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24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24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24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24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24 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导学案

教师寄语: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要点点拨

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解释词语

昂首挺立: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小心翼翼:

二、整体感知

三、2、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5、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四、理解探究

6、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7.

7、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8、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9、在写登月全过程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数字,时间精确到分秒,在文中画出来,说说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10、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五、拓展延伸

11、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六、学习小结

1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达标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áng()首挺立(2)轨道()(3)椭圆形()

(4)小心yìyì()(5)铁锹()(6)狭zhǎi ()

2、本文采用的是顺叙的方法,即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叙述的方法,这样读者容易把握。登月的前前后后总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请各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下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二)课内阅读

①三名宇航员在舱内吃了晚饭。在发射后13小时30分开始平静地进入梦乡。地面站停止对他们发出指令,以免干扰他们的好梦。他们必须好好休息,因为要成功地进行登月飞行,没有良好的体力和精力是不行的。

②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飞行。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在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距离上引力平衡。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③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叫。三个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手工操纵。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就自动作出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绕月轨道上飞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在椭圆形轨道上缓缓下降。④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⑤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1、这几个语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的依据是什么?

2、“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飞行”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是;“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这句话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3、“这个引力的静止点”指的是什么?你知道它的具体位置吗?为什么把它叫做“引力的静止点”?

4、第①③④自然段中加点的“他们”所指代的内容是一样的吗?请具体说明。

5、第⑤自然段划线的句子是四个短句,很有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无比激动的心情。请你

换一种方式,以便更能突出作者这种心情,应该怎么说?

6、你知道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是在什么时候吗?对我国进行的载人航天飞行活动你有什么看法?

(三)拓展阅读

人类为何对月球情有独钟

①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早在遥远的古代,人类就有了奔向月球的美好愿望。每当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把酒赏月,其乐融融之时,苏东坡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正道出了人们对这一良辰美景的美好祝愿。

②人们只看到了那朗朗夜空中美丽动人的月光,但可能并不知道,月亮原来与人类的生命还息息相关呢。美国谢鲁?皮尔逊博士的研究指出,在太阳系最初形成时,月球即受到地球的牵引,成为它的卫星。在月球靠近地球的过程中,地球表面的海洋出现强烈的潮汐起伏,这种剧烈起伏所引起的巨大摩擦力,令地球气温剧增,导致地心熔化。地球岩浆在高温及高牵引力作用下,出现旋转式滚动,其结果产生了磁场。正是这一“超巨”磁场,对地球形成了一个“保护盾”,减少了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的侵袭,因而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滋长。如果没有这个“保护盾”,外来的射线会将最初出现在地球上生命幼体全部杀死,使生物根本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生长、繁殖。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讲,月球成了地球上众多生命的“保护神”。

③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人的心理变化也和月亮的盈亏周期有关。这是因为人体约有80﹪的液体,月亮引力也像引起海洋潮汐那样对人体中的液体发生作用,从而造成人体的“生物高潮”和“生物低潮”。一般在满月时为生物高潮,这时人的头部和胸部的电位差比较大,容易激动,导致人的情绪极不稳定,因此最易出事。如精神不正常者多在月夜发作。人们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就连人类的谋杀、毒害、抑郁和心脏病的发作也都与月亮的盈亏有关,并认为月亮产生的阳离子能诱发人的反常行为。人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必将更多地揭示出人类与月亮的深层次的奥妙。

④月球也是解决日益困扰着人类的能源问题的理想基地。因月球表面近于真空状态,太阳辐射可以毫无阻挡地到达月球表面,因此,在月球表面建立全球性、并联式的太阳能发电厂,能长期获得稳定的电能。由于月球既无磁场,又无大气,太阳风离子可以毫无阻挡地抵达月球表面。加上小天体的撞击,致使月球表面覆盖的5—10米厚的月壤层都富含太阳风成分,

如氢、氦、氖、氩、氮等,其中作为核电燃料之一的氦-3,在地球上蕴藏量极少,容易取用的估计只有500千克左右,而在月球表层5—10米的土壤内就含有氦-3总量达到100—500万吨,可成为人类万年以上长期使用的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

1、解释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其乐融融

(2)息息相关

2、“早在遥远的古代,人类就有了奔向月球的美好愿望”,你能举出实际的例子吗?

