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人物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人物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人物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人物

必修四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课程标准]

(1)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其功过。

(2)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3)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实力增强,要求参政

3.革命目标: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4.导火线:苏格兰起义

5.革命经过:曲折复杂①爆发: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②议会斗争(1640—42)③两次内战(1642—48);

④高峰:共和国时期(1649—60)▲克伦威尔建立护国主政体(1653-58);⑤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88)⑥结束:光荣革命(1688) ——体现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旧贵族的妥协

二、克伦威尔在革命时期的活动

1.革命前、初期:出生新贵族,信奉清教,反对专制王权

2.内战时期:议会军统帅,击溃王军主力,为英国建立共和制奠基.

(1)组织军队,打退王党军,胜利结束两次内战(军队名称:新模范军、士兵来源:信奉清教的自耕农、治军之道:严肃军纪,约法三章、战果:1644年马斯顿草原战役:转折和1645年纳西比战役中决战获胜)(2)结束封建政权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

3.共和国时期:建立军事独裁统治(性质),维护英国资产阶级利益,促使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英吉利共和国的最高权力由护国主和代表人民的国务会议共同掌管;护国主终身任职,兼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陆海军总司令,并拥有任免官吏和赦免罪犯的权力;护国主每三年召开一次议会,议会从召集之日起未满5个月不得解散……立法权属于护国主和议会,议会法令须护国主同意后方能生效;各地议员名额由文件具体规定,一些小选区应取消派选代表权,名额转交给各郡和较大的市;财产不足200镑者不得参加竞选,天主教徒和参加反议会战争者丧失选举权;行政权归护国主和国务会议,护国主的内外政策必须征得国务会议的同意;国务会议的人数在13~21人之间,其成员由护国主任命,终身任职。——《施政约法》

材料二: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一些独立派的议员和军官大发其财,例如议会“赠给”克伦威尔的庄园,每年收入为7000英镑。这些从革命中发了财的议员和军官,不再想把革命推向前进,而是要维持现状。他们失去本来的内战期间的革命性,日趋反动。但是,广大人民在胜利中没有得到好处,战争反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恶化。从1653年起,农民不断暴动,城市平民骚动也层出不穷。革命力量的增长,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异常恐惧。为了巩固其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他们紧紧地依靠克伦威尔的军事力量,并渴望建立军事独裁。克伦威尔就是在这样的政治气候下,依靠军人的力量,断然解散议会,并于1653

年12月16日在伦敦就任“护国主”的。

材料三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请回答:(1)依据材料归纳“护国主”拥有哪些权力。由此可见“护国政体”的实质是什么?

(2)有人说“护国主”是“不叫国王的国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护国主”代表了哪些人的利益?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导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主要是哪一矛盾激化的结果?

(1)对内:政治上: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在全国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原因:国内矛盾尖锐;根本上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发展不成熟;传统上克伦威尔受封建君主制影响较大。目的:确保革命成果)

法律上:改善了法律,文教上:对文化教育进行扶持。宗教: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经济上:积极发展工商业。军事上:建立起强大的海军。

(2)对外: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将其并入英国,发展了统一的国内市场。颁布《航海条例》引发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原因:英国资产阶级要求拓展海外殖民地,扩大海外市场,荷兰成为主要障碍。目的: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拓展海外贸易。性质:资产阶级争夺殖民霸权和商业利益的战争。结果:荷兰丧失海上霸权地位)。与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

三、克伦威尔评价

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封建王权统治。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和频繁的军事活动,造成社会动荡。远征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材料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2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它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纳萨尔尼·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1962年)

材料3 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活动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丘吉尔《英国民族的历史》

A.(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了商业资产阶级利益,克伦威尔把很大的精力用在对外事务上,他要改变这种局面,建立英国在世界上的贸易霸权,把失去的“漂亮姑娘”夺回来。英国的舆论界也在推动着护国主去争霸世界。一个政论家写道:“在花盆里的橡树是不能长高的,为了它的根和枝,它应该有(足够)的土壤和空间。”克伦威尔正是遵循着这一资产阶级的信条,开始他的外交活动。

——宋华《克伦威尔传》材料二虽然1654年的预算收入达到了就当时而言堪称巨额的一百五十万英镑.但赤字仍是护国政府的不治之症。……无休止地征收苛捐杂税,并且把全部重担加到劳动人民身上,引起了国内不满情绪的增长。1655年初,王党的阴谋家们便力图利用这种情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苏)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请同答:

