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作课讲义

写作课讲义

写作课讲义
写作课讲义

第一章

一、解释下列概念

1、写作:是人们运用书面语言文字所反映事物、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具体表现就是制作成文。

2、广义的文章: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认识、情感,具有相对完整的意思和一定篇章结构的书面语言形象。兼指文学文体和非文学文体。

3、通变:就是继承、借鉴与革新、创造的辩证统一。

4、点化:就是“点铁成金”、“化平凡为神奇”的点化,是提炼、升华的意思。

第二章观察与采访

一、解释下列概念

1、观察: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辨析地看的同时,调动其他感官,感知、认识客体,获得写作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书73页)

2、采访:是指作者为写作进行的访问、调查,搜集素材的一种业务活动。(书80页)

二、填空

1、根据观察的心态和目的,观察可以分为、科学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准科学、亚艺术观察四种类别,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文体的写作。

2、观察的方法有定点观察法、移位观察法、比较观察法、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3、观察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主动性原则、专一性原则、持久性原则、应用原则等五条原则。

三、简答题

1、观察有哪些要求?

一/准确:这是对观察的起码要求,即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

二/全面:这是在准确前提下的进一步要求,即要观察事物的全貌(既不放过事件发展全过程,又要注意事件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与联系)。

三/精细:即观察事物要细致,深入。(这要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是观察要细致入微,其二是观察要透过现象去认识本质。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由表及里观察)

2、采访应注意哪些问题?(书83页)

答(一)要讲究谈话艺术(二)要充分发挥五官和四肢的作用(三)要重视心理分析,注意表情观察(四)要注意题外线索

(五)要记好采访笔记

3、采访的方式有几种?

口头采访、现场采访、蹲点采访、间接采访、提问采访、电话采访6种

[思考与练习]

一、解释下列概念

1、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和大脑的联结功能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2、接近联想: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在空间或时间接近的基础上产生的联想

3、类似联想:是由两种不同事物在某一点上(形态、神态、颜色、声音、性质、精神、习惯、遭遇等)有所相似,因而展开的联想。写作中常见的比喻、象征、拟人都属于类似联想。

4、对比联想:见到一种事物或事物的一个方面,头脑中自然浮现出与之相对立的另一事物或方面。或当感知某种事物时,引起对与它在性质、特点上相反事物的联想。

5、象征联想:是把某种概念、思想、感情与特定的具体形象联系起来的心理过程。

6.推测联想:是根据已知而推测未知,根据原因而推测结果,根据过去和现在而推测未来的心理过程。

7、想象:是人对自己头脑中的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8、再造性想象:根据图片、语言文字或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经过构思而在自己头脑中形成具体形象。

9、创造性想象:是不以现成描述为依据,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全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10、幻想:是从个人或社会的理想和愿望出发,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所做的构想,是指向未来的超现实的想象。

二、填空

1、由于事物存在着不同的联系,所以联想也有不同的方式和类型。最基本的是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如果按内容划分,又有象征联想和推测联想等等。

2、想象按照其思维的方式和形成的过程可分为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幻想。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联想与想象的关系。

例:表面上看,联想和想象是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各自有自己的特征。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思维活动中去的时候,联想与想象就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联想主要落实到其他事物上面,而想象则落脚到形象整体上面。但想象与联想又密不可分。因为,联想为想象准备了思想材料,而想象是对联想材料的结合和组装。

从另一个层面上看,想象可以说是连续性联想的中介环节的中断。换句话说,将一系列连续性联想抽掉其中间环节的时候,那个终极性的联想成品就是想象的产品了。例如在郭沫若《天上的街灯》中,从地上的电灯想到天上的星星,从天上的星星想到天上的街市。天上的街市是一个创造性的想象,而从地上的电灯想到天上的星星,就是一个类似联想。可见,想象是和联想密不可分的。从大体上讲,想象是目的,联想是手段。

2、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有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1)可以开拓思路,突破时空的限制,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充实

(2)可以使主题更加深刻

(3)可以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化

(4)可以使文章形式错落有致、起伏跌宕。

3、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有哪些要求?

参考答案:(1)加强生活积累,储存丰富的表象。

(2)联想与想象要有目的

(3)联想与想象要新颖

(4)联想与想象要现实。

(5)联想与想象要丰富

第四章确立主题第一节文章对主题的要求【思考与练习】

一、辨析并解释下列词语

(一)主题: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材料和表现形式所表达出的基本思想。

(二)论题:是文章中所论述的问题,是借以表现主题的媒介。主题是作者对这个问题所持的看法和评价。

(三)课题:是研究的主要问题,同一课题可以提炼出不同的主题。就学术论文来说,课题是研究的对象,而主题则是研究得出的结论;课题是主题产生的基础,主题的产生有利于课题的完成。

(四)标题:也叫题目,是标举文章或作品名称,是文章或作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全文的旗帜、眼睛。而主题多从对文章、作品内容的分析中归纳得出。

二、简答题

1、简述主题与文章标题的关系。

答:主题与文章的标题当然不是一回事。标题,就是文章的题目,文章的名字,它是文章的眼睛,眼睛的作用能传神,好的标题能准确传出文章的神,即能点示主题、概括主题。它能限制文章的范围,起到窗口的作用。而主题多从对文章、作品内容的分析中归纳得出。有时文章里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了;有时没有明确的语言表达,但是字里行间都表达了主题。作者用语言明确表达出主题时,有时作者就用主题作标题,这种情况有,但不是很多。比如说马铁丁的《俭以养德》,主题与标题是一致的。但多数情况下,主题与标题都是不同的,比如杨朔的《荔枝蜜》,主题就是歌颂劳动人民。

2、对文章立意的要求有哪些?

