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xx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调试方案及操作安全规程

一、工程概况

xx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能力为600吨/日,填埋场有效填埋面积248亩,设计使用年限为12年。本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是城市垃圾无害化系统工程的配套工程,受xx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委托,xx承担该工程的设计工作,设计采用厌氧+好氧+凝凝沉淀工艺,设计规模250吨/日。

二、调试条件

xx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现已基本施工完毕,各池经过试水无渗漏,设备安装就绪,全部工程经当地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合格,废水、电、给水均引到处理场内,废水处理站现已完全具备试车调试的条件。

三、调试程序及时间安排

本工程调试工作主要包括:单机设备试车,系统设备联动试车,工艺调试等方面,根据初步预计,二个月时间内可以完成调试和菌种培养驯化工作,使处理系统正常运转并达到最终出水达标排放的目标。

调试工作按如下程序进行:

(1).各单机设备试车(2天);

(2).系统设备联动试车(2天);

(3).厌氧UASB启动(3-7天);

(4).厌氧UASB调负荷(40-50天);

(5).好氧单元启动(2-5天);

(6).好氧单元调负荷(30-40天);

(7).混凝单元调试(10天)。

注:(5)—(7)步骤与(4)步骤同步进行。

四、调试方案

1.厌氧UASB调试

(1)接种

外购同类或相近性质废水处理站的成熟厌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投入二个U ASB池中,进行UASB反应器的初级启动,启动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UASB反应器进入工作状态,使接入的菌种由休眠状态恢复活性并逐步适应垃圾渗滤液废水。按接种量15—20g/l将接种污泥投入两个UASB反应器,共需投加接种污泥200—320吨(按95%含水率的厌氧泥计算,干基为10—16吨)。接种污泥均匀投入两个UASB反应器后,再用CODcr为5000mg/l的渗滤液废水将UASB反应器注满,让接种污泥在废水中浸泡两日,同时每日投入2—4车三级化粪池污水作为营养接种液。

(2)启动

用CODcr浓度为5000mg/l 35℃的渗滤液废水每天均匀投入每个UASB反应器,

进水量为30m3/d(调节池提升泵开启3.0小时),同时每池开动回流调节,每天测定进出水的有机酸浓度、CODcr浓度、氨氮浓度、pH值,首次启动时出水有机酸浓度可能出现提高后下降的现象,待升高又下降至500mg/l以下时,可进入下一环节。

(3)增加负荷

此阶段为污泥的培养阶段,包括微生物的选择、驯化及繁殖直至最-终的颗粒化。这一阶段的进水水力负荷及有机负荷逐步地提高直至最终的设计负荷(2 50m3废水/天),可分为5个负荷阶段提高,分别是从30m3/d到50m3/d,50m3 /d至80m3/d,80

m3/d到120m3/d,120m3/d到180m3/d,180m3/d到250m3/d。进水量每次变动应稳定运行6—8天,待厌氧出水有机酸浓度降至500mg/l以下才可进入下一个负荷阶段。增加负荷阶段总共约需50天。

2.接触氧化池调试

1)接种

在接触氧化池中投加5吨好氧污泥(新鲜好氧脱水污泥亦可),并用CODc r浓度为1000mg/l的废水将氧化池注满,开动曝气系统,在不进水的情况下连续曝气2天(另外,用粪水连续驯化接种7—10日也可)。

2)连续运行

连续运行可配合厌氧UASB负荷提升进行,直接承接厌氧UASB出水,开动曝气系统连续曝气,同时开动污泥井、污泥泵向氧化池回流污泥,使氧化池中填料以的生物膜逐渐增长,待生物膜长到一定厚度后,即可减少污泥回流乃至不进行污泥回流。连续运行阶段每天监测二沉池出水CODcr、SS及曝气池中DO浓度、悬浮污泥浓度(MLSS)及污泥沉降比SV30等。控制曝气量,保证氧化池中的溶解氧为2~3mg/l。

3.混凝部分调试

混凝部分的调试在接触氧化池调试基本结束时开始进行,此时氧化池中的生物膜已趋于成熟,池内悬浮污泥仅为生物膜脱落后的碎体,出水中悬浮物含量很低,向氧化池出水投加药剂,调节药剂的投加剂量,同时测定沉淀池出水的C ODcr浓度、pH值、色度、悬浮物浓度等指标,确定药剂的最佳投加量、最佳混凝pH值。

五、满负荷运行控制参数

1.水质监测

(1)每天监测调节池出水CODcr、SS、pH、水温;厌氧池水温,出水COD cr、SS、pH;曝气池中溶解氧;水温;二沉池出水CODcr、SS、pH。

(2)每周监测一次调节池出水TN、TP;厌氧池出水TN、TP及取样管处的MLSS。

(3)每日进行一次硫酸根和沼气成份分析。

2.调节当控制参数

控制调节池水量,控制调节池去厌氧UASB水量,保证水质均匀,水量为≤250m3/d, 水质为CODcr≤5000mg/l,

SS≤2000mg/l当上述条件中不满足时,应停止进水,同时启动厌氧出水回流或适当减少水量,使厌氧池有机负荷控制在≤1.25kgCODcr/m3?;d,

水力负荷控制在≤250m3/d.

