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必修二校本作业:第四章 圆周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二校本作业:第四章 圆周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二校本作业:第四章  圆周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二校本作业:第四章  圆周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四章圆周运动

编制时间:5月11日编写人:林国态审核人:杨奇睿

班级:座号:姓名:总分:

基础训练题

1.在地球表面上,除了两极,任何物体都要随地球的自转而做

匀速圆周运动,当同一物体先后位于a和b两地时,下列表述正

确的是

A. 该物体在a、b两地所受合力都指向地心

B. 该物体在a、b两地时角速度一样大

C. 该物体在b地时线速度较大

D. 该物体在b地时的向心加速度较小

2.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在a 处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图中a、b分别表示小球轨

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则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处一定为拉力

B. b处一定为拉力

C. b处一定为支持力

D. 在b处杆对球可能没有作用力

3.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图a,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处于超重状态

B. 如图b所示是一圆锥摆,增大θ,但保持圆锥的高不变,则圆锥摆的角速度不变

C. 如图c,同一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B位置先后分别做匀速度圆周运动,则在A、B两位置小球的角速度及所受筒壁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D. 如图d,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外轨对轮缘会有挤

压作用

4.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的A、B、C三处有三块可视为质点的由同一种材料做成的正立方体物块;B、C处物块的质量相等,均为m,A处物块的质量为2m;A、B 与轴O的距离相等,均为r,C到轴O的距离为2r,转盘以某一角速度匀速转动时,A、B、C处的物块都没有发生滑动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处物块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 B处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小

C. 当转速增大时,最先滑动起来的是C处的物块

D. 当转速继续增大时,最后滑动起来的是A处的物块

5.如图甲所示是中学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感应起电机,它

是由两个大小相等直径约为30cm的感应玻璃盘起电

的.其中一个玻璃盘通过从动轮与手摇主动轮链接如图

乙所示,现手摇主动轮以60r/min的转速匀速旋转,已知主动轮的半径约为8cm,从动轮的半径约为2cm,P和Q是玻璃盘边缘上的两点,若转动时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盘的转动方向与摇把转动方向相同

B. 从动轮的转速是240r/min

C. P点的线速度大小约为3.8 m/s

D. Q点的向心加速度约为48 m/s2

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小球m在拉力F作用下作匀速

圆周运动。若小球运动到B点时,拉力F发生变化,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沿轨迹B a作离心运动

B. 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沿轨迹Bb作离心运动

C. 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Bb作离心运动

D. 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Bc作离心运动

7.如图所示,在A、B两处分别固定A、B两枚钉子,A、B之间的距离为l/2,A、B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A处的钉子系一根长为l的细

线,细线的另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小球,将细线拉直,让

小球的初始位置与A点处于同一高度,小球由静止释放,

细线与钉子B接触后,小球继续下降。取B点为参考平面,

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球运动到B点正下方的Q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速率为

B. 小球的动能为

C. 重力的瞬时功率为0

D. 小球对绳子的拉力为3mg

8.如图甲是滚筒洗衣机滚筒的内部结构,内筒壁上有很多光滑的突起和小孔。洗衣机脱水时,衣物紧贴着滚筒壁在竖直平面内做顺

时针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乙。abcd分别为一件

小衣物(可理想化为质点)随滚筒转动过程中经

过的四个位置,a为最高位置,c为最低位置,b、d与滚筒圆心等高。下面正确的是()

A. 衣物在四个位置加速度大小相等

B. 衣物对滚筒壁的压力在a位置比在c位置的大

C. 衣物转到c位置时的脱水效果最好

D. 衣物在b位置受到的摩擦力和在d位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9.如图所示,在水平转台上放置有轻绳相连的质量相同的滑块1和滑块2,转台绕转轴OO′以角速度ω匀运转动过程中,轻绳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两滑块始终相对转台静止,且与转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滑块1到转轴的距离小于滑块2到转轴的距离。关于滑块1和滑块2受到的摩擦力和与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拓展训练题

10.如图所示,参加某电视台娱乐节目的选手从较

高的平台以v0=8m/s的速度从A点水平跃出后,沿

B点切线方向进入光滑圆弧轨道,沿轨道滑到C点

后离开轨道。已知A、B之间的竖直高度H=1.8m,

圆弧轨道半径R=10m,选手质量50kg,不计空气

阻力,g=10m/s2,求:

(1)选手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及到达B点的速度;

(2)选手到达C时对轨道的压力。

11.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1/4 圆弧光滑轨道,半径为R,轨道的最低点B 的切线沿水平方向,轨道上端 A 距水平地面高度为

H.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轨道最上端

A 点由静止释放,经轨道最下端

B 点水平飞出,

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 C 点处,若空气阻力可忽

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运动到B 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

(2)小球落地点C 与B 点的水平距离x;

(3)比值R/H 为多少时,小球落地点C 与B 点水平距离x 最远,及该最大水平距离.