3、根据第②自然段回答:月球与地球之间的“磁场”是怎样形成的?

4、月球对地球的“保护盾”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5、“精神不正常者”为什么多在月夜发作?

6、从第④自然段看,月球能从哪两个方面为人类提供能源?

7、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留传久远的咏月的句子。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咏月的名句,你还知道哪些?请举两个例子,并指出作者是谁。

如:从小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学习过程

1、昂首挺立:仰着头挺着胸站立.

一叶孤舟:单独的一艘小船.

遥遥在望:在望:可看见。远远地可以看到。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1、略

2、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3、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4、略

5、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

6、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

7、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

8、准确,科学,真实。这也是写实报道的特点。

10、①恰当的描述;②用数字说明;③叙述中有议论。此三点可各举一例,并分析作用

11、略 12、略

达标检测(一)积累与运用。

1、(1)昂(2)guǐ(3)tuǒ(4)翼翼(5)qiāo(6)窄

2、(1)只能老远的看到,却无法与之接触,形容月亮力地球很遥远,要登月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很形象得说明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意义重大。(3)心里向往已有很长的时间,表明人类对月球探索的想法由来已久。

3、准备、升空、登月、返航。(二)课内阅读

1、时间顺序;依据是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发射后13时30分;19日晚上8点33分;19日晚上9点32分;7月20日上午7点32分;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 秒;21日上午11点39分;11点51分等。

2、比喻;描写。

3、“这个引力的静止点”指的是“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因为月球和地球在这一点上引力平衡。

4、不完全一样:第①③自然段都指的是“三名宇航员”;而第④自然段中的“他们”是指“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

5、可以把四个短句都单独各起一段,这样更有气势,更能表达作者那种无比激动、自豪之情。

6、2001年杨利伟;开放性题,可以从增强国防、国力、世界和平利用太空等角度去说即可。

(三)拓展阅读。

1、(1)形容一家人在一起和睦欢乐的样子。(2)形象地说明了月亮同人类生命的关系非常地密切。

2、如:我国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等。

3、在月球靠近地球的过程中,地球表面的海洋出现强烈的潮汐起伏,这种剧烈起伏所引起的巨大摩擦力,令地球气温剧增,导致地心熔化。地球岩浆在高温及高牵引力作用下,出现旋转式滚动,其结果产生了磁场。

4、减少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的侵袭,使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滋长

5、因为满月时为生物高潮,这时人的头部和胸部的电位差比较大,容易激动,导致人的情绪极不稳定。

6、(1)太阳辐射形成的太阳能;(2)核电燃料氦-3。

7、(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2)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3)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七年级语文下册18《陋室铭》导学案语文版

18.陋室铭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记住相关的文言字词解释。 2.技能目标: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不慕荣利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学习重点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学法指导朗读法,导读法 【自主学习】 1、读一读,写一写(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惟吾德馨()鸿儒()调素琴() 案牍()西蜀子云亭()苔痕() 2、读一读,译一译(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4)何陋之有() (5)苔痕上阶绿()(6)草色入帘青() (7)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 (9)可以调素琴()(10)无案牍之劳形() (11)惟吾德馨()() 3、读一读,理一理(整体感悟课文) (1)《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诗人,字。题目中的“铭”是指:。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2)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一句统领全篇。下文则用“”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结尾再用 “”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 .........贫乐道 ...的情 ..怀.。4、读一读,问一问 学习质疑: 【课堂探究】(合作学习最有效)5、读一读,品一品。 (1)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从侧面烘托陋室清幽,宁静。也表达了陋室是因室主人的德馨而出名的。 。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答:地方不大,但是整洁干净,有格调。 。 (3)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室不陋,即:(1)从自然环境的清幽。“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2) 从交往人物的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从生活情趣的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 (4)有句古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课文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文章的开头三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5)文中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个典故有何作用? 答:表现了自己同诸葛亮和扬雄一样高洁而不受客观居住条件所困的高尚情怀。 。 (6)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②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③写室中往来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④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6、读一读,记一记(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答:。(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答:。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4)孔子云:何陋之有?答:。【小结拓展】读一读,论一论 有人说,时代的发展,令许多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作者认为只要自己“德馨”,纵然身居陋室,也同样安贫乐道,心美如饴。他要是生活在当代,纵然不是“傻帽”,也肯定是个迂腐不堪的社会“弃儿”----落伍者。对此说法,你是怎样看待的?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及答案