(1)英国失去“漂亮姑娘”的原因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伦威尔为夺回“漂亮姑娘”采取了哪些行动?(2分)

(2)材料二中“国内不满情绪的增长”与材料一中提到的夺回“漂亮姑娘”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分)这对英国的政局产生了什么变化?(1分)

(3)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政策与民生问题之间关系的认识。(3分)

.A.(1)原因;内战(2分)

行动: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1分)迫使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扩大英国的对外贸易。(1分)

(2)关系:因果关系,(1分)英国为夺取对外贸易的霸权而进行的对外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导致人民不满情绪增长。(1分)

政局变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分)

(3)国家政策的制定要坚持以民为本。(1分)克伦威尔通过战争作为英国扩展对外贸易的手段,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遭致人民的反对。(2分)

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

一、生平

出生于种植园主家庭、参加七年战争、维农山庄主人、领导独立战争、主持制宪、首任总统

二、领导独立战争(▲为美国的独立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奠定基础)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政策压制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独立战争的基本史实:1775年—1783年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后(导火线) ,1775年莱克星顿打响第一枪,爆发,1783年签订,英国承认美国独

立。

①推翻英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建立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民族解放战争)

②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3.华盛顿的主要贡献:

材料一 1774年4月华盛顿说:“我想我可以宣布一个事实,单独或集体地争取独立,这并不是这个大陆上的哪个政府或任何人的愿望或兴趣所在。”——《华盛顿传》

材料二 1776年2月华盛顿又说:“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通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我们采取这一必然会促使我们幸福的步骤,是完全应该的。”——《华盛顿传》

①参加反英斗争,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

②大陆军总司令。(▲建军)《独立宣言》,宣告美国成立。(▲建国)

③首战波士顿,取胜特伦顿和普林斯顿,萨拉托加大捷(转折赢得法、西、荷等帮助,英国完全陷于孤立,加速胜利),约克镇大捷(决定)战争结束。

三、主持制宪(▲反对专制,坚持民主共和,确立联邦制共和政体,巩固独立战争成果)

材料:美国独立战争后,农民的债务增加。终于导致了1786年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在起义被镇压后。)华盛顿说:天呀,人的行为为什么竟然这样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前些日子为了建立我们今天的制度,为了建立我们自己选择和创立的制度,我们还在流血牺牲,可是现在我们又拔出刀来,想要推翻这些制度,这件事真难以解释┅┅如无道理,就要马上运用政府的力量,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世界近代政治思想史》

1.制宪背景:①华盛顿坚决反对专制,拒任国王,辞去总司令职务,回乡务农。②邦联政府软弱无能,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家发展,统治集团认识到强化中央权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③孟德斯鸠(法)三权分立的等启蒙思想的影响

2.主持制宪:通过《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取代《邦联条例》

①内容:实行三权分立,确定联邦制国家,国家元首为总统(总统制、共和制)

②实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

材料四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

独立战争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10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立的公民,而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美国的历程》上册商务版1995年第P213—215页

3.制宪影响: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性质),奠定美民主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根本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联邦制共和政体③实行联邦制,确立一个真正的全国(联邦)政府,避免邦联的松散,对内有利全国市场的形成,对外有能力保卫国家的安全,巩固独立战争成果。④消极: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和奴隶贸易,种族歧视(黑人、印第安人、妇女),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力。

四、担任美国总统(▲实行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巩固民主制度,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1.第一届任期:(1789-1793)

⑴措施:①内政:A网罗各方面人才,组成内阁,调和内部矛盾;B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

②经济:建立国家银行,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

③外交:改善同英国的关系,加强同印地安人的友好,保证国家和平。

⑵影响:维护国家的民主制度,完善总统制,为美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第二届任期:(1793—1797)——基本实现自己的目标

①对内:A巩固第一届任期的成果;B开展西进运动,极大地推进了西部的开发。

②对外:与其他国家保持中立关系(“严守中立”政策,使美国避免介入欧洲战事)