1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平滑相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速度后脱离弹簧,脱离弹簧后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9倍,之后向上运动完成半个圆周运动恰好到达C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弹簧开始时的弹性势能;

(2)物体从B点运动至C点克服阻力做的功;

(3)物体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时速度的大小.

13.如图是检验某种防护罩承受冲击能力的装置,MN为半径 1.0m

R=、固定于竖直

平面内的1

4

光滑圆弧轨道,轨道上端切线水平。PQ为待检验的固定曲面,该曲面为

在竖直面内截面半径0.69m

r=的1

4

圆弧,圆弧下端切线水平且圆心恰好位于MN轨

道的上端点N,M的下端相切处放置竖直向上的弹簧枪,可发射速度不同的质量

0.01kg

m=的小钢珠,假设某次发射的钢珠沿轨道恰好能经过N点,水平飞出后落到PQ上的S点,取g =10m/s2。求:

(1)小球到达N点时速度

N

v的大小;

(2)发射该钢珠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p

E的大小;

(3)钢珠落到圆弧PQ上S点时速度

S

v的大小。

14.如图所示,半径R=0.9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

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B与长为L=1m的

水平面相切于B点,BC离地面高h=0.45m,C点与一倾角为30

θ=o的光滑斜面连接,质量m=1.0kg的小滑块从圆弧顶点D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0.1μ=,取g =10m /s 2.

求:(1)小滑块刚到达圆弧的B 点时对圆弧的压力:

(2)小滑块到达C 点时速度的大小:

(3)小滑块从C 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参考答案】

1.BC 2.AD 3.BD 4.ABC 5.BC 6.AC 7.BC 8.AC 9.AC 10.(1)0.6 s ;10m/s (2)1200N

11.(1)3mg (2) (3 H (或2R )12.

(1)4mgR

(2) (3) 13.(12)0.15J p E =(3)4m /s

S v = 14.(1)30N (2)4m/s (3)0.3s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2作业本答案

2作业本高中物理必修 曲线运动第五章一、曲线运动B6.5.较大图略最高点处1.ACD2.<3.BD4.BD7.图略10.做曲线运动,因为人所受合外力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9.BCD8.C 二、质点在平面中的运动5.BCD3.B4.BC7m/s1.直线运动2.图略7m/s

7.AC6.CD (2)如果水流速度较大,与船的行驶速度相同,则船无法抵达8.(1)亮亮的观点正确(3)若重庆 江水流速为v1,船速为v2,两地间距为s,则江水流动时,往返时间t1=2s;江水静止时,往返时间v2-v21v2(4)建造大坝后,往返时间更短v2浙t2=2s<t1。所以,寒假时往返时间较少三、抛体运动的规律(一)江4.飞镖离手后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下3.CD2.D省1.CD的位移普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rctan1通5.22.4m/s高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rctan120.6m2 4.9×46.14中9.轨迹具有对称8.最大速度11.91高度3.00新1027.4s 性;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等11.45°程课10.OA、OD、OE 作抛体运动的规律(二)业38.35.37.5m/s3.B4.0.4s本1.ACD2.B7.ABD6.2150mm/s 8.测出水的水平射程x,水管距地表的高度h及水管的直径d,则流量Q=πx92 4d2g2槡h10.第三级台阶上(1)19m/s9.(2)9.1m 五、圆周运动1.5×10-5m2.8×10-4r/s2.0.10rad/s1.BCD 465m/s3.7.3×10-5rad/s/s方向略 05.126s05ra4.3.5×10-2m/s8.7×10-4m/s d/s6.手上左侧7.D8.C 9.BD10.C11.两转轴的角速度一般不等。当主动轮处的磁带半径较大时,角速度较小 12.纺轮的半径大,人手的摇动角速度较小;纺锤的半径小,获得的转动角速度大;在纺 轮处,摇柄的设 置使人手的摇动速度较小,不费力 六、向心加速度 1.D2.BD3.aB>aA>aC4.AD5.2.0×10-7rad/s6.0×10-3m/s2 6.1∶43207.9.6m/s28.375m9.71.4m/s2大 10.图略11.(1)0.2m/s (2)ω P=1rad/s,ωQ=2rad/s(3)aM=0.8m/s2 七、向心力 1.BD2.C3.(1)摩擦力(2)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4.C5.12∶256.18.3m/s21.837.51.3m/s2359N8.4.38×1020N9.4589N10.(1)摩 擦尼龙线的重力(2)图略(3)Mg=mω2r11.(1)7.87×103m/s(2)9.15m/s2 (3)1.25×106N八、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 1.B2.C位置3.10m/s4.(1)圆心(2)0.61m/s2,1.22m/s2,1.83m/s2 (3)15cm处的硬币飞出去的可能性最大5.22000N6.7600N7.1.7m/s,0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为了研究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应该采用的研究实验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理想实验法D.图象法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不变,a正比于F,对F、a的单位不限 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a的单位不限 C.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时,F 必须用牛顿做单位 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瞬间() ①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F ②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m ③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后,A才离开墙壁 ④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访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轻绳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体B相联接,如图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1,先撤去物体B,对物体A施加一个与物体B重力相等的拉力F,如图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1=2 a2 B. a1= a2 C. a2=2 a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对物体的惯性有这样一些理解,你觉得哪些是正确的?() A 汽车快速行驶时惯性大,因而刹车时费力,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有关 B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惯性比在月球上大 C 加速运动时,物体有向后的惯性;减速运动时,物体有向前的惯性