19、《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设计:龙的故乡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点】 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自主预习案】 安排学生预习,快速默读文章,用圈点勾画和记录摘要获取要点信息、概括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如恰当的描述、叙述中有议论等。利用课堂实践活动,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探索月球的奥秘。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伴着这熟悉的儿歌,我们不知不觉地走过了孩提时代,美丽的月亮一直吸引着我们,奇妙的幻想终于在1969年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着“阿波罗11号”----太空雄鹰而展翅飞落月球,今天,让我们在朱长超的引领下去重温那一刻。 作者简介 朱长超,当代科普作家。最近出版的《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一书,多科学、多方面的介绍和评述了刚结束的一个世纪内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做出这些发现的有关工作者,共分“科学开拓着世界”“科学智慧的光芒”“科学精神的丰碑”等六章共54篇。 背景资料 为了打破前苏联的航天优势,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航空航天局的登月计划,即以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探险计划。“阿波罗”计划是一项宏伟庞大的工程,在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大约有40万人和2万多家公司参加,耗资240亿美元。“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972年结束,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前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结构、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本文记叙了第一次登月的全过程。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阅读中,勾画出重点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 1.想象训练 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炫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2.当堂训练 【拓展检测案】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áng首挺立轨道椭圆形 小心yìyì铁锹狭zhǎi

最新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高一上学期月考英语试卷 Word版+听力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英语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es the man ask the woman to do? A. Fetch his wallet. B. Go to the cafe. C. Wait for him. 2. What is the woman probably? A. A taxi driver. B. A teacher. C. A policewoman. 3.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In the supermarket. B. In the kitchen. C. In the restaurant. 4. What is Jane going to do? A. Take a ?ight. B. Water the plants. C. Pick up someone. 5. Why can’t Tim ride a bike with Yann this afternoon? A. He has to study. B. His bike was broken. C. Yann doesn’t have a bik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 教学课时: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同学们齐读导读,从中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 我们将要学的“月亮上的足迹”,就是真实地记录人类的第一次登月的全过程。 二、教学目的: 1.学会用示意图的方法,简化较为复杂的过程,把握课文内容。(重点,涉及练习一)2.体会本文侧重于记叙,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的方法。(难点,涉及练二) 3.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能写关于“月”的想象作文(难点,涉及练习三) 三、检查预习 1.征程 zhēngch?ng: 征途. 2.健步 jiànbù:脚步轻快而有力. 3.椭圆 tuǒyuán: 一种规则的卵形线;特指平面两定点(焦点)的距离之和为一常数的所有点的轨迹. 4.铁锹 tiěqiāo:一种扁平长方形半圆尖头的适于用脚踩入地中翻土的构形工具. 5. 测定 cadìng: 测量确定. 6. 溅落 jiànluò:指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返回地球时,落到指定的海域. 7.畅谈chàngtán:尽情的谈。 8.里程碑lǐch?ngbēi: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作为标志的大事。 9.昂首挺立ángshǒu tǐnglì:仰着头笔直地立着。 10.一叶孤舟yī yagūzhōu:一条孤零的小船。 11.遥遥在望: yáoyáozàiwàng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补: 12.观测guānca: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13.指令zhǐlìng∶指导;号令。旧时公文的一种,是上级对下级呈请的批示。告诉计算机从事某一特殊运算的代码。 14.合算h?suàn:所费人力物力较小而收效较大。 15.海域hǎiyù:包括水上、水下在内的一定海洋区域 16.神往sh?nwǎng:心里向往。

