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新

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新

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新
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新

临汾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模块考试数学试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程序框图符号

可用于( )

A .赋值6a =

B .输出5a =

C .判断6a =

D .输入5a = 2.已知集合{}7,6,5,4,3,2,1=U ,{}6,4,2=A ,{}5,3,1=B ,则B C A U 等于( ) A .{}6,4,2 B .{}5,3,1 C .{}5,4,2 D .{}5,3

3.同时向上抛掷100个质地均匀的铜板,落地后100个铜板朝上一面的图案都相同,你认为对这100个铜板两面的图案设计更可能的情况是( ) A .这100个铜板两面的图案是一样的 B .这100个铜板两面的图案是不同的

C .这100个铜板中有50个两面的图案是一样的,另外50个两面的图案是不相同的

D .这100个铜板中有30个两面的图案是一样的,另外70个两面的图案是不相同的 4.将十进制数390化成四进制数后,其末位数字是( )

A .0

B .1

C .2

D .3 5.当2=x 时,右面的程序段输出的结果是 ( )

A .3

B .7

C .15

D .17 6.在区间[]0,4上随机选取一个数a ,使3a

的值介于1到9

概率为 ( )

A .

14 B .12 C .34 D .23

7.设13

log 2,a = 1

2

1

log ,3

b = 0.31()2

c =,则 ( )

A .b c a <<

B .b a c <<

C .a b c <<

D .a c b << 8.如图,样本A 和B 分别取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它们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A x 和B x ,样本标

准差分别为A s 和B s ,则( )

A .A

B x x >,A B s s > B .A B x x <,A B s s >

C .A B x x >,A B s s <

D .A B x x <,A B s s <

9.已知函数62ln )(-+=x x x f ,若满足0)3()2(

A .1

B .2

C .至少一个

D .至少二个10.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其中“N ”表示“否”,“Y ”表示“是”),设输出的数据构成集合A ,从集合A 中任取一个元素a ,则函数y x a =,(其中[)∞+∈,0x )是增函数的概率为 ( )

A .

52 B .5

3

C .32

D .3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在答卷纸相应的位置上.

11.某运动员射箭一次击中10环,9环,8环的概率分别是0.3,0.3,0.2,则他射箭一次击中

的环数不够8环的概率是 . 12.函数)

13(log 28)(2+-=

x x

x f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

13.已知函数???≥-<=)

4(),1()

4(,log )(3x x f x x x f ,那么(5)f 的值

为 .

14.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下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产

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净重的范围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

8题图

10题图

x ≤1?

14题图

容量为

15.用“辗转相除法”求得360和540的最大公约数是 .

16.某单位200名职工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现要从中抽取40名职工作样本,用系统抽样法,将全体职工随机按1-200编号,并按编号顺序平均分为40组(1-5号,6-10号…,196-200号);若第5组抽出的号码为22,则第8组抽出的号码应是 .若用分层抽样方法,则40岁以下年龄段应抽取 人.

17.如图所示,

曲线22

x y =与两直线2x =及y =部分的面积S :(1)产生两组0~1RAND b RAND a ==,;(2)2,2x a y b ==;(3)产生N 个点(的点(,)x y 的个数1N 是:当N =1000时,1N =332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全部写上)① ② 若函数2()(1)3f x kx k x =+++ 是偶函数,则()f x 的递增区间是(0,+∞). ③ 有一人在打靶中,连续射击2次,则事件“至少有1次中靶”与事件“2次都不中靶”互斥不对立.

④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表示的直线必经过点)y ,x (. ⑤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6

54323567983512)(x x x x x x x f ++++-+= 在4

-=x 时的值时, 若30=v ,则2v 的值为3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小题满分8分)

(1)不用计算器计算:3

2

3log 396415932log 4log 55-

??

?

??--+-

(2)已知2a = 5b = 100,求 1a + 1

b

的值.

4

3

y f x () =

x 2

2

20.(本小题满分8分) 已知函数2

3

)(-=

x x f . (1)判断该函数在区间(2,+∞)上的单调性,并给出证明; (2)求该函数在区间[3,6]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1.(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在直角梯形OABC 中,记梯形OABC 位于直线)0(>=t t x 左侧的图形的面积为)(t f . (1

(2y =

22

23.