D 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物体原有运动状态如何,物体的惯性是客观存在的,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6.从地面竖直上抛一小球,设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1,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t2,若考虑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则() A t1 > t2 B t1 < t2 C t1 = t2 D 无法判断t1 , t2的大小 7.质量为8×103kg的汽车以1.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阻力为2.5×103N。那么,汽车的牵引力是() A 2.5 ×103N B 9.5 ×103N C 1.2 ×104N D 1.45×104N 8.(多选)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空题第二题图 A.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 D.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 9.(多选)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B. 只要接触面相当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 C. 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 D. 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 10.(多选)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后最后又落回地面,在空气对物体的阻力不能忽略(假设阻力大小一定)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的加速度大于下落的加速度B.物体上升的时间大于下落的时间C.物体落回地面的速度小于抛出的速度D.物体在空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二:填空题: 1.给出以下物理量或单位,请按要求填空。 A.米B.牛顿C.加速度D.米/秒2E.质量F.千克G.时间 H.秒I.位移J.厘米2K.千克/米2L.焦耳 (1)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是__________。(2)属于导出单位的是___________。 2.如图,A、B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之间用一根轻弹簧(即不计其质量)连接,并用细绳悬挂在天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四章 第四节 机械能守性定律.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四章第四节机械能守性定律 1.如图所示的滑轮光滑轻质,阻力不计,M1=2 kg,M2=1 kg,M1离地高度为H=0.5 m.M1与M2从静止开始释放,M1由静止下落0.3 m时的速度为( ) A. 2 m/s B.3 m/s C.2 m/s D.1 m/s 2.(多选)下列情况中,运动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 C.物体不受摩擦力 D.物体只受重力 3.质量为1 kg的物体从倾角为30°、长2 m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若选初始位置为零势能点,那么,当它滑到斜面中点时具有的机械能和重力势能分别是(g取10 m/s2)( ) A.0 J,-5 J B.0 J,-10 J C.10 J,5 J D.20 J,-10 J 4.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成质量为2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

A.2gh B.gh C.gh 2 D .0 5.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固定于O 点,另一端系一重物,将重物从与悬点O 在同一水平面且弹簧保持原长的A 点无初速度释放,让它自由摆下.不计空气阻力,在重物由A 点摆向最低点的过程中( ) A .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 B .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 C .重物的机械能不变 D .重物的机械能增加 6. 关于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守恒时,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不变 B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C .物体机械能的变化等于合力对它做的功 D .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其机械能可以守恒 7.如图所示,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沿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一个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作用,这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 ,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在物块向上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 A .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B .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减小 C .物块的机械能不变 D .物块的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8.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 和2m 的小球A 和B .支架的两直角边长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测试含答案

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1-4为单项选择题,5-8为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 1.用跨过定滑轮的绳把湖中小船拉靠岸,如图所示,已知拉绳的 速度v 不变,则船速()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2. 如图所示,从某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 到达地面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gttan θ B .小球在t 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2 C .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长 D .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θ减小 3.如图所示,A 、B 为咬合传动的两齿轮,R A =2R B ,则A 、B 两轮边缘 上 两点的( ) A .角速度之比为2∶1B.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 C .周期之比为1∶2D.转速之比为2∶1 4.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度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如图所示,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 ,若质量为m 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 tan g R ,则( ) A .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B .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C .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mg cosθ D .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mg cosθ 5.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 ) A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 .瞬时速度为 5v 0 C .运动时间为2v 0/g D .速度变化方向在竖直方向上 6.在高空匀速水平飞行的轰炸机,每隔1 s 投放一颗炸弹,若不计空气阻力() A. 这些炸弹落地前排列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B. 这些炸弹都落于地面上同一点 C. 这些炸弹落地时速度都相同 D. 相邻炸弹在空中距离保持不变 7.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有质量相同的小球A 和B 沿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A 的运动半径较大,则() A. A 球的角速度必小于B 球的角速度 B. A 球的线速度必小于B 球的线速度 C. A 球的运动周期必大于B 球的运动周期 D. A 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大于B 球对筒壁的压力

