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第二章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相关概念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

一、城市园林绿地分类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以绿地的功能和用途作为主要分类依据;

2、绿地分类要与城市规划用地平衡的计算口径一致。

3、绿地分类要力求反映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特点;

4、绿地分类应尽量考虑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可比性;

5、各类绿地的名称及分类应尽量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

6、在分类时要考虑绿地的统计范围,投资来源及管理体制。

二、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02年颁布将绿地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共5大类、13中类、11小类。G——green space 绿地

大类(5)

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G4——附属绿地;G5——其他绿地。

中类(13)

G11——综合公园;G12——社区公园;G13——专类公园;G14——带状公园;G15——街旁绿地。

G41——居住绿地;G42——公共设施绿地;G43——工业用地;G44——仓储绿地;G45——对外交通绿地;G46——道路绿地;G47——市政设施绿地;G48——特殊绿地。

小类(11)

G111——全市性公园;G112——区域性公园;G121——居住区公园G122——小区游园;G131——儿童公园;G132——动物园;G133——植物园;G134——历史名园;G135——风景名胜公园;G136——游乐公园;G137——其他专类公园。

(一)G1——公园绿地(public park)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城市绿地。

1、综合公园G11

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划较大的绿地。

(1)全市性公园G111

为全市居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

(2)区域性公园G112

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

2、社区公园G12

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1)居住区公园G121

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服务半径:0.5~1.0km。

(2)小区游园G122

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服务半径:0.3~0.5km。

3、专类公园G13

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1)儿童公园G131

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的公园。(不包括附属于公园绿地中的儿童活动场地)

(2)动物园G132(包括城市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

(3)植物园G133

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

指独立的植物园。侧重科学研究的植物园以收集植物物种为主,侧重植物观

赏的植物园以展示植物的景观多样性为主。附属于公园内的植物展览区不属于植物园。

(4)历史名园G134

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

(5)风景名胜公园G135

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6)游乐公园G136

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

(7)其他专类公园G137

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包括雕塑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

4、带状公园G14

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带状公园位于规划的道路红线以外,带状公园的最窄处必须保证游人的通行、绿化种植带的延续以及小型休息设施的布置。

5、街旁绿地G15

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

街旁绿地又名街头绿地。街旁绿地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属于公园性质的沿街绿地;二是指该绿地必须不属于城市道路广场用地。

(二)生产绿地G2(nursery)

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生产绿地不管是否为园林部门所属,只要是被划定为城市建设用地,为城市绿化服务,能为城市提供苗木、草坪、花卉和种子的各类圃地或科研实验基地,均应作为生产绿地。

(三)防护绿地G3(green buffer)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

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防护绿地针对城市的污染源或可能的灾害发生地而设置,一般游人不宜进入。不包括城市之间的绿化隔离带。

(四)附属绿地G4(attached green space)

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1、居住绿地G41

城市居住用地内除社区公园以外的绿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

居住区级公园和小区游园属于社区公园,不属于居住绿地。居住区级公园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2、公共设施绿地G42

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公共设施用地范围: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3、工业绿地G43

工业用地内的绿地。

工业用地包括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

4、仓储绿地G44

仓储用地内的绿地。

仓储用地包括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5、对外交通绿地G45

对外交通用地内的绿地。

对外交通用地包括: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6、道路绿地G46

道路广场用地(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

道路绿带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交通岛绿地指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指交通广场、游憩集会广场和社会停车场库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

道路绿地位于规划的道路广场用地之内,属于附属绿地性质,不单独参与城市用地平衡。

7、市政设施绿地G47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其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理维修设施等用地。

8、特殊绿地G48

特殊用地内的绿地。特殊用地是指特殊性质的用地,如军事用地、外事用地、保安用地等。

(五)其他绿地G5(other green space)

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仅限于具有景观价值的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它的统计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一致。

第二节城市园林绿地指标

一、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作用

(一)可以反映城市绿地的质量和绿化效果,是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福利、文化娱乐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可以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各阶段调整用地的依据,是评价规划方案经济性、合理性的依据。

(三)可以指导城市各类绿地规模的制定工作。如推算城市各级公园及苗圃的合理规模等,以及估算城建投资计划。

(四)可以统一全国的计算口径,为城市规划学科的定量分析、数理统计、

电子计算技术应用等更先进、更严密的方法提供可比的数据,并为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或规范的制定与修改,提供基础数据。

二、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

(一)经济水平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相应得以改善和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从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制定的绿地指标不同情况来分析研究,除受当时规划指导思想影响外,与当时的国民经济情况是有很大关系的。

(二)城市性质

不同性质的城市对园林绿地的要求不同,风景游览、休疗养性质为主的城市,由于游览、生态环境的功能要求,则指标要高些。一些重工业城市及交通枢纽城市,由于环保的需要,指标也应高些。

(三)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大小,城市热岛作用危害程度,绿地数量亦可以有多有少。由于中、小城市与自然环境联系比较密切及使用方便,因此,绿地系统中各种类型园林绿地不一定像大城市那样齐全。

(四)城市自然条件

在低纬度地区,为了改善居住区环境条件,绿地面积可适当多些。干旱大风地区,因自然条件差,所需防护绿地面积可以多些。如我国西北地区。

(五)城市所在地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等条件

城市用地地形起伏大,或用地破碎(有陡坡、冲沟等),往往会有很大部分不宜做建筑地段。这些地段可以辟做园林绿地,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建筑艺术水平的目的,这样园林绿地面积亦可增加。相反,如果城市处在用地平坦、完整、土地肥沃的农业高产地区,这样不仅城市用地要压缩,而划做园林绿化的用地,也可相对减少。

(六)城市用地的分布状况

当城市用地范围延伸很长时,为了使居民能方便利用园林绿地,绿地就应分布在较长的地段上,同时每块绿地还必须保证有其最小面积,因此,总的来看全市绿地面积会比用地紧凑的城市需要绿地多。如我国的西宁市、兰州市都属于狭长地带的城市类型。

(七)城市中已形成的建筑物

在旧城市一般建筑物都很密集,现状复杂,往往有很多永久性的建筑物无法拆迁,城市用地不能完全按功能分区要求来布局,城市中园林绿地的数量也受到限制,园林绿地指标就不能按计划执行。例如上海、武汉、天津在旧城改建过程中均存在此问题。这就不如新建城市,没有受复杂的旧城影响,园林指标可按要求来确定。

(八)园林绿地的现状及基础

原有绿地基础较好的城市,或名胜古迹较多的城市,在结合城市改建的过程中,园林绿地改建扩建,文物古迹的保护恢复的数量较多,这样往往就容易提高园林绿地指标。如北京市由于是历代帝王的首府所在,在城市及市郊,修筑了许多离宫别苑,这就相对的比天津、武汉、上海等大城市的园林绿地面积多。

