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井液常规钻井液常规性能分析按照 API推荐的试验程序

钻井液常规钻井液常规性能分析按照 API推荐的试验程序

钻井液常规钻井液常规性能分析按照 API推荐的试验程序
钻井液常规钻井液常规性能分析按照 API推荐的试验程序

? 一手持漏斗 ,并用手指堵住管口,将充分搅拌的钻井液过筛网注入漏斗700 (用量杯两端各量一

? 将量杯 500 的一端朝上,置于漏斗管口下,另一手持秒表,准备测量。

? 放开堵住管口的手指,同时开动秒表,记下流满 500 量杯时所有的时间,即为钻井液的粘度。

5

⒊ 将刚搅拌过的钻井液(约 350ml)倒入样品杯,立即置于托盘上,上升托盘使液面至外筒刻度线处,固定好托盘,注意样品杯底与外筒底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3cm。

⒋ 从高速到低速进行测量,待刻度盘平稳后,记下各转速下的刻度盘读数。

⒌ 静切力测量

先将流体用 600 r/min搅拌1分钟,然后静止1分钟,用3 r/min测量,读得的刻度盘最大值乘以0.511,即为初切力θ 1 。

再将流体用 600 r/min下搅拌1min,静止10min,用上述方法测量和计算,即得终切力θ 10 。

⒍ 数据处理 :

mPas

Pasn

(lmin) Pa

(10min) Pa

塑性粘度Pas

表观粘度Pas

流性指数

(三) 实验要求

⒈ 按下表记录数据

读数

流体

Φ

600

Φ

300

Φ

200

Φ

100

Φ

6

Φ

3

高分

子溶液

钻井

⒉ 计算、、、n、K、、,绝对粘度、极限高剪粘度,卡森动切应力。

⒊ 在同一张座标纸上绘制三种流体的实际流变曲线并指出它们各属何种流体。

⒋ 对钻井液按宾汉、幂律、卡森模式进行计算,并分别绘制流变曲线。对绘制的理论曲线与实际流变曲线相比较,所测钻井液的实际曲线与哪种模式相近。

四、钻井液的滤失量、泥饼厚度及 pH值的测定

钻井液滤失量的测定,对钻井液的控制及处理将起到重要作用。该性能不仅受到钻井液中固相含量以及一些物理及化学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将受到温度及压力变化的影响,因此,通常需要测量室温低压下滤失量及高温高压下的滤失量。这里我们只介绍测量室温低压下的滤失量,若在生产实际中需要测高温高压下的滤失量。可参阅有关资料。

( 1)测量仪器

六联 (或ZNS)型气压失水仪,如图2.4

气源输入部件由盖⑴、气瓶⑵和通气⑶组成(六联失水仪用钢瓶供气)。把装有气体的气瓶装入气源输入部件。把盖拧紧,气瓶即打开。气体进入减压阀⑸,拧紧手柄⑷,可使输出的气体压力达到

钻井液常规计算公式

钻井液常用计算 一、水力参数计算:(p196-199) 1、地面管汇压耗: Psur=C×MW×(Q/100)1.86×C1 Psur---地面管汇压耗,Mpa(psi); C----地面管汇的摩阻系数; MW----井内钻井液密度,g/cm3(ppg); Q----排量,l/s(gal/min); C1----与单位有关的系数,当采用法定法量单位时,C1=9.818;当采用英制单位时,C1=1; ①钻具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 V1=C2×Q/2.448×d2 V1-------钻具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m/s(ft/s); Q-------排量,l/s(gal/min); d-------钻具内径,mm(in); C2------与单位有关的系数。当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2=3117采用英制单位时,C2=1。 ②钻具内钻井液的临界流速 V1c=(1.08×PV+1.08(PV2+12.34×d2×YP×MW×C3)0.5)/MW×d×C4 V1c -------钻具内钻井液的临界流速,m/s(ft/s); PV----钻井液的塑性粘度,mPa.s(cps); d------钻具内径,mm(in) MW----钻井液密度,g/cm3(ppg); C3、C4------与单位有关的系数。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3=0.006193,C4=1.078;采用英制单位时,C3=1、C4=1。 ③如果≤V1c,则流态为层流,钻具内的循环压耗为 P p=C5×L×YP/225×d+C6×V1×L×PV/1500×d2 ④如果V1>V1c,则流态为紊流,钻具内的循环压耗为 P p=0.0000765×PV0.18×MW0.82×Q1.82×L+C7/d4.82 P p---钻具内的循环压耗,Mpa(psi); L----某一相同内径的钻具的长度,m(ft); V1-------钻具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m/s(ft/s); d------钻具内径,mm(in) MW----钻井液密度,g/cm3(ppg); Q-------排量,l/s(gal/min);

钻井液用HA树脂企标

Q/LJT DF-FI/JT-□钻井液用HA树脂 盘锦金泰化工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由盘锦金泰化工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盘锦金泰化工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由盘锦金泰化工有限公司批准。 本标准由盘锦金泰化工有限公司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继新薛国强。

DF-FI/JT-Ⅱ钻井液用HA树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DF-FI/JT-Ⅱ钻井液用HA树脂产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DF-FI/JT-Ⅱ钻井液用HA树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05-2001 钻井液材料规范 GB/T16783-1997 水基钻井液现场测试程序 SY/T5490-1993 钻井液试验用钠膨润土 3 要求 3.1分类与命名 按SY5822-1993的规定,其产品型号为: 型号示例: 盘锦金泰化工有限公司产品顺序号 油田化学剂类型代号钻井用化学剂降滤失剂 3.2技术指标 钻井液用HA树脂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4 试验方法

