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学科德育案例——失根的兰花

语文学科德育案例——失根的兰花

语文学科德育案例——失根的兰花
语文学科德育案例——失根的兰花

立足文本,促学生真发展

一、教学主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就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语文知识分析,更应关注如何将学习的文本语言,进行充分的表达。

为此,我认为语文教学就应突出语文学科本体,学好“听”“说”“读”“写”的四项本领;注重学生语言积累和语文知识的积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丰厚底子;通过丰富灵活的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带动学生真正在学,使之得到切实发展。

二、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精读课文《失根的兰花》第1课时。

三、目标确立

(一)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既要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又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从内容上讲,本文语言生动而又饱含情义,适合引导学生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进行反复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失根的兰花》是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祖国为主题, 选编了六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失根的兰花》属于课内精读课文, 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文章以花为契机,引发思乡爱国之情,意象丰富,意味隽永。对于这样一篇佳作,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反复诵读、赏读将有利于更好地学习本文。静心去读,就会深深感受到那种与生俱来的孤独,就会关注作品中人物对祖国、对祖国传统文化刻骨铭心的依恋,从而主动关心国家和社会,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三)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正处于思维不断发育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文本、探究品味的能力,但是他们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毕竟是匮乏的,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积极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文本。根据平日授课的情形与测试的分析来看,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类:一类是能力较高的,他们能快速准确的品读、赏析文本, 能通过诵读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联系写作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二类是能力中等的,经过适当点拨,能够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文本主旨;三类是部分能力较低的,能够读通读顺文本,感知文本内容,其它学习目标达成度不高。

(四)自我背景性经验剖析

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多年任语文教研组长,多次执教省地市级优质课,具有一定的教材解读能力。第一次设计该课时,我感觉课文重点句子太多,经历体验太独特,思想感情太深沉,让初一的学生来理解难度太大,所以教学环节我注重了教师的引领:介绍背景,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概括内容——品读课文,体会情感——想象写作,升华情感——总结课文,拓展阅读。但总觉得效果不够理想,学生兴趣不高,发言不积极,整堂课明显的缺少精气神!多次读文本,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原因是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文本的表面,只是在运用语文的方法,就字论字,作者的情怀根本没有触及到学生的心灵,无法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

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再次设计该课时,我选择放手给孩子们自己:从创设情境入手,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以课题的“题眼”切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从评价文本人物、事件及表达的情感中,获得内心的感悟;进而用文本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立足文本,使学生真正在学。

(五)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这个总的教学要求,我制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2、提高朗读探究能力,了解本文题目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

3、品味语言,理解精彩句段的意思,学习课文借助各种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写法。

4、 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强烈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流程框架

(二)设计意图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此及彼”这一规律。为此,我依据“立足文本,促学生真发展”的教学主张,按照“初读文本,明“题眼”,知文意——再读文本,晓文路,品情感——跳读文本,赏语言,悟深情”的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努力让学生学的多一些,思考的多一些,体会的多一些,感悟的多一些。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导入文本

(6分钟左右)

1、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2、正字音,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初一学生由于年龄和时代的限制, 根本没有故土沦丧, 四处漂泊的经历和体验。以情境设计,进行厚重的铺垫,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体会课文沉郁的抒情性,同时营造课堂学习的庄严氛围。

检查预习情况,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扫清障碍。

第二环节: 朗读探究,感悟文本

(10分钟左右)

创设情境 导入文本 朗读探究感悟文本 品读赏析走进文本 拓展延伸传承文本 激发共鸣初感乡愁 展视频 说背景 用方法 学写作

深入思考学以致用 融入文本 升华感情 赏语言 悟深情 概括情节 共同探究 明题眼 晓文路 教的行为 学的行为

1、教师范读。本文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够感受到文中丰沛的感情却难以确切地把握理解文意。经过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示范,学生能够迅速受到情绪感染,激起阅读的欲望,为进一步探究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解题,明题眼。抓住两个重点字“兰”、“根”。联系文本,分析“兰”的意象,“根”的实质。

3、小资料:郑思肖画兰的故事。

4、朗读课文。

一读,从“概括事件”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二读,从“情感线索”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三读,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把握文章脉络,理解作者情感。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一学段学生的阅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师范读、补充郑思肖画兰的资料,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本,体悟文中字里行间跳跃的情愫。

第三环节:品读赏析,走进文本

(12分钟左右)

三个层次的赏析式话题。

第一层次,从全文看,什么让课文如此感人?可安排小组活动以达到对课文进行欣赏的目的。

第二层次,从手法看,如何让课文如此感人?运用学生个人表达感受的形式来对课文进行欣赏。

第三层次,从语言看,哪里让课文如此感人?设计师生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之中深化对课文的欣赏。