3. 厌氧UASB控制参数

厌氧UASB池内水温控制在35℃±0.5℃。

有机负荷≤1.25 kgCODcr/m3?;d。

控制厌氧池中悬浮污泥层污泥最低界面在中间取样管进口位置,悬浮污泥浓度约40~60g/l,

当污泥界面升至三相分离器沉淀区入口进(高位取样管进口位置),应排泥至污泥浓缩池。排泥进应逐日进行,每日排泥使污泥界面下降高度不超过300 mm。排泥应注意使悬浮污泥层污泥界面不低于中间取样管进口位置。

4.氧化池控制溶解氧浓度为2~4mg/l。

5.絮凝沉淀应控制好絮凝剂投加量,沉淀池分池轮换定期排泥到污泥池,再由污泥泵排入厌氧池和污泥干化场。

6.污泥干化场晒泥时,应先进泥至设计标高,然后停止进泥,关闭所有排泥管阀门,再打开干化场的排水阀把滤液排至集水井,再由泵排往调节池。

及时解决,并按说明及时解决,并按说明书和有关规范规程定期维护。

六、安全规程

1.通常情况

(1).在污水处理站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有毒害物品, 严禁烟火。在厂内如维修动火, 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措施, 必须有严格的动火手续,

有专人到现场监护,才能动火。

(2).厌氧池集气系统、水封箱等不得不有漏气现象。若发现漏气应及时切断气源, 排除该处的剩余沼气, 才能维修;

池内应确认没有沼气才能进入维修。维修必须有通风措施, 时间尽量短, 以防沼气压力过大。

(3).所有沼气系统必须保持正压, 不得形成常压和负压, 如发现沼气压力比规定值低时, 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关小或停止供气。

(4).应经常检验沼气管道设备的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应小于10?;。

(5).污水处理厂应有专人负责安全生产、监督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

(6).当发生沼气中毒时, 应即切断有关气源并将中毒者抬放至空气流通处,尽快通知医务人员到场抢救。由于沼气含有微量的硫化氢, 它比空气重,

有泄漏时应防止在低凹处停留, 平时进检查井, 阀门井应注意。

2.运行中的安全规范

(1).所有设备应处于良好的状态, 无超荷及卡死的现象。

(2).备用设备应能随时投入运转。

(3).沼气安全燃烧系统必须每班查巡,并纪录运行情况。

题及时解决, 并按说明书和有关规范规程定期维护。

(5).操作严格遵守规程、规范和参数要求, 认真准确, 无人为事故。

(6).每班都必须对设备、水量、水温做好记录。

(7).仪表和自动控制安全操作

①凡与仪表和自控有联系的处理单元, 在运行前必须将仪表和自控系统投入, 并检查测试合格后方能运行。

②如发现仪表失常, 产生不合常规的数据, 并通过实际现象的检查属仪表事故时, 应通知检查人员及时修复, 并采取措施使系统能连续运行。

③不是仪表人员均不得擅自打开自控仪表进行内部操作, 调整修理等。

3.检修安全控制

①.处理厂工作人员安全操作规范(按总公司要求)

②.检修人员进入厌氧池前, 应打开所有检修孔,

用鼓风机连续吹入新鲜空气24小时以上。取样测定池内空气中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合格后方能进池。

③.检修人员进池必须戴防毒面具, 戴好安全帽, 系好安全带(引出池外),整个过程必须有人监护, 并不得停止鼓风。

④.检修时进入池内的所有电动工具和照明设备必须防曝,如需明火作业, 必须符合公安部门的防火要求。

⑤.进池检修人员应配备便携式或袋装式有毒、有害气体及可燃气体监测器, 以便保证人员的绝对安全。

⑥.凡遇挂有“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志的设备, 严禁乱动, 只许原挂人员取下, 如工作没结束, 应该认真交接班并做好并接记录。

⑦.发现有事故发生的隐患或已发生事故应积极采取措施并向上级领导和安全部门及时汇报, 做好原始情况记录。

4.事故处理中的安全控制

①.事故发生后要冷静沉着、积极采取措施, 同时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

②.发生事故要紧急停止系统运行。

③.有下列事故之一时, 必须停止:

A.调节池内污水液位处于超低液位;

B.突然停电;

C.调节池COD浓度超过5000mg/l时;

D.总处理水量超过5000 M3/d时;

E.转动设备损坏不能运转, 且备用设备不能及时启动时;

F.自控仪器和监测仪表失灵, 且人为措施无法代替和实现工艺要求时。

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措施.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措施等 9.1.安全生产措施 9.1.1.分外安全措施 本工程在垃圾挖运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垃圾填埋沼气放散,同时施工、办公场所均集中垃圾填埋场区域内,必须采取完善的防火防爆防中毒措施才能保证安全,使施工正常进行。 a)安全作业方式 c)设置甲烷气体监测仪 在施工作业区的合适位置布设甲烷监测报警仪(3台),随时监测甲烷含量并报警。 d)办公室及生产车间内配备通风设施 在土建施工、机械车辆运动过程中,会使地面产生裂缝,甲烷气体会沿此裂缝四处逸散,由于办公室及生产车间就座落在垃圾填埋场区域内且其房间气流不畅会使甲烷气体聚集,由此可能导致人员缺氧或火灾爆炸事故。 为此,办公室及生产车间必须有完善的通风措施。拟按每小时换e)严格管理 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施工用房与施工点须保持足够的距离。 照明和动力均采用防爆型电器。区内严禁烟火等明火火源,从而避免点燃垃圾与甲烷气体。针对填埋场有起火、爆炸的危险,应设置防火标牌;车辆出入应设置行车安全标牌和限速标牌;配电箱处设置高压警示标牌等。 f)配备消防器材 除设计的消防系统外,在办公及主要生产场所设置便携式二氧碳灭火器。 g)加强安全教育与宣传