以上提出的几项因素,主要从历史、现状、自然条件来分析决定园林指标。但最重要的决定园林指标的依据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即经济条件起很大作用。

三、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确定

(一)我国城市园林绿地水平

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城市绿化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到2005年,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m2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4m2以上。到2010年,上述项指标分别达35%、40%、10 m2和6 m2以上。

按照我国执行的城市规划建设指标,城市的绿地率最高只能达到30~35%左右,与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所需的必要值40~45%大约相差10%,人均约10 m2。

1996年,我国12个园林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为10.6 m2;1997年,我国46个主要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5.8 m2。

(二)国外城市绿地水平及动向

世界上,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绿地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较为明显,主要城市的绿地水平普遍较高。据49个城市的统计,公园绿地面积在每人10 m2以上的占70%,最高的达每人80.3 m2(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欧美亚20个主

要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37.2 m2,是我国园林城市平均值的3.5倍,是46个主要城市平均值的6.4倍。

(三)城市环境保护科学提出的要求

城市氧平衡理论是期望城市绿地自身产生的氧气能够相等于市区人群活动所需的氧气量。许多研究报告指出:单从人呼吸的氧平衡来讲,在温带地区一个人有10 m2左右的林地或25 m2的草地就够了。这个结论,正好与从前苏联引进的平均每人需要10 m2城市游憩绿地的概念相吻合,曾经长期主导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理论。

现代城市需要多少绿地才能维持氧平衡呢?

以每人需10 m2林地的20倍估计,为200 m2。以每人需要10m2林地的20倍估计,为200m2。假设城市中可以解决30m2,则城外需要另有170m2的林地。设我国大城市的人均用地为85m2,正好是其2倍。总之,按照氧平衡理论,每人的城市用地标准应该是250m2左右,而且其中的70%应是森林型绿地。世界上可以做到这个城市用地标准的国家不是没有,但也不多。

(四)从游览及文化休息需要考虑

游人在园林绿地中要进行游览、休息,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游览面积,通常要求平均每人不少于60 m2为标准。在这样的条件下,游人在公园绿地中游览、休息,才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四、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计算

(一)原则

1、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的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以利于用地指标的分析比较,增强绿地统计工作的科学性。

2、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

3、绿地应以绿化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积为准,每块绿地只应计算一次。山丘、坡地不能以表面积计算。

4、绿地计算的所用图纸比例、计算单位和统计数字精确度均应与城市规划相应阶段的要求一致。以保证城市用地统计数据的整合性。

5、为统一绿地主要指标的计算工作,便于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与审批,以

及有利于开展城市间的比较研究,《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提出三项主要的绿地统计指标的计算公式。

(二)计算

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城市公园绿地的面积。

计算公式:A g1m = A g1 / N p

式中A g1m——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 /人);

A g1 ——公园绿地面积(m2);

N p ——城市人口总量(人)。

2、人均绿地面积

人均绿地面积指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城市绿地的面积。

计算公式:A gm =(A g1 + A g2 + A g3 + A g4)/ N p

式中A gm——人均绿地面积(m2 /人)。

3、城市绿地率

城市绿地率指城市中的绿地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λg = [(A g1 + A g2 + A g3 + A g4) / A c]×100%

式中λg ——城市绿地率(%);

A c ——城市的用地面积(m2)。

4、城市绿化覆盖率

绿化覆盖面积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按植物的平面投影面积测算,但是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再重复计算。故城市绿化覆盖率是指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绿化种植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率(%)。目前,在城市绿化面积的测算方面已广泛采用了航测和人造卫星摄影的技术。

第三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要求

一、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

1、确定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基本目标与布局原则;

2、拟定城市园林绿地的各项规划指标,并对城市绿地系统所预期的生态效

益进行评估;

3、对各类绿地进行合理布局,确定绿地的建设位置、性质、范围、面积和基本绿化树种等规划要素;

4、提出对现状城市绿地的整改、提高意见,提出规划绿地的分期建设计划和重要项目的实施安排,论证实施规划的主要工程、技术措施;

5、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纸与文件。

二、规划层次及工作重点

根据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法规要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的一个专项规划,其工作层次应与城市规划的相应阶段保持同步,即可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阶段。

1、总体规划

主要内容包括整个城市绿地系统(含市域与市区两个层次)的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绿地类型、定额指标体系、绿地布局结构、各类绿地规划、绿化应用植物(树种等)规划、实施措施规划等重大问题。

规划成果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风景旅游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协调,并对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宏观规划提出用地与空间发展方面的调整建议。

2、分区规划

对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一般需要按市属行政区或城市规划用地管理分区编制城市绿地系统的分区规划,重点对各区绿地规划的原则、目标、绿地类型指标与分区布局结构、各区绿地之间的系统联系做出进一步的安排,便于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分区管理。

3、详细规划

重点确定规划范围内各建设地块的绿地类型、指标、性质和位置、规模等控制性要求,并与相应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协调;对于比较重要的绿地建设项目,还可进一步做出详细规划,确定用地内绿地总体布局、用地类型和指标、主要景点建筑构思、游览组织方案、植物配置原则和竖向规划等,并与相应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相协调。

三、规划编制的组织形式

按照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规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依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四、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1、城市概况与城市绿地现状分析;

2、规划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规划原则、指导思想、规划目标与指标、绿地系统总体布局与结构规划;

3、各类绿地规划: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4、城市生态环境与景观规划要求;

5、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规划(以往称城市绿化树种规划,含规划应用植物名录);

6、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7、城市绿地分期建设规划;

8、绿地建设实施措施规划;

9、必要的附录说明材料。

第四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程序

一、基础资料工作

(一)自然条件资料

1、地形图资料;

2、气象资料;

3、土壤资料。

(二)社会条件资料

1、城市历史、传说、文物保护对象、名胜古迹、各种纪念地的位置、范围、面积、性质、环境情况及可利用程度。

2、社会经济材料:如国民生产总值、城市特色资料等。

3、城市建设现状与规划资料、用地与人口规模、道路交通系统现状与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农业区划等。

(三)园林绿化资料

(四)技术经济资料

(五)植物物种资料

6、园林植物引种情况。

(六)绿化管理资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绿化用地管理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机构的情况;

2、城市园林绿化行业从业人员情况;

3、城市园林绿化维护与管理情况;

4、科研与生产机构设置等。

二、规划文件编制

(一)规划文本

阐述规划成果的主要内容,应按法规条文格式编写,行文力求简洁准确。

(二)规划图件

1、城市区位关系图;

2、城市概况与资源条件分析图;

3、城市区位与自然条件综合评价图(1:10000~1:50000);

4、城市绿地分布现状分析图(1:5000~1:25000);

5、市域绿地系统结构分析图(1:5000~1:25000);

