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铁道车辆基本知识

第二章 铁道车辆基本知识

音韵学的经验

上海师大潘悟云教授和社科院语言研究所麦耘教授学习音韵学的经验 每一门学问,都有一些需要死背的内容,即使像数学这样严密靠逻辑演绎的学问,还要背一些数字,如圆周率3.1416,还有不少的公式。但是,越是成熟的科学,需要死背的东西就越少。语言学是一门不成熟的科学,但是在社会科学中,语言学将率先成熟化,率先向精密科学靠拢。而语言科学中,语音属于表层,更容易精密化。音韵学如果还要继续发展的话,还有它的生命力的话,就要大幅度减少死背的内容。 音韵学中最关键,也最令人生畏的地方,就是背中古的音韵地位。现在一些学校讲音韵学,只讲一些知识性的内容,中古有哪些韵,哪些摄,哪些等,上古有哪些韵部,还有什么阴阳对转、古本音变音之类,令人如堕五里云雾,越学越糊涂。但是这些学了以后,实际上连音韵学的门槛都还没有进入。你如果不把常用字的中古音韵地位牢记在心,不要说不能研究音韵学,就连音韵学的著述都难以看懂。有些训练有素的高校,特别是一些很严谨的学者,是要学生死背中古音的。如本版向柏霖的贴子说,他在沙加尔的指导下背了两年多。包拟古的基本教材是高汉的《汉文典》,他要学生熟读上面的音形义。我见过一些老前辈,他们大体有早年的童子功,从小就开始死背了。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一位张世禄先生的弟子,算是我的师兄,问张先生如何背《广韵》。张先生说,每天背几个,长久了就会记住了。据说还有一位老先生,是要弟子把《广韵》抄九遍。这些老前辈的做学问功夫我是很佩服的。但是,在他们那个年代还可以这样做,他们从小就开始熟读古书了。但是我们在复旦读研究生的时候,被文革耽误了青春,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再花几年时间去死背是不现实的。更重要的是,音韵学是一门科学,科学主要是靠规则,而不是死背。你即使把一本《广韵》都背下来,而对于整个语音史的规则毫无所知,岂不成了两脚书厨。你可能要问,那你说该怎么办?好,我就来谈我背《广韵》的经验。 文革期间,有幸认识郑张尚芳先生,当时他虽然还是温州渔械厂的一名磨工,但是在音韵学、方言学方面已经卓然成家了,不信你可以看看1964年《中国语文》上的《温州音系》与《温州话的连读变调》,当时他只不过二十几岁,但是至今仍很少有人对方言作这样细致而深刻的描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精通音韵学,我文革中认识他的时候,他35岁,对《广韵》如数家珍,我是佩服得不得了。不久,他就要我作他的助手,共同构拟上古音。 他要我做的工作就是模仿董同龢先生的办法,把一个个汉字往他构拟的上古音框架中填。但是,这个工作只有熟悉中古音的音韵地位才能作。我以前耽溺于作诗填词,背过诗韵,那只不过是106韵,我还是不甚了解,特别入声韵,真是记不住,现在要记206韵,那怎么做? 他教了我一个诀窍。我当时在温州锅炉厂的政宣组作事,生产瘫痪,正好无事,就把门关起来,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大体上把常用字的中古音韵地位记住了,从此就跟着他做上古音的研究。并非我是什么天才,一是这个办法好,靠规则推,不要死记。二是靠的温州话。温州8个声调,严格地与古四声八调对应,声调方面我就不需要记了。温州有清浊之分,也严格地与中古清浊对应。《广韵》中有些韵,其他地方很难分得开来,但是温州分得很清楚。 如效摄的豪肴宵萧,温州就是四个不同的读音,只是宵萧有点混。东三与锺韵读音不一样。 有了这两个法宝,我在一个星期以后就跨进了音韵学的门槛。 你可能会问,我们不是温州人那怎么办?其实有些地方的方言比温州话更接近古音。就算你是北方人吧,也无妨,总的原则不变,只是学起来的速度会有不一样。这几年我给研究生上音韵学课,就是用这种办法让他们记中古音的音韵地位,而且用的是北京话,而不是温州话。下面我就讲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在这以前,你应该具备音韵学的一些常识:中古有哪些韵,哪些声母,哪几个等,哪几个声调,哪几个摄,每个摄包括中古的哪几个韵,上古有哪几个韵部,等等。 第一步,归纳每个中古音类在普通话中的读音,用《方言调查字表》做起来并不难。把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知识汇总