(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所示的茎叶图是高一年级广播操比赛中,7位评委老师给参加比赛的甲、乙两个班评定的成绩,程序框图用来编写程序统计每个班的成绩(各评委老师所给的有效分数的平均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茎叶图,乙班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

(2)在程序框图中,用k表示评委人数,用a表示参赛班级的最后成绩(各评委老师所给有效分数的平均值).那么图中①、②处应填什么?“S1=S-max-min”的含义是什么?

(3)根据程序框图,甲、乙两班的最后成绩分别是多少?

甲乙

8 5 7 9

8 5 5 4 8 4 4 4 6 7

2 9 3

max=0,min=100

临汾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模块考试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C 2.A 3.A 4.C 5.C 6.B 7.D 8.B 9.A 10.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0.2 12.]4,0()0,31

( -

13.1 14.120

15.180 16. 37 20 17.1.328 18.①④⑤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6分

21.解:(1)函数的解析式为:???

?

???>≤<-≤<=5,852,2220,21)(2

t t t t t t f ………………4分

图象如图所示:

………………………8分

(2)由图象可知函数的值域为]8,0(.

22.(1)频率分布表与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4分

(2)平均分为:06.0953.0854.0752.06504.055?+?+?+?+?=x 4.767.55.2530132.2=++++=. ………………6分 (3)设成绩是[50,60)的2个学生为21,A A ,成绩是[90,100]的3个学生为321,,B B B . 记两人在同一分数段为事件A .基本事件有: ),(),,(),,(),,(31211121B A B A B A A A ,),(12B A ,

),(22B A ,),(32B A ,),(),,(3121B B B B ,),(32B B 共10个.

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21A A ,),(),,(3121B B B B ,),(32B B 共4个. 则所求的概率为:5

2

104)(==

A P . …………………………10分 23.解:(1)乙班成绩的中位数为84 ,众数为84. ……………………………2分 (2)①处填?7≤k ②处填5

1

S a =

……………………………6分 “S 1=S -max-min ”的含义是“为了避免极端分数的影响,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8分 (3)85,84==乙甲x x …………………………………………10分

2017-2018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随着时空距离的不断压缩、时尚流行的全球同步化,特别是数字化的泛在式存在,使我们越来越难以界定“我是谁”,什么是我们的文化认同。面对日益碎片化的文化现实,人们越来越把目光聚焦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 然而,年青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有所下降。其实,并非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够,也不能抱怨年轻人静不下心。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档。要让今天的年轻人接受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重新回到私塾念“子曰”“诗云”不太可行,所以如何找到现代化传承之道至关重要。比如,正在播出的原创文化探秘类节目《七十二层奇楼》,就将探险寻宝的模式移植到了对传统文化的探寻中,年轻的观众通过观看节目,既满足了好奇心,也完成了一段追根溯源传统文化的旅程。 这个节目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板凳龙、中国传统工艺走马灯、中国古代造船术、中国童话故事《神笔马良》、伯奇鸟传说、“宫商角徵羽”音律、昆曲《牡丹亭》、二十八星宿、烽火台、孔明灯等中华优秀传统的点点滴滴,涉及文化遗产、民间传说、传统工艺、诗词歌赋,时间上更是从先秦跨越至明末清初。节目制作团队解读文化、解开谜题的过程让年轻观众在不知不觉之中培养起文化自信。 《七十二层奇楼》热播引起热议的现象提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经由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才能“活”在现代,逐渐为年轻人所接受、热爱。 文化是个抽象的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包罗万象。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具体路径。从小在视觉文化环境中浸润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对于视觉文化的青睐,也许让一些人不解,但却应该引起重视。向年轻人传播传统文化,视觉手段比印刷品要有效得多。就像《七十二层奇楼》这个节目采用“实景+虚景”的方式,打造出视效奇观,为观众带来了极具冲击的观赏体验,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然,也有一些人担心,电视节目运用现代化的视听手段,是否会喧宾夺主,降低观众对表现对象——传统文

