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教学设计

测量教学设计

测量教学设计
测量教学设计

毫米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组蔡琴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2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知道1厘米=10毫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身份证,医保卡,碟片等;学生准备直尺一把,1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你们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2组织学生回顾厘米和米的有关知识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3估测数学课本的长和宽

以小组为单位估测

汇报估测结果

4验证估测结果

5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探究体验

1认识毫米

2探究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1)数一数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想一想厘米和毫米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观察尺子上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比划一下

2)借助1分硬币,体会1毫米的长度

3)闭眼想象,体验1毫米的长度

4)列举毫米的用处

5)量一量数学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

三课堂练习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棵大树搞10()2)一张DVD碟片约厚1()3)一支粉笔长60()4)一支铅笔长18( )

5)一个文具盒厚约10()

2完成做一做

3练习一第二题

4操作

1)画一条长6厘米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82毫米的线段

四课堂小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