答:(1)要正确、鲜明

(2)要集中、单一

(3)要深刻,新颖

第二节主题的形成与提炼作业:

一、简答题(1)举例说明主题是怎样形成的?

1.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2.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3.到第一线采集,在提炼中形成

重点(2)、主题的提炼应遵循哪些原则?

1.由于主题具有客观性,所以提炼主题必须从全部材料出发。

2.由于主题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物,所以提炼主题必须发掘事物本质,把握事物个性

3.由于主题具有主观性,所以提炼主题必须以先进的世界观做指导。

第五章选用材料【思考与练习】

一、辨析并解释下列概念

1、材料:材料是作者为写作目的需要,从生活中观察体验、阅读、调查采访而搜集、或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如人物、事件、景物、情理、数据、例证、名言等等。

2、素材:指作者从客观生活中观察积累到的、未经选择、提炼加工的、未写进文章的原始材料。

3、广义的题材:广义的题材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一方面,如工业题材、军事题材、农业题材、爱情题材、历史题材等。

狭义的题材是经过作家对素材的选择提炼加工而写入作品和文章中用来表现主题的材料。

4、资料: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用来参考和引用的各种书面材料。

5、剪裁:是指作者在将原始材料转化为文章内容的过程中,对材料的取舍和详略的安排。从而达到取舍合理、详略得当、主次有别的效果。

二、简答

1. 材料与主题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材料和主题是构成文章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主题靠材料来表现,材料靠主题来统帅。古往今来,凡感人至深、给人以启迪的好文章,无一不是材料丰富、思想深邃,即材料和主题完美统一的。)

2.选择材料应严格遵循哪些原则?

答:(1)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2)要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5)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材料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其他各级各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基础性地位。开设本门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比较系统地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写作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写作一般文章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共2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按导论、写作准备、写作过程、写作方式、文本要求、文本类型等几个方面为课程的基本框架。各部分既有侧重,更有联系,又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写作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课程将本着拓展学生视野,为写作活动指点路径的基本思路开展教学工作。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张杰主编的《基础写作》为基本教材,该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编制文字辅助教材是为了辅助学生自学,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并增强写作兴趣。 (二)电视录像资源 录像教材为专题讲授型,由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张杰教授主讲,主要以文字教材涉及的几个大专题为讲授核心,突出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强化学生写作良好习惯的培养,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学习、练习内容,使学生通过电视课的直观教学加深对文字主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三)网上辅导 1.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及时发布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辅导文章,定期刊载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供学生学习参考。 2.网上视频直播,讲解教学疑难问题。 3.利用BBS讨论板进行网上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4.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直播课堂 根据教学情况安排,通过教育电视台播出,争取利用双向视频直播。

文学与写作课程大纲

《文学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学时:54 其中实验学时:学分:3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文学与写作》是文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从实践的角度,将各种文学知识运用到文学写作、文学鉴赏以及文学研究的领域。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的先修课成为大学语文、文学概论。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文学写作主体论、过程论、文本论、接受论以及文体论的学习,掌握文学写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文学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培育、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质和文学专业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写作实践法。 教学重点:各类文学形式的写作。 教学难点:文学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 五、学时分配

六、课程考核 期末考查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作业、实践等)占5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王国魏主编文学鉴赏,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1。 参考书:1、陈果安编文学写作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01。 2、陈果安//何纯//王定编写作学基础,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3。 八、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写作?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界定文学、文学写作的涵义,讲述文学写作的三大特征;通过列举文学写作的发展历史、当今现状、分类情形以及基本的审美功能来阐述文学写作的三大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文学写作的特征。 难点:理解并掌握文学写作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文学写作的基本条件 1、教学内容:文学写作的基本条件。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写作主体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分条叙述,使学习者能从主体静态角度,了解文学写作主体的智能结构;了解文学写作主体的必备能力;知晓文学写作主体的文化素养。 3、重点、难点: 重点:文学写作主体的必备能力中的体察能力、想象能力、技巧运用能力难点:文学写作主体的智能结构的内涵,它六个方面的因素是怎样影响文学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挥。 第三章文学写作的过程 1、教学内容:文学写作与其他艺术生产不同的是,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学写作是一种特殊的话语生产,是通过创造性的话语系统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生产。

初中作文辅导全套讲义

初中作文辅导讲义第一章审清题意的能力 【能力定位〕 审题,就是仔细辨认、审查、分析、研究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文体和写作的范围、角度、重点等。有人说,为文审题是前提,立意是关键,表达是重点,可谓切中肯綮。确实,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首先把好审题这一关,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不对题,文不对“体”。即使文字功底很好,也难免“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在平时训练、测试甚至决定学生“命运”的考试中,这样的例子都不鲜见。 【要点阐释】 审清题意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 每道优秀的命题都包含着命题者的意图。揣摩命题意图,就是分析命题者“为什么命这个文题”,探究命题的依据和出发点。善于揣摩命题意图,写作时才能深谙“行情”,投命题者“所好”。命题的依据有: (一)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命题。特别是课文阅读,它是语文学习之“本”。有联系课文思想内容的,如《不要畏惧困难》,审题时可联系《愚公移山》揣摩命题意图。有联系课文写作特点的,如《我最敬佩的人》,审题时可联系《谁是最可爱的人》揣摩命题意图。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学生的生活包括个人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科技生活、想像生活等。面对此类文题,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联系当前的社会背景去审视题目。比如:“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惰性、娇气……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把题