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临汾一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概念,它有多个思想或学术来源。 “差序格局”受到多种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的学说影响最为显著。费氏在1948年9月1日写给雷氏的信中曾表示:“我读了你的《乡土社会》一文,而且实际上,在我的中文新书《乡土中国》中采用并发挥了你的思想。”费氏与雷氏都认为乡土社会基本上由亲属关系构成,亲属关系可向外扩展至所有的社会关系。但费氏的“差序格局”与雷氏的“向外扩展”又有所分别,雷氏论及的是“个人处于多重家族关系聚结中的某一特定位置”,而费氏认为亲属关系“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实际上,费氏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同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研究有关。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周围形成一个亲属圈亦即亲属群体。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研究。费氏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调查中,运用这种研究法绘制了当地的亲属称谓体系图表。该图表所呈现出的“蜘蛛的网”,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 “差序格局”的形成与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关系。费氏的“差序格局”有多个内容,既有李树青的三个“主义”,尤其是其中的“自我主义”,也有潘光旦的“伦”“格局”“推或扩充”论。李树青和费氏都对“自我主义”有所论述,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人“贫病愚私”中“私”的问题作出的回应。潘氏深入研究儒家社会思想,他对“伦”的分析和考据(如“沦”指水的纹理)则成为费氏“同心圆波纹”的来源。他还对“人伦差等”进行辨析,并提出人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各自有其“格局”。有学者指出,费氏根据潘氏的研究提出“差序格局”几乎是水到渠成的。其实,“差序格局”概念形成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学术圈。这个学术圈的学者来往密切,其中不但有潘光旦、李树青、费孝通、袁方等老中青社会学人,还有闻一多、吴晗等文史专家。 “差序格局”是聚集中西方相关学术智慧产生的。以往的研究,无论是费氏本人,还是相关学术史论著,对雷氏等中西方学者的贡献肯定是不够的。事实上,学术工作往往难以独自完成,要有多人数代积累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 x =是同一函数的是( ). A .2y = B .3y = C .y = D .2 x y x = 2.若一次函数y kx b =+在R 上是增函数,则k 的范围为( ). A .0k > B .0k ≥ C .0k < D .0k ≤ 3.已知集合A 满足{}{}1,2,31,2,3,4A =,则集合A 的个数为( ). A .2 B .4 C .8 D .16 4.函数2()1f x x = -在[2,0]-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 ). A .83 B .43 C .23 D .1 5.如图是①a y x =;②b y x =;③c y x =,在第一象限的图像,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6.已知函数2()8f x x kx =--在[1,4]上单调,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 A .[2,8] B .[8,2]-- C .(][),82,-∞--+∞ D .(][),28,-∞+∞ 7.已知函数()f x 是奇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且在区间[,](0)a b a b <<上的值域为[3,4]-,则在区间 [,]b a --上( ) . A .有最大值4 B .有最小值4- C .有最大值3- D .有最小值3- 8.设0.60.6a =, 1.50.6b =,0.61.5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 B .a c b << C .b a c << D .b c a << 9.设x ∈R ,定义符号函数1,0sgn 0,01,0x x x x >??==??-

山西省临汾一中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临汾一中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B.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C.牛顿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牛顿运动定律都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 D.力的单位“N"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位 2、有一质点从x轴的坐标原点开始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四个选项中a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x表示质点的位移,其中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 A.滑块一定受到三个力作用 B.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C .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 D .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mg 21 4、如图所示,xOy 坐标平面在竖直面内,x 轴正方向水平向右,y 轴正方向竖直向上,在图示空间内有垂直于xOy 平面的水平匀强磁场.一带电小球从O 点由静止释放,运动轨迹如图中曲线.关于带电小球的运动,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A B 轨迹为半圆 B .小球运动至最低点A 时速度最大,且沿水平方向 C .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D .小球在A 点时受到的洛伦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5、我国志愿者王跃曾与俄罗斯志愿者一起进行“火星500”的实验活动。假设王跃 登陆火星后,测得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21,质量是地球质量的91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 ,地球的半径为R ,王跃在地面上能向上竖直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 ,忽略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星的密度为GR g π32 B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92g C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32 D .王跃以在地球上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29h 6、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 、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弹簧劲度系数为k ,C 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 拉物块A 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B 刚要离开挡板C 时,物块

