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著名调水工程及意义

世界著名调水工程及意义

世界著名调水工程及意义
世界著名调水工程及意义

世界着名调水工程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正在实施的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远距离、跨流域、

跨省市调水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

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

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

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

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

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它也是全美最大的多目标开发工程。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海岸,北部气候湿润多雨,萨克拉门托

河水系水量丰沛。南部气候干燥,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美国着

名的阳光地带,那里生活着该州2/3的人口,水源却与人口成反比例。1960年,加州进行了全民投票公决,以51%的支持率使调水决策获得通过。于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北水南调工程开工了。从加州最北边的

奥罗维尔湖到最南端的佩里斯湖,整个调水工程主干道南北绵延1000多公里,占加州南北总长度的2/3,该工程经过了13年的努力,终于在1973年完成了输水主管道的建设。目前,加州北水南调工程的年调水量达亿立方米,供加州南部2000万人使用,即全州2/3人口因此受

益。这些北水70%用于城市,30%用于农村,60万英亩的农田靠它灌溉。

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

澳大利亚虽然地广人稀,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不少,可是澳洲大陆

全境年均降水量仅47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少的大陆,其内陆部分地区存在着干旱缺水较为严重的状况。为了解决那里缺水的问题,澳

大利亚从1949年开始修建一个规模宏大的雪山调水工程,直至1975年完全竣工,历时26年。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雪山东坡斯诺伊河的一部分多余水量引向西坡的缺水地区。沿途还利用水位落差发电,供应

首都堪培拉和墨尔本、悉尼等城市。雪山调水工程包括7座水电站、8 0公里引水管道、11条共145公里压力隧洞、16座大坝及其形成的调节水库、1座泵站、510公里330千伏高压电网等等,是澳大利亚跨州界、跨流域,集发电、调水功能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较为复杂

的大型调水工程。它能对墨累达岭河流域几个州进行供水,取得了相

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埃及横跨亚、非两大洲调水工程

埃及国土面积100万余平方公里,绝大部分为沙化地和沙漠,适宜

于人居和农业生产的地区只有尼罗河三角洲和尼罗河谷地,仅占国土

面积的4%。然而,随着埃及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条

贯穿埃及全境的河流再也不能以其自然流淌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

于是上世纪70年代埃及修建了着名的阿斯旺水坝,控制了尼罗河水流,

使其盈时不涝、缺时不旱。几十年来,阿斯旺水坝给埃及带来了巨大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项跨越亚、非两大洲的调水工程将为苏伊

士运河两岸新增380万亩耕地,为150万人口提供生活用水,缓解埃及

的粮食短缺状况,大大促进干旱的西奈半岛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秘鲁马赫斯东水西调工程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全国年均降水量1691毫米,人均占有的

水资源也不少,可是降水量和水资源的分布却极不均衡。秘鲁西部太

平洋沿岸是沙漠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

区之一。秘鲁东部为亚马逊河上游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

均超过2000毫米,面积占全国的%,人口稀少,大量水资源根本

得不到利用。为了改变水资源不合理分布的局面,发展秘鲁经济,秘

鲁政府作出重大的战略决策,集全国之力,修建马赫斯调水工程,将

东部充沛的水资源,引到西部安第斯山区,彻底解决首都利马及西部

其他大城市严重缺水的问题。

.1 经济效益

大规模、长距离、跨流域调水,不仅缓解或解决了缺水地区城市和工农业用水,而且带来了水力发电、防洪、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供水效益

长距离调水工程对美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整个美国经济的宏观布局和优化资源配置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计划地建设长距离调水工程,给缺水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大大促进了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在加州中南部,年降雨量仅200~400mm,部分地区不足100mm,素有干旱“荒漠”之称。由于修建了中央河谷、加州调水、科罗拉多水道和洛杉矶水道等长距离调水工程,从而为受水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使干旱河谷地区发展灌溉面积万hm2,成为美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供水工程还保证了加州南部洛杉矶为中心的6个城市1700多万人生活和工业、环保等用水需要。目前,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洛杉矶市也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城市。昔日干旱荒凉的南加州现已是一片绿洲,景色宜人。同时,由于农牧业的稳定发展,人口的增加,技术力量的移入,促进了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制造、石油化工、机器制造、电影工业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使西南地区和西海岸带成为美国石油、电子和军事等尖端新兴工业中心。

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从西三河向东三河调水,年调水量148亿m3,灌溉农田万㎡。工程的实质进一步完善了印度河平原的灌溉体系,使东三河流域广大平原地区的农、牧、工业等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并使巴基斯坦由原来的粮食进口国变成

不仅粮食已能自给,而且每年还可以出口小麦150万t、大米120万t的国家。

发电效益

大规模、长距离、跨流域调水,往往都有大量落差可以利用,为调水区和受水区提供廉价电能。有的调水工程甚至就是专门为水力发电而设计修建的。前者,如澳大利亚雪山工程,可利用落差760m,发电装机容量374万kW;后者如加拿大魁北克工程,发电装机容量达1019万kW。

其他效益

调水可以增加通行线路和里程,促进航运事业发展,降低运输成本,加强区域经济交流;调水可以把营养盐带入调水体系,有利于饵料生物和鱼类生长与繁殖,促进渔业发展;调水还可以径污比增高,改善水质,扩大水域,造人工和生态景观,发展旅游、娱乐业等。