目‘我终于战胜了_’填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这个命题既切合学生自身实际,又反映了当今社会一个热门话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 如果命题已对文体有明确要求,就务必要按要求作文。如果命题对文体无明确要求,就要从下面几方面人手辨明表达体裁。 (一)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 题中含“记”“忆”“访”“传”“纪事”“巡礼”“见闻”“赞”“颂”“歌”“抒怀”“畅想”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如《童年纪事》、《琐忆》、《内蒙访古》、《武夷游》等; 题中含“议”“论”“说”“谈”“辩”“驳”“评”“析”“感”“看法”“启示”“谈起”等词语,即写议论文; 题中含“用途”“功能”“介绍”“说明”“解说”“性质”“怎样”“制作”“方法”“技巧”“(某物)自述”等,即写说明文。 (二)遇到没有标志词的文题,可以通过试加标志词的办法辨明文体,也可以从文题的含义发现它对文体的要求。 一般来说,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题的,要写记叙文,如《最难忘的一天》、《校园见闻》、《我和同桌》、《抉择》等; 要求阐发某种主张、论述某个道理的题目,要写议论文,如《机遇天才成功》、《要虚心“纳谏”》、《爱国主义,还是军国主义?》等,这些题目,或展示出论题,或直接点明论点,都是不难辨认的; 要求介绍、解说客观事物、事理等知识的题目,写说明文。 有些命题较为含蓄,要通过分析加以辨识。如《火车头》这一题目,不加分析,就难以把握它的文体。不过,在这里.显然它是一种比喻,比喻现实生活中起带头作用的先进人物,自然是要求写记叙文。

基础写作课资料

写作课资料季羡林谈写作 季羡林以一身而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三种难能之中,我以为,最难能的还是朴厚,因为,在我见过的诸多知名学者(包括已作古的)中,像他这样的就难于找到第二位。——张中行一位令当今学人高山仰止的国学大师,一位平易近人的敦厚长者,在他的写作生涯中有多少轶闻趣事?对于写作他又有着怎样的真知灼见?人们说,季老有弟子三千。身为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季老对后生晚辈的提携可谓不遗余力。现在,就让季老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写作的真谛吧!国学大师季羡林系列之《季羡林谈写作》,为您讲述季羡林的创作生活,伴您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 学术大家季羡林,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撰写的学术著作,逻辑严谨,论证精当,又通俗易懂。他写的散文、小品文、游记,自然、洒脱,又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写了一辈子文章的季羡林先生,在写作方面积累了好多经验。本书收入了季先生谈写作的文章,相信会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季羡林谈写作》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在文章的结构方面,最重要的是开头和结尾。在这一点上,诗文皆然,细心的读者不难自己去体会。——季羡林 在中国古代,抒情的文或诗,都贵在含蓄,贵在言有尽而意无穷,如食橄榄,贵在留有余味,在文章结尾处,把读者的心带向悠远,带向缥缈,带向一个无法言传的意境。——季羡林文章之作,其道多端;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季羡林 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绝不下笔去写。——季羡林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该看作一件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本来不是一 件特殊的事情。作文又不该看作一件呆板的事情,犹如泉流,或长或短,或曲或直,自然各异其致。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而无所谓练习:这就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完全一致了。” 张化万老师指出:作文与生活相联系,不仅要让学生从五彩的生活中挖掘取之不尽的写作训练素材,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走进沸腾的生活,去认识生活、学习生活,提高思维和认识能力。要整合作文与生活,就必须关注儿童的游戏。应当想尽一切办法,开辟学生玩中学,做中学的渠道。 徐家良、徐鹄、顾维萍等的“生活中的作文”,也是基于“生活是作文之源,生活需要作文,作文要为生活所用”的基本认识,他们注重作文的实用价值,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紧

国家开放大学答案基础写作课程形考任务1

一、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有丰富而且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 的某种独特的体验或认识。它包括文本的材料和思想两方面 的因素。 文本的材料,材料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材料是泛指已被作者关注并意识到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收集积 累以被选用的一切原始材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 和数字形态的等等。狭义的材料,则是专指经过作者的选择, 已被或将被写进文本中的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 文本的思想,是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性的意旨或倾向。它体现作者的写作 意图和写作目的,代表着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决定阅读的效 果,在写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此观点正确。 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的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的要 求对其进行识别和选择。

文本的思想需要提炼,是为使写作的规律大要求,使其 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 的支柱。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时出现, 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支撑是融为一体的。在文学 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 料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 的唯一途径。 三、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 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 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 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 “富亦谢天,贫亦谢天,病亦谢天,苦亦谢天”。中国的“天”,与国外的“天”,是一样的,“谢”的情怀也是一样的。文章最后 一个自然段是对“谢天”的进一步阐释。 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在选择的符合思想表达要求的 同类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性,能够以一当十,在同类材料中 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2)材料要最有启迪效果。所选的材料,,不只是被动 地或简单的完成或印证或体现作者思想表达的任务,而且能

