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密度的测量专题

密度的测量专题

密度的测量专题
密度的测量专题

密度的测量专题

1、(1)观察如图所示量筒,每小格代表的体积是_______,量筒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

(2)用天平测小石子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石子的质量为_______克。

(3)利用量筒测小石子的体积。先在量筒内装一定量的水,如图所示水面在量筒的A处,水的体积为_______厘米3。然后将小石子放入量筒里,水面上升到量筒的B处,则小石子的体积为_______厘米3。

(4)算出小石子的密度为_______克/厘米3,合_______千克/米3。

(5)在观察量筒里的水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_______,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_______为准。

2、为了测定一个不规则小金属块的密度,请在下面的小括号中填写(1)、(2)、(3)……以表示正确的操作顺序:

( )把金属块放入盛水的量筒内,读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

( )在量简内盛适量水,并读出水的体积

(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 )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 )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 )算出金属块的体积

(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金属的密度

3、有一枚金属制成的运动会奖牌,质量是32.04g。

(1)你用什么办法测出这个奖牌所用金属的体积?写出所用的器材及简要的步骤。

(2)若测得体积是3.6cm3,则所用金属的密度是多少kg/m3?

4、测蜡块密度的方法讨论。测蜡块密度关键是想办法测它的体积。蜡块的特点是浮在水面上。讨

论题

(1)如果给你量筒、水和一根大号缝衣针,你如何测蜡块的体积?把讨论结果简要记下来。

(2)如果给你量筒、水、一根细线和一个小铁块,你如何测蜡块的体积?把讨论结果简要记下来。

5、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欲测量它的密度,所需哪些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

6、请写出测盐水密度方法。写出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及相应的数学表达式。

7、在测量盐水密度时,进行下列操作,其中的一步错误是:______(填序号)

①把烧杯中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旋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④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拔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小丽在测盐水质量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此时她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

8、有一台秤,用家里现有的一些器材测出矿石的密度。

1 / 4

9、有一台案秤.想测一测瓷碗的密度.他向老师借了一个量筒,但他在测量瓷碗体积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量筒的口太小,不能将瓷碗直接放入.而小王又不愿意将碗打破.请你帮小王同学想想办法,还需要什么器材?并帮他完成实验.

10、一件工艺品,但不知空间是什么金属制成的.于是用天平和量筒对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以下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请结合图甲将表格填完整.

通过测量,发现这件工艺品是用_____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_____.这种金属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可用图像中的_____直线来表示.图乙中直线a表示的是_______金属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

11、能不能测量出冰糖块的密度?"

下列仪器和材料:①天平(配有砝码),②量简,③水,④细线,⑤面粉,⑥白纸,⑦保鲜薄膜,⑧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冰糖.

请你想想,如何选用上述器材,设计出一个最佳的测量方案.

12、现有一架已调好的天平,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足够的水和待测液体,一个滴管。不用砝码测出液体的密度,请设计出测量步骤及导出密度的计算关系。

13、下面是用小瓶、水、天平和砝码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1)用天平测出的质量m0;

(2)在小瓶中倒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则瓶中水的质量为;

(3)将水倒出,再往小瓶中倒满,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 (4)由上面测出的数据,算出酱油的密度,表达式为ρ= ·ρ水;

14、在测量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两个同学的操作有些区别。甲同学的做法是:

1.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杯;

2.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

3.将玻璃杯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体积V;

4.算出盐水的密度ρ盐=

乙同学的做法是:

1.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一部分到量筒里,记下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m2;

4.算出盐水的密度ρ盐=

你认为哪个同学的操作更合理?

15、给你一个玻璃瓶、一架天平(含砝码)、足量的水和待测液体,你如何测液体的密度?要求写测量步骤及测量结果的表达式。

16、有一团铜线,估计有几百米,现身边有一架天平,一把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想很快确定铜线的长度,实验步骤为:

⑴先用天平称出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用刻度尺量出_________________

⑶然后又用天平称出________________

⑷这团铜线的总长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

17、一架天平的砝码盒中各砝码的质量及个数见下表天平的游码标尺如图所示,

3 / 4

(1)当准备向右盘加砝码时,首先应想的问题是 。

(2)在右盘加20g ,10g,5g,砝码各一只发现天平横梁上的指针在标尺的两侧不断摆动,如图所示

① 用下列哪一步操作可正确称出物体的质量 A .将横梁上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B .将横梁上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在天平右盘加砝码

D .从天平右盘取出5g 砝码并移动游码

② 该物体的质量

A .可能大于35g

B .在30g 与35g 之间

C .可能小于30g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该天平的分度值是 g 。测量范围是 。