宜宾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附件: 宜宾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先进单位 (81个) 翠屏区(10个): 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宜宾市六中宜宾市工业职业中学翠屏外国语学校明威乡初级中学农业街小学宗场乡中心小学 邱场乡同心小学教工幼儿园 宜宾县(16个): 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孔滩镇草堂初级中学白花镇初级中学 观音镇初级中学泥溪镇初级中学商州镇小高场镇中心学校 喜捷镇中心学校育才路小学宜宾县一中宜宾县二中 白花中学育才中学柏溪小学永兴镇初级中学 南溪县(7个): 南溪县教育局南溪一中前进小学钟灵街小学 石鼓初中大观初中仙临中心校 江安县(8个): 县委宣传部江安中学江安镇中学广福中学桐梓中心校 佛耳小学夕佳山中心校南城小学 长宁县(6个): 铜鼓中学长宁中学农胜中学希望小学县职高竹海中心校 高县(6个): 柳湖中学罗场镇中学怀远职业中学高县第一实验小学 来复镇中心校高县沙河实验小学 筠连县(6个): 廉溪小学景阳小学筠三中筠连中学民主中学巡司镇中心校 珙县(6个): 巡场一小珙县中学芙蓉煤矿子弟校珙泉镇中学珙泉一小沐滩一小 兴文县(8个): 县教育局香山初级中学共乐初级中学兴文二中 古宋镇第二小学古宋镇第三小学麒麟苗族乡义合小学僰王山镇晏阳小学

屏山县(5个): 新市中心校东城小学屏山中学中都中学新发乡缸坪基点校 市属学校(3个): 宜宾市一中宜宾市三中宜宾市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先进工作者 (400名) 翠屏区(68名): 姓名单位姓名单位 赵桥翠屏区委宣传部郑海波翠屏区委宣传部明选翠屏区委宣传部肖筠翠屏区教育局谢光熙师培中心陈俊宜宾市二中 文兴林宜宾市五中杨燕明宜宾市十二中钟小群宜宾市食职中李国容人民路小学 郭英忠孝街小学曹利权女学街小学 周晓容青年街幼儿园杨燕打金街幼儿园蒋智慧虹桥幼儿园何晓彗江北实验小学王军三江学校田云琴金城中学 刘永香金坪中心校何明俊高店中心校 曾林高店中学刘兴财宋家中学 汪巨茂思坡中心校彭友宾沙坪中心校 刘庆古叙中学袁勇南广中心校 严长虹象鼻中学童祥珍李端中心校 李凡方水中学肖世红宋家中心校 何蓉市青少年宫杨正刚菜坝中学 饶旭锋宜宾市四中陆正蓉宜宾市十中 彭定君航天小学曹砥柱岷江路小学 罗林川宜宾市三职中应在龙曙光学校 刘强明威中心校张琼西郊中心校 张默弛旧州小学张蓉牟坪中心校 叶宗才思坡中学于永祥金坪中学 李艳长江路小学王平菜坝中心校 曾强凉姜中心校徐芳赵场中心校 高本书金沙江小学陈春贵建国实验小学高俊西郊中学曾祥盛黄桷庄小学 郭李赵场中学童清华南广中学 姚可为李庄中心校滕新岚沙坪中学 李坤宜凤凰外国语学校周世泉象鼻方碑小学

2017年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 1 春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重点: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难点: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 第一课时 一、预习成果展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wǎn()转酝酿()()liáo()亮hōng()托应和()()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3、本文作者(),字(),是 我国现代著名()家、诗人,民主战士。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答案:1、润宛yùn niàng 嘹烘ha 2、欣欣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舒活 设题意图:七年级新生仍然有识记字词的任务,此题加强记忆,巩固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朗读 2、自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_______春 第二部分(第2-7段):_______春 宏观勾勒(第2段): 具体描绘(第3—7段):春_____ 图、春______图、春__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_图 第三部分(第8—10段):_______春 3、用简洁语言概括全文: 提示:每个层次总结一句,概括格式:人(物)+事件

我盼望的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讨论具体分析: 1、再读课文,寻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在课本上勾画。 2、简单谈谈某个句子为什么生动形象。 提示: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入手。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引用、反复、排比等,优秀词语可以找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 3、小结: 排比的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反复的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四、课尾检测: 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简析其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答案:1、反复:把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出来;拟人:形象,准确地表达出了春天还未到来。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2、“偷偷”二字写出不经意间,小草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3、“散”字生动地描绘出野花的多及分布的星星点点、不集中。“眨”字生动地描绘出野花随风摇动的明丽之态。 4、排比: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2、背诵优秀段落。 学习过程:师生互动小组讨论 一、朗读课文,选择段落进行写景简析。 1、春风: (1)、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01x-202x年七年级上册语文 月亮上的足迹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 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喊、救、叫)。三个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作(均速、减速、加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到神往已久 .... 手工操纵。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就自动作了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绕月轨道上飞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在椭圆形轨道上缓缓下降。 5点17分40秒,登月舱(安稳、平稳、很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7月21日凌晨 .. 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1.按照原文在短线上选词填空。 2.解释加短线的词语。 (1)凌晨:。 (2)神往已久:。 3.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写了登月前夕哪几个工作程序: 4.这段文字交待了三个关键数字,分别标识三个关键的工程程序,请把两者用连线标出。 7月29日晚上9点23分登月舱平稳降落月面上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从飞船换乘登月舱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中心发来呼叫准备登月 5.“7月21日5点17分40秒”和“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是本文中两个精确到秒的时间数据,这是为什么? 6.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受,请实话实说。