生态效益

调水可以使缺水地区增加水域,导致水圈和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的垂直水气交换加强,有利于水循环,改善受水区气象条件,缓解生态缺水。

调水还可以增加受水区地表水补给和土壤含水量,形成局部湿地,有利于净化污水和空气,汇集、储存水分,补偿调节江湖水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地质效益

调水灌溉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入渗、下渗和毛管上升、潜流排泄等循环,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沿降。加州某地区从1940的年起每井超采水量180万m3,开来深度305~754m,地面下沉影响9000km2农田耕作,调水后有效地防止了地面沉降,并起到保水固土作用。

防洪效益

调水工程一般都有江河控制性综合利用,可以年调节或多年调节,有效地利用弃水,化害为利。所以,大多数调水工程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防洪作用。如伊拉克的底格里斯—萨萨尔湖—幼发拉底调水工程,既能有效地控制西部沙漠沙丘推移,又具有防洪效益。

项目经济评价案例

工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某拟建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案例 学习目的 通过本案例掌握工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包括费用与效益估算、资金来源与使用计划、财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特别是熟练掌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所要求的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等财务分析内容,掌握项目融资前分析和融资后分析中编制财务报表与指标的方法。 案例资料 一、概述 (一)项目概况 该拟建投资项目是新建项目,且其经济评价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即完成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选择,工艺技术方案,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环境保护,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以及项目设施规划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论证和多方案比较并确定了最佳方案)进行的。 该拟建投资项目生产的产品是在国内外市场上比较畅销的产品,且该项目投产后可以产顶进(替代进口)。 该项目拟占地(农田)250亩,且交通较为便利。其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的供应均有保证,该拟建投资项目主要设施包括生产车间,与工艺生产相适应的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以及有关的管理、生活福利设施。 该拟建投资项目的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3万件。 (二)编制依据 本经济评价的编制依据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的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条件、建设工期、《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国家现行财税政策、会计制度与相关法规。 (三)计算期 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该拟建投资项目的建设期为3年,从第4年开始投产,其中第4年的达产率为80%,第5年的达产率为90%,第6年以后均为100%,项目的生产经营期为15年,则项目计算期为18年。 二、费用与效益估算 (一)总投资估算 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1)固定资产投资额估算是根据概算指标估算法进行的。根据概算指标估算法估算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0200万元。 (2)建设期利息按投资借款计划及估算公式估算为4650万元。即: 建设期第一年的投资借款利息=10000÷2×10%=500(万元) 建设期第二年的投资借款利息=(10500+9000÷2)×10%=1500(万元)

盘点世界各国国庆之最

盘点世界各国国庆之最:法国最火爆美国最破费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庆节的意义都非比寻常。但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些国家的国庆日,有着你意想不到的轶事趣闻。下面,就让我们换个视角,为您盘点世界各国“国庆之最”: 最“火爆”的国庆节——法国 7 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数以十万计的法国民众和游客把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两旁围得水泄不通,观看盛大的阅兵式。法国国庆日又叫“巴士底日”,用来纪念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革命。每年的“巴士底日”庆典要用掉50吨火药,10亿支烟花。这些烟火在夜空中绽放的时候,会使整个巴黎都笼罩在火花的海洋里,再加上街道上狂欢的人群,国庆日的火爆可见一斑。 7 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数以十万计的法国民众和游客把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两旁围得水泄不通,观看盛大的阅兵式。法国国庆日又叫“巴士底日”,用来纪念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革命。每年的“巴士底日”庆典要用掉50吨火药,10亿支烟花。这些烟火在夜空中绽放的时候,会使整个巴黎都笼罩在火花的海洋里,再加上街道上狂欢的人群,国庆日的火爆可见一斑。 最“破费”的国庆节——美国 “7 月4日独立日”为美国国庆日,也是美国政府花销最多的节假日之一,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从损失的工时和额外的保安成本算,美国庆祝一次独立日大约要付出 7700万美元的代价。而开心过节的美国纳税人,也通过平时交纳的联邦税和州税,间接为庆典活动埋了单。每年的7月4日,全美大大小小的教堂钟声齐鸣,这一天参加游行的民众也是装扮的各式各样,还有各种彩车、模型车、杂技车与欢乐的人群混成一体,组成浩浩荡荡的车队,游走在大街小巷。 “7 月4日独立日”为美国国庆日,也是美国政府花销最多的节假日之一,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从损失的工时和额外的保安成本算,美国庆祝一次独立日大约要付出 7700万美元的代价。而开心过节的美国纳税人,也通过平时交纳的联邦税和州税,间接为庆典活动埋了单。每年的7月4日,全美大大小小的教堂钟声齐鸣,这一天参加游行的民众也是装扮的各式各样,还有各种彩车、模型车、杂技车与欢乐的人群混成一体,组成浩浩荡荡的车队,游走在大街小巷。 最“没谱”的国庆节——英国 英国的国庆节可要看天气的脸色了。按惯例,英女王的生日是英国国庆日,为4月21日,但伦敦4月的天气很不“靠谱”且雾蒙蒙的,所以英国的国庆就显得并不喜庆而且低调很多,更不会像美国那么铺张。女王贺寿活动中有一个重要项目,就是为国内外名流封爵授勋。更不靠谱的是,由于在英国每周六不是工作日,所以,只要恰逢这天,“封爵仪式”自然也就不举行了,相比是等苦了那些名流们。