章二语音 一、名词解释; 1、语音: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是语言的物 质外壳; 2、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3、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称母音; 4、辅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称子音; 5、声母:指音节中处于元音前面的那部分,多数为音节开头的辅音; 6、音节:由音素构成的自然能感受到的最小语音片段,一般情况下一音节对应一汉字,是语音结构的基 本单位; 7、音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从音色角度划分出的具有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 用归纳出的音类。 8、四呼:我国传统语音学对韵母作出的分类法,利于揭示出普通话中声母与韵母的配合规律。按照韵母 开头的元音发音将之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 9、押韵:指相邻的句末两个音节韵腹和韵尾相同或韵腹同而韵尾相近的情况; 10、声调:音节内部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11、调类:即声调的类别,是某种语言或方言将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到一起所建立的类别,包括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 12、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折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读法,包括55、35、214、51; 13、调位:即声调音位,由声调中归纳所得的音位,普通话中有四个调位,即55(阴平)、35(阳平)、214 (上声)、51(去声); 14、音位变体:即一个音位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表现形式的音素,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大 类; 15、轻声:在词或句子中,某些音节被说或读得相对轻而短,以体现某些语义或语法功能,此现象即轻声; 16、儿化: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音“儿”(er)而形成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17、音变: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相互影响而导致声音变化的现象; 18、逻辑重音:为突出句中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而重读的即为逻辑重音; 19、语调:句中中用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即语调。 20、浊音:发音时气流受阻,同时振动声带而发出的乐音即浊音,一般指重而浑浊的声音; 21、变调:指或因临近音的影响,或因音节在连续发音中的地位不同,或因说话的韵律特征不同而使音节改 变原来的调值或调类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中性语调,即音与音之间相互影响 而发生的变化,二是口气语调,即因说话时口气、情感不同而发生的变化。 二、简答题; 1、语音的物理属性; 答:主要体现在“语音四要素”,具体如下: (1)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长、大而松的发音体振动慢,频率低,声音低。可分为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构成声调和语调; (2)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振幅高则声音强;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持续时间的长短,在某些方言中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广州话“三” 【sa:m】与“心”【sam】; (4)音色:声音的品质,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2、音色不同的原因; (1)音色又称音质、音品,指声音的特色,主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可分为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形成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

音韵学名词整理 第一章:绪论 1、音韵学: 分析研究汉字字音及其历史演变的一门学科。它是专门研究汉语的语音系统的,属于历史语音学范畴。音韵之学细分为今音学、古音学、等韵学,后来又增加北音学,即近代语音学。 2、小学: 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这个名称起源很早,最初“小学”即最基础的学问,与今含义没有多大差别;到了汉代开始把研究文字的学问叫“小学”,文字研究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而至晚到唐宋时,“小学”又细分为三个门类:文字之学、训诂之学、音韵之学;再经过元明清,我国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又有很大发展,清人编《小学考》,把“小学”分为四类,文字、声韵、训诂、音义。 3、古音学: 与“今音学”相对,研究对象是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以《诗经》用韵为主要根据,并结合形声字,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系统的音韵学部门。 4、今音学: 又称“广韵学”,以《切韵》系韵书为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语音系统的音韵学部门。 5、等韵学: 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为研究对象,最初分析韵书中反切,即韵书语音(声、韵、调)系统。唐宋金元时期只称“切韵之学”或“切韵法”,明初以后,才叫“等韵”(《七音略》、《韵镜》)。到清代,音韵学家又利用等韵去研究古韵,所以等韵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语言学/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语音学 6、北音学: 以元代《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和分析近代语音的等韵图为对象,建立一门“近代语音学”(“北音学”)。 第二章:音韵学的基础知识 1、反切: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这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反切上字(如“当”)也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如“孤”)也简称为切下字,“都”则称为被切字。约在东汉的后期九创造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反切”早期不用“切”字,只叫“某某反”或“某某翻”,自唐代宗大历以后,因为唐朝统治者害怕老百姓起来造反,忌讳这个“反”字,才将“反”字改为“切”字。但“反”和“切”意义是相同的,都是“反覆切摩”的意思。 2、切上字、切下字: 由于古书是直排上下书写的,所以前一字被称为“切上字”,后一字被称作“切下字”。由于时代局限,古代反切上下字用字都很不规范。 第三节关于声纽的概念 3、声紐: 在传统的音韵学上,声母简称为“声”,又叫“纽”,或者合起来叫“声纽”。“纽”就是枢纽的意思,古人认为声母在一个字音里是关键,是中心,其实有的字音就没有声母。在汉语字音里,真正必不可少的成分还是韵腹和声调。不过这个名称倒也说明了古人为什么把声母叫做“声纽”的道理,就是取其声音之枢纽的意思。表示声母的名称还有“字母”(声母的代表字),“声类”(一般是指反切上字的分类)。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基础知识 一、《广韵》61平声韵: 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 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 二、《广韵》34入声韵: 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 三、《广韵》35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 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 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 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 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 齿音: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 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 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 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 半舌:来 半齿:日 六、王力上古29韵部:七、王力上古32声母: 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 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 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 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 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 幽觉唇音:帮滂并明 微物文 脂质真 歌月寒 缉侵 叶谈 八、《中原音韵》19韵部表: 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 九、《中原音韵》25声母表: 崩烹蒙风亡 东通农龙 工空仰烘邕 宗从嵩 钟充双儿 章昌商戎