2016年重庆一中高2018级高一上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答案

2016年重庆一中高2018级高一上期期末考试 数 学 试 题 卷 2016.1 数学试题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 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各题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已知集合{}{}2,3,4,2,4,6A B ==,则A B =( ) A.{}2 B.{}2,4 C.{}2,4,6 D.{}2,3,4,6 2.已知扇形的中心角为 3 π ,半径为2,则其面积为( ) A.6π B.43π C.3π D.23π 3.已知1 tan 3 α=,则222 cos 2sin cos ααα-=( ) A.79 B.13- C.13 D.79 - 4.三个数20.3 20.3,log 0.3,2a b 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a b c << B.a c b << C.b a c << D.b c a << 5.已知在映射f 下,(,)x y 的象是(,)x y x y +-,其中,x R y R ∈∈。则元素(3,1)的原象..为( ) A.(1,2) B.(2,1) C.(1,2)- D.(2,1)-- 6.已知函数2sin()(0,)2 y x π ω?ω?=+>< 的部 分图像如图所示,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 A.2sin()26x y π=- B.2sin(4)4y x π =+ C.2sin()26x y π=+ D.2sin(4)6 y x π =+ 7.已知幂函数1 ()m f x x -=(,m Z ∈其中Z 为整数集)是奇函数。则“4m =”是“()f x 在(0,)+∞上为单调递 增函数”的( )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19年数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7套模拟试卷)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下列各式中,值为( ) A .22sin 75cos 75?+? B .2sin75cos75?? C .22sin 151?- D .22cos 15sin 15?-? 2.某工厂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量分别为200,400,300,100件,为检验产品的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以上所有的产品中抽取60件进行检验,则应从丙种型号的产品中抽取件数应为( ) A .10 B .12 C .18 D .24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厂一批产品的次品率为10%,则任意抽取其中10件产品一定会发现一件次品; B .气象部门预报明天下雨的概率是90﹪,说明明天该地区90﹪的地方要下雨,其余 10﹪的地方不会下雨; C .某医院治疗一种疾病的治愈率为10%,那么前9个病人都没有治愈,第10个人就一定能治愈; D .掷一枚硬币,连续出现5次正面向上,第六次出现反面向上的概率与正面向上的概率仍然都为0.5. 4.执行如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值为21,则 判断框内应填 ( ) A .5?n ≥ B .6?n > C .5?n > D .6?n < 5.已知角θ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x 轴正半轴重合, 终边在直线3x ﹣y=0上,则 ()()3sin 3cos 2sin sin 2πθπθπθπθ??++- ???=?? --- ??? ( ) A .2 B . 32 C .2- D .12 6.两个袋内,分别装着写有0,1,2,3,4,5六个数字的6张卡片,从每个袋中各任取一张卡片,则两数之和等于5的概率为( ) A . 6 1 B . 8 1 C . 9 1 D . 12 1 7.某中学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 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用

山西省临汾一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

临汾一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 7.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含131I和137Cs的放射性物质向外界泄露,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137C s的原子有82个中子 B.CsOH的碱性比KOH的碱性强 C.KIO3是碘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盐 D.HI的还原性比HF强 8.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B.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C.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需消耗2.24 L Cl2 D.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9.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5mL 16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 C.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N A D.0.5mol雄黄(As4S4,结构如右图)含有N A个S—S键 10.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数学_Word版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 2016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 数 学 试 题 卷2016.12 数学试题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各题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 设全集{}4,3,2,1=U ,集合{}{}4,2,4,3,1==B A ,则()U C A B ?=( ) A .{}2 B .{}4,2 C .{}4,2,1 D .φ 2. 函数()()1011≠>-=-a a a x f x 且的图象必经过定点( ) A .()1,0- B .()1,1- C .()0,1- D .()0,1 3. 在0到π2范围内,与角3 4π -终边相同的角是( ) A .6π B .3π C .32π D .3 4π 4. 函数()()2lg 231 ++-= x x x f 的定义域是( ) A .??? ??-232, B .??? ??-232, C .()∞+-,2 D .?? ? ??∞+,23 5. 已知3.0log 24.053 .01 .2===c b a ,,,则( ) A .b a c << B .c b a << C .a b c << D .b c a << 6. 函数()x x x f 1 ln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 .?? ? ??1,1e B .()e ,1 C .( ) 2 ,e e D .( ) 3 2,e e

