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站站场平面图(74个站场)(参考)

车站站场平面图(74个站场)(参考)

车站站场平面图(74个站场)(参考)
车站站场平面图(74个站场)(参考)

1号站场

2号站场

3号站场

4号站场

5号站场

6号站场

7号站场

8号站场

9号站场

10号站场

11号站场

12号站场

13号站场

14号站场

15号站场

16号站场

17号站场

18号站场

19号站场

铁路桥梁曲线布置

铁路桥梁曲线布置中:平分中矢法和切线法相关概念 这只有在曲线桥中才会出现这个名词的: 由于曲线桥的路线中线是曲线,而所用的梁是直的,因此路线中线与梁的中线不能完全吻合。梁在曲线上的布置,是使个梁跨的中线联结起来,成为与路中线基本相符的折线,这条折线成为桥梁的工作线。墩、台中心一般就位于这条折线转折角的顶点上。在桥梁设计中,梁中心线的两端并不是位于路线中线上,而是向外侧移动了一段距离E,E称为偏距。如果偏距E为梁长为弦线中失值的一半,这种布梁方法称为平分中矢布置。如果E等于中失值,称为切线布置。 偏移距的算法 曲线桥的墩位中心是不在线路中线上,偏距E的计算方法如

下:先确定梁的布置是切线布置,还是平分中矢布置,计算公式不同哟。 1. 圆曲线:切线布置E=L*L/(8*R), 平分中矢布置E=L*L/(16*R) 2. 缓和曲线:切线布置E=L*L*t/(8*R*l) 平分中矢布置:E=L*L*t/(16*R*l)其中:R-圆曲线半径, L-交点距, l- 缓和曲线长, t-计算点至ZH(HZ)的距离。 关于连续梁与简支梁过渡墩的布置 连续梁在曲线上,由于梁可以弯做,所以它下面的墩子是用不着外偏的,但是它相邻孔的简支梁下面的墩却要外偏,如果曲线半径很小,这个偏值很大,这样就造成了连续梁下面的墩子不偏,相邻孔简支梁的墩子外偏,显然简支梁无法架梁了,因为没有了梁缝。还是求高人解答。 这个问题本来是我看上面的问题时在筑龙论坛看到的,也没

注意。后来我负责的一个桥也有这个问题才注意的。图纸上写的是:联间墩的简支梁支座根据该侧偏角、偏距确定,连续梁支座按照径向布置确定。这个可能干过的都觉得很明确了,但我不敢确定,后来问了总工和设计院的才确定的。呵呵。。就是过渡墩不用偏,简支侧支座要偏移。 至于曲线半径大小,是否需要进行偏移,要看偏距大小和验标的要求了,桩基,墩身,支座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铁路线路平面图和纵面图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铁路线路的平面及平面图 一条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线路中心线表示的。中心线点的位置是在路肩连线CD的中点O,如图2-1-2所示。 图2-1-2铁路线路中心线点的位置 (一)铁路线路平面的组成要素 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纵断面。 从运营的观点来看,最理想的线路是既直又平的线路。但是天然地面情况复杂多变(有山、水、沙漠、森林、矿区、城镇等障碍物和建筑物),如果把铁路修得过于平直,就会造成工程数量和工程费用大,且工期长,这样既不经济,又不合理,有时也不现实。从工程的角度来看,铁路线路最好是随自然地形起伏变化,这样,既可以减少工程数量、降低造价,甚至可以缩短工期。但是这会给列车运营造成很大困难,甚至影响铁路行车的安全与平稳。 选定铁路线路的空间位置,应该综合考虑工程和运营的要求,通过方案比较,在满足运营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如某条铁路经过A、B、C三点(图2-1-3),如果把AB和BC分别用直线连接起来,那么在AB之间要建筑两座桥梁,在BC 之间要开凿一座隧道。在工程上是不合理、不经济的,而应分别用折线ADB和BEC来代替。在折线的转角处,则用曲线来连接。因此,直线和曲线就成为线路平面的组成要素。