4.1 外观检验 目测 4.2 水分的测定 4.2.1 原理 试样的水份是自由水,在105℃条件下可以完全蒸发,根据蒸发量的大小可以计算出试样的水分。 4.2.2 仪器 a)干燥箱:控温范围0~200℃,控温灵敏度±3℃; b)分析天平:鉴别力域0.01g和0.1㎎; c)干燥器:25?×40?; d)称量瓶:20?×30?。 4.2.3 分析步骤 用已恒重的称量瓶取试样3g(精确至0.1㎎),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在105℃±2℃恒温4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精确至0.1㎎)。 W=m1-m2 m1-m0 ×100% (1) 式(1)中:W-----水分; m0-----称量瓶质量,g; m1-----烘前瓶和试样质量,g; m2-----烘后瓶和试样质量,g。 4.3 PH值 4.3.1 原理 被测物的酸碱度与PH试纸产生的颜色有一个对应的关系,根据PH试纸的颜色可判定试样水溶液的PH值。 4.3.2 材料 a)蒸馏水:符合GB/T6682-1992规定的三级水; b)广泛PH试纸。 4.3.3 仪器 a)磁力搅拌器; b)分析天平。 4.3.4 分析步骤及结果 称取(2±0.01)g试样在室温下溶于100 ml 蒸馏水中,磁力搅拌20min,然后用PH试纸测定与标准色版对比,确定其PH值。 4.4 降粘率测定 4.4.1 原理 水基钻井液是由粘土和水所组成,由于粘土的分散与水化可使钻井液稠化,所以需要降粘。由于试样分子结构中会有大量可被粘土颗粒吸附的基团,并带有较强的负电性。故可使原来的稠化结构受到破坏,达到降粘剂目的。其降粘率的大小,可通过实验前后的粘度变化数值计算出来。 4.4.2 试剂和材料 a)膨润土:符合GB/T5005-2001要求; b)Na2CO3:符合GB/T20-1992要求。 4.4.3 仪器 a)六速旋转粘度计:ZNN-6型; b)加热滚子炉:控温0-300℃。 4.4.4 测试程序

钻井液常规性能测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化学基础实验报告 班级:石工1412 学号:姓名:教师:范鹏 同组者: 实验日期: 2016.9.28 实验一、钻井液常规性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六速旋转粘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钻井液表观粘度、塑性粘度和动切力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2、掌握静滤失仪的使用方法以及钻井液滤失量、pH值和泥饼厚度的测定方法; 3、掌握钻井液膨润土含量的实验原理和测定方法; 4、掌握钻井液密度的测定方法; 5、掌握钻井液漏斗粘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装置 钻井液:400ml 高速搅拌机六速旋转粘度计打气筒失水仪滤纸量筒秒表钢板尺 PH试纸亚甲基兰溶液酸式滴定管玻璃棒 三、实验步骤 1、用高速搅拌器高速搅拌钻井液10min。 2、使用六速旋转粘度计测定并计算钻井液表观粘度、塑性粘度和动切力; 3、使用打气筒滤失仪测定钻井液滤失量、泥饼厚度和pH值; 4、测定并计算钻井液膨润土含量; 5、学习并掌握测定钻井液密度的方法; 6、学习并掌握测定钻井液漏斗粘度的方法。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数据记录 实验二无机电解质对钻井液的污染及调整 污染实验数据班级汇总表

2.数据处理 本组实验所得数据处理结果: 表面粘度AV=0.5 x Ф600=0.5x12=6 mPa.s 塑性粘度 PV=Ф600-Ф300=12-7=5 mPa.s 动切力YP=0.511 x (2 x Ф300-Ф600)=1.022 Pa 钻井液膨润土含量= 泥甲V 01.0V ?×70100 ×1000=14.3×泥 甲V V =14.3× 2 6 5?=40.04 g/l (1)基浆: 表面粘度AV=0.5 x Ф600=0.5x11=5.5 mPa.s 塑性粘度 PV=Ф600-Ф300=11-7=4 mPa.s 动切力YP=0.511 x (2 x Ф300-Ф600)=1.533 Pa (2)加量0.25g/100ml CaCl 2 泥浆: 表面粘度AV=0.5 x Ф600=0.5x16=8 mPa.s 塑性粘度 PV=Ф600-Ф300=16-12=4 mPa.s 动切力YP=0.511 x (2 x Ф300-Ф600)=4.088 Pa (3)加量0.50g/100ml CaCl 2 泥浆: 表面粘度 AV=0.5 x Ф600=0.5x18=9 mPa.s 塑性粘度 PV=Ф600-Ф300=18-15=3 mPa.s 动切力YP=0.511 x (2 x Ф300-Ф600)=6.132 Pa (4)加量0.75g/100ml CaCl 2 泥浆: 表面粘度 AV=0.5 x Ф600=0.5x19=9.5 mPa.s

水基钻井液配制及API失水的测定

实训一水基钻井液配制及API失水的测定 一、实训目的要求 1、了解和掌握钻井液的配制过程及方法,学会按所需比重配制一定量的水基钻井液。 2、了解测定钻井液常规性能的各种仪器的测定原理,正确掌握测定钻井液常规性能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3、正确掌握API失水仪的测定。 二、实训仪器及药品 高速搅拌机一台、高搅杯、API失水试验仪、秒表、天平、膨润土等。 三、实训内容与测定方法 1、水基钻井液的配制 钻井液(泥浆)的种类很多,通常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水基钻井液和油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是以柴油(或原油)作分散介质,水及有机土或其他的亲油粉末物质作分散相,加乳化剂等处理剂配制而成;水基钻井液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其基本组分是粘土(搬土)、水、和化学处理剂,这类钻井液发展最早,使用最广泛。我们这里所要配制的钻井液只是其中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水基钻井液,即般土原浆。它的配制要点是在选定粘土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纯碱或其它处理剂,以提高粘土的造浆率。纯碱的加量依粘土中钙的含量而异,可通过小型实验求得,一般不超过泥浆体积的1%。加入纯碱的目的是除去粘土中的部分钙离子,使钙质膨润土转化为钠质膨润土,从而提高它的水化分散能力,使粘土颗粒分散得更细。Ca(土)+Na2CO3=Na(土)+CaCO3。因此,原浆加纯碱一般呈现粘度增大,失水量减小;如果随着纯碱加入失水量反而增大,就说明纯碱加过量了。有的粘土只加纯碱还不行,