某饮用水源工程(城区引调水工程)EPC工程实施方案

某某市市区饮用水源工程(城区引调水工程)(幸福大道段)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名称)招标 投标文件 (技术文件) 投标人:(盖单位章) 法定代表人:(盖章) 2018 年07 月30日

目录 (一)设计方案 (二)EPC总体项目实施方案 (三)EPC总体项目实施要点 (四)EPC总体项目管理要点 (五)承包人合理化建议

详细目录 (一)设计方案 (9) 1.设计方案说明 (9) 1.1施工障碍分析 (9) 1.2线路设计 (11) 1.3管线结构设计 (12) 1.4倒虹吸设计 (15) 2.设计计划 (16) 2.1初步设计阶段 (16) 2.2施工图设计阶段 (17) 2.3后续设计服务工作内容 (18) 3.设计实施 (18) 3.1初步设计 (20) 3.2施工图设计 (22) 3.3后续设计服务 (23) 4.设计控制 (23) 4.1设计资料控制 (23) 4.2设计文件审查 (25) 4.3设计交底 (26) 4.4项目专业接口控制 (26) 4.5设计保证控制措施 (27) 5.设计收尾内容 (29) 6.设计方案图纸 (29) (二)EPC总体项目实施方案 (31) 1.项目目标 (31) 1.1质量目标 (31) 1.1.1设计质量目标 (31) 1.1.2 采购质量目标 (31) 1.2.3 施工质量目标 (31) 1.2工期目标 (31) 1.3造价目标 (32) 1.4安全生产目标 (32) 1.5职业健康目标 (33) 1.6文明施工目标 (33) 1.7环保水保目标 (33) 2.项目实施组织形式 (35) 2.1 项目实施机构及现场组织机构框图 (35) 2.2项目实施机构及现场组织机构框图文字详述 (37) 2.2.1董事会 (37) 2.2.2监事会 (37) 2.2.3工程技术委员会 (37) 2.2.4项目经理部 (37) 2.2.5承包人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 (38) 2.3总部与项目实施机构、现场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详述 (43)

跨流域调水的利与弊

跨流域调水的利弊得失 因为气候的原因,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有的地区雨量充沛,水资源极其丰富,有的地区却常年干旱少雨,水资源极其匮乏,于是人们尝试将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的水导引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这就是跨流域调水工程。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这种工程,例如吐鲁番人例用地下暗井将天山的雪水引入吐鲁番,俗称坎儿井,是一个中国古人的伟大工程,再比如京杭大运河,也是一个中国可以引以为豪的巨大工程,泽被后世上千年。在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也很常见,这些工程大多给水资源引入地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也常会伴有一些不利影响。 澳大利亚就有澳大利亚雪山跨地区调水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将东部的水调至西部干旱地区引水灌溉和发电。其每年平均向内陆输送水量11.3亿m3,不仅在于水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型水库的调节,可保证在最严重干旱期间,调水量不低于平均流量的85%。干旱期间,通过电站的保证下泄量和拟定的灌溉水量,经过调蓄,每年平均可为马兰比吉河和墨累河下游增加23.6亿m3的灌溉水量。但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有许多弊端显现。引水后,各个坝下游的流量已大大减少,枯水期时必需放水以维持沿河居民生活用水。河流水量减少影响了两岸树木的生长,原来规定在这些河段要大量种树。另外,由于这些河流上游调节大大减少了洪水,下泄流量仅为十年一遇。且由于担负峰荷使水电站的泄水波动极其激烈,同样也使较小调节池的水位变化也激烈起来。 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是以色列最大的工程项目,也是以色列国家输水工程,将以色列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该工程既改善了以色列水资源配置的不利状况,缓解了制约南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也改善了严酷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南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该工程把大片不毛之地的荒漠变为绿洲,扩大了以色列国的生存空间。虽然它耗费巨资,但是得到的回报是不可估量的。 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调水工程是美国为解决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和南部地区干旱缺水及城市发展需要而建设的4项调水工程之一,其部分目标与中央河谷工程相同,并把调水范围延伸到加州南部的洛杉矶地区。加州调水工程调入南加州的水量占整个工程供水量的59%,除保证城市工业用水外,还具有防洪、灌

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经典版本)

附件: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的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三)主要由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两部分组成。其中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主要由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各指标的标准参考值组成。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包括总则、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财务分析、经济费用效益分析、费用效果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方案经济必选、改扩建项目与并购项目经济评价特点、部分行业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综合起来看,根据方法与参数三中的有关规定,需要对于“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教材的内容做以下调整: 一、流动资金的估算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或分项详细估算法。分项详细估算法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1. 周转次数的计算: 周转次数=360天/最低周转天数 各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最低周转天数参照同类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或按部门(行业)规定,在确定最低周转天数时应考虑储存天数、在途天数,并考虑适当的保险系数。 2. 流动资产的估算。 (1)存货的估算。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等。为简化计算,项目评价中仅考虑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并分项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用/分项周转次数 其他材料=年其他材料费用/其他材料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年工资及福利费 +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在产品周转次数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营业费用)/产成品周转次数 其他制造费用是指由制造费用中扣除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后的其余部分。 (2)应收账款估算。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尚未收回的资金,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3)预付账款估算。预付账款是指企业为购买各类材料、半成品或服务所预先支付的款项,计算公式为: 预付账款=外购商品或服务年费用金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4)现金需要量估算。项目流动资金中的现金是指为维持正常生产运营必须预留的货币资金,计算公式为: 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年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 —(以上三项费用中所含的工资及福利费、