(二) 一到月球表面, A 和 B 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4个小时。因此,每分每秒都得抓紧。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 B 从登月舱申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球上。这一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1.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 2.为A和B选择正确的人物。 美国宇航员共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文中A指___________,B 指____________。 3.列举出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所做的事情有哪些?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共经过76公里,历时195个小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1)

《月亮上的足迹》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知识链接】 1、主题解读 这篇纪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气魄,赞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2、作者简介 朱长超,当代科普作家。最近出版的《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一书,多科学、多方面的介绍和评述了刚结束的一个世纪内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做出这些发现的有关工作者,共分“科学开拓着世界”“科学智慧的光芒”“科学精神的丰碑”等六章共54篇。 3、背景资料 为了打破前苏联的航天优势,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航空航天局的登月计划,即以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探险计划。“阿波罗”计划是一项宏伟庞大的工程,在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大约有40万人和2万多家公司参加,耗资240亿美元。“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972年结束,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前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结构、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本文记叙了第一次登月的全过程。 【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áng()首挺立(2)轨.道()(3)椭.圆形() (4)小心yìyì()(5)铁锹.()(6)狭zhǎi() 2、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美、幽雅),那么庄严。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想起、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苏州的美是(内在、含蓄)的。要是不下番寻索的功夫,你就别想(领会、领略)它。 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 .....即.。 (2)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 (3)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 ....的月亮上空了。 4、本文采用的是顺叙的方法,即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叙述的方法,这样读者容易把握。登月的前前后后总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请各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下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问题探究】 5、联系全文看课文标题“月亮上的足迹”有什么深刻意义? 6、作者是如何将登月这一复杂过程叙述清楚的? 7、“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阿姆斯特朗的这段话,有何深刻意义? 【主题阅读】 (一)、阅读后回答问题。 人类为何对月球情有独钟

数学高考临近,给你提个醒!!

数学高考临近,给你提个醒 !! 宜宾县二中 赵吉祥 作为一位有着多年高三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 笔者积累和总结了一些解题的小结论,归纳和挖掘了一些解题的易误点,现写出来仅供参考. 笔者确信,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熟化这些解题小结论,防止解题易误点的产生,对提升高考数学成绩将会起到较大的作用. 1. 集合 A 、B ,?=?B A 时,你是否注意到“极端”情况:?=A 或?=B ;求集合的子集时是否忘记?. 例如: ()()02222<-+-x a x a 对一切R x ∈恒成立,求a 的取植范围,你讨论了a =2的情况了吗? 2. 对于含有n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 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n 2,12-n ,12-n .22-n 3. ,B A B A = B A B A =. 4. 函数的几个重要性质: ①如果函数()x f y =对于一切R x ∈,都有()()x a f x a f -=+,那么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a x =对称. ②函数()x f y =与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对称; 函数()x f y =与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0=y 对称; 函数()x f y =与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③函数()x a f y +=与函数()x a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对称. ④若奇函数()x f y =在区间()+∞,0上是递增函数,则()x f y =在区间()0,∞-上也是递增函数. ⑤若偶函数()x f y =在区间()+∞,0上是递增函数,则()x f y =在区间()0,∞-上是递减函数. ⑥函数()a x f y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的图象沿x 轴向左平移a 个单位得到的; 函数()a x f y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助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a 个单位得到的; 函数()x f y =+a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的图象沿x 轴伸缩为原来的 a 1 得到的; 函数()x af y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的图象沿y 轴伸缩为原来的a 倍得到的. 5.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你标注了该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6. 函数与其反函数之间的一个有用的结论:()().b f 1 a b a f =?=- 7. 原函数()x f y =在区间[]a a ,-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x f y 1 -=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 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 8. 判断一个函数的奇偶性时,你注意到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这个必要非充分条件了吗? 9. 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时,规范格式是什么?(取值, 作差, 判正负.)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含答案