图2-1-3铁路线路绕避地形障碍示意图 (二)曲线附加阻力与曲线半径 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总会受到各种阻力。阻力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归纳起来,阻力主要有两大类。 1.基本阻力 基本阻力是指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受到的阻力。包括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阻力、轮轨之间的摩擦阻力,以及钢轨接头对车轮的撞击阻力等。基本阻力在列车运行时总是存在的。 2.附加阻力 附加阻力是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除基本阻力外所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阻力、起动阻力等。附加阻力随列车运行条件或线路平、纵断面情况而定。 线路平面上有了曲线(弯道)后,给列车运行造成阻力增大和限制列车速度等不良影响。列车通过曲线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外侧车轮轮缘和外轨内侧的挤压摩擦增大;同时还由于曲线外轨长于内轨,内侧车轮在轨面上滚动时产生相对滑动,从而给运行中的列车造成一种附加阻力,称为曲线阻力。曲线阻力的大小,我国通常用下面的试验公式来计算,即: 式中ω r——单位曲线阻力(牛/千牛),即列车每一吨重量所摊曲线附加阻力值; R——曲线半径(米); 600——根据试验数据得出的常数。 这一公式适用于曲线长度大于或等于列车长度的情况。从式中可知,曲线阻力与曲线半径成反比。曲线半径越小,曲线阻力越大,运营条件就越差,说明采用大半径曲线对列车运行的影响较小。而小半径曲线亦具有容易适应困难地形的优点,对工程条件有利。因此,在设计铁路线时必须根据铁路所允许的旅客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由大到小合理的选用曲线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1.0.1为保证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符合安全、适用和卫生等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标准轨距国家铁路旅客车站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筑设计。 1.0.3铁路旅客车站站房(以下简称站房)除应按设计年度远期的客运量确定规模外,宜预留扩建的余地。易扩建的站场客运建筑可分期建设。 1.0.4铁路旅客车站的建筑规模,应根据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以下简称最高聚集人数),按表 1.0.4划分为四级。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规模的划分 1.0.5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 2.0.1 铁路旅客车站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为旅客办理客运业务,设有旅客候车和安全乘降设施,并由站前广场、站房、站场客运建筑三者组成整体的车站。 2.0.2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passengers in waiting room 旅客车站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一昼夜在候车室内瞬时(8?10min )岀现的最大候车(含送客) 人数的平均值。 2.0.3 站房平台Platform for station building 由站房外墙向城市方向延伸一定宽度,连接站房各个部位及进岀站口的平台。 2.0.4旅客车站专用场地 自站房平台外缘至相邻城市道路内缘和相邻建筑基地边缘范围内,包括旅客活动地带与人行通道、车行道、 停车场、绿化、建筑小品使用的场地。 2.0.5 公交站点Bus stop 设于站前广场内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首末站或中途站。 2.0.6 线侧下式站房Low —lying station building 旅客车站站场线路的高程高于站前广场地面高程,站房首层地面低于站台面,且高差较大,分层布置的站房。 2.0.7 高架跨线候车室Elevated overcrossing waiting room 位于旅客站台与线路上方,且与站房相连,主要为候车使用的建筑物。 2.0.8 设计行包库存件数Designed of luggage office 设计年度内最高月的日平均行包库存件数。 2.0.9 站场客运建筑Buildings for passenger traffic in station yard 在站场范围内为客运服务的站台、雨棚、地道、天桥、检票口、站台售货亭、站名牌等建筑物。第三章选址和总平面布置 3.1选址 3.1.1铁路旅客车站的选址除应符合铁路站场与枢纽总体布局和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 疋: 3.1.1.1 特大型、大型旅客车站(以下简称特大型、大型站)宜设于市区方便旅客乘降的地点;中、小型旅客车站(以下简称中、小型站)宜设于主要居民点的同侧。 3.1.1.2 宜减少拆迁或填挖方工程量较少。 3.1.1.3 宜具备必要的场地面积。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说明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说明 1.平面布置采用三分开方式,即生活区、生产区、加工区分开设置,互不干扰,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2主要临设布置:生活区分两块,食堂安排在东北角,住宿区安排在东南角。办公区安排在正南侧。加工区分成二块,钢筋加工区及钢筋堆放区、预制梁板堆放区安排在北侧方便吊运;模板脚手架堆放区靠近木工加工棚方便加工,砂石水泥砖搅拌站安排在正南,方便加工和吊运。 3主要机械设备布置: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顺序安排需要设置有: QT1-2型塔吊两台,分别覆盖拟建建筑和各加工区堆放区。井架4个, 分别在拟建建筑无法被塔吊覆盖到的角落。搅拌机、木工机械、钢筋机械、混凝土振捣器等其他施工机械。 4施工用电、用水: 施工现场有东北角接入水源电源,电源经配电室处理,水源经场内水表计量。 4.1施工用水: 本工程现场用水分为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四部分。 4.2施工用电: 本工程现场用电分为施工用电、施工机械用电、生活用电和办公用电四部分。