写作讲义

Exposition Different kinds of writing achieve different purposes. On the basis of controlling purpose we traditionally divide all prose into three kinds: narration, description, and exposition. Of these, exposition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the college student since much of what he reads, and most of what he writes, is expository prose. Exposition is writing that explains. In general, it answers the questions how? And why? The writing of exposition begins, therefore, i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road purpose to be achieved. It begins, like all composition, in the writer’s head. Even before he sharpens his pencil, the expository writer must ask himself four questions: What specific point do I intend to make? Is it worth making? For whom am I writing? How can I best convey my point to my readers? On paper, the writing of exposition begins with paragraphs. Within each paragraph the writer shapes and develops a single unit of his thought. We find that paragraphs of exposition contain two different kinds of statements. The first __a general, rather abstract statement___is called the topic sentence. A second kind

普通写作学教程

《普通写作学教程》(教案) 第一章文章的性质与功能 一、文章的性质与种类: 1.文章的性质: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认识情感,具有相对完整的意思和一定篇章结构达到书面语言形态。 2.文章的分类:可分为普通文章和应用文章两类,普通文章可分为记叙类、议论类和说明类;应用文章可分为私人文书和公务文书两大门类。 二、普通文章表现事物的方式及其社会作用 1. 方式:(1)以个别反映一般; (2)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 (3)用直述的方式进行表达: 事实语基,文理通畅;逻辑严密,表述简要;观点突出,有的放矢。 2. 社会作用:(1)认识作用——真 (2)教育作用——善 (3)审美作用——美 (4)实用价值——用 (5)消遣娱乐作用——乐 第二章写作的基本特点与规律 一、基本特点: 1.个性性; 2.综合性;

3.实践性; 4.创新性; 5.目的性。 二、基本规律: 1.物意文双重转化律; 2.多元因素统一律; 3.点化调整渐深律; 4.知行结合通变律。 第三章作者的素质、能力与责任 一、作者的素质与能力: 1. 作者的素质:气质;性格;兴趣。 2. 作者的修养:思考;文化;表达。 3. 作者的能力:观察;想象;思维;语言。 二、作者的责任:把优质的精神产品奉献给读者,要求以正确的 世界观、崇高的社会理想、崇高的道德品质、健康的思想感情和 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影响读者。 第四章写作技巧 一、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1. 技巧在写作中的地位:它贯穿于写作过程的多个阶段、各 个环节,是作者艺术素养与写作能力的组成部分,在写作活动中至光重要。 2. 技巧的特点: (1)稳定性;(2)互渗性;(3)创新性;(4)审美性。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绪言 第一节第一节基础写作课的性质、任务 一、基础写作课的性质 二、基础写作课的任务 第二节第二节写作者的基本修养 一、加强思想修养 二、积累生活经验 三、扩展知识 四、学习语言 五、磨练写作技巧 第一章第一章作文过程 第一节写前的准备 一、感知和发现 二、确定写作目的 三、选取材料 四、形成构想 五、编写提纲 第二节起草 一、每段盘算好才能动笔 二、运用恰当的语言 三、注意文脉的贯通 四、初稿一气呵成 第三节第三节修改定稿 一、着眼于文章的内容 二、改好表现形式 三、用原稿纸誓清 第二章第二章确定写作目的 第一节写作必先确定目的 一、写作是有目的的言语行为 二、写作目的制导写作全过程 三、确定写作目的的两个条件 第二节第二节确定主题 一、主题及其相关的概念 二、确定主题的要求 三、主题的限定

第三节第三节明确读者 一、树立明确的读者意识 二、明确读者的要求

第三节 第三节 材料的使用 第四节 第四节 选择材料的要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四章 材料的安排 材料安排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第四节 发想 一、 发想的一般过程 二、 创意的整合 第三章第三章 材料的获取和使用 第一节材料及其相关的概念 一、材料 素材、题材 资料 第二节第二节 材料的获取和积累 一、材料的出处 材料的获取 材料的积累 一、 材料的解释和结论 二、 材料为文章提供内容,它是主题形成的基础 三、 材料为文章提供内容,它又是表现主题的支柱 一、 材料要确实 二、 材料要有力地支持主题 三、 材料要有魅力 四、 选材还要考虑文体和篇幅 一、 列举 二、 自然的顺序 三、 对应联系的顺序 四、 叙议结合的顺序 五、 阐述的顺序 六、 论述的基本顺序 七、 容易了解的顺序 八、 增强印象的顺序 九、 习惯的顺序 十、以上各种类型的交织运用 第二节第二节 编写提纲 一、 编写提纲的意义 二、 编写提纲的方法 第五章第五章 构段 第一节段及其相关的概念 一、 段

高考所需文章学和写作学知识

高考所需文章学和写作学知识 提示:1、命题中涉及的文章、写作学称法很多,如写作特色、艺术手段、艺术手法、表现特色、表现手段、写作技巧,等等,其实都是一回事。2、脑中有个知识体系,答题时可以清晰选择,答题要阐发,一般不能只答相关术语。3、做题过程中碰到新的知识,可以自行补充在体系中。 一、文章元素 懂得文章元素,目的在于明晓答题时所需要的思考方向。思考一个阅读题,一般要从主题、结构和语言三个角度进行。 文章二分:局部和整体;形式和内容 文章三分:内容、结构、语言; 文章四分:标题、开头、中间段落、结尾; 文章五分:词、句、句群、段落、篇章 文章七大基本原理: 1、四大哲问:是甚为甚,咋办咋样; 2、意象两端:意要简明,象要铺张; 3、虚实相生:现实世界,想象世界; 4、宾主相衬:主要宾辅,宾需主领; 5、承转跌宕:承为尽意,转为拓展; 6、语势向心:话有语向,意须集中; 7、言比说喻:比则鲜明,喻则形象。 二、表现手段 主题方面: 1、深化主题(拓展内涵); 2、点明主旨(点题明旨); 3、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4、暗合主题(暗示主旨); 5、托物言志; 6、以小见大; 7、象征;等等。 结构方面: 1、对比(又叫对照,又可答反衬,作用是强调、突出); 2、铺垫(又说铺陈,作用是引起下文,引出主题,为后文张本,为下文蓄势); 3、承上启下(过渡句、过渡段的作用); 4、照应(标题与开头的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后段落的照应,伏笔、应笔的照应,作用是使文章前后连贯,浑然一体,文脉清晰); 5、文眼(中心句)(统领全文,一般指开头段落); 6、抑扬手法(先扬后抑,先抑后扬); 7、顺序:(1)层递(递进)、并列(正反对比)、总分(分总);(2)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等等)、逻辑顺序(事物认识规律、习惯) 8、线索(构成线索的元素:物、情,等;线索类型:明线和暗线的交织)

