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

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

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
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

姓名:李凯学号:0925400034班级:09检本1班

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

【摘要】目的:对包被抗原及酶标抗体工作浓度进行探索。大范围检测初步确定人Alb包被浓度及羊抗兔IgG-HRP的大致工作浓度。并将预实验方法的结果与确定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

【关键词】人Alb;ELISA;抗原;抗体;血清;包被.羊抗兔IgG-HRP

【材料】仪器:洗板机(BLO-RAD MODEL1575Immunowash)SM-3自动化酶免疫分析仪。

试剂:人Alb标准品,PBS缓冲液(0.1M pH7.4)包被液(pH9.6碳酸盐缓冲液)洗涤液(pH7.4PBS Tween20)封闭液(5%脱

脂奶粉)显色液A、显色液B终止液(2M H2SO4)

鼠抗羊IgG-HRP

前言:1971年Engvall和Perlmann发表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用于IgG定量测定的文章,使得1966年开始用于抗原定位的酶标抗体技术发展为体液标

本中微量物质的测定方法。之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

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器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

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后抗体即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

活性。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

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

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

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

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

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频率很高,故可极大

的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预实验设计方案

(一)方法:间接ELISA法

(二)步骤:1.包被抗原,每孔100ul,4℃过夜,洗3次,拍干。

2.封闭,每孔300ul,4℃过夜,洗3次,拍干。

3.加一抗,每孔100ul,37℃2h,洗3次,拍干。

4.加酶标二抗,每孔100ul,37℃2h,洗5次,拍干。

5.加显色液A.B,每孔各50ul,37℃20min.

6.加终止液,每孔100ul.

7.酶标仪检测及结果分析。

(三)实验涉及的试剂

1.抗原包被液(pH9.6碳酸盐缓冲液):Na2CO32.72g,NaHCO32.93g 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两者混合,调节pH值到9.6。

2.酶标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体。

3.稀释液(pH7.4PBS):KH2PO40.2g,Na2HPO4·12H2O2.9g,NaCl8.0g,

KCl0.2g,用蒸馏水混匀后补至1000ml。

4.封闭液(5%脱脂奶粉)取5g脱脂奶粉,用PBS—T定容至100ml。

5.洗涤液(pH7.4PBS Tween20):PBS配制方法同上,按体积加入0.05%的Tween20,混匀。

6.底物缓冲液:采用试剂盒A、B液。

7.终止液(2M H2SO4):浓H2SO422.2ml加蒸馏水177.8ml。

(四)预实验进行方法

分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的抗原包被浓度从左上至右下依次为10ug/ml、1 ug/ml、0.1ug/ml、0.01ug/ml。

每一区域(最后一列加PBS):

从左到右:

一抗效价梯度1/1001/4001/16001/64001/25600

从上到下:

二抗效价梯度1/10001/40001/160001/32000

(五)分析方法:

确定最适抗原浓度取每个区域中一抗浓度形同的同一竖行的四个数据进行分析,共得出24张线性关系图,取R值最大且稀释比例最大的区域为最适抗原浓度

确定二抗浓度取四个区域中对应的每个抗原浓度不同但一抗二抗稀释浓度相同的四个数据制表,共得出24张线性关系表取R值最大且稀释比例最大的二抗浓度为最适二抗浓度

具体时间及操作:

2012年10月9日下午两点半,包被抗原(37℃2h后,洗3次),加入封闭液,封闭好后放入4℃冰箱过夜。

2012年10月11日下午两点半,取出反应板,洗3次。加入一抗(37℃1h后,洗2次)。加酶标二抗(37℃1h后,洗板5次)。加显色液A和B,10min后加入终止液,最后用酶标检测仪检测。

得出结果为:此数据为其它组实验结果。

由上述四图得:包被抗原浓度在10ug/ml;0.1ug/ml;0.01ug/ml时数据跳动大对结果意义不大。而包被抗原浓度在0.1ug/ml时跳动稍小。因此的包被抗原浓度在0.1~1ug/ml二抗浓度在1/4000~1/16000最适。

确证试验

(一)方法:间接ELISA法

(二)步骤:大步骤同于预实验。

(三)实验涉及的试剂

1抗原包被液(pH9.6碳酸盐缓冲液):Na2CO31.6g,NaHCO32.9g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两者混合,调节pH值到9.6。

2酶标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体。

3稀释液(pH7.4PBS):KH2PO40.2g,Na2HPO4·12H2O3.58g,NaCl8.0g,KCl0.2g,用蒸馏水至1000ml。

4封闭液(PBS—T-1%酪蛋白):加入酪蛋白1g,用PBS—T定容至100ml。

5洗涤液(pH7.4PBS Tween20):PBS配制方法同上,按体积加入0.05%的Tween20,混匀。

6底物显色液:采用试剂盒A、B液。

7终止液(2M H2SO4):浓H2SO46ml加蒸馏水94ml。

(四).按如下进行加入

分成两个区域,上区域包被抗原0.1ug/ml、下区域0.01ug/ml。

一抗效价梯度:(从左到右,最后一个加PBS)

1/100,1/200,1/400,1/800,1/1600,1/3200,1/6400,1/12800,1/25600,1/51200,1/102400

二抗效价梯度:上1/10000,下1/20000

(五).分析方法:大致原理同预实验分析方法。

具体时间及操作:

1:2012年10月16日下午两半,包被抗原(100ul),37℃2h后,洗3次-------封闭(300ul),4℃过夜。

2012年10月18日下午两点半,洗三次,加入一抗(100ul),37℃1h后,洗2次,加入二抗(100ul),37℃1h后,洗5次,加入显色液(50ul),加入终止液(100ul),测定吸光度值。

得出结果如下图:

结果数据跳动太大不具探索结果意义。

讨论:本次实验本组的两次失败,第一次由于加样品时没有按照第一次加样

品的顺序进行,从而导致酶标板中每个孔的反应时间不相同导致实验数据的失败,当再加入显色液A、显色液B时在孵育过程中对于颜色变化没有掌握好从而导致颜色过深无法检测其吸光度。在加二抗孵育结束后再洗完板后由于时间关系必须得等几天才能继续试验,但在保存过程中没有将板拍干,就放入冰箱中储存,从而会使结果偏差。