5施工道路及临时排水: 现场施工道路从西侧金华路引入修一条 6 米宽道路面,路两侧修300 x 300排水沟,现场施工道路在场内绕一圈从金华路引出。 6现场消防管理: 6.1 在重点部位如装饰材料库房、配电房、办公室、油料库、木工加工棚、门窗堆放区、模板堆放区等处根据其消防控制特点设置干粉或泡沫灭水器。 6.2落实消防责任,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组建项目义消队,队员8?10 人,接受公司及专业部门培训,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确保安全生产。 7施工围墙: 7.1施工围墙加高至2.5m,顶部作砖砌坡面,墙面抹灰刷外墙涂料,作彩绘饰面。

铁路线路平面图和纵面图

铁路线路的平面与纵断面 一、铁路线路的平面及平面图 一条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就是用它的线路中心线表示的。中心线点的位置就是在路肩连线CD的中点O,如图2-1-2所示。 图2-1-2铁路线路中心线点的位置 (一)铁路线路平面的组成要素 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纵断面。 从运营的观点来瞧,最理想的线路就是既直又平的线路。但就是天然地面情况复杂多变(有山、水、沙漠、森林、矿区、城镇等障碍物与建筑物),如果把铁路修得过于平直,就会造成工程数量与工程费用大,且工期长,这样既不经济,又不合理,有时也不现实。从工程的角度来瞧,铁路线路最好就是随自然地形起伏变化,这样,既可以减少工程数量、降低造价,甚至可以缩短工期。但就是这会给列车运营造成很大困难,甚至影响铁路行车的安全与平稳。 选定铁路线路的空间位置,应该综合考虑工程与运营的要求,通过方案比较,在满足运营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如某条铁路经过A、B、C三点(图2-1-3),如果把AB与BC分别用直线连接起来,那么在AB之间要建筑两座桥梁,在BC之间要开凿一座隧道。在工程上就是不合理、不经济的,而应分别用折线ADB与BEC来代替。在折线的转角处,则用曲线来连接。因此,直线与曲线就成为线路平面的组成要素。

图2-1-3铁路线路绕避地形障碍示意图 (二)曲线附加阻力与曲线半径 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总会受到各种阻力。阻力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归纳起来,阻力主要有两大类。 1、基本阻力 基本阻力就是指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受到的阻力。包括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阻力、轮轨之间的摩擦阻力,以及钢轨接头对车轮的撞击阻力等。基本阻力在列车运行时总就是存在的。 2、附加阻力 附加阻力就是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除基本阻力外所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阻力、起动阻力等。附加阻力随列车运行条件或线路平、纵断面情况而定。 线路平面上有了曲线(弯道)后,给列车运行造成阻力增大与限制列车速度等不良影响。列车通过曲线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外侧车轮轮缘与外轨内侧的挤压摩擦增大;同时还由于曲线外轨长于内轨,内侧车轮在轨面上滚动时产生相对滑动,从而给运行中的列车造成一种附加阻力,称为曲线阻力。曲线阻力的大小,我国通常用下面的试验公式来计算,即: 式中ω r——单位曲线阻力(牛/千牛),即列车每一吨重量所摊曲线附加阻力值; R——曲线半径(米); 600——根据试验数据得出的常数。 这一公式适用于曲线长度大于或等于列车长度的情况。从式中可知,曲线阻力与曲线半径成反比。曲线半径越小,曲线阻力越大,运营条件就越差,说明采用大半径曲线对列车运行的影响较小。而小半径曲线亦具有容易适应困难地形的优点,对工程条件有利。因此,在设计铁路线时必须根据铁路所允许的旅客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由大到小合理的选用曲线半径。为了测设、施工与养护的方便,曲线半径一般应取50米、100米的整数倍,即12000米、10000