18、给你一架无砝码、无游码、已调好的等臂天平和一个量杯、细绳、一些细砂及适量的水(设水

的密度ρ水

已知).请测出一小块矿石的密度.要求:

(1)写出实验步骤及要测量的物理量; (2)推出用所测物理量表达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19、现有一台天平(含砝码)、一个刻度看不清的小量杯、一根细线和足够的水,试用这些器材测定小铁块的密度ρ。要求:

(1)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简单的测量方法。

(2)根据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计算铁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20、测出小石块的密度。有一个水杯、一把钢尺和一些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

(1)用一根细线拴好小石块系在钢尺的一端A ,用另一根细线系在钢尺的某一适当位置O ,手提细线使钢尺悬挂,钢尺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______;

(2)把小石块浸没在盛有湖水的水杯中,将钢尺的悬挂点向远离A 端移动到另一适当位置O ′,使钢尺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

(3)已知湖水的密度为ρ水

,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的表达

式为ρ石

= 。

21、用杆秤,茶缸,茶盘,和水便测出了土豆密度,请问他是怎么测的?

22、考古工作者从一批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一枚大约如火柴盒大小的印章(但不象火柴盒那么规则,四周和上端都有浮雕).按常理,印章多为石头的,而这枚印章清洗后从色泽上看象是金属的.为搞清楚它究竟是什么材料的,考古人员决定测出它的密度看看.现在把这个任务交给你,请你选用实验室常见的实验器材或常见的生活用品做实验.有一点需说明的是,这枚印章放不进常见的量筒. (1)你需要什么资料以备在实验时参考?

(2)实验室只有常见的量筒,你在实验时是否选用它?

(3)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包括使用什么器材、怎样操作、如何处理实验数据以及得出结论等).

23、方糖是一种由细白砂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砂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要求写出:①测量的主要步骤及所测物理量;②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24、小燕想测粉笔的密度,它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量,但因为粉笔的吸水性很强,不能用排水法测量。你能帮她想出办法测粉笔的体积吗?

25、在做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其中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老师对这两种方案分析后指出:其中一种方案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另一种方案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小,而丙同学的方案是最好的。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填写出丙同学的方案。甲、乙两同学的方案中,谁的方案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

26、给你一架天平和砝码,一只量筒,一只烧杯,适量的水和某液体,根据下列不同原理测出某液体的密度,请分别简述出测量的步骤。 原理一:ρ1

/ρ2

=m 1

/m 2

(体积相同时)

步骤

原理二:ρ1

/ρ2

= V 2

/V 1

(质量相同时)

步骤:

27、有一卷粗细均匀的裸铜线。为了粗测这卷铜线的总长度,小明想出了一种方法(见下表中的方法一)。现请你另外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在不拉开这卷铜线但可以截取一段铜线的情况下,粗测这卷铜线的总长度。(所用器材不限) 28、用天平(含砝码)怎样测出墨水瓶的容积?你如何测量?还需哪些器材?要求写出测量步骤及测量结果的表达式。

29、有几堆谷物(稻谷或小麦),要比较它们的质量好坏(注:这里所谓的“质量好”是指谷物中

空瘪的子粒数较少,饱满的子粒数较多).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其中至少有一种方法是适合农村普通家庭条件的.

30、现有六种物质:铁、水银、水晶、白酒、牛奶、巧克力。请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把它们分成两类(至少用两中不同的分类方法)

31、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1cm 、2cm 、3cm ,质量分别为3g 、24 g 、54g ,已知一个是空心的,请用两种不同方法鉴别出来。 32、不用天平,如何只用量筒测出质量为100g 的酒精?