十、十三辙韵目表 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 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 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 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 2、只有一二四等的:匣 3、只有一四等的:端透定泥精清从心 4、只有二三等的:知彻澄娘照穿床审 5、只有三四等的:喻(三等云,四等余) 6、只有三等的: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 7、只有四等的:邪 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 1、一等:冬模泰灰咍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 2、一三等:东戈(2) 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 4、二三等:麻庚(2) 5、三等: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 6、四等:齐先萧青幽添(6) 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 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 止:支脂之微蟹: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 遇:鱼虞模臻:真谆臻文欣魂痕 果:歌戈山:元寒桓删山先仙 宕:阳唐效:萧宵肴豪 曾:蒸登假:麻 流:尤侯幽梗:庚耕清青 深:侵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完整版)汽车基础知识大全

目录 第一部分汽车基础知识 (1) 第一章整车性能 (4) 第二章发动机 (6) 第三章驱动系统 (10) 第四章变速器 (12) 第五章制动 (13) 第六章悬挂 (14) 第七章安全 (15)

汽车美容养护门店基础知识大全——汽车基础知识篇 第一部分汽车基础知识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车辆的构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参数解释、及其他汽车基础的知识。 本章目的: 作为汽车用品的终端服务门面,要想赢得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最起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店面服务人员要懂车,读完本章节后要知道汽车是怎么跑起来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见到顾客的车,最起码要知道它的标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寓意?(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和顾客进行聊天的话题)

汽车的总体结构 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4个部分组成。 发动机 发动机的作用是使燃油燃烧而输出动力。大多数汽车都采用往复式内燃机。它一般是由机体、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发动机采用)、起动系等几部分组成。 底盘 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底盘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1)传动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等部件。 2)行驶系:将汽车各总成及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并对全车起支承作用,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行驶系包括车架、前桥(非驱动桥)、驱动桥的桥壳、车轮(转向车轮和驱动车轮)、悬架(前悬架和后悬架)等部件。 3)转向系:保证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选择的方向行驶,由带转向盘的转向器及转向传动装置组成。 4)制动系:使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保证驾驶员离去后汽车能可靠地停驻。每辆汽车的制动系都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制动系统,每个制动系统都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组成。 车身 车身是驾驶员工作的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场所。车身应为驾驶员提供方便的操作条件,以及为乘员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或保证货物完好无损。典型的货车车身包括车前钣金件、驾驶室、车厢等部件;典型的三厢式轿车则由发动机舱、行李舱及乘员舱组成。电气设备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知识汇总

