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1、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所谓文学本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这个主体及其两翼。
2、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徳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3、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混沌的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
4、远古歌谣和神话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的文学。
5、《吴越春秋》卷九中的《弹歌》反映了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已具有音律。
6、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夏商以巫文化具有代表性,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
7、自周公“制礼作乐”到”“克己复礼”,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礼乐文化成了主流。7、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都体现为一种和谐、典雅的特质,一种婉而多讽的特征,这一特点表现在各种文体之中。
8、《左传》是先秦史传散文的巅峰之作,它记述事实,刻画形象,以极为高超的表现技巧把中国叙事文推向成熟。
9、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都体现为一种和谐、典雅的特质,一种婉约而多讽的特征。
11、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形式。
10、部分神话作品的出处:
《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鲧禹治水》出自《山海经·海内经》;《皇帝擒蚩尤》出自《山海经·大荒北经》《女娲补天》出自《淮南子·览冥训》;《后羿射日》出自《淮南子·本经训》;《共工怒触不周山》出自《淮南子·天文训》……
11、赋比兴的运用,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兴就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发诗人歌唱。
1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期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的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

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13、屈原的思想:
政治上,受中原影响较大,吸收了儒家的尊圣尚德,墨家尚贤,法家重法,形成自己的思想“尊圣修身,依法治国,选贤任能,富国强兵”。外交上,主张联齐抗秦。
14、屈原的美政理想:主要内容是明君贤臣共兴楚国。
首先,国君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享有国家。《离骚》云:“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兮错铺。夫为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其次,应该选贤任能罢黜奸佞。诗中称赞商汤夏禹“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借以讽谏楚王。
另外,修明法度。《离骚》中“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规矩”“绳墨”说明屈原对制度法令的重视。
15、《九歌》11篇,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其中有许多写神鬼的篇章。
《东皇太一》为至尊之天神,《云中君》祭云神丰隆,《湘君》《湘夫人》皆祭湘水之神,
《大司命》祭主寿命之神,《东君》祭太阳神,《河伯》祭河神,《山鬼》祭山神,
《国殇》祭阵亡将士之魂,属于人鬼。
16、《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被推许为“千古情语之祖”。
17、宋玉的代表作《九辩》中对秋景的描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揺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由此发端。成为“悲秋之祖”。
18、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可看作是先秦叙事散文的萌芽。
19、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
20、《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国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
21、《战国策》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风格
22、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孟子》散文也是,《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形式,是先秦说理文的又一形态;《荀手动页码第②页→→→子》、《韩非子》中的专题散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
23、所谓文学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九个方面:
一、创作主体的发展变化;二、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三、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
四、文学语言的发展变化;五、是艺术表现的发展变化;六、文学流派的发展变化;
七、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八、文学传媒的发展变化;九、接受对象的发展变化。
名词解释
1、楚辞:楚辞,一曰诗体,一曰典籍。楚辞指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化创造的一种新诗体。楚辞是楚国诗歌的代名词。《楚辞》,书名。我国文

学史上第二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命名。这部书收录了战国中后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及西汉人的仿作。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指各地区的乐调。“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舒缓。
3、《春秋》是经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以记事为主,记载了鲁隐公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具备了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地记事意识。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是其主要思想倾向。
“春秋笔法”:寓褒贬,别善恶,微而显,志如晦。以一字喻褒贬,在谨慎的措辞中表现作者的爱憎。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曰“弑”这种在史著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做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
4、“香草美人”作为意象:《离骚》中种类繁多的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美人的意象一般解释为比喻,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在很大程度上,屈原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以夫妇喻君臣不仅形象生动,深契当时的情境,而且符合把君和夫、臣和妇放在同样位置的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
简答论述
1、推动中国文学演进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外部因素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民族矛盾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内部因素:首先要考虑到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一是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二是朝代的不平衡,三是地域的不平衡。其次,在中国文学的演进的过程中,有一些相反相成的因素,它们的互动作用值得注意。一是雅与俗之间相互的影响、转变和推动。二是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三是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四是文与道的离合。
2、神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
首先,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其次,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再次,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3、《诗经》的内容:
①《诗经》叙述了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歌颂了先王的德业。其中《生民》《公刘》《绵》《黄矣》《大明》被认为是周族史诗,它们反

