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课程标准..pdf

最新《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课程标准..pdf

最新《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课程标准..pdf
最新《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课程标准..pdf

《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

总学时数: 40

学分数:2.5

开课单位:化学工程系

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一、课程性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则,而安全所引发的问题也越来

越引起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作为专业通识课程,其地位日渐提

高,现已成为应用化工、石油化工、有机化工等各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

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贯穿于化工生产全过程,从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厂房修建、设备安装、生产操作、设备管理、紧急预案、事故处理,直至“三废”处理等各个环节,它是一门涉及面

广、内容丰富的综合性技术。因此,本课程同样贯穿于应用化工、石油化工、有机化工等各专

业课学习的全过程,包括从专业见习、各专业基础课实验到专业课的实践和实训、顶岗实习等

实践过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根据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根据化工企业对工艺员、安全员的工作要求,确定工艺员岗位培养所需的安全知识

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对工艺员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到能力标准。根据能力标准制订

本课程的课程标准,然后进行教材、实训指导书以及配套资源的开发。

2、校企合作,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要求无缝对接。

采用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环节,营造真实工作情境,高度仿真的工作环境。让

学生在真实岗位上工作,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依托学院合作企业中石化金陵石化分公司,从该企业收集大量用于课程教学的照片与实物

素材,借用企业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化工生产各个环节中安全管理重要性、安全措施的

必要性、安全操作的要点。

3、以行动导向实施项目教学

本课程将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所有教学环节都在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在一体化教

室组织教学,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行为,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边

指导,学生边学、边做、边实践,淡化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实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使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技能,

掌握方法,感受实际工作过程。

三、课程基本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化学危险物质的识别与防护、灭火的方法及灭火器材的使

用、机械设备安全附件原理与应用、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及防毒措施、电气安全与静电防

护、职业危害及其预防、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方式等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让学

生自觉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

2、职业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有关安全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他们对化学危险物料的识别能力

和防护能力,学会安全器材的使用、养成操作的规范性等良好职业安全习惯;通过应急事故的

演练培养他们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和初步具备事故分析与危险性评价的能力,为进入工厂从事

安全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3、职业素养目标

⑴增强化工安全职业素质养成,培养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态

度和创新意识

⑵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⑶具有获取一定信息的能力

⑷了解化工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四、先修课程

《化工工艺初步设计》,《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的选择与操控》,《化工产品合成》。

五、内容标准

情境1 对二甲苯(PX)的安全识用与中毒处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对二甲苯的基础特性,生产过程,安全性;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分类、储存、包装、运输安全要求等。

●能力目标:认识各种危险化学品警示标识;能识别化工生产中常见安全生产标识并能理解其

含义。能了解日常生活中二甲苯的健康危害并掌握其中毒防护措施和中毒急救方法。能正确使用氧

气呼吸器。

●情感目标: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导案例

1.1 分析点评

1.2 课堂思考

二、教学讨论案例

2.1 分析点评

2.2 课堂讨论

三、相关知识介绍

3.1 认识对二甲苯

3.2 危险化学品

3.2.1危险化学品分类

3.2.2危险化学品储存、包装、运输安全要求

四、相关技术应用

4.1 认识各种危险化学品警示标识

4.2 日常生活中二甲苯的健康危害、中毒防护措施和中毒急救方法

4.3 氧气呼吸器的使用

五、检查与评价

【重点难点】

重点:危险化学品分类;危险化学品储存、包装、运输安全要求;认识各种危险化学品警示标识;日常生活中二甲苯的健康危害、中毒防护措施和中毒急救方法;氧气呼吸器的使用。

难点:二甲苯的健康危害、中毒防护措施和中毒急救方法;氧气呼吸器的使用。

【学时分配】 3课时

情境2 氨的安全识用与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氨的特性;化工生产的特点;安全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重大危险源。

●能力目标:学会氨的中毒的处置;氨的泄漏的处置;氨的燃烧爆炸的处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情感目标: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导案例

1.1事故经过

1.2事故原因

1.3防范措施

二、教学讨论案例

2.2事故原因

2.3防范措施

三、氨的安全知识

3.1 认识氨

3.2氨站的管理

3.3补充材料

四、安全技术应用

4.1氨中毒及处置

4.2泄漏处置

4.3燃烧爆炸处置

【重点难点】

重点:安全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重大危险源;氨的安全知识;氨站的管理;氨中毒及处置;泄漏处置;燃烧爆炸处置