(1)实验是由多个人进行操作个人手法不一样很容易引起误差。

(2)包被抗原时,因为试剂没有配够,整块板子的抗原前后配制了3次,浓度误差大大增加,对结果造成影响。

(3)加入封闭液后放入冰箱内隔了好几天才拿出来进行洗板,拿出来时看到板子的底部有很多白色的沉淀物,很有可能是滋生了很多杂菌,污染了抗原。

(4)第一次预实验的封闭过程进行了三天,极有可能是造成背景过高的首要原因。

(5)加入显色液后看到显色梯度但是没有立即加入终止液导致测量结果没有出现理想值。而且大家由于操作不熟练加液速度非常慢,也可能影响显色进而影响结果。

(6)在加一抗和二抗时用手指放在反应板上,手上很多杂质比如蛋白质,汗液污染了板,继而影响了板底得抗原或者一抗二抗等物质。

结论:本次试验本组数据均失败。根据其他组的数据得出最适合抗原在1ug/ml~0.1ug/ml,二抗最适比例在1/4000~1/16000。在确证试验中数据跳动大没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教材,百度

抗血清制备及抗体效价测定

摘要............................................................................. .. (4) 【实验过程】 (5) PartⅠ. NDV 抗血清制备 (5) 一、实验原理 (5) 二、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7) 1. 仪器 (7) 2. 材料 (7) 3. 试剂 (7) 三、方法和步骤 (7) (一)NDV 兔抗血清制备 (7) 1. 家兔捉拿方法 (7) 2. 家兔固定方法 (8) 3. 初次免疫 (9) 4. 二次免疫 (10) 5. 终末免疫 (10) 6. 试血 (10) 7. 颈动脉放血 (10) 8. 血清分离 (12)

9. 抗血清保存 (12) (二)NDV 鼠抗血清制备 (12) 1. 小白鼠的捉拿和固定 (12) 2. 初次免疫 (13) 3. 二次免疫 (15) 4. 终末免疫 (15) 5. 试血 (16) 6.放血 (18) 7.血清分离 (19) 8.抗血清保存 (19) Part Ⅱ. 琼脂双扩散实验检测抗体效价 (19) 一、基本原理 (19) 二、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20) 1. 仪器 (20) 2. 材料 (20) 3. 试剂 (20) 三、方法和步骤 (20) 1. 灭活鸡新城疫病毒 Ulster 2C 株抗原提取 . 20 2. 1%琼脂糖配制 (20) 3. 倒平板 (21) 4. 打孔 (21) 5. 稀释抗血清 (22)

6. 加样 (22) 7. 孵育 (23) 8. 结果观察 (23) Part Ⅲ.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NDV 抗血清效价 (23) 一、基本原理 (23) 二、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24) 1. 仪器 (24) 2. 材料 (24) 3. 试剂 (24) 三、方法和步骤 (25) 1. 鸡新城疫病毒 Ulster 2C 株灭活抗原提取 . 25 2、抗原包被 (25) 3. 封闭 (25) 4. 洗板 (25) 5. 稀释抗血清 (25) 6. 加抗血清 (26) 7. 洗板 (26) 8. 加酶标二抗 (26) 9. 洗板 (27) 10. 显色 (27) 11. 终止 (27) 12. 读数 (27)

Q_HBY QF0001-2016抗体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Q/HBY 抗体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杭州博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前 言 本规范由杭州博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杭州博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因来、徐东鑫、陈浙、潘剑用。本规范于2016年7月27日首次发布

编制人陈浙日期2016.07.26部门抗体研发部审核人徐东鑫日期2016.07.27部门质量部 批准人潘剑用日期2016.07.27部门抗体研发部发放编号Q/HBY QF0001‐2016生效日期2016.07.27 抗体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对单克隆抗体成品的检验操作做出规定,以保证成品质检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 适用于下述第6条“合格标准”表格中所列抗体成品的效价测定。 3.职责 操作人员依据本规程进行抗体检验。 4.材料与设备、试剂与溶液 见下述相关文件。 5.检验方法 5.1外观 包装完好,无漏液现象,标签准确。 5.2物理性能 自然光下目测,观察产品溶液是否澄清、是否有沉淀或悬浮物。 5.3浓度 按QC-0004《抗体浓度测定(A280)标准操作规程》测定样品的浓度。 5.4纯度 将样品稀释到1mg/ml,按QC-0003《蛋白SDS-PAGE检测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并作记录。其中,样品缓冲液含DTT或β-巯基乙醇,样品应加热处理,浓缩胶浓度为3%,分离 胶浓度为12%,染色方法为考染。 5.5效价 按QC-0002《效价检测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6.合格标准 项目 产品 M010101M010102 外观包装完好,无漏液现 象,标签准确 包装完好,无漏液现 象,标签准确 物理性能无色澄清液体、无沉 淀、无悬浮物 无色澄清液体、无沉 淀、无悬浮物 浓度≥3mg/ml,且偏差± 5% ≥3mg/ml,且偏差± 5% 纯度≥95%≥95% 效价 1.28ng/ml 1.28ng/ml 7.相关文件 QC-0002《抗体效价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QC-0003《蛋白SDS-PAGE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QC-0004《抗体浓度测定(A280)标准操作规程》 8.相关记录 QF-0001-RE-01《抗体检验报告》 QF-0002-RE-01《抗体效价检测记录》 QC-0003-RE-01《蛋白SDS-PAGE检测记录》 QC-0004-RE-01《抗体浓度测定(A280)记录》

常用细胞凋亡检测方法(图)