垃圾填埋场是一分外的施工作业场所,针对垃圾填埋场填埋沼气的分外性进行防火、防爆、防中毒的安全教育与宣传,使员工在主观上予以重视。 h)防洪措施 沿山坡建排水沟并保证其水流通畅,将雨季山洪顺利导排,以避免其影响施工作业区,同时保护区域内的设施和设备。 i)应急措施 在作业区设置相应的事故应急照明设施,并设置必备的呼吸器、急救药品与器械等事故应急器具。9.1.2.常规安全措施 9.1.2.1.安全生产目标 9.1.2.2.安全保证体系 为确保本工程的施工安全,我们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建立有用的安全保证体系,除公司已有的机构外,项目经理部设立安全管理小组,并配备持证上岗的专职安全员,从而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健康的安全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工地日常的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查出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并指导班组安全员的工作。详尽安全保证体系如下: a)建立完善有用的安全管理系统,切实行使安全监察职能。项目经理部配备一位有安全工作经历,且熟悉施工工作的同志任安全主任,负责抓安全;各作业队同时也设安全主任、安全监督检查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使安全工作随时有人抓、有人管,处于受控状态中。 b)c)认真落实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确保其功能正常发挥,并为现场职工(包括监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和劳动保护用品,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的管理、优秀的技术、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及防护设施的基础上。 d)e)认真实行标准化作业,严格施工纪律和劳动纪律,切实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加强安全生产教育,使每个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牢靠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令和各项规章制度。对进场新工人、内部调换工种人员,必须按公司有关规定进行“三级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64-2010)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564-2010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 范(试行) Leachate Treatment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0—02—03发布 2010—04—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发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行管理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北京东方同华科技有限公司、维尔利环境工程(常州)有限公司、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西门子(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国环莱茵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2月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0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

目次 前 言 (Ⅰ)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体要求 (3) 5 水量和水质 (5) 6 工艺设计 (6) 7 检测与控制 (9) 8 施工与验收 (10) 9 运行与维护 (11) II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

目录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1概述.. (1) 1.1 垃圾渗滤液特征 (1) 1.2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介绍 (1) 1.2.1 生物法处理渗滤液 (1) 1.2.2 物化法 (2) 1.2.3 土地法 (3) 2.设计依据和设计内容 (4) 2.1 设计背景资料 (4) 2.2设计水量水质和排放标准 (4) 2.3设计依据 (4) 2.4设计原则 (4) 3.2处理工艺选择 (6) 3.2.1工艺流程图 (6) 3.3流程各结构说明 (7) 3.3.1调节池 (7) 3.3.2初次沉淀池 (7) 3.3.3 氨氮吹脱塔 (7) 3.3.4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7) 3.2.5 生物接触氧化池 (7) 3.3.6 二次沉淀池 (8)

3.3.7 消毒接触池 (8) 3.3.8 污泥浓缩池 (8) 4 处理工艺设计计算 (10) 4.1 调节池 (10) 4.1.1设计说明 (10) 4.1.2 设计计算 (10) 4.1.3 运行结果 (12) 4.2 初次沉淀池 (12) 4.2.1 设计说明 (12) 4.2.2 设计计算 (12) 4.2.3 运行结果 (14) 4.3 吹脱塔 (14) 4.3.1 设计说明 (14) 4.3.2 设计计算 (14) 4.2.3 运行结果 (15) 4.4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15) 4.4.1设计说明 (15) 4.4.2 设计计算 (15) 4.4.3 运行结果 (16) 4.5 生物接触氧化池 (16) 4.5.2设计计算 (17) 4.5.3 运行结果 (19)

宜宾南溪区城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应急预案

宜宾市南溪区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 应急预案 为提升南溪区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整体管理水平,有效预防、控制南溪区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突发事件的发生和扩散,确保将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最大可能保障垃圾渗滤液处理厂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作业,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以分管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的厂长为组长,垃圾场全体人员为成员的应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突发应急事件应对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各个班组作好突发事件的保障应急工作;建立和完善安全建设机制、运行预警机制,建立保障应急联系机制;对应急事件分类存档,保证通信畅通,统一协调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突发事件的保障应急救援工作。 二、工作目标 在切实落实各级领导指示的基础上,制定垃圾填埋场突发事件应急措施,重点确保垃圾填埋场所辖范围内消除安全隐患;在安全建设、维护管理的基础上,提高突发情况应急处理能力。按照突发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一级)、重大突发事件(二级)、一般突发事件(三级)。

(一)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一级)包括:因灾害性气候造成垃圾场大面积坍塌、生活垃圾渗滤液泄露突发事件造成水域污染、沼气爆炸、车辆安全事故、药品中毒等突发事件出现人员伤亡,落实此类突发事件,根据应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报请局领导,由公司分管领导总负责,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厂长负责总协调和具体调度,启动应急保障方案,调请消防、医疗、环保等相关部门,进行高标准、高水平的保障、控管。 (二)重大突发事件(二级)包括:发生上述突发事件,性质不严重、无人员伤亡、影响范围小、呈可控性的突发事件,突发此类事件,立即报请公司分管,召开应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任务,由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厂长具体负责,组织各责任班组加强重点地段的保障和控管,在确保正常工作秩序的基础上,全力投入应急保障工作。 (三)一般突发事件(三级)包括:出现危险或接到险情报告而应启动应急预案的突发事件。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有关班组接到险情报告后,及时报请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厂长,启动应急预案,并派人查看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应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指派相关班组落实。 三、具体措施 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建立由公司行政主管领导与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相关班组联合参与的应急保障机构,组建警戒组、抢险组、搜救组、救护组等四个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突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垃圾处理场 渗滤液处理工程方案 二〇一六年三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简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国务院(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及有关法规的规定,需对生产和生活垃圾进行有效治理或综合利用。 在睢县城建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决定对睢县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进行升级改造,减轻渗漏废水对附近水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改善人类的环境卫生条件,使其达到2008年4月2日国家重新颁布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后排放,故提出此方案。 设备采用预处理+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工艺,配有自控系统装置,有自动切换,报警功能。对垃圾渗滤液设施、设备和工艺进行方案设计,以供各方决策和参考。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垃圾渗滤液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为了保护水体环境不受垃圾渗滤液影响,针对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具体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预处理+硝化+反硝化