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总图(1:5000~1:25000);

7、城市绿地系统分类规划图(1:2000~1:10000);

8、近期绿地建设规划图(1:5000~1:10000);

9、其他需要表达的规划意向图(如城市绿线管理规划图,城市重点地区绿地建设规划方案等)。

(三)规划说明书

对规划的文本与图件所表述的内容进行说明,主要包括一下四方面:

1、城市概况、绿地现状;

2、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布局结构、规划指标、人均定额、各类绿地规划要点等;

3、绿地系统分期建设规划、总投资估算和投资解决途径,分析绿地系统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4、城市绿化应用植物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绿化育苗规划和绿地建设管理措施。

(四)规划附件

包括相关的基础资料调查报告、规划研究报告、分区绿化规划纲要、城市绿线规划管理控制导则、重点绿地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等。

三、规划成果审批

按照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的规定,由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经城市人民政府依法审批后颁布实施,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五节城市园林绿地现状调研

一、城市绿地空间分布属性调研

城市绿地空间分布属性调查包括以下内容:

1、组织专业队伍,依据最新的城市规划区地形图、航测照片或遥感景象数据进行外业现场踏勘,在地形图上复核、标注出现有各类城市绿地性质、范围、植被状况与权属关系等绿地要素。

2、对于有条件的城市,要尽量采用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进行现状绿地分布的空间属性调查分析,同时进行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以辅助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的科学决策。

3、将外业调查所得的现状资料和信息汇总整理,进行内业计算,分析各类绿地的汇总面积、空间分布及树种应用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4、完成城市绿地现状图和绿地现状分析报告。

二、城市绿化应用植物品种调查

城市绿化应用植物种类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工作内容。

1、外业: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全部园林绿地的现状植被踏查和应用植物识别、登记;

2、内业:将外业工作成果汇总整理并输入计算机,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市区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分析。通过现状分析,进一步了解园林绿化树种应用的数量、频率、生长状况、群众喜爱程度以及传统树种的消失、新树种推广应用等基本情况,筛选出市区绿化常用树种和不宜发展的树种,为今后市区园林绿化宜采用的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作参考。

三、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情况评估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现状评估,是编制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的前期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实地调查市区内有关市政府颁令保护的古树名木生长现状,了解符合条件的保护对象情况;

2、对未入册的保护对象开展树龄鉴定等科研工作;

3、整理调查结果,提出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城市园林绿化现状综合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现状综合分析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1、在全面了解城市绿化现状和生态环境情况的基础上,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核实,分别整理,如实反映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主要绿地指标和市域内绿色空间的分布状况;

2、研究城市各类建设用地布局情况、绿地规划建设有利与不利的条件,分析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应当采取的发展结构;

3、研究城市公园绿地与城市绿化建设对城市人口的饱和量,反馈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用地指标和比例是否合理,并提出调整的意见;

4、结合城市环境质量调查、热岛效应研究等相关专业的工作成果,了解城市中主要污染的位置、影响范围、各种污染物的分布浓度及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按照对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适宜度的标准,对现状城市环境的质量作出单项或综合优劣程度的评价;

5、对照国家有关法规文件的绿地指标规定和国内外同等级绿化先进城市的建设、管理情况,检查本地城市绿地的现状,找出存在的差距,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6、分析城市风貌特色与园林艺术风格的形成因素,提高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目标。

第六节城市绿地系统总体布局

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方式,一般要求结合各个城市的自然地形特点,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和服务半径在城市规划区中均匀设置。

在具体实践中,多采取“点”(城区中均匀分布的小块绿地)、“线”(道路绿地,城市组团之间、城市之间、城市乡之间的隔离绿带等)、“面”(大中型公园、

风景区、生态景观绿地等)相结合的方式布局设置,形成整体。

具体的规划工作内容与程序如下:

一、规划依据、原则与指标

(一)规划依据

1、相关法律;

2、技术标准规范;

3、相关的各类城市规划;

4、当地现状基础条件。

(二)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1、依法治绿原则

2、生态优先原则

3、因地制宜原则

4、系统整合原则

5、远近结合原则

6、地方特色原则

7、与时俱进原则

(三)规划指标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的绿地指标一直偏低,确定先进的城市绿地建设指标,是城市绿化事业向高标准发展的引导标志。

二、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布局

(一)原则

第一:保证必要的绿化用地,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的绿化用地指标划定绿化用地面积,明确划定城市建设的各类绿地范围和保护控制线(又称“绿线”),科学地安排绿化建设的用地布局。

第二:城区范围内的公园绿地应当相对均匀分布,城市建成区和郊区的各类绿地要合理布局,并在城市周围和各功能组团间安排适当面积的绿化隔离带;

第三:在工业区和居住区布局时,要考虑设置卫生防护林带;在河湖水系整治时,要考虑安排水源涵养林带和城市通风林带等;

第四:以城市公园为主要形式的公园绿地布局,要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就近服务居民。

(二)城市绿地布局的基本形式

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应当做到布局合理、指标先进、质量良好、环境改善,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运行。从世界各国城市绿地布局形式的发展情况来看,有8种基本模式(图2-1):即点状、环状、网状、楔状、放射状、放射环状、带状和指状。

在我国常用的绿地空间布局形式有4种:

1、块状绿地布局——将绿地呈块状均匀地分布在城市中,方便居民使用,多用于旧城改建中,如上海、天津、武汉、大连和青岛等城市。这种布局形式,对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的生态效益不太显著,对改善城市整体艺术面貌的作用也不大。

2、带状绿地布局——多利用河湖水系、道路城墙等线性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环状绿带网,如哈尔滨、苏州、西安、南京等。带状绿地布局有利于改善和表现城市的环境艺术风貌。

3、楔形绿地布局——利用从郊区伸入市中心由宽到窄的楔状绿地组合布局,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引入市区、能较好地改善城市的通风条件,也有利于城市艺术面貌的体现。

4、混合式绿地布局——是前三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可以做到城市绿地布局的点、线、面结合,组成较完整的体系。其优点是能使生活居住区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民游憩,有利就近地区小气候和城市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丰富城市景观的艺术面貌。

第七节城市园林绿地分类规划

一、常规园林绿地规划

主要指按照国家有关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所划分的绿地。

(一)公园绿地规划要点

1、测算城市公园绿地的合理发展规模,并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平衡;

2、确定公园绿地的选址

(1)必要性原则;(2)可能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

3、公园绿地分类规划

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带状公园、专类公园、街头绿地等。(历史文化遗迹与滨水地区的建设是城市景观体系的精品与亮点。)

(二)生产绿地

1、确定城市生产绿地的发展指标;

2、进行生产绿地用地布局;

3、提出城市绿化专业苗圃的发展计划。

(三)防护绿地

1、建立市域生态空间的保护体系;