2018-2019学年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临汾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在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丙 D. 丙、丁 【答案】B 【解析】 甲属于实验法,丁属于控制变量法,乙和丙都体现放大的思想,故B正确。 2.在“车让人”交通安全活动中,交警部门要求汽车在斑马线前停车让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当车头离斑马线8 m时司机看到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过,已知该车刹车时最大加速度为5 m/s2,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2 s。若驾驶员看到斑马线上有行人时立即紧急刹车,则 A. 汽车能保证车让人 B. 从开始发现情况到车停下来汽车通过的距离是6.4 m C. 从开始发现情况到车停下来汽车运动的时间是1.6 s D. 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距离是1 m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反应时间内汽车匀速运动,求解此过程汽车运动的距离,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减速到零的时间,然后求出位移,判断是否超过停车线。 【详解】若驾驶员反应时间为t 1=0.2s ,反应时间的位移:x 1=8m/s×0.2s=1.6m ;刹车的距离 22 28 6.4225 v x m a ===?,刹车的时间:281.65v t s s a = == 则车前行最短距离为x=x 1+x 2=1.4m+6.4m=7.8m<8m ,车运动的时间为t=t 1+t 2=1.8s ,故该汽车能保证车让人,故BCD 错误,A 正确;故选A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速度位移公式、位移时间 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同时要注意刹车的末速度可能是0。 3.如图所示为一俯视图。其中甲只能在圆心为O 的圆形路径a 上移动,乙只能在沿半径方向的路径b 上前后移动。路径a 的圆心O 处有一个轻小物体B ,三条橡皮轻绳拴着B ,其中一条的一端固定在墙壁上的A 点,其他两条的一端分别在甲、乙手中。现甲开始沿路径a 逆时针缓慢移动,同时乙在路径b 上配合移动,以使B 能位于O 点处。已知甲乙二人都用水平力拉动橡皮绳,且甲在移动中发现只有两个位置处能使B 处于O 点。则与之相应的两次乙的位置中,离圆心O 更近的是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两次一样近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B 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受到三条橡皮对其作用,设这三个力分别为AB F 、a F 、F b ,由于使B 能位于O 点处,所以则有AB F 大小方向不变,F b 的方向不变,a F 大小不变,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可作以力AB F 的首为圆心,以a F 为半径的圆与F b 的延长线相交两点,作图如图,即甲在移动中只有两个位置处能使B 处于O 点,所以与之相应的两次乙的位置中,离圆心O 更近的是第二次,故选项B 正确,A 、C 、D 错误。

2020届陕西省西安高新一中高一数学网课测试题答案(下载版)