+MBR+NF+RO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 廉,出水稳定。 2、设计要求: 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治理的制定的法规、标准及规范,服从单位的总体规划,执行各种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节约能源,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方案设计原则: 1. 水质 工程出水水质必须达到2008年7月1日实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表2中的排放限值 2.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 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 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 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要求 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 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采用PLC程序控制,减轻操作人员 的劳动强度;

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的蒸发处理工艺

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的蒸发处理工艺 摘要本文介绍了广东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示范中心填埋场渗滤液的主要成分,针对该渗滤液所采取的蒸发浓缩预处理、生化处理、稳定化固化和特殊包装后填埋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处置工艺。充分利用公司焚烧炉产生的蒸汽热能通过双效和单效蒸发装置实现溶剂与溶质的分离,做到节能环保;经过生化处理蒸发后的馏出液的实现全部回用,节约水资源;蒸发后的固体经稳定化固化方法及特殊的包装后填埋,使得有害物质得以最终安全处置。 关键词危险废物;渗滤液;处理工艺;蒸发 Hazardous Waste Landfill Leachate Evaporation Treatment Process Huang Feng-rong, Hu Guo-liang, Wen Jing-li Huizhou Dongjiang Veolia Environmental Services Limited, Guangdong516000,China Abstract Introduces the main composition Landfill Leacha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hazardous wast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demonstration center ,Treatment leachate using combining multiple disposal process such as evaporation pretreatment,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abilized curing, special packaging and landfill. Make full use of the Steam heat energy produce by Incineration furnace through double and single effect evaporation device to separation solute and solvent, conservation Energy and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The distillate of evaporation through biochemical treatment achieve full Reuse,Save water resource; the solid after evaporation through stabilization ,Solidification, special packaging and then Landfill , the harmful substances could finally safe disposal. Keywords hazardous waste; leachate; treatment process; evaporation 1概述 广东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示范中心是列入《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31个省级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之一。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区总面积10.6万m2,总容积约351万m3,分四期规划建设,已建成一期A单元,年处理能力为40 000t。2008年危险废物开始进入填埋场,至目前已经累计填入各种危险废物13万t。填埋的废物以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为主,占总量的60%~70%。 2011年产生渗滤液的达5 000t,水质特性与填埋的废物成分、填埋数量、气象条件密切关联,危险废物渗滤液成分复杂,主要水质特点如下所示:表1 渗滤液主要水质特点 2 常规工艺处理的方法及困难 由表1的渗滤液主要水质特点可见:可溶性固体、氨氮、硬度、COD的含量高;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特性变化大;且随着废物进场量增加,渗滤液的有害成份浓度及产生量也会逐年增大。 由于渗滤液水质的复杂多变,目前行业内尚无十分完善的处理工艺,不同的填埋场根据自身具体水质特点及经济技术要求选取不同的处理方案和工艺。 较成熟的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物理化学、生物法、反渗透处理法、土地法等或上述方法的结合。 2.1 物理化学与生化结合法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综述.

某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综述 郑世超 (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填埋场渗滤液的现状,介绍了渗滤液处理的几种主要工艺,对比了好氧法、厌氧法、好氧-厌氧法、物理化学法、土地处理法及回灌技术处理渗滤液的特点,分析了综合工艺处理渗滤液的优势,描述了国内外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其运用的现状及趋势。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ABR SBR 1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现状 1.1渗滤液产生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我国现有建制市668座,包括县城在内的中小城镇则达3万多座),人口也急剧增长,直接导致城镇生活垃圾大幅度增长,而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资金却面临很大的缺口,呈现垃圾包围城市的局面。垃圾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垃圾处理过程的副产品,渗滤液问题已严重影响我国垃圾处理事业的健康发展。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中,包括填埋场、焚烧场、垃圾中转站、堆场以及堆肥场都将产生大量的渗滤液。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新鲜渗滤液年产量约2900万吨,可控点源排放的渗滤液为1515万吨,如果加上填埋场/堆场历年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则其年产量估计为新鲜渗滤液的数倍,而lt渗滤液约相当于100t城市污水所含污染物的浓度。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一方面通过填埋场地向下渗透,随着时间延长,当填埋场底下的土壤对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吸附达到饱和时,污染物会沿着地下水流向作扇形扩散,造成了对地下水的污染。另一方面经垃圾填埋场导流管引流出来的渗滤液,往往没有经过完全的处理就直接用于农田灌溉或排入江河湖泊。随渗滤液进入河流或农田的各种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会使水生生物和农作物受到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和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到目前为止,适合我国国情、符合“高效、低耗”处理标准的渗滤液处理工艺仍处于研发阶段,渗滤液问题已成为垃圾产业化进程的“瓶颈”,严重威胁了垃圾处理设施周围环境的安全及居民的健康生活[1]。 1.2渗滤液水质分析 垃圾渗滤液是指从垃圾填埋场中渗出的黑棕红色水溶液,当垃圾含水47%时,每吨垃圾可产生0.0722t渗滤液[2]。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有直接降水、

