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保冷施工方案

设备保冷施工方案

设备保冷施工方案
设备保冷施工方案

设备保冷施工方案

发布日期:2009/4/22 16:46:22 来源:作者:点击:1391

一、保冷保温结构:

1、保冷结构应由铝箔外缠胶带、对于当介质温度为-160℃保冷时,在首层保冷后外涂3mm厚的玛蹄脂,再进行第二层保冷层施工、防潮层、保护层所组成。

2、保温结构应由防锈层、保温层、保护层所组成。

3、保冷层一般选用闭孔型或憎水型绝热材料,当保冷层厚度>80mm时,必须分层设置,各层的厚度宜接近,内外层缝隙必须彼此叉开,并外层厚度不小于里层厚度。对矿物棉绝热制品,其厚度超过100mm 均应分层。

4、保冷层外表面必须设置防潮层,以防止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于保冷层外表面上或渗入保冷层内部造成结露或结冰,破坏保冷结构。

5、保护层应具有防水、防潮的性能,室外不得使用砂浆抹面类保护层,应根据使用环境选用金属或阻燃型材料作保护层。

二、绝热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

1、闭孔泡沫玻璃:

A、容重:145±10㎏/m3

B、导热系数:≤0.058W/m.K(35℃)

C、抗折强度:≥0.7Mpa

D、抗压强度:≥0.7Mpa

E、吸水率:≤0.2% (体积)

F、氯离子含量:0.0014%

2、预制聚氨脂板材、管壳

A、容重: 50±5㎏/m3

B、导热系数:≤0.026W/m.K

C、抗压强度:≥0.2Mpa

D、抗折强度:≥0.2Mpa

E、氧指数:≥30(0I)

F、吸水率:≤5%

3、阻燃玛蹄脂:

A、阻燃性:施工时无引火性,干燥后具有阻燃性,离开火源1秒钟内自熄。

B、吸水率:室温浸泡24小时,吸水量不大于试料重量的1%。

C、抗冻性:-40 ~+60 各悬挂2小时无开裂,无脱离。

D、干燥时间:手指接触1小时,全干60小时。

E、挥发物:5±30%

F、氧指数:≥30(0I)

G、粘结力:20,1.5㎏/m3

H、比重:1600~1700㎏/m3

I、使用温度:-60℃~+95℃

4、TN-1型粘结剂:

A、容重:1100~1200㎏/m3

B、粘度:3000~20000厘泊

C、酸碱度:PH值为6~8

D、粘结强度:压剪强度≥2Mpa

E、使用温度:-196℃~+250℃

5、矿物棉:

A、容重:管壳120±10㎏/m3 板材100±10㎏/m3

B、导热系数:≤0.046W/m.K(70℃)

C、有机物含量:≤5%

D、不燃性:A级

E、最高使用温度:600℃

二.施工方案:

1、设备、管道等基面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除锈

清除表面油污、灰尘、浮锈、焊渣及其它污物,使之达到干净、干燥标准。

2、对设备、管道进行保冷安装

2.1用泡沫玻璃材料对设备、管道进行保冷,要求保冷材料块与块之间用油灰刀将TN-1型粘结剂均匀涂抹,粘结剂用量为15kg/m3。

2.2对厚度>80mm应采用分层施工。同层错缝,上下层压缝,其搭接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2.3安装时应从支撑件开始自下而上粘结。设备:泡沫玻璃内层每块板用19×0.5mm不锈钢打包带捆扎一道,外层每块板用19×0.5mm不锈钢打包带捆扎二道。管道:用14~16#镀锌铁丝每块板捆扎二道。

2.4遇到弯头部位时,将泡沫玻璃加工成虾米腰形敷设,并摆到敷设位置进行试装,直到吻合为止。

3、对设备、管道进行保温安装

3.1用矿物棉材料对设备、管道进行保温,对厚度>100mm应采用分层施工,同层错缝。上下层压缝,其搭接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3.2对设备矿物棉板用19×0.5mm不锈钢打包带捆扎二道固定,管道用14~16#镀锌铁丝捆扎二道固定。

4、阀门保冷结构及施工

内层按阀体的园柱表面采用规格近似的泡沫玻璃管壳,经适当加工用TN-1型粘结剂进行固定,球面或不规则曲面部分采用小瓦块拼缝进行,施工时将泡沫玻璃材料锯成大小适宜的小瓦块,并摆到敷设位置进行试装,发现不合适的地方再进行砍削加工,直到吻合为止。粘结时可用弹性橡胶带箍紧后再用镀锌铁丝捆扎。