铁路线路及站场习题库

铁路线路及站场题库 第一章路基及桥隧建筑物 1、路基是由()和为确保路基本体能正常使用而必须修建的路基防护加固,排水建筑物等组成。 路基本体 2、铁道路基断面形式包括路堤式,路堑式,(),半堤式,半堑式,半堤半堑式。 不填不挖式 3、常见的路基病害有(),路基冻胀,滑坡和边坡塌方。 翻浆冒泥 4、铁道线路由路基,轨道及()所组成。 桥隧建筑物 5、铁道线路在跨越江河、深谷、公路或其他铁道线路时都要修建()。 桥梁 6、隧道一般由()、衬砌、洞门、避人洞和避车洞几部分组成。 洞身 7、()是埋设在路堤下部的填土中,用以通过水流和行人的建筑物。 涵洞 8、路堤式路基是指线路设计标高高于天然地面,经挖方修筑而成的路基。() 错 9、路基冻胀的整治方法关键是排除地表水和降低地下水位。() 对 10、桥梁所承受的荷载是固定的。()

错 11、桥梁中,每个桥跨两支点间的距离,叫()。 A、桥跨 B、跨度 C、桥长 D、净空 C 12、铁路桥梁按长度分类,若桥长是180米,则该桥是()。 C 13 A B 14 15 16 17 的是涵洞,孔径大于6m的是桥梁。 18、隧道内避人洞和避车洞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设置? 避人洞和避车洞指设于隧道内两侧边墙上交错排列的附属建筑物,是为列车通过时便于工作人员、行人及运料小车躲避而修建的。避车洞每隔300m设一个,避人洞在相邻避车洞之间每隔60m设一个。

第二章轨道 1、轨道由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道岔和()组成。 防爬设备 2、在线路同一断面处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的高差简称()。 水平 3、钢轨工作边纵向的()叫轨道的方向,简称轨向。 平顺程度 ## 4、轨距分为直线轨距和()。 曲线轨距 5、轨道上一般钢轨顶面纵向()的现象叫前后高低,简称高低。 凹凸不平 6、钢轨的类型或强度以()的大致重量来表示。 每米 7、轨枕按用途分主要有普通轨枕,()和岔枕三种。 桥枕 8、曲线轨距加宽时应保持外轨不动,将内轨向曲线中心方向移动。() 对 9、轨距是指两股钢轨头部之间的距离。() 错 10、同一车轴上两车轮之间的距离叫做游间。() 错 11、将钢轨固定在轨枕上,并保持其稳固位置,防止钢轨作相对于轨枕的纵向移动得是()。

铁路桥梁曲线布置

铁路桥梁曲线布置中:平分中矢法和切线法 相关概念 这只有在曲线桥中才会出现这个名词的: 由于曲线桥的路线中线是曲线,而所用的梁是直的,因此路线中线与梁的中线不能完全吻合。梁在曲线上的布置,是使个梁跨的中线联结起来,成为与路中线基本相符的折线,这条折线成为桥梁的工作线。墩、台中心一般就位于这条折线转折角的顶点上。在桥梁设计中,梁中心线的两端并不是位于路线中线上,而是向外侧移动了一段距离E,E称为偏距。如果偏距E为梁长为弦线中失值的一半,这种布梁方法称为平分中矢布置。如果E等于中失值,称为切线布置。 偏移距的算法