③引退:A为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创立范例

B提出孤立主义,成为美传统外交政策的先导(美欧具有不同利益)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革命前的英国 中世纪后期,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有较大发展,除传统的毛纺织业外,又兴起了采煤、炼铁、造船等新型工业,海外贸易也有较大增长。但革命前英国工商业发展仍处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阶段,总体水平与欧洲大陆各国差不多。 英国较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英国的封建势力相对软弱,它经历的时间较短,直至11、12世纪才最后确立。封建专制制度也相对软弱,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才确立专制制度。英国无常备军,无权力很集中的官僚机构。英国国王的权力比法国国王的权力差得多,特别是没有收税权。另外,英国中世纪史上曾发生过贵族混战,封建制削弱。这些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第二,资本主义很早渗入到农业中,特别是15世纪末开始的圈地运动,促进了近代英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圈地运动无情地破坏了传统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生产者农民与生产资料土地分离,使英国农村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过渡到农业资本家对农业工人的剥削,土地与市场联系起来,直接被纳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英国农村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向导。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阶级一分为二,除旧贵族外,出现了新贵族。旧贵族是世袭的,靠收封建地租维持自己,在国家机构里享受高官厚禄,甚至享受国王的赏赐,是纯封建性的。他们固守封建传统,收入锐减,每况愈下;新贵族相对旧贵族而言,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从旧贵族内部分裂出的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一是进入贵族阵营的非贵族人物。新贵族的概念不仅指其出身、血统,而指农村中资本主义关系的体现者。新贵族大部分是圈地运动的发起者和参加者,他们把土地出租给租地农业家,有的还亲自办资本主义农场,参加工商业活动,他们的活动使英国农村和工商业发展联系起来。这些人地位是资产阶级的,又有贵族身份,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他们与工场主、商人等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志趣相投,在政治上结成联盟,一致反对封建王党。英国农民受到圈地运动的影响,陷入急剧的两级分化之中。贵族的分裂和农民的分化以及乡绅的崛起,瓦解了英国封建社会的根基,为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深厚的阶级基础。 革命前的英国尚未出现成熟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革命的思想动力主要来自清教。自15世纪宗教改革后,英国宗教方面没发生大变化,只是教会的最高权力从罗马教皇手中转到英国国王手中,开始政教合一。英国宗教改革是官方的、自上而下的,不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16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引进了加尔文教。加尔文教传到英国以后,被称为清教,即清除英国国教中天主教的影响。清教提倡个人独立判断,反对轻信盲从。清教徒们自认为是上帝的选民,“自觉负有作为一个历史上进步阶级来从事革命斗争的使命”,并决心为此而献身。革命前和革命中,清教是很重要的手段,这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水平较低,还没有创立一个完备的资产阶级学说,只好举起宗教的旗帜,作为组织手段。另外,下层群众中也有强烈的宗教情绪。 英国特有的议会传统为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议会原本是封建王权的御用工具,但从14世纪起,议会逐步取得参与立法、批准税收、监督国王政策等权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综合題 ◆(2012·四川乐山)25.下 面是小雨同学制作的一个 反映近代西方民主发展历 程的年代尺。该年代尺中, 标注正确的是()A A B C D ◆(2012·浙江宁波)12.如 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历史上第一位总统 的产生”、“忘我献身的法

国公民”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B A.世界开始走向整体B.新体制的创立 C.工业文明的浪潮 D.民族复兴新道路 ◆(2012·湖南常德)14.以下关于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的表述中准确的是()D A.殖民压迫和民族独立愿望的增强B.封建专制制度

腐朽的结果 C.国王同议会矛盾的结果 D.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2012·江苏苏州)15.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其中《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

