、计算机病毒有传染性,它能通过软磁盘和光盘不断扩散,但不会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D、它是开发程序时未经彻底测试而附带的一种寄生性的计算机程序,它能在计算机系统中生存和传播 ·WINDOWS的对等网络是指两台装有WINDOWS的计算机____(5)____。 A、只能共享硬盘 B、只能共享软盘 C、只能共享光盘 D、A,B,C均可以共享 ·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其左部窗口中显示的是____(6)____。

《初中信息技术与网络》基础知识与练习(一)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 信息是包含人类感官能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它是事物存在的方式以及这种方式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七下P2) 信息:载体所包含的意义,抽象概念,无实体。载体:承载信息的媒介物,如声音、文字、影像等,实体、可感知。区别:电视是载体,电视的内容是信息。 用语言、文字、符号、情景、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注意: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分,上述中声音、文字、语言、图像、动画、气味是信息。 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是人类社会的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和信息载体的关系:声波、纸张、电磁波等并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载体,它们负载的内容(如语言、文字、图像等)才是信息。 2、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等的技术,是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的综合性技术,其中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支柱(七下P7)。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七下P7): 1、语言的使用,是人类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摆脱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3、印刷术的发明,为信息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先靠的保证。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 5、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6、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网络的普及。其中目前正在经历的信息革命是第六种。 信息技术的特点: ⑴数字化;⑵网络化;⑶高速化;⑷智能化;⑸个人化。 人性化、大众化、个性化和集成化(七下P8) 信息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发展趋势: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 信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信息、物质、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 信息技术的功能 ⑴辅人功能;⑵开发功能;⑶协同功能;⑷增效功能;⑸先导功能。 3、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计算机的产生: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叫ENIAC(埃尼阿克);有18000多个电子管组成,每秒钟能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 二、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①科学计算、②数据处理、③过程控制、④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⑤计算机网络与通信、⑥人工智能、⑦多媒体技术。

2017下半年信息处理技术员上午试题(含答案) 1.以下关于“互联网+”含义的叙述中,()并不恰当。 A. “互联网+”是在网速和带宽方面都有增强和提升的新一代互联网 B. “互联网+”是将互联网深度融合于各领域之中的社会发展新形态 C. “互联网+”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作用的新经济形态 D. “互联网+”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升级版,是新的发展生态正确答案: A 2.以下关于数据的叙述中,()并不正确。 A. 企业讨论决策时应摆数据,讲分析 B. 数据是企业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C. 企业应努力做到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 D. 只有深刻理解业务,才能正确地分析解读数据,获得结论 正确答案: B 3.以下关于人工智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人工智能必将补充和增强人类的能力 B. 未来人工智能必将全面超越人类智能 C. 人工智能主要由专业的科技人员所用 D. 未来所有的工作岗位不会被机器取代 正确答案: D

4.下表有4×7个单元格,由邻接的多个单元格可拼成矩形块。该表中共有()个四角上都为1的矩形块。 A. 6 B. 7 C. 10 D. 12 正确答案: D 5.某学校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为5:4,因此,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a,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b,其中a和b分别是()。 A. 20,20 B. 25,25 C. 20,25 D. 25,20 正确答案: D 6.某人以9折后又以2%折扣买了台电脑,实际花了4410元,则其原价为()元。 A. 4950 B. 4990 C. 5000 D. 5010

正确答案: C 7.以下是一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量,其中()反映了数据远离中心的离散程度。 A. 平均值 B. 中位数 C. 标准差 D. 众数 正确答案: C 8. ()是以沉浸型、交换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高级人机界面。 A. 大数据 B. 虚拟现实 C. 物联网 D. 人工智能 正确答案: B 9.获取数据后,为顺利分析数据,需要先进行数据清洗。数据清洗工作一般不包括()。 A. 筛选清除多余重复的数据 B. 将缺失的数据补充完整 C. 估计合理值修改异常数据 D. 纠正或删除错误的数据 正确答案: C