曲线桥的墩位中心是不在线路中线上,偏距E的计算方法如下:先确定梁的布置是切线布置,还是平分中矢布置,计算公式不同哟。 1. 圆曲线:切线布置 E=L*L/(8*R), 平分中矢布置 E=L*L/(16*R) 2. 缓和曲线:切线布置 E=L*L*t/(8*R*l) 平分中矢布置:E=L*L*t/(16*R*l) 其中:R-圆曲线半径, L-交点距, l- 缓和曲线长, t-计算点至ZH(HZ)的距离。 关于连续梁与简支梁过渡墩的布置 连续梁在曲线上,由于梁可以弯做,所以它下面的墩子是用不着外偏的,但是它相邻孔的简支梁下面的墩却要外偏,如果曲线半径很小,这个偏值很大,这样就造成了连续梁下面的墩子不偏,相邻孔简支梁的墩子外偏,显然简支梁无法架梁了,因为没有了梁缝。还是求高人解答。

这个问题本来是我看上面的问题时在筑龙论坛看到的,也没注意。后来我负责的一个桥也有这个问题才注意的。图纸上写的是:联间墩的简支梁支座根据该侧偏角、偏距确定,连续梁支座按照径向布置确定。这个可能干过的都觉得很明确了,但我不敢确定,后来问了总工和设计院的才确定的。呵呵。。就是过渡墩不用偏,简支侧支座要偏移。 至于曲线半径大小,是否需要进行偏移,要看偏距大小和验标的要求了,桩基,墩身,支座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是根据站场缩尺平面图绘制成的有关设备布置情况的技术图纸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是根据站场缩尺平面图绘制成的有关设备布置情况的技术图纸,它所含的内容是电气集中所有后续技术图纸的设计依据。 绘制信号平面布置图时应包括以下内容: 1、信号楼及设置位置,并标出公里标以及其外墙至最近线路中心的距离(m,下同)。 2、联锁区的全部线路以及与联锁区有密切联系的非联锁区线路的入口。 3、联锁区的全部道岔,并应标出每组道岔的岔间距信号楼中心的距离(统算坐标,下同)。 4、信号机的布置及每架信号机的坐标点。 5、股道上及咽喉区内与信号机有关的,及侵入限界的绝缘节处的警冲标位置。 6、分割轨道区段的轨端绝缘节,并应标明绝缘节的坐标(与信号机同一坐标的渡线上的绝缘节除外)。 7、车站股道应以箭头表示其接车方向。当某一股道仅作为接车线时,在图中应与同时具有接、发车性质的线区分开;正线应以粗线条表明;各股道间要表明间距;如为机车运行线或股道上接发超限货物列车时都要表明相应符号。 8、对集中道岔、色灯信号机、股道及轨道电路区段均应标出编号和名称。 9、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超过0.6%的下坡道时,应画出接近车站的制动距离内线路坡道示意图。 10、如有局控道岔时,应将局控道岔用圆圈标出,并标明局控盘的坐标。 11、应附有道岔类型及股道有效长度的统计表。 下面就我所设计的站场平面布置图中的内容、要求及设计方法做如下说明: 一、联锁区的划分 在信号平面布置图内只包括联锁区内的线路和道岔以及与联锁区有密切联系的非联锁区线路,因此在拿到站场缩尺平面后应首先确定联锁区的范围。只有联锁区内的道岔,才需要由信号楼集中控制,也只有在联锁区内的信号设备,才需要考虑联锁关系。因此,确定联