第二章語音章二语音 一、名词解释; 1、语音: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是语言的物 质外壳; 2、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3、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称母音; 4、辅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称子音; 5、声母:指音节中处于元音前面的那部分,多数为音节开头的辅音; 6、音节:由音素构成的自然能感受到的最小语音片段,一般情况下一音节对应一汉字,是语音结构的基 本单位; 7、音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从音色角度划分出的具有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 用归纳出的音类。 8、四呼:我国传统语音学对韵母作出的分类法,利于揭示出普通话中声母与韵母的配合规律。按照韵母 开头的元音发音将之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 9、押韵:指相邻的句末两个音节韵腹和韵尾相同或韵腹同而韵尾相近的情况; 10、声调:音节内部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11、调类:即声调的类别,是某种语言或方言将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到一起所建立的类别,包括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 12、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折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读法,包括55、35、214、51; 13、调位:即声调音位,由声调中归纳所得的音位,普通话中有四个调位,即55(阴平)、35(阳平)、214 (上声)、51(去声); 14、音位变体:即一个音位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表现形式的音素,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大 类; 15、轻声:在词或句子中,某些音节被说或读得相对轻而短,以体现某些语义或语法功能,此现象即轻声; 16、儿化: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音“儿”(er)而形成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17、音变: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相互影响而导致声音变化的现象; 18、逻辑重音:为突出句中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而重读的即为逻辑重音; 19、语调:句中中用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即语调。 20、浊音:发音时气流受阻,同时振动声带而发出的乐音即浊音,一般指重而浑浊的声音; 21、变调:指或因临近音的影响,或因音节在连续发音中的地位不同,或因说话的韵律特征不同而使音节改 变原来的调值或调类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中性语调,即音与音之间相互影响 而发生的变化,二是口气语调,即因说话时口气、情感不同而发生的变化。 二、简答题; 1、语音的物理属性; 答:主要体现在“语音四要素”,具体如下: (1)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长、大而松的发音体振动慢,频率低,声音低。可分为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构成声调和语调; (2)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振幅高则声音强;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持续时间的长短,在某些方言中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广州话“三” 【sa:m】与“心”【sam】; (4)音色:声音的品质,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2、音色不同的原因; (1)音色又称音质、音品,指声音的特色,主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可分为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形成 - 1 -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六节沟通的结构与功能.doc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定义 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1、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2、大众沟通(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大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七个要素构成。 (一)信息源: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 (二)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点和情感。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词。语词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符号(文字)。面对面的沟通除了语词本身的信息外,还有沟通者的心理状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使沟通双方产生情绪的互相感染。 (三)通道:是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人际沟通是以视听交流为主的沟通。在各种沟通方式中,影响力最大的还是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因为面对面的沟通除了语词信息外,还有交流双方的整体心理状态的信息,并且沟通者和接受者还有互动和反馈,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以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四)信息接受者:信息接受者是沟通的另一方。 (五)反馈: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 (六)障碍 (七)背景: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沟通的背景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 三、沟通的主要功能 1、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2、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3、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5、沟通能协调群体内的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按组织系统划分) 1、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优势: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

汽车基础知识试题答案(供参考)

一、填空题: 1、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四部分组成。 2车辆保养使用的四油三水指的机油、刹车油、转向助力油、变速箱油、,玻璃水、防冻液、电瓶液。 3.自动变速档位分为P 驻车档、R 倒车档、N 空挡、D 行车档。 4.轿车轮胎一般分为子午线轮胎、普通斜交轮胎。 5.思铂睿 2.4排量采用的是8DCT _变速器,CRV2.0采用的是_CVT_变速器,竞瑞采用的是__CVT_ __变速器。 6.发动机活塞的工作步骤分为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7.发动机按所使用的燃料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 8.衡量汽车动力性的2个指标有功率、扭矩。 9.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10.汽油发动机分为两大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系统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起动系。 11. DOHC表示双顶置式凸轮轴。 二、不定项选择题: 2.三元催化器主要催化的有害气体有( ABC ) A CO一氧化碳 B HC碳氢化合物 C NOx氮氧化物 D 二氧化碳 3.以下属于被动安全的配备有( DF ) A EBD B HBA C ABS D 安全气囊 E ESP F 主动安全头枕 4.底盘系统包括(ABCD ) A传动系统 B悬挂系统C转向系统D制动系统 5.机械式传动系统组成包括(ABC ) A离合器 B变速器C差速器D发动机 6.汽车润滑系统的作用有(ABCDEFG ) A润滑作用 B清洗作用 C密封作用 D冷却作用 E防锈蚀作用 F液压作用 G减震缓冲作用 8. 排气量取决于缸径和(B、 D )。 A、压缩比 B、气缸数量 C、燃烧室容积 D、活塞行程 9 发动机功率一般用马力(hp或ps)或 A 表示。 A、千瓦(Kw) B、公斤米(kgm) C、牛顿米(Nm) D、焦耳 10. 配气系统不包括( D )。 A、凸轮轴 B、进气门 C、正时链/皮带 D、火花塞 11 N档是指( A )。 A、空档 B、行车档 C、倒档 D、驻车档 13. 发动机电气系统不包括 D 。 A、蓄电池 B、发电机 C、起动机 D、水泵 16. 液压制动方式同时兼有制动力的 D 作用。 A、助力 B、减少 C、传递 D、分配 18. 差速器的主要作用是 A、B、C 。 A、实现差速转向 B、进行车辆的最终减速 C、改变动力传递方向 D、分离或接合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动力传递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基础知识 一、《广韵》61 平声韵: 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 二、《广韵》34 入声韵: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 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三、《广韵》35 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 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 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 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 r 1 ^*7* 齿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 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 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 半舌:来 、[/ r 1— 半齿 :日 六、王力上古29 韵部:七、王力上古32 声母: 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 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 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 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 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 幽觉唇音:帮滂并明 微物文 脂质真 歌 月寒缉侵叶谈 八、《中原音韵》19 韵部表: 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尤侯侵寻监咸廉纤 九、《中原音韵》25 声母表: 崩烹蒙风亡东通农龙工空仰烘邕宗从嵩钟充双儿 章昌商戎 庚青