《新闻写作知识》讲义

《新闻写作知识》讲义 一、新闻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把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从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所著《德国新闻事业》算起,迄今不过一百多年。若以美国新闻教育和研究事业的兴起为标志,也仅为一个世纪左右。我国的新闻学研究迟于欧美国家,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行。由于该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的研究对象起步较晚,所以,我们在学习新闻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一些著作的提法或者分类并不统一,但它们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我国的新闻理论主要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新闻学理论,但又有所不同。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有很多定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研究者对它有不同的定义。比如,在西方,对新闻的严肃定义有:“新闻就是变迁的记录”——英国《泰晤时报》,“新闻就是新鲜报道”——英国《牛津字典》等等,在国外对新闻的幽默定义也有许多,比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纽约太阳报》博加特等。 我国学者对新闻也有一些定义,比如:“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很重要事实”——范长江;“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我们一般指的新闻,可以理解为: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这一定义体现了三个要点: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新闻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第一要素。 凡是新闻文体,不论消息报道,还是通讯、特写,在写作上都应当做到新、快、短、活。 (二)新闻的分类 新闻按体裁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以及新闻边缘体裁。新闻边缘体裁主要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等。 新闻分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上段的分类是按广义的新闻进行分类的,它们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又称电讯(通过电报、电传、电子计算机传输的消息)。它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也是最直接、最简练、最迅速地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的报道方式。 (三)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要素,是指新闻构成的主要因素。交待新闻要素,是把事实报道清楚的起码条件。一般来讲,在传统的新闻学讲义中,我们常提到的是五要素,所谓五个W(When,Where,Who,What,Why——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在西方新闻学有一个观点,认为新闻学除了五个W外,还应增加一个H(How——怎么样,何果),也称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近年来在国内一些教材中得到认可。 (四)新闻语言 在写新闻时,有的作者常用写散文或者写评论的方式写新闻,其实,它们之间的语言要求是不一样的。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评论语言是说理性语言,新闻语言则是表述事实的语言。

教育写作课堂印发资料(一)

阅读下面考题并思考下列问题: 一、教育写作常考的类型有哪些? 二、教育写作常考的内容是什么? 三、教育写作的命题形式有哪些? 教育写作真题展示: 1、青岛市北区公开招聘教师笔试试卷 “木桶理论”是著名的管理学说,说的是一个企业成就的大小高低,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有人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学校教育管理之中,眼睛始终盯着”学生最短的那块板”。某位教师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学生身上最长的那块板”才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础。把你对这种”反木桶理论”的思考,写成一篇800字左右的论述性文章,题目自拟。 2、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一个差的教师给学生奉送真理。”试运用教育原理并结合实际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800字以上。 3、铜山教师招聘试卷(小学) (1)小明是个性有点内向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但这次期末考试没有考好,他很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他对学习几乎失去了信心,请求你的帮助。作为班主任,你会如何回复他。请你给他写一封简短的回信,200字左右。 (2)5·12汶川地震中,多少教师冒着生命危险组织学生有序逃生,多少教师强忍着失去亲人的痛楚坚持抢救受伤学生,多少教师用瘦弱的肩膀为学生擎起一片生命的天空,而把死的命运留给自己. 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在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生命的火把, 在陡峭的山崖上守护山里娃求学梦想的普通乡村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的事迹感动了所有中国人.他们,用平凡而伟大的行动,诠释着我们这个时代师德的新高度。 阅读以上材料,以讴歌赞扬:“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为主题,以《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如此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4、郑州管城区 材料:“范美忠”“杨金贵”事件,以“职责”为话题,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作文 5、2012河南特岗,以“读书与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字在800字以上。 6、郑东新区 一位女教师在进行卫生教育时,把一位男生叫道讲台前,揪着他的耳朵对全班同学说:“你们看,他的耳朵多脏呀!你们可不能像他一样啊!”以后,这个学生见到这个老师就讨厌,课也听不进去,成绩明显下降。这位老师又严厉的批评了他,要求他一定要好好听课,提高学习成绩,这位男生干脆不上他的课了。试运用教育原理并结合教育实际写一篇作文,发表自己的看法,题目自拟,字数在800字以上。 7、河南特岗、湖南特岗教师招聘笔试试卷 《教师,我所向往的职业》 8、河南特岗教师招聘笔试试卷 “今天你感到幸福了吗?”幸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他不仅体现了个体人生的追求,更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目标。幸福在哪里,幸福究竟那什么来衡量?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800字。 9、河南驻马店 以“路”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800字。 10、河南特岗2010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对河南人具有的精神总结为“三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通过对三平精神的理解,结合教师的职