关于物理校本课程总结归纳

物理校本课程总结 杨洁 本学期物理校本课程是《物理学史》,采用学生自由选课的方式授课,选课学生为34人,固定教室是物理实验室。学生出勤率高,学习积极性高,认真完成各次作业,学生全部顺利取得相应学分。 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有关知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科学利用闲暇时间,掌握一定的物理学史,了解物理学家怎样走向成功,怎样确立正确的心态,如何面对人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激励自己。授课方式相对比较轻松,为学生营造了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涌现出了个别对物理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为学生在高中的学习增添兴趣。 物理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一是介绍做出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二是他们的成长经历;三是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四是如何由科学家的事迹鼓励启发我们的学生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取得成功。 授课方式多样化,学案导学、教师讲授等形式,学生容易接受,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手段也富有变化。开课地点主要在物理实验室,时间为每周三下午第三节。通过一节课的形式,让学生对本节的学习内容了解和掌握。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教师在课上主要是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课后,学生的主动学习,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应用,以取得高中阶段和整个人生的更好发展。 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在思想上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上校本课程就是放松,甚至极个别学生存在缺课情况,针对此种情况,我制定了上课点名的制度,即抽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部分学生上课产生的倦怠情况,通过学生上课的表现来给学生打分,促进了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通过开设本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了物理学史的相关知识,知道了物理学家的成功史,学会了如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如何克服自己生活中的困难,如何由科学家的事迹激励启发自己,这一些对学生的高中生活和人生规划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习题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人推原来静止的小车没有推动是因为这辆车的惯性太大 B.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C.竖直上抛的物体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 2.关于牛顿第二定律,正确的说法是( ) A.合外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加速度成正比 B.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C.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D.由于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整块砖自由下落时加速度一定是半块砖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的2倍 3.关于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就越大 B.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的变化量就越大 C.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的变化就越快 D.一个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大 4.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阻力

的作用,如果要使物体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下列方法中可以实现的是( ) A .将拉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 B .阻力减小到原来的2 1 C .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D .将物体的拉力和阻力都增大原来的2倍 5.竖直起飞的火箭在推力F 的作用下产生10 m/s 2 的加速度,若推动力增大到2F ,则火箭的加速度将达到(g 取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 ) A .20 m/s 2 B .25 m/s 2 C .30 m/s 2 D .40 m/s 2 6.向东的力F 1单独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 1;向北的力F 2 单独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 2。则F 1和F 2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 ) A .大小为a 1-a 2 B .大小为 22 21+a a C .方向为东偏北arctan 1 2a a D .方向为与较大的力同向 7.物体从某一高处自由落下,落到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 点物体的速度为0,然后被弹簧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从A 下落到 B 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 B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 C .物体从A 下落到B 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 后增大 D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A B

高中物理必修2第四章综合练习试卷

第四章综合练习试卷 基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24分) 1.物体在下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直升机载物匀速上升 B.起重机匀速下放物体 C.物体沿光滑斜面加速下滑 D.电梯载物匀加速上升 答案:C 2.在同一高度将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三球 A.运动时间相同 B.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C.落地时重力的功率相同 D.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答案:D 3.关于功率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由P =W/t 可知,W 越大,功率越大 C.由P =Fv 可知,力越大,速度越大,则功率越大 D.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一定大 答案:D 4.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分别从4h 与h 的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若甲的 质量是乙的4 1 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落地时速度相等 B.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甲、乙两物体同时落地 D.甲在空中运动时间是乙的4倍 答案:A 5.在距地面h 高处,以初速度v 0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物体,若忽略空气阻力,它运动的轨迹如图4-34所示.那么 图4-34 A.物体在c 点比在a 点的机械能大 B.物体在a 点比在c 点的动能大 C.物体在a 、b 、c 三点的机械能相等 D.物体在a 、b 、c 三点的动能相等 答案:C 6.一物体由H 高处自由落下,当物体的动能等于势能时,物体运动的时间为 A. g H 2 B. g H C.g H 2 D. H g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正确,每小题6分,共24分) 7.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F 分别拉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4-35所示,甲在光滑面上,乙在粗糙面上,则对于力F 对甲、乙做的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校本作业的实践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d13397672.html, 高中物理校本作业的实践研究 作者:倪新凤 来源:《读写算》2019年第09期 摘要校本作业的设计要结合学生兴趣点、薄弱点,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活跃学生思维,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习惯,以使学生喜欢做作业,主动做作业,乐于做作业;并根据作业的方法提示和内容引导学习更多物理学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要以校本作业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同时在作业中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校本作业;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F213.2,DF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9-0147-01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作业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形成能力、经历物理学习过程和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检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地利用校本作业促进教学。 一、优设高中物理校本作业的要求 教师不应当为校本作业而布置校本作业,而是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而设置不同的目标,根据实际教学效果而做出调整优化。 (一)校本作业要具有梯度性 学生具有个体的特殊性,学习结果表现是不一样的,基础也可能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设置的校本作业具有梯度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学有所获。对于一般基础的学生而言,有梯度的校本作业也可以摘取到成功的果实,形成自我激励的机制。对于基础好的同学,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刺激其挑战的欲望。如此也是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二)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出发点 校本作业要将物理问题与方法指导结合,注重让学生在方法实施过程中去解决物理问题,掌握解决物理问题方法与途径,如发展如何准确地将物理学知识进行加工,准确地将信息传达给他人的能力,获得学习的感悟,而不仅仅是以物理问题内容为出发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整理