跨流域调水工程--美国加州水道工程

论跨流域调水工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水道工程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其中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面积为水所覆盖,其余约占地球表面30%的陆地也有水存在,但只有2.53%的水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由于开发困难或技术经济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海水、深层地下水、冰雪固态淡水等难被直接利用。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淡水资源,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4%,还不到全球水总量的万分之一,因此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世界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人均供水量比1970年减少了1/3,这是因为在这期间地球上又增加了18亿人口。世界银行1995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着水危机,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17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施,每年约有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的水。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会生活在缺水的地区。水危机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在水资源分布不均与人类社会需水不均衡的客观现实面前,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法,重新分配水资源,缓和以致解决缺水地区的需要,成为了一种必然结果。跨流域调水由来已久,20世纪中期开始,就有许多国家进行了尝试,如美国、前苏联、埃及、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其中,有些还取得了巨大的效益。 以美国California为例,加利福尼亚州又称加州,南北地理条件大有差

别。从地形上来说,基本上,北加州主要是由一圈山脉围绕形成的盆地,整个盆地唯一的缺口,就是旧金山所在的湾区;而洛杉矶所在的南加州则在盆地之外,靠近墨西哥的边境。这种地形差异,也使南北加州气候有所不同,北加州相对于南加州来说要湿润很多。由于加州一年四季阳光普照,使得南加州洛杉矶的天气几乎可以用酷热干燥来形容,而北加州的旧金山却总是因为湿润而雾气朦胧。所以除了沙漠之外,高山、海湾与湖泊几乎全都集中在北加州。因此南部沙漠地区干旱,北部沿海地区经常发生水灾,由此形成了北水南调工程。 加利福尼亚州水道工程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州水资源分布南北不均的问题,为加利福尼亚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在规模和效益上居世界前列,其成功运行建立在可靠的工程设施及科学的运行调度模式的基础上。 但是,在为加州的社会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生态问题 由于中央河谷工程和加州水道工程都以加州北部的萨克拉门托河为取水水源,而且调水量又比较大,大大降低了南部三角洲河口处淡水的入流量,造成了河口海水倒灌现象。不仅对旧金山湾的水质和鱼类资源产生不利影响,造成海湾水质恶化,影响海湾水生生物的生存,而且使得旧金山湾地区的土地盐渍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水质问题

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

世界各地跨流域调水工程 江苏省泰兴中学地理组朱瞳瞳 亚洲 【中国】 南水北调工程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 间分配上来看,夏秋季节多,冬春季 节少;从空间分布上来看,东部多西 部少,南方多北方少。秦岭——淮河 是我国南方丰水区和北方缺水区的一 条重要分界线,也是我国湿润区与半 湿润区的分界线。从我国各大江河径 流量来看,长江、珠江、黑龙江水资 源总量较丰富,而黄河、淮河、海河、滦河、辽河径流量较少,水资源十分紧张。再加上近几十年来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加剧了北方水资源紧缺的程度。此外,我国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也较低,浪费和污染都相当严重。因此,近几十年来,淡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着我国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必须实行跨流域调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到北方来。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三线: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规划分三期实施。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规划线路开挖渠道输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巴基斯坦】 西水东调工程

西安市引乾济石调水工程 -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 西安市引乾济石调水工程竣工验收 鉴定书 二○○七年十一月 西安市引乾济石调水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

西安市引乾济石调水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 验收主持单位: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项目法人:西安市引乾济石调水工程建设管理处 设计单位:西安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西安分院 施工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河海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华水水电开发总公司 西安市源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市水利建设工程总公司 西安市长安建筑工程总公司 监理单位:西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中心 质量监督单位:陕西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 西安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 运行管理单位:西安市引乾济石调水工程管理中心 竣工验收日期:2007年11月1日至2007年11月2日 竣工验收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西安市引乾济石调水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 2007年11月1日至2日,省发改委在西安主持召开了西安市引乾济石调水工程(下称“引乾济石调水工程”)竣工验收会议。会议成立了由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水利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局、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水务局、财政局、审计局、城市建设档案馆、商洛市发改委、柞水县政府等单位代表以及特邀专家组成的西安市引乾济石调水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竣工验收委员会听取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工程质量评定报告及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报告,观看了有关声像资料,现场查验了工程,查阅了有关资料,进行了认真讨论和评审,依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30号令),参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形成竣工验收鉴定意见如下: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位置及主要建设内容 引乾济石调水工程是省内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实施的项目之一,是将汉江支流乾佑河水穿越秦岭调入渭河流域石砭峪水库。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陕计项目 [2003]890号文批准工程初步设计,确定年调水量为4697万 m3,概算总投资20100万元。工程建成后,对解决西安市水资源短缺,增加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补充生态环境用水,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和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引乾济石调水工程为Ⅳ等工程,主要由秦岭输水隧洞和岭南引