需要加少量烧碱,其作用是把粘土中氢质土转化为钠质土。 计算出配制密度为1.05的水基钻井液500ml 所需膨润土重量(密度约为2.20g/cm 3),用天 1 )1(--=c m m c c V m ρρρ c m ——配浆所需的膨润土粉重量 g ; m V ——所配钻井液的密度 g/cm 3 ; m ρ——膨润土粉的密度 g/cm 3 ; w V ——需配制的钻井液体积 ml 。 所需水量:c m m w m V V -=ρ 2、钻井液配制(配制1杯) 用量筒量500ml 自来水放入高搅杯,将高搅杯放于高搅器下高速搅拌(11000转/分钟),一边搅拌一边缓慢加入已称好的膨润土粉(注意防止土粉在杯底堆积),待土粉全部加完后,继续搅拌3~5分钟,按土粉重量的2~5%称取所需的纯碱粉边搅边加入钻井液中,继续搅拌30分钟,直到钻井液的温度基本接近室温即可。 注:现场一般配浆是用自来水在常温下配制,配好后需放置几天至十几天,以使土粉充分水化分散,钻井液性能稳定下来才能使用。本实验用热水配浆的目的是为了加快膨润土的水化分散,配制的钻井液也应放置几天,性能才能稳定。因时间限制本实验配制的钻井液没有放置陈放。由于配制的钻井液性能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水温、搅拌时间长短和强度、加土和碱的速度及时间、室温高低等,所以配制的钻井液性能各组可能有所不同。 2、钻井液失水量测定

石油国标方法

石油 GB/T 3535—1983石油倾点测定法 GB/T 15281—1994中国油、气田名称代码 GB/T 16805—1997液体石油管道压力试验 GB/T 16792—1997中国含油气盆地及次级构造单元名称代码 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 GB/T 9081—2001机动车燃油加油机 GB/T 9109.1—1988原油动态计量一般原则 GB/T 9109.2—1988原油动态计量容积式流量计安装技术规定 GB/T 9109.3—1988原油动态计量固定式标准体积管安装技术规定 GB/T 9109.4—1988原油动态计量用标准体积管检定容积式流量计的操作规定 GB/T 9109.5—1988原油动态计量油量计量 GB/T 9110—1988原油立式金属罐计量油量计量方法 GB 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 GB/T 13235.1—1991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立式圆筒形金属油罐容积标定法 (围尺法) GB/T 13235.2—1991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立式圆筒形金属油罐容积标定法 (光学参比线法GB/T 13235.3—1995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立式圆筒形金属油罐容积标定法(光电内测距法) GB 13236—1991石油用量油尺和钢围尺技术条件 GB/T 13894—1992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液位测量法(手工法) GB/T 17605—1998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卧式圆筒形金属油罐容积标定法(手工法) GB/T 18602—2001岩石热解分析 GB/T 18606—2001 GB/T 5005—2001钻井液材料规范 GB/T 16782—1997油基钻井液现场测试程序 GB/T 16783—1997水基钻井液现场测试程序 GB/T 11061—1997天然气中总硫量的测定氧化微库仑法 GB/T 16781.1—1997天然气中汞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6781.2—1997天然气中汞含量的测定冷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T 2538—1988原油试验法 GB/T 6531—1986原油和燃料油中沉淀物测定法(抽提法) GB/T 6532—1986原油及其产品的盐含量测定法 GB/T 6533—1986原油中水和沉淀物测定法 (离心法) GB/T 8929—1988原油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 GB/T 11059—1989原油饱和蒸气压测定法参比法 GB/T 11146—1999原油水含量测定法(卡尔·费休法) GB/T 17280—1998原油蒸馏标准试验方法 GB/T 17282—1998根据运动粘度确定石油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GB/T 17606—1998原油中硫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T 17674—1999原油及其产品中氮含量的测定化学发光法 GB/T 18608—2001原油中铁、镍、钠、钒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8609—2001原油酸值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GB/T 18610—2001原油残炭的测定康氏法 GB/T 18611—2001原油简易蒸馏试验方法 GB/T 18612—2001原油中有机氯含量的测定微库仑计法

渗透测试方案

渗透测试方案

四川品胜安全性渗透测试 测 试 方 案 成都国信安信息产业基地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目录 (1) 1.引言 (3) 1.1.项目概述 (3) 2.测试概述 (3) 2.1.测试简介 (3) 2.2.测试依据 (3) 2.3.测试思路 (4) 2.3.1.工作思路 4 2.3.2.管理和技术要求 4 2.4.人员及设备计划 (5) 2.4.1.人员分配 5 2.4.2.测试设备 5 3.测试范围 (6) 4.测试内容 (9) 5.测试方法 (11) 5.1.渗透测试原理 (11) 5.2.渗透测试的流程 (11) 5.3.渗透测试的风险规避 (12) 5.4.渗透测试的收益 (13) 5.5.渗透测试工具介绍 (13) 6.我公司渗透测试优势 (15) 6.1.专业化团队优势 (15) 6.2.深入化的测试需求分析 (15) 6.3.规范化的渗透测试流程 (15) 6.4.全面化的渗透测试内容 (15)

7.后期服务 (17)