十、十三辙韵目表 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 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 注:加[]的韵目指的是该韵在此部,但是该字并不在此部。 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 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 2、只有一二四等 的: 3、只有一四等的: 4、只有二三等的: 5、只有三四等端透定泥精清从心 知彻澄娘照穿床审喻(三等云,四等余)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 7、只有四等的: 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 1、一等:冬模泰灰哈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 2、一三等:东戈(2) 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 4、二三等:麻庚(2) 5、三等: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 6、四等:齐先萧青幽添(6) 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 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 止遇果宕曾流支脂之微 鱼虞模 歌戈阳 唐蒸登 蟹:齐佳皆灰哈祭泰夬废 臻:真谆臻文欣魂痕 山:元寒桓删山先仙 效:萧宵肴豪 假:麻 尤侯幽 深:侵梗:庚耕清青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汉语言文字学上编一 第一章 音韵学与音韵学的功用 第二章 音韵学对汉语语音结构的分析和归纳

汉语言文字学(古汉语提高课) 本课程属于古汉语基础课之后的提高课,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为音韵学,下编为古文字学。 上编音韵学 第一章音韵学与音韵学的功用 第一节什么是音韵学与语音学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8个韵母,4个调类。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的是系联法、类推法、统计法和比较法。在标音问题上,由于古代没有现代化的标音工具,古人表示汉字声、韵的工具还是汉字,所以传统音韵学研究古音时还得借助某些习用的汉字作为标音工具,只是对古音进行构拟时才使用国际音标或其他注音符号,但这已是清代以后的事。 与传统音韵学不同,语音学是十九世纪兴起的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语音的系统(声音的成分和结构)、变化及发展规律,并教会人们如何去分析研究语音的系统和变化,如何发现语音的变化规律,同时训练人们发音、听音、记音、审音的技术。语音学一般分为普通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和实验语音学等。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语音中各种声音的构成,音与音的结合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变化,以至声调、语调、轻重音等现象。历史语音学研究某一语言各个历史阶段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特殊现象。实验语音学则是通过实验仪器分析语音的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在研究方法上,语音学主要是通过描写、实验、分析、归纳、历史比较等方法揭示语音的性质、系统及其发展规律,它所使用的标音工具主要是国际音标。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汉语音韵学是我国研究汉语历史语音的一门传统学问,而语音学是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及语音各个方面的一门现代科学。汉语音韵学相当于语音学中的一个部门,可以称为汉语历史语音学,二者在研究对象、分类、方法及标音工具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绝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自从语音学知识传入到我国后,研究汉语声韵系统、分析汉语声韵调的特点、探求古音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古音进行构拟等,都需要使用语音学知识,因此,语音学又可说是研究汉语音韵的基础和工具。 第二节音韵学的功用 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