目录 第一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4) 3 丑小鸭 (7) 4 诗两首 (9) 5 伤仲永 (11) 写作训练:成长的烦恼 (13)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一) (16) 第二单元 6 黄河颂 (21) 7 最后一课 (23)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6) 9 土地的誓言 (28) 10 木兰诗 (30) 写作训练:黄河,母亲河 (32)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二) (35) 第三单元 11 邓稼先 (40)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43)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46) 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50) 15 孙权劝学 (52) 写作训练:我也追“星” (55)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三) (58) 第四单元 16 社戏 (63) 17 安塞腰鼓 (66) 18 竹影 (69) 19 观舞记 (71) 20 口技 (73) 写作训练:戏曲大舞台 (76)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四) (78) 第五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83) 22 荒岛余生 (86) 23 登上地球之巅 (90) 24 真正的英雄 (93) 25 短文两篇 (95) 写作训练:漫话探险 (98)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五) (100) 第六单元 26 猫 (104) 27 斑羚飞渡 (106)

28 华南虎 (109) 29 马 (111) 30 狼 (112) 写作训练:马的世界 (115)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六) (117)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重点】 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难点】 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自学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小 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二)题解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 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三)熟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填空。 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体裁),选自。作者鲁迅,原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他写的小说集有、,散文集有。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菜畦()宿儒()倜傥()()敛() 脑髓()桑葚()斑蟊()攒在一起()秕谷() 拗()盔甲()锡箔()()人声鼎沸() 二、课堂导学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过渡段

【语文】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5届高三9月月考试题

南溪二中2014-2015高三(上)9月月考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两卷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部分(单项选择题 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回纥/貉子骷髅/枯槁擂鼓呐喊/打擂比武 B.镂空/露怯葳蕤/圩田玉树临风/钟灵毓秀 C.饕餮/请帖巷道/沆瀣溘然长逝/恪尽职守 D.冰雹/薄饼鳗鱼/埋怨朝乾夕惕/掮客中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奇崛固疾枉费心机椎心痛恨 B.痉挛溽暑明火执仗落拓不羁 C.吊销攀援始做俑者盅惑人心 D.狂飙窠臼真知卓见波谲云诡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了拓展国外 市场,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 ....的收购策略。 B.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 ....了,但其创作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 C.虽然他为这次演说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听众的文化层次,所以效果并不 理想,会场里很多人昏昏欲睡,不知所云 ....。 D.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 .. 经营 ..了整整了12年之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三学习阶段性特点鲜明,在一诊到二诊期间,不适当地加大训练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实

力的增长,对理科生来说更是这样。 B.今年首上春晚的魔术师Yif在表演中穿帮成为马年春晚的一大遗憾,刚刚开幕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因技术失误五环变四环,遭到网友吐槽,这一切再次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细节成就成败。 C.成都外国语学校出台“手机不进入教学楼”“在校期间禁止网购”的政策,对那些已经习惯使用手机进行网购的同学,的确会感到很不适应,但一些家长还是认为此举是必要的。D.由于热岛效应,成都市区的气温较周围地区普遍偏高,市民们见到下雪的机会则变得很少,据成都市民回忆,最近一次见到鹅毛大雪还是在2010年12月15日的那个晚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文学批评的三个向度 郭德茂 从古到今,文学批评可以说走过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三个向度。 一个是古典主义阶段,是向着作者回归,着重研究和评论作者写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些,目的是什么,作者和他表现的生活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能写出这些生活内容,他写出这些生活内容要实现什么作用。这种古典主义研究方法的理论结晶以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知言养气”为代表。所谓“知言”,也就是擅长揣摩作者的意图;所谓“逆志”也就是追寻作者写作的心志。为了“逆作者之志”“知作者之言”当然要“知人论世”,即知作者其人,知他的生活背景和社会状况。 一切以研究作者为中心的批评,一切研究作者写作动机、作者与作品关系的批评,都属于这种古典主义的研究。其最典型的可以以《红楼梦》研究的旧红学派为代表,他们挖空心思地研究作者,研究曹雪芹,研究写作意图等等。但是他们研究得对吗?他们不可能成为曹雪芹肚子里的蛔虫,所以很多成了痴人说梦。 第二个是现实主义阶段,是向着作品发掘,发掘文本的客观意义。不在于作者主观上要写什么,而在于作品客观上写出了什么,又呈现出怎样的客观意义和价值。作品一旦发表,就脱离了作者,成为独立的客观存在,有着自己独立的内涵和命运。作者思想中未必有,而作品客观上未必没有。生活远远大于思想,形象远远大于概念。 这种研究就是作品的现实主义的研究方法,它是以文本为鹄的,揭示作品的客观意义。一切研究作品中的人物、人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品的社会意义的研究,都属于这一类。别林斯基评论果戈理,评论《死魂灵》,很多是果戈理根本想不到的。中国的很多文学批评