活动方式的变化主要是组织形式的变化,目的是为了既清晰地表现教学思路又避免教学过程中那种“一问一答”式的单调。

在以上三个层次的品析欣赏之中,每一个层次都应该有教师的示范和教师的“课中小结”。

【设计意图】采用默读、跳读、朗读相结合的手法,既是因为《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也是试图培养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课文内容,又能通过适当的朗读品位、体验,培养语感。这一环节注重教学设计的简明与实用,教师以纲要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减少脱离课文语言环境而进行的“清谈感受”,增加语言训练、语言品析活动的比重,增加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知识”的积累量。尊重生命个体,尊重认知规律,尊重学习规律。

第四环节: 拓展延伸,传承文本

(10分钟左右)

仿写练习:仿照第九自然段,可以通过描写云、海、花、树、夕阳、日出……借景抒情,来抒写你对家国的热爱。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克服以课本为中心学习的倾向,实现教材内外的沟通和课堂内外的沟通。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训练学生写作的能力,有效地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走向和谐高效。

五、精彩片段

片段一:激情朗读,缘“根”悟情

“气若兰兮长不改,志若兰兮终不移,作者这朵幽兰在文章末尾发出最强音。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两段。”孩子们声音洪亮,感情充沛,但最后两句用了同样加重的语气,对作者爱国之情体会的不够深。我引导学

生分析“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强调自身人格的不可辱没;“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强调祖国的安危高于一切。达成共识:“身辱”“家破”仅仅带给了漂泊之人以空间上的不定感和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而“国亡”却让人的精神失去了全部的支撑。前后对比,表现了作者刻骨铭心的思乡爱国之情,表现出对日侵华战争的痛恨,表达心中必胜的信心和恢复家乡的决心。“你们认为作者要突出的是哪一句呢?”“最后一句!”“请大家再读一遍吧!”孩子们用比刚才更激昂的声音又读了一遍。“很好!如果能够将最后一句中的一个字重读,那就更加完美!”孩子们研究决定重读“国”,同时注意声音略做延长。朗读声停下后,孩子们激动地神情,让我们都明白,他们真正悟到了文本中所表现的爱国之情!

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加以体会,明白他作为一个海外游子的无家可归的孤独以及对家国的无限眷恋,令人欣慰。

片段二:预设生成,对比生情

“作者这种思乡爱国的情感是怎样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呢?跳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思乡爱国情感的语句,边读边赏析。”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参与,能在合作探究后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对思乡爱国情感的体会也较好。在这一环节即将结束时,有个学生提出疑问:文章开头写道“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这说明美国的景色也很美,可作者为什么不喜欢,为什么会流泪?

学生因阅历不足,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意料之中。我引导学生回顾写作背景,然后出示了《旅美小简》序中的一段文字:

到美国以后的生活是这样的:上半天到明朗的课室去上课,下半天到喧嚣的实验室玩机器,晚上在寂静的灯光下读书。常到周末,心情上不自主的要松一口气,遂静静的想半天,写一篇小简,寄回国去。

一提起笔来写旅美小简,似乎就落在忧郁的影子里:即使是笑声也是寂寞的,即使是笑容也是苍白的。所以有个朋友批评我,一篇一篇读你的小简时,似乎天地越来越阴沉,就是偶尔有一线阳光,而瞬息过后,却带来更重的阴霾。

两年过去了,春天又来了。春风会带来百草,百草会浮起千花,而於一个异国飘零的人似乎却带不来什什么……看不到轻灵可人的燕子,也看不见明媚悦目的春光。

这二十几篇小简变成了一个寂寞旅人在荒村静夜中的叹息声。

然后,将这一问题完全放手给学生,引导学生品味、感受、发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讨论后明确“在中国,到处可以为家;离开国土,即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难忘记有中华民族烙印的经典画面,更难忘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国就是根!”还有一个孩子用深沉的声音吟唱“断肠人在天涯!”至此,孩子们的情感已经和作者融合在一起。我适时加以肯定,“对,国就是根!文为心声,陈之藩先生以自己流亡海外的经历,向世人喊出了‘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这样的心声!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誓言。作家这种置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于个人生死与家庭之上的精神,令每一位渴望祖国统一的炎黄子孙为之振奋。”一个看似意外的问题,因预设而有序,有了留白的空间;因始料未及的生成而精彩,促学生思维“归队”。

六、教学反思

《失根的兰花》这样的经典美文,是民族情怀的结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为此,我基于课时教学目标,把知识内容、情感体验、过程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基础,精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品读、探究、表达、写作,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立足文本,是本课的基本策略。开始备课时对课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把握不是很清楚,教学环节的

设计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文本、对情感的理解不够透彻。再次设计教学时,我转变以往观念