测量学知识总结

第一章 1、测绘学有几大分类?各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大地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测定地面点几何位置和地球整体与局部运动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是研究利用摄影或遥感的手段获取目标物的影像数据,从中提取几何的或物理的信息,并用图形、图像和数字形式表达测绘成果的学科。 工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在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海洋测绘:海洋测绘学是研究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理论与方法的学科 地图制图学:地图制图学是研究模拟地图和数字地图的基础理论、地图设计、地图编制和复制的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学科。 2、土木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①工程建设区域控制测量②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③地形图应用④施工放样和竣工测量⑤建筑物变形观测 3、什么叫水准面?大地水准面? 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指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准面 4、什么是基准线 是指定绘图面和参考在来绘制二维曲线 5、测量学上常用的几种坐标系统是什么?熟悉它们的定义,高斯坐标的划分方法 大地坐标系: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以椭球面法线为基准线建立的坐标系。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经度和维度,称为该点的大地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我国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小地区范围内也可采用独立平面直角坐标。高斯直角坐标系:采用高斯横圆柱投影的方法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球面坐标与平面坐标相关联的坐标系统 空间直角坐标系:适用于卫星大地测量等方面 6、子午线、首子午线、子午面、首子午面 子午线:经线又叫子午线 首子午线:首子午面与参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首子午线,或称起始子午线、起始经线,亦称本初子午线。 子午面:子午面是由子午线组成的面,也就是经过地理南极和北极的大圆所在的平面 首子午面:国际上公认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称为首子午面或者起始子午面。 7、高程、高差、相对高程及绝对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 高程:地面上任一点到水准面的铅锤距离 高差:高差是两点间高程之差 绝对高程:绝对高程是地面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相对高程:相对高程是地面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达某一水平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是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至1979年所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统一起算面,并推得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m,全国各地的高程则以他为基准进行测算。 8、什么是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测量工作中,为了防止测量误差的逐渐传递而累计增大到不能容许的程度,要求测量工作

音韵学课件

音韵学基础 一、音韵学常识 掌握国际音标的基本知识,如与拼音字母写法的区别、读音、语音特征等。 二、音韵学基本概念 掌握、理解重要的概念。 三、中古音概说(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古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及其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演变规律。 四、诗律(重点、难点) 掌握律诗平仄的有关内容 五、上古音概说(重点) 重点掌握上古汉语的韵部系统和声母研究成果 参考书目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1980 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中华书局1982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2 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中华书局1981 殷焕先《反切释要》山东人民出版社 1979 殷焕先、董绍克《实用音韵学》齐鲁书社 1990 一、音韵学常识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相当于语音学中的一个部门,可以称为汉语历史语音学。 传统音韵学一般分为四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北音学和等韵学。 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北音学是研究近古时期汉语声、韵、调系统的学问。 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 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汉语语音发展史分期: 分期时间代表音系 上古音先秦两汉《诗经》音系 中古音六朝到唐宋《切韵》音系 近古音元明清《中原音韵》音系 现代音“五四”以后普通话音系

《国际音标》:见附表。 注意掌握: 1、国际音标与拼音字母写法上的区别。 2、读音 3、语音特征 舌面元音舌位图: 子夜歌 子夜久难明,喜报东方亮。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齐欢唱。 二、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一)声方面的术语 1、声纽: 即声母。又称音纽或纽。大概古人以为声母是一个字音的枢纽,所以将它称作声纽。 2、字母:声母的代表字。 相传是唐末一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当时汉语声母的实际创制的,共有三十个,每个字母代表的声母就是它自身的声母。 到了宋初,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实际,对这三十个字母的次序及取字进行了整理,增补了六个字母,即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这三十六字母大致体现了唐末宋初汉语的声母系统。

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

第二讲、音韵学基础知识 这一讲介绍以下内容: ①与声、韵、调有关的术语 ②与古代注音方法有关的术语 ③传统三十六字母 一、与声母有关的术语 ㈠、声、声纽、纽 这一组术语指声母。“纽”义为“枢纽”,古人认为声母在汉语音节中非常重要,是汉语音节的枢纽,所以称作“纽”或“声纽”。 ㈡、五音、七音、九音、舌齿音 这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发音部位给辅音分的类。 五音:古人将辅音的发音部位分为唇、舌、

齿、牙、喉五类,称为五音。 七音:古人从五音中的舌音分出半舌音、五音中的齿音分出半齿音,加上原来的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合称七音。 九音:古音在七音的基础上,将唇音分为重唇、轻唇两类,将舌音分为舌头、舌上两类,称为九音。 舌齿音:古人将半舌音和半齿音合为一个大类,称为舌齿音。 ㈢、清、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这一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声母的发音方法对辅音作的分类。 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成除阻方式:塞、塞擦、擦、鼻、边 塞音:[p][ph][t][th][k][kh]