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B A.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B.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 ◆(2012·四川雅安)1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相同点是(D A.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 C.专制王权同议会的矛盾激化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012·江苏扬州)15.下列关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 A.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C.都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我们先看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孙中山。其实,孙中山最开始并不是个革命派,而是个改良派,他也是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来改变中国的现状。所以在甲午战争期间,孙中山给李鸿章写了封信,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张,包括发展民间工商业、改革教育制度、实现国家工业化等等,信写好了,托了很多朋友递给了李鸿章。李鸿章还真收到了,但是却扔在一边,没当回事。这让满腔报国热情的孙中山很不爽,冷静下来想想顿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和平改革就是扯淡,革命推翻清政府才是王道。所以在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大家把兴中会圈起来,还要注意,兴中会是第一个革命团体。这要与我们接下来学习的同盟会区别开来,同学们看,同盟会是什么时候建立的?1905年,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大家把第一个、全国性政党圈起来,我们刚才讲到的兴中会是第一个革命团体,这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重点区分掌握。大家看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今年是2015年,是同盟会成立110周年,这种恰逢整年的知识点,往往会成为我们考研的重点,所以希望同学们格外重视一下。同盟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呢,大家看,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于同盟会,我们除了要掌握以上的几个细节点之外,还要记住它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个纲领可以概括为三大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首先是民族主义,也就是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什么事鞑虏啊,其实鞑虏是古代中原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蔑称,这里主要是指满族。同盟会提出这两项主张,就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这是民族主义的内容,单看这个内容,有没有什么不足呢?是不是也很明显,只是提出了反封建的要求,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第二个是只是强调清除满族封建势力,而放松了对汉族封建势力的清除,这也就为后来革命的失败埋下了隐患。其次是民权主义,也就是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就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个内容不难理解。政治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民国。那政治革命有什么局限性没?它要建立的是不是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呀,那广大人民群众怎么办,民主权利是不是也很难实现?这就是民权主义的不足之处。最后是民生主义,也就是社会革命“平均地权”。怎么平均地权呢,那时候的原则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革命派的想象是丰满的,但现实太骨感了,这里的平均地权并不是将土地所有权划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所以就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这个呢,就是三民主义,它的性质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里的三民主义也称旧三民主义,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新三民主义,到时候我们会对比回顾这一知识点。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

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

肄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 肄 莀(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袇 肇知识点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 1. 2.膄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螁⑴原因: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薈②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 袆⑵表现:英国的工厂手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还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农场和牧场。 3. 4.芄封建专制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膂17世纪时,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损。 肆知识点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蚄1根本原因;17世纪,英国封建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莄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薂3导火线:苏格兰人民的起义 螈4开始的标志:1640年英国召开长期关闭的议会 蚇5过程 蒄①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打败了国王的军队最后胜利。 蝿②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建立了共和国 蒀③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实现有利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政策

蒆④1688年,资产阶级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薄特别提示:宫廷政变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向封建势力互相妥协发动的政变。这次政变没有经历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资产阶级不敢发动群众而向封建势力妥协,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势力。 膀知识点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和意义 羈结果:通过《权力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的统治 膅①时间1689年 蚃②目的限制王权 薁③内容《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加以限制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不能随便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蚀意义:①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政体。②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③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羄特别提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的特点: 蚃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反复而曲折。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就是夺取国家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而没落的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的舞台,他们必须作垂死的挣扎。 ②另一个特点:革命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 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启示: 芇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先进生产关系取代旧有、落后的生产关系的过程 膇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但进步的事业最终会取胜,这是社会发展必然规律 羃圈地运动的评价: 芈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为资本家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但是它是以牺牲广大农民们的利益为前提的,因而被称为“羊吃人”的运动 罿克伦威尔及其政策的评价:克伦威尔内和外措施,说明:克伦威尔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练习题

网上育才 教育视角 家庭教育 科普长廊 教学专区 活动园地 会员特区 您的位置:站点首页>>信息中心>>教学专区>>高中专区>>历史>>综合测试 世界史上册第二章专项练习 作者:尹新东| 来源: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浏览次数:450 次 东北育才网校| 2008-4-9 9:20:50 高三复习世界史上册第二章专项练习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 A.改变社会性质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处死了封建君主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2.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人忧喜交加的日子:刚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所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仍不享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评价比较确切的是 A.进步意义大于缺陷B.歧视妇女一无可取C.因有局限无法施行D.长久实行没有改变