1. 引言 1.1. 项目概述 四川品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是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依托遍布全国的5000家加盟专卖店,四川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了线上线下结合的O2O购物平台——“品胜?当日达”,建立了“线上线下同价”、“千城当日达”、“向日葵随身服务”三大服务体系,为消费者带来便捷的O2O购物体验。 2011年,品胜在成都温江科技工业园建立起国内首座终端客户体验馆,以人性化的互动设计让消费者亲身感受移动电源、数码配件与生活的智能互联,为追求高品质产品性能的用户带来便捷、现代化的操作体验。 伴随业务的发展,原有的网站、系统、APP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更新和系统投产,同时,系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可能受到的恶意攻击包括:信息篡改与重放、信息销毁、信息欺诈与抵赖、非授权访问、网络间谍、“黑客”入侵、病毒传播、特洛伊木马、蠕虫程序、逻辑炸弹、APT攻击等。这些攻击完全能造成信息系统瘫痪、重要信息流失。 2. 测试概述 2.1. 测试简介 本次测试内容为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为了证明网络防御按照预期计划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一种机制。 2.2. 测试依据 ※G B/T 25000.51-2010《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质量要与评价(SQuaRE) 商业现货(COTS)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G B/T 16260-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渗透测试方案讲解

四川品胜安全性渗透测试 测 试 方 案 成都国信安信息产业基地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目录 (1) 1. 引言 (2) 1.1. 项目概述 (2) 2. 测试概述 (2) 2.1. 测试简介 (2) 2.2. 测试依据 (2) 2.3. 测试思路 (3) 2.3.1. 工作思路 (3) 2.3.2. 管理和技术要求 (3) 2.4. 人员及设备计划 (4) 2.4.1. 人员分配 (4) 2.4.2. 测试设备 (4) 3. 测试范围 (5) 4. 测试内容 (8) 5. 测试方法 (10) 5.1. 渗透测试原理 (10) 5.2. 渗透测试的流程 (10) 5.3. 渗透测试的风险规避 (11) 5.4. 渗透测试的收益 (12) 5.5. 渗透测试工具介绍 (12) 6. 我公司渗透测试优势 (14) 6.1. 专业化团队优势 (14) 6.2. 深入化的测试需求分析 (14) 6.3. 规范化的渗透测试流程 (14) 6.4. 全面化的渗透测试内容 (14) 7. 后期服务 (16)

1. 引言 1.1. 项目概述 四川品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是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依托遍布全国的5000家加盟专卖店,四川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了线上线下结合的O2O购物平台——“品胜?当日达”,建立了“线上线下同价”、“千城当日达”、“向日葵随身服务”三大服务体系,为消费者带来便捷的O2O购物体验。 2011年,品胜在成都温江科技工业园建立起国内首座终端客户体验馆,以人性化的互动设计让消费者亲身感受移动电源、数码配件与生活的智能互联,为追求高品质产品性能的用户带来便捷、现代化的操作体验。 伴随业务的发展,原有的网站、系统、APP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更新和系统投产,同时,系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可能受到的恶意攻击包括:信息篡改与重放、信息销毁、信息欺诈与抵赖、非授权访问、网络间谍、“黑客”入侵、病毒传播、特洛伊木马、蠕虫程序、逻辑炸弹、APT攻击等。这些攻击完全能造成信息系统瘫痪、重要信息流失。 2. 测试概述 2.1. 测试简介 本次测试内容为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为了证明网络防御按照预期计划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一种机制。 2.2. 测试依据 ※GB/T 25000.51-2010《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质量要与评价(SQuaRE) 商业现货(COTS)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GB/T 16260-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低渗透岩心渗透率测试方法总结

低渗岩心渗透率的测试方法:1、稳态法2、脉冲衰减法3、周期振荡法 一、稳态法测量渗透率 1、测试原理 根据达西定律Q / S=-k△P/ηL 式中;Q 为流量(m3/s);S 为样品横截面积(m2);L为样品长度(m);η为流体黏滞系数(Pa·s);k 为渗透率(m2);ΔP 为样品上、下游的压力差(Pa)。在岩样的上、下游端施加稳定的压力差ΔP,通过测量流经样品的流量Q 得到渗透率,或者保持恒定的流量Q 而测量上、下游端的压力差ΔP 而得到渗透率。 2、适用条件 达西定律定压法测渗透率适用的条件之一是测试介质在岩石孔隙中的渗流需达到稳定状态,对于中高渗岩样来说$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较短,因而测试时间较短但是对于低渗岩样达西实验装置提供的较小压差达到平衡状态时间长伴随长时间平衡过程带来的是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增大 3、实验装备 1)定压法 石油工业所熟知的达西实验原理即是采用的定压法 室内常用定压法测渗透率装置简图 2)定流量法 定流量法是通过提供稳定流量监测岩样两端压力变化因为高精度压力监测比流量计量更准确因而测量也更精确 定流量法测试渗透率装置简图 4、优缺点 此法对于渗透率大于10×10?3μm2中高渗透率的储层岩石,测试结果较为准确,但是若为了保证精度,对设备装置的要求就很高,并且在测量时需要很长的流速