宜宾建中科三考场(1、2号线)考试攻略

宜宾建中科三考场(1、2号线) 考试攻略 一、上车前准备 在待考室门前上车(上车不分先后),考官将考生载到考试路段起点处。副驾驶考生下车后,手握右侧前车门边缘,等待考官入座,考官入座后,考生说:“考官好!”。随即交验考生身份证并进行指纹验证(左手拇指),考生信息正确无误后从左前方到右后方绕车一周回到左前方(绕车目的:触摸感应点,左前方、右后方各有一个黑色感应点)。考生站在左前方说:“报告考官,车身检查完毕!”(此时考车会播报:前方有学员通过,后方有学员通过,考官听到后会做招手上车的手势)看见考官手势,要明白是上车还是重新绕车一周,就是下雨也要绕车一周。 上车后,做起步准备工作: ①上车:左手拉开车,右脚迈进,右手抓住方向盘,顺势落座左脚跟进,随手关紧车门。 ②检查仪表:关闭警示灯、抬大灯2次、观察仪表盘上只能亮。车门要关好,安全带要系好。只能有驻车灯亮。检查发动机是否熄火(左边转速表指到0,表示熄火,待准备工作做好后,就要打火,启动发动机)、灯光开关是否关闭(旋钮指向0表示关闭)。

③调整主驾椅:⑴前后调整:左脚尖可以轻松踩下离合器到底;⑵靠背调整:左手轻握转向盘上边缘,胳膊微曲;自然坐直,右手手腕正好在转向盘的上端;用拳头来测量转向盘下端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一般一拳或两拳距离为最佳; ④检查后视镜:⑴第一个门把手在后视镜下边沿靠车身一侧有竖直一指宽度处;⑵车体占镜子横向的1/4,道路占镜子纵向下部2/3。 ⑤检查手制动是否拉起,档杆是否挂入空挡位。 ⑥考生说:“报告考官,准备完毕”。 二、起步 白天模式:语音播报,(切记不要抢答)下面将进行模拟场景灯光使用的考试,请按照指令在5秒内做出相应的灯光操作。 ①(稍适停顿语音播报)请开启前照灯。(将左边灯光开关顺时针旋转2档,指向) ②请将前照灯变换成远光。(降雨刮器开关往前推,仪表盘上会显示) ③夜间同方向近距离跟车行驶。(降雨刮器开关往后台,仪表盘上会显示) ④请将前照灯变换成远光。(降雨刮器开关往前推,仪表盘上会显示) ⑤夜间与机动车会车。(降雨刮器开关往后台,仪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答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家作品,理清文章层次。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三味书屋》选自《》。 2.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注上字音,解释“人迹罕至”) 缠络豁觅食渊博确凿菜畦油蛉桑椹 珊瑚攒斑蝥秕谷书塾蝉蜕盔甲蟋蟀 收敛拗脑髓倜傥锡箔宿儒竹筛臃肿 金叵罗人迹罕至 3.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4.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5.布置作业 ①生字生词在作业本上抄写三遍。 ②熟读全文三遍,并反复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课堂展示: 1、课文朗读。 2、听写生字词。 课后反思: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合作探究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2、“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实我的乐园。”一句,“似乎”“确凿”语意是否矛盾?为什么? 3、朗读第2自然段,从下列角度思考,作者写了什么? (1)从句式上看: (2)从描写的范围来看: (3)从描写的对象来看: (4)从观察的角度来看: (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 4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5、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6,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课堂检测 阅读第二自然段,完成后面的习题。 1.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2)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3)那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趣味是多么令人心动啊!()2.本文运用多种感觉写景,请根据要求从语段中摘录例句(一句即可)。