第四章知识点整理 4.1牛顿第一定律 1.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的运动下去。 3.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收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4.牛顿:伽利略和迪卡儿的正确结论在隔了一代人以后,由牛顿总结成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1)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力迫使物体改变这种状态。 说明: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3)指出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说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一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无论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所以说,★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注意:把物体惯性的表现说成是物体受到“惯性力”或者说“物体受到了惯性”是错误的。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实验目的:定量分析a、F、m的关系 2.实验原理:控制变量法 A、m一定时,a与F的定量关系 B、F一定时,a与m的定量关系 实验一:探究加速度a与合外力 F 的关系 ★解决问题1:为什么要把木板的一侧垫高? (1)作用: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 (2)方法: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住: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钩码。 解决问题2:测量小车的质量:用天平测出。 解决问题3:测量小车的加速度:逐差法求加速度。 解决问题4:测量和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当钩码和小盘的质量m << 小车质量M 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小桶和砂的重力近似等于小车所受的拉力。 3.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质量m,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2)按实验装置图把实验器材安装好 (3)平衡摩擦力 (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取下纸带,并标注牵引力 (5)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在绳子一端逐渐挂上钩码,重复上述实验 4.数据处理: ★特殊情况: 长木板倾角过大未平衡摩擦力或长木板倾角太小 4.3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ma★F指的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3.力的单位:物理学上把能够使质量是m=1 kg的物体产生a=1 m/s2的加速度的这么大的力定义为1 N,即1N=1kg·m/s2。(说明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 4.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同体性:F、m、a是对于同一个物体而言的。 (2)矢量性:a的方向与F的方向一定相同。 (3)瞬时性:F 和a时刻对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4)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没有力就没有加速度。 (5)独立性: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 (6)相对性:牛顿定律只在惯性参考系中才成立。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A、B两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且静止不动,两球质量m A=2m B,两球间是一个轻质弹簧,如果突然剪断悬线,则在剪断悬线瞬间(B) 没有满足钩码和小盘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质量M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德胜学校高一物理校本学案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时间 班级 姓名 第一章 抛体运动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轨迹的切线方向.物体在曲线运动中 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只是说明物 体具有加速度,但加速度不一定是变化的,例如,抛物运动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 线上.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增大;当物 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减小;当物体受到的合 外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垂直时,该力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3.曲线运动的轨迹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向合外力所指一方弯曲,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判断出物体所受 合力的大致方向.速度和加速度在轨迹两侧,轨迹向力的方向弯曲,但不会达到力的方向.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等效分解。 2.运动分解的基本方法 (1)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将描述合运动规律的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按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别分解,或进行正交分解. (2)两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由两分运动的性质及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 ①根据合加速度是否变化判定合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还是非匀变速运动:若合加速度不变则为匀变 速运动;若合加速度变化(包括大小或方向)则为非匀变速运动. ②根据合加速度与合初速度是否共线判定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若合加速度与合初速 度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为直线运动,否则为曲线运动. ③小船过河的两类问题:最短时间过河以及最短路程过河。 如图所示,用v 1表示船速,v 2表示水速.我们讨论几个关于渡河的问题. θ sin 11s v d t v == ,船渡河的位移短直河岸),渡河时间最垂直河岸时(即船头垂当以最小位移渡河:当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1v 大于水流速度2v 时,小船可以垂直渡河,显然渡河的最小位移s 等于河宽d ,船头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四章曲线运动知识点题型