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雨季施工措施

季节性施工措施 8.1. 雨季施工的工作安排 8.1.1.现场施工临时排水措施 施工前,在临时道路两侧先开挖一条临时排水沟,排除地面雨水。临时排水沟采用红砖砌筑,截面为0.5m×0.8m,并在汇入市政管道处各做2.0×2.0×1.5m的砖砌沉砂池。 在施工生活区四周设30×30cm的排水明沟,采用红砖砌筑,内抹水泥砂浆,生活区地面采用砼地面,以1%坡度坡向四面排水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生活废水一起,通过DN150排水管排至指定地点。 8.1.2.雨季施工的工作安排 深圳属海洋性气候,雨季来得早,且时间较长,降雨量大。这些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给予周密,统筹安排,以尽可能减少雨季对正常施工进展带来的冲击。

8.1.2.1.抓好防洪抗汛的准备工作 8.1.2.2.统筹好各单项工程的施工计划 针对本工程项目较多的特点,并考虑到有的项目施工受雨季影响较小,而有的项目受雨季影响又较大的实际,在工期上综合多方面因素预以安排,一旦我们中标并收到开工通知后,我们将进一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合理工期内统筹平衡各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并详细制订出完成各阶段计划的具体措施,同时报监理工程师。 8.1.2.3.雨季施工中的技术措施 8.2.土方工程 1.各施工工地要在雨季到来之前做了施工区域的总体排水规划,制定可行的排水方案,保证施工道路畅通,施工现场排水良好。 2.在雨季开挖基坑、沟槽应同时挖排水沟和集水井,使雨水能集中用水泵抽走。 3.雨季施工开挖的坑、槽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措施中的规定,土壤类别、温度情况、沟坑深度、按安全规程规定的坡度施工。 4.基坑或沟槽开挖后就及时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避免因雨水冲刷淤填塌方而造成返工清槽。 5.施工人员应经常检查基坑或沟槽边坡的稳定情况,如发现裂缝、滑移等险情应及时处理,加支撑进行保护。基坑施工中,在雨后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实施方案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作者:————————————————————————————————日期:

垃圾处理场 渗滤液处理工程方案 二〇一六年三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简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国务院(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及有关法规的规定,需对生产和生活垃圾进行有效治理或综合利用。 在睢县城建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决定对睢县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进行升级改造,减轻渗漏废水对附近水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改善人类的环境卫生条件,使其达到2008年4月2日国家重新颁布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后排放,故提出此方案。 设备采用预处理+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工艺,配有自控系统装置, 有自动切换,报警功能。对垃圾渗滤液设施、设备和工艺进行方案设计,以供各 方决策和参考。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垃圾渗滤液 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为了保护水体环境不受垃圾渗滤液影响,针对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具 体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预处理+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 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

2、设计要求: 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治理的制定的法规、标准及规范,服从单位的总体规划,执行各种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节约能源,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方案设计原则: 1. 水质 工程出水水质必须达到2008年7月1日实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表2中的排放限值 2.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 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 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 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要求 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 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采用PLC程序控制,减轻操作人员 的劳动强度; 5)合理选用优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寿命,降低系统运 行成本;

渗滤液处理应急预案

施工期间垃圾渗滤液处理(置) 方 案 及 应 急 预 案 编制单位:国策环保科技股份林芝巴宜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经理部 编制人:吉 审核人:凤娟 编制日期:2017年2月10日

施工期间垃圾渗滤液处理(置)方案及应急预案 为加强林芝市巴宜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改扩建项目在施工期间的管理,有效预防、控制林芝市巴宜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将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尽最大可能保障污染等可能给生态环境以及周边人民群众的隐患风险,主要来自垃圾渗滤液渗漏的风险,特制定本方案(预案)。 一、施工期间垃圾渗滤液产量分析 施工期间的渗滤液主要由垃圾本体渗滤液和库区汇集的雨水混合进渗滤液两部分构成。根据施工设计图及环评报告书,建设完毕以后垃圾渗滤液产生量约为50m3/d。场区所在地区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境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余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降雨量654mm,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90%。年日照时间2022小时,年均蒸发量尚无数据可查。而5—9月恰好是施工期间,因此做好5—9月的渗滤液处置(理)方(预)案是关键。 (1)库区雨水产生量采用下式计算。 Q= C×I×A×10-3 式中:C:渗出系数(按整个库区作为作业单元区进行处理,经验值0.2-0.4,本次取0.3计算) Q:渗沥液产生量(m3/d) I:降雨强度(mm/a) A:集水面积(m2)

根据环评报告书数据,林芝市5、6、7、8、9月降雨量分别为87.2mm、127.7mm、131.6mm、143.5mm、102.6mm,平均降雨量为118.52mm。 下库区5-9月渗沥液平均产生量: Q=C×I×A×10-3 =0.3×118.52×30100×10-3 =1070.24m3 上库区5-9月渗沥液平均产生量: Q=C×I×A×10-3 =0.3×118.52×45320×10-3 =1611.40m3 二、渗滤液在施工期间临时处置方案 (1)分别在上下库区各设置一处渗滤液临时收集坑,该坑的选择应在库底盲沟区域,选择一处最低点,使得各处的垃圾渗滤液均能汇集于此。在现场勘查后,我方认为有符合上述情况的收集点。收集坑的大小根据前面一的渗滤液产量分析,我方采用L×B=4.5m×4.5m,有效水深2.7m,超高0.3m,总高为3m,有效容积为54.68 m3的临时渗滤液池,采用满铺2.0mm厚的HDPE防渗膜。根据计算,下库区配备一台5.5kw,口径100mm,流量80m3/h的泵进行回喷,最大回喷量可达1920 m3/d,可以满足要求。回喷点位于已完成防渗系统的垃圾体上。回喷点的选择应遵循尽量离收集点远点。回喷点在垃圾体上挖坑,铺设厚塑料薄膜。起到存贮和减缓渗滤液回流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目录设计说明书 1、绪论 1.1生活垃圾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3卫生填埋场概述 2、工程概况 2.1项目背景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2.3项目设计要求 设计计算书 3、填埋场的选址 3.1选址的考虑因素 3.2选址的程序 3.3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4.1填埋区基底工程 4.2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4.3防渗材料 4.4防渗系统的构造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5.3渗滤液收集系统 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1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2渗滤液调节池设计 6.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6.1填埋气的组成 6.2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 6.3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导排 6.3.1填埋场的导排方式及选择 6.3.2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设计 7.终场覆盖 7.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7.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8.封场后续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主要符号说明