3.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历史出现了巨大的转折和变化,其表现不包括 A.英国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B.法国大革命撼动欧洲大陆封建统治秩序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D.欧洲思想领域出现改造旧社会的政治构想 4.法国和美国独立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富兰克林和杰斐逊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B.法国公开帮助美国和英国作战 C.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的思想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得到体现 D.杰斐逊等人起草《独立宣言》借鉴了法国《人权宣言》的内容 5.“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这些引文出自 A.美国的《独立宣言》B.英国的《权利法案》 C.卢梭的《社会契约论》D.法国的《人权宣言》 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道:“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条件,同样也为资本主义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典型体现马克思所论述的这一过程的是 A.美国西进运动B.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C.英国圈地运动D.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7.《神权》一书中记载:“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利,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上正确道路……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过度的侮辱。”最能准确反映此材料思想观点的是 A.国王有立法权B.君权神授,王权凌驾于法律之上C.臣民要维护王权D.王权高于法律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存在着国王集团与清教徒的斗争,这一斗争实质是 A.世俗权利与神权的斗争B.君主专制与宗教专制的斗争 C.个人独裁与反个人独裁的斗争D.封建统治集团与新兴资产阶级的斗争

英国文学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hapter 1 The English Revolution and Restoration 1. Queen Elizabeth I died leaving no heirs, thus ending the Tudor dynasty. 2. James I became the new king in 160 3. –Began the Stuart line of kings –Great Britain became the United Kingdom 3. Believed in the Divine Right of Kings. -- God made him king and God alone can tell him what to do. -- Did not allow Puritans to make changes in the Church of England or to challenge his authority. -- Caused friction with Parliament used to working with the monarch. -- When Parliament complained, Charles disbanded it for 11 years. 4. The English Civil War (1642--1649) ?The King’s supporters -- Called Cavaliers -- Mostly Anglicans, Catholics -- Mostly landed nobility ?The Parliament’s supporters -- Called the Roundheads -- Mostly Puritans -- Mostly middle class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导学案 课型:复习使用时间执笔人:韩静班级:姓名: 一、明确目标 (1)知道《神曲》,了解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2)知道《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3)了解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重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等文献 难点:评价华盛顿和拿破仑 二、自主复习(结合下列问题全面复习、重点掌握、注意课本插图) (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文艺复兴出现的时间、指导思想、实质、代表人物(国籍)及其代表作品、影响? 2.新航路开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影响。 (1)帝国的建立:年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2)帝国的统治 ①拿破仑在位期间,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颁布了《》。 ②并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军队,巩固了大革命成果。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许多地方。 拿破仑的活动可归纳为:

三、展示交流 四、合作探究 结合华盛顿和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进行人物评价。 五、达标拓展: 1.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闸门,出现了许多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以下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A.《罗密欧与朱丽叶》——但丁 B.《哈姆雷特》——伏尔泰 C.《蒙娜丽莎》——达?芬奇 D.《神曲》——莎士比亚 2.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相信地圆说、西班牙王室资助、横渡大西洋、印第安人、引发殖民掠夺”这些词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3.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从封闭走向开放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D.从分散走向整体 4. (2009年·四川省德阳市)英国有“近代宪法之母”的美称。右 图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民主制度。下列历史文献与这一 制度直接相关的是() A.《独立宣言》 B.《拿破仑法典》 C.《权利法案》 D.《临时约法》 5. 由“原则民主”向“程序民主”演进,是近代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为美“原则民主”(指自由、平等原则)奠定思想基础的文件是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独立宣言》 6. 早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有() A.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B.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C.都获得了国家的独立 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7. 某文件写道:“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话来说,它相当于法国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此文件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8. 有人这样评价一位美国总统:“他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这位总统应是()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奥巴马 9. 为进一步掌握学习内容,某校兴趣小组创作了历史情景剧《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下面是相关内容,请你参与完成:(一)人物篇:在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凸显了英雄人物的重要作用。请你判断下列图片中的人物,并简述他们的贡献。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1)A:,贡献:。(2)B:,贡献:。(3)C:,贡献:。(二)法律文献篇: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现代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要求,各国政府都注重民主与法治的建设。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4)材料一出自哪一历史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5)材料二颁布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写出这次革命中的两件大事。 (6)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后,分别制定了什么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三)发展影响篇: (7)资产阶级革命对英法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有哪些?