难点:氨中毒及处置;泄漏处置;燃烧爆炸处置;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学时分配】 3课时

情境3 可燃气体或液体引发初起火灾的扑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燃爆的基础知识;燃爆扩散及蔓延的控制;灭火原理及灭火设施。

●能力目标:学会灭火器的正确使用、常见火灾的扑救;学会如何报火警、火灾中如何逃生与自救;

学会心肺复苏法的应用。

●情感目标: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导案例

1.1事故经过

1.2 事故原因分析

1.3 事故反思

1.4 课堂思考

二、教学讨论案例

2.1事故经过

2.2事故教训

2.3课堂讨论

三、消防安全知识

3.1 燃烧的基础知识

3.2 爆炸的基础知识

3.3 防火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

3.4 燃爆扩散及蔓延的控制

3.5 灭火原理及灭火设施

四、安全技术应用

4.1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4.2 常见火灾的扑救

4.3 如何报火警

4.4 心肺复苏法(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应用

4.5 逃生与自救

五、检查与评价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燃爆的基础知识;燃爆扩散及蔓延的控制;灭火原理及灭火设施;学会灭火器的正

确使用、常见火灾的扑救;学会如何报火警、火灾中如何逃生与自救;学会心肺复苏法的应用;学

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难点:灭火原理及灭火设施;学会灭火器的正确使用、常见火灾的扑救;学会如何报火警、火

灾中如何逃生与自救;学会心肺复苏法的应用。

【学时分配】 4课时

情境4 釜式反应器的安全操作与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釜式反应器的基础知识,结构及特点;掌握反应器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阀、爆破

片等。

●能力目标:能够判断和分析釜式反应器得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并能制定解决方案;掌握釜式反应器

的安装及使用注意事项;能够对釜式反应器进行故障处理和简单维护。

●情感目标: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导案例

1.1事故经过

1.2 事故分析

课堂思考

二、教学讨论案例

2.1事故原因分析

2.2事故教训

2.3课堂讨论

三、相关知识介绍

3.1 釜式反应器的基础知识

3.2釜式反应器的结构及特点

3.3釜式反应器的安全考虑

四、相关技术应用

4.1釜式反应器的安全操作

4.2釜式反应器的维护要点

4.3釜式反应器的故障处理

4.4 爆破片的适用场合

4.5 爆破片的选用

五、检查与评价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釜式反应器的基础知识,结构及特点;掌握反应器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阀、爆破片;能够判断和分析釜式反应器得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并能制定解决方案;掌握釜式反应器的安装及使用

注意事项;能够对釜式反应器进行故障处理和简单维护

难点:掌握反应器的安全附件;掌握釜式反应器的安装及使用注意事项;能够对釜式反应器进行故障处理和简单维护。

【学时分配】 3课时

情境5 锅炉的安全操作与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锅炉的基本构造和名称;掌握锅炉的安全附件及原理。

●能力目标:学会锅炉及压力容器的正确操作与维护、安全附件的正确使用。

●情感目标: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安全意识的培养。

【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导案例

1.1事故经过

1.2事故原因分析

1.3预防措施

1.4课堂思考

二、教学讨论案例

2.1事故的教训

2.2预防措施

2.3课堂讨论

三、压力容器安全知识

3.1压力容器概述

3.2压力容器安全装置

3.3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3.4锅炉的基础知识

四、相关技术应用

4.1压力容器的定期检查

4.2常用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要点

4.3锅炉水质处理

五、检查与评价

六、课外作业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锅炉的基本构造和名称;掌握锅炉的安全附件及原理;学会锅炉及压力容器的正确操作与维护、安全附件的正确使用;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安全意识的培养。

难点:掌握锅炉的安全附件及原理;学会锅炉及压力容器的正确操作与维护、安全附件的正确使用。

【学时分配】3课时

情境6 储罐的安全操作与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储罐的基本构造;掌握储罐的安全附件及其原理。