高2022届网课学习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 高一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3?12=36分) 1.答案:A 解析:由余弦定理可得222cos 0,.26 a b c C C C ab ππ+-==<<∴=Q 2.答案:C 解析:PQ =(5,-4),Q PQ ∥15(1)4(21),13 λλλ∴+=--∴=-m,. 3.答案:D 解析: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 0,,3 ππ==<<>∴=b A B B b a B a 或23π. 4.答案:B 解析:(3,=-a -b m ,30,⊥∴-=∴=(a -b )b m m 5. 答案:C 解析:在ABC ?中,0,120AC BC a ACB ==∠=,由余弦定理得 2220222022cos1202cos1203,.AB AC BC AC BC a a a a AB =+-??=+-=∴= 6.答案:D 解析:cos cos a A b B =Q ,由正弦定理可得2sin cos 2sin cos R A A R B B =, 即sin2sin2,2,2(0,2),22A B A B A B π=∈∴=Q 或22A B π+=, A B ∴=或,2A B π +=∴ABC △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7.答案:A 解析:λμλμ11Q AN = NM =AM =AB+AC,\AM =4AB+4AC,34 Q M 为边BC 上的任意一点,1441,.4 λμλμ∴+=∴+= 8.答案:B 解析:311AN =AD+DN =AD+AB,MN =MC +CN =AD -AB,434 ?2213\AN MN =|AD|-|AB |=0316 9.答案:C 解析: AB AC ,|AB ||AC |分别为平行于AB,AC 的单位向量, ???AO AB AO AC AB AC Q =,\AO (-)=0|AB||AC ||AB||AC | 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AO 所在直线为BAC ∠的平分线,同理CO 所在直线为BCA ∠的平分线.O ∴为ABC ?的内心. 10.答案:D 解析:13sin ,,6226 S ac B B ac π===∴=Q , 又sin sin 2sin A C B +=得2a c b +=,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b a c =+- 22()2,b a c ac ∴=+- 即222 41241b b b b =--∴=+= 11. 答案:A 解析:以BC 所在直线为x 轴,以BC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0,1),(1,0),(1,0),A B C -设(,0),D x 则 212(,0),1,(,1),(,1)333+-≤≤∴=-=+-E x x AD x AE x ?2218\AD AE =x(x+)+1=(x+)+339 , 当13x =-时,?AD AE 取得最小值89,当1x =-或13x =时,?AD AE 取得最大值43 12.答案:B 解析:2221)2cos )sin 2 S b a c ac B ac B =--=-=Q ,

2020-2021学年山西省临汾市临汾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临汾一中 2020-2021 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古籍汗牛充栋,阅读应该从何入手呢?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进行诗歌创作,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生动的历史画卷。杜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2020 年重庆一中高 2021 级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题卷 2020.9 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 A = {y |y =ln (1?x )} , B = {y |y =√4?2x },则 A ∩B= ( ) A. [0,2) B. (0,2) C. [0,2] D. [0,1) 2.a,b ∈(0,+∞), A =√a +√b , B =√a +b ,则 A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AB C. A ≤B D. A ≥ B 3.已知直线 l 是曲线 y =√x +2x 的切线,则 l 的方程不可能是 A.5x ?2y +1=O B.4x ?2y +1=O C.13x ?6y +9=O D.9x ? 4y + 4 = 0 4.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一般情况下,折扇可看作是从一个圆面中剪下的扇形制作而成,设扇形的面积为S 1 ,画面中剩余部分的面积为S 2,当 S 1 与S 2的比值为 √5?12 时,扇面看上去形状较为美观,那么此时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为( ) A.(3?√5)π B. (√5?1)π C. (√5+1)π D. (√5?2)π 5. 若函数f (x )={a x ,2a (其中a >0,且a ≠1)存在零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A.(12,1)U (1,3) B.(1,3] C.(2,3) D.(2,3] 6. 己知0<ω≤2,函数f (x )=sin (ωx )?√3cos (ωx ),对任意x ∈R ,都有f (π3?x)=?f (x ),则 ω 的值 为( ) A. 12 B. 1 C.32 D. 2 7. 函数f (x )=2cos x +sin 2x 的一个个单调递减区间是( ) A.(π4,π2) B.(0,π6) C.(π2,π) D. (5π6 ,π) 8.设函数 f (x )在 R 上存在导数f ′(x ),对任意的 x ∈R ,有f (x )+f (?x )=2cos x ,且在 [0,+∞)上有f ′(x )>?sin x ,则不等式 f (x )?f (π2?x)≥cos x ?sin x 的解集是 A.(?∞,π4] B.[π4,+∞) C.(?∞,π6] D.[π6,+∞)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分,部分选对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已知ΔABC 中,角 A ,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且 sin 2B =sin A sin C ,则角 B 的值不可能是( ) A.450 B.600 C. 75° D. 90°