1、绪论 1.1生活垃圾概述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亦称城市固体废物,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出的固体废物。其主要组成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废编织物、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庭院废物、废旧家用电器、废旧家具器皿、废旧办公用品、废日杂用品、废建筑材料、给水排水污泥等。 1.1.1生活垃圾的危害 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如处理、处置不当,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进入生态系统形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生态变化。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加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如填埋处理不当,不进行严密的场地工程处理和填埋后的科学管理,容易污染土壤环境。 (2)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徙落入水体,从而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产生的渗滤液危害很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方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2.1焚烧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有还有毒物质在800——1200℃的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70035

渗滤液的收集 在垃圾坝内侧设置两条H×W=2000×1000mm 渗滤液收集沟,总长220 米,收集沟为粘土盲沟,内填厚100cm 的卵石,卵石粒径8cm~12cm。沟上为厚50cm 的卵石导流层,卵石粒径4cm~6cm。收集沟底部为厚10 cm 的砾石, 砾石粒径4cm~6cm;沟内铺设两条平行的DN300 穿孔HDPE 收集管,穿孔管孔径15mm 孔距15cm。两条粘土沟将渗滤液收集沟与垃圾坝内预留的排水管道相连。穿过坝体的5 根DN300HDPE 管将坝内收集到的渗滤液输送至设置在坝外的两座转换井内。其中一个转换井作为渗滤液提升泵房将渗滤液通过一根DN300 的HDPE 管提升进入调节池。HDPE 管上设有闸阀一个,以调节排出的渗滤液量。 渗滤液收集沟下部基础采用大面积开挖施工,回填优质粘土并压实,使之形成不透水层基础面,基面垂直于坝体方向并向坝外形成2%的坡度。 有关内容详见“渗滤液收集系统平面布置图”。 渗滤液处理工艺 设计渗滤液量的确定 渗滤液的产量主要决定于降雨量、蒸发量、地下水浸入以及垃圾压实后产生的水分。渗滤液处理运行费用较高,确定适宜的处理规模,十分重要。在本工程设计中,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并参考重庆市及附近地区已有垃圾填埋场的实际运行经验对祺龙村垃圾处理场渗滤液产量进行预测。 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多年的气象观测结果,以年平均降雨量为基础,来预测渗滤液产生量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Q=1000-1×C×I×A 式中: Q:渗滤液平均日产量,m3/d; C:渗透系数,一般在~之间; I:年平均日降雨量,mm; A:垃圾场面积,m2; 在本设计中,垃圾场面积A考虑场区截洪沟以内面积,约50000m2。本设计以两种降雨资料为基础,并考虑部分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量,估算祺龙村垃圾场的渗滤液产量。 1、由降雨引起的渗滤液 (1)以重庆市年平均降雨量为基础,则I 为;相应渗滤液产量为: Q=1000 -1×(~)××50000=30~120m3/d (2)考虑到重庆市的降雨不均匀性,在5~8 月的(123 天)汛期中,其平均降雨量为,则I 为,渗滤液产量为: Q=1000 -1×(~)××50000=~246m3/d 2、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 垃圾分解产生渗滤液水是一个较为复杂而缓慢的过程,其分解速率与垃圾含水率、垃圾成分及温度、温度等气候条件有关,分解水量较为难以确定。根据重庆环境卫生科研所对重庆地区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的垃圾分解试验结果:在垃圾含水率平均为50%左右(最高含水率),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