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的影响

南水北调对区域生态的影响 地理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11级20110514756 李勘 引言: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人类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展经济而实施的一项大规模的人工工程。它使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人类的意志在时间和空间上重新分配,从而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人们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但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流域间水资源的自然地理分布,水源区、输水区和受水区水文情势将发生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有利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1南水北调的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工程量最浩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1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 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 是解决我国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战略性工程。一是雅砻江引水线从雅砻江长须附近修建枢纽, 自流引水到黄河支流恰给弄。二是通天河引水线,即在雅砻江引水先期开发条件下的二期工程。在通天河同加附近建枢纽自流引水到雅砻江, 再由雅砻江引水到黄河支流恰给弄。三是大渡河引水线,在大渡河上游足木足河斜尔尕附近修建枢纽抽水到黄河支流贾曲。 1.2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 从长江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 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 终点北京。远景考虑从长江三峡水库或以下长江干流引水, 增加北调水量。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等优点, 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中线工程供水范围主要是唐白河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的中西部,中线工程可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 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增加供水,推动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1.3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 从长江下游引水, 基本沿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上, 向黄淮海平原东部供水, 终点天津。长江下游水量丰富,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抽水, 水源充沛, 调水量取决于引水工程规模。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

收稿日期:2005-07-15 作者简介:方 妍,女,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编号:1001-4179(2005)10-0009-02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 方 妍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跨流域调水是人类为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展经济而采取的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大规模工程措施,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简要地介绍了国外已建、在建和规划设计中比较著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论述了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建设前景,同时就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评价,这对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 键 词: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配置中图分类号:TV68 文献标识码:A 1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现状与前景 1.1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发展现状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400年前古埃及为了满足今埃塞俄比亚境内南部的灌溉和航运要求,国王默内尔下令兴建世界上第一条跨流域调水工程,引尼罗河水灌溉沿线土地,促进了埃及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上总共不过数十条引水灌溉渠道,能称得上 跨流域调水工程 的就更少。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兴建了160多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比较著名的国外工程有: (1)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它从印度河自流引水向巴基斯坦东部地区供水,共建8条输水渠,渠线总长622km,输水流量116~614m 3 s,是目前世界上调水量最大的工程,堪称平原地区明渠自流引水的典范。 (2)美国的中央河谷工程。它从萨克拉门托流域引水,经8座高扬程提水泵站(总扬程为1151m)向圣华金三角洲地区供水,输水渠道总长800km,年调水量37亿m 3,是最早建成的单级提水扬程最大(857m)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3)美国的加州调水工程。它是从萨克拉门托河左岸支流费瑟河引水,经7级共22座大型提水泵站(总扬程达2085m,总驱动功率250万kW)提水送至加州南部地区,输水距离总长1318k m,是目前调水扬程最高、输水距离最长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4)澳大利亚的雪山调水工程。这是一项利用自然落差,从雪山河向墨累河水系调水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发电工程。利用落差建立水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375.6万kW,年发电量50亿k W !h,是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5)秘鲁的马赫斯调水工程。工程引水流量为260m 3 s,灌溉干旱区耕地6万hm 2,全部在海拔3600~4200m 的高原上施 工,输水干线有27段隧洞,总长95km,穿越分水岭的隧洞长达15km,埋深在地面以下1000m,是目前世界上已完成的最艰巨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6)哈萨克斯坦的额尔齐斯调水工程。工程年调水量25亿m 3,输水沿线有22级提水泵站(共26座),总扬程418m,是目前世界上梯级泵站级数最多的大流量、低扬程跨流域调水工程。 (7)加拿大的丘吉尔调水工程。该工程是从丘吉尔河向冉特河和本特伍德河调水供发电用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水流量达850m 3 s,且基本上是利用天然河床,很少人工整治,是目前世界上利用自然河床实行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的典型。 (8)德国的巴伐利亚调水工程。该工程从阿尔特米尔河和多瑙河调水至雷格尼兹河和美因河,年平均调水1.5亿m 3,在干旱年份,调水量增加到3.0亿m 3。德国巴伐利亚州调水工程以生态环保为主要目的,这在世界上已建和在建的调水工程中是不常见的。 (9)南非的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该工程地跨莱索托和南非两国,工程的95%建在莱索托境内,只有5%建在南非境内。预期工期长达30a(计划到2020年完工)。工程投入运行后,莱索托向南非的输水能力达70m 3 s 。 (10)利比亚人工运河工程。工程的年调水量为25亿m 3,输水总干线长4500k m,计划总投资300亿美元。现第1、2期工程已经结束,第3期正在施工之中。利比亚的人工河工程是世界上已建和在建的最长的管道调水工程,它以地下水为调水水源,这在世界跨流域调水工程中也是很少见的。 1.2 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的前景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一方面继续开展大量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又提出一些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计划。其中比较著名的国外工程有: 1.2.1 北美水电联合计划 北美水电联合计划是一项国际间跨流域调水计划,该方案 第36卷第10期人 民 长 江Vol.36,No.102005年10月 Yangtze River Oct., 2005