2、确定城市防护绿地的发展指标;

3、进行城市防护绿地的分类布局;

4、提出城市防护绿地的设计导则与控制指标;

5、提出城市组团隔离绿地的布局要求与规划控制措施。

(四)附属绿地

1、确定城市中各类附属绿地的发展、控制指标;

2、提出各类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导则。(以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为重点)

(五)生态景观绿地(其他绿地)

规划要点

1、切实贯彻“生态优先”的规划原则,着眼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划定、留足不得开发建设的生态保护区域,如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2、充分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水域、林地等,布置城市组团之间和城市之间的隔离绿带(300~500米以上),以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同时,使这些绿带成为适于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态廊道。

3、在现状城乡交接的部位,要注意规划建设一批高绿地率控制区,即绿地率指标达到50%以上的建设用地区域,如花园式工厂区、行政区、居住区、休疗

养区、高校区等。

4、生态景观绿地应结合郊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布局,有利于生态农业和林业的发展。

二、城市避灾绿地规划

城市避灾绿地,是指当地震、火灾、洪水等灾害发生时,城市中能用于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市民短期生活的绿地空间。它一般由城市的防护绿地和公园绿地的某些地块组合构成,是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城市避灾绿地的作用

1、防洪、抗旱、保持水土。

2、避震。

3、防火。

4、防风。

(二)避灾据点与避灾通道

1、一级避灾据点

是震灾发生时居民紧急避难的场所。多数是利用与居民关系最密切的散点式小型绿地和小区的公共设施组成。

2、二级避灾据点

是震灾后发生的避难、救援、恢复建设等活动的基地,往往是灾后相当时期内避难居民的生活场所,可利用规划较大的城市公园、体育场馆和文化教育设施组成。

3、避灾通道

是利用城市次干道及支路将一级、二级避灾据点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为保证城市居民的避灾地与城市自身救灾和对外联系不发生冲突,避灾通道应尽量不占用城市主干道。

4、救灾通道

主要救灾通道的红线两侧,应规划有宽度为10~30m不等的绿化带,对保证发生灾害时道路的通畅具有重要意义。

(三)避灾绿地的规划要点

1、进行避灾据点(可分一、二级)与避灾通道的选址布置。

避灾绿地要设置在多数人居住或停留的地方,以及很可能发生灾害的地方;参考日本的标准,避灾绿地的规模,应当以去该地避难者每人1~2 m2为宜,每处避灾绿地的平均面积以5~10公顷为宜。

2、设置城市救灾通道,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方便组织疏散和紧急求援。

3、与相关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相协调。

第八节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规划

一、生物多样性概念与城市绿化植物规划

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及其组成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规划的基本要求

1、合理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建立城市开敞空间的绿色生态网络,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列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的基本内容,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大环境绿化格局。

2、大力开发利用地带性的物种资源,尤其是乡土植物,有节制地引进域外特色物种,构筑具有地域区系和植被特征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

3、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生物多样性指数。

4、增大城市绿地建设规模,促进公园等生态绿地的自然化,在强调“规划建绿”与“见缝插绿”并重的同时,重视城市中植物群落的构筑;

5、改善以土壤为核心的立地条件,提高栽培技术和养护水平,促进绿化植物与城市环境的适应性。

三、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规划的工作原则

1、充分尊重自然规律;

植物品种选择,要基本切合本地区森林植被地理区中所展示的植物品种分布规划。

2、以地带植物品种为主;

对当地土壤、气候条件适应性强,有地方特色。

3、选择抗性强的植物物种;

即对城市环境中工业、交通等设施排出的三废和土壤、气候、病虫害等有利因素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

4、速生树种与慢长树种相结合。

四、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规划的编制内容

1、对城市本底植被物种进行调查研究

2、确定城市绿化的基调物种和骨干物种

3、确定主要应用植物品种的种植比例

城市绿化建设应提倡乔木为主,通常的乔灌比以7:3左右较好。此外,城市中还应适当发展应用草坪、花卉和地被植物,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4、编制城市绿化应用植物物种名录(乔灌花卉和地被)

5、配套制定苗圃建设、育苗生产和科研规划

规划案例:某城市(县)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资料及答案

一:识记题 1、在城市用地实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的种类为3种。 2、油松不具有防火性。 3、乔木与有窗建筑物外墙的最小间距为3.0 m。 4、树带式种植带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5 m。 5、在城市用地中按照土地的使用性质进行分类,农业生产用地不属于城市用地。 6、适合于在儿童公园栽植的植物是南天竺、樟树、桂花等等。 7、“田园城市”的提出者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 8、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9、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m2。 10、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的途径不包括充分进行宣传保护。 11、分车带在高速干道上的分车带不应该种植乔木,分车带以种植草皮为优。 12、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13、农、林、牧、渔、水利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一产业。 14、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0-25m2。 15、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100万以上。 16、选择耐旱植物不是工厂企业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17、城市园林绿地布局,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经济发达不是其基本要求。 18、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原则不包括名贵树种。 19、有利于创造人文环境-社会价值不是工厂绿化意义主要表现。 20、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21、城市绿地类型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是居住区绿地。 22、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当苗木刚出圃时,一般合适胸径为12-15cm。 23、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绿地一般控制在每人不得小于9m2。 24、风景游览绿地不参与建成区的用地平衡的绿地。 25、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在形式上不包括点状绿地布局。 26、桃树不是抗SO2的树种。 27、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50万~100万。 28、在公路绿化中,交叉处应留出足够的视距,在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不得种树的距离是5m。 29、在居住区组成中,居住区建筑用地一般占居住区总用地的50%。 30、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8-28m2。 31、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32、在人的心理感受方面,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5个部分。即:道路、边界、中心、区域和标志物。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论文

2016年《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论文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调查报告 ——以临安为例 作者姓名:徐翊燕 学号: 201304010106 专业班级:园林131 指导教师:徐文辉 所属院系:园林学院 完成日期: 2016年5月 浙江农林大学 2016年5月10日