数字视频技术 模式识别:摄像机+计算机模仿人眼+大脑 --- 图像、视频与色彩空间的应用 图像:模拟与数字图像;处理、传输、保存、检索、显示等;数字图像是可以看作是两个变量的离散函数f(x,y) 视频:视频是一个图像序列,数字视频可以看作是三个变量的离散函数f(x,y,t);帧率函数值可以是一个数值(灰度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向量(彩色图像) 一个基本视频通信系统的框架 视频采集系统—数字视频处理系统—视频编码系统—视频传输系统—视频解码系统—数字视频处理系统 图像的分类:二值化图像,灰度图像,彩色图像 像素:一个像素通常被视为图像的最小的完整采样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图像中每单位长度所包含的像素或者点的数目 色彩空间就是表达色彩的数学模型(表达逻辑性)(需要计算机实现)(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色彩信息,因为应用不同) YUV颜色空间里,亮度信号Y和色度信号U、V是分离的。如果只有Y信号分量而没有U、V分量,那么这样表示的图就是黑白灰度图。 彩色电视采用YUV空间正是为了用亮度信号Y解决彩色电视机与黑白电视机的兼容问题,使黑白电视机也能接收彩色信号。 数字视频技术 --- 图像处理中的数学工具 时域(空间域):加减乘除,微积分,直方图 频域:傅里叶变换,dct(数字余弦)变换 图像变换的实质是建立输入图像与输出图像之间所有各点之间映射关系的数学关系(函数)(线性,非线性)。 熵(信息量):混乱情况下信息量大

同空间,不同空间的转换:是为了通过转换,在保持信息量不变的情况下,找到更便于观察的方式 直方图:分析不同灰度值的浓度分布(所占百分比) 二次化的方法:1划定像素值范围2找出每个像素在图中出现的次数3横纵轴标注名称(横轴:像素值;纵轴:像素浓度比例) 卷积:选定一个对称轴相加 非线型处理:对图像局部处理线型处理:对图像全局处理 对图像平面进行直接的数据操作:空域操作 1加减乘除2线性与非线性函数变换3微分4卷积5矩阵操作 卷积在图像中的应用 用一个模板和一幅图像进行卷积,对于图像上的一个点,让模板的原点和该点重合,然后模板上的点和图像上对应的点相乘,然后各点的积相加,就得到了该点的卷积值。对图像上的每个点都这样处理。 边缘检测(卷积,依照需求选取核):一阶导数找出变化信息,检测出边缘信息 微分在图像中的应用 Sobel检测使用两个上述的3×3卷积内核来逼近水平边缘和垂直边缘。第一个矩阵(Sx)检测垂直边缘的变化,而第二个矩阵(Sy)检测水平边缘的变化。 傅立叶变换:将原来难以处理的时域信号转换成了易于分析的频域信号(信号的频谱)。 傅立叶变换提供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图像,可以将图像从灰度分布转化到频率分布上来观察图像的特征。 傅立叶变换在图像处理以下几个话题都有重要作用: 1.图像增强与图像去噪 2.图像分割之边缘检测

2014年上半年信息处理技术员上机考试真题第一题:(15分) 用 Word 软件录入以下文字。按题目要求完成后,用 Word 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 1. 将文章标题设置为宋体、二号、加粗、居中,并添加“亦真亦幻”的文字效果:正文设置为宋体、小四。 2. 页面设置为横向,纸张宽度 21 厘米,高度 15 厘米,页面内容居中对齐。 3. 为文档添加文字水印,文字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并设置为灰色 25%、仿宋、半透明、斜式。 4. 为文档添加页眉,内容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字体颜色为红色,字形倾斜。 试题二(15分) 用 Word 软件制作如图示的个人简历。按题目要求完成后,用Word 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 1.利用制表工具绘制如图示的个人简历。 2.将标题设置为宋体、小三、黑色、加粗、居中:其他文字设置为宋体、五号、黑色、加粗、居中。 3. 给制完成的个人简历与图示基本一致。 试题三(15分) 用 Excel 创建“学生成绩表”和“成绩统计表”(内容如下图所示)。按题目要求完成后,用Exce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 1. 表格要有可视的边框,并将表中的文字设置为宋体、12 磅、黑色、居中。 2. 用函数计算总分,将计算结果填入对应的单元格中。 3. 用函数统计各科、各班的实考人数,无成绩的空白单元格为缺考,将统计结果填入对应的单元格中。 4. 用函数计算各科、各班的最高分,将计算结果填入对应的单元格中。 5. 用函数计算各科、各班的最低分,将计算结果填入对应的单元格中。 试题四(15分) 根据系统提供的资料,用PowerPoint创意制作演示文稿。按照题目要求完成后,用PowerPoint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资料: 鹿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