“这节课我要讲几个重点”,将重点放在“学生需要通过这篇课文学会什么”。教学目标突出了学生的需要:字词积累,培养能力,感悟作者家国情怀,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课前预习,请学生从写景、记事、写感、抒情等多角度积累文章佳句,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教学中,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课初听读课文,学习朗读方法,体验作者的感情;课中精读余味隽永的语言,把握作品的意象,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课末复读主旨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激发家国情怀。回顾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真的能感受到,老师引领学生走不同的路会有不同的收获。

促学生真学习,是本课的最大特色。这节课如果按着最初的设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在一问一答中完成学习,学生学习的可能会轻松些、顺利些,但学生感受的不深刻,体会的过程少了许多精彩。把教师的“教”真正变成学生的“学”,就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真正参与实践活动,在训练中提高能力。为此读课文设计从三个方面理清文章脉络,赏析文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话题,减少课堂教学中碎问碎答和教师的话语量,增加学生在课堂上安静思考的时间、增加充分利用课文训练学生能力的实践活动、增加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中,学生思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碰撞,学生感受到的、体会到的、学到的都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相信学生,给学生的发展预留空间,学生就会超越自我,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体验。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方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掌握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励他们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把他们培养成为新一代的有用人才。“德育、智育、体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三个重要方面,德育属于教育目的的范畴,德育不是学校的一种工作,而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诚然,德育有相对的独立性,学校可以开设思想品德课,有进行道德教育的班会及其他措施等。但这些以直接进行道德教育为目的的上课或活动,毕竟是在时间上是有限的,内容上也是不足以完成德育的。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要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当中去,特别是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课,更应该做到相互联系,密切协调,把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去。 高中语文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所担负的任务则更具特殊性。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语文学科以“文”为主,内容形象化、情感化、审美化,“以文载道”、“寓道于文”,其中的思想教育要因“文”而施。语文学科的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意味着它不仅在智育方面,而且在德育、美育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

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加强德育,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语文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 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及方法 高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各种契机,积极进行德育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语文是德育的最好的载体,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自身的德育资源,真正做到不仅教书,更要育人。依据语文自身的特点,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妙加组合,巧于安排,精当点化,使语文和德育的结合成为水到渠成的自然之作,就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也是德育教育的至高境界。 (一)潜移默化,移德育之花接教材之木。 “文以载道”,课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材料,可以直接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德育功能,造取恰当的时间,适宜的机会,巧借材料,融德育于其中,纳思想在其里,如春风化雨,于悄无声息中,让学生在欣赏享受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得到培养。 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往往凝结着作者本人的情感精华。因此,每次上新课之前,教师抓住“激趣导入”这一环节,恰当巧妙地设计导语,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体会,去认识文章的精神内涵,思想上得到升华。在对文本的品读感悟中,教师更应该自然贴切地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以情激情,教师表现出来的鲜明爱憎,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产生共鸣,情操得以陶冶。也可以借助于朗读和表演,通过生动的朗读,能把文中内在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情感表达出来。朗读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提示朗读的要求,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很容易使学生自觉地感受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 语文学科内容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俗话说:文以载道,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潜在的感情和理解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体会。 一、抓住字、词教学,进行思想教育。 识字:

在教学中抓住字词教学,指导学生把学习字词和渗透思想教育联系起来。如学碴,有个同学编了个字谜,一个人拿石头砸警察。我首先表扬他善于动脑,然后引导大家评论,这样做对不对?把认字与育人联系起来。 写字: 思想教育渗透在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在写字教学中,如果把写字同育人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字形、结构分析中把握写字规律,明白做人的道理。 二、发挥多媒体优势,渗透德育教育。 俗话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儿童感受到纯洁、善良、真实的形象时,心中便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兴奋,这将有助于他们道德完善,情趣的陶冶及对人生真谛的领悟。电教手段以它独特的优美画面,悦耳的音乐,激发学生继续探究作品内在美及主动学习的精神,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

三、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文章中心。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文学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口诵心悟的过程,就是运用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朗读技巧,还要多读多想,潜心阅读,读出内涵、读出感情、读出意味。 四、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善多变,思维辨别能力差,我们就要从一些起码的习惯上要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写字的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用语习惯等方面,加以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增强其辨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总之,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潜在的感性和理性的能力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把德育渗透在听、说、读、写的各个环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之和谐统一,让学生在接受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体会作品的内在蕴含,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

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案例3

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案例 《最棒的玉米》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收获的季节里,一个长得很棒的玉米,满怀希望地等待老婆婆来采摘,可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了。就在眼看着同伴们一个个被老婆婆摘走,自己心灰意冷时,他听到了老婆婆的夸奖,终于明白了自己获得了最高荣誉——被留作明年的种子。 在教学中,我以三维教学目标为抓手,通过提炼重点词句来帮助学生体会玉米的心情变化,有机地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玉米“自信—灰心—抱怨—感激”的心路历程,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评读,给学生创造一个想象、互动的平台,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畅谈感受,在品读的过程中能有所启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这也就是本文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 我在设计学生说话训练之前,作了一个小铺垫,让学生先感受最后的玉米此时此刻难受的心情,要求学生用难过语气来读出玉米心里难受的感觉,随后再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在理解品位文章、说话练习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也就得到了启示:任何时候都要自信!让他们入情入境的体会玉米的自信和感激,这是本课要力求达到的一个效果。 生命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把“教育回归生命”,促进人的生命整体发展。其主要内容是对生命意义和规律认识以及