塞擦音:[ts][tsh][t?][t?h][t?][t?h] 擦音:[f][s][x][?] 鼻音:[m][n][?] 边音:[l] 第二,呼出气流强弱:不送气、送气 不送气:[p][t][k][ts] [t?][t?] 送气:[ph][th][kh] [tsh][t?h][t?h] 声带颤动与否:清音、浊音 清音:[p][t][k][ph][th][kh] 浊音:[m][n][l][?] ⑴清、浊 指清音、浊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不带音是清音。反之,发音时声带颤动、带音的是浊音。关于清浊,古人又结合其它发音方法,进一步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音韵学教学大纲

音韵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广韵》音系 第四章汉语音韵学简史 第五章汉语语音发展史举例 参考书: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1999. 杨剑桥,《汉语音韵学讲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李新魁,《中古音》,商务印书馆,2000.

第一章绪论 0. 导言 学生介绍:介绍自己的背景,主要包括出生地,第一语言。谈谈自己是否了解音韵学这门学科,是否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1. 何为音韵学? 1.1定义 音韵学又叫声韵学,它是分析研究汉字的字音和字音历史变化的一门学科。 1.2 音韵学跟语音学的区别和联系 音韵学是专门研究汉语语音系统变化的一门学问,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汉字读音及其变化,属于历史语音学的范畴。音韵学非常重视学生归纳和推演能力的培养。 语音学是研究人类语言发音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发音的生理、物理和心理基础。语音学很重视培养学生发音、听音、变音和记音能力的培养。 1.3 音韵学跟文字学和训诂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者古代合称“小学”,属于广义文字学的范畴。唐宋以来,“小学”开始细分为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文字学主要研究字形,训诂学主要研究字义,音韵学则主要研究字音。不过三者通常有交叉,

如研究字形和字义很多时候都要借助字音,同样研究音韵有时也要借助字形和字形。 音韵 文字训诂 1.4 音韵学和古典文学之间的关系 古典文学中有非常多的韵文和诗歌,要了解、欣赏古典文学中的韵文和诗歌,就需要用到音韵学的知识。诗歌、韵文最重要的是押韵和平仄,有了音韵学方面的知识,就有利于我们欣赏诗歌韵文的形式美。 1.4.1 押韵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各个语言诗歌押韵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中国诗歌押韵的习惯是押首句和偶句,有时首句不押,那就是只押偶句。 古今读音都押韵的诗歌,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音韵学

第一章 一、音韵学的对象 二、音韵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音韵学的学习方法 教材、汉语音韵讲义、广韵、韵镜、王力文集——汉语音韵学、汉语史稿 音韵学第一章绪论 一、音韵学的对象: 1.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分析研究汉字的字音和它的历史变化的一门学科。 2.汉字: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字:字形——字音——字义 斜(xie—xia)——邪、写、姐、爷、也、野 乌衣巷口夕阳斜、青山郭外斜、 不能改——语音是发展变化的,且是有规律的,同一批字的变化。 还与容光共憔悴、还看今朝、惆怅还依旧、拂了一身还满、 音韵学就是研究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汉字读音及其变化。 二、音韵学与语音学的区别: 1.语音学:研究人类语音的生理(发音器官)和物理(声学特征)现象和特点,这些特点既有个别的(汉语语音学、英语语音学),也有共性的(普通语言学) 2.音位学(音系学):音的辨义作用,只有个别的音位学 音系学的发展——part &sport 3.总之,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音韵学是研究语音系统的科学,只能是特定语言的, 三、音韵学的形成和发展 1.小学: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 ·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教之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 ·汉代,研究文字的学问叫“小学” ·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小学分为:训诂之属、字书之属、韵书之属 汉字——字义:训诂——《尔雅》、《方言》、《释名》 ——字形:文字——《说文解字》、《玉篇》 ——字音:音韵——《切韵》(隋代)、《广韵》、《集韵》 2.韵书:始于魏晋,最早记载的韵书——三国李登《声类》、西晋吕静《韵集》 现存最早《切韵》(隋代) 3.音韵学的分部: ·今音学:中古音,以《切韵》系韵书为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语音体系。 ·古音学:上古音,以《诗经》用韵和谐声字为依据,研究先秦两汉语音。

