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学基础知识:儿童用药特点及护理

护理学基础知识:儿童用药特点及护理

护理学基础知识:儿童用药特点及护理

儿童用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肝肾功能及某些酶系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

2.儿童血-脑脊液屏障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到达神经中枢。

3.儿童年龄不同,对药物反应不一,药物的毒副作用也有所差异。

4.胎儿、乳儿可因母亲用药而受到影响。

5.儿童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较大,对水、电解质的调节功能较差,对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代谢的药物特别敏感,比成人容易中毒。因此儿童应用利尿剂后极易发生低钠或低钾血症。

针对以上几个特点,儿童用药应慎重选择,不可滥用。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病种、病情以及儿童对药物的的特殊反应和药物的远期影响,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

(一)抗生素的应用及护理

中公教育

严格掌握适应证,有针对性地使用,防止抗生素滥用。在应用抗生素时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如儿童应用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时,应注意有无听力和肾损害,且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疗程;婴儿长时间地滥用广谱抗生素,容易发生鹅口疮、肠道菌群失调和消化功能紊乱等副作用。

(二)镇静药的应用及护理

儿童有高热、烦躁不安等情况,使用镇静药可以使其得到休息,以利病情恢复。常用的药物有苯巴比妥、地西泮、水合氯醛等,使用中应特别注意观察呼吸情况,以免发生呼吸抑制。婴儿不宜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发生Reye综合征。

(三)镇咳祛痰药的应用及护理

婴幼儿支气管较窄,又不会咳嗽,炎症时易发生阻塞,引起呼吸困难。故婴幼儿一般不用镇咳药,多用祛痰药或雾化吸入稀释分泌物,配合体位引流排痰,使之易于咳出。哮喘患儿应用平喘药时应注意观察有无精神兴奋、惊厥等,新生儿、小婴儿应慎用茶碱类药物。

(四)止泻药和泻药的应用及护理

儿童腹泻一般不主张使用止泻药,多采用调整饮食和补充液体等方法,因为使用止泻药后虽然腹泻可以暂时得到缓解,但加重了肠道毒素吸收甚至发生全身中毒现象。儿童便秘一般不用泻药,多采用调整饮食和松软大便的通便法。

中公教育

(五)退热药的应用及护理

儿童发热一般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但剂量不宜过大,可反复使用。用药后注意观察患儿的体温和出汗情况,及时补充液体。复方解热止痛片(APC),对胃有刺激性,且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等不良反应,大量服用时会因出汗过多、体温骤降而导致虚脱,婴幼儿应禁用此类药物。

(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及护理

严格掌握适应证,在诊断未明确时一般不用,以免掩盖病情,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防止出现反弹现象。长期使用可抑制骨骼生长,影响水、电解质、蛋白质、脂肪代谢,降低机体免疫力,还可引起血压增高和库欣综合征。此外,水痘患儿禁用糖皮质激素,以免加重病情。

中公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