铁路曲线要素的测设

铁路曲线要素的测设、计算与精度分析 摘要 铁路线路平面曲线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圆曲线,主要用于专用线和行车速度不高的线路上,另一种是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铁路干线上均用此种曲线。曲线的五大要素,ZH(直缓点)、HY(缓圆点)、QZ(曲中点)、YH(圆缓点)、HZ(缓直点),是曲线的重要线形特征 铁路曲线测设一般分两步进行,先测设曲线主点,然后依据主点详细测设曲线上的任意点。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就铁路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任一点坐标的计算及法向方位角的计算进行实例解析。 绪论 一、工程测量学概述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工程测量的特点是应用基本的测量理论、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结合具体的工程特点采川具有特殊性的施测工绘方法。它是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及普通测量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程工中的具体应用。 工程建设一般可分为:勘测设计、建设施工、生产运营三个阶段。 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任务是测绘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是在建立测绘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 建设施工阶段的测量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或构筑物各部分的平而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安装的依据(简称为标定);是在建立仁程控制网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的施工几测量。 生产运营阶段的测量主要任务是竣工验收测量和变形监测等测量工作。 工程测量按所服务的工程种类,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梁与隧道工程测量、矿石工程测量、城市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等。此外,还将用于大型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和变形监测称为高精度工程测量;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称为工程摄

有关铁路线路的知识

有关铁路线路的知识 2009-03-10 22:36:1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铁路线路 第一节 概述 一、铁路勘测设计 二、铁路等级和技术标准 1 、铁路等级 注: ( 1 )远期:指交付运营后第 10 年; ( 2 )年客货运量为重车方向的货运量与客车对数折算的货运量之和。每天 1 对旅客列车按 1.0Mt ( Mt :百万吨)货 运量折算。 2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包括: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 度和闭塞类型等。这些标准是确定铁路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一条铁路选用不同的标准对设计线的工程造价和运营质量有重大影响,同时又是确定设计线的工程标准和设备类型的依据。 OP asoya 管理员 ? 个人空间 ? 发短消 第二节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中心线来表示的。线路中心线是指距外轨 半个轨距的铅垂线 AB 与两路肩边缘水平连线 CD 交点 O 的纵向连线。 如下图所示: 线路横断面 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 ,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 ;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 铅垂面上的投影,叫铁路线路的纵断面, 表明线路的坡度变化 。

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在线 一、铁路线路的平面及平面图 线路的平面由直线、圆曲线以及连接直线与圆曲线的缓和曲线组成。 (一)曲线 铁路线路在转向处所设的曲线为圆曲线,其基本组成要素有:曲线半径 R ,曲线转角 α ,曲线长 L ,切 线长度 T ,如下图所示: 圆曲线要素 在线路设计时,一般是先设计出 α和 R ,在按下式计算出T 及L : 曲线半径愈大,行车速度愈高,但工 程量愈大,工程费用愈高。 (二)缓和曲线 为保证列车安全,使线路平顺地由直线过渡到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过渡到直线,以避免离心力的突然产生和消 除,常需要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变化的曲线,这个曲线称为缓和曲线,如下图所示为设有缓和曲线的铁路曲线。 铁路曲线 缓和曲线的特征为:从缓和曲线所衔接的直线一端起,它的曲率半径 ρ 由无穷大逐渐减小到它所衔接的圆

铁路曲线要素的测设版本

铁路曲线要素的测设、计算与精度分析 绪论 一、工程测量学概述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工程测量的特点是应用基本的测量理论、法、技术及仪器设备,结合具体的工程特点采用具有特殊性的施工测绘法。它是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及普通测量学的理论与法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工程建设一般可分为:勘测设计、建设施工、生产运营三个阶段。 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任务是测绘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是在建立测绘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 建设施工阶段的测量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或构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简称为标定);是在建立工程控制网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的施工测量。 生产运营阶段的测量主要任务是竣工验收测量和变形监测等测量工作。 工程测量按所服务的工程种类,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梁与隧道工程测量、矿工程测量、城市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等。此外,还将用于大型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和变形监测称为高精度工程测量;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称为工程摄影测量;而将自动化的全站仪或摄影仪在计算机控制下的测量系统称为三维工业测量。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表、地下和海底)物体的空间位置,并将这些空间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存储、管理、应用的科学。它是测绘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问题是研究如测定点的空间位置。测