摘要:绿地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城市的属性。随着人类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绿地在生态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是城市生态环境中唯一具有自净能力的不可替代的自然成分。因此,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和发展逐渐引起政府的重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调查报告——以临安为例》选取了临安县为研究对象,对五大城市绿地中的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等三大绿地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各类绿地的特征,从各类绿地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树立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正确价值观,分析绿地规划利弊并提出合理的建设性意见,从而对临安绿地系统规划做出准确的评价,同时以供其他研究学习者参考学习。 关键词:临安;城市绿地系统;价值观;建设性意见 引言 人类自古依山傍水而居,自然对于城市的形态、功能具有很大的影响。绿地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自然属性逐渐减少,城市园林绿地成了体现城市自然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具有限制城市无序扩张、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理想的游憩环境、塑造城市文化特色、防灾减灾,以及教育和促进社会交往等功能。特别在城市生态作用方面,城市绿地系统是构成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执行自然“纳污吐新”负反馈机制的自然成分,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系统稳定的不可替代的必要组成,是实现城市高效运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 较早意识到绿地对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开始有意识地从区域和城市角度进行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的是西方国家。早期的绿地规划理论比较关注通过绿地布局来控制城市化的无序发展和社区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才开始普遍重视绿地的作用。 我国的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城市绿化层面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把城市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实践和理论都有较大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加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务院于2001年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提升为城市规划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相对独立、必须完成的强制性内容。 山体绿地[1]是城市的绿色斑块和绿色屏障,是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山水是杭州城市的特色,几点了杭州的人文历史特质。临安就是山水杭州的一角。因此此次调查把临安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调查,树立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正确价值观。 Ⅰ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1·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构成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园路 2·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 3·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量的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4·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a生态效益:净化空气、水体和改良土壤;调节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噪声;安全防护b社会效益: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闲、保健场所;文化科教园地c 经济效益 5·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6·城市绿地定额指标:a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B城市居民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除以城市非农业人口数c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D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之和除城市用地总面积 指标作用:反映了一个城市绿化数量和质量,以及一个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城市居民生活保健水平,也是评估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准和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7·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a国民经济水平b城市性质c城市规模d城市自然条件e 城市绿地现状和绿化基础 8·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a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b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c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市民休息游览的需要d 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创造特色e发挥其综合功能的前提下,结合生产,创造财富。9·城市园林布局的形式:块状绿地布局(大连、上海。。)、带状绿地布局(西安,南京,苏州)、环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合肥)、片状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北京)10·公园:是指可以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教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11·公园规划容量C=A除以Am(A为公园面积,Am为人均占面积) 12·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游览者多样化休闲预科要求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活动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观光形式。它以文化移植,文化复制文化陈列以及高科技等手段,13·居住区用地的组成:a居住区建筑用地b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c道路及广场用地d 居住区绿化用地 居住区的布置形式: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庭院式、散点式布置、 居住区的规模:按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等。 居住区总体规划的原则:坚持社会性原则、坚持经济型原则、坚持生态性原则、坚持地域性原则、坚持历史性原则、 14·城市广场的类型: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文化休闲广场、宗教广场、附属广场 现代广场的基本特点:共性:场地开放、性质公开、功能综合、空间丰富、文化休闲个性:标志性、地方性、人文性 城市广场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生态型原则、特色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主题性原则、尺度适配性原则、步行性原则、文化性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在充分认识城市自然条件、地貌特征、自然植被及地方性园林植物特点等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统一的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各级各类绿地按合理的规模、位置及空间结构形式进行布置,形成完整的体系,以促进城市健康持续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及时的进行反思并找出相关的对策。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和生活的需求从基本的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渐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人们不单关注内部的居住空间,对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园林绿地问题比较突出,于是出现了建筑、城市规模很大,但是园林远远不能满足的现象。这种现象实际上也是重实体建筑轻开敞空间的表现。在社区、区域的中观层次和建筑的微观层次,实践中同样需要园林建设的相关理论作为依据。如果建筑决定一切或者建筑优先,环境只是配角和填空,缺乏环境上的充分考虑,结果是建成的环境并不为广大居民所接受。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人性化的设计。人性化设计是改造世界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是发展的更高阶段。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在以人为中心的问题上,人性化的考虑也是有层次的,以人为中心不是片面的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的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和社会的整体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应该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整理)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天大六村居住绿地调研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调研报告

天大六村居住绿地调研 一调研的背景与方法 1 调研背景 居住绿地(G41)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居民日常休憩娱乐的理想选择。它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户外活动,丰富了人们居住生活的空间,提供了优美的生态环境。 同时,居住绿地也是居住区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绿地包括居住小区游园,宅旁绿地,居住区内公建庭院,居住区道路绿化用等。 居住绿地与居民日常的户外游憩,社区交流,健身体育,儿童游戏休憩密切相关,同时也对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美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调研对象 天大六村位于南开区天津大学西面,是一个建设年代比较久远的居住小区。其中有一处公共庭院,为人们日常户外健身休闲活动和居民交流的场所。我们选取该公共庭院为调研对象,从空间绿地功能、空间形态、服务对象、利用效率、公众评价等方面,对选定对象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具体策略。 3 调研方法与思路 通过对实地考察和与居民进行访谈,我们了解了天大六村公共庭院的使用情况,综合各方面观点,进行编辑梳理,分析天大六村公共庭院的现存问题,并通过查找文献,谈论分析,征求居民意见等途径寻找措施,加以解决。 图1—1天大六村及绿地

二基地概况 天大六村位于天津市南开区,西邻天津大学,东邻天津大学化工实验厂,南邻南开大学,北至湖滨道。该居住小区占地5.7公顷,其中的公共庭院面积为0.33公顷,位于居住小区的东北角,是小区内的核心开敞空间,也是居住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该小区绿化覆盖率为10%,容积率为2.07,虽然建设年代久远,但是其中的建筑组合方式以及小区的生态绿化环境都比较好:建筑排布有秩序同时又富于变化,宅前绿地也种植了草坪和高大树木。以我们主要调研的公共庭院为例,庭院四周有建筑围合,其中南,北,东三面是檐墙面对庭院,西面则为建筑山墙面对,由于庭院在小区的东北角,因此小区中的居民可以从庭院西面进入庭院。同时庭院北面正对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之一,为小区提供了一个从开敞向半私密再向私密的过渡空间。 该公共庭院的地面主要为硬质铺地为主,四周边缘种植有一圈低矮的灌木,内部的绿化以高大的树木为主,种植较为密集。同时在部分树木周围设置了木质座椅,供人们休憩乘凉。还有部分石质的座椅,供人们日常的娱乐活动和交流。总体来看,该庭院的各种设施比较宜人,是人们在居住小区内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调研内容及主要问题 1 绿地的功能与主要服务对象 绿地为居住小区内居民活动的重要户外活动场所,也为小区提供了宜人的自然环境。该公共庭院中种植的树木较多,对调节居住小区内的小气候有很好的作用,在炎热干燥的夏季,浓密的树木为居民带来了凉爽和湿润的舒适环境,与外部燥热的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密集种植的树木也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的作用,阻隔居住小区外部对内部产生的干扰和不良影响。因此这个庭院受到了居民们欢迎和好评。 该公共庭院主要为居住区的居民使用,同时由于该小区靠近天津大学学生生活的区域,因此有时也为学校内的学生使用。但与校园内热闹的景象不同,这片庭院提供了一个静谧的空间,保证了小区内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到打扰同时又不至于过于凄凉偏僻。 2 植被的分布情况 庭院内的绿化植物以高大乔木为主,其余只在四周种植了约半米宽的绿带,其中以草地为主,间或种植了一些低矮的灌木。而树木的种是很密集的,从谷歌卫星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几乎已经全部被绿色所覆盖。沿东西向走在庭院中,每隔几步就可以看到成行排列的树木。树木分布比较均匀,南北基本成行,但是每一列没有对齐。密集的树木形成了很好的光影效果,和舒适的环境。在现在的大多数居住小区中这是很少见的。然而,尽管庭院内的树木较多,但是草地和其他植物过少显得庭院中的绿化比较单调,空间层次也比较单一。 同时在庭院的东南角还有一处以假山石的堆叠为主的圆形花坛, 图2—1天大六村绿地鸟瞰图 图2—2 天大六村绿地卫星地图 图3—1公共庭院是居民日 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图3—2 庭院周围的低矮灌木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整理