初三物理专题复习《密度的测量》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密度的测量巩固质量、密度、体积、重力、浮力、压强的简单计算及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知道测量密度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测量密度的一些特殊方法,学会评估实验、分析实验误差。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自主复习: 1、常见的力学物理量的测量工具: (1)质量:_______ (2)体积:______ (3)长度:_________ (4)力:____________ 2、计算密度必须涉及的两个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 3、含有密度、质量、体积、重力的公式: (1)m=______ (2)G=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基米德原理) (3)F 浮 (4)弹簧测力计测浮力:F =___________ 浮 =_________ (5)物体漂浮、悬浮的条件:F 浮 (6)p=_______(液体压强公式) 4、从包含密度、质量、体积、重力的公式可以看出,密度测量的实验题往往会和浮力、压强、杠杆等相结合。 5、测量密度的题可能倾向: (1)给出天平和量筒 (2)只给天平 (3)只给刻度尺 (4)只给弹簧测力计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 1。 2、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记下的体积为V 。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m 2。 4、盐水的密度 = m1-m2/ V (二)一般测液体密度方法测液体的密度方法 m 1 V m 2 (三)一些测密度的特殊方法(附:典例引领) 1、利用浮力测密度 (1)用量筒或量杯测密度 原理: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F 浮=G 物=m 物g ,而F 浮= 液 gV 排,只要能测物体漂浮时的浮力,通过等量代换就能间接算出物体的质量,然后根据 =m/v ,求得待测物 的密度。对于不能漂浮的物体,要创造条件使其漂浮。 ? 方法:等量代换? 公式变形? 充分利用漂浮F 浮=G 物的特点 例 请利用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测出一玻璃制成的小试管的密度,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玻璃密度表达式。 ? 分析:有量筒和水易测出试管的体积,要测其密度关键是如何通过等量代换找出质量。空试管能漂浮在水面上F 浮=G 物,算出浮力就知道重力和质量。 ? 实验步骤:(如图) ?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 1。 ? (2)将小试管放进量筒使其漂浮,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 2。 ? (3)将小试管沉浮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 3。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真题热身 1.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向(选填“右”或“左”)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如图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填入下表中的空格中. 物理量/单 位 空杯的质量m /g 杯和酸奶的质量 m/g 酸奶的体积V/ mL 酸奶的密度ρ/kg ?m-3 测量值 (3)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实验产生的实验误差? 2.小明的妈妈最近买了一个工艺品,看上去像是纯金制作的 (1)小明妈妈想知道这个工艺品是不是纯金的,你认为可以测出工艺品的这个物理量,从而进行鉴别。

(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工艺品的密度,请你将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排列起来(只填序号): a、将工艺品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工艺品和水的总体积V 1 b、用天平称出工艺品的质量m c、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V 2 d、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ρ (3)实验中,小明测量工艺品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的质量以及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一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测体积时,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二所示,则工艺品的体积为 cm3.则工艺品的 密度为 kg/m3.小明收集了几种金属的密度如下表所示,那么妈妈的工艺品是由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 (举1例)。 二、题型分析

1、常规法——天平量筒法固体——天平/弹簧测力计 质量的测量液体——天平+烧杯 实验原理:ρ=m/V 规则形状(刻度尺) 固体 形状不规则(排水法)(量筒+水) 体积的测量密度小于水的固体(针压入 法/挂铁法) 液体——量筒/量杯 例题: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 将;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 调节。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g/cm3.

测密度练习题 1.小芳用天平测一实心塑料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如图所示, 再把塑料块放入装有酒精的量筒,量筒在塑料块放入前、后的 液面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此可知塑料块的质量是g, 体积是cm3,这种塑料的密度是㎏/ m3。 2.在“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实心小铁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小 明同学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a)(b)(c)所示,当天平平衡 时,右盘上的三个砝码质量依次50g、20g、5g,游码位置如 图(a)所示。 ⑴请你将小明同学所测的数据填入表格的栏目内 33 ⑵计算铁块密度的公式是;铁块的密度ρ= 。 3.小明在实验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 量是g, ⑵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 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 ⑶矿石的密度是㎏/ 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4.一次实验课上,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下列器材:一架已经调好的天平,(无砝 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等,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定一 个合金块的密度。小明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②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到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③将烧杯内水到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a图所示) ④用细线栓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a的量筒内,测出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如 b图所示)。则 (1)合金块的质量= g;合金块的体积= cm3;合金块的密度= ㎏/ m3(2)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小明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或“偏小”),产生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测量物质的密度专项练习题 一、测量固体密度 考点: a、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天平的使用:实验前的调平——游码归零,平衡螺母的调节;左物右码;镊子夹取砝码;称量时的调平;天平的读数——注意分度值); b、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量筒的使用及正确的读数方法); c、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d、密度的计算; e、根据测量结果判断物质材料; f、测量固体密度的步骤(补充步骤或完善设计); g、密度表达式的推导; h、误差分析(先测体积后测质量,体积偏大,密度偏小); i、实验方案的选取或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估; j、特殊的测量方法(特殊方法例如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天平没有砝码;特殊物质例如吸水物质,漂浮于水面的物质,易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状的固体等)1、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同学们选取的器材有:石块、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水、细线.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石块放入左盘,在右盘 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 重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 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 量为________g; (3)将石块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中前后液面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______cm3,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2、在“测量小木块的密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天平、量筒、小木块、细长铁丝、水。 (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 的________刻度线,若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应将 天平的平衡螺母向调_________(选填“右”或“左”),直至指针对 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微专题一 密度的测量技巧 专题概述 测量物质的密度的方法有很多,根据题目给予的条件不同,可分为常规方法和特殊方法测密度,如缺少直接测量某一物理量的工具,需要间接测量质量、体积,或利用已知物质密度等效代替;根据物质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常规物质和特殊物质测密度,如漂浮于水面上的物体、易吸水物体、易溶于水的物体或颗粒状物质等.这类实验探究题也是中考高频考题之一. 方法指导 一、特殊方法测密度 1.质量的特殊测量 (1)利用弹簧测力计:m =G g . (2)漂浮法:将溢水杯装满水,物体放入溢水杯中并漂浮于水面,用量筒收集溢出的水并测其体积V ,则m =ρV . (3)杠杆法: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有mgL 1=FL 2,可得m =FL 2L 1g . 2.体积的特殊测量 (1)公式法:规则物体的体积V =长×宽×高. (2)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体的重力G 和在水中的示 数F ,则V =G -F ρ水g (3)溢水法:将溢水杯装满水,物体放入溢水杯中,用烧杯收集

