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里巴巴现存的问题

阿里巴巴现存的问题

2.2指证阿里巴巴的七大问题

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网站普遍存在几个问题:一是重交易、轻信息。二是重信息收集,轻信息分析,难以为客户提供全面、深入的信息服务。三是信息发布方式不规范,致使交易风险大。四是过度看重网上结算和物流配送,追求“全能”。五是重名利、轻时效,致使成本在成名期严重失控,盈利期无限推后。六是重技术、轻经营,重出名、轻管理,运营成本比美国还高。多少有些像大跃进时候的劲头。

(1)既然B2B的实质是为买卖双方提供信息服务,那么阿里巴巴的信息服务似乎可以更上一层。虽然信息更新快、量大、真实,但是都是死信息,不能够自动引导到企业,企业必须自己去寻找信息。尽管阿里每天会给注册用户发送“商机速递”,但在大量冗杂的信息当中企业很难及时的筛选出有机会的信息。

另外阿里巴巴没有独立的资讯。大量资讯都是从别的网站或者报纸上拷贝过来的。

(2)虚拟网络诚信难通。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诚信通”会员在网站上出示阿里巴巴为其提供的第三方评估。一些企业为了诚信指数不择手段,与那些根本没有业务往来的企业互换好评,每天有人会在贸易通上提出相互好评的要求,有的甚至先给你作了好评,然后再叫你去给他评。”有位网友这样写到,“记得4月份某个公司拉我互评,那时,他的指数才30多分,2个多月不见,猛窜到175分”。北京消费者王君珺女士日前向新华社信访办公室投诉称,她在阿里巴巴网站上向深圳一家企业购买了200个容量为1G的优盘,结果却发现优盘容量只有128M。与卖方公司多次交涉,仍然不能解决问题。[1][1]网络交易的真实性,

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信用压力。

(3)双重收费,会员难理解。企业需要花2300元购买“诚信通”,来到阿里巴巴平台后会发现,这是一个庞大的集市,上面还活跃着480万家免费中国商户和他们没有差别,同样能够建立自己的网站,也可以展示自己的产品。鉴于企业的强烈的营销欲望,企业需要顾客尽快地检索到自己,于是阿里巴巴推出了一项收费性服务——“搜索关键字竞价”据称,阿里巴巴竞价排名关键词曾经有“钥匙扣”等10个关键字被竞到16000元的最高价位。很多会员对交了会员费但还要支付额外费用来展现自己,表示不理解。从表面看来,“诚信通”会员收费似乎不高,但是一旦大量引入“搜索关键字竞价”,所需的大量投入并不是广大中小企业能够承受的。成本增加后,企业在阿里巴巴的投入产出是否能成正比,还是未知之数。

(4)缺乏对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从根本上来说,B2B电子商务网站的价值来源于其所拥有和可以合理利用的网络营销资源,包括用户资源、商业信息资源、网站访问量资源等等。阿里巴巴拥有很高的访问量,同时也有丰富的供求信息等资源,但由于缺乏对这些资源的应用能力而大大降低了其电子商务平台的价值,其结果同样限制了网站自身的发展。其中比较典型的表现包括:企业发布的商业信息难以被其他用户发现,使得信息发布失去实际意义;或者,作为一个电子商务平台的B2B网站,在为其他企业进行推广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业务的推广,使得用户来到找个网站除了发布供求信息之外,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以及如何能获得更有价值的服务。造成这种状况主要跟网站的经营有关,如果对B2B网站的经营思想理解不够深入,就会造成B2B网站经营中的问题。现在B2B网站平台仍然是电子商务中一个令人关注的领域,不仅现有的众多B2B网站期望改善目前的经营状况,从而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而且有更多潜在进入者在觊觎这一前景诱人的市场。例如,中国万网于2004年11月以后来居上的声势推出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买麦网,而在2005年6月,eBay易趣网站也宣布与环球资源合作杀入B2B市场,这些新进入者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源优势,以较高的起点争夺B2B网站几年来培育市场的成果,行业环境的变化也为那些在资源和

经营能力缺乏竞争力的B2B网站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5)开发海外市场,这个中国老大略显平庸。阿里巴巴的另一项收费业务“中国供应商”旨在为那些要经营国际贸易的大中型企业、有实力的小企业、私营业主提供第三方认证的高端服务。据阿里巴巴披露,目前,通过阿里巴巴注册的中国供应商有1万家左右。以6-8万的会员费来估算,阿里巴巴每年收取的会员费就达8亿。然而,似乎阿里巴巴在海外市场的推广差强人意。由于阿里巴巴迅速扩大“中国供应商”会员数量,使得网上商品趋于雷同,一般前来阿里巴巴询价的外国买家,常常货比三家,不轻易下单。加之

1

透明的价格,使得供应商以低价作为最后手段进行竞争,正是这样更让国外买家深感价格的波动,即使买

家决定下单,量也不大。

(6)售后服务不尽如人意,诚心堪忧。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来自互联网上的评论:眼镜蛇从别人手中高价购回“VISTA”实名,准备制作“VISTA”相关主题网站,在阿里巴巴续费时,某员工却提出要拿微软的授权,拒绝续费。此事已经有3个多月了,在这期间,眼镜蛇一直以为“VISTA”实名确实需要微软的授权。但近日,某网站又成功申请到了“VISTA”实名,根据了解,他们没有得到微软的授权,却又得以申请,不得不怀疑阿巴巴巴业务的问题。“vista”一词并非微软独有,目前微软还因“vista”商标成为被告,为何需要他们授权?后来阿里巴巴发现如果卖掉这个词,还能赚些钱,所以又开放申请了。相同的问题,某些站长,某些公司在为自己的名称或者产品申请实名时,也会遭遇拒绝。拿kan51网站为例子,站长小呵呵为了保护自己的网站品牌,在申请kan51实名时,遭到拒绝,理由应该是因为这个词的流量很大,阿里巴巴卖掉会吃亏。眼镜蛇向本地的阿里巴巴代理商求证,他们也纳闷呢,给了个可能的理由,说阿里巴巴审核规范可能变了。事隔三月,阿里巴巴居然有这么大的变化?审核规范放松了吗?那kan51这词为什么还拒绝此词拥有人申请呢?阿里巴巴内部出了问题,总给自己找理由,你的诚信在哪里?企业是阿里巴巴实名的主要客户,阿里巴巴这种作法,事必将影响企业诚信发展的路线。眼镜蛇猜测:马云的大嘴风范,已经影响了

阿里巴巴的全体人工。[2][2]

公司在年审时,也不必验资,难道阿巴巴巴在续费时,会逐个审核每个实名注册者是否有授权。眼镜蛇则要问了,申请实名时为什么不需要拿授权,在续费时这么苛刻?现在包括海尔等大公司,都拿售后服务作为吸引客户的焦点,阿里巴巴的售前服务是不错,售后就太令人失望了。

(7)安全。2007年2月7日,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监测到,阿里巴巴支付宝()ActiveX控件(pta.dll)的一处严重漏洞被发现,利用该漏洞的源代码也同时被公布到互联网上。针对这个漏洞,黑客可以编写恶意网页,如果用户计算机上安装了支付宝,在浏览黑客网页时就可能执行任意代码。此漏洞有可能在近期被大量黑客使用,来种植网页木马。诚然,此类软件不是无懈可击的。另外,阿里巴巴还托管这上千万家企业的信息,这些信息里很多都是其商业秘密,其安全性堪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