世界著名调水工程及意义

世界著名调水工程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正在实施的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远距离、跨流域、 跨省市调水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 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 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 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 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 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它也是全美最大的多目标开发工程。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海岸,北部气候湿润多雨,萨克拉门托 河水系水量丰沛。南部气候干燥,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美国著 名的阳光地带,那里生活着该州2/3的人口,水源却与人口成反比例。1960年,加州进行了全民投票公决,以51%的支持率使调水决策获得通过。于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北水南调工程开工了。从加州最北边的 奥罗维尔湖到最南端的佩里斯湖,整个调水工程主干道南北绵延1000 多公里,占加州南北总长度的2/3,该工程经过了13年的努力,终于在1973年完成了输水主管道的建设。目前,加州北水南调工程的年调水 量达49.3亿立方米,供加州南部2000万人使用,即全州2/3人口因此受益。这些北水70%用于城市,30%用于农村,60万英亩的农田靠它灌溉。 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 澳大利亚虽然地广人稀,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不少,可是澳洲大陆 全境年均降水量仅47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少的大陆,其内陆部分地区存在着干旱缺水较为严重的状况。为了解决那里缺水的问题,澳 大利亚从1949年开始修建一个规模宏大的雪山调水工程,直至1975年完全竣工,历时26年。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雪山东坡斯诺伊河的一部分多余水量引向西坡的缺水地区。沿途还利用水位落差发电,供应 首都堪培拉和墨尔本、悉尼等城市。雪山调水工程包括7座水电站、8 0公里引水管道、11条共145公里压力隧洞、16座大坝及其形成的调节水库、1座泵站、510公里330千伏高压电网等等,是澳大利亚跨州界、跨流域,集发电、调水功能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较为复杂 的大型调水工程。它能对墨累达岭河流域几个州进行供水,取得了相 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埃及横跨亚、非两大洲调水工程 埃及国土面积100万余平方公里,绝大部分为沙化地和沙漠,适宜

盘点世界各国减压方式

盘点:世界各国与众不同的减压方式在生活中,人们都会遇到不尽人意的事。同事勾心斗角、夫妻不睦、效率低下……这一切让人压力很大,导致情绪失衡,对心灵造成创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减压方式,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人民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也有他们各自独特的减压习惯,能为生活带来轻松。 法国:品尝红酒 法国人下班回家并不急于做饭,而是先倒上一杯葡萄酒,配上腰果,作为零压力之夜的开始。红酒是法国文化的一部分,法国人品尝红酒是感受文化的过程,能巧妙地将压力转移。喝红酒几乎融入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也为他们带来轻松和愉悦。 俄罗斯:桑拿浴 俄罗斯人会采用蒸桑拿和热水浴的方式减压,常年的寒冷养成了他们这种生活习惯。每天饭后坐在桑拿间里被蒸得大汗淋漓,或感受热水淋在皮肤上的温暖,都会让心灵感到安稳。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了这种热水浴减压的效果。丹麦:晒太阳 同样寒冷的丹麦有另一种苦恼,那里的冬季天黑得早,长夜和严寒是季节性情感障碍的促发因素。常年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丹麦人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这让他们心情豁然开朗。 比利时:家庭聚会 比利时一项研究称,与朋友分享乐趣能让人体释放“减压激素”——后叶催产素。这也是为什么爱尔兰人喜欢组织温馨的家庭聚会的原因,因为其乐融融的氛

围能缓解压力。当然,他们不将聚会当成负担,朋友相聚就好,没必要追求尽善尽美。 瑞典:喝咖啡 与丹麦同在北欧的瑞典,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有专门的咖啡时间。一到那时,人们就会结伴走向咖啡厅,这里配备了拿铁咖啡、奶昔和甜点。这是瑞典人从1700年以来养成的文化习俗,他们不会为这种“懈怠”感到愧疚,反而能提高效率,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称,这种“咖啡时间”能让工作效率提高10%—15%。 泰国:按摩 在炎热的泰国,人们习惯在下班后享受伴侣的按摩。为对方揉揉脖子、捏捏肩膀,既能舒缓压力,又能增进感情。已有研究证实,按摩能刺激大脑释放血清素,这是一种天然的抗抑郁剂,泰国人则早早地将这一研究结果用于生活。 土耳其:音乐、风景画 土耳其人会以欣赏美的事物来减压,如听听轻音乐、钢琴曲,或欣赏风景画。他们还会在记事本里记下幸福的往事,有压力时就读读。美国哈佛大学的压力管理专家艾伦·兰格博士认为,压力常会带来消极的想法,这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美好的事物上,就能将消极的想法赶出大脑。看喜剧也是常用的减压方法。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发现,开怀大笑能让胃部肌肉收缩,促进能产生愉悦感的内啡肽释放。 英国:看恐怖片 英国专家认为,人们感到工作有压力时,是源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此时,需要是鼓励,是打起精神。所以与其通过放松技巧来克服压力,倒不如激励自己

我国调水工程线路知识讲解

我国主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简介 一.南水北调工程 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 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 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嘴处穿过黄河, 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 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

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二.引滦入津工程 水源短缺制约天 津城市的建设发展,影 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为了解决城市用水问 题,国务院于1981年 9月决定兴建引滦入津 输水工程,跨流域从 300多公里以外引滦 河水。工程起点为河北 迁西县大黑汀水库,穿 燕山余脉,使滦河水西 流,循黎河入于桥水 库,经州河、蓟运河, 转输水明渠,引入天津市区。整个引水工程途经河北省迁西县、遵化县及天津市