溢出的水并测其质量m水,则V=m水ρ水 . 3.密度的等效代替 (1)等容(体积)法:两容器完全相同,装有相同体积的两种液体, 即V1=V2,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容器总质量之比,即ρ1 ρ2= m1 m2. (2)等质量法:两容器完全相同,装有相同质量的两种液体,即 m1=m2,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液体体积之比的倒数,即ρ1 ρ2 = V2 V1. (3)等压强法:容器中某处两侧两种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1=p2,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等于两种液体中此处所处深度之比的倒数,即 ρ1ρ2= h2 h1. 二、测量特殊物质的密度 1.浮在水面的物体:可采用针压法、沉坠法、滑轮法. 2.易吸水的物体:可采用覆膜法或让其吸足水再测其体积. 3.易溶于水的物体:可采用饱和溶液法或排沙法. 4.颗粒状物质:可采用排沙法. 分类练习 1.(2019,包头)如图是“利用杠杆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ρ水=1.0×103 kg/m3)

质量与密度专题 一、知识点及方法: 1、质量 (1)定义: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状态无关. (3)单位:t、kg、g、mg. (4)测量:天平. a.天平的使用: ①水平放置 ②调平(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 ③测量(左物右码) ④读数(砝码总质量+游码示数) b.天平纠正: ①未调平(左偏、右偏) ②游码未归零 ③左物右码反了 ④砝码不规范(偏大、偏小) 2、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物质的质量. (2)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质量、体积、形状等无关. (3)单位:1g/cm3=103kg/m3 (4)常见密度:水→1.0×103kg/m3,冰→0.9×103kg/m3,水银→13.6×103kg/m3酒精→0.8.6×103kg/m3金属密度大小顺序:ρ铅>ρ铜>ρ铁>ρ铝 (5)密度的计算: ①空心问题判断方法:三种a.由密度来断断b.由质量来断断c.由体积来断断 ②平均密度问题: ③盐水选种问题 ④含沙量问题 ⑤差值法(如装满水m总=350g,放入球后500g,取出球后300g,求ρ球) (6)密度的测量 密度的测量是本章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中考的必考考点.常见的密度测量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1)常规情况. ①固体 ②液体(如牛奶、食盐水、植物油等). 液体类应注意如何减小测量误差.特别是粘稠状液体(如植物油)应采用差值法测量质量,步骤如下:a.测出装有部分植物油的烧杯总质量m1.