道德层面的“敬畏生命”的教育。在既担任着教书又肩负着育人重任的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关注生命,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是尤为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更投入的去顺应学生对本文的解读,激活他们的心灵,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的火花。

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案例

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案 例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案例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因此挖掘语文教学的博大教化力量,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就个人体会,谈谈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文章体裁多样化,任何知识的教学,老师都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创造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声情并茂的散文,老师可通过朗读把优美的声音形象呈现于学生面前;平淡如水的说明文,可借助形象风趣的话语解说其中的事理;说理性文章,可用通俗的哲理把学生引入严密的逻辑世界。教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因此,教师应充分、全面、深入地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注重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教育,把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课前深入备课,挖掘品德教育素材。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钻研,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确定每一课的教育点,即每篇课文可以运用文中哪些内容(字,词,句,段)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做好既教书又育人。例如在备第十一册教材时,教师

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定出思想教育内容。《开国大典》《狱中联欢》《长征》等课文,讴歌革命传统,表现革命前辈的献身精神,可以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他们继承革命传统,为建设祖国作贡献的责任感。《伟大的友谊》《一夜的工作》等课文,赞颂了伟人的高尚品质,为学生树立了做人的榜样。《长城》《桂林山水》《林海》等课文,描写祖国河山壮美,文化灿烂,可以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家国热情,并能使学生受到爱美情趣的陶冶 (二)提供写作背景,感受作者创作心态。 要使作者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缩短学生和作者的心理差距,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使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如教《詹天佑》一课,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中国过去的一些情况,感受到詹天佑为国争光,为中国人争气的民族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利用电教手段,强化课文情感渲染。 教师要创造特殊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在一种心理场的影响下,去感受课文的内容,以产生强烈的情境感应效果。如《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教师可播放桂林山水中漓江、象山、老人峰、骆驼峰等景点剪映,让学生大饱眼福,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再加上配乐情感朗读,使学生沉醉于祖国江山分外妖娆的美感之中,一种爱美情趣,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便油然而生,由衷而发。这时教师可让学生浮想联翩,谈谈云浮景色秀丽的蟠龙洞,云雾山等,由此想到全国各地的名山名水名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

2017年秋季学期初中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曙光初级中学孙学明 学生素质的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是前提关键。语文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教师如何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如何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做到“文道合一”,实在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学中要注意有机的结合,巧妙地渗透。 一、在审题、介绍时代背景中渗透 课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每授一课,紧扣课文题目,引导审题,使学生从题目入手,先初步感知,获得轮廓印象。介绍时代背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二者都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在欣赏插图,领悟图意中渗透 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三、在分析讲解课文时渗透 文以载道,课文是思想内容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因而在教学中如能把二者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又能使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境界。 四、在作业批改中渗透

学生的作业既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也最能及时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各种苗头,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语文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内容极其丰富,有着广阔的天地,面对一群尚且待塑的青少年,我们既要教会学生学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堂堂正正地做人。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勇于探索,重视文道结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渗透教学全过程,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和思想情操陶冶为一炉,就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017年9月5日

“小学语文学科新道德教育渗透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学科新道德教育渗透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东疏镇赵茂完小 李克军

2014、12 “小学语文学科新道德教育渗透的研究” 结题报告 2011年4月――2014年12月,研究课题《小学语文学科新道德教育渗透的研究》活动。自课题成立以来,在教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三年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我们的课题已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语文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只是有显性的和隐性的,这要靠任课教师的挖掘和融会贯通,并把它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取得教学和教育的效果。 在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尚不能很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德育因素,错过了进行德育的大好时机。教师水平良莠不齐,以智育代替德育,“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时刻存在。因此,针对以上这些弊端,我们觉得本课题的提出显得尤为重要。“传道”于“授业”之中,达到春雨润物,情景交融,文道一体,潜移默化之功效。