第四章曲线运动 第一节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 1.概念 运动轨迹(路径)是曲线的运动。 2.特点 (1)某点瞬时速度的方向沿轨迹上这一点的切线为向, (2)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是变速运动,必有加速度,合力一定不为零,可能是恒力,也可能是变力。 加速度可以是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 加速度可以是变化的-------变加速曲线运动,如圆周运动 【例】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 A速率 B.速度 C.加速度 D.合外力 【例】(多选)下列对曲线运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一定变化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恒力作用 C.曲线运动可以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变

3.合力与轨迹,速度的关系 (1)合力方向与轨迹的关系: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一定夹在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速度方向与轨迹相切,合力方向指向曲线的"凹“侧. 【例】如图所示,一质点做曲线运动从M点到N点速度逐渐减小,当它通过P点时,其速度和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2)速率变化情况判断: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当合力方向与速定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始终垂直时,物体的速率将保持不变。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指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分解与合成) 1.合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真实运动。 2.分运动:物体同时参与的两个方向的运动。

【校本课程】高中物理学史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学史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 1、动力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他于1687年出版了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是整个动力学的基础。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阿基米德 2、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谈到:“他的发现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个发现告诉我们,根据直观观察所得出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他对科学的贡献就在于毁直觉的观点而用新的观点来代替它。”爱因斯坦所指的这个人是:() A.伽利略B.牛顿C.菲涅尔D.胡克 3、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是:() A.相对论和量子论B.微粒说与波动说 C.波动力学与波动光学D.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 4、大统一理论是当代物理学的重要前沿之一,其中的“大统一”是指:() A.自然界所有基本粒子的统一B.自然界所有基本作用力的统一C.引力、电磁力和弱力的统一D.电磁力、弱力和强力的统一5、被誉为“物理光学的缔造者”的著名物理学家是() A.惠更斯B.托马斯·杨C.菲涅尔D.夫琅和费 6、麦克斯韦把()称为“电学中的牛顿”: A.安培B.库仑C.法拉第D.奥斯特 二、填空题: 1、1919年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他从氮核中打出一种粒子,并测定了它的电荷和质量,知道它是氢原子核,把它叫做质子。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已被人接受,最初有人认为,原子核可能是由

质子组成的。但不久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如果原子核只是由质子组成,它的电荷数应该与质量数相等。实际上原子核的电荷数只是质量数的一半或者还少一些,根据这一事实,他预言原子核内可能还存在着质量跟质子相等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他把它称为。这一预言被他的学生证实。 2、1686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时,知道了两物体之间相互吸引,其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之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成功地将人间天上的力统一起来了,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自信心。但由于当时实验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很难精确地测定上述比例式中的比例系数。显然,如不能定量地算出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万有引力定律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直到17897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了,第一次在实验室里对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作了精确的测量和计算。引力常量的测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用实验证明了的存在,更使得具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3、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在研究阴极射线的性质时,发现阴极射线(高速电子流)射到玻璃壁上,管壁会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后称它为X射线。它的穿透能力很强,能使包在黑纸时的照相底片感光。 4、墨翟(约公元前468~前378)和他的弟子们是这个时期研究物理知识成就最大的学派,他们的代表作记述了许多物理知识。尤其在光学方面,连续记述了影的生成的道理;光线与影的关系;光直线行进实验;光反射特性;从物体与光源的相对位置关系而确定影的大小;平面镜的反射现象;凹面镜的反射现象;凸面镜的反射现象。这是世界古代科学史上一篇难得的几何光学著作。 5、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在最初研究他的导师—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 (1546--1604)连续20年对行星的位置进行观测所记录的数据时发现如果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来思考问题,结果与观察数据存在

高中物理必修2第四章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专题 天体运动的“四个热点”问题

专题天体运动的“四个热点”问题 双星或多星模型 1.双星模型 (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2)特点 ①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 Gm1m2 L2=m1ω 2 1 r1, Gm1m2 L2=m2ω 2 2 r2 ②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T1=T2,ω1=ω2 ③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系为r1+r2=L (3)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1、r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 m1 m2= r2 r1。 2.多星模型 模型 三星模型(正三角形排 列) 三星模型(直线等间距 排列) 四星模型 图示 向心力 的来源 另外两星球对其万有 引力的合力 另外两星球对其万有 引力的合力 另外三星球对其万有 引力的合力