填空以及判断 霍华德规划每个城市居民的公共绿地面积要超过 35平米 2、最早见于史册的园林形式为周文王的“灵囿” (囿为四周有墙垣想围合的一块较大 的地方,供狩猎活动,开凿池沼做养殖灌溉之用,筑高台供祭祀之需,园林的雏形) 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①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主根)②欧洲园林体系(文艺复 兴意大利台 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英国风景园林)③西亚园林体系(以伊斯兰教为 主) 1、 3、 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的主流 4、 计成 《园冶》 5、 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私家园林、寺庙园林 6、 7、 凡尔赛宫苑设计师:勒诺特 8、 极简主义的代表:彼得?沃克 9、 结构主义的代表作:拉?维莱特公园(把公园解析成为点、线、面分离的体系) 1、 每人有10~15平米的树林地或者25?30 m2的草地面积就能够供给所需要的氧气并吸 收掉二氧化碳 2、 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越强的植物, 一般吸收二氧化硫的量也越多。 阔叶树对二氧化硫 的抗性一般比针叶树要强 1、1843年动用税收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 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 (奥 姆斯特德) 2、美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于1858年在曼哈顿诞生 1880年“公园 运动 3、1880 年美国园林设计师:奥姆斯特德 设计了波士顿公园体系 4、 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思想 5、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 总体规划的必

要组成部分,该层次的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次上的统筹安排。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深 入和细化。(是对城市各类绿地及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 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 6、2002年,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 G1 :公园绿地、综合绿地、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 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 公园、其他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城市绿地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化面积之和一城市用地面积 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一城市用地面积 10、带状公园的宽度一般不小于 8米 11、在历史保护区、旧城改建区,街旁绿地面积要求不小于 1000平米,绿地占地比例 不 小于65% 防护绿地的种类: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带 13、道路绿地:包括道路绿带、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地 14、红线宽度大于 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 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0% 15、古树:树龄在 100年以上 名木:有重大意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规 划基础资料 分为五类:公园绿地 G1生 7、 城市绿地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率 8、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人):城市公园绿地面积 G1 一城市人口数量 人均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一人口( G1、G2 G3 G4) 服务半径 居住区公园: 500~800 小区游园: 300~500 12、 16、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教学单位:美术学院 任课教师:

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总课时36学时, 2学分。 绪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就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在城市用地围,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园林绿地还具有容丰富的设施、高度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并与城市各组成部分,组成完美的有机整体。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又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围、面积;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 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6、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园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提出重点园林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完成建设年限、建设的投资估算等。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主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

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园林规划的特殊性,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时应符合的要求有(A、B、C) A先确定主题思想。B发挥生态效益。 C应有自己的风格。D应以建筑为主。 2、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有(A、B、C、D) A保证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和巩固。 B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园林绿地建设费用的依据。 C园林绿地施L的依据。 D园林绿地建设检查验收的依据。 3、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有(A、B、C、D) A科学依据。B社会需要。C功能要求。D经济条件。 4、道路绿化设计的总原则是( A、B、C、D ) A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B保证道路行车安全; C植物配置应与市政设施相协调;D近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 5、突出主景的方法有(A、B、C、D A主最升高; B中轴对称; C对比与调和; D抑景 6、公园常规设施主要有(A、B、C、D A游憩设施; B服务设施; C公用设施; D管理设施 7、关于园林绿地设计含义理解正确的有(A、B、C、D) A园林绿地设计是-个微观的概念。 B园林绿地设计是以规划为指导。 C园林绿地设计是园林设计者利用园林要素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园林环境。 D园林设计的成果是设计图和说明书。 8、属于园林构成的要素有(A、B、C、D) A山水地貌。B道路广场。C建筑和构筑物。D植物和动物。 9、关于园林规划描述正确的有( A、B、C ) A从广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发展规划,由园林行政部广]制定。 B从狭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具体的绿地规划,由园林规划设计部门]完成。 C园林规划有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之分。 D狭义的园林规划就是园林绿地设计。 10、园林规划设计不同于林业规划设计,除共同考虑的问题外,还应考虑的问题是(D) A经济。B技术。C生态。D美。 11、三株树丛配置的原则是( A、B、D A树种搭配不超过两种; B各株树应有姿态、大小的差异; C最大的-株稍远离; D三株不在同-条直线上,且不为等边三角形 12、公园设计依据有(A、B、C、D) A国家、省、市有关园林绿化方针政策; B国土规划; C城市规划; D绿地系统规划 二、名称解释 1、三板四带式: 2条分车绿带将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 2、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3、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4、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5、二板三带式:除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以外,在车行道中央还设有-定宽度的分车绿带将车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 [ 来源 ] 《蓝天园林》第1期总第40期[ 作者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景奇胡云 摘要:在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年来涌现的绿地系统规划新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就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新思想,这对中国城市环境与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的最后对未来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规划思想;理论与方法;历程 Abstract: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ities green system plan research foundation, to the city green system plan concept, the development course,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s well as the recent years emerged green the system to plan the new thought to carry on the induction summary. Meanwhile proposed on our country city green system plan based on the landscape ecology security pattern new thought, this is saf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the China urban environment and the region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学校名称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xxxx年x月xx日

临安城市绿地调查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张梦蝶园林131班201304010104)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逐步恶化,噪音、污染等问题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这些问题,城市绿地规划系统也愈发重要,引起了创建和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热潮。在此情况下,临安仍能荣获县市级“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和“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称号。 二、调查目的 了解临安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及绿地系统结构、布局、景观特色、植被状况等三、调查对象 临东公园、苕溪公园、吴越人家、林水山居、大学路、科技大道、环城北路、浙江农林大学 四、调查方式 采取实地勘察测量方法 五、调研成果 公园绿地篇 社区公园——临东公园 临东公园位于临东桥的一头,是临东小区的社区公园,同时也是是苕溪带状公园的一个节点。全园建设面积6000余平方米,绿化品种多达200余种,保留现有的地势地貌和植被分布。植物配置上采用相对集中的丛林式造景手法,以色叶树种为基调,确保建植后的山体植被季相分明,林相突出,结构明显。山顶是一座仿传统斗拱古建筑重檐的还乡亭,与太庙