二、课题的界定 (一)语文教学是指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二)新道德教育渗透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培养要求通过借助载体、建构氛围熏陶、引导教育对象,使之接受有关思想、观点、作风、行为,实现教育意图的教育形式。 三、理论依据 德育工作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渗透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德育教育也正在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寓德育于语文学科教学中要强调运用以下三种渗透原则。 一是有意渗透原则: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针对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特征,确立本学科德育目标体系,实行德育目标控制,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科目标,具体明确;课时目标,落实到位。 二是有序渗透原则: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德育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性,对教学中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以求得良好的整体效应。做到德育进程有条不紊,层次清楚;德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教书、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学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二者之间应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学生听起来离自己比较遥远。初中语文教材有一篇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讲的就是法国人民爱祖国的故事。课文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国的部分学校被迫改学德语为背景。课文是以一个爱学习的学生小弗朗士的口吻叙写的,其中有两处关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写: 第一处是当小弗朗士得知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的心理描写,我在课堂上作了有感情地朗读:“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念到这儿,课堂上一片寂静。我抓住这段心理描写体现小弗朗士“懊悔”的心理特点,语重心长地说:“小弗朗士是多么令人同情!他没能好好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以至于后悔都来不及了,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堂课。” 我又重点朗读并讲析了第二处心理描写:“真奇怪,今天听讲我

全都懂。他讲得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问:“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老师今天讲的是最简单的部分呢?”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小弗朗士认真听课的原因!”“是小弗朗士出于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有了责任心!”…… 这时,我及时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点出了课堂的重要性。“同学们!我们不该忘记历史,而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品德就是爱祖国。大家不要认为爱祖国必须是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在民族兴亡的关头,拿枪打仗,保家卫国是爱国,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而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从现在做起,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学好自己的母语,奋发向上,关心集体,爱护他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是爱祖国的表现。 教这一课的时候,我就结合着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在东三省建立伪满帝国,禁止中国人民学汉语的事实说给同学们。告诉他们,历史曾有过惊人的相似,请同学们看看,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八年的抗战,又有多少同胞惨遭涂炭。说着我给同学们播放了事先编辑好的一张张幻灯片,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在看到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时,同学们的愤怒和悲伤,有些同学甚至还用手用力地压着桌子……“难道我们真要像小弗朗士一样要到最后一课,才能幡然醒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而后悔,把自己和国家命运相联系?国家兴亡,我有责任!所以我们就从现在起,从上好每一节课起,学好汉语,学好每一学科,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才。如果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就应该明白个人和祖国的关系。”同学们深情地看着我,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他们的感触和领悟。在课后的周记中,有个孩子写道:“落后则挨打,国富则民强,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冉冉升起的时候,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真想大声高呼,中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语文学科德育资源开发研究教育案例 -—〈示儿〉 府谷县第三小学王彦 教学案例: 梦空--《十一月四日夜风雨大作》 请先听老师读一遍。 想象一下:在一个孤冷偏远得小山村里,风雨飘摇。一个卧病在床得老人辗转难眠.终于睡着了,可梦里仍然就是铁马冰河、跃马横戈得场面. 这梦仅仅就是指诗人夜里做得梦吗?还指什么?(她一生得梦想呀!) 来,让我们再来读《示儿》这首诗,体会诗人直到死,还念念不忘那深深得爱国情,浓浓得报国梦! 诗中得每一行都读得这么低沉哀婉吗?从哪一句能隐隐感到诗人心中那澎湃激荡得梦呢? 她希望孩子们努力奋斗,实现遗志,不要忘记她们得父亲还在九泉之下等候着北定中原得胜利消息呢! 还会就是指什么“空”呢?

泪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自己出声读一读。 诗人从梦中惊醒,站在自家得篱门外,遥望远方。尽管深秋得寒风吹透那单薄得衣裳.同学们,轻轻地再来读一读,静静地想一想,她能望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呢? 您能想象到此时诗人双眼含泪吗? 她那滴滴得泪为谁而流呀? (a)、为大好河山而流; (b)、为软弱无能得政府而流; (c)、为花天酒地得官员而流; (d)、为在水深火热之中得百姓而流; (e)、为自己空报无门而流; 教学《示儿》时,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脍炙人口得爱国诗句,从而理解诗人陆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得深挚强烈得爱国激情,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激发她们得爱国热情……有目得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得思想教育,让她们得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沙漠中的绿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水平目标: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想象园林工人爱护花草树木的具体行为。 情感目标: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家园,努力改造、维护美好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园,努力改造、维护美好环境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沙漠中的绿洲》。 我们先来默写四个词语。(四个学生板演,其余学生默在纸上) 咸而板结不毛之地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请同学们对照黑板自查 2、引入。 哪个同学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出你对这四个词语的理解 先读前两个词 读得真好!(或:在读词时想象词语所描绘的景象,你会读得更好,再试试)