●能力目标:学会储罐的安全操作;安全附件的正确使用及其简单的维护保养;学会储罐在使用、

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

●情感目标: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安全意识的培养。

【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导案例

1.1事故经过

二、教学讨论案例

1.分析点评

2.课堂讨论

三、相关知识介绍

3.1压力容器基础知识

3.2压力容器安全装置

3.3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与管理

3.4气瓶的安全使用

3.5压力管道技术

四、相关技术应用

4.1储罐入液操作程序

4.2 储罐出液操作程序

4.3 储罐之间互倒液体操作程序

4.4 异常情况紧急处理程序

五、检查与评价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储罐的基本构造;掌握储罐的安全附件及其原理;学会储罐的安全操作;安全附件的正确使用及其简单的维护保养;学会储罐在使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

难点:学会储罐的安全操作;安全附件的正确使用及其简单的维护保养;学会储罐在使用、

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

【学时分配】 3课时

情境7 电气安全应用与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电气安全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触电急救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

●情感目标:学生具有安全意识,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导案例

1.1事故经过简述

1.2事故原因分析

1.3事故预防措施

1.4课堂思考

二、教学讨论案例

2.1事故原因分析

2.2处理情况

2.3防范措施

2.4课堂讨论

三、电气安全知识

3.1工业企业供配电

3.2电气事故特点

3.3电气事故的类型

四、安全技术应用

4.1试电笔的正确使用

4.2 绝缘手套的正确使用

4.3 绝缘靴的正确使用

4.4 触电的防护措施

4.5电气灭火

4.6触电的急救

五、检查与评价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电气安全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触电急救的基本方法;学会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学生具有安全意识,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难点:熟练掌握触电急救的基本方法;学会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

【学时分配】 3课时

情境8 静电安全防护与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静电安全基本知识,熟练掌握静电消除的基本方法,了解静电危害及特性。

●能力目标:学会静电触电引起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情感目标:学生具有安全意识,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导案例

1.1事故经过简述

1.2事故原因

1.3防范措施

1.4课堂思考

二、教学讨论案例

2.1分析点评

2.2课堂讨论

三、静电安全知识

3.1静电的产生

3.2静电的危害

3.3静电的特性

四、静电防治技术

4.1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4.2工艺控制

4.3接地和屏蔽

4.4增湿

4.5抗静电添加剂

4.6静电中和器

4.7人体防静电措施

五、检查与评价

六、课外作业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静电安全基本知识,熟练掌握静电消除的基本方法,了解静电危害及特性,学会静电触电引起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学生具有安全意识,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难点:熟练掌握静电消除的基本方法;学会静电触电引起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学时分配】3课时

情境9 噪声安全防护与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噪声的基础知识;噪声的控制;噪声的防护措施。

●能力目标:学会噪声的控制、噪声的防护措施。

●情感目标: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导案例

1.1事故陈述

1.2 事故原因分析

1.3 事故反思

1.4课堂思考

二、教学讨论案例

2.1事件经过

2.2事故分析

2.3处理结果

2.4经验教训

2.5课堂讨论

三、噪声安全知识

3.1 概述

3.2 噪声分类与分级

3.3 噪声的来源

3.4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3.5著名噪声公害事件

四、安全技术应用

4.1控制噪声的途径

4.2分贝仪的使用

4.3噪声控制

4.4企业噪声防护措施

五、检查与评价

六、课外作业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噪声的基础知识;噪声的控制;噪声的防护措施。学会噪声的控制、噪声的防护措施。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

难点:噪声的防护措施。学会噪声的控制、噪声的防护措施。

【学时分配】3课时

情境10 化工装置的安全检修与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化工装置系统开停车的准备、安全检修与管理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学会盲板抽加、动火作业、动土作业、高处作业、限定空间内作业和起重作业等安全

技术的应用。

●情感目标: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导案例

二、教学讨论案例

三、检修安全知识

3.1概述

3.2化工装置检修的分类与特点

3.3装置停车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3.4装置停车的安全处理

3.5化工装置的安全检修

3.6装置检修后开车

四、检修安全技术应用

4.1动火作业

4.2高处作业

4.3 限定空间作业或罐内作业

4.4 起重作业

4.5 运输与检修

4.6检修用电

4.7动土作业

4.8吹扫与置换

4.9抽堵盲板

五、检查与评价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化工装置系统开停车的准备、安全检修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学会盲板抽加、动火作业、动土作业、高处作业、限定空间内作业和起重作业等安全技术的应用;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难点:掌握化工装置系统开停车的准备、安全检修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学会盲板抽加、动火作业、动土作业、高处作业、限定空间内作业和起重作业等安全技术的应用;