常用细胞凋亡检测方法(图)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2012-02-16 13:41 文章来源:丁香通 关键词:丁香园生物专题义翘神州细胞培养点击次数:951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 1、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 ①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细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细胞凋亡晚期可见凋亡小体。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 ②染色细胞:常用姬姆萨染色、瑞氏染色等。凋亡细胞的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成块状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 2、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一般以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为指标来评判细胞凋亡的进展情况。常用的DNA 特异性染料有:HO 33342 (Hoechst 33342),HO 33258 (Hoechst 33258), DAPI。三种种染料与DNA的结合是非嵌入式的,主要结合在DNA的A-T碱基区。紫外光激发时发射明亮的蓝色荧光。Hoechst是与DNA特异结合的活性染料,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时用PBS稀释,终浓度为10 ug/ml。DAPI为半通透性,用于常规固定细胞的染色。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终浓度一般为10 ug/ml。结果评判: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分为三期:Ⅰ期的细胞核呈波纹状(rippled)或呈折缝样(creased),部分染色质出现浓缩状态;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Ⅱb期的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图1)。 3、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果评判: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凋亡Ⅰ期(pro-apoptosis nuclei)的细胞核内染色质高度盘绕,出现许多称为气穴现象(cavitations)的空泡结构(图2);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细胞凋亡的晚期,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 二、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Annexin V法)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正常位于细胞膜的内侧,但在细胞凋亡的早期,PS可从细胞膜的内侧翻转到细胞膜的表面,暴露在细胞外环境中(图3)。Annexin-V是一种分子量为35~36KD的Ca2+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能与PS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将Annexin-V进行荧光素(FITC、PE)或biotin标记,以标记了的Annexin-V作为荧光探针,利用流式细胞仪或荧光显微镜可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 碘化丙啶(propidine iodide, PI)是一种核酸染料,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在凋亡中晚期的细胞和死细胞,PI能够透过细胞膜而使细核红染。因此将Annexin-V 与PI匹配使用,就可以将凋亡早晚期的细胞以及死细胞区分开来。 方法

ELISA检测方法有哪些

ELISA检测方法有哪些?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研究蛋白抗体的重要方法。它是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结合将被测物质与酶标抗体进行直接或间接结合,然后通过标记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那么,它与其它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您了解吗?跟着小编往下看 ELISA通常分为四种类型:直接法、间接法、竞争法、夹心法等,直接上图: 直接法(Direct ELISA)仅需要抗原和酶标一抗,操作简便,可避免交叉反应,然而该方法要求酶标一抗有较高的特异性要求,同时也并非所有的一抗适合标记处理。直接法在实际运用中并不多见,它并不能对样本中抗体进行定量分析,因为样本中抗体是非酶标抗体,无法进行后续显色,但是该法经过改进就是竞争性ELISA方法,见后文。 间接法(Indirect ELISA)使用了二抗增加信号强度,也使抗体的选择多样化,然而间接法容易产生交叉反应。间接法只能用于测定抗体,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其优点是只需要改变包被抗原,酶标抗体是通用的。 夹心法(Sandwich ELISA)分为双抗体夹心法和双抗原夹心法: 双抗体夹心法中抗原被两个抗体——捕捉抗体和检测抗体,结合于不同位点。捕捉抗体固定于载体上,检测抗体通过结合抗原进行显色分析。应用于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的抗体需是单抗,而且对同一抗原结合位点不同,如此才能避免交叉反应或两种抗体竞争性结合同一位点。夹心法具有高灵敏度、高专一性的优势,但该法只适用于有多个结合位点的抗原检测,主要用于检测各种大分子抗原——例如在医学检测中测定HBsAg、HBeAg、AFP等。由于双抗体夹心法特异性高,在检测过程中有时会将样本和酶标抗体同时加入进行反应(一步法),此时如果样本中抗原含量过高会导致其与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均有结合而不形成“夹心复合物”,

细胞凋亡试验常用的方法

细胞凋亡试验常用的方法(MTT法、荧光法、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与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一)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的MTT法: 用培养基将肿瘤细胞调整至2 X108个/L,在96孔板中每孔加入100ul细胞悬液于37℃、5% CO2下培养过夜。 次日每孔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100mg/L作为试验组,设加完全培养基不加药物的阴性对照,并用功能明确的药物为阳性对照和0.5%的乙醇溶剂对照,每组均设4-6个复孔(平行孔)、37℃、5% CO2继续培养。 培养至12h、24h、48h、实验终止前4-6h加入10ulMTT(5g/L),培养4-6h后,阴性对照孔中已形成明显的蓝紫色颗粒结晶时加100ul/孔SDS-HCl终止反应,于37℃存放过夜。 用酶标仪在A570波长下测吸光度值,按下式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1-试验组平均吸光度值/阴性对照组平均吸光度值)x 100%。 (二)荧光法: 选用上述最佳浓度作用于肿瘤细胞,培养细胞48h后,收货细胞用PBS洗2-3次后用0.4%多聚甲醛室温下固定30min。 弃去固定液,并用PBS洗2次后,用1%Triton X-100作用4min加入适量的0.5mg/L DAPI 荧光染色60min,用PBS冲洗3次,取10ul滴片,干燥后于荧光显微镜下检测断裂的颗粒和片状荧光。 (三)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1、DNA提取: 用大方瓶培养肿瘤细胞,每瓶10ml,细胞浓度为3 x 108个/ml,每隔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均设2瓶,共分3个时间段,4个药物浓度。共培养26瓶细胞。 分别于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于37℃、5% CO2中分别培养12h、24h、48h,收货细胞,用PBS洗2-3次。 于-20℃将细胞冷却处理10min后将细胞收集至离心管中,加1ml细胞裂解液,再加蛋白酶K,轻轻振摇使悬液混匀,成黏糊状,50℃过夜。 冷却后加入等体积的饱和酚溶液,混合后10000r/min离心10min,吸出上层水相,移至另一离心管中,再加入等体积饱和酚溶液重复抽提一次,直到无蛋白为止。 吸上清加入氯仿/异戊醇(24:1)按上述方法再抽提一次。 吸取水相层加入1/10体积的3mol/L的醋酸钠溶液,混匀。 再加入2.5倍体积冷无水乙醇,混合置-20℃处理30min后,10000r/min离心10min,沉淀部分为提供的DNA,弃去无水乙醇后用70%乙醇漂洗2次,将离心管倒扣在吸水纸上,吸干乙醇。 加入200ulTE缓冲液融解DNA,再加入25ul的RNA酶,置37℃作用30min,置4℃冰箱保存。 2、琼脂糖凝胶电泳: TBE缓冲液配制1.8%琼脂糖凝胶。在微波炉内煮沸至琼脂糖融解,待冷却至60℃时,加入溴化乙锭,使其终浓度为0.5mg/ml,混匀后灌胶。 待凝胶固定后放入含TBE电泳液的电泳槽内,使TBE电泳液盖过凝胶。 取10-15ul提取的各组DNA样品液与上样缓冲液按4:1比例混匀后点样。 60V电泳1h,用紫外透射仪观察梯形条带。