山西省临汾市临汾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山西省临汾市临汾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 中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层次。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2.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关这些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有细胞膜 B.都有蛋白质 C.都有染色质 D.都有核酸 3.冠状病毒(RNA病毒)能够感染人、鼠等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冠状病毒是一种生物,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B.冠状病毒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所以营寄生生活 C.该病毒中含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五种碱基 D.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由4种核糖核苷酸按照一定顺序连接而成的 4.现有一待测样品提取液,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样液产生紫色反应;用斐林试剂检测,无明显砖红色;用苏丹Ⅲ染液检测,无橘黄色反应。该样品可能是()A.普通豆奶粉 B.纯天然牛奶 C.无糖脱脂奶粉 D.加高果糖浆的果汁5.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乳酸菌、青霉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B.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RNA 6.科学家对离体蛙心进行实验发现,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该实验说明无机盐的作用是()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脱氧核糖核苷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B.胆固醇、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 C.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蔗糖都属于二糖 D.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等有关 ) 2. 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1具有双层膜,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B.图中2是中心体,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 C.图中5是染色质,是DNA的主要载体 D.图中4是高尔基体,是加工分泌蛋白质的场所 3. 膜蛋白是生物膜上多种蛋白的统称,与生物膜的功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大多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B.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可随时开放 C.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D.载体蛋白运输物质具有选择性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4. 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排序是() a.作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进行实验 d.设计实验 e.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A.abcde B.bacde C.badce D.baedc 5. 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6. 下列有关人体的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能分化为红细胞,不能分化为淋巴细胞 B.衰老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小,物质运输速率降低 C.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只要体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 7. 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表示有丝分裂,②④表示减数分裂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④ C.图②③表示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现象

2018年高新一中入学数学真卷(十)

2018年某高新一中入学数学真卷(十) (满分:100分 时间:70分钟) 一、认真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 1. 0.53,100 53,?35.0,53.3%,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2. 在964后面添上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被2、3、5同时整除的最小的六位数,这个数是 。 3. △表示一种运算符号,其意义是:a △b =2a -b ,如果x △(2△3)=2,那么x 等于 。 4. 有四个不同的整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3.75,三个较大数的平均数是15,三个较小数的平均数是12,如果第二个大的数是奇数,那么它是 。 5. 如图是一张长方形铁皮,利用图中的阴影部分刚好能做成一个圆柱形油桶(接头处忽略不计),则这个油桶的表面积为 平方分米。 6. 甲、乙两个学生从学校出发,沿着同一方向到一个体育场,甲先用一半时间以每小时4千米行走,另一半时间以每小时5千米行走;乙先以每小时4千米行走一半路程,另一半路程以每小时5千来行走,那么先到体育场的是 。 7. 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第1个图形有6个小圆,第2个图形有10个小圆,第3个图形有16个小圆,第4个图形有24个小圆…依此规律,第6个图形有 个 小圆。 8. 如图,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并排放在一起,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4,以点B 为圆心边AB 长为半径画圆弧,连接AF 、CF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结果保留π) 9.把立方体的六个面分别涂上六种不同颜色,并画上朵数不等的花,各面上的颜色与花的朵数情况列表如表所示:现将上述大小相同,颜色、花朵分布完全一样的四个立方体拼成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如图所示),那么长方体的下底面共有 朵花。 10.有一路公共汽车,包括起点和终点共有15个车站,如果一辆车除终点外,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恰好各有一位乘客到这一站以后的每一站下车。问:公共汽车内最多时有 位乘客。 二、细心算一算(共5小题,共25分) 11. (1)?? ???? ??? ??-?÷41475.9%1075.275.6—— (2)??????-÷??? ??+?3275.33225.136 (3)7 3110320952119-÷?????? ??? ??÷--?