【学时分配】4课时

情境11 职业病防治与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职业病的基础知识;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职业病防治与管理的基本方法、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情感目标: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职业病防治意识的培养。

【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导案例

1. 事故经过简述

2. 事故原因分析

3. 事故反思

4. 课堂思考

二、教学讨论案例

1. 事故的教训

2. 课堂讨论

三、职业病防治及其管理

四、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五、检查与评价

六、课外作业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职业病的基础知识;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基本方法;学会职业病防治与管理的基本方法、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难点: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基本方法;学会职业病防治与管理的基本方法、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学时分配】3课时

情境1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演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演练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学会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情感目标: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导案例

二、课堂讨论案例

三、相关知识介绍

3.1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1.行动部

2.策划部

3.后勤部

4.资金/行政部

3.2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

(二)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

1.危险分析

2.资源分析

3.法律法规要求

(三)应急准备

1.机构与职责

四、应急预案的演练

4.1演练的类型

(一)桌面演练

(二)功能演练

(三)全面演练

4.2演练的参与人员

4.3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

4.4演练结果的评价

五、检查与评价

六、课外作业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演练的基础知识;学会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难点:学会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学时分配】4课时

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主要内容学时其中

号分配讲授实训上机习题其它

1 情境 1 对二甲苯(PX)的安全识

用与中毒处理

3 2 1

2 情境 2 氨的安全识用与管理

3 3

3 情境 3 可燃气体或液体引发初起

火灾的扑救

4 3 1

4 情境 4 釜式反应器的安全操作与

管理

3 3

5 情境 5 锅炉的安全操作与管理 3 3

6 情境 6 储罐的安全操作与管理 3 3

7 情境7 电气安全应用与管理 3 2 1

8 情境8 静电安全防护与管理 3 3

9 情境9 噪声安全防护与管理 3 2 1

情境10 化工装置的安全检修与管

4 3 1

情境11职业病防治与管理 3 2 1

情境1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与演练

4 2 2

11 机动与考核 1

合计40 31 8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王升文沈发治主编《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

参考书目:

1、余经海主编化工安全技术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2、田兰,曲和鼎,蒋永明,王树藩,崔克清编化工安全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

3、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安全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

4、魏少征主编安全卫生管理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5、陈宝智,王金波主编安全管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6、林泽炎主编事故预防实用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7、刘景良主编《化工安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七、实施建议

1、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依据王升文沈发治主编的《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教材,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危险物质、防火防爆技术、工业防毒技术、机械设备安全技术、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职业危害

及其预防、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等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深度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去。

2、教学方法建议

以真实案例为载体来进行教学设计,采用案例教学法,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3、教学资源的利用

实训资源:

校内基地----双氧水生产实训基地、化工生产工艺实训基地

校外基地----中石化金陵石化分公司、江苏扬农集团公司等。

课程教材:

王升文沈发治主编《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

网络资源:

化工安全管理与应用精品课程网

教学参考书:

刘景良主编《化工安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八、教学评价建议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40分。其中考勤10分,作业情况10分,回答问题10分,课堂表现10分。

2.期末闭卷考试60分,考试内容为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

九、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

主讲教师必须具备讲师以上职称且具有双师资格,教学团队中高级职称以上的人员必须在30%以上,辅助教师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且有工厂实践经验或研究生以上学历年轻教师必须经过校内

外的相关教学项目的实践指导培训。

编制人:王升文

编制单位:化学工程系

编制日期:2014年7月6号

审核人:徐忠娟

教学单位负责人:沈发治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5种最给力的pdf转换成word的方法!