写作讲义

《应用写作》讲义2016年9月

绪论 ●内容梗概 应用文是一种实用文体,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沟通、传播、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应用文写作不断发展,不仅出现了大量的经典之作,而且形成了系统的写作理论。本章作为应用文写作的入门向导,对应用文的特点、作用及学习应用文的方法作了介绍。 ●学习目标 了解应用文写作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及常用的学习应用文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进程 一、应用文的含义及其特点 应用文是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实践活动中,用来处理公私事务、交流传递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所使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格式的文章的总称。 在现代社会,会写应用文已成为每个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工具之一,同时也是每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应用文已经社会化、大众化,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整个社会各种活动的本质就是在创造、加工、复制、交流和运用信息,

而信息的创造、加工、复制、交流和运用也就离不开应用文写作。 二、应用文的作用 应用文是一种工具,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应用文最基本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宣传和教育作用 2.联系和交流作用 3.依据和凭证作用 4.管理指导作用 三、学习应用文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应用文的意义 应用文写作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必备的交际工具。应用文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文体。应用文写作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好应用文写作这门课,是同学们日常工作、学习中的一种基本技能。除专业性较强的应用文之外,一般常用的应用文如果我们能亲自撰写,将给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2.学习应用文的方法 (1)要端正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熟悉方针政策。 (3)要勤于学习,扩大信息贮存量。

普通写作学教程

《普通写作学教程》读后感 12语教2 刘曼曼20121204217 写作,从小学三年级我们就开始学习,通过老师讲解范文和自己的实践,我们的写作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然而高考过后,我们就不再那么重视写作了,认为写作是一件很费脑子的事情。到了大学,选择了语文教育这个专业,写作又重新回到我的学习课程当中,不同与以前所学的,我们现在学习的写作更注重理论知识。对于老师推荐的这本书,不能说没看懂,只能说自己觉得有点枯燥,所以简单的看了一下,以下就是我对着这本书以及写作的小小了解与看法: 《普通写作学教程》一书一共二十四章,前四章是总论,论述文章写作的性质特点与规律,以及作者的素养能力和写作的技巧。中间十一章是写作的专题训练。后九章是问题写作的训练,包括通讯,报告文学,散文,杂文等文体。每章节还配有专门的写作训练题。就我而言,我觉得这本书的分类和设计很好,我们可以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写作,避免了我们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空谈理论,没有实践,或者不能讲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借用书中的一段话“写作是一种实践活动。作者是这一实践活动的主体,社会生活的课题,文章是本体。研究写作,必然要研究客体所具有的特点、意义;研究主体是如何工作的,研究思想、生活、情感是如何转化为文章的,研究生活美是如何转化为文章美的;研究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文风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研究上的飞跃,也推动了写作的改革,所以现在老师在教授写作中逐渐开始注意科学的训

练,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到社会上去学习写作。 然而社会生活的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在众多写作材料中学会观察和选择。一个善于观察的人,会从写作目的出发,然后一步步的细看,选择好观察对象,抓住重点,努力寻找观察对象的所独具特点。例如狗的忠诚,猫的高傲,蛇的无情等等,抓住事物的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写作,这样文章才能更加真实,生动形象。 同时,我觉得作为学生,我们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也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我们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能力,以及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能力。

大学基础写作课程笔记整理资料

基础写作笔记整理 一、写作学的性质、目的、特点和内容 1.写作学是一门具有术科性质的专业基础课。 2.写作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写作功底,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文体写作方法和技巧,能够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 3.写作的特点 (1)综合性:写作是一门综合性的脑力劳动。 ①内容上,它包罗万象,自然、社会、人生,工业、农业、军事、政治等均可书写。 ②素养上,它离不开生活、思想、知识、技巧、语言、天赋秉性等。 ③能力上,它涉及观察、感受、想象、理解、表达等众多方面。 ④学科上,它相涉到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美学、文化学、语言学、历史学等。 所以,学好写作要作综合的学习、积累、训练。 (2)实践性:写作具有术科性质,像许多技艺门类一样,要训练、试验,由“内”而“外” 勤学苦练,方能把综合的东西表现出来,方能成才。 (3)技能性:学习写作必须掌握写作规律,决不能像庸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掌握写作技巧:会观察,能感受,有敏锐的感觉,超常的想象力,善于发现问题,会构思,善谋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样样精通,语言有个性。 (4)独特性:写作是一种个体性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是能动思维的过程,无论体裁的选择还是其他。 二、写作规律 写作的基本规律是“物→意→言”的双重转化规律。 1.第一重转化:由“物→意”的“意化”转化(意化过程) 2.第二重转化:由“意→物”的“物化”转化(物化过程) 3.从双重转化规律看作者的能力结构 由观察、调查、采访、阅读所形成的集录能力——积累生活; 由想象、构思、立意、思索所形成的运思能力——认识生活; 由谋篇、结构、表达、语言所形成的表达能力——表现生活。 三、学习写作的方法 1.多看。开放感官,积累生活。 2.多读。精读博览,开卷有益。 3.多思。质疑索解,独立思考。 4.多写。勤写苦练,熟能生巧。 5.多改。反复推敲,深化认识。 第一节情感素养 一、情感的特点 1.突发性。没有计划、难以人为控制的。 人的情感常常会因一些与自己有关联的大事或小事而在瞬间产生和变化。 2.个体性。人的情感和产生、发展以及它的强度因人而异。 情感的个体性根源于人们在气质、性格、经历、环境等方面因素的不同。 3.两极性。情感具有两极性的特点。 爱与恨、喜与悲,狂喜与绝望,说明情感易走向极端,也易从高峰跌至低谷。 二、情感在写作中的作用 1.情感是写作的内驱力。 A、情感是自我实现的一种途径;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d7486181.html,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杏雯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01期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然而,看看我们低年级的课堂,许多学生的倾听能力总存在着一些不足,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关键词:倾听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倾听主要是指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它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现在社会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而倾听,则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和重要因素。所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引领学生倾听且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下面我就来谈谈关于倾听能力培养的观点: 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方法,教育学生养成倾听习惯 据了解,在小学低年级教学课堂上,经常会有一部分的学生还没有听清楚老师的提问或者没有理解透老师的意思就已经开始把自己的观点陈述出来了,并且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就完全不认真听讲,在下面讲话,做小动作等。这样的行为显然是不正确的,这不仅会打扰别的同学听讲,而且容易打断教师讲课,影响教学程序。当然,这些跟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低年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比较差,上课时常会有这样的行为。而在这个时刻教师就应当发挥他的主导作用,教会学生倾听的方法。 1.首先,要时刻观察和约束学生的坐姿以及手的摆放位置,要求挺直腰背,手放桌子上并摆放端正,而眼睛则要专注地注意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例如演板和教具等。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转移到课本或其他练习当中去。一旦发现有做小动作的学生,及时暗示提醒帮其改正。 2.在课堂上制定规矩,提问前要先跟学生讲好,一定要仔细听清楚问题然后再举手回答。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3.而教师方面,除了必要的口齿清晰外,也要根据学生特点放慢语速,并大声重复两到三遍。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学会倾听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精神文明的播种者。教师应是学生的榜样,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专八写作讲义完整