b.将烧杯中倒出适量植物油至量筒中测出体积V. c.用天平测出烧杯中剩余油和烧杯的总质量m2. d.. (2)非常规情况.即缺少部分实验器材. ①液体类变形:缺量筒. 液体类若缺少量筒.液体体积可采用水替代法间接测量.以测量牛奶密度为例.替代法的具体步骤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杯. b.在烧杯中装满水.测出总质量为m1. c.倒出水.装满牛奶.测出总质量为m2. d.. ②固体类变形:缺量筒. 固体类若缺少量筒.可以用溢水法或替代法测量体积.步骤如下: 溢水法: a.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为m b.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再将固体放入溢水杯中使其浸没.测出溢出水质量为m溢. c.. 替代法: a.用天平测出空瓶质量m瓶. b.在瓶中装满水.测出总质量为m1. c.倒出水.装入适量固体.测出总质量为m2. d.在装有固体的瓶中加入水至满,测出总质量为m3. e.. ③其他类变形: 密度测量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类变形,比如将天平换成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求质量.还可以将浮力的知识引入,漂浮测质量,沉没测浮力求出体积等. 二、专题练习: (一)选择专练 1.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武汉市中考题) A.密度与质量m成正比 B.体积V与密度成反比 C.同一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成正比 D.密度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 2.对于两个不同的实心球,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大的球质量一定大B.密度大的球体积一定小 C.体积大、质量大的球密度一定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学校: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分)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体积――质量图线,由图线可知它们的密度关系为() A.ρ甲>ρ乙>ρ丙 B.ρ乙>ρ丙>ρ甲 C.ρ丙>ρ乙>ρ甲 D.ρ甲>ρ乙>ρ丙 2.(2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苹果重约0.1牛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5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是4s D.一名初中生从一楼上到二楼所做的功约150J 3.(2分)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6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A.20g,1.0×103kg/m3B.60g,0.8×103kg/m3 C.60g,1.0×103kg/m3D.20g,0.8×103kg/m3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4.(3分)甲、乙两个烧杯中都装满液体,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液面下相同的深度处(如图).观察压强计U型管中的液面情况,可以得到:液体在金属盒橡皮膜所在的位置产生的压强大小关系时ρ甲、ρ乙;甲、乙两个烧杯中所装液体密度关系是。 5.(3分)有一实心铜块的密度是8.9×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若将它截成大小相同的两块,每一块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6.(3分)现有如下器材:天平、砝码、刻度尺、烧杯、水,设计一个测量正方体糖块密度的可行方案,要求写出: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2)选用的器材:___________. (3)设计方案中应测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 (4)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 7.(3分)如图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冠军奖牌是银质镀金,亚军奖牌是银质,第三名奖牌为铜质,三种奖牌各部分的体积、形状完全相同,那么三种奖牌中的金属质量由大到小排序为若银牌中银的质量约为160g,则铜牌中铜的质量大是.(ρ金=19.3× 103kg/m3,ρ银=10.5×103kg/m3,ρ铜=8.9×103kg/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测量物质的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会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并会简单的误差分析 (2) 会用各种特殊的方法测量密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习题训练各种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的方法,将各章节知识融会贯通。 (2)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地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会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的解题方法与误差分析 三、教学难点 会用各种特殊的方法测量密度 四、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本节知识涉及了力学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而特殊测量密度的方法又涉及到压强、浮力、杠杆等力学知识,因此测量密度相当于一条主线,将整个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正因为如此,对于本知识点的剖析和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五、考试情况 (一)近六年荆门市物理中考测量物质的密度相关试题及分值。 1、2009年,选择题(2分)。 2、2011年,实验题:测量金属块的密度(6分)。 3、2012年,选择题(3分)。 4、2013年,实验题: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5分) 5、2014年,选择题(3分)。 (二)测量物质的密度中考考点分析 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经常出现在中考题里,几乎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虽说变化多端,但只需把握实验测物体密度的原理:ρ=m/V;通常考查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实验步骤的正确填写、排序或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的误差及产生原因;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实验方案的评估及改进;运用特殊方法测密度,如压入法、坠入法、饱和溶液法,结合浮力、压强、杠杆的知识对于求密度等.包括对实验过程的科学评估(即误差分析),分析归纳,语言表达等能力. 六、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Array【基础知识储备】回顾书本内容,重温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一 1、密度测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即要测出物质的_____和 _______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利用公式____________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___ _______。 3、请简单总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4、请填出这只量筒量程是,分度值是。 5、如图量筒的示数量筒中的水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视线要____________。 基础知识二

物理力学实验题 1、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图12 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时应将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l;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 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 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4)图13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 2、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Array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21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 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1乙所示,可知小矿石的质量m= ; (4)然后用一细棉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21丙所示,然后取出小石块,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cm 3 。 (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m 3 。该小组测算得的密度值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 3 )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 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 1; ② 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 水面对应的示数V 1; ③ 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 2; ④ 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 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15中天平和量筒的读 图15 5g 500 400 300 200 100 m 10

密度测量专题复习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初三物理专题复习《密度的测量》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密度的测量巩固质量、密度、体积、重力、浮力、压强的简单计算及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知道测量密度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测量密度的一些特殊方法,学会评估实验、分析实验误差。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自主复习: 1、常见的力学物理量的测量工具: (1)质量:_______ (2)体积:______ (3)长度:_________ (4)力:____________ 2、计算密度必须涉及的两个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 3、含有密度、质量、体积、重力的公式: (1)m=______ (2)G=______ (3)F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基米德原理) (4)弹簧测力计测浮力:F浮=___________

(5)物体漂浮、悬浮的条件:F浮=_________ (6)p=_______(液体压强公式) 4、从包含密度、质量、体积、重力的公式可以看出,密度测量的实验题往往会和浮力、压强、杠杆等相结合。 5、测量密度的题可能倾向: (1)给出天平和量筒 (2)只给天平 (3)只给刻度尺 (4)只给弹簧测力计 (5)只给量筒 三.方法总结、典例引领 (三)一些测密度的特殊方法(附:典例引领) 1、利用浮力测密度 (1)用量筒或量杯测密度