PDF转换成WORD之前,需要确定PDF是已经去除权限、没有被保护的。然后还需要看PDF 是不是扫描版的、纯图片制作的,如果是纯图片制作的,就需要使用OCR类软件,对图片中的文字进行识别,如果不是纯图片的就很简单,使用下面介绍的软件一般都能轻松将其转换成WORD。 Solid Converter PDF V3.0 Solid Converter PDF是一套专门将PDF文件转换成DOC的软件,除了转换成DOC文件外,还可以转换成RTF以及WordXML文件。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图片撷取功能,可以让我们将PDF档里的图片撷取出来,以及将PDF档里的表格撷取出来,并输出到Excel里,方便我们编辑表格里的资料。这款软件广受网友好评!不过,并非免费软件。下载安装后可激活15天试用版。 汉王PDF OCR 汉王PDF OCR是汉王OCR 6.0和尚书七号的升级版,本软件新增打开与识别PDF文件功能,支持文字型PDF的直接转换和图像型PDF的OCR识别:既可以采用OCR的方式,将PDF文件转换为可编辑文档;也可以采用格式转换的方式直接转换PDF文件为文本。本软件可免费非商业用途。优点:比较专业,转换TXT的效果很出色 AdreamSoft PDF to Word AdreamSoft PDF to Word方便的将PDF转换为Word文档格式。使用AdreamSoft PDF toWord将PDF转换为WORD文档,通常只需点击两次鼠标即可完成。软件允许免费激活,安装后运行,点击Getkeycode进入官网,填写名字和邮箱可获取免费激活码。转换速度很慢,有时会有bug,有一定的语言障碍 e-PDF To Word Converter e-PDF To Word Converter 是一款将AdobePDF文档转换成Word 文档的工具软件,它支持文字,图像及其它内容的输出。这款软件可以脱离Microsoft Word,Adobe Acrobat 或Acrobat Reader 独立运行。 AnyBizSoft PDFto Word AnyBizSoft PDFto Word是一款PDF文档格式转换成Word文档格式工具,是PDF与Word相互转换工具,用户可以很容易的得到转换谈话再利用、编辑文档。原布局、文本内容、图片、超链接可以很好地保留在Word文档中。 小丑鱼PDF转换成WORD 小丑鱼PDF转换成WORD转换器是一款免费的基于GHOSTSCRIPT引擎的pdf转换成word转换器,对图文混排,字体保留有独到的优势,图片较多,格式较复杂的情况下,速度会慢一些,但是转换出来的word文档格式绝对是最棒的。 易捷PDF转换专家 易捷PDF转换专家是目前网上唯一一个在线人工转换服务,很专业,对各种PDF转换成WORD都有很棒的转换效果,不用担心转换后出现的文档打不开及出现乱码的问题。

【精品】最新2018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共79页)

【精品】2018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共79页)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 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一、课程性质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组成。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历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 前言 一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中国古代史二、中国近代史三、中国现代史四、世界古代史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 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 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 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 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拓展国际视野, 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 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 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 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 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人文素养, 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二、课程基本理念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 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2.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 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三、课程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 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 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 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1.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2.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 “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3.在学习内容的的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此外,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4.本标准对每个学习板块规定了课程内容,并提出了教学活

