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文版-中国艾滋病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

中文版-中国艾滋病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

中文版-中国艾滋病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
中文版-中国艾滋病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

保外就医严重疾病范围

保外就医严重疾病范围 罪犯有下列严重疾病之一,久治不愈,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属于适用保外就医的疾病范围: 一、严重传染病 1.肺结核伴空洞并反复咯血;肺结核合并多脏器并发症;结核性脑膜炎。 2.急性、亚急性或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伴有需要住院治疗的机会性感染。 4.其他传染病,如Ⅲ期梅毒并发主要脏器病变的,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新发传染病等监狱医院不具备治疗条件的。 二、反复发作的,无服刑能力的各种精神病,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等,但有严重暴力行为或倾向,对社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除外。 三、严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 1.心脏功能不全:心脏功能在NYHA三级以上,经规范治疗未见好转。(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重度心肌炎、心包炎等引起。) 2.严重心律失常:如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或有R on T表现、导致血流

动力学改变的心房纤颤、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及重度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严重心绞痛反复发作,经规范治疗仍有严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表现。 4.高血压病达到很高危程度的,合并靶器官受损。具体参见注释中靶器官受损相应条款。 5.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需要手术的心血管动脉瘤和粘液瘤等需要手术的心脏肿瘤;或者不需要、难以手术治疗,但病情严重危及生命或者存在严重并发症,且监狱医院不具备治疗条件的心血管疾病。 6. 急性肺栓塞。 四、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1.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由支气管、肺、胸膜疾病引起的中度以上呼吸功能障碍,经规范治疗未见好转。 2.支气管扩张反复咯血,经规范治疗未见好转。 3.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反复发作,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经规范治疗未见好转。 五、严重消化系统疾病

艾滋病暴露源的危险度分级

HIV职业暴露后处理 HIV暴露分为职业暴露和非职业暴露。HIV职业暴露是指卫生保健人员在职业工作中与HIV感染者的血液、组织或其他体液等接触而具有感染HIV的危险。 1.暴露危险度评估 暴露源及其危险度确定具有传染性的暴露源包括血液、体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脑脊液、关节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羊水也具有传染性,但其引起感染的危险程度尚不明确。粪便、鼻分泌物、唾液、痰液、汗液、泪液、尿液及呕吐物通常认为不具有传染性。 暴露源危险度的分级: (1)低传染性:病毒载量平低、无症状或高CD4水平; (2)高传染性:病毒载量水平高、AIDS晚期、原发HIV感染、低CD4水平; (3)暴露源况不明:暴露源所处的病程阶段不明、暴露源是否为HIV 感染,以及污染的器械或物带的病毒载量不明。 暴露途径及其危险度发生职业暴露的途:暴露源损伤皮肤(刺伤或割伤等)和暴露源沾染不完整皮肤或黏膜。如暴露源为HIV感染者的血液,那么经皮肤损伤暴露感染HIV的危险性为0.3%,经黏膜暴露为0.09%,经不完整皮肤暴露的险度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比黏

膜暴露低。高危险度暴露因素包括:暴露量大、污染器械直接刺破血管、组织损伤深。 暴露程度分级 (1)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黏膜,但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2)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黏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肤擦伤或针刺伤(非大型空心针或深部穿刺针)。(3)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视的血液。 2.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原则 (1)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清洗被污染局部; (2)污染眼部等黏膜时,应用大量等渗氯化钠溶液反复对黏膜进行冲洗; (3)存在伤口时,应轻柔挤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病毒治疗二联简化疗法专家共识》(2020)要点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病毒治疗二联简化疗法专家共识》(2020) 要点 自从1996年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诞生后,艾滋病逐步由一个“不治之症”变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患者通过服用3种或3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组合(俗称“鸡尾酒疗法”),能够有效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感染者体内进行复制,使受损的免疫系统得以重建,同时减少全身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感染者的寿命显著延长。但是随着HAART 时间的延长,抗病毒治疗及相关问题显现出来,包括药物长期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AE),非艾滋病相关的并发症治疗与抗HIV治疗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DDI),长期用药给患者带来的经济压力以及对患者服药耐受性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降低医疗成本,近年来,国际上涌现出多种的简化治疗方案,包括双药治疗、单药治疗和间歇治疗等。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部分二联简化疗法在病毒抑制方面已不逊于主流的三联方案,同时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成本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优势。 1 不同人群二联简化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推荐意见 二联简化治疗方案可用于初治以及经治稳定转换的人群,尤其适用于合并肾功能不全,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合并心血管疾病,合并血脂代谢紊乱,以及老年人群。 1.1 初治患者的二联简化治疗方案选择