C H I N A V E N T U R E C A P I T A L 52 TECHNOLOGY APPLICATION |科技技术应用 一、引言 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的主要废水污染源。渗滤液含污染物浓度高,以有机污染物为主,若不进行治理将会造成水域的污染影响。对于实行填埋、焚烧和回收同步运行综合处理处置策略的城市而言,其垃圾填埋场的处置对象一般仅限于生活垃圾,这其中不包括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和其它有毒、有害废弃物。渗滤液的收集系统是垃圾填埋场主体工程之一,收集系统采取底层纵横网盲沟导流和垂直立管的组合收集,能够达到有效收集渗滤液的目的。 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当今我国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和物化法,当垃圾渗滤液的BOD/COD 大于0.3时,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较好,可以使用生物处理法;对BOD/COD 比值较小(0.07~0.2)、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以及生物法很难去除的相对分子量较小的有机成分,物化处理效果更好。 (一)生物法 垃圾渗沥液的生物处理主要是指依靠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以及微生物絮体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来去除渗沥液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方法,可分为厌氧和好氧处理两种。 1.渗滤液的预处理 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变化很大,COD 最大可达70000mg/L,BOD 也可达到38000mg/L,而氨氮的质量浓度可达1700mg/L,甚至更高,重金属中则以Fe,Pb 等的浓度最高。渗滤液中高浓度的氨氮会对微生物的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通过对渗滤液的预处理,去除一部分氨氮,对后续生物处理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渗滤液预处理的研究有用空气自由吹脱和加石灰吹脱预处理方法,效果良好,此外还有化学沉淀和吸附的方法去除氨氮,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去除效果。我国北方地区垃圾成分以无机物为主,垃圾自身含水率较低,渗沥液的产生主要来自于降水,渗沥液的产量及浓度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常用的方法是设置渗沥液调节池,雨季时加大处理量,旱季时通过自然蒸发及渗沥液回灌等措施减少处理量,节省能耗。由于渗沥液主要来自于降雨,因此其有机物浓度较低。 2.渗滤液的好氧处理 好氧处理最普遍的方法包括延时曝气、曝气稳定塘等,这些方法对降低垃圾渗沥液中的BOD5、COD 和氨氮都取得一定的效果,还可以去处另一些污染物如铁、锰等金属离子。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较为成熟。目前,主要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有曝气稳定塘、传统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 3.渗滤液的厌氧处理 渗滤液的厌氧法包括厌氧污泥床、厌氧式生物滤池、混合反应器及厌氧塘等,它具有能耗少、操作简单、投资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利用间歇式厌氧反应器将原液中83%的COD 转化成甲烷气体;使用间歇和连续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垃圾渗滤液,使反应器有机负荷率在0.6~19.7g(L ?d)的条件下操作,间歇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去除COD 的效率在71%~92%之间,对于连续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COD 去除效率保持在77%~91%范围内。 4.好氧与厌氧结合处理法 对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采用厌氧、好氧结合处理工艺经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探析 林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刘爱军 裴江萍 济合理,处理效率也较高。采用氨吹脱-厌氧生物滤池-SBR 工艺对某填埋场的渗滤液进行了研究,渗滤液中COD,BOD5,NH3-N 和TN 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9%,99.5%和97%。此外,利用厌氧-好氧反应系统来处理“年轻”的渗滤液中有机物和含氮化合物,脱氮作用和甲烷生成均可在厌氧反应器中进行,有机物去除和硝化作用在好氧反应器中进行,效果良好。由于生物法操作简便,运行费用较低,且技术成熟,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对于可生化性低、难降解的有机物,以及毒性高的废水,生物法处理效果较差,但物化法可弥补该方面的不足。 (二)土地处理技术 土地处理技术是利用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组成的陆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处理污水。污染物通过物理的过滤、吸附、挥发、淋溶,化学的分解与转化,植物的吸收与微生物的降解、吸收等作用得到去除。 (三)蒸发处理技术 蒸发法在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在放射性废水的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作用。所说的蒸发法就是利用外加能量蒸发废水中的水分,使其体积大大缩小。国内外关于渗滤液蒸发技术公开发表的文献很少。与传统处理工艺相比,蒸发工艺可以很容易地适应渗滤液的性质变化。 (四)物理化学法 常见的物理化学法包括光催化氧化、吸附法、化学沉淀、膜过滤、土地处理等。 1.光催化氧化 目前国内外关于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研究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光催化氧化是一种刚刚兴起的新型现代水处理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尤其对一些特殊的污染物比其他氧化法更具显著的优势。 2.膜处理法 膜处理法是用各种隔膜使溶剂同溶质和微粒分离的一种水处理方法,根据溶质或溶剂通过膜的推动力的大小,膜分离法可分为反渗透法、超滤、微孔过滤等。在韩国,为处理“年老”的渗滤液中难降解的有机物和高浓度的氨氮,使用综合膜处理工艺,包括一个膜生物反应器和反渗透装置。处理效果为COD 去除率97%,总氮的去除率91%,运行成本仅为传统处理方法的60%。利用反渗透法处理不同的渗滤液,发现来自于普通填埋场渗滤液和含有可生物降解废物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很好,COD 和氨氮去除率超过98%,并发现透水量和传导性之间有显著线性的关系。膜处理的最大问题是膜污垢,会堵塞膜孔,对处理效率有很大影响。此外膜过滤技术费用昂贵,因此国内膜技术无法得到广泛应用。 3.化学沉淀法 混凝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沉淀法,常常作为预处理并结合其他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显著,但易受pH 值等条件的限制。利用混凝-絮凝法作为反渗透法的预处理,可以解决膜污垢的问题。 4.渗滤液回灌技术 渗滤液回灌就是将渗滤液收集后,再返回到填埋场中,通过自然蒸发减少滤液量,并经过垃圾层和埋土层发生生物、物理、化学等作用截留污染物的过程。渗滤液再循环对废物降解、填埋场稳定性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有机物具有很强的净化 摘 要: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是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水质构成的成分包含很多,污染物分类种类非常多,对应的变化和污染物浓度都较大,怎样对渗滤液进行有效处理,是当今各个垃圾填埋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经验对我国渗滤液处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建设性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展望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