原理: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F 浮=G物=m物g,而F浮=液gV排,只要能测物体漂浮时的浮力,通过等量代换就能间接算出物体的质量,然后根据=m/v,求得待测物的密度。对于不能漂浮的物体,要创造条件使其漂浮。 方法:等量代换公式变形充分利用漂浮F浮=G物的特点 例请利用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测出一玻璃制成的小试管的密度,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玻璃密度表达式。 分析:有量筒和水易测出试管的体积,要测其密度关键是如何通过等量代换找出质量。空试管能漂浮在水面上F浮=G物,算出浮力就知道重力和质量。 实验步骤:(如图)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1。 (2)将小试管放进量筒使其漂浮,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2。 (3)将小试管沉浮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3。 表达式:玻= 拓展:利用上题中的器材,如何测出沙子的密度。 分析:沙子的密度大于水,要创造条件使其漂浮(将沙子放进漂浮的试管里),沙子重力等于试管增大的浮力。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利用浮力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专题 1.(2019金华,7)归纳与演绎是科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下表是兴趣小组归纳“根据ρ=,运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请回答: 2.(2019吉林,26)某实验小组用天平和刻度尺分别测出了质地均匀的正方体蜡块和盐水的密度。 (1)用天平测蜡块的质量时,应将蜡块放在天平盘,如图14甲所示,蜡块的质量是 g; (2)用细针使蜡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水杯中,再用天平称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0g,则蜡块的体积是 cm3,蜡块的密度ρ蜡= g/cm3;

(3)用刻度尺测出正方体蜡块的高度为h1,如图乙所示,蜡块漂浮在盐水中,再用刻度尺测出蜡块露出液面的高度h2,则盐水的密度ρ盐水= (用h1、h2和ρ蜡表示)3.(2019大庆,19)善于奇思妙想的小强及其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温度为20℃)进行综合实验。 (1)该小组想研究“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图甲所示是密度计的简化模型,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内放一些小铅粒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设玻璃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液,该液体密度为ρ液,密度计漂浮在水中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水,水的密度为ρ水,则浸入液体的深度h液=(用给出的物理量表示),由此可知,此密度计漂浮在煤油(密度为0.8×103kg/m3)中时浸入深度h煤油=h水(填数值),密度计刻度特点是(选填选项前序号①上小下大②上大下小③均匀④上疏下密⑤上密下疏)。 (2)该小组想继续探究“某液体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乙所示装置,长为0.6m 的绝缘轻质杠杆ab悬挂在高处,可绕O点转动。杠杆a端的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为1×10﹣3m3的实心合金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液体中。b端轻质细线悬挂的铜柱在上下移动时能带动滑片P移动。滑片P重力和摩擦不计。 ①若电源电压为3V,滑动变阻器标有“100Ω 1A”字样。在电路中串联一个量程为0~15mA 的电流表,为保证电路安全,定值电阻R的最小阻值是Ω。 ②小强在给该液体加热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减小,则可得出该液体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除烧杯内的液体外,装置中其他物体的热胀冷缩忽略不计,合金块始终浸没)。 (3)该小组还想利用此装置继续测量该合金块的密度。已知该烧杯中液体在温度为20℃时计的密度为1.1×103kg/m3.杠杆水平平衡时,铜柱质量为2kg,点O距杠杆b端0.2m。则合金的密度是kg/m3.(g取10N/kg) 4.(2019沈阳,23)小明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利用家中的物品做了几个小实验。 (1)小明把小萝卜放入水中,小萝卜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它受到的浮力为F浮,重力是G萝,那么F浮____G萝(选填“>”、“<”或“=”)。