1.1.1 基于整合酶抑制剂为基础的二联简化治疗方案 【建议1】:多替拉韦(DTG)+ 拉米夫定(3TC)可作为初治患者二联简化治疗的首选方案 (AI)。包括GEMINI等多个临床研究证明 DTG+3TC 二联简化治疗方案在病毒载量<50万拷贝/mL初治患者中的疗效不劣于替诺福韦 (TDF)+ 恩曲他滨(FTC)+DTG三联方案,同时避免了由于使用TDF引起的肾小管损伤和骨代谢指标异常的情况,因此,2019年EACS 指南将该二联简化治疗方案列为初治一线推荐方案,用于病毒载量<50万拷贝/mL且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200个/μL的初治患者中;而美国2019年DHHS指南先建议,当阿巴卡韦(ABC)、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和TDF不可及或不可耐受时才选择该方案作为初治,紧接着在2019年的12月美国 DHHS修订了指南,建议DTG+3TC(AI)可作为首选方案用于病毒载量<50万拷贝/mL,没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共感染的初治患者。 1.1.2 基于含增效剂的蛋白酶抑制剂(bPIs)为基础的二联简化治疗方案【建议2】:达芦那韦(DRV)/b(booster, 增效剂)+3TC (BI) 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3TC (CI)可作为初治患者二联简化治疗的备选方案。GARDEL研究比较了LPV/r+3TC的二联简化方案与LPV/r+2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三联方案在HIV-1感染初治患者中的疗效,48周结果证明LPV/r+3TC不劣于三联方案,且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小于三联方案。另外基于中国人群的类似研究显示 LPV/r+3TC的二联简化治疗方案用于初治患者,144周结果疗效不劣于三联方案。ANDES研究结果显示达芦那韦/利托那韦(DRV/r) 与 3TC 组成的二联方案用于HIV-1

整合酶抑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最全版)

整合酶抑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最全版)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出现和应用将艾滋病从一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以治疗但尚难以彻底治愈的慢性疾病。ART是治疗艾滋病最重要的措施,目前共有7大类超过50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antiretroviral drug,ARV)获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艾滋病临床治疗[1]。随着AR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HIV的耐药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和依非韦伦(efavirenz,EFV)等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曾是应用广泛的一线治疗药物,但近年来HIV对NNRTI的耐药率明显升高,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较高的传播性耐药,使得基于NNRTI的一线治疗方案受到巨大挑战[2]。此外,不良反应也是影响ART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优化ART方案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 全新作用靶点的整合酶抑制剂(integrase inhibitors,INI)因其高效低毒,自上市后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在临床广泛应用后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已成为国际艾滋病治疗诸多指南中的首选推荐[3,4,5,6]。INI目前尚未纳入我国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目录,但临床上使用INI的患者越来越多,为规范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共同制订了《整合酶抑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本共识为临床应用INI提供参考,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且

艾滋病免疫重建不良中医诊疗方案

艾滋病免疫重建不良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艾滋病诊断标准:参照《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293-2008)、《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版)》,有流行病学史,结合抗HIV阳性,经Western Blot确证试验证实;或仅实验室检查抗HIV阳性即可诊断。 2.免疫重建不良标准:参照2014年美国DHHS《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指南》,经过一段时间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如4-7年), CD4+ T淋巴细胞计数未超过特定值(如> 350 cells/ul或500 cells/ul ),或在指定时间段内,CD4+ T淋巴细胞计数增量未超过特定值(如> 50 cells/ul或100 cells/ul ),且HIV RNA 低于检测线。 (二) 证候诊断 1.痰瘀互结证:瘰疬,肢体麻木,皮肤瘙痒,胸闷,咳嗽,恶心,舌质暗,有瘀斑,苔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面色淡白或晦滞,身倦乏力,气少懒言,肌肉关节痛、疼痛如刺,痛处不移,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