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 时,它们相距约400 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 A.质量之积 B.质量之和 C.速率之和 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试题解析】由题意可知,合并前两中子星绕连线上某点每秒转动12圈,则两中子 星的周期相等,且均为T =112 s,两中子星的角速度均为ω=2πT ,两中子星构成了双 星模型,假设两中子星的质量分别为m 1、m 2,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速率分别为v 1、 v 2,则有G m 1m 2L 2=m 1ω2r 1、G m 1m 2L 2=m 2ω2r 2,又r 1+r 2=L =400 km,解得m 1+m 2= ω2L 3 G ,A 错误,B 正确;又由v 1=ωr 1、v 2=ωr 2,则v 1+v 2=ω(r 1+r 2)=ωL ,C 正确;由题中的条件不能求解两中子星自转的角速度,D 错误。 【参考答案】BC 1.(2019·吉林模拟)我国发射的“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三年来对暗物质的观测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宇宙空间中两颗质量相等的星球绕其连线中心匀速转动时,理论计算的周期与实际观测周期不符,且T 理论T 观测 =k (k >1)。因此,科学家认为,在两星球之间存在暗物质。假设以两星球球心连线为直径的球体空间中均匀分布着暗物质(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对外部质点的作用,等效于质量集中在球心处对质点的作用),两星球的质量均为m 。那么暗物质的质量为( ) A.k 2-28m B.k 2-14m C.(k 2-1)m D.(2k 2-1)m 【试题解析】双星均绕它们连线的中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令它们之间的距离为L ,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 2L 2=m 4π2T 2理论·L 2 ,解得T 理论=πL 2L Gm 。根据观测结果,星体的运动周期T 理论T 观测 =k ,这种差异可能是由双星之间均匀分布的暗物质引起的,又均

高中物理校本教材

静电现象早期的研究与探索 人们对电现象的初步认识很早就有记载,早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塞利斯,已经发现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我国在东汉时期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提到“顿牟掇芥”等问题,所谓顿牟就是琥珀,掇芥意即吸引籽菜,就是说摩擦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西汉末年,有关于“玳瑁吸(细小物体之意)的记载,以及“元始中(公元三年)……矛端生火”,即金属制的矛的尖端放电的记载。晋朝(公元三世纪)还有关于摩擦起电引起放电现象的记载:“今人梳头,解著衣,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声。 在对电现象的早期研究中,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首推英国医生威廉·吉尔伯特,他在文章中说:“随便用一种金属制成一个指示器……在这个指示器的另一端,移近一个轻轻摩擦过的琥珀或者是光滑的磨擦过的宝石这指示器就会立即转动”,他通过大量的实验驳斥了许多关于电的迷信说法,并且发现不仅摩擦过的琥珀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而且其它物质象金刚石、水晶、硫磺、硬树脂、明矾等也有这种性质,他把这种性质称为电性。1660年,马德堡的盖利克发明了第一台摩擦起电机,他用硫磺制成形如地球仪的可转动物体,用干燥的手掌擦着干燥的球体使之停止可获得电,盖利克的摩擦起电机经过不断改进,在静电实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8世纪中叶,电学实验逐渐普及,在法国和荷兰有不少人公开表演认为娱乐。1731年,英国牧师格雷从实验中发现,由摩擦产生的电在玻璃和丝绸这类物体上可以保持下来而不流动,而有的物体如金属,它们不能由摩擦而产生电,但却可以用金属丝把房里摩擦产生的电引出来绕花园一周,在末端仍具有对轻小物体的吸引作用,他第一次分清了导体和绝缘体,并认为电是一种流体。电既是一种流体,而流体比如水是可以用容器来蓄存的,1745年,德国牧师克茉斯脱,试用一根钉子把电引到瓶子里去,当他一手握瓶,一手摸钉子时,受到了明显的电击。1746年,荷兰莱顿城莱顿大学的教授彼得.冯.慕欣布罗克无意中发现了同样的现象,用他自己的话说:“手臂和身体产生了一种无形的恐怖感觉,总之,我认为自己的命没了”。就这样穆欣布罗克公布了自己意外的发现:把带电的物体放进玻璃瓶里,就可以把电保存起来。穆欣布罗克的发现,使电学史上第一个保存电荷的容器诞生了。它是一个玻璃瓶,瓶里瓶外分别贴有锡箔,瓶里的锡箔通过金属链跟金属棒连接,棒的上端是一个金属球,由于它是在莱顿城发明的。所以叫做莱顿瓶,这就是最初的电容器莱顿瓶很快在欧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电学家们不仅利用它们作了大量的实验,而且做了大量的示范表演,有人用它来点燃酒精和火药。其中最壮观的是法国人诺莱特在巴黎一座大教堂前所作的表演,诺莱特邀请了路易十五的皇室成员临场观看莱顿瓶的表演,他让七百名修道士手拉手排成一行,队伍全长达900英尺(约275米)。然后,诺莱特让排头的修道士用手握住莱顿瓶,让排尾的握瓶的引线,一瞬间,七百名修道士,因受电击几乎同时跳起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口瞪目呆,诺莱特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向人们展示了电的巨大威力。莱顿瓶的发明使物理学第一次有办法得到很多电荷,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1746年,英国伦敦一名叫柯林森的物理学家,通过邮寄向美国费城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赠送了一只莱顿瓶,并在信中向他介绍了使用方法,这直导致了1752年富兰克林著名的费城实验。他用风筝将“天电”引了下来,把天电收集到莱顿瓶中,从而弄明白了“天电”和“地电”原来是一回事。十八世纪后期,贝内特发明验电器,这种仪器一直沿用到现在,它可以近似地测量一个物体上所带的电量。另外,1785年,库仑发明扭秤,用它来测量静电力,推导出库仑定律,并将这一定律推广到磁力测量上。科学家使用了验电器和扭秤后,使静电现象的研究工作从定性走上了定量的道路。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整理