国内典型调水工程简介

国内典型调水工程简介 我国是世界上从事调水工程建设最早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为解决缺水城市和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我国陆续建设了数十座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这些调水工程大都分布在东南沿海和西北地区,其中上世纪70年代以前修建的调水工程多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标。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城市水资源相对稀缺程度加剧、水污染严重,因此后期上马的调水工程多以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而且原来许多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工程也逐步让位于城市供水。较为典型的当属引滦入津、江水北调和引黄济青等调水工程。 一、引滦入津调水工程 引滦入津调水工程是目前我国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从滦河干流中游引水至天津市,以满足天津城市生活、工业和蔬菜基地供水的需要,设计年引水量10亿3m。 引滦入津工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引滦枢纽工程和引滦入津输水工程。引滦枢纽工程由潘家口水利枢纽、大黑汀水利枢纽和枢纽分水闸三部分组成。引滦入津输水工程输水线路总长234km,沿途设三级泵站和两座调蓄水库。引滦入津调水工程于1983年建成通水。 引滦入津工程的建成,结束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和部分城镇居民近百万人长期喝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缓解了城乡用水矛盾,改善了投资环境,为天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减少了地下水开采,有效控制了地面沉降,净化美化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二、江水北调工程 江水北调工程是江苏省的一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东线规划中的先期工程。工程以长江北岸的江都和高港水利枢纽为起点,通过抽提和自流方式引取长江水至苏北里下河地区和淮北灌区,以满足苏北地区农业灌溉、滩涂开发和生活工业用水需求。 工程以农业灌溉为主,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东引部分,利用泰州引江河、新通扬运河两条渠线引水,以自流灌溉为主,其中于1999年完成的泰州引江河一期工程引水规模为3003/ m s。二是北调部分,以京杭大运河、泰州引江河和徐洪河为主要输水线路,利用洪泽湖、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评价

精心整理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的依据和内容 经济评价的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2、《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 3、《StudyofPrioritisationofHighwayInvestmentsandImprovingFeasibilityStudyMethodologies》(WorldBank,1995); 4、《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讨论稿,1997年),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 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原国家计委。 经济评价内容 根据本项目未来运营管理方式和实际情况,项目经济评价针本报告提出的工程推荐方案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8.2国民经济评价

运营期费用中材料、人工等均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因此不进行调整。 本项目运营期养护管理费用按5万元/年/公里计算,并每年递增3%,大修费按每公里30万元计算。 国民经济效益计算 国民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的资金投入条件下,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本项目经济效益包括路网范围内,项目使用者的费用节约,包括汽车营运成本的节约,旅客在途时间节约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效益等三个方面。 1 B (1) 11 B (2) 12 成本(元/车公里); (3)汽车运输成本 按照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汽车运输成本也应作调整。本项目仅对在运输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燃料、轮胎、人工及配件、折旧等进行调整。 汽车运输经济成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与汽车行驶距离有关,包括燃料消耗、润滑油消耗、轮胎消耗、维修费用和汽车运距折旧费用;另一部分与汽车使用时间有关,包括汽车时间折旧、人工工资、管理费用、保险费用、执照费和税费。 影响汽车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为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不同的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所产生的汽车运输成本是不同的。参考《StudyofPrioritisationofHighwayInvestmentsandImprovingFeasibilityStudyMethodologies》(WorldBank,1995)的研究成果,考虑不同道路状况及不同交通状况对汽车运输成本各主要因素的影响,分别进行调整。 在确定本项目的汽车运输成本时,首先按照汽车在特定的道路及交通条件(基准条件)下的运营状况,确定汽车运输的基本消耗及基本费用。然后,根据本项目具体的地形条件、道路状况和特征年的交通状况,调整基本消耗,根据影子价格确定特征年的汽车运输成本。

跨区域调水对国内外影响

跨区域调水对国内外影响 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的一项有效措施,是促进缺水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上世纪中叶为满足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跨流域调水规划应运而生。一方面,调水工程发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另一方面,调水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存在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因此,总结世界各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经验,分析研究有效的建设运营模式对于改进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调水工程 是美国为解决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和南部地区干旱缺水及城市发展需要而建设的4项调水工程之一,其部分目标与中央河谷工程相同,并把调水范围延伸到加州南部的洛杉矶地区。 加州调水工程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及水资源的使用方式和状况,对水源地区、沿途输水区以及受水区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影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鱼类和野生物及栖息地的影响,二是水源地及调水工程沿线河流水质的影响。随着公众和政府对由大型调水工程导致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的认识越来越高相应的法规、条例、以及各种工程补救措施及调水工程运行管理改善措施相应出台。正是通过这些法规法案以及各种恢复措施,使得由于中央河谷工程而产生的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逐年得到降低和恢复。 二、利比亚“大人工河”工程 1983年利比亚决定实施“大人工河”计划,把南部撒哈拉沙漠中的4处地下水抽上来,分别用管道远距离送到北部沿海地区,并联成全国统一的地下供水管网。“大人工河”工程虽然已经分部分期完成部分工程并投入使用,但至今尚未完全完成。尽管目前利比亚国内的紧张局势有可能威胁该工程的进展,但“大人工河”项目的最后两阶段还是会按计划在今后的20年内完成,连接之前已铺设好的各个子系统以及剩余城市,整个系统建成后能为382850英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 三、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 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是以色列最大的工程项目,也是以色列国家输水工程。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加利利湖(太巴列湖),受水地区为以色列中南部。北水南调工程的建设,利用北方的水资源和南部充足的光热条件,生产出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该工程既改善了以色列水资源配置的不利状况,缓解了制约南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也改善了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