稳定时间。 二、脉冲衰减法 1、测试原理及装置图解 与常规稳态法渗透率测试原理不同,脉冲衰减法是基于一维非稳态渗流理论,通过测试岩样一维非稳态渗流过程中孔隙压力随时间的衰减数据,并结合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渗流方程的精确解答和合适的误差控制简化,就可以获得测试岩样的脉冲渗透率计算模型和方法。 1)瞬态压力脉冲法: 瞬态压力脉冲法最早在测量花岗岩渗透系数时提出其原理并给出其近似解在测试样两端各有一个封闭的容器,测试时待上下容器和岩样内部压力平衡后,给上端容器一个压力脉冲。然后上部容器压力将慢慢降低,下部容器压力慢慢增加,监测两端压力随时间变化情况,直至容器内达到新的压力平衡状态。 瞬态压力脉冲法原理图 通过上下游压力衰减曲线可求得测试样渗透率。W F Brace给出了计算渗透率的近似解析解: Δp(t) P i =e?θt(1) θ=kA μw C w L (1 V u +1 V d )(2) 式中Δp(t)——岩样两端压差实测值;P i——初始脉冲压力;θ——衰减曲线斜率;V u、V d——上下游容积体积 瞬态压力脉冲法在非稳态下测量渗透率,较传统稳态法所需测试时间大大缩短,而且高精度的压力计量要比传统流体计量更准确,因而测试结果也更精确。目前此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致密低渗岩样的测量实验中。但是W F Brace 在测量花岗岩渗透率求解过程中是假定岩样孔隙度为零,这在计算致密孔岩样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计算页岩等孔隙度相对不能忽略的岩样时其误差较大,后继研究者在求解方法上做了很多研究,提出了精确的解析解和图解法。A I Dicker等详细讨论了上下端容器体积对测量过程的影响,S C Jones提出的渗透率测量装置下限达到0.01μd目前基于此原理制备的PDP-200已有商业制品出售,在测量如页岩气等超低渗储层岩心方面效果较好。

《钻井液工艺原理》综合复习资料

《钻井液工艺原理》综合复习资料 一、概念题 二、填空题 1、钻井液的主要功能有()、()、()、()等。 2、一般来说,钻井液处于()状态时,对携岩效果较好;动塑比τ0/ηp越()或流性指数n越(),越有利于提高携岩效率。 3、粘土矿物基本构造单元有()和()。 4、井壁不稳定的三种基本类型是指()、()、()。 5、在钻井液中,改性褐煤用做()剂,磺化沥青用做()剂。 6、油气层敏感性评价包括()、()、()、()和()等。 7、一般来说,要求钻井液滤失量要()、泥饼要()。 8、现场钻井液常用四级固相控制设备指()、()、()、()。 9、影响钻井液滤失量的主要因素有()、()、()、()。 10、按API标准钻井液常规性能测试包括()、()、()、()、()、()。 11、聚合物钻井液主要类型有()、()、()。 12、钻井液常用流变模式有()、()。 13、常见粘土矿物有()、()、()等。 14、钻井过程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有()、()、()等。 15、钻井液的基本组成()、()、()。 16、钻井液的流变参数包括()、()、()、()和()等。 17、在钻井液中,钠羧甲基纤维素用做()剂,铁铬盐(FCLS)用做()剂,氢氧化钠用作()剂。 18、现场常用钻井液降滤失剂按原料来源分类有()、()、()、()。 三、简答题 四、计算题 1、使用范氏六速粘度计,测得某钻井液600rpm和300rpm时的读数分别为:Ф600=29,Ф300=19,且已知该钻井液为宾汉流体。 ⑴计算该钻井液的流变参数及表观粘度; ⑵计算流速梯度为3000S-1时钻井液的表观粘度。 2、用重晶石(ρB=4.2g/cm3)把400 m3钻井液由密度ρ1=1.20g/cm3加重到ρ2=1.60g/cm3,并且每100kg重晶石需同时加入9L水以防止钻井液过度增稠,试求: ⑴若最终体积无限制,需加入重晶石多少吨? ⑵若最终体积为400 m3,需加入重晶石多少吨,放掉钻井液多少方? 3、用重晶石(ρB=4.2g/cm3)把200 m3钻井液由密度ρ1=1.10g/cm3加重到ρ2=1.50g/cm3,并且每100kg重晶石需同时加入9L水以防止钻井液过度增稠,试求: ⑴若最终体积无限制,需加入重晶石多少吨? ⑵若最终体积为200 m3,需加入重晶石多少吨,放掉钻井液多少方? 五、论述题

地层完整性及漏失测试程序与计算

地层完整性测试程序与计算(FIT) 地层完整性测试是增加井底压力到设计压力测试地层强度的方法。在钻进到更高井底压力的下一地层,通常进行地层完整性测试确保套管鞋以下地层不破裂。通常,陆地工程师将设计需要的地层完整性测试压力(单位为ppg)。 在进行地层完整性测试前,你应当知道地层完整性测试需要的压力。如下公式显示如何计算地层完整性压力。 地层完整性测试需要的压力(psi) = (地层完整性测试需要的压力 ppg – 现在的泥浆比重ppg)×0.052×真正的垂直套管鞋的深度ft 举例: 需要地层完整性测试压力(ppg) = 14.5 目前的泥浆比重 (ppg) = 9.2 套管鞋垂直深度(ft) = 4000 TVD 地层完整性测试需要的压力(psi) = (14.5-9.2) x 0.052 x 4000 = 1102 psi 地层完整性测试规则指导罗列如下:(注: 仅仅是指导。为了进行压力测试,你可能需要遵循标准程序): 1. 钻进新地层几英尺后,循环洗井并收集样品确认钻到新地层然后起钻具到套管位置。 2. 关闭环形防喷器或者闸板,准备泵,通常是固井泵,通过节流管汇循环确保地面管汇充满钻井液。 3. 停泵并关闭压井管汇阀。 4. 使用固定泵冲逐渐泵入少量的钻井液到井内。记录总泵冲、钻杆压力和套管压力。泵入直到套管压力到达地层完整性测试压力,稳压一段时间确定压力。 5. 卸掉压力并打开井。然后继续钻井作业。然后继续钻进。