专八写作讲义 八级写作复习要点: ?写长法(平时自己争取写到500字;将我们讲到的近年真题都要模写一遍,并与我们后面的分析和范文比较得失) ?本核心教程 ?扩展阅读任何一本托福雅思写作参考书(考前1个月突击背诵该书中所有例子即可) 词汇和句型: ?1)务必将本讲稿中所有范老师本人范文(见附录)以及学生样文、其他参考文章视作一个核心资源库,学习掌握所有动词句型结构。 ?2)熟练掌握开头、结尾的基本方法和各种类型段落的写作要点。 ?3)熟练掌握讲稿最后的谚语警句的附录。我的4篇长篇范文见附录:囊括了重要前沿句型和长句的风格示范,应熟练背诵后学会写长句的感觉。然后在此基础上写2+1模式。 整体八级突击战术: ?请大家在复习阅读、翻译过程中注意背诵和吸收好的词汇、例子和句型,这样和写作结合起来的整体战术对你全面突破八级最为有意义。 ?“书上有路勤为径”—奋斗100天 常见写作主要问题和错误类型 ?单词拼写错误;同义词替换不够,单词过于重复;句型变化不够;连词使用过少导致段内逻辑关系不够清晰;主体论述部分的分论点过于交叉或接近;不知道如何写中间论述段落,不知道如何展开。 ?审题不认真(后面我们将通过分析真题解析如何审读题目) 当您写作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了正确的语法结构,比方说,动词时态一致、主谓一致、用词准确(尤其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冠词错误和介词错误。 2.句式有变化: 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强调句,被动句等优先考虑。尤其“四大句型”。 3.使用了一定的词汇量。 4.拼写没有错误。 5.在每段的主题句中都表明了这个段落的中心思想,所有扩展句都紧扣主题。 6.使用了过渡性词语,因而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都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7.每一段话都得到充分的展开。 8.提供了足够的细节、例子或推理性论据。 9.明确的观点。 10 . 注意书法;尽可能不要分字;写大概10至12个字一行,这样可限制自己字体不会太大,字与字之间的空位也不会太大,而且数字时也比较方便;尽量选择粗线条的原子笔和蓝色墨水。心理学来说,较粗的笔迹令人有较深的印象,但不可太粗,而蓝色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大一上--

基础写作复习题 一、填空题(主要看笔记) 1、文章具有社会价值、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 2、体验的方式有亲身体验和感情体验两种。 3、宋代理学家朱熹有一首绝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清渠”指的是好文章,那幺“源头”指的是社会生活。 4、写作的特性有:社会性和个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5、写作的双重转化律是指写作活动是一个由客体而到主体,再转到作品而读者的动态转化过程。 6、写作材料的内化过程就是构思主题的过程。 7、写作主体的修养主要有:思想品德、生活实践、文化知识和写作技巧。 8、文章语言使用的基本要求是:语言通顺、语言准确、语言简练、语言生动。 9、描写从对象和范围分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景描写。 10、白描是指以简洁的文字直接描绘人物和景物特征的描写手法;而工笔则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人物和景物的特征。 11、写作的特性有社会性、个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12、写作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主题构思阶段、谋篇布局阶