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音韵学的基 本知识 第一节汉语音韵结 构特点 学习音韵学,首先要分析汉字的字音, 要了解汉语音韵结构特点。 使用拼音文字的印欧语言,分析语音一 般以音素为分析单位。 汉字的语音分析以音节为单位。 什麽叫音节呢?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 一个音节写下来也就是一个字,所以汉字是文字单位,也是语音单位。 特殊:有时有的词有轻音或儿化. 传统音韵学分析字音的方法,一般是把 每个字音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叫做“声”,後一部分叫做“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贯穿在整个字音上的,那就是音高,即字调。一个字音一般都可以分析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语音学上,韵头又叫介音,韵腹也称主 要元音,韵尾指收音。

1 / 36 汉字字音结构有八种情况。从这八种情 况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第一,每一个字音最多只能缺少三个成 分; 第二,韵腹(主要元音)和声调是每个 字音必备的成分,不可缺少; 第三,声母、韵头和韵尾,并不是每 个字音非有不可的成分。汉语音韵学上没有声母称作零声母。(语言学上看成一个音位) 这三点是现代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原 则和特点。 第二节反切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 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也是古代对汉字 字音结构的分析,已有科学的认识。 古代直行书写,反切的两个字一个在上, 一个在下。 反切的基本原理:上字取声,下字取韵, 调。 反切上字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简称为

切下字,“?”称为被切字。反切的原理 2 / 36 跟拼音基本相同。但是反切的拼音方法跟拼音文字(音素文字)的拼音方法不一样. 早期反切用字都是任意的,只要与被切字同声母的字都可以拿来作切上字,只要与被切字同韵母的都可以拿来作切下字。 反切注音在汉字的注音法上是一大进步。因为在汉魏以前,汉字注音一般都是采取打比方的方法,叫做“譬况”。 如《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 多旄犀。”东汉高诱注:‘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如《淮南子·原道训》:“蛟龙水居。” 高诱注:“蛟读人情性交易之交,缓气言乃得耳。” 这种打比方的注音方法不准确。 还有一种叫“读若”或“读如”;《说文 解字》用得比较多, 玉部:“珣,读若宣。” 山部:“宋,居也,…,读

第二章 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汉语音韵结构特点 学习音韵学,首先要分析汉字的字音,要了解汉语音韵结构特点。 使用拼音文字的印欧语言,分析语音一般以音素为分析单位。 汉字的语音分析以音节为单位。 什麽叫音节呢?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写下来也就是一个字,所以汉字是文字单位,也是语音单位。 特殊:有时有的词有轻音或儿化. 传统音韵学分析字音的方法,一般是把每个字音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叫做“声”,後一部分叫做“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贯穿在整个字音上的,那就是音高,即字调。一个字音一般都可以分析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语音学上,韵头又叫介音,韵腹也称主要元音,韵尾指收音。 汉字字音结构有八种情况。从这八种情况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每一个字音最多只能缺少三个成分; 韵腹(主要元音)和声调是每个字音必备的成分,不可缺少; 声母、韵头和韵尾,并不是每个字音非有不可的成分。 汉语音韵学上没有声母称作零声母。(语言学上看成一个音位) 这三点是现代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第二节反切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也是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已有科学的认识。 古代直行书写,反切的两个字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反切的基本原理: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 反切上字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简称为切下字,“?”称为被切字。反切的原理跟拼音基本相同。但是反切的拼音方法跟拼音文字(音素文字)的拼音方法不一样. 早期反切用字都是任意的,只要与被切字同声母的字都可以拿来作切上字,只要与被切字同韵母的都可以拿来作切下字。 反切注音在汉字的注音法上是一大进步。因为在汉魏以前,汉字注音一般都是采取打比方的方法,叫做“譬况”。 如《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多旄犀。”东汉高诱注:‘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如《淮南子·原道训》:“蛟龙水居。”高诱注:“蛟读人情性交易之交,缓气言乃得耳。” 这种打比方的注音方法不准确。 还有一种叫“读若”或“读如”;《说文解字》用得比较多, 玉部:“珣,读若宣。” 山部:“宋,居也,…,读若送。” 对於这种注音方法,南北朝的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曾批评说:“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熙制《释名》,始有譬况假借以证字音耳,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外言、内言、急言、徐言、读若之類,益使人疑。” 直音法:汉代开始,有了直音法,就是用一个同音字给某字注音。 如《汉书·高帝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 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准音拙。” 又“单父人吕公善沛令”.注引孟康曰:‘单音善,父音甫。” 条件:要有同音字。 直音法使用了很长时间.现代的辞书(如旧《辞源》,《辞海》等)还沿用这种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