漏失测试程序与计算 漏失测试是为了找到特定地层的压裂梯度。漏失测试的结果也可以显示在钻井作业时可以使用的最大等量泥浆比重。 漏失测试(LOT)指导程序如下:(注:这不是唯一的指导程序。进行漏失测试时,你可能需要遵守你的标准程序。): 1.钻进新地层几英尺后,循环洗井并收集砂样确定已经钻到新地层并且起管柱到套管。 2.关闭环形防喷器或者闸板防喷器,准备泵,通常为固井泵,通过节流管汇循环确保地面管汇充满钻井液。 3.停泵并关闭节流阀门。 4.使用固定泵冲逐渐泵入少量的钻井液到井内。记录总泵冲、钻杆压力和套管压力。泵入泥浆时,钻杆压力和套管压力将持续增加。绘制泵冲与压力曲线,如果地层漏失,图线将显示直线。当压力高于地层强度,地层破裂并允许钻井液进入地层,因此钻杆/套管压力将脱离直线,这也就意味着地层破裂并被注入钻井液。我们可以称压力脱离直线为漏失测试压力。 注: 作业人员称为漏失压力因公司标准不同而不同。 由漏失测试压力计算等量泥浆比重公式如下: 漏失测试等量泥浆比重(ppg) = (漏失测试压力 psi) ÷ 0.052 ÷ (套管鞋垂深ft) + (现有泥浆比重 ppg) 压力梯度psi/ft = (漏失测试压力psi) ÷ (套管鞋垂深 ft) 举例: 漏失测试压力 = 1600 psi 套管鞋垂深 = 4000 ft 泥浆比重 = 9.2 ppg 漏失测试等量泥浆比重(ppg) = 1600 psi ÷ 0.052 ÷ 4000 ft + 9.2ppg = 16.9ppg 压力梯度 = 1600 ÷ 4000 = 0.4 psi/ft 5. 卸掉压力并打开井。然后继续钻井作业。

防水性能检测标准和方法

防水性能检测标准和方法 1.通防水性能测试标准 纺织品防水性能检测也称抗水性检测,主要分为抗水渗透性(静水压)检测、表面拒水性(喷淋)检测和淋雨测试,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方法见下表1: 表1 国内外主要检测标准 检测项目标准号标准名称 淋雨GB/T 14577-1993 织物拒水性测定邦迪斯门淋雨法 ISO 9865-1991 纺织品邦迪斯门淋雨试验法测定织物拒水性AATCC 35-2000 防水测试:雨水试验 JIS L1092-1998 6.3 纺织品抗水性检测邦迪斯门法 表面拒水性(喷淋)GB/T 4745-1997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ISO 4920-1981 测定织物表面抗湿性(喷淋试验)AATCC 22-2001 拒水性:喷淋试验 JIS L1092-1998 6.1 纺织品抗水性能检测喷淋法 抗渗水(静水压)GB/T 4744-1997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ISO 811-1981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静水压试验AATCC 127-2003 耐水性:液体静压测试 JIS L1092-1998 6.1 纺织品抗水性能检测静水压法 上表中的国家标准和日本JIS方法体系的技术方法基本上等效采用ISO,而AATCC方法检测方法与ISO 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ATCC的静水压检测只要求至少有3个样品,而喷淋检测的评级采用打分制且可评中间级别;而淋雨检测使用不同的淋雨仪且只衡量吸水纸的质量变化。 2.防水性能测试方法 2.1静水压(ISO 811-1981)

2.1.1 应用范围及原理 静水压检测适用于测定紧密织物(如帆布、油布、帐篷布及防雨服装布等)水渗透时的压力,理论上纺织品的静水压(P)可以用以下公式求得: P=?2γL cosθρgr 式中: γL——水的表面能; θ ——微孔内壁与水的接触角; r ——微孔半径; g ——重力加速度。 由公式可见,当90°<θ<180°时,θ越大,织物表面能越低,微孔的半径(r)越小,静水压(P)越高。而静水压的检测结果在样品和试验液体一定的条件下,与水温、测试面积和水压上升速率有关。试验结果表明,织物的静水压性能中大约有52%是由织物表面孔径决定的,有44%是由织物表面能决定的,有4%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故防水级别要求高的织物在织物的表面必须有微小而均匀的孔和非常低的表面能。 2.1.2 试验仪器 耐静水压测试仪,如图1。 图1 耐静水压测试仪