第一章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施工 第一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结构特点 一、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的结构要求 生活垃圾填埋场是指用于处理、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带有阻止垃圾渗沥液泄漏的人工防渗膜和渗沥液处理或预处理设施设备,且在运行、管理及维护直至最终封场关闭过程中符合卫生要求的垃圾处理场地。 填埋场地总体设计中包含填埋区、场区道路、垃圾坝、渗沥液导流系统、渗沥液处理系统、填埋气体导排及处理系统、封场工程及检测设施等综合项目。填埋区的占地面积宜为总面积的70%~90%;不得小于60%。填埋场宜根据填埋场处理规模和建设条件作出分期和分区建设的安排和规划。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同时还应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 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填埋区的结构形式设置在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中的渗滤液防渗系统和收集导排系统,在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使用期间和封场后的稳定期限内,起着将垃圾堆体产生的渗滤液屏蔽在防渗系统上部,并通过收集导排和导入处理系统实现达标排放的重要作用。 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工程的结构层次从上到下依次为:渗滤液导排系统、防渗系统和基础层。 第二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防渗层施工技术本条简要介绍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防渗层施工技术要求。防渗层是由透水性小的防渗材料铺设而成,渗透系数小,稳定性好,价格便宜是防渗材料选择的依据。目前常用的有:黏土、膨润土、土工织物膨润土垫。 一、泥质防水层施工 泥质防水层施工的核心是掺加膨润土的拌合土层施工技术。理论上,土壤颗粒越细,含水量适当,密实度高,防渗性能就好。膨润土是一种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黏土岩,膨润土含量越高抗渗性能越好。但膨润土是一种比较昂贵的矿物,且土壤如果过分筛选,会增大投资成本,因此实际的做法是:选好土源,检测土壤成分,通过做不同掺量的土样,选择最佳配合比,做好现场拌合工作;严格控制含水率,保证压实度;分层施工同步检验,严格执行验收标准,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返工。施工单位应根据上述内容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要点。 (一)泥质防水层的施工工序:验收场地基础——选择防渗层土源——做多组不同掺量的试验——做多组土样的渗水试验——选择抗渗达标又比较经济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施工现场按照相应的配合比拌和土样——现场摊铺、碾压实——分层施工同步检验——工序检验达标完成。 (二)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 施工队伍的资质与业绩:选择施工队伍时应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营业执照、专业工程施工许可证、质量管理水平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要求;从事本类工程的业绩和工作经验,合同履约情况是否良好(不合格者不能施工)通过对施工队伍资质的审核,保证有相应资质、作业能力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2. 膨润土进货质量:应采用招标方法选择供货商,审核生产厂家的资质,核验产品出厂三证(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产品试验报告单),进货是进行产品质量检验,组织产品质量复检或见证取样,确定合格后方可进场,进场后注意产品保护。通过严格控制,确保管件原材料合格。 3. 膨润土掺加量的确定:应在施工现场内选择土壤,通过对多组配合土样的对比分析,优选出最佳配合比,达到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可节约工程造价的目的。 4. 拌合均匀度、含水量及碾压压实度:应在操作过程中确保掺加膨润土数量准确,拌合均匀,机拌不少于2 遍,含水量最大偏差不宜超过2%,振动压路机碾压控制在4~6 遍,碾压密实。 5. 质量检验: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检验频率和质量检查标准同步进行,检验项目包括压实试验和渗水试验两项。 二、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GCL施工 (一)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GCL) 1. 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GCL是两层土工合成材料之间夹膨润土粉末(或其他低渗透性材料),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4.6 渗滤液的收集 在垃圾坝内侧设置两条H×W=2000×1000mm 渗滤液收集沟,总长220 米,收集沟为粘土盲沟,内填厚100cm 的卵石,卵石粒径8cm~12cm。沟上为厚50cm 的卵石导流层,卵石粒径4cm~6cm。收集沟底部为厚10 cm 的砾石, 砾石粒径4cm~6cm;沟内铺设两条平行的DN300 穿孔HDPE 收集管,穿孔管孔径15mm 孔距15cm。两条粘土沟将渗滤液收集沟与垃圾坝内预留的排水管道相连。穿过坝体的5 根DN300HDPE 管将坝内收集到的渗滤液输送至设置在坝外的两座转换井内。其中一个转换井作为渗滤液提升泵房将渗滤液通过一根DN300 的HDPE 管提升进入调节池。HDPE 管上设有闸阀一个,以调节排出的渗滤液量。 渗滤液收集沟下部基础采用大面积开挖施工,回填优质粘土并压实,使之形成不透水层基础面,基面垂直于坝体方向并向坝外形成2%的坡度。 有关内容详见“渗滤液收集系统平面布置图”。 4.7 渗滤液处理工艺 4.7.1 设计渗滤液量的确定 渗滤液的产量主要决定于降雨量、蒸发量、地下水浸入以及垃圾压实后产生的水分。渗滤液处理运行费用较高,确定适宜的处理规模,十分重要。在本工程设计中,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并参考重庆市及附近地区已有垃圾填埋场的实际运行经验对祺龙村垃圾处理场渗滤液产量进行预测。 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多年的气象观测结果,以年平均降雨量为基础,来预测渗滤液产生量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Q=1000-1×C×I×A 式中: Q:渗滤液平均日产量,m3/d; C:渗透系数,一般在0.2~0.8 之间; I:年平均日降雨量,mm; A:垃圾场面积,m2; 在本设计中,垃圾场面积A考虑场区截洪沟以内面积,约50000m2。本设计以两种降雨资料为基础,并考虑部分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量,估算祺龙村垃圾场的渗滤液产量。 1、由降雨引起的渗滤液 (1)以重庆市年平均降雨量1094.6mm 为基础,则I 为3.00mm;相应渗滤液产量为:Q=1000 -1×(0.2~0.8)×3.0×50000=30~120m3/d (2)考虑到重庆市的降雨不均匀性,在5~8 月的(123 天)汛期中,其平均降雨量为756.6mm,则I 为6.15,渗滤液产量为: Q=1000 -1×(0.2~0.8)×6.15×50000=61.5~246m3/d 2、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 垃圾分解产生渗滤液水是一个较为复杂而缓慢的过程,其分解速率与垃圾含水率、垃圾成分及温度、温度等气候条件有关,分解水量较为难以确定。根据重庆环境卫生科研所对重庆地区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的垃圾分解试验结果:在垃圾含水率平均为50%左右(最高含水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