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临汾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性道德评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社会性道德评价的导向效力及其强弱,除了要以被的评价者的心理机制为内在基础,还会受三个外部社会条件的制约。 其一,人们是否处在彼此之间能相互关注的熟人社会中。如果是,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强;反 之,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弱。在熟人社会,人们相互之间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每天差不多要和同 样的人打交道,相互关注成为自然而然的事,这就为及时做出社会性道德评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熟人社 会中的人都彼此知根知底,这就为对每个人做出全面准确的道德评价提供了有利条件。熟人社会中一个评 价结论一旦给出,就会对评价对象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如果社会性道德评价给予一个人的是好名声,他就 会由此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善待;反之,他就会由此受到人们的鄙视和孤立。不论是其中的哪一种情况。在 对该人没有做出新的评价之前,都不会有什么改变。 其二,同一社会范围内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是否大体相同。如果是,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强; 反之,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弱。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一个行为者及其作为进行善恶评价,通常都 以他们所持有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为评价标准,符合该标准则为道德或善,不符合则为不道德或恶。如 果人们所持有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是一致的,就会形成统一的声音或社会舆论;反之,则会出现不同的 声音或社会舆论。显然,只有统一的社会舆论对评价对象才有最大的威力,而说法不一的社会舆论要么使 评价对象无所适从。要么使评价对象把评价不当一回事。 其三,社会成员是否乐于自觉地充当道德评价的主体。如果无人乐意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那么就 不会有社会性道德评价;只有少数人乐意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也形成不了强有力的社会舆论。不因与 自己无关而仍愿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并不是一件可以轻松做到的事。首先这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更重要的是,倘若需要用明评的方式对评价对象做出否定性评价,还得冒得罪人的风险。因而必须是有较 强道德感或正义感的人,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主动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的角色。 综上所述,只有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人们生活在可以相互关注的熟人社会、同一社会范围内的道德 规范和道德观念趋于一致、人们乐于自觉地充当道德评价主体,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才最强。缺少任何 一个,都会影响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整体效力。相对而言,第三个条件最为重要,因为倘若无人乐于充当评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弗洛伊德关于生与死的本能的理论主要是解释人的动机问题,但换个角度,却又阐述了另外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的心理具有两面性,生与死、爱与恨、积极与消极、建设性与破坏性等。这一人性规律也正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从这一点再进一步出发,看看儒家与道家的精神,是不是正契合了一个人心理上的两面性?入世与出世,有为与无为,务实与求虚等,林语堂先生说:“道家与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结合弗洛伊德的生死本能理论,儒道两家就象征着生与死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力量并存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人生问题最为复杂,儒家主张“游方于内”,要积极入世去“匡俗救弊”,“回复王道”,而道家却主张“游方于外”,叫人远离尘嚣,“保性全真,不以物累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让人该何去何从?儒道互补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孔子也有过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有人说,这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结果。然而孔子的学生曾点说过这样的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听到弟子这样说,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言志,没有说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却口吐天真烂漫之语,似有不学无 术之嫌,而孔子居然还对他的话表示赞许,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而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可见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儒中有道,道中也必有儒,儒道互补并非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来发展的结果,而是人性的使然。因此儒道两家在作为一种学术或思想流派产生之始,甚至在产生之前,就开始了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历程。我们再来看老子,也就能理解他说的“治国爱民”,“与善仁,言善信”这些话了。老子并非一味地摒弃仁信,而庄子虽然一直批评儒家,但也同意“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 另外,如果老庄真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完全弃尘绝世,那就应该像《论语》中提到的那几位隐士一样,如楚狂接舆、长沮、桀溺等,他们连姓名都不留,更勿谈著书立说,设帐授徒。可见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两方面,他们与孔孟是一样的。 同源异流是儒道互补的根本特征,只不过孔孟关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人类文明与秩序的前进与发展,老庄关怀着人类生命与心性的和谐、自在与自然。他们都对人性和社会问题颇为关注,只不过各执一端,朝着不同的学术方向发展。但无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始终本同末异。儒道互补,彼此依存,两千多年来不但发展为中国文化的基调,也为无数国人指引了一条最好的人生之路。得意时以儒家为准则,坚守道德良知,维护纲常名教,争做忠臣良将;失意时则以道家为归依,淡泊名利,独善其身,洒脱自在,如行云流水。儒道互补已然内化成中国人独有的人格特征,它是最理想的,也是最现实的。 (摘编自孟春明《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儒道互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并存着儒道思想,这种心理的两面性符合对立统一规律。 B.作者认为,儒道互补既是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来发展的结果,也是人性使然。 C.孔子问礼于老子之后,才有了入世与出世的人生选择,作者也认同这种说法。 D.儒道思想同源异流,本同末异,但是比起道家,儒家更关注人性和社会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提出问题,再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最后点明了儒道互补对于人生的意义。 B.文章从弗洛伊德关于人的心理两面性入手,引出了儒道两家思想对立统一的论题。 C.文章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论据充足,说理严密。 D.第四段用归谬论证法,论证老庄并非完全弃尘绝世,而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