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成都——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成都——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成都——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

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行业计划体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成府发[2016]33号

【发布部门】成都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12.31

【实施日期】2016.12.3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成都--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成府发〔2016〕33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健康成都--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31日健康成都--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全民健康是我市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要内容之一。为构建亲民、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市民健康素养,推动健康成都建设,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以及《成都市体育条例》,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体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三大发展战略”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以增强市民身体素质、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夯实基础、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积极创新全民健身工作思路、转变全民健身工作方式,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全面推动体育发展,服务健康成都建设”大局,努力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完善、体育赛事众多、体育文化品牌凸显、体育人才汇聚、体育市场活跃、体育法治健全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体育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体育人口持续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000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00万人,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700亿元。科学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体育健身设施更加完善,体育品牌活动彰显特色,体育社团活力显著增强,构建与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市民体育需求相匹配的现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三)主要任务。弘扬体育文化、传播体育正能量、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市民科学

健身意识,提高市民健康素养,培育市民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健康成都”建设;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力度,满足市民健身需求;丰富“运动成都”全民健身业余竞赛活动体系,提供全民健身产品供给,扩大全市体育人口数量;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调整改革,激发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活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二、工作措施

(一)实施健身场地设施完善工程。

1.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积极推动成都市奥体中心等市级体育场馆建设;全面建成区(市)县“一场一馆一池两中心”;完善街道(乡镇)文体活动中心和社区(行政村)文体活动站功能设施配套;打造具有区(县)域、街道(乡镇)特色的健身休闲示范区;着力加大足球等场地设施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小型多样的健身场地;支持简阳市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实现社区(行政村)健身设施全覆盖。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严格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占用。

2.开发利用各类场地健身功能。结合城市主体功能区、风景名胜区、公园、旅游景区和新农村的规划与建设,合理利用景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及城市空置场所建设休闲健身场地设施,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以及健身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车健身绿道;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平方米,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

3.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力度。各级公益性体育场馆要严格遵守开放时间、开放项目、优惠措施等相关规定,确保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达90%,并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和维

护维修工作;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应向社会开放,实现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达70%以上。

(二)实施“运动成都”全民健身品牌提升工程。

1.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大全民健身服务供给。因时、因地、因需开展市民身边的健身活动,分层、分类、分地区引导运动项目发展,定期发布市、区(市)县级全民健身活动比赛指南;丰富和完善“运动成都”全民健身品牌内涵及业余竞赛活动体系;创新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全民健身日、定制赛事活动;大力开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徒步、路跑、骑行、棋牌、台球、太极拳、体育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加快培育滑冰、滑雪、极限运动、山地运动、水上运动、航空模型等具有消费引领和时代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扶持引导武术、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和乡村农味农趣运动项目;加大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开发力度。

2.加快发展足球运动,创新开展冰雪运动。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努力完善常态化、纵横贯通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足球竞赛体系;机关企事业单位、行业、社区、部队等要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足球活动,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促进足球运动蓬勃发展。宣传推广冰雪运动,利用筹备和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契机,实施蓉城市民冰雪运动推广计划,支持相关区(市)县利用自然冰雪环境及商圈人造冰雪场馆,因地制宜开展冰雪运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