量学研究的容分为测定和测设两部分。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合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二、现代测量技术概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测量技术理论、法、手段逐步或已经被现代测量技术所取代,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一体的3G技术,使测量学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全球定位系统以快捷、便、高精度的地面点定位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测距、测角的控制测量法。例如,长达18km的岭隧道首次使用GPS定位技术布设了洞外的GPS控制网。 遥感技术是在航空摄影测量的基础上,随着空间技术、电子技术和地球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获取空间信息的一种法,扩大了获取地面、空间信息的围,其速度快、信息广。例如,雷达遥感技术首次在世界最高隧道---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全面检测,检测结果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各种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通过计算机对各种地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合成和管理,生成并输出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地理信息,其在城市规划管理、交通运输,测绘、环保、农业、制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北京某测绘部门以北京市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图形数据,在此基础上综合叠加地下及地面的八大类管线(包括上水、污水、电了、通信、燃气、工程管线等)以及测量控制网、规划路线等基础测绘信息,形成一个测绘数据的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了对

第6章-铁路线路工程图

第6章铁路线路工程图 小知识中国高速铁路总体规划及展望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 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 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 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四纵”客运专线:北京—上海(京沪高速铁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京港高速铁路)、北京—沈阳—哈尔滨、杭州—宁波—福州—深圳(沿海高速铁路)。 “四横”客运专线:徐州—郑州—兰州、杭州—南昌—长沙—昆明(沪昆高速铁路)、青岛—石家庄— 太原、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沪汉蓉高速铁路)。 三大城际客运系统:①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②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上海—杭州;③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深圳、广州—珠海、广州—佛山。 几个重要路段客运专线:向莆铁路自南昌枢纽引出,经江西抚州、福建沙县至莆田(福州),全长约560公里。这条铁路将构成我国中西部地区至东南沿海新的、路程更短的通道。还有九江南昌、海南东环、南京杭州、南京安庆、成棉峨、长春吉林等客运专线铁路。 中投顾问认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目前,武汉及周边城际圈、郑州及周边城际圈、长沙—株州—湘谭地区、长春—吉林等经济集中带或经济据点,均将规划修建城际铁路。除此之外,广州至南宁、广州至贵阳、成都至兰州等重要省会之间或重大城市之间,将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客运需求的增加,都将陆续修建200公里及以上的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知识目标: 1、了解《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 10058—98)、《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TB/T 10059—98)对铁路线路工程图的相关规定; 2、掌握铁路线路工程图的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 1、能掌握《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 10058—98)、《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TB/T 10059—98)在铁路线路工程图中的应用; 2、能正确识读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和路基横断面图。 新课导入 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它的基本组成包括车站、路基、桥梁、隧道、涵洞、防护工程、排水设施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本章主要介绍了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和路基横断面图,并着重强调其识读方法。 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线路中心线表示的。一条铁路是以横断面上距外轨半个轨距

客运站布置图

客运站布置图 1.客运站布置图的基本要求 (1)根据设计期客运量的要求,正确确定旅客列车到发线的数量及有效长,合理布置正线、机走线、站台及其他各项设备的位置。 (2)根据客运站的布置图类型,保证咽喉区必要的平行作业数量,使咽喉区布置紧凑,进路灵活、机动。 (3)根据站房的设计规模,合理布置站房、站台和跨线设备,保证进站旅客流线与出站旅客流线分开、行包流线与旅客流线分开,尽量减少旅客上、下车的走行距离,方便旅客乘车。 2.客运站布置图的类型 客运站的布置形式按线路的配置形式不同可分为通过式客运站、尽头式客运站和混合式客运站3种。 (1)通过式客运站。通过式客运站的优点是车站有两个咽喉区,能分别办理接发车作业,减少旅客列车到发与车底取送和机车出入段之间的交叉干扰,通过能力较大,运营条件较好;通过旅客列车除折角列车外,不必变更列车运行方向,到发线使用灵活、机动,互换性大。其缺点为与城市道路干扰较大,由于有两个咽喉区,站坪较尽头式客运站长,占用城市用地较多。 (2)尽头式客运站。尽头式客运站的优点是车站容易深入市区中心,旅客出行乘车方便,可缩短出行时间;与城市道路交叉干扰较少;站坪较短,占地少;旅客出入站可不必跨越线路。 其缺点为车站作业集中在一端咽喉区,进路交叉干扰大,车站通过能力小;对通过列车的换挂机车和变更运行方向等作业均不便;列车进站速度慢,占用咽喉区的时间长;旅客进出站和行包搬运要经过靠近站房一端的分配站台,人流与行包流互相交叉;旅客进出站走行距离长。 (3)混合式客运站。混合式客运站的优点是当车站衔接的某一方向市郊列车较多时,设置部分有效长较短的尽头式线路,可节省投资和用地;市郊旅客与长途旅客进出站流线互不干扰。其缺点为到发线互换性差,使用不灵活;在市郊旅客列车进出咽喉区时,市郊旅客列车与长途旅客列车产生到发交叉;当两者共用整备所时,又产生市郊车底取送与长途旅客列车的到达交叉。