血型抗体效价测定

血型抗体效价测定 目的了解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的操作方法。 原理将被检抗血清作倍比稀释后,加入一定量的抗原红细胞,观察凝集强度。以抗体稀释后仍能与抗原红细胞出现1个(+)凝集的试管稀释倍数之倒数定为该抗体的效价。 器材小试管、刻度吸管、37°C水浴箱。 试剂1.标准2%A型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 2.生理盐水。 标本被检者血清。 操作以抗A效价测定为例。 1.血清倍比稀释取10支小试管,每管加入生理盐水0.1ml。在第1管中加入0.1ml被检者血清,混匀后吸取0.1ml加入第2管,依此类推,至第 10管,最后弃去0.1ml。 2.加入抗原红细胞于每管中加入2%A型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0.1ml,混匀。 3.温育置15~20°C室温中温育15min。 4.离心和观察结果以1000r/min离心1min,以出现1个(+)凝集强度试管的血清稀释倍数的倒数定为该抗血清效价。 注意事项 1.倍比稀释要准确,避免稀释不匀出现跳管现象。 2.离心后试管内上清液出现溶血,表明不仅有抗原抗体反应,而且有补体激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血型抗体效价测定 目的了解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的操作方法。 原理将被检抗血清作倍比稀释后,加入一定量的抗原红细胞,观察凝集强度。以抗体稀释后仍能与抗原红细胞出现1个(+)凝集的试管稀释倍数之倒数定为该抗体的效价。 器材小试管、刻度吸管、37°C水浴箱。 试剂1.标准2%A型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 2.生理盐水。 标本被检者血清。 操作以抗A效价测定为例。 1.血清倍比稀释取10支小试管,每管加入生理盐水0.1ml。在第1管中加入0.1ml被检者血清,混匀后吸取0.1ml加入第2管,依此类推,至第10管,最后弃去0.1ml。 2.加入抗原红细胞于每管中加入2%A型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0.1ml,混匀。 3.温育置15~20°C室温中温育15min。 4.离心和观察结果以1000r/min离心1min,以出现1个(+)凝集强度试管的血清稀释倍数的倒数定为该抗血清效价。 注意事项 1.倍比稀释要准确,避免稀释不匀出现跳管现象。

实验14-细胞凋亡的诱导和检测

实验14 细胞凋亡的诱导和检测 20世纪60年代人们注意到细胞存在着两种不同形式的死亡方式:凋亡(apoptosis)和坏死(necrosis)。细胞坏死指病理情况下细胞的意外死亡,坏死过程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细胞肿胀,核碎裂,继而溶酶体、细胞膜破坏,细胞容物溢出,细胞坏死常引起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apoptosi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花瓣或树叶凋落,意味着生命走到了尽头,细胞到了一定时期会像树叶那样自然死亡。凋亡是细胞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守自身程序的主动死亡过程。凋亡时细胞皱缩,表面微绒毛消失,染色质凝集并呈新月形或块状靠近核膜边缘,继而核裂解,由细胞膜包裹着核碎片或其他细胞器形成小球状凋亡小体凸出于细胞表面,最后凋亡小体脱落被吞噬细胞或邻周细胞吞噬。凋亡过程中溶酶体及细胞膜保持完整,不引起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时的生化变化特征是核酸切酶被激活,染色体DNA被降解,断裂为50~300 kb长的DNA片段,再进一步断裂成180~200bp整倍数的寡核苷酸片断,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梯状”电泳图谱(DNA Ladder)。细胞凋亡在个体正常发育、紫稳态维持、免疫耐受形成、肿瘤监控和抵御各种外界因素干扰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凋亡细胞具有一些列不同于坏死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征,据此可以鉴别细胞的死亡形式。细胞凋亡的机制十分复杂,一般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加以判断,同时不同类型细胞的凋亡分析方法有所不同,方法选择依赖于具体的研究体系和研究目的(表?)。