高三作文讲座之教案

高三作文讲座之教案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之 —教案(南溪二中莫小刚) 教学目标:解决最新出现的一种材料作文之写作; 教学重难点:1.如何读懂材料;2.写作方法点拨;3.作文形式及有关要求。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近年来,我们接触到了一种新型的高考作文,这类作文与我们原来所遇到的材料作文不一样,我们把它叫做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就是材料作文的另外一种形式——时事评论。“任务驱动型作文”从高考标题作文(1977-1997年)、话题作文(1998-2005年)、材料作文(2006-2014年)后在2015年全国高考中悄然兴起,很快成为2016年以来学界的一个高频热词,研究也迅速升温。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呢? 二、解说: “时评类”作文是一种新材料作文,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文章样式。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

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事实上,国家层面的一次高考历史性的作文方向改革,一定有着内在的深刻追求: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转向不仅仅是“防止套作、宿构”,而是引导学生回归真实的交际生活。在价值导向方面引导学生尊重他论、文明交流,并由封闭性的私域说理或强说强辩走向公众说理与公共文明。公众说理所需要的公共理性与文明情怀关乎公民美德与思维公正,因而,国家推行新型作文旨在立德树人,提升国民素养。 “任务驱动型作文”缘起于英美等国的日常教学。“任务型教学”的全称为“任务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最早由维果茨基提出。它重在给出一个带有争议性或可讨论性的问题,可能有多个结果,让学生通过协商或讨论的方式做出一个决定或选择一种结果,重在充分交换意见,不必达成一致,但须充分论述。 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学生则需设想交流的对象,然后文明交流,而非自说自话封闭说理。所以,作文时要有明确的对象意识,要呼应他说,

第二十四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案

第二十四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案 篇一:第二十四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第二十四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自主预习一、字词积累 1.易写错的字昂.(áng)首挺立轨.(guǐ)道畅.(chàng)谈小心翼.翼(yì)狭窄.(zhǎi)海域.(yù) 2.易读错的字铁锹.(qiāo)溅.落(jiàn)椭.(tuǒ)圆形 3.重点词语释义 (l)可望而不可即:只能远远看到,却不能接触。 (2)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3)神往已久:心里向往已有很长的时间。 (4)畅谈:尽情地谈。 (5)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立着。形容很有精神,很有气魄的样子。(6)遥遥在望: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二、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人类自从1957年进人太空时代后,对太阳系的研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观察,更希望能够亲自去看看。美国总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于1961年5月25日宣布了“阿波罗计划”的开始。在解决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之后,1966年美国开始正式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创举,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由此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三、素材积累关于月亮的诗句 (l)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四、结构思路 1969年7月16日:飞船发射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休息 19日晚8点33分:月球在望19日晚9点32分:中心呼叫 7月20日7时32分:和飞船脱离 7月21日11点39分:登上月球 7月22日上午: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返回地球课堂导学【导学探究】问题一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问题二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问题三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探究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提示:从语言特点、表达方式和说明方法三个方面来说明)【当堂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里程碑.(biē)海域.(yù)椭.圆(suí)B.悬.挂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2-(1)

当我死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2.品味诗歌语言,通过想象、联想领悟诗的意境。 3.通过熟读背诵,把握三首诗歌的韵律、节奏,理解诗的内涵。 4.感受诗歌所表现的思乡、爱国感情。 学习重点 诵读。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学习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通过想象、联想领悟诗的意境。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⒈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48年余光中随父母迁香港,第二年赴台,主要诗作有《乡愁》、《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的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想起自己的经历: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二十岁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头lú( ) 埋zàng()瞭.望()未餍.() 饕餮 ..( ) ..( )鹧鸪 3. 解释下列词语。 未餍:饕餮:: 4.朗读背诵这首诗,并归纳主题: 诗人通过倾诉自己死后要葬在()的强烈愿望,表达了()之情。 二、合作探究 1.你感受到全诗传达给你的什么情感? 说说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借助了哪些意象?) 2.你认为哪些诗句最富有诗意?谈谈你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乡愁》每节抒写了一件事,请用四个字来概括每件事。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 四、巩固练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