3.湿热内蕴证:身重疲乏,头重如裹,纳呆,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大便粘腻不爽、小便不利或黄赤,口干口苦,舌苔垢腻,脉濡数或细数。 4.脾肾亏虚证:面色苍白,乏力,下利清谷或久泻滑脱或五更泄泻,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二、治疗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痰瘀互结证 治法:健脾化痰,活血化瘀。 推荐方药:涤痰汤合失笑散加减。 陈皮茯苓白术半夏蒲黄五灵脂当归红花白芥子昆布海藻 推荐中成药:二陈丸、内消瘰疬丸、血府逐瘀丸(胶囊)等。 2.气虚血瘀证 治法:健脾益气,活血化瘀。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黄芪人参升麻柴胡白术当归桃仁红花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枳壳甘草橘皮 推荐中成药:补中益气丸,血府逐瘀口服液或胶囊等。 3.湿热内蕴证 治法:健脾化湿,清热解毒。 推荐方药:三仁汤、藿朴夏苓汤加减。

艾滋病(成人)中医诊疗方案

艾滋病(成人)中医诊疗方案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可控性传染性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病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根据病原学、临床表现、预后转归等特征,艾滋病归属中医“疫病”、“虚劳”等范畴,多由疫毒侵袭、耗伤正气、日久全身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受损而发病,中医临床采用病证结合治疗可以扶正祛邪、改善症状、延缓发病及减毒增效等。 本方案是中医辨证论治艾滋病(成人)的总体方案。对于艾滋病感冒、咳嗽、呕吐、泄泻、血浊、贫血、痹症、蛇串疮、皮肤瘙痒、药物性肝损伤、免疫重建不良、HIV感染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参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印发的泄泻等12个艾滋病常见病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5〕83号)。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293-2008)。 (二)证候诊断 HIV侵袭人体后,正邪交争,元气渐亏,气血阴阳日损,最终脾肾阳虚、阳损及阴、阴阳离绝。证候演变多由实证向虚实夹杂证、虚证发展,其中HIV感染者以肺脾两虚证为主,AIDS患者以脾肾阳虚证为主。性传播者以肝郁气滞、阴虚内热、脾肾阳虚为主。静脉吸毒者以热毒内蕴、气虚血瘀、气阴两虚为主。有偿供血者以肺脾两虚、脾肾阳虚为主。临床常见证候如下:

1.热毒内蕴证:不规则发热,体温38℃左右,皮肤红疹或斑块或疱疹(疼痛剧烈,面积大,反复难愈),或口疮(多发、易复发、面积大,缠绵难愈),或有脓疱,或躯干四肢有疖肿,或疮疡,伴红肿热痛,或咳嗽痰黄,口苦口臭。舌质红或绛,苔黄腻,脉滑数。(静脉吸毒感染者、早期感染者较多见) 2.肝郁气滞证:胸胁胀满,善太息,情志抑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咽干,全身淋巴结肿大(一般大于1cm,多发于耳前、耳后、下颌、腋下、腹股沟等处);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少腹结块。舌苔薄白,脉弦。(早中期感染者、性传播感染者较多见) 3.肺脾两虚证:声低懒言,神疲乏力,久咳不止,气短而喘,咯痰清稀,面白无华,食欲不振,食少,腹胀,便溏,以慢性腹泻多见,次数多于3次/日,持续时间长,抗菌素治疗效果不明显。舌淡,苔白滑,脉弱。(采供血感染者、中晚期患者较多见) 4.气虚血瘀证:面色萎黄或黯黑,乏力、气短,躯干或四肢有固定痛处或肿块,午后或夜间发热,遇劳复发或加重,自汗,易感冒,食少便溏,或脱发。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静脉吸毒感染者、合并HCV感染者,中晚期患者较多见) 5.阴虚内热证:两颧发红,形体消瘦,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失眠盗汗,五心烦热,咳嗽,久嗽,乏力、气短,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少苔,脉细数。(合并结核、中晚期患者较多见) 6.气阴两虚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动则加剧,易感冒,或伴口干舌燥,五心烦热,形体消瘦,体重减轻,或见干咳少痰。舌体瘦薄,舌质淡,苔少,脉虚细数无力。(中晚期患者较