形态学观察方法:利用各种染色法可观察到凋亡细胞的各种形态学特征: (1)DAPI时常用的一种与DNA结合的荧光染料。借助于DAPI染色,可以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变化。 (2)Giemsa染色法可以观察到染色质固缩、趋边、凋亡小体形成等形态。 (3)吖啶橙(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核呈黄绿色荧光,胞质呈红色荧光。凋亡细胞核染色质呈黄绿色浓聚在核膜侧,可见细胞膜呈泡状膨出及凋亡小体。 (4)吖啶橙(A())/溴化乙啶(EB)复染可以更可靠地确定凋亡细胞的变化,AO只进入活细胞,正常细胞及处于凋亡早期的细胞核呈现绿色;EB只进入死细胞,将死细胞及凋亡晚期的细胞的核染成橙红色。 (5)台盼蓝染色对反映细胞膜的完整性,区别坏死细胞有一定的帮助,如果细胞膜不完整、破裂,台盼蓝染料进入细胞,细胞变蓝,即为坏死。如果细胞膜完整,细胞不为台盼蓝染色,则为正常细胞或凋亡细胞。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凋亡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核染色质固缩、边集,常呈新月形,核膜皱褶,胞质紧实,细胞器集中,胞膜起泡或出“芽”及凋亡小体和凋亡小体被临近巨噬细胞吞噬现象。 (6)木精-伊红(HE)染色是经典的显示细胞核、细胞质的染色方法,染色结果清晰。发生凋亡的细胞经HE染色后,其细胞大小的变化及特征性细胞核的变化:染色质凝集、呈新月形或块状靠近核膜边缘,晚期核裂解、细胞膜包裹着核碎片“出芽”凸出于细胞表面形成凋亡小体等均可明显显示出来。 DNA凝胶电泳: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其细胞DNA均发生断裂,细胞小分子 质量DNA片段增加,高分子DNA减少,胞质出现DNA片段。但凋亡细胞DNA断裂点均有规律的发生在核小体之间,出现180~200 bp DNA片段,而坏死细胞的DNA断裂点为无特征的杂乱片段,利用此特征可以确定群体细胞的死亡,并可与坏死细胞区别。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一)检验目的 检测孕妇产前与其丈夫ABO及Rh血型相容性、孕妇IgG 抗体效价、产后新生儿体内不相容抗体存在情况、新生儿与产妇之间血型相容性,为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二)检验原理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与新生儿红细胞抗原不配合的IgG性质的血型抗体进入新生儿体内,破坏新生儿或胎儿红细胞而引起,可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溶血严重者可出现死胎而流产,存活者则有不同程度的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病产前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检测胎儿父母的ABO及Rh血型、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查、外周血抗A /抗B或Rh抗体效价来判断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新生儿溶血病产后诊断主要包括母子ABO及RhD 血型鉴定试验、新生儿标本三项试验,为临床诊断及进一步采取治疗手段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生儿溶血病产前、产后血型血清学试验。 (四)设备性能参数 参见血清学专用离心机、达亚美ID离心机、达亚美ID 孵育器、强生Ortho BioVue离心机及各全自动血型/配血系

统使用说明书。 (五)器材与试剂 1.器材血清学专用离心机、达亚美ID离心机、达亚美ID 孵育器、强生Or-tho BioVue离心机、塑料软试管、塑料硬质试管(75mmXl2mm)、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移液枪、一次性移液枪头。 2.试剂DiaMed ABO/RhD血型卡、OrthoBioVueABO /RhD血型卡、抗A、抗B血清、Rh分,型血清、生理盐水、抗球蛋白试剂(市售单克隆)、抗体筛查试剂红细胞、抗体鉴定试剂红细胞、致敏的阳性对照细胞(自制)。 (六)标本要求 1.夫妇标本EDTA-K2或EDTA-K3抗凝全血≥3ml(手工操作时也可以使用不抗凝标本),经B600-A型离心机在 1 760g条件下,离心5分钟,离心后无溶血及明显乳糜。 2.患儿标本EDTA-K2或EDTA-K3抗凝全血≥3ml(手工操作时也可以使用不抗凝标本),经B600-A型离心机在 1 760g条件下,离心5分钟,离心后无明显乳糜。 (七)校准步骤 参照血清学专用离心机、达亚美ID离心机、达亚美ID 孵育器、OrthoBioVue离心机及各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使用说明书中的校准要求执行。 ’ (八)操作程序

(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的全部内容。

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大家常把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混淆,其实两者是不同的细胞死亡形式,大家可以在死亡细胞的形态、生化和分子指标上将二者区分开来,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不少,这里就总结下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检测更多详情,点击查看不可不知的细胞检测方法——MTT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 根据凋亡细胞固有的形态特征,人们已经设计了许多不同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检测方法。 1 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 (1) 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细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细胞凋亡晚期可见凋亡小体。 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 (2)染色细胞:常用姬姆萨染色、瑞氏染色等.凋亡细胞的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 成块状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 2 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一般以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为指标来评判细胞凋亡的进展情况。 常用的DNA特异性染料有:HO 33342 (Hoechst 33342),HO 33258 (Hoechst 33258), DAPI。三种染料与DNA的结合是非嵌入式的,主要结合在DNA的A-T碱基区。紫外光激发时发射明亮的蓝色荧光。 Hoechst是与DNA特异结合的活性染料,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时用PBS稀释成终浓度为2~5mg/ml。 DAPI为半通透性,用于常规固定细胞的染色。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终浓度一般为0.5 ~1mg/ml。 结果评判: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分为三期:Ⅰ期的细胞核呈波纹状(rippled)或呈折缝样(creased),部分染色质出现浓缩状态;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Ⅱb期的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图1)。 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果评判: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凋亡Ⅰ期(pro—apoptosis nuclei)的细胞核内染色质高度盘绕,出现许多称为气穴现象(cavitations)的空泡结构(图2);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细胞凋亡的晚期,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 图2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 1 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 (1)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全面皱缩,细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细胞凋亡晚期可见凋亡小体,凋亡小体为数个圆形小体围绕在细胞周围。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 (2)染色细胞: 姬姆萨(Giemsa)染色、瑞氏染色等:正常细胞核色泽均一;凋亡细胞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成块状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坏死细胞染色浅或没染上颜色。 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细胞核固缩碎裂、呈蓝黑色、胞浆呈淡红色(凋亡细胞),正常细胞核呈均匀淡蓝色或蓝色,坏死细胞核呈很淡的蓝色或蓝色消失。 2 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一般以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为指标来评判细胞凋亡的进展情况。 常用的DNA特异性染料有:Hoechst 33342,Hoechst 33258,DAPI。三种染料与DNA 的结合是非嵌入式的,主要结合在DNA的A-T碱基区。紫外光激发时发射明亮的蓝色荧光。 Hoechst是与DNA特异结合的活性染料,能进入正常细胞膜而对细胞没有太大细胞毒作用。Hoechst 33342在凋亡细胞中的荧光强度要比正常细胞中要高。 DAPI为半通透性,用于常规固定细胞的染色。 PI和Hoechst33342双标:PI、Hoechst33342均可与细胞核DNA(或RNA)结合。但PI不能通过正常细胞膜,Hoechst则为膜通透性荧光染料,故细胞在处于坏死或晚期调