站场图数据制作规范

1.8站场图数据制作 特别说明:站场图制作统一使用微机监测数据制作平台带的站场图制作工具。 1.8.1 站场图制作工具操作 ①建立新文件 打开微机监测数据制作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平台),点击“新站配置向导”,在打开的窗口里填写要制作数据的站点参数,保存,左侧出现该站点的树形结构节点,选站场图。或者用鼠标选择菜单:“工具”→“站场图独立工具”。 ②打开已创建的站场图文件 用鼠标选择左侧第一个快捷菜单:提示“导入”,点击出现打开窗口,选择需要打开的文件,再点击打开按钮即可打开已创建的站场图文件。 ③保存文件 在制作或修改站场图后,必须按照以下顺序来进行保存: 在数据平台里直接点保存即可。在独立站场图工具里用鼠标点击第三个快捷图标,提示“保存”,第一次保存会提示保存位置和设置名称。 ④以其它名称保存 用鼠标点击第二个快捷图标,提示“导出”,在打开的窗口中修改输入新的名称保存即可。 ⑤打印 如果安装了打印机,可以用鼠标点击第十个快捷图标提示“打印”:即可打印当前编辑的站场图。 ⑥关闭 站场图独立工具直接点击”“X”(关闭前注意保存,目前不会提示)。数据平台可选择“文件”-退出。 ⑦放大\缩小

点快捷键+或-,鼠标滚轮滚动实现缩放。 ⑧站场图控件操作 a.创建新控件 在所编辑的站场图中点击鼠标右键打开快捷菜单,选择需要创建的控件即可。控件分为九大类:固定组合、输入文字、道岔、信号机、无岔区段、绝缘节、道岔表示、灯或按钮、脱轨器,每大类中可能分为若干小类,创建时可以根据需要选定。 固定组合里预置了几种常用的控件组合,以便快速添加控件。 站场图工具支持鼠标框选、多选(按ctrl),在控件布局一样的地方使用复制粘贴功能,快速添加控件。 b.控件旋转 首先用鼠标选中该控件(控件选中后周围将出现几个小方块),然后按空格键就可旋转该控件。 c.改变控件大小 首先用鼠标选中该控件,把鼠标指针移动到控件周围的某个小方块上,当鼠标指针变为各种箭头时,即可拖动(拖动是指按下鼠标左键不放,然后移动鼠标指针到某位置后再松开左键)边框到适当位置,如果该控件大小可以改变则其大小将调整到此位置。 d.编辑控件名称及缺省颜色 首先用鼠标选中该控件,按“E”键则弹出控件接口信息输入对话框,可以编辑控件名称、设置控件缺省颜色、设置隐藏名称,双击控件颜色、字体名称、字体颜色后面的编辑框还可打开字体对话框来编辑控件颜色、字体名称、及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可以直接输入或点击上下箭头改变字体大小。 控件名称字体默认为白色,6号,ms serief字体。 e.移动控件 用鼠标拖动选中的控件即可移动该控件到合适位置。 使用“CTRL”键+鼠标可以选择不相邻的多个控件,左键拖动可选择某一区域控件,选择后使用鼠标拖动到合适位置。也可使用方向键移动控件。 f.删除控件 选中某控件,按“Delete”键可删除该控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