第四章知识点整理 牛顿第一定律 1.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的运动下去。 3.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收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4.牛顿:伽利略和迪卡儿的正确结论在隔了一代人以后,由牛顿总结成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1)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力迫使物体改变这种状态。 说明: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3)指出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说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一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无论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都具有惯性。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所以说,★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注意:把物体惯性的表现说成是物体受到“惯性力”或者说“物体受到了惯性”是错误的。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实验目的:定量分析a、F、m的关系 2.实验原理:控制变量法 A、m一定时,a与F的定量关系 B、F一定时,a与m的定量关系 实验一:探究加速度a与合外力F 的关系 ★解决问题1:为什么要把木板的一侧垫高 (1)作用: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 (2)方法: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住: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钩码。 解决问题2:测量小车的质量:用天平测出。 解决问题3:测量小车的加速度:逐差法求加速度。 解决问题4:测量和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当钩码和小盘的质量m << 小车质量M 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小桶和砂的重力近似等于小车所受的拉力。 3.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质量m,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2)按实验装置图把实验器材安装好 (3)平衡摩擦力 (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取下纸带,并标注牵引力 (5)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在绳子一端逐渐挂上钩码,重复上述实验 4.数据处理: M

高中物理必修2第四章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第4讲 万有引力定律

第4讲 万有引力定律 知识要点 一、开普勒三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二、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 2.表达式:F =G m 1m 2 r 2 G 为引力常量:G =6.67×10-11 N·m 2/kg 2。 3.适用条件 (1)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公式适用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三、三个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其数值为7.9__km/s 。

(2)特点 ①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②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 (3)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 ①由G Mm R 2=m v 2R 得v 7.9 km/s ②由mg =m v 2 R 得v =gR =7.9 km/s 2.宇宙速度与运动轨迹的关系 (1)v 发=7.9 km/s 时,卫星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 (2)7.9 km/s <v 发<11.2 km/s,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 (3)11.2 km/s ≤v 发<16.7 km/s,卫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 (4)v 发≥16.7 km/s,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 基础诊断 1.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试题解析】: 行星做椭圆运动,且在不同的轨道上,所以A 、B 项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C 项正确;对在某一轨道上运动的天体来说,天体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而题中是两个天体、两个轨道,所以D 项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 C 2.一名宇航员来到一个星球上,如果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一半,它的直径也是地球直径的一半,那么这名宇航员在该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是它在地球上所受万有引力的( ) A.0.25倍 B.0.5倍 C.2.0倍 D.4.0倍

【鲁科版】福建省漳州市高一物理必修1校本作业(28份打包)

必修二机械功 1.一小孩和一大人都以相同的水平的力推动相同的木箱在不同的水平路面走同样 的位移,比较此过程中两人分别对木箱做功的多少( C ) A.大人做的功多 B.小孩做的功多 C.大人和小孩做的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 A.滑动摩擦力可能不做功 B.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 C.一对静摩擦力如一个对物体做正功,另一个对另一个物体一定做负功D.一对静摩擦力如一个对物体做正功,另一个对另一个物体可能不做功3.一物体自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为h,下落的时间为t,关于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运动的前t/2时间内重力做的功较多 B.运动的后t/2时间内重力做的功比前t/2内重力做的功多 C.运动的前t/2和后t/2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D.运动的前t/2和后t/2内重力做的功不相等 4.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大小为f,则从抛出点到返回至原出发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零,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也为零 B.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零,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2mgh C.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2f h,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零 D.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f h,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mgh 5.起重机吊钩下挂一质量为m的水泥袋,如果水泥袋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了距离h,则水泥袋克服钢索拉力做的功为( C ) A.mgh B.m(g-a)h C.m(g+a)h D.m(a—g)h 6.一物体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共点力F l、F2作用下运动,运动过程中F1对物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