我们来看看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沙漠 再读后两个词 想看看鲜花遍地的城市吗? 我们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个是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一个是鲜花遍地、绿树成阴的美丽城市。其实,它们都是迪拜的照片,左边这张是改造前的迪拜(板书),右边这张是改造后的迪拜。 二、品读课文。 迪拜人民是怎样让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变成鲜花遍地、绿树成阴的美丽城市的呢?(板书“?”)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相关词句,用直线划出来。 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划。 指名交流。 出示相关句子,引导感悟。 预设1: 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理解“精心侍弄”。(擦去“?”板书精心侍弄) 从哪里能够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 预设A:浇水。 花草树木下面埋着自来水管,能源源持续地输出淡水到花草树木的根部,为什么还需要浇水? 预设B:洗尘。 那园林工人认为他是在给花草树木洗尘吗? 预设C:洗脸 这让你体会到园林工人把花草树木当成什么了? 怪不得作者觉得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这样一洗,蒙上灰尘的花草树木变得怎样了? 请把花草树木更漂亮的句子读出来: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

六年级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六年级下册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新时期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因而,作为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就一定要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古人早就提出过“智德”这一概念,即智中有德,又有“文以载道”的说法。可见,智的发展促成了德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与美育教育,既是语文教学教材中美的因素所决定的,也是语文教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既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也是开拓语文教学视野的探索课题。至于此,语文科教学要让学生在学到学科知识的同时得到品德修养,使他们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二、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三、培养目标: 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我所教的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素质较差,有较多的学生在品行方面存在缺陷,比如:开学的第一周就出现学生不交作业,不做笔记的现象,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现把目标分列如下: 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进而能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2、加强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落实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带领学生实现学校的德育培养目标。 3、结合课文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措施方法: 1、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认真督促学生的一言一行,使其都能符合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甚至做得更好。 2、学应用“感情”这根主线,把教材的情、教师的情、学生的情紧紧地联

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 中渗透德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因此挖掘语文教学的博大教化力量,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就个人体会,谈谈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德育。 一、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发挥课文的德育功能。 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文章体裁多样化,任何知识的教学,老师都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创造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声情并茂的散文,老师可通过朗读把优美的声音形象呈现于学生面前;平淡如水的说明文,可借助形象风趣的话语解说其中的事理;说理性文章,可用通俗的哲理把学生引入严密的逻辑世界。教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因此,教师应充分、全面、深入地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注重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教育,把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课前深入备课,挖掘品德教育素材。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钻研,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确定每一课的教育点,即每篇课文可以运用文中哪些内容(字,词,句,段)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

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做好既教书又育人。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让学生感受周恩来强烈的爱国之心与对帝国主义的愤懑时,可以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提供写作背景,感受作者创作心态。 要使作者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缩短学生和作者的心理差距,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使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 (三)利用电教手段,强化课文情感渲染。 教师要创造特殊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在一种心理场的影响下,去感受课文的内容,以产生强烈的情境感应效果。如《长城》一课的教学,教师可播放长城的景点剪映,让学生大饱眼福,感受长城的宏伟之美,再加上配乐情感朗读,使学生沉醉于美感之中,一种爱美情趣,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便油然而生,由衷而发。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爱国之情随之倍增,立下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的雄心壮志。 (四)抓住关键词句、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果我们抓住课文的关键字、词,句深入剖析品味,就容易领悟文章的主旨及其深刻的思想内容,迸发学生的感情火花。 二、引导课外阅读,逐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一小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有古诗、散文、诗歌、故事、童话、寓言、记叙文、说明文等。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古今中外,爱祖国、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自然、遵纪守法等,简直可以称为德育的一本“百科全书”。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1.从课文的时代背景中挖掘 时代背景是指在一定历史情况下,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对他们理解课文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先深入浅出地向学生简略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以便帮助学生在学习阅读中进一步理解课文,让时代背景介绍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许多学生在读这篇课文时对抗美援朝的历史不了解,不明白中国人民自愿军是什么。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讲课之前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中国人民自愿军抗美援朝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自愿军抗美援朝对朝鲜人民的重要意义。使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中国人民自愿军产生深厚的感情。这样,在后面的新课讲授中,学生就能够理解到——为什么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自愿军归国会产生如此深厚的依依不舍的之情了。

2.从课文主题中去挖掘,阐明课题含义 课题,不仅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如教师在讲授《飞夺泸定桥》一文时,应该先引导学生读题目,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题目中“飞”、“夺”两个字就能反映出许多问题:红军遇到哪些困难?为什么会取得胜利?红军的胜利证明了什么?然后播放电视录象《飞夺泸定桥》,给学生感性的认识。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解决。重点让学生了解红军遇到的困难,思考是一种什么精神促使他们不怕牺牲,夺取胜利的。 3.从文章中的人物身上去生发,采取榜样激励法 为了让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学生面前栩栩如生地站起来,并铭刻于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既初步懂得描写人物方法,又受到人物崇高思想,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例如《詹天佑》这篇课文第三段写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国家的嘲笑,敢于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不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吗?在引导学生读第三段时,结合每一段的具体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导读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时,引导学生学习詹天佑对工作严肃认真、遇到困难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在导读五六自然段“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引导学生领悟詹天佑高超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创举,进一步感受支配詹天佑行为的强大动力就是对祖国由