亡时细胞膜被破坏,这时可为PI着红色。正常细胞和中早期调亡细胞均可被Hoechst着色,但是正常细胞核的Hoechst着色的形态呈圆形,淡兰色,内有较深的兰色颗粒;而调亡细胞的核由于浓集而呈亮兰色,或核呈分叶,碎片状,边集。故PI着色为坏死细胞;亮兰色,或核呈分叶状,边集的Hoechst着色的为调亡细胞。 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分为三期:Ⅰ期的细胞核呈波纹状(rippled)或呈折缝样(creased),部分染色质出现浓缩状态;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Ⅱb期的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图1)。 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凋亡Ⅰ期(pro-apoptosis nuclei)的细胞核内染色质高度盘绕,出现许多称为气穴现象(cavitations)的空泡结构(图2);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细胞凋亡的晚期,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 二、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Annexin V法)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正常位于细胞膜内侧,但在细胞凋亡早期,PS可从细胞膜内侧翻转到细胞膜表面,暴露在细胞外环境中。磷脂酰丝氨酸的转位发生在凋亡早期阶段,先于细胞核的改变、DNA断裂、细胞膜起泡。体内的吞噬细胞可通过识别

母体IgG抗体效价检测卡操作规程

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检测操作规程 [样本要求]:血样标本最好采用EDTA抗凝(也可以用枸橼酸钠等抗凝),用血清代替血浆进行检测时,用前离心,2000g×10min,防止纤维蛋白干扰反应结果。 [样品准备]: 试剂配制:用985ulPH7.4的PBS(或者生理盐水)溶解15ul二巯基乙醇(2-Me),即为0.2M(2-Me)应用液,密封,避光,置2---6℃保存. 红细胞标本的制备:用生理盐水配置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最终浓度为1%左右. 血清标本的制备:将被检者静脉血采入含兔脑粉或其它促凝剂的试管中,10分钟后离心取上清;或者将被检者静脉血采入无抗凝剂试管中,4℃放置12小时,或37℃ 放置2小时后离心,2000Rpm,10分钟,取上清.该上清不得有 絮状物或沉淀; [配套试剂]:孕妇IgG抗体 效价卡,标准A、B、O红细 胞(取决于父亲血型), 0.2M(2-Me)应用液 [实验步骤] 1、试剂卡室温平衡, 离心一次,标记编 号; 2、配制中和血浆:先取待检者血浆200微升与生理盐水600微升做4倍稀释,然后取稀释后的标本和 0.2M巯基乙醇(2-Me)应用液各200ul,混匀,37℃孵育30---60分钟,(充分破坏标本中IgM类抗体) 既得到孕妇的中和血浆。 3 4、在所有孔中加入50ul健康人O型1%红细胞悬液(测定孕妇ABO血型系统以外IgG血型抗体)或所有孔 中加入50ul健康人A型或B型1%红细胞悬液(测定孕妇ABO血型系统IgG血型抗体),然后加入上述表格中稀释的中和血浆各50ul 5、把加有血浆和红细胞的微柱卡置37 ℃专用孵育器孵育15分钟; 6、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900r/min2分钟1500r/min3分钟)。判定结果。 [结果判定]效价值:产生3+凝集的最高稀释度,其倒数即为效价。 [参考值] 1、RH系统抗体效价16有临床意义 2、ABO系统抗体效价64有临床意义 [注意事项] 1.据文献报道微柱凝胶法检测出的母体效价值比常规聚凝胺和抗人球蛋白试管法高出1-2个滴度 (根据P.L.Mollison所著教材《临床医学中的输血(Blood Transfusion in Clinical Medicine)》) 2. 红细胞标本一定不能被细菌污染,否则出现假阳性反应。尽可能应用当日采集的新鲜血做本实验。如不 得不用过夜血或陈旧血,则必须首先用该标本做阴性对照试验,以确定该标本是否可以做本实验。

细胞凋亡的几种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的几种检测方 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细胞凋亡的几种检测方法 1、形态学观察方法 (1)HE(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光镜观察:凋亡细胞呈圆形,胞核深染,胞质浓缩,染色质成团块状,细胞表面有“出芽”现象。 (2)丫啶橙(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核呈黄绿色荧光,胞质呈红色荧光。凋亡细胞核染色质呈黄绿色浓聚在核膜内侧,可见细胞膜呈泡状膨出及凋亡小体。 (3)台盼蓝染色:如果细胞膜不完整、破裂,台盼蓝染料进入细胞,细胞变蓝,即为坏死。如果细胞膜完整,细胞不为台盼蓝染色,则为正常细胞或凋亡细胞。此方法对反映细胞膜的完整性,区别坏死细胞有一定的帮助。 (4)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凋亡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核染色质固缩、边集,常呈新月形,核膜皱褶,胞质紧实,细胞器集中,胞膜起泡或出“芽”及凋亡小体和凋亡小体被临近巨噬细胞吞噬现象。 2、 DNA凝胶电泳 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其细胞DNA均发生断裂,细胞内小分子量DNA片断增加,高分子DNA减少,胞质内出现DNA片断。但凋亡细胞DNA断裂点均有规

律的发生在核小体之间,出现180-200bpDNA片断,而坏死细胞的DNA断裂点为无特征的杂乱片断,利用此特征可以确定群体细胞的死亡,并可与坏死细胞区别。 正常活细胞DNA 电泳出现阶梯状(LADDER)条带;坏死细胞DNA电泳类似血抹片时的连续性条带 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核小体测定 凋亡细胞的DNA断裂使细胞质内出现核小体。核小体由组蛋白及其伴随的DNA片断组成,可由ELISA法检测。 检测步骤 1、将凋亡细胞裂解后高速离心,其上清液中含有核小体; 2、在微定量板上吸附组蛋白体’ 3、加上清夜使抗组蛋白抗体与核小体上的组蛋白结合‘ 4、加辣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DNA抗体使之与核小体上的DNA结合’ 4、加酶的底物,测光吸收制。 用途 该法敏感性高,可检测5*100/ml个凋亡细胞。可用于人、大鼠、小鼠的凋亡检测。该法不需要特殊仪器,