段和语言表达阶段。 1 / 10 13、文章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和生动。 14、议论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15、按文章的社会功能来分,文章可分为 16、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17、思维能力是写作者的核心能力,它主要有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三种。 18、间接抒情的方法主要有:寓情于事、寓情于物、寓情于景、寓情于理。 19、叙述的四种方式是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20、写作的功能主要有记载传播、磨砺学习、提高审美、渲泄服务。 21、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偶然性、模糊性特点。 22、形象思维有形象性、普遍性特点。 23、观察的类别有科学观察、艺术观察。 24、新颖的材料的特点主要有具体形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富有情趣的细节。 25、材料的使用原则有立足于主题和寓意、有代表性、真实、新颖生动四点。 26、常见的照应方法有开头与结尾照应、正文与标题相照应、行文中相照应。 27、叙述的人称可分为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28、传统写作技巧有对比法、比兴法、衬托法、悬念法、巧合法。

学大纲新闻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3 , . s , , , 《新闻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2005年制订,2006年修订) 课程编号:140031 英文名:News Writing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前置课:新闻采访学 后置课:编辑学 学分:3学分 课时:54课时 主讲教师:宋祖华 选定教材:周胜林、尹德刚、梅懿,当代新闻写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面向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的学科基础课。 新闻写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也是和新闻采访、新闻编辑等课程关联度很强的课程,主要包括新闻和新闻报道的基本特点,新闻报道文体分类及其演变过程,国内外新闻写作的基本理念,媒体的发展对新闻写作的新要求,消息的基本构成和写作要求,新闻的结构形式,新闻主题的提炼,新闻材料的选择,新闻语言的运用及各类新闻的写作等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本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讲授新闻和新闻报道的属性、特点、文体分类和写作基本要求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例分析讲解、优秀作品研读和写作练习等,提高他们的新闻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 本课程授课依据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多媒体授课,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一、讲解法。新闻写作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等内容,主要采用讲解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二、个案分析法。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国内外优秀作品和失败案例的分析,在巩固学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其对作品的感性、个性、丰富性、

创造性等方面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写作技能。三、讨论法。采用启发式教学,选取典型案例,组织同学讨论,启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现他们的认知误区并予以纠正。四、练习法。选取典型材料或主题,通过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及其课堂讲解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新闻与新闻报道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闻的特点和属性,了解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理解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了解新闻报道的新意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闻 一、新闻的缘起和定义 二、新闻价值 三、新闻本源与新闻根据 四、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新闻报道 一、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二、用事实说话 三、新闻报道意识的发展 思考题: 1、新闻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2、如何用事实说话? 3、新时期的新闻报道要有什么新意识? 第二章新闻报道体裁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初步认知常见的新闻报道体裁,了解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报道体裁的演变历史,掌握其基本特点。

一部标志语文美育学学科独立并走向成熟的专著——徐林祥、郑旳《语文美育学》评介

本版编辑/佩兰I研修I ?书目推介 一部标志语文美育学 学科独立并走向成熟的专著 — —徐林祥、郑旳《语文美育学》评介 ◎邵克金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徐林祥教授和郑旳博士合著的《语文美育学》系统阐述了语文美育学的学科地位、学科性质、学科研究对象和学科价值等,系统构建了其学理体系,摆脱了前人的局限, 将语文美育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了语文自身的方方面面及语文教学实践,是迄今为止学理?构建最系统、最严密,最能体现立足语文本身全方位深入挖掘语文自身美及语文教学美的 语文美育学著作,标志着语文美育学学科独立并走向成熟,具有很强的理论创新性、实践 指导性和时代标志性。 关键词:语文美育学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学科特点 徐林祥教授和郑旳博士所著《语文美育学》是顾之川先生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研究”丛书之一,于2018年6月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正文共七章:第一章阐述了语文美育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学科特点;第二、三章论述了语文美育的目的、任务和价值,以及语文审美主体的类型和美感;第四、五章介绍了语文美的基本形态和语文教学的审美化;第六、七章讨论了语文学习环境与审美的关系,以及语文教师提高审美修养的途径。总体来看,《语文美育学瞳书前三章重在学理建设,后四章重在实践指导,非常重视语文美育学学理构建,体现了作者鲜明的语文美育观,理论系统完善严密,创新性强。 徐林祥教授和郑旳博士在该书后记部分明确阐述了他们的美育观及该书不同于其他语文美育研究著作的架构: 美育包括美学基础知识的教育但不能等同于美学的教育,美育包括审美情感的教育但不能等同于情感教育,美育包括社会美的欣赏与创造的教育但不能等同于德育(也不隶属于德育),美育包括艺术美的欣赏与创造的教育但不能等同于艺术教育(更不能等同于艺术技能的操练),美育包括青少年美育但不能等同于学校美育,美育是美育学原理的实践但也不能等同于美育学原理的教育。 与以往出版的语文美育研究著作不同,本书不再满足于用语文教学的案例诠释美学理论,而是将语文美育作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注重构建语文美育学的理论框架。与以往关于美育与语文美育任务的规定不同,本书不再局限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而是将审美意识的重建列为美育与语文美育的首要任务。与以往关于语文审美对象的论述不同,本书不再简单套用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说法,而是将语文本身的美与语文教学的美作为语文学科的主要审美对象。 正是根据以上思想,《语文美育学》清晰地构建了语文美育学的学科体系。 首先,明确了语文美育学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语文美育学是美育学与语文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以往的语文美育学研究要么是将其看成是美学的附庸,要么是将其看成是语文知识教育的附庸,要么是将其看成是德育的附庸。 其次,明确了语文美育学的学科基础。语文美育学有七大学科理论基础: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美学基础是作为生存范畴的审美价值论;教育学基础是现代素质教育思想;心理学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与认知理论;语言学基础是语言和言语理论;阅读学基础是混沌阅读理论与文 2019.3「语文秋学通讯?初中|7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