山安国楼、功臣山功臣塔呈三足鼎立之势,空间景观视线成一体,使临安城内最富人文和历史底蕴的两座山,通过“还乡亭”与苕溪巧妙牵手。全园铺装采用各色花卉铺装,如松竹梅三君子,体现了临安的区域特征文化。但是作为一个社区公园,服务设施不足,没考虑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活动,也没有儿童活动区。 花卉铺装——松花卉铺装——竹花卉铺装——梅 小区游园——吴越人家、林水山居 吴越人家分成南北两个区。南区的小游园靠近南区西入口,属于外向式游园,并与会所相结合,有微地形变化,故采用自然式布置。会所西面主要是老年活动区,亭廊结合植物景观,形成一个相对安静而又开阔的静区。会所东面主要是儿童活动区,地形相对平坦,设置了沙坑和一些游戏设施。外向式的小区游园将绿化空间从居住小区引向“外向”空间,丰富了街道景观的功能。北区的游园位于虽处于北区中心,是内向式的绿化空间,但位置靠近主入口,三面围合,一面开敞,提高居民的可达性,同时却也减弱了居民的领域感和安全感。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的地形优势,采用了山水格局的布置,也体现了临安的山水城市的特征。 林水山居的小区游园也是一个内向式的绿化空间,受到周围别墅群的环保围合,形成的空间环境比较安静,较少收到外界人流、交通的影响,增强了居民的领域感和安全感。该游园以水做主题,有静有动,有湖有溪,有宽有窄,形式多样,景观丰富。临湖还设有亭廊,提供休憩观赏场所。但是总体儿童活动范围较小,活动内容也不够丰富。 林水山居吴越人家北区吴越人家南区 风景名胜公园——钱王陵 钱王陵是唐末五代吴越王钱鏐的陵墓,是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临安市“红色之旅”景点。钱王陵属于风景名胜区,位于锦城镇太庙山山脚,南接衣锦街,东邻浙江农林学院老校区,占地11300 平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教学单位:美术学院任课教师: 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总课时36学时,2 学分。 绪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就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在城市用地范围内,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园林绿地还具有内容丰富的设施、高度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并与城市各组成部分,组成完美的有机整体。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又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面积;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 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6、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园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提出重点园林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完成建设年限、建设的投资估算等。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主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以及其他有关 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课程学习的中心是什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是城市规划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的部分。 在城市中如何运用植物、建筑、山石、水体等园林物质要素,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类园林绿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形成有机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以便创造卫生、舒适、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2、《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遇 城市绿地系统的定义: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具有较强生态服务功能的绿色斑块、廊道系统。广义的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城市绿色和蓝色空间,即城市范围内一切人工的、半自然的以及自然的植被、水体、河湖、湿地。 3、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一、“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1843-1898) 特征:由单个的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兴起于英国,利物浦的伯肯海德公园。在美国,唐宁和奥姆斯特德设计中央公园。) 二、“田园城市”运动(1898-1945) 特征:从局部的城市调整转向对整个城市结构的重新规划。 (由英国的霍华德提出,农田面积比城市大5倍,每个城市人口3.2万人左右,直径不超2KM)三、战后大发展(1945-1970) 特征:绿地与城市交织。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田园城市”、“有机疏散”等规划理论的重新运用,并力求使绿化环境与城市环境相融合,以形成宜人的城市环境。 (1945“华沙重建计划”,1946英国哈罗新城) 四、生物圈意识 特征:保护生态环境运动。设计结合自然。生态园林理论。 (美国麦克哈格) 4.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的新趋势?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广度上的扩展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深度上的拓展 三、新技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运用 5.城市园林绿地的类型有哪几大类? 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游览绿地、道路绿地 6.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是什么? 国民经济水平、规划时代的潮流、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自然条件、城市现状 7.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1)我国城市绿地的现状水平 2)外国绿地水平及动向 3)城市环境保护科学提出的要求 8.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计算有哪几种? 1)、人均公共(园)绿地面积(㎡)=城市公共(园)绿地面积÷城市非农业人口 2)、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面积×100% 3)、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面积之和÷城市面积×100% 9.什么是绿化覆盖面积?怎样计算绿化覆盖率?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资料及答案教学提纲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资 料及答案

一:识记题 1、在城市用地实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的种类为3种。 2、油松不具有防火性。 3、乔木与有窗建筑物外墙的最小间距为3.0 m。 4、树带式种植带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5 m。 5、在城市用地中按照土地的使用性质进行分类,农业生产用地不属于城市用地。 6、适合于在儿童公园栽植的植物是南天竺、樟树、桂花等等。 7、“田园城市”的提出者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 8、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9、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m2。 10、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的途径不包括充分进行宣传保护。 11、分车带在高速干道上的分车带不应该种植乔木,分车带以种植草皮为优。 12、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13、农、林、牧、渔、水利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一产业。 14、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0-25m2。 15、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100万以上。 16、选择耐旱植物不是工厂企业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17、城市园林绿地布局,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经济发达不是其基本要求。

18、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原则不包括名贵树种。 19、有利于创造人文环境-社会价值不是工厂绿化意义主要表现。 20、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21、城市绿地类型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是居住区绿地。 22、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当苗木刚出圃时,一般合适胸径为12-15cm。 23、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绿地一般控制在每人不得小于9m2。 24、风景游览绿地不参与建成区的用地平衡的绿地。 25、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在形式上不包括点状绿地布局。 的树种。 26、桃树不是抗SO 2 27、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50万~100万。 28、在公路绿化中,交叉处应留出足够的视距,在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不得种树的距离是5m。 29、在居住区组成中,居住区建筑用地一般占居住区总用地的50%。 30、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8-28m2。 31、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32、在人的心理感受方面,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5个部分。即:道路、边界、中心、区域和标志物。 33、苗圃中辅助生产面积用地一般占到总用地面积的20%。 34、工厂企业的组成包括:厂前区、生产区、露天堆料场及仓库区、绿化美化地段。