ELISA检测方法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指将可溶性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到聚苯乙烯等固相载体上,利用抗原抗体结合专一性进行免疫反应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 基本原理: 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 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 ③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 ④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有无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故可极大地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双抗夹心法 夹心法常用于检测大分子抗原,一般的操作步骤为: ①将具有专一性的抗体固著于塑胶孔盘上,完成后洗去多余抗体; ②加入待测检体,检体中若含有待测的抗原,则其会与塑胶孔盘上的抗体进行专一性键结; ③洗去多余待测检体,加入另一种对抗原专一的一次抗体,与待测抗原进行键结; ④洗去多余未键结一次抗体,加入带有酶的二次抗体,与一次抗体键结; ⑤洗去多余未键结二次抗体,加入酶底物使酵素呈色,以肉眼或仪器读取呈色结果。 间接法 间接法常用于检测抗体,一般的操作步骤为: ①将已知的抗原固著于塑胶孔盘上,完成后洗去多余的抗原。

②加入待测检体,检体中若含有待测的一次抗体,则其会与塑胶孔盘上的抗原进行专一性键结。 ③洗去多余待测检体,加入带有酶的二次抗体,与待测的一次抗体键结。 ④洗去多余未键结二次抗体,加入酶底物使酶呈色,藉仪器(ELISA reader)测定塑胶盘中的吸光值(OD值),以评估有色终产物的含量即可测量待测抗体的含量。 竞争法 竞争法是一种较少用到的ELISA检测机制,一般用于检测小分子抗原,其操作步骤为: ①将具有专一性的抗体固著于塑胶孔盘上,完成后洗去多余抗体; ②加入待测检体,使检体中的待测抗原与塑胶孔盘上的抗体进行专一性键结; ③加入带有酶的抗原,此抗原也可与塑胶孔盘上的抗体进行专一性键结,由于塑胶孔盘上固著的抗体数量有限,因此当检体中抗原的量越多,则带有酶的抗原可键结的固著抗体就越少,亦即,两种抗原皆竞相与塑胶孔盘上抗体键结,即所谓竞争法之由来。 ④洗去检体与带有酶的抗原,加入酶底物使酶呈色,当检体中抗原量越多,代表塑胶孔盘内留下之带有酶的抗原越少,显色也就越浅。 注:当需要侦测无法获得两种以上单一性抗体的抗原,或是不易得到足够的纯化抗体以固著于孔盘上时,一般会考虑使用竞争法ELISA。

抗体效价测定操作规程

抗体效价测定操作规程 操作步骤: 一.IgG 类 I.IgG类抗体效价滴定,须取适量血清200]加等体积2—Me溶液混合,封口,置37C水浴箱作用60分钟,先稀释血清:200L病人血清 600L 生理盐水备用,排列6 支试管按顺序编号。第二管开始到第六管加样枪各加生理盐水200L,在第一管和第二管中各加入稀释血清200L,第二管混匀后移出200L转至第三管,以同样操作第六管,从第六管吸出200L 暂时保留在另一试管中(可做为第七管),以备必要时作进一步稀释。这样从第一管到第六管的血清稀释度依次是 1:8,1:16,1:32,1:64,1:128,1:256 。 2.加红细胞悬液(自配红细胞悬液同反定型试剂)每管各加2%相应红细胞悬液200L,混匀。(如待检血清抗体为抗A,则加入A型标准红细胞悬液;如待检血清抗体为抗B,则加入B型标准红细胞悬液;如待检血清中既有抗A又有抗B,则倍量稀释两份血清,一份加入A 型标准红细胞悬液,另一份加入B型标准红细胞悬液;) 3.先直接观察离心结果,之后在每管分别加入凝聚胺试剂盒中的R1 液3d,混合30S均匀后,在各加R2液2滴,操作方法同凝聚胺交叉配血法,然后判读结果。通常以肉眼观察到的第一个“±”的凝集管作为判断的终点, 终点血清稀释度的倒数为效价(Titer ),或称滴度。 二.IgM 1?血清连续倍量稀释法先稀释血清:100L病人血清+700L生理盐

水备用,排列6 支试管按顺序编号。第二管开始到第六管加样枪各加生理盐水200L,第一管和第二管中各加入稀释血清200L,第二管混匀后移出200L转至第三管,以同样操作第六管,从第六管吸出200L 暂时保留在另一试管中(可做为第七管),以备必要时作进一步稀释。这样从第一管到第六管的血清稀释度依次是 1:8,1:16,1:32,1:64,1:128,1:256 。 2. 加红细胞悬液(自配红细胞悬液同反定型试剂)每管各加2%相应红细胞悬液200L,混匀。(如待检血清抗体为抗A,则加入A型标准红细胞悬液;如待检血清抗体为抗B,则加入B型标准红细胞悬液;如待检血清中既有抗A又有抗B,则倍量稀释两份血清,一份加入A 型标准红细胞悬液,另一份加入B型标准红细胞悬液;)三.此类为IgM 类盐水抗体可立即离心后观察。 四. 五.(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输血相容性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本

输血相容性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本 目录 第一章规章制度 第一节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一、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组成 二、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三、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第二节临床用血申请与审批管理一、临床用血计划的拟定 二、临床用血申请和审批制度 三、临床退血管理 第三节临床输血操作步骤及岗位职责 一、临床输血操作步骤 二、各岗位职责流程图 第四节输血科管理制度 一、科室工作守则 二、临床用血有控制感染的方案及管理制度三、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四、消毒隔离及污物处理制度 五、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制度 六、考勤制度 七、请假制度 八、人事考核制度 九、奖惩制度 十、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十一、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十二、值班工作制度 十三、临床用血计划申报登记制度十四、配输血查对制度 1 十五、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的复查与核对制度十六、血液储存、发放、临床输血和血液报废制度 十七、血液质量监测制度 十八、仪器设备认购、验收、使用管理、保养、维修及报废制度 十九、试剂的认购与入库、领用制度二十、计量管理制度 二十一、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二十二、方便病人配合临床制度二十三、科学合理用血制度 二十四、紧急用血制度 二十五、输血治疗知情同意制度二十六、各种登记记录管理和保存制度二十七、库房管理制度 二十八、档案保管制度 二十九、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和回报制度三十、交接班制度 三十一、血液标本的留取接收保存制度三十二、实验室管理制度 第五节、岗位职责 一、输血科主任岗位职责 二、主任、副主任技师岗位职责三、主管技师职责 四、输血科技师岗位职责 五、输血科技士岗位职责 六、临床医师在用血时的职责 七、临床护士在用血时的职责 第二章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