介绍几款word和PDF互相转换的软件

介绍几款word和PDF互相转换的软件,轻松办公 今天向大家介绍几款word和PDF互相转换的软件,由于许多人在使用不同的办公软件,在传输和交流文档以及打印文档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在进行这些活动之前,建议把你所要使用的文档转换为PDF文档,以保证在他人电脑上可以无障碍的打开,和避免打印时所出现的字体变更,格式变更等问题。虽然pdf的交互性很好,但是却不便于编辑,所以你要编辑pdf文档的话,建议把pdf文档转换为office文档。所以,今天向大家介绍几款这方面的软件。 一,首推adobe acrobat x 10 Adobe acrobat x 10是adobe公司最新推出的PDF创建、编辑和查看软件,功能强大,相比上一版的acrobat 9提高了许多,首先从打开文档的速度上来说,个人觉得比上一般快许多,打开一般的文档比adobe reader快一倍多,和foxit reader相比来说,速度差不多。界面上,编辑的按钮主要集中在了右侧,上方按钮较少,这样方便编辑。从功能上来说,增加了保存为word,excel和图片等格式,支持保存为word 2003和2007,excel2003和2007,图片可以保存为jpg,TIFF等格式,并且把菜单集中到word和excel中,在word和excel 中你可以把word和excel文档输出成为PDF格式,如果你是office 2010的用户,你可以使用backstage就是文件背景视图中的save as来把word和excel文档保存成为PDF文档。 从界面上看,现在还没有官方的中文版本,只有英文等版本供大家使用,对于不懂英文的朋友来说,就有一些困难了,个人还是期待中文版早点推出,方便亿万中国用户。当然adobe 晚推出或者不推出有些软件的中文版,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盗版太猖獗了,所以大家有条件的话,还是要支持正版,终究老用盗版也不好,做软件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人员,所以取得一定的报酬也是对的。 在转换速度上来说,从PDF转换成word和excel的速度非常快。从质量上来看,转换出来的文档的格式都没有变,和原word文档一样,我现在使用的结果是,会丢掉word里原先插好的目录标题文字,这个主要用来作自动目录的,还有有些下划线会稍微变化一下,有部分图片的一小部分会发生变化,其他的都很好。在这一点上,比其他的转换软件好许多。 从word,excel转换到PDF的速度和质量也很好,但个人觉得没有用office2010直接保存成pdf的速度和质量好,也不如doPDF的转换速度。但是好的地方在于和office的高度集成,还有转换文档的平滑性,同时还可以随意创建和编辑pdf文档。这个版本还强化了社交和分享的功能,你可以方便的添加评论和与他人分享文档。 从体积上来看,许多人都觉得体积大,现在的安装包体积有400多M,相对于foixt要打30多倍,但是呢,其功能比较全一些,对不同种类和不同语言的pdf文档支持好许多。Adobe acrobat和foxit,就相当于microsoft office和金山的wps一样的。Office虽然臃肿体积大,但是它对office文档的支持和兼容性最好了。wps体积小,功能也很多,对于一般办公已经足够应付了,但是你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较大的或者某些office文档用wps不能打开,但是用microsoft office就可以打开。所以还是推荐大家使用这个体积大的adobe acrobat x 10。 官方网站试用链接(需要有adobe账号): verycd程序下载安装地址: 二,Nitro PDF Professional

教你学会两个好用的pdf转word方法

pdf文件是大家在工作和学习中会用到的一种文件,这种文件不易变成乱码文件,但是编辑能力也是不如其他文件的。大多说人对word文档的编辑操作是熟悉的,那么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pdf转word方法,比较简单的,大家可以尝试看看。 方法一:迅捷PDF转换器 首先介绍的是工具转换法(pdf转换器),打开支持把pdf转换成word的工具后看到主页面有众多文档转换和处理方式,而我们选择pdf转换系列下对应要用到的‘文件转word’功能,刚好这也是默认的文档处理方式,但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 接下来通过多种文件添加方式的任意一种导入需要转换的pdf文档,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属性栏的页码选择中调整文档转换页数,以及通过转换格式和转换模式自定义文档转换的方式。

文档添加完毕且转换参数设定好后点击右下角的开始转换按钮,这时转换器就会通过自身转换能力把pdf转换成word。而转换后的word文档可以到‘输出目录’所示位置查阅,如果不想把文件导出到默认位置则通过输出目录的浏览按钮进行调整。 方法二:在线转换 除了上述使用工具转换法把pdf转换成word外,部分网站也支持把pdf转换成word。打开网站后同样也是选择好对应要使用到的pdf转word功能。

随后网站会跳转到所选的pdf转word功能页,这时我们要通过点击选择文件按钮添加好想要转换的pdf文件,并在下方设置好页码选择、选择转换格式和转换模式的转换参数。 如若还想再次添加需要转换的pdf文件也可以点击继续添加按钮二次添加,文件添加完毕后点击开始转换按钮对格式进行转换。转换时需要注意不同浏览器的保存方式或文件保存位置可能会存在些许差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配图)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 六、世界现代史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二、基本理念 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如何将有密码的PDF转换成WORD

如何将有密码的PDF转换成WORD 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打开PDF格式文件 选择打印(如果有打印限制,抱歉,暂时没办法啊) 打印机名称选择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e Write(没有?在安装Office时选择安装高级服务程序) 打印成mdi格式 将自动打开的mdi文件进行OCR识别(工具栏里找,注意识别时间很长) 识别完后将文件导出到Word(工具栏里) 最后,将导出的html文件另存为DOC文件 Pdf格式文件向Doc文件转换相对比较难,因为Pdf格式与Doc 格式解码格式不同,在Pdf下的回车符、换行符以及相关的图片格式无法直接转换为Doc文件,笔者之前一直使用复制文本,然后粘贴到Word中实现Pdf向Doc格式的转换。 今天突然发现了一款非常好的Pdf向Doc格式转换的工具,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 v1.0。它是由ScanSoft公司同微软共同组队开发了一个全新的Office 2003 插件。该插件可以帮助你通过Word直接将Pdf文档转换为Word文档,并且完全保留原来的格式和版面设计。 这个名为 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 的插件是首先捕获Pdf文档中的信息,分离文字同图片,表格和卷,再将其统一到Word格式。现在你可以重新利用早先你从网络上下载或Email

