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1数据的收集

1、全面调查(普查):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耗费人力、物力较大)

2、抽样调查: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当对调查对象具有破坏作用时,不易采用此方法)

3、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4、个体: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5、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只是一个数字,不带任何单位)

5.2数据的整理

1、常用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比例关系,即用圆表示总体,用扇形表

示构成总体的各个部分,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大小,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3、扇形的中心角计算公式:360°×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

5.3统计图的选择: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表示出事物的绝对数量。

(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

(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

5.4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图表带来有利于决策的各种信息的同时,使用不当的图表来表达数据,会给人以误

导。在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时,要关注数据的来源、收集的方法和描述的形式,以便获取更多合理的信息。

补充知识点:

11=a a

、的倒数, 2、在计算时,先将减法转换为加法(多重符号先化简),除法转化为乘法, 2222223--22-2-2--2、与的区别:(2)

(1)、从读法上看:读作负的平方,读作负的的平方(2)(2)、从运算上看:中的负号参与运算,中的负号不参与运算(2)

4、中点应满足的条件:(1)、点必须在线段的内部(防止是等腰三角形),(2)点必须

将线段分成了两条相等的线段。

5、已知线段AB,作线段BC有无数种方法;

6、已知线段AB,作线段BC,使得线段AB、BC共线

..,则只有两种方法:

7、同一直线上

.....线段的加减计算方法可以采用“消去”共同端点的方法来判断。

8、具有公共边

.....的角之间的加减可以采用“消去”共同的边的方法来判断。

9、角度的加减乘除运算:

(1)、两个角相加,度、分、秒分别相加再化简;

(2)、两个角相减,先看度、分、秒是否够减,不够的话小单位向大单位“借”,直到够减为止,在分别进行度、分、秒的减法。

(3)、角度扩大(乘以数),先将度、分、秒分别乘以数,最后再化简。

(4)、角度缩小(除以数),先从度开始除,余数化为分后再除,若还有余数,则将余数化为秒以后再除。

(5)在用度、分、秒表示角度的时候,分与秒都不能大于或等于60。大于或等于60的,需要向上一大单位进一。

10、两条线段有重叠部分时,适用于作差;无重叠部分时,适合于求和。

11、两个角有重叠部分时,适用于作差;无重叠部分时,适合于求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