园林绿地规划

园林绿地规划 摘要:园林绿地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城市的建筑、道路系统、地上地下管线布局都有密切关系,对于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景观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综合功能,必须在城市中按照一定的要求规划安排各类型的园林绿地,只有形成园林绿地系统,才能收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完善投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实效。然而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城市建设及景观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园林设计创新。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景观;园林设计 一、现存的主要问题 1.1个别地区政府对城区绿地系统和城区外围的绿化投入不够,对绿色植物存在的价值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水平有所下降, 主要体现是绿化系统不健全,对缺损绿化修补不及时;建筑形式杂乱无章,没有特色;没有修饰的广告随意乱贴,尤其是小广告;城市设施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整体性较差。 1.2、城市景观缺乏城市个性。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现象普遍存在,不管是否符合城市的特点,到处仿欧式建筑等,在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大同小异,使得城市景观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1.3、缺乏公共活动场所。城市内人口稠密的地段缺少公共绿地和城市广场,急切增加公共绿地面积, 缺乏精心设计,使得市民活动空间缺乏,人们在城市里几乎找不到可以安全活动的场所,更谈不上举办更丰富的多彩的活动。 1.4、城市景观管理不完善。城市的建设、景观的维护和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界限不清,出现问题时往往会互相推脱。 1.5、立法不健全。目前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法规《城市规划法》和城市建设控制管理的主要手段,却未对影响城市环境以及城市景观的诸多因素做要求。 二、创新园林设计理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人城市的主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决定着城市的未来, 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园林设计时考虑不同的要求,反映不同的观念。一个好的园林设计要处处为人着想。 2.2、注重城市的历史与现实结合。城市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为园林设计个性建设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城市有历史意义的场所的建筑形式、色彩、空间尺度和生活方式,恰恰与隐藏在市民心中的、驾驶行为产生地域文化认同社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题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居住区绿地系统有三级公共绿地,分别是、小游园、。其最小规模按顺序分别为公顷、公顷、公顷。(居住区公园、组团绿地) 2、按人口数量进行城市规模划分,特大城市人口为__ _以上,大城市人口为。 100万、50万~100万 3、城市用地现状图图纸比例为大、中城市,小城市。1:10000 ~ 1:25000 ,1:5000~1:10000 4、中国将公园分为9类,包括、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植物园、古典园林、体育公园、风景名胜公园、居住区公园等。(综合性公园、动物园) 5、园路按功能可分为主要园路(主干 道)、、。 次要园路(次干道)和游憩小路(游步道)。 6、根据人们在观赏景物时,其垂直视角的差异可划分为、仰视风景和三类。(平视风景、俯视风景) 7、地形的表现方式有:、、蓑状线表示法、模型表示法、其它表示法。(等高线表示法、标高点表示法) 8、园林建筑的主要作用包括、观景、、组织游览路线。(景观、划分园林空间) 9、传统园林的三大体系为:、欧洲园林体系和。(东方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 10、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在《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提出的理论,其基本构思是立足于建设城乡结的、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兼有城市和乡村特点)。(田园城市理论) 11、1958年美国政府通过了由奥姆斯特德和他的助手沃克斯合作设计的美

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方案公园在曼哈顿岛诞生。(纽约中央公园) 12、城市绿地系统的三大指标分别是:\ 、以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以及绿化覆盖率) 13、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有、、、、、、、指状等8种基本模式。(点状、环状、放射状、放射环状、网状、楔状、带状) 14、2004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中,提到我国城市绿化建设指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以上,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以上,绿地率以上。(45% 12 38% ) 15、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公园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16、全市性公园的用地面积一般为公顷或更大,其服务半径为千米,居民步行约30-50分钟内可达。(10—100 、 3—5千米) 17、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将城市绿地划分为五大类,即、、、、其他绿地G5 。(公园绿地G1 、生产绿地G2 、防护绿地G3 、附属绿地G4) 18、现代园林中的人造石有:、、。(塑石、玻璃纤维人造石、 GRC假山) 19、园林构成的六大要素:自然要素、、;人工要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第二版) 当当价 ¥41.70(8.5折) 作者 同济大学,李铮生主编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明日之城——一部关于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史当当价 ¥86.40(8.0折) 作者 [英]霍尔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1 ISBN 9787560840390 所属分类 图书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 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当当价 ¥61.90(7.9折)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1 ISBN 9787112124152 4、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当当价 ¥27.60(8.0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 作者

(加)雅各布斯(Jacobs,J.)著,金衡山译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1 ISBN 9787544701211 5、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牛津、柏林、巴黎、纽约,寻找这些城市中人的“归宿感”和“身份认同”) 当当价 ¥25.20(7.2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 定价 ¥ 35.00 作者 (加)贝淡宁,(以)艾维纳著,吴万伟译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1 ISBN 9787229055196 所属分类 图书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社会调查与社会分析 6、美好城市:沉思与遐想(城规大师以近60年的专业经验为依托,与读者分享他作为城市规划师和城市热爱者的心得体会。) 当当价 ¥40.80(8.5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 定价 ¥ 48.00 作者 (美)雅各布斯著,高杨译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1-1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绪论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依附于自然(原始氏族社会及聚落时代)、 人类依赖于自然(渔猎时代由聚群而定居) 人类开始离开自然(农耕时代及城邑的建立) 人类破坏自然(工业化时代及大规模的建设)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 二、城市与园林的关系 ※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Park Movement) 奥姆斯特德主持建造了纽约中央公园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图) ※田园城市构思(The Garden City) 农田环抱城市,面积比城市大5倍; 人口控制在3.2万人左右; 城市直径不超过2公里; 中心公共绿地面积多达60公顷; 宽阔的林荫道、放射状的林间小径、住宅、庭院、菜园等。(图) ※雅典宪章(1933年) 现代城市要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 明确提出要在城市中建造公园、运动场和儿童游戏场; 要求把城市附近的河流、海滩、森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观优美地段开辟为公共绿地。※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世界环境宣言(1992年) 三、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发展和特色 1、历史轨迹 古典园林的萌芽——囿 饲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活动 开凿池沼作养殖灌溉之用 筑高台供祭祀之需 建简单建筑为休息观赏之备 皇家园林的形成——秦汉宫苑(图) 自然山水园的兴起——魏晋南北朝的园林 自然山水园的发展——唐宋园林

古典园林的辉煌时期——明清园林(多图) 2、中国园林的分类 皇家宫苑——壮丽精巧 私家园林——简朴淡雅 寺庙园林——天然幽致 3、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 效法自然的布局 诗情画意的构思 园中有园的手法 建筑为主的主景 因地制宜的处理 四、国外的园林历史发展与特色 世界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体系 欧洲园林体系 西亚园林体系 日本庭园(图:枯山水) 西亚园林的特色(图:阿尔罕布拉宫、泰姬陵)院落式的布局 设有中庭 整形的人工水池和喷泉 各种植物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特色(图:埃斯特别墅)恰当地运用地形辟出台地、 整齐地格局和建筑设计的原则、 结合地形组织多种理水形式、 模样绿丛植坛、运用明暗浓淡不同的绿色配置、 运用大小比例的不同引起对规则布局感的消失 法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及特色(图:凡尔赛宫) 勒诺特: 在丛林中辟出风景线 运用原野上自然的水体形式 构图中心的雕塑喷泉 乡土树种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特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