映了周人征服自然及建立统一王朝的历史过程。
②《七月》是《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宴飨诗。如《小雅?鹿鸣》。
③《诗经》“二雅”和国风中有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
《国风》中的怨制诗:如《魏风?硕鼠》揭露了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以犀利的笔锋揭示统制压迫和阶级矛盾:《魏风?伐檀》、《魏风?硕鼠》讽刺统治阶级无耻行径和肮脏灵魂:《邶风?新台》、《庸风?墙有茨》、《齐风?南山》。
四、《诗经》中还有丰富的战争诗和徭役诗。有的叙写军威颂记战功,大雅:《江汉》、《常武》,小雅:《出平》、《六月》、《采邑》,悲伤哀怨征役诗:1、征夫之歌:《乐山》、《采薇》:2、思妇之词:《正风?伯兮》,有的表达征夫厌战思乡之情。如《王风?君子于役》以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役政的不满。
五、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痛苦挫折。如《周南?关雎》就是写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六、《诗经》中也有爱国诗和农事诗。《豳风?七月》就是直接反映周人农业生产生活的作品。
七、《诗经》的艺术特点:
①创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典型的社会环境、事件描写、感情抒发真实地反映社会现象。《卫风?氓》表现了男女不平等的夫权社会里不幸妇女的痛苦命运。
②形成了朴素自然地艺术风格。写景叙事不雕琢不造势,抒情言志不矫揉不造作。《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来思,雨雪霏霏”将离家时的惜别之情,今日归来的悲凄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赋比兴的运用,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手动页码第③页→→→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诗经》中赋比兴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应属《秦风?蒹葭》。
④提高了我国诗歌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的实词和虚词,灵活的句型句式,修辞手法及和谐的旋律,使语言形象生动丰富多彩。
八、《左传》的叙事特征:
①《左传》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
②《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但倒叙与预叙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
③《左传》叙事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是描写战争。《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

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④《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叙事中礼、义、徳等道德因素被作者当作影响事件成败的重要原因。
⑤《左传》叙述事件颇具戏剧性,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使作品充满故事性。
⑥《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
⑦《左传》还在复杂的战争过程、政治事件中,大量描写细节,它们在叙事生动和人物刻画方面具有文学意义。
九、《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表现:
①以虚构和想象对纵横之士进行文学性描写。《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想象进行心理描写,表现邹忌的内心活动。
②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
③在写人上,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先例。
2、在语言艺术上的表现:
①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②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如画蛇添足,南辕北辙。
③行文夸张铺陈,气势充沛,大量运用对偶排比。例如记苏秦说齐王合纵,排比对偶层出不穷,文辞瑰丽多姿。
④《战国策》的叙述语言,也长于铺张渲染。《荆轲刺秦王》写荆轲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悲壮,叙述语言之娴熟,令人惊叹。
十、《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①《孟子》中的论辩文,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欲擒故纵,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上》。
②《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孟子的比喻性推理,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③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孟子》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④《孟子》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它继承发展《论语》《左传》《国语》等开创的新的语言形式,形成了一种精炼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
十一、先秦说理散文体制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文体形式有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代表作品有《论语》《老子》。
第二个阶段文体形式有对话体和寓言体,代表作品《孟子》《庄子》。
第三个阶段的文体形式是专题论文,代表作《荀子》《韩非子》。
十二、《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①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

以寓言为广”。
②意出言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庄子》的想象和虚构,往往超越时空和物我,奇幻异常,变幻万千。
③形象恢诡的论辩。《庄子》较少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让读者奇特的荒诞、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中,去体味、领悟其中的哲理。
④富有诗意的语言。《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
十三、《韩非子》寓言故事的特点:
①《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
②韩非寓言形象化地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如“郑人买履”“矛与盾”等表现出的哲学智慧,都是韩非寓言思想深度的反映。
③题材平实,但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不完全整理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教材和笔记为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