中收到的Pdf文件中的信息,而无需添加任何其他软件。 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已经非常紧密的同Office 2003整合在一起了,有两种方式可以将Pdf格式转换成Doc文件。 第一种方式,在Microsoft Word 2003中你可以直接通过“文件”—>“打开”来打开Pdf文件。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 插件会自动弹出了,如图3所示,经过转换后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Doc文件。 第二种方式,ScanSoft公司也已经开发了基于此的Smart Tag(Office 2003中重要的功能元件)能够轻松的通过右键来将PDF文件转换成为 Microsoft Word 文件 注意,在安装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的时候建议关闭正在运行的Office Word,Internet Explorer和Outlook等软件。 OFFICE使用技巧FAQ宝典-PDF文件处理 问:PDF与WORD之间如何通过软件实现格式转换? 答:PDF—>DOC 使用软件Acrobat,pdf2word;DOC—>PDF 使用软件Acrobat pdf->Tiff(JPEG,PNG)->OCR输出word,效果极佳,如果是English几乎不用怎么修改就可以用了。 推荐OCR软件:ABBYY FineReader 7.0;ScanSoft OmniPage Pro 14.0(最强) 问:如何把WORD文档转换成PDF? 答:安装Acrobat(不只是Reader)完全版,在安装选项里有的,把这一项选上,选pdfmaker。在word的工具条上会有一个转换按钮。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

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pdf转换成word转换器哪个好用

pdf转换成word转换器哪个好用 最近小编在网上看到很多人都在问pdf文件转word怎么转,很多知道的人都会说使用pdf转换器来转,但是网上有很多的pdf转换器,那么pdf转换成word转换器哪个好用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款很好用的pdf转换器吧! 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迅捷pdf转换器,是一款在线PDF转换器平台,不仅包含了各种文件之间的转换还可以在线对PDF文件进行修改和编辑,是一个很实用的平台,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将pdf转word的方法吧 1、首先我们打开浏览器,在百度中搜索“迅捷PDF在线转换器”,在搜索结果中找到平台后点击进入。 2、进入在线PDF转换器后,在界面的上方导航栏中找到“文档转换”,然后会出现工具菜单,我们在菜单里找到“PDF转word”工具。大家也可以直接输入网址:pdf转word 在线https://www.doczj.com/doc/ec2069081.html,/pdf2word打开工具!

3、进入工具界面,我们可以点击界面中的“点击选择文件”,将需要转换的PDF文件添加进去。(在线转换器转换文件的最大体积不可以超过2M,如果文件过大,可以下载最新版迅捷PDF转换器软件进行转换!) 4、添加完文件后,我们可以在下方看到“自定义设置”,在设置中我们可以对转换的参

数进行设置。 5、一切准备完毕,点击界面中的“开始转换”,工具就会开始对文件进行转换,转换很快不需要太久的时间 6、待文件转换成功后,我们点击“立即下载”将转换后的word文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或者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下载都是可以的。这样将PDF转换成word就完成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思维导图版)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思维导图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成立1949.10.1 1、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 内容:(通过-选举-决定-建立) ①通过“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 ③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 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 3、意义 (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注意理解) ①对国家的影响: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②对人民的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外(国际): 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二、巩固 1、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代表:1951、阿沛阿旺晋美(2)意义: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大陆统一,民族团结。 2、抗美援朝 (1)必要性(原因):美国入侵朝鲜和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安全 (2)时间:1950.10——1953.7 (3)司令员和军队:彭德怀和中国人民志愿