综合练习 1. (04四川)小明同学有一副木质象棋,为了知道该木质材料的密度,他取来一只量筒,盛水后先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180mL ,接着他将一枚棋子投入量筒中,稳定后棋子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192mL ,最后他用一根细铁丝将棋子按入水中,使其被水完全浸没,稳定后再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200mL ,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小明 同学算出该木质材料的密度,你算出的密度值是ρ= kg/m 3 。 2. (04福建漳州)为了测量牛奶的密度: (1)给你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请你写出测量步骤和密度大小的表达式。 步骤: 表达式: ; (2)若给你弹簧测力计、细线、适量的水和一个带盖的轻小塑料瓶,你怎样测量牛奶的密度(要求写出测量步骤) 步骤: 0.6×103 答:⑴步骤:①在烧杯中盛适量的牛奶,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 1;②把烧杯中的牛奶倒一些进量筒,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牛奶的质量m 2; 表达式:V m m 2 1-= ρ ⑵步骤:①在塑料瓶中装满牛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牛奶的重G 1,算出牛奶的质量m 1;②倒出瓶中牛奶,然后往瓶中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水的重G 2,算出水的质量m 2;③把牛奶的质量除以体积算出牛奶的密度。 3.(04泰州)亮亮利用一只量杯(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一根细线和一只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物块的密度(该物块不吸收任何液体),实验流程如图16所示,根据图示可读出物块重为 N ,物 块的体积为 cm 3 ,计算出物块 的密度ρ物= kg/m 3 ,该液体 的密度ρ液= kg/m 3 . 2.5 100 2.5×103 1×103 4. (04江苏宿迁)(实验题)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欲测出这种液体的密度,请你写出: ⑴.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综合专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常考题型有: 1】 测量固体的密度; 2】 测量液体的密度; 一、必备知识理解识记: 1.基本实验原理:V m =ρ 2.常见测量质量的方法有:天平测量法(固体);天平烧杯作差法(粉末状、液体);弹簧测重力计算法; 3.常见测量体积的方法有:量筒测量法(液体);量筒排水作差法(小物块);体积等效测量法;浮力溢水法; 二、分类题型典例讲解+变式训练: 测量固体的密度------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课本实验) 测量液体的密度------测量盐水的密度(课本实验) 拓展: (一)有天平、有量筒测密度: 例1. (2016河池22题4分)南丹县盛产锡矿,素有“锡都”之称.刘洋同学捡到了一小块锡矿石,想测出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 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刘洋用天平来测量矿石的质量,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

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3)他用细线绑住矿石放入盛有20 cm3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乙所示,矿石的体 积为________cm3,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练习: 1.(8分)小明想要知道豆浆的密度大小,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他应该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托盘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3)把豆浆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1,则倒入烧杯中的豆浆质量为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4)将烧杯中的豆浆全部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豆浆的体积V,由此得知豆浆的密度为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5分)广西南疆盛产花生,花生是城乡人民群众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小花同学为了测量花生油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__,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____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紧接着进行以下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花生油的总质量m1,如图甲 B.将待测花生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m,如图乙 C.从烧杯中倒一部分花生油到量筒中,测出这部分花生油的体积,如图丙 以上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由图丙可得花生油的体积为________cm3,则花生油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有天平无砝码测密度:

《6.3测量物质的密度》专题练习题 知识点回顾: 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可以用量筒测出。 2、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1L= dm3 1mL= cm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和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相(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量杯来测量。 专题练习: 实验探究题: 1.为了鉴别妈妈的银手镯是否纯银制成的,小芳利用电子天平,溢水杯、大小合适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A.将电子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底板水平 B.将手镯放在电子天平的托盘上,液晶屏显示如下图所示,则手镯的质量为________g;

C.用电子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22.060g D.将手镯浸没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烧杯收集溢出来的水 E.用电子天平测量溢出来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460g 则手镯的密度为________g/cm3(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评估:①若测量前,电子天平底板没有调水平,则测得的质量偏________(填“小”或“大”).②由于溢水管口残留有少量水,由此会导致测得的密度偏 ________(填“小”或“大”). 2.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量某液体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移动. (2)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作者:张杰 【学习主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时间】1课时 【课程标准】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3节的学习内容。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不吸水不规则塑料块的密度和盐水密度这些知识与技能。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ρ=m/ν去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起到了巩固上节课内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也是学习力学的第一个关键实验,有助于以后浮力知识的学习,是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教学重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学情分析】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物质的属性──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就能操作,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形状,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对于测液体的密度,同学们也能想出大致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测量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想到,很多学生由于受前面“用天平测液体质量实验”的影响,往往制定出不精确的方案,学生注意不到没把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有些残留在了烧杯内,使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所以这一环节要做重点处理。 【学习目标】 1、尝试用密度知识鉴别生活中的物质。 2、通过实验进一步体会物质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中考专题复习——密度的测量 一、专题指导 要测物质的密度ρ,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再使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然后根据公式V m =ρ计算得到物体的密度。这种最基本测密度的方法同学们已经掌握的很好,在本专题中我们不再赘述,本专题里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实验过程中当所需的测量仪器缺少天平或缺少量筒时我们如何利用其它思路或借助其它仪器来测物质的密度。 (一)缺少天平,有量筒 缺少天平但有量筒时,研究对象的体积很方便测得,若想得到研究对象的质量,我们往往需要借助浮力的知识,利用漂浮状态下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来获得研究对象的重力,找到重力也就找到了质量,问题就解决啦! 【例1】小明想要测量木块的密度,提供的器材有:木块、水、细针、量筒 ,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 2; (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 3。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上述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木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________。 【例2】小明手上有一块橡皮泥,他想测出橡皮泥的密度。小明利用一个量筒、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橡皮泥密度的方案,一下是他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明的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橡皮泥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1)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V 1; (2)将橡皮泥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V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V 3;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上述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为: ________。 思考:上述例1、例2两个例子中如果液体不是水而是密度值未知的液体,在已知固体密度的条件下,你能否借助上述思路测出该液体的密度值呢?如果固体密度也未知,但是给了水,你能测出该液体的密度吗?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平乡县职教中心张克强 教学过程设计