高中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复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17、18世纪) 本章的时间断限是从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期。属于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时期,也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一、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近代资本主义开始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这是资本主义的童年时期,也是世界近代史的第一阶段。 例: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突出特点是B A.工业资本控制着商业资本 B.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资本 C.集中的手工工场居多数 D.手工工场主多数是工人 关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从社会经济看,工场手工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仍是农业经济、封建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还处于童年时期。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瓦解、城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商业资本起着支配作用。商业资本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而且还控制着工业。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在经济上和阶级关系上,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还未明确分开,是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那时的手工工场基本上是商人开办的。为保证经商的货源,商人将原料提供给众多劳动者(以农民为主)为其加工为成品,付给一定报酬,实际上就是工资。这就建立起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同时也形成了分散的手工工场。这种没有共同的劳动场所、由劳动者自备生产工具进行原料加工的手工工场,当时占了大多数。如果商人不仅提供原料,而且提供统一的劳动工具,劳动者仅是出卖劳动力而赚取工资,那就是集中的手工工场,这在当时只占少数。无论是分散的或是集中的手工工场,其主人都是商人。 16世纪到18世纪下半期,工场手工业在欧洲一直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由于工人实行分工从事较专业化的操作,这就为机器生产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所以工场手工业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渡的准备阶段。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比以往的任何生产方式的生产能力要高得多,工场手工业创造了大量产品也使工场主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是使资产阶级力量得以强大的物质基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基础。 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手工工场的工人还不是近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因为这时期的工人还不完全具备近代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特点。尽管他们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但并未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由于受工场手工业生产能力的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充分,远未对封建的自然经济形成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知识目标】 1、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必然性和偶然性)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准备(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政党准备、军事准备)【情景平台】世纪末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有哪些表现?哪些阶级、阶层作出了反应?【知识平台】 一、历史背景1、民族危机的加深_______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政治上 __________,经济上___________。2、“新政”激化矛盾目的:适应_______,安抚_______,缓和_______,巩固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清政府增加捐税,加重人民负担,激化矛盾,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化的进程。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 兴起奠定了____________。4、全国人民收回利权斗争190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人 民收回粤汉铁路。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准备1、思想 准备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队伍壮大思想 武器:天赋人权、__________。刊物:《国民报》、 _________、__________等--------中心:东京,日本重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战:性质

__________;焦点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推动了革命团体建立,为辛亥革命做舆论准备2、组织准备 成立时间 名称 主要成员 领导人 意义 1894年 华兴会 留学生学界 蔡元培 1906年 3、政党准备①成立条件阶级基础_______、思想基础________、组织基础________。 ②机关刊物__________③组织形式: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和革命章程。④组织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团体参加,具有全国规模。⑤性质 _______________⑥影响___________进入一个新阶段。4、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 起义 时间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名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1)帝国主义侵略的新形势: ①帝国主义对话的经济掠夺表现于取得铁路修筑权②帝国主义经济掠夺另一重点是采矿权 ③帝国主义掠夺性的对华贸易和资本输出进一步恶性膨胀 (2)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清政府的新政措施及其影响 (1)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原因:①帝国主义推行以华治华政策要求清政府能够承担代理人的职责②清政府的国家及其已经运转不灵③清政府已丧失信心 (2)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①政治机构改革②编练新军和举办新政③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新式学堂④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3)清政府新政的客观作用:①编练的新军为发动辛亥革命的一支力量②举办“新政”加租加税激起人民群众斗争,成为辛亥革命高潮到来的催化剂③废科举兴学堂成为了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产生,也有主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④奖励工商业政策有助于民族资产姐姐成长壮大,为推翻清朝通知奠定了阶级基础⑤新政为袁世凯扩充个人势力提供了机遇 3、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破产 4、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成长。 体现在:(1)纺织业是中国名族工业最集中和资本实力最雄厚的企业(2)民族资本主义在交通运输业方面获得显著发展斗争(3)在收回利权运动中出现了商办铁路的高潮(4)民族资本主义在金融业也取得了发展 5、民众的反抗斗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 首先,民众自发反抗斗争连绵不断;其次,资产阶级爱国运动开始兴起。革命斗争新特点:各种革命力量开始聚合,形成了强大的革命洪流,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斗争的新形势和阶级之间联合的新格局。 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艰难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经济掠夺②封建势力的压迫以及封建生产方式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束缚③清政府的苛捐杂碎也束缚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第一,成立革命组织。第二,进行革命宣传。第三,进行武装起义。第四,和立宪派进行论战。 2、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即种族革命(排满),民族革命(反帝),民主革命(民权主义),社会革命(民生主义) 三、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提出及内容 1、孙中山对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阐发 三民主义内容: ①民族主义的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指推翻以满洲贵族为首饿腐朽清政府,建立统一的汉人当权的民族国家(民族革命)②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含义 是指17、18世纪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西欧一些国家或地区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2、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即革命阶级和被压迫阶级联合起来对反动阶级的斗争。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日益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与封建势力构成了一对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这对基本矛盾推动了社会进步。矛盾的出现到尖锐冲突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革命的爆发与其导火线之间的关系又是一个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冲突的必然结果,直接原因则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或殖民统治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具体表现为导火线事件。如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造成了政治上的紧张局面,导致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法国波旁王朝统治下,社会等级对立严重,矛盾尤其尖锐,三级会议召开,成为革