细胞凋亡的几种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的几种检测方法 1、形态学观察方法 (1)HE(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光镜观察:凋亡细胞呈圆形,胞核深染,胞质浓缩,染色质成团块状,细胞表面有“出芽”现象。 (2)丫啶橙(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核呈黄绿色荧光,胞质呈红色荧光。凋亡细胞核染色质呈黄绿色浓聚在核膜内侧,可见细胞膜呈泡状膨出及凋亡小体。 (3)台盼蓝染色:如果细胞膜不完整、破裂,台盼蓝染料进入细胞,细胞变蓝,即为坏死。如果细胞膜完整,细胞不为台盼蓝染色,则为正常细胞或凋亡细胞。此方法对反映细胞膜的完整性,区别坏死细胞有一定的帮助。

(4)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凋亡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核染色质固缩、边集,常呈新月形,核膜皱褶,胞质紧实,细胞器集中,胞膜起泡或出“芽”及凋亡小体和凋亡小体被临近巨噬细胞吞噬现象。 2、DNA凝胶电泳 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其细胞DNA均发生断裂,细胞内小分子量DNA片断增加,高分子DNA减少,胞质内出现DNA片断。但凋亡细胞DNA断裂点均有规律的发生在核小体之间,出现180-200bpDNA片断,而坏死细胞的DNA断裂点为无特征的杂乱片断,利用此特征可以确定群体细胞的死亡,并可与坏死细胞区别。正常活细胞DNA 电泳出现阶梯状(LADDER)条带;坏死细胞DNA电泳类似血抹片时的连续性条带 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核小体测定

凋亡细胞的DNA断裂使细胞质内出现核小体。核小体由组蛋白及其伴随的DNA片断组成,可由ELISA法检测。 检测步骤 1、将凋亡细胞裂解后高速离心,其上清液中含有核小体; 2、在微定量板上吸附组蛋白体’ 3、加上清夜使抗组蛋白抗体与核小体上的组蛋白结合‘ 4、加辣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DNA抗体使之与核小体上的DNA结合’ 4、加酶的底物,测光吸收制。 用途 该法敏感性高,可检测5*100/ml个凋亡细胞。可用于人、大鼠、小鼠的凋亡检测。该法不需要特殊仪器,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一、细胞凋亡概念: 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有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程序性死亡。 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细胞凋亡与胚胎发育、自身免疫耐受、肿瘤发生、病毒感染等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近年来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各专业的研究热点。选择合适的凋亡检测方法是研究细胞凋亡研究的关键。 二、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1. 磷酯酰丝氨酸(PS)外翻法(Annexin V 法) 在凋亡细胞中,磷酯酰丝氨酸 (PS) 从质膜内侧转移到外侧,暴露在细胞外环境中。 荧光基团或荧光蛋白标记的膜联蛋白V 可与暴露在质膜外侧的PS 结合,用于识别凋亡细胞。碘化丙啶(propidine iodide, PI)是一种核酸染料,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在凋亡中晚期的细胞和死细胞,PI 能够透过细胞膜而使细胞核红染。因此将Annexin-V 与PI 匹配使用,就可以将凋亡早晚期的细胞以及死细胞区分开来。 应用实例:以FITC Annexin V/ PI Apoptosis Kit 为例子 2. Caspase-3活性的检测: 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 家族蛋白的激活是凋亡进程中的一个必要的决定性事件。其中caspase-3的激活在凋亡信号传导的许多途径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Caspase-3正常以酶原(32KDa )的形式存在于胞浆中,在凋亡的早期阶段,它被激活,活化的Caspase-3由两个大亚基(17KDa )和两个小亚基(12KDa )组成, 图1. 使用10 μM 喜树碱处理Jurkat 细胞4 小时作为阳性实验组(右图),同时设置未处理组做阴性对照(左图)。使用FITC Annexin V/ PI Apoptosis Kit 对以上两组细胞进行相应的实验处理,流式细胞仪进行观察。

NDV抗血清制备及抗体效价测定

NDV抗血清制备及抗体效价测定 【实验目的】 1. 学习抗血清制备的基本原理,掌握兔和小鼠免疫注射方法、兔颈动脉放血、小鼠眼球采 血技术。 2. 学习双向琼脂扩散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的基本程序和结果判读方法。 3. 学习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掌握间接ELISA的基本程序和结果判读 方法。 4. 学习免疫印迹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免疫印迹记实验的的基本程序和结果判读方法。 PartⅠ. NDV抗血清制备 一、实验原理 将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注入健康动物体内后,抗原可刺激机体相应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分泌特异性抗体。待动物血清中存在大量抗体时,采集动物血液,分离析出血清,便得到所需的抗血清(免疫血清或抗体)。由于抗原性物质通常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形成细胞克隆,合成和分泌各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免疫血清中实际上是含有多种抗体的混合物,所以这种免疫法获得的免疫血清又称为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cAb)。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获得特异性强,效价高的抗血清,除了抗原的因素外,还需注意动物品系的选择、抗原注射的浓度、剂量、次数、间隔时间及注射途径等。对于免疫原性较弱的可溶性抗原(如蛋白质类抗原)要加入佐剂,以增强免疫性。 本实验介绍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抗血清的制备过程。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又称亚洲鸡瘟病毒、伪鸡瘟病毒或禽肺脑炎病毒。在病毒分类学中的位置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副黏病毒属(Paramyxovirus)中的一个种。该病毒主要危害鸡、珠鸡和火鸡,在被侵袭的鸡群中迅速传播,强毒株可使鸡群全群毁灭。以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Ulster 2C株)灭活油剂苗多种途径免疫兔和小白鼠,制备新城疫病毒抗血清。 二、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1. 仪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