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渗透德育的教学案例 科学学科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主张理性和实证意识,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还具有人文性,蕴含着一定的人类生活精神,根据科学新课标的要求,科学教育的着眼点不仅是科学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注重渗透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知道珍爱并善待生命,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在三年级《人与植物》一单元的教学中,我就适时融入了德育渗透的教育。 案例描述与分析 教学情景一:观察大树。 我带领同学们分组选择了校园里的松树、柳树、丁香树等树木作为观察对象。可以用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如(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然后整理观察笔记。各组汇报交流自己观察的不同的树木。 带学生走进校园观察树木,这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可能是生平第一次认真仔细科学地进行一项观察活动。看看这些小不点那兴奋的劲,就知道他们心里多么渴望

走出教室感受科学的魅力。学生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远观树的整体形态,大树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了解了树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它们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同学们观察大树的兴趣浓厚,享受着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的过程中,还特别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制订小组观察计划,利用感官和放大镜、皮尺等简单测量工具观察大树,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结果,到汇报交流小组的观察结果,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小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在班级交流中闪光。 通过这个案例给了我许多启示: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启蒙教育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切记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简单的说教,而应根据教学内容挖掘德育因素,将德育教育渗透点自然安排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所以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努力争取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语文课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语文课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学生素质的提升,思想道德教育是前提,是关键。语文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精辟地揭示了语文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之间的本质联系。 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作用。《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提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但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所以,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使之“入于学生之耳,根于学生之心,导于学生之行。”合理利用教材教书育人很重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严密筛选的。在题材、体裁、思想内容、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目标性。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道德情操、思想行为也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语文教师如何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如何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做到“文道合一”,实在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学中要注意有机的结合,巧妙地渗透。 教学案例: 一、在审明课题、介绍时代背景中渗透 课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我每授一课,必定紧扣课文题目,引导审题,使学生从题目入手,先初步感知,获得轮廓印象。介绍时代背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二者都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先让学生查资料理解背景,再引导学生读题目,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攻取泸定桥,那么怎样攻取呢?“飞”、“夺”过程中,红军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克服困难?为什么会取得胜利,红军的胜利证明了什么,读后有什么感受?设计提出这个系列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学习。再播放电视录象《飞夺泸定桥》,让学生感受当时战斗的激烈,壮士们的英勇气概,和大无畏精神,给学生感性的理解。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红军遇到困难,为什么能表现的男那样勇猛,那样无畏?思考是一种什么精神促使他们不怕牺牲,夺取胜利的。这样既利用教材让他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又受到缅怀先烈,珍惜幸福的教育。 二、在欣赏插图,领悟图意中渗透 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理解。 如教《赵州桥》一文,除了看赵州桥的插图外,再利用一幅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大桥挂图,二者比较,让学生知道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及好处。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再配之学生对赵州桥资料的交流介绍和教师对桥的历史、年代、形态

语文德育渗透案例1

语文德育渗透案例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因此挖掘语文教学的博大教化力量,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就个人体会,谈谈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德育。 一、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发挥课文的德育功能。 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文章体裁多样化,任何知识的教学,老师都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创造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声情并茂的散文,老师可通过朗读把优美的声音形象呈现于学生面前;平淡如水的说明文,可借助形象风趣的话语解说其中的事理;说理性文章,可用通俗的哲理把学生引入严密的逻辑世界。教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因此,教师应充分、全面、深入地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注重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教育,把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课前深入备课,挖掘品德教育素材。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钻研,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确定每一课的教育点,即每篇课文可以运用文中哪些内容(字,

词,句,段)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做好既教书又育人。例如在备第十一册教材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定出思想教育内容。《开国大典》《长征》等课文,讴歌革命传统,表现革命前辈的献身精神,可以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他们继承革命传统,为建设祖国作贡献的责任感。《一夜的工作》课文,赞颂了伟人的高尚品质,为学生树立了做人的榜样。《长城》课文,描写祖国河山壮美,文化灿烂,可以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家国热情,并能使学生受到爱美情趣的陶冶 (二)提供写作背景,感受作者创作心态。 要使作者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缩短学生和作者的心理差距,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使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 (三)利用电教手段,强化课文情感渲染。 教师要创造特殊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在一种心理场的影响下,去感受课文的内容,以产生强烈的情境感应效果。如《长城》一课的教学,教师可播放各处等景点剪映,让学生大饱眼福,感受长城的雄伟壮丽,再加上配乐情感朗读,一种爱美情趣,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便油然而生,由衷而发。这时教师可让学生浮想联翩,由此想到长城的建筑之雄伟壮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山处处秀美,爱国之情随之倍增,立下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的雄心壮志。 (四)抓住关键词句、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2017年秋季学期初中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曙光初级中学孙学明 学生素质的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是前提关键。语文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教师如何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如何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做到“文道合一”,实在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学中要注意有机的结合,巧妙地渗透。 一、在审题、介绍时代背景中渗透 课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每授一课,紧扣课文题目,引导审题,使学生从题目入手,先初步感知,获得轮廓印象。介绍时代背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二者都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在欣赏插图,领悟图意中渗透 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三、在分析讲解课文时渗透 文以载道,课文是思想内容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因而在教学中如能把二者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又能使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境界。 四、在作业批改中渗透 学生的作业既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也最能及时反