命导火线;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制,使双方矛盾日趋尖锐,“波士 顿倾茶事件”导致战争爆发。 3、特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具如下一些鲜明特点) (1)它们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完成了这一使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就已达到,这是衡量一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 (2)革命的领导者多为大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人民群众是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军。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领导阶级,首先,是由于只有资产阶级具有这种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力量,能够去制定反封建的纲领,提出明确的斗争口号,并以此去领导革命。在实践上,它也确实起到了带路人的作用;其次,当时还不存在能够同资产阶级竞争的、具有领导能力的阶级或阶层;再次,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既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的要求;最后,广大城乡劳动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可是他们是在资产阶级提出的纲领、口号下进行斗争的。资产阶级的领导权恰好体现在这里。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劳动群众极少有明确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意识。他们切身感受到的首先是封建压迫。和资产阶级一起处于领导地位的还有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他们并不是依附于资产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练习:单元升级训练5 专题五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单元能力训练卷五近代西方文明的 兴起——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1763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 ) A.市场因素 B.军事因素 C.技术因素 D.政治因素 2.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 B.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教会势力日益衰落 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3.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此推断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B.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 D.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 4.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5.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 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 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 C.危及封建君主统治 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 6.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平民信徒皆为教士”等信条;马丁·路德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十八单元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复习目标] 1.掌握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特点及影响,培养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和总结历史规律的能力。 2.了解西欧国家殖民掠夺的概况、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正确评价殖民扩张的影响。 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正确认识封建国家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加深对封建制度衰亡和资本主义成长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 5.比较分析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征和封建国家的改革、亚洲与欧洲封建国家在世界大势面前的不同态度。 6.比较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归纳它们在思想和政治领域产生的影响,正确评价先进思想家的主张,正确认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进步性和历史地位。 [要点梳理] 本单元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主要涉及英、法、美、俄、奥匈、德及亚洲部分封建国家的历史情况。封建制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中心内容。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1)这一时期是工场手工业时期,也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和确立的历史。 (2)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历史主潮流,通过欧美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和拉美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欧洲许多封建统治者也顺应潮流进行改革,虽然改革的主观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但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了征服世界的活动,他们的殖民扩张和海外掠夺是血腥的、残酷的,但促进了资本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4)启蒙运动兴起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5)亚洲各主要封建国家走向衰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东西方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二单元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三)知识结构 第一讲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1)发展A、工业上 B、农业上 (2)原因 (2)阶级基础:和的形式 (3)根本原因: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 (4)直接原因: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5)导火线 2、经过 (1)开始:1640年议会召开 (2)议会斗争阶段:1640~1642年 (3)(1)1642~1649年 (2)议会军与王军 内战时期(3)克伦威尔 (4)纳西比、马斯顿荒原战役 (5)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 (4)共和国时期(1)1649~1660年 (2)克伦威尔统治A、对内 B、对外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1660~16xx 2)原因 3、成果 (1)16xx 成果:《权利法案》(2)目的: (3)内容: (4)影响: 4、意义 (1)国内:推翻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2)国际: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标志着 二、法国大革命 1、背景 (1)根本原因 (2)阶级状况 (3)思想准备 (4)促成因素

(5)导火线 2、经过 (1)爆发标志 (1)1789.7~1792.8 (2)机构 (3)代表 A、宣布 (4)措施B、颁布 (2)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C、17xx颁布 (5)评价 (6)结束 (1)1792.8~1793.6 (2)代表 (3)机构 A、颁布 (3)吉伦特派统治时期(4)措施 B、建立处死 (5)评价 (6)结束 (4)雅各宾统治时期(1)1793.6~1794.7 (2)代表 (3)机构 A、宣布 (4)措施B、颁布 C、发布 (5)评价 (1)1794.7 (5)结束标志:热月政变(2)原因 (3)影响 3、意义 (1)国内:巴黎人民三次起义,结束了法国 (2)国际: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为其他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有世界意义 4、成果巩固 (2)热月党人统治时期(1)1794.7~179 9.11 (2)代表 (3)机构 (4)措施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习题精选