艾滋病诊治进展

艾滋病诊治进展 四川省人民医院熊俊浩 一、艾滋病的一般情况 (一)艾滋病流行情况 1. 全球流行情况 2012 年,全球的成人和儿童估计感染艾滋病毒的数目。在北美这一数字大概在 98-190 万之间,平均值在 130 万左右。在加勒比海地区这一数字是在 22-28 万之间,平均值在 25 万左右。在拉丁美洲这一数字是在 120-190 万之间,平均值在 150 万左右。在欧洲的西部和中部这一数字是 80-93 万之间,平均值在 86 万左右。在非洲的中部、东部和北部这一数字是 20-38 万之间,平均值在 26 万左右。在撒哈拉沙漠地区和非洲的南部这一数字是 235-266 万之间,平均值在 250 万左右。在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中部这一数字是 100-170 万之间,平均值是 130 万,跟北美的感染数字是差不多的。在东亚这一数字是 65-120 万之间,平均值在 88 万左右。在南亚和东南亚这一数字是 290-520 万之间,平均值在 390 万左右。这一数字在全球也是最高的。在大洋洲这一数字是 43000-59000 之间,平均大概在 51000 左右。全球总的感染 HIV 病毒的人总数在 3220-3880 万之间,大概总数是在 3530 万左右。 2. 我国疫情 截至 2013 年 9 月 30 日,全国共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 43.4 万例。 2013 年 1-9 月份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 7.0 万例。经性途径传播已成为我国主要的传播途径。 2013 年 1-9 月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经性传播比例为 89.9% 。其中经异性传播比例为 69.1% 、经同性传播为 20.8% 。 3. 艾滋病流行的一般规律 HIV 病毒的感染总是由高危人群开始。比如说同性恋者或者是公用吸毒器的人群,或者是妓女到嫖客之间。然后再到家庭妇女和儿童。 (二)概述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 HIV ,所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管理指导意见

国家艾滋病免费抗病毒药品供应管理技术指南 (试行版) 前言 为加强国家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品(以下简称药品)的管理,建立持续不间断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母婴传播抗病毒药品供应体系,做好药品的计划、采购、供应、储存、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称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简称实施条例),结合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需求,制定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品供应管理技术指南。 第一章概述 我国的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自2002年10月开始,随着2003年底国务院“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出台,为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费治疗、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提供免费预防母婴传播药物正式作为各级政府的责任和常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即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品。到目前为止,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药品有三大类,10余个品种,随着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各种耐药情况的发生,国家免费抗病毒药品的种类将进一步增多。 一、我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供应现况 我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品的主要来源包括利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采购、国际合作项目支持和政府部门接受的各种捐赠等。多渠道的药品来源相互补充,构成了全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药品的供应体系,该体系的药品全部用于满足艾滋病病人的免费抗病毒治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应用和职业暴露后预防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对药品品种与数量的需求,为有效开展艾滋病治疗及预防和医疗救治工作提供保障。该药品供应体系的主体为中央财政转移地方支付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采购的药品。 由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母婴传播药品全部为免费药品,为专项财政资金采购,在政策及药品管理与供应方面有其特殊要求,因此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品的管理与普通药品的管理有所不同,暂无法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现委托医疗卫生专业机构管理,故形成了其相对独立的艾滋病抗病毒药品管理体

艾滋病诊疗常规

艾滋病诊疗常规 (摘自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年版)) 一、概述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经以下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介入性医疗操作等)和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分娩时和哺乳传播)。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HIV感染高危人群有:男同性恋者、静脉注射药物依赖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艾滋病的全过程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艾滋病期主要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HIV/AIDS的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HIV抗体、HIV核酸、CD4+T淋巴细胞、HIV基因型耐药检测等。HIV1/2抗体检测是HIV感染诊断的金标准;HIV核酸定量(病毒载量)检测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判断疾病进展、临床用药、疗效和预后的两项重要指标;HIV基因型耐药检测可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选择和更换提供科学指导。艾滋病经及时诊断,有效治疗尤其是抗病毒治疗,能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非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患者获得正常的期望寿命,改善生活质量;减少HIV的传播,预防母婴传播。 二、临床表现与分期 从初始感染HIV到终末期是一个较为漫长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与HIV相关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参照2001年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艾滋病的全过程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1、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部分感染者出现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同时CD4/CD8比值亦可倒置。部分患者可有轻度WBC和PLT减少或肝功能异常。 2、无症状期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在无症状期,由于HIV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感染者免疫系统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同时具有传染性。 3、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为<200个/μL,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质量减轻10%以上,部分患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疒间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 (1)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 (2)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3)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三、诊断标准 诊断原则:HIV/AIDS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包括同性恋或异性恋者有多个性伴侣史,配偶或性伴侣抗-HIV阳性、静脉注射毒品史、输入未经抗HIV检测的血液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