映出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各种苗头,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语文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内容极其丰富,有着广阔的天地,面对一群尚且待塑的青少年,我们既要教会学生学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堂堂正正地做人。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勇于探索,重视文道结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渗透教学全过程,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和思想情操陶冶为一炉,就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017年9月5日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完整版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渗透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台湾的着名教育家忠信学校的创始人高震东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德育,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没有德育,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没有德育,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没有德育,劳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有才,别人才会需要你,有德,别人才会喜欢你。……”——《忠信教育法及其评要》丁广举由此可见,教书育人首先是教给学生作一个什么样的人。 中学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居首要地位。而单纯的说教又使学生难于接受,我认为:教书、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学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二者之间应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深刻的体会到,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古人写文章、评文章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说明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好处。也经常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须以课文为主要工具。课本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依据。但现状却往往是老师一篇篇课文地详细分析,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学生却左耳进右耳出,没有收到德育的实效。其重要原因是老师未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未能将课本与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未能做到真正的“渗透”。一旦感觉的神经,把一股激动之情渗透到心灵时,我们便会获得主要的启示。只有那些为学生的感觉和情感所肯定和接受了的东西,才能成为他们在理性上肯定和接受的东西。要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到课文中描述的生活、思想、情感,从而对这一切产生爱憎的感情。 爱国主义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学生听起来离自己也比较遥远。初中语文教材有一篇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讲的就是法国人民爱祖国的故事。课文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国的部分学校被迫改学德语为背景。课文是以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小弗朗士的口吻叙写的,其中两处关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写: 第一处是当小弗朗士得知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的心理描写,我在课堂上作了有感情朗读:"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难道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我的德育课堂案例——《梦圆飞天》 宁夏路第二小学刘伟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下面我就《梦圆飞天》一课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梦圆飞天》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成真的喜悦与激动,还有无尽的自豪感。 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抓住“飞天前——飞天时——飞天后”三大块,通过朗读、感悟练说的方式进行组织课堂并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过程如下: [片断一] 师: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人们都把目光聚集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们在等待着什么?生:(齐)等待着“神五”上天。 师:那有哪些人来了?他们的心情如何呢?(指名读这一节) 生:有与杨利伟朝夕相处的教练,有一些专家,还有少先队员们,他们非常激动和高兴,因为这是中国载入史册的一幕,它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在不断地取得进步与发展,令人期待,令人喜悦。 生:可能还有杨利伟叔叔的家人也来到了现场,他们在心里默默地祝福杨利伟能成功,祝愿中国能成功! 生:还有许许多多热爱祖国,关心杨利伟的人都在关注着,虽然他们可能不能到现场为“神五”送行,为杨利伟送行,但他们心中永远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挚诚的爱国情。

师:说得多好!带着这份心情,一起来读。(齐读) 师: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份“情”呢? 生:“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时的天气十分寒冷,但人们却“从一大清早”就来到了这里,说明他们对此事的关注程度是多么得深。 师:是啊,如此凛冽的寒风,吹冻着每个人的身体,但冻不住的是人们那颗爱国心,那颗民族的自豪感,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激动啊,你来读这一句。(指名读、齐读) 通过读来解读文本,让每个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为什么“人人脸上写满喜悦与自豪”?那皆是因为他们爱着这个“家”,所以他们无惧寒冷,来这里亲眼见证中国的强大,这也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并为之自豪。 [片断二] 师:“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读得比较紧张、迫切)你们听到那急促的呼吸声了吗?(生:听到了。)从那呼吸声中,你们仿佛听到了他们都在想些什么呢? 生:他们有人紧握着双手,嘴里不停地喃喃道:“一定要成功啊,一定要成功……” 师:还有一分钟就要发射了,杨利伟在想些什么呢? 生:他显得非常地冷静从容,他知道,作为军人在这关键时刻一定要镇定,不能辜负祖国、人民对自己的期望,必须成功。 师:还有十秒、九秒、八秒……还剩一秒,这时每个人又是怎么样的?师:现场中的人还有谁,他们会想想到什么? 生:杨利伟的儿子紧紧地盯着“神五”,他坚信爸爸一定会完成这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