钻井液常规性能测定及常用钻井液计算公式

钻井液常规性能测定 一.密度的测定 1、按安全检查表内容检查仪器,确保仪器安全可靠。 2、将钻井液加热到所需温度。 3、在密度计的杯中注满钻井液,盖上杯盖慢慢拧动压紧。 4、用手指压住杯盖小孔,用清水冲洗并擦干样品杯。 5、把密度计的刀口放在底座的刀垫上,移动游码直到平衡,记录读值。 6、将密度计冼净擦干备用。 二.测定马氏漏斗粘度 1、按安全检查表内容检查仪器,确保仪器安全可靠。 2、将漏斗悬挂在墙上,且保证垂直;量杯置于漏斗流出管下面。 3、用手指堵住漏斗流出管下口,将搅拌均匀的泥浆倒入漏斗至筛网底;放开手指,同时启动秒表,待泥浆流满量杯达到它的边缘时,按停秒表。秒表所示时间即为泥浆粘度,单位为s。 4、使用完毕,将仪器洗净擦干。 三.流变的测定(ZNN-D6六速旋转粘度计) 1、按安全检查表内容检查仪器,确保仪器安全可靠。 2、使用前检查读数指针是否对准刻度盘“0”位,落下托盘,装配好内、外筒。 3、将搅拌均匀的泥浆倒入样品杯至刻度线、将样品杯置于托盘上,上升托盘使液面至外筒刻度线,拧紧托盘手轮。 4、调整变速手把和转速开关,迅速从高到低进行测量,待刻度盘稳定后,分别读取各转速下刻度盘的偏转格数。 5、测量完毕,落下托盘,卸下外筒,将内、外筒及样品杯洗净擦干。 四.钻井液失水的测定 1、按安全检查表内容检查仪器,确保仪器安全可靠。 2、用手指堵住泥浆杯底部小孔,将搅拌均匀的泥浆倒入杯内至刻度线处,按顺序放入“O”型密封圈、滤纸、杯盖和杯盖卡,将杯盖卡旋转90°并拧紧旋转手柄。 3、将组装好的泥浆杯组件倒置嵌入气源接头并旋转90°;将量筒置于失水仪下方并对准滤液流出孔。 4、调节气源压力至0.7MPa,打开气源手柄并同时启动秒表,收集滤液于量筒之中。 5、当秒表指示为30min时,将悬于滤液流出孔的液滴收集于量筒之中并移开量筒,此量筒中液体体积即为滤失量。 6、关闭气源手柄,放出泥浆杯中余气;卸下泥浆杯组件,倒去泥浆并洗净擦干。 五.钻井液泥饼粘滞系数的测定(NZ-3A型泥饼粘滞系数测定仪) 1、按安全检查表内容检查仪器,确保仪器安全可靠。 2、打开机盖,调节滑板及平衡脚,使水平泡居中;接通电源,按下“清零”键。 3、将泥饼平放在滑板上,滑块纵向轻轻地放在泥饼上,静置1min。 4、按一下“电机”键,使滑板转动,当滑块开始滑动时,再按一下“电机”键,滑板停止转动,此时,显示窗中的数值即为泥饼摩擦角,单位为o,查其显示角度值的正切值,正切值为泥饼的摩擦系数。 5、使用完毕,切断电源,取下滑块和泥饼,擦净仪器,盖上机盖。 六.含砂量的测定 1、按安全检查表内容检查仪器,确保仪器安全可靠。 2、将待测钻井液注入含水量砂量管中至“钻井液”刻度线处,再注入水至“水”刻度线处,用手指堵住含砂量管口,剧烈摇动。

多层复合塑料管材氧气渗透性能测试方法(标准状态:现行)

I C S83.140.30 G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34437 2017 多层复合塑料管材氧气 渗透性能测试方法 T e s tm e t h o do f t h e o x y g e n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o f t h em u l t i l a y e r c o m p o s i t e p l a s t i c s p i p e (I S O17455:2005,P l a s t i c s p i p i n g s y s t e m s M u l t i l a y e r p i p e s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t h e o x y g e n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o f t h eb a r r i e r p i p e,MO D) 2017-10-14发布2018-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 S O17455:2005‘塑料管材系统复合管材阻隔管材氧气渗透性能测试“三 本标准与I S O17455:2005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增加了试验压力为0.2M P a,以统一试验条件; 增加了图1中的检测开始时间(t1)和检测结束时间(t2),使图1与计算公式更好的对应; 修改了式(3),增加了参数C O X,t1,C O X,t2及其解释; 修改了图2中的符号,?60o2,f i n用S f表示,?6=00o2,i n i t用S i表示,?60o2,a b s用ΔS表示,在式(7)和 式(10)中做相应替换,以便使用者容易理解; 增加了第10章c)试验条件中的温度和压力要求,以明确试验报告中的试验条件三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试验装置校准及测试准备章节,将相关内容移至试验步骤章节中; 增加了附录B(资料性附录) 试验装置原理示意图 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三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三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48)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二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二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二爱康企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二可乐丽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二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玉娥二武志军二李大治二赵洁二邱强二周斌二金季靖二陈宏愿三

钻井液基本知识

钻井液基本知识 钻井液就是用于钻井的流体,在钻井中的功用:1、清洗井底,悬浮携带岩屑,保持井眼清洁。2、平衡地层压力,稳定井壁、防止井塌、井喷、井漏。3、传递水功率、以帮助钻头破碎岩石。4、为井下动力钻具传递动力,5、冷却钻头、钻具。6、利用钻井液进行地质、气测录井。钻井液常规性能对钻井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一、钻井液密度 1、钻井液密度概念:单位体积钻井液的质量称为钻井液的密度,其单位就是克/厘米3(g/cm3)常用符号表示。现场一般用钻井液密度计测定钻井液的密度。 2、钻井液密度的计算公式 P=(P地×102)÷H+Pe P----钻井液密度g/cm3 式中: P地----地层压力MPa H-----井深m Pe-----附加密度、油层附加0、05—0、1气层附加0、07—0、15 由于起钻时可能产生抽吸或液面下降,另外,气体进入井内,也会引起液柱压力降低,因此钻井液密度要有附加值。 3、钻井液密度与钻井工作的关系:在钻井作业中,钻井液密度的作用就是通过钻井液柱对井底与井壁产生压力,以平衡地层中油、气压力与岩石侧压力、防止井喷、保护井壁,同时防止高压油气水侵入钻井液,以免破坏钻井液的性能引起井下复杂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钻井液密度,若钻井液密度过小,则不能平衡地层流体压力,与稳定井壁,可能引起井喷、井塌、卡钻等事故,若钻井液密度过大则压漏地层,并易损害油气层。钻井液对钻速有很大的影响,密度大液柱压力也大,钻速变慢,因钻井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的正压差使岩屑的清除受到阻碍。造成重复破碎,降低钻头破碎岩石的效率,使钻速下降,通常在保证井下情况正常的前提下,为了提高钻速,应尽量使用低密度钻井液。 二、钻井液粘度 1、钻井液的粘度概念:钻井液粘度就是指钻井液流动时,固体棵粒之间,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子之间, 以及液体分子之间内摩擦的总反映,钻井液粘度可用漏斗粘度计与旋转粘度计进行测定,由于测定的方 法不同,有不同的粘度值,现场常采用漏斗粘度计测量钻井液的粘度,单位就是秒。 2、钻井液与钻井工作关系,钻井液粘度的大小,对钻井液携带岩屑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钻