跨流域调水工程

1.水资源人均量少,时空分配不均匀,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不匹配的地区,资源性缺水最严重 3.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利用量富余多 4.长期缺水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恶化,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 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除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外,还应采取那些措施? 兴修水库、节约用水、控制人口增长、植树造林、提高水价、雨季回灌地下水等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①经济效益: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缓解受水区的生产用水,促进受水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 ②社会效益: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地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③生态效益:改善地下水超采状况,缓解地下水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扩大,防止污染、改善水质问题,提高当地饮水质量;改善湿地退化、海水倒灌、土地沙化、泥沙淤积等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保证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2.改善地下水超采,缓解地下水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扩大,防止污染、改善水质问题,提高当地饮水质量;改善湿地退化、海水倒灌、土地沙化、泥沙淤积等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3. 尽可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二次污染;防止工农业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最大限度地发挥南水北调的功用)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渍化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2.3.1 调水的有利影响 (1)对调入地区的社会经济效益 由于调水目的不同,调入区受到的效益也不同。主要的效益有:灌溉供水效益,接济人民生产生活必需的水源,给缺水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电效益,利用输水落差发电,如加拿大魁北克工程,发电装机容量达1019万kw;其它效益,调水可以增加通行线路和里程,促进航运事业发展,降低运输成本,加强区域经济交流;调水可以把营养盐带入调水体系,有利于饵料生物和鱼类生长与繁殖,促进渔业发展;调水还可以使径污比增高,改善水质,扩大水域,造人工和生态景观,发展旅游、娱乐业等。 2.3.2 对调入地区的生态效益 调水可以使缺水地区增加水域,使得水圈和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的垂直水气交换加强,回生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 (3)缓解调出地区的洪水威胁——防洪效益 因修建调出水地区工程,汛期可削减洪峰滞蓄洪水,能有效缓解洪水威胁。如南水北调中线的汉江丹江口枢纽工程,大坝将加高,防洪库容增大,防洪能力提高,在和三峡水库联合运行的有利条件下,通过合理调度,可避免诸如1935年的汉江特大洪水的灾害。 2.3.3对调出水地区的不利影响 (1)径流减小,影响调出地区用水,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经济发展,调出地区用水可能大幅增加,因此设计引水量时,必须充分考虑。 (2)移民问题。调水工程移民涉及众多领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人的生存权和居住权的调整,是当今世界性的难题。 (3)可能引起生态环境用水不足,引发一系列生态灾难。 (4)水库影响问题。水库作为调水工程主要调节建筑物形式,对环境影响非常复杂,其涉及水源的水文学、水化学、水生物学和流体热力学等学科,其不利影响在对工程建设影响环境评价中应予以足够重视。其影响集中体现在:①对陆地生镜的影响,表现为植被受毁坏、动物遭毁灭、野生动物的迁移、移栖途径的毁坏或中断、繁殖地的破坏及活动范围的隔离等;②对水生生境的影响,引起流速、水温、水质发生变化,天然迁栖途径受到阻挡和破坏,从而对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③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如筑坝建库后,库区易发生泥沙淤积,而下游河床及部分河口,由于缺少泥沙补给,易发生冲刷等。④地质灾害。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崩岸、滑坡、消落带等不良地质灾害。⑤其它影响。如:大坝运行不当,工程质量问题,或遇到超标准的负荷,战争带来的人为破坏等造成的溃坝;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尤其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文物古迹极多,水库库区淹没后可能对文物和景观带来影响。 (5)水量减少,污染可能加重。对水质、营养水平、重金属浓度、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6)在水量调出区的下游及河口地区,因下游流量减少,可能会引起河口咸水倒灌,水质恶化,破坏下游及河口区的生态环境。 2.3.3对调入水地区的不利影响 (1)疾病传入 在调水过程中某些有害物质和元素,在不同地域因冲而减,或因滞而增,客观上造成某些病毒病菌的传播,使伤寒、痢疾、霍乱等得以蔓延。也可引起水中某种化学成分缺少或过量造成区域性疾病,血吸虫病的扩散以及增加蚊虫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2)外来物种入侵的加剧。对于水生外来物种而言,调水工程无疑扩大其入侵和生存的空间,给本来就已严峻的防治工作雪上加霜。 (3)污染的输入。一旦发生大范围的水污染突发事件,若处理不及时,监控措施不到位,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生态灾难。 2.3.4 对调水河道、渠道等的不利影响 (1)利用原河床调水,势必增加流量和流速,易引起河床不稳定。如巴基斯坦调水工程,在河道中设置拦河坝,使泥沙沉淀,河床淤高,减弱河道排水能力,阻断了地面排水出路。 (2)输水通过区的环境影响主要发生在干渠与支渠沿线。渠道渗漏会影响所经地段的土壤与地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