的盐水的密度,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呢?合作探究: 一、量筒的使用: (一)观察量筒归纳量筒测量液体密度的使用方法。 (二)使用方法: (1 )、如何测固体(石块)体积的方法(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一块总结使用量筒测固体的方法)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 i;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o V2与V i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学生观察本组量筒回答问题:(1)单位ml (2)最大量程100ml,最小分度值为1 ml (3)正确读数: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学生动手操作: 仃吐*11水的总你枳 石块的体积:V =V2 -V1 (2)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可采用 “溢杯法”测量其体归纳总结使用量筒测量不同物体体积的方法, 使学生 知道本 节知识 的原理, 进一步 熟悉测 量工具 的使用 方法, 培养学 生观察 能力, 总结能 力,从 实际操 作中总 结量筒 的使用 方法。 培养学 生的转 化思想, 引导学 生学会 使用量 筒测量 固体的 体积。

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 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3)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①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②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学生理解使用量筒测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用画图法表 示自己的方法图形可 以使学 生有一 直观的 感觉, 便于学 生理 解。 分组实验: 【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密度】(播放课件)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 选择实验器材,将本组设计的测量方法的原理图按操作步骤的顺 序。 设计测量石块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学生自 主设计 测量小 石块密 度的实 验方 案。进 行实验 与收集 数据。

2021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试题密度测量1.小源利用学校实验室的器材测量一个工件的密度: ⑴如图甲所示,小源将天平放在________水平台面上调零后,他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_处,就说明天平的横梁平衡了;根据甲图,新指出小源在天平的调节时的错误?________ ⑵小源改正错误,重新调节好天平后,测量出工件的质量为m; ⑶因为工件放不进量筒中,所以小源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测量工件的体积:________ ①他向量筒内装入足够多的水,测出水的体积为V1; ②他将工件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工件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可以判断出工件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再用细长针将工件慢慢压入水中浸没; ③再从烧杯中取出工件,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当烧杯中的水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由此就可以测量出工件的体积,这种方法测量的结果比工件体积的真实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

⑷综上所述,工件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用所测及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小南和小开想测量一瓶食用油的密度(装油1.5L,总量约 1.4kg,如图甲),实验器材有一个小型电子天平(直接显示放在其上的物体质量,如图丙)、水平工作台、足量的水、大水槽、细线、记号笔、一块密度比水大的橡皮擦、干毛巾、一只烧杯和一个量筒,请回答∶ (1)食用油装在有盖子的薄塑料瓶内,小南想先判一下其中食用油的密度范围,于是将整个油瓶放入有水的水槽中,稳定后的状态如图乙所示,若瓶子自身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则初步可知食用油的密度________水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小南想直接用如图丙的电子天平测这瓶食用油的总质量,但被小开阻止了,原因是________。 (3)小开测食用油的方法为∶ ①先把空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记下此时电子天平示数为m1; ②将烧杯中装入适量食用油再放在电子天平上,记下此时电子天平示数为m2;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2)

根据液面的位置正确读数,读数时不能将量筒用手拿起 要适当估读 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为单位标度的,分度值是 则读出的液体的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点拨:题图所示的量筒靠近筒口的最大刻度为“50”,附近标有“ 量筒每个小格代表2 mL,表明该量筒的分度值为 液体、固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测液体的体积——直接测量法:将液体倒入量筒,根据液面的位置直接读取液体的体积。 如测量不规则

体积 用一细长针刺入被测物体并用力将其压入 注意:测不规则的易溶于水的固体体积时,可以用其他物质代替水,如面粉、细沙等。 【例】如图所示,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则石块的体积是cm3。 答案:12 点拨:由图可知,石块排开水的体积是乙图量筒中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去甲图中水的体积,即V 3-24 cm3=12 cm3。 石=36 cm

=。 、量筒、细线、石块、水、烧杯。 由量筒口慢慢将石块浸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根据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ρ ==。 从而使测得的密度值偏大。 填“左”或“右”

测金属块的体积。小明把金属块放到盛有5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请你依据给出的密度表确定,组成金属块的金属可能是。 几种物质的密度(kg/m3) 铅11.4×103 质量为54 g =,==2.7 g/cm103 =。

==。 ==。这种做法从理论上来说是正确的但由于从量筒向烧杯倒液体时不可能全部倒出 (1)小梦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 盐水的密度是kg/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