军 (4)意义: ①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②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③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④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 3、土地改革 (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时间:1950——1952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土改)(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义(祥见课本13页) ①对地主和农民的影响:消灭地主,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②巩固人民政权 ③推动了农村和农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成功的探索 1、“一五计划”(1953——1957) (1)必要性及目的(背景、原因):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 (2)基本任务:(一个重点,两个相应)重点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及商业,相应地培养人才;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5) 一、课程性质 (5) 二、课程基本理念 (6) 三、课程设计思路 (6)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7) 一、知识与能力 (7) 二、过程与方法 (8)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9) 一、中国古代史 (9) 1.北京人 (10) 2.文明的曙光 (10) 3.先民的传说 (10) 4.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0) 5.青铜器和甲骨文 (10) 6.动荡的春秋时期 (10) 7.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 (11) 8.百家争鸣局面 (11) 9.秦统一中国 (11) 10.都江堰与秦始皇陵兵马俑 (11) 11.秦末农民大起义 (11) 12.西汉的建立 (11) 1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1) 14.“丝绸之路” (11) 15.东汉的兴亡 (11) 16.两汉的科技文化 (11) 17.三国鼎立 (11) 18.西晋的兴亡和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12)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12)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12) 21.活动课 (12) 22.隋朝的统一与覆灭 (12) 2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2) 24.盛唐气象 (12) 25.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12) 26.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2) 27.北宋的政治 (12) 28.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2) 29. 金与南宋的对峙 (12)

33.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 34.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3) 35.明朝的统治 (13) 36.明朝的对外关系 (13) 37. 明代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3) 38.明朝的灭亡 (13) 39.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4) 40.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4) 41.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14) 42.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4) 43.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和典籍 (14) 44.活动课 (14) 二、中国近代史 (14) 1.林则徐禁烟 (15) 2.鸦片战争 (15)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5) 4.太平天国 (15) 5.洋务运动 (15) 6.中日甲午战争 (16) 7.戊戌变法 (16) 8.抗击八国联军 (16) 9.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6) 10.辛亥革命 (16) 11.中华民国的创建 (16) 12.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6) 13.新文化运动 (16) 14.五四运动 (16) 15.中国共产党诞生 (16) 16.北伐战争 (16) 17.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7) 18.文学艺术的成就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7) 19.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7) 20.工农红军长征 (17) 21.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17) 22.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7) 23.正面战场的抗战 (17) 24.敌后战场的抗战 (17) 25.抗日战争的胜利 (17) 26.内战爆发 (17) 27.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8) 28.活动课 (18) 三、中国现代史 (18)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8)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课程专家何成刚 教育部已于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本文拟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四个角度,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单的解读。 一、课程性质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 “综合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论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运用综合的视角探究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最终使学生基本掌握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课程的“四性”,善于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实践来理解历史课程的“四性”,不能孤立去理解。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PDF转换成Word文档(大家记一下,绝对实用) (原有的,找不到了,终于又

人人网- 日志分享 相册 分享 日志 人人生活 应用列表 公共主页 人人招聘 大学百科 同名同姓 人人中学 人人小组 手机人人网 注册 登录 帮助 给我们提建议 更多 加入人人网,找回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立即注册 分享李自芳李自芳的分享当前分享返回分享首页»PDF转换成Word文档(大家记一下,绝对实用)(原有的,找不到了,终于又碰到了)来源:刘杰的日志 应该说,PDF文档的规范性使得浏览者在阅读上方便了许多,但倘若要从里面提取些资料,实在是麻烦的可以。回忆起当初做毕业设计时规定的英文翻译,痛苦的要命,竟然傻到用Print Screen截取画面到画图板,再回粘到word中,够白了:(最近连做几份商务标书,从Honeywell 本部获取的业绩资料全部是英文版的PDF,为了不再被折磨,花费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研究PDF 和Word文件的转换,找到下面2种方法,出于无产阶级所谓的同甘共苦之心,共享下:) 1、实现工具:Office 2003中自带的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应用情景:目前国外很多软件的支持信息都使用PDF方式进行发布,如果没有Adobe Reader,无法查看其内容,如果没有相关的编辑软件又无法编辑PDF文件。转换为DOC格式则可以实现编辑功能。尽管有些软件也可以完成PDF转换为DOC的工作,但很多都不支持中文,我们利用Office 2003中的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组件来实现这一要求最为方便。 使用方法: 第一步:首先使用Adobe Reader打开待转换的PDF文件,接下来选择“文件→打印”菜单,在打开的“打印”设置窗口中将“打印机”栏中的“名称”设置为“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e Writer”,确认后将该PDF文件输出为MDI格式的虚拟打印文件。

2020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2020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

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2、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二、基本理念 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