钻井液测试操作规程

钻井液性能测试操作规程 (一)钻井液马氏漏斗粘度的测定 该仪器适应于测定钻井液的相对粘度(与水比较)。由于测得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受胶体和密度的影响,所测数据不能与旋转粘度计等有关仪器所测数据对比。该仪器由漏斗、筛网及接收器组成,是被测钻井液在一定温度下流出946毫升时所用的时间。 一、主要技术参数 1.筛底以下的漏斗容积1500cm3 2.漏斗锥体直径152mm 3.漏斗锥体高度305mm 4.管口长度50.8mm 5.管口内径 4.7mm 6.筛网12目 7.接收器946mL 二、仪器的校正 在温度为(21℃±3℃)时,注入1500mL清水,从漏斗中流出946mL清水的时间为26±0.5s,其误差不得超过0.5s。 三、测定 1.测量钻井液的温度,用℃表示。 2.手握漏斗,用手指堵住流出口,将新取的钻井液通过筛网注入洁净、干燥直立的漏斗中,直到钻井液面与筛网底部平齐为止。 3.保持漏斗垂直,移开手指的同时按动秒表,测量钻井液注满946mL所需要时间。

4.以s为单位记录马氏漏斗粘度,并以℃为单位记录钻井液的温度。 四、操作注意事项 1.样品温度对测定结果有影响,测定时要记录样品温度。 2.大的分散颗粒和气泡干扰测定,应避免大颗粒进入漏斗,防止气泡产生,必要时加入消泡剂消泡。 3.液面的初始位置必须恰当,否则,由于液柱压力和惯性的影响可能会使测定结果错误。 4.钻井液倒入漏斗后立即开始测定,如拖延时间过长,钻井液可能形成凝胶,使测定结果出现正误差。 5.测定过程中尽可能使漏斗保持垂直。 (二)钻井液密度的测定 钻井液密度是指单位体积钻井液的质量。单位为g/cm3或kg/ m3。 通过用钻井液密度计来测定钻井液的密度。钻井液密度计通常设计成臂梁一端的钻井液杯和另一端的固定平衡锤及一个可沿刻度臂梁自由移动的游码来平衡。为使平衡准确,臂梁上装有水准泡(需要时可使用扩大量程的附件)。 一、仪器的校正 1.量点的校正 经常用淡水来校正仪器。在21℃,淡水的密度值应是1.00 g/cm3。用洁净的淡水盛满钻井液杯,然后盖上盖子,使多余的水从盖子中心小孔溢出,擦去外面的溢水,使密度计的刀口放在座支架上,将游码边线(一般是左边)对准刻度1.00处,观察密度计是否平衡(水泡是否位于中央),如果不平衡则调节平衡圆柱内的铅粒使其平衡,即水泡位于中央为止。要求在试验前校正好,密度计的误差不大于0.01。 2.加重(减重)的校正。 有时使用超重或泡沫钻井液钻井时,其密度超出测定范围,需要对密度计进行加重或减重校正,其方法是用密度较大的液体或钻井液,首先在标准密度计称重,然后根据需要将游码向左或向右移动0.3~0.4,重新调节圆柱内的铅弹,使

中国石油大学-钻井液常规性能测试

中国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成绩: 班级:学号:姓名:教师: 同组者: 钻井液常规性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六速旋转粘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钻井液表观粘度、塑性粘度和动切力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2、掌握静滤失仪的使用方法以及钻井液滤失量、pH值和泥饼厚度的测定方法; 3、掌握钻井液膨润土含量的实验原理和测定方法; 4、掌握钻井液密度的测定方法; 5、掌握钻井液漏斗粘度的测定方法; 6、掌握钻井液固相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 1、六速旋转粘度计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粘度和切力的计算 (1)六速旋转粘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六速旋转粘度计(图1)是以电动机为动力的旋转型仪器。被测液体处于两个同心圆筒间的环形空间内。通过变速传动外转筒以恒速旋转,外转筒通过被测液体作用于内筒产生一个转矩,使同扭簧连接的内筒旋转了一个相应角度,依据牛顿定律,该转角的大小与液体的粘度成正比,于是液体粘度的测量转为内筒转角的测量。记录刻度盘的表针读数,通过计算即为液体表观粘度、塑形粘度和动切力。 图1 六速旋转粘度计及变速拉杆 (2)六速旋转粘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接通电源,拨动三位开关至高速位置,待外筒转动后,将变速拉杆的红色球形手柄(手柄位置与转速的选择如图1)放置在最低位置,此时外筒转速即为600rpm。观察刻度盘是否对零(若不对零,可松开固定螺钉调零后再拧紧)、外筒是否偏摆(若偏摆,应停机重新安装外筒)。检查调速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②将刚高速搅拌过的钻井液倒入泥浆杯中至刻度线(此处钻井液的体积为350ml),立即置于托盘限位孔上,上升托盘,使液面与外筒刻度线对齐,拧紧托盘手轮。迅速从高速(600rpm)到低速(3rpm)依次测量。待刻度盘读数稳定后,记录各转速下的读数Ф。 ③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松开托盘手轮,移开泥浆杯,倒出泥浆。左旋卸下外转筒,将外转桶和内筒清洗后擦干,将外转筒安装在仪器上。 (3)粘度和切力的计算方法 表观粘度A V=0.5×Ф600,单位:mPa.s; 塑性粘度PV=Ф600-Ф300,单位:mPa.s; 动切力YP=0.511×(2×Ф300-Ф600),单位:Pa。简略计算时,可将0.511替换为0.5。 2、静滤失仪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滤失量、pH值和泥饼厚度的测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