5、防潮层:黑色阻燃玛蹄脂的结构及施工。

保冷层主材安装好后进行防潮层施工,采用阻燃黑色玛蹄脂涂抹二遍,厚度为3mm×2遍,中间隔放一层窗纱(或粗格玻璃布),施工时宜在第一遍玛蹄脂涂抹后,即安装窗纱,待稍干后进行第二遍玛蹄脂涂抹。

要求:表面不得有露布、气泡、翘口、开裂等现象。

附:保冷防潮层施工技术要求:

①保冷防潮层由3mm阻燃玛蹄脂+窗纱或中碱粗格平纹玻璃布0.1-0.2mm+3mm阻燃玛蹄脂构成。

②在涂抹玛蹄脂前,保冷层的表面应达到平整、均匀、无突角、凹坑和起渣现象,并要求表面干净、干燥。

③施工时,应边涂抹玛蹄脂边缠或贴窗纱或玻璃布。窗纱或玻璃布在环向或纵向接缝的搭接长度应大于50mm。

④窗纱或玻璃布应拉紧铺平,不得有褶皱现象。

⑤立式设备和垂直管道防潮层窗纱或玻璃布的环向接缝,均应上搭下。卧式设备和水平管道的纵向接缝应两侧搭接,且缝口朝下。

⑥在第一层玛蹄脂干固后,方可涂抹第二层玛蹄脂。不允许有窗纱或玻璃纤维布裸露现象。

⑦防潮层窗纱或玻璃布应粘贴密实,无张口、开裂、厚度均匀,干固后,要达到5mm。

6、保护层铝皮制作安装(附:金属保护层技术要求:)

6.1根据装置内具体情况,设备、管道均采用δ=0.8mm铝皮作金属保护层。

6.2直管段金属保护层的下料要比防潮层的外围周长加长30-50mm,环向和纵向搭接一端应压出凸筋。环向搭接不小于50mm。设备金属保护层的搭接尺寸不小于50mm。外表用12×0.5mm不锈钢打包带固定,间距不大于350mm。在施工过程中如有用打包带不能固定的地方,可采用铆钉或密封胶处理。

6.3弯头部位要做成虾米腰连接。

6.4设备金属护壳的接缝和凸筋,应呈棋盘形错列布置。设备金属护壳的环向接缝与纵向接缝互相垂直,并成整齐的直线。

6.5设备封头的金属护壳,应按封头保温层的形状大小进行分瓣下料,并应一边压出凸筋,另一边搭接。也可采用咬口连接。

6.6保冷层外安装金属护壳时,应紧贴防潮层,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损坏里面的保冷层和防潮层。

6.7水平管道的环向接缝应沿管道坡向搭向低处。纵向接缝布置在水平中心线下方15-45°处,缝口朝下。当侧面或底部有障碍物时,纵向接缝可移至水平中心线上方60°以内。

6.8立式设备、垂直管道金属护壳,应自下而上安装,接缝上搭下,每道环缝均应设“S”形夹,“S”形夹间距不大于500mm,且每道环缝不少于2个,以防金属护壳滑坠。

6.9外壳上用于接管、支架等的开口应尽量开得合适,达到紧密配合。

6.10金属护壳的平整度用1米靠尺检查,偏差不大于4毫米。

6.11金属保护层不得有松脱、翻边、豁口、翘缝和明显的凹坑,环向接缝应与管轴线垂直,纵向接缝与管道轴线保持平行。

三、工程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

1、工程材料质量按我公司提供是有关材料的质保单,在主材到达甲方工地后,由甲方抽样验收。

2、工程施工质量:根据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验收规定标准进行施工验收,如验收规范和施工图说明书不符合时,以施工图说明书为准。

四、施工安全措施:

1、进入施工前对职工进行安全班会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施工意识,做到一人安全,全家幸福。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时还必须带好安全带。

3、遵守厂里的一切安全规章制度。

4、对易燃、易爆材料必须专人负责保管及分类堆放。

5、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不得使用明火,并应采取防火措施。

6、施工时如发生交叉作业,施工人员应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各施工单位应互相协调,确定施工顺序。

五、施工现场组织管理

1、工程总负责人:

2、材料负责人:

3、项目经理:

4、施工队长:

5、安全员:

6、施工人员:

六、施工工期:

预计施工工期为30天,具体时间应与施工现场配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