10、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不仅用暴力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 碍,而且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用法律的形式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漫画)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为该政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的文献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献是什么?(2分)根据该文献,华盛顿拥有管理国家的哪一方面的权利?(2分) (3)材料三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3分)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2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哪一个文献与之反映的思想一致?(2分) (4)三则材料共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2分)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这份文件是? ? A. 《权利法案》 ? B. 《1787年宪法》 ? C. 《人权宣言》 ? D. 《大宪章》 九年级某同学在研究“17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 A. 建立统治的唯一途径是革命 ? B. 统治确立的过程具有曲折性、反复性 ? C. 最早爆发革命的是英国 ? D.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斗争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的主要依据是

? A. 使英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B. 颁布了《权利法案》 ? C. 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D. 波及其他欧洲国家,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突出的特点是 ? A. 强调天赋人权 ? B. 强调民族独立 ? C.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D. 限制君主权力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平等独立,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秦汉时期的“大变动”指的是秦朝创立的哪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西汉时期哪位皇帝为这一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做出最重大的贡献?(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的《权利法案》以什么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通过《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有何重要作用?(1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和专制的认识。(1分) 在探究性学习中,王晓波同学总结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内容,三国革命的共同点是 ? A. 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 B. 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 C. 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战争 ? D. 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性质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五节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上)(一) 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目标: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统治;《人权宣言》;巴黎人民的第二次起义;吉伦特派统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巴黎人民的第三次起义;雅各宾专政及评价;热月政变;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督政府时期;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的统治政策;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及其评价。二、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是导致法国大革命前阶级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封建王朝的财政危机削弱了专治政权的力量,为法国大革命的成功和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创造了条件。2.通过对巴黎人民在革命中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为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打退国内外封建势力的进攻作出了积极贡献。是人民的力量把革命不断推向高潮。3.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结果的讲述。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最激烈、影响最广泛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并为以后各国的革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4.通过对拿破仑上台、他采取的措施及其对外战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拿破仑取得政权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他所实施的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大革命的成果,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但他迷信强权、发动对外征服战争,最后导致帝国的灭亡。5.通过法国共和制结束与拿破仑失败在经济方面共同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力量较弱,封建势力在欧洲大陆远远大于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斗争和国际竞争中,经济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三、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与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危机的加深,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的观点分析历史发展进程的能力。2.通过分析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的作用,以及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分别的历史贡献,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的能力。3.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中的有关资料,比较它们的异同,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4.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的统治政策;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及其评价。 难点: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君主立宪派对革命的贡献。雅各宾派及其垮台的原因;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 教学要点 一、大革命的爆发 1.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2.三级会议的召开 3.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二、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基本时限:17世纪至19世纪初; ☆发生国家:英国、美国、法国; ☆开始标志: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主要特点 发生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根本任务:推翻封建制度,解决资产阶级政权政问题,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属于完全意义的反封建革命; 革命方式:都采取了暴力方式,开展武装斗争; 最大成果:确立起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 ①英国: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统治的君主立宪制; ②美国:建立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联合掌权的三权分立的共和制; ③法国:确立大资产阶级专政; 革命进程曲折复杂,既有前进甚至超前,又有倒退;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资产阶级领导下,一场反封建阶级结成的革命联盟; 爆发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英法美三国的异同:

项目 基本概况 相 同 原因 方面 都是为了解决资产阶级掌权问题,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领导阶级 都有资产阶级领导; 革命动力 都是人民群众充当革命的主力军; 进程方面 都经历了曲折的艰苦斗争; 结果方面 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改变了社会性质;不 同 原因方面 英国 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美国

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法国 推翻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领导阶级 英国 有新贵族参与; 美国 有种植园主阶级参加; 法国 有自由派贵族参加; 结果方面 英国 推翻了封建贵族的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权; 美国 获得了民族独立,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度; 法国 规模最大,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影响不同 英国 开辟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美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