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话说温州第五单元 民间舞蹈

四年级话说温州第五单元 民间舞蹈

第五单元民间舞蹈

第一课时跑马灯

教学目标:

1.了解《跑马灯》是温州传统的民间游艺活动的形式之一。了解马灯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体验少年儿童游艺——《跑马灯》。

2.学唱《跑马灯》歌曲,识读锣鼓谱并模拟演奏。感受由锣鼓音乐制造的喜庆气氛。

3.认识串铃,学习串铃的演奏方法,并为歌曲作简单的伴奏。

教学重难点:了解《跑马灯》是温州传统的民间游艺活动的形式之一。了解马灯的制作材料和方法,体验少年儿童游艺——《跑马灯》。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1)听锣鼓。

(2)讨论锣鼓音乐的作用。

2.学习锣鼓知识

(1)简介锣鼓音乐。

(2)感受、体验“走马锣鼓”。

(3)学习“走马锣鼓”。

3.认识“跑马灯”

(1)看录像《海疆雄风》。

(2)讨论“跑马灯”特点。

(3)学唱马灯歌。

(4)歌表演:小组自创自编,汇报表演。

第二课时藤牌舞

教学目标:

1.了解《藤牌舞》的起源和基本艺术特征,产生对瑞安民间舞蹈的兴趣。

2.在观看录像和图片中,初步掌握制作藤牌道具的方法,学习简单的藤牌舞动作。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藤牌舞》的起源和基本艺术特征,产生对瑞安民间舞蹈的兴趣。

教学过程:

1.欣赏与体验

(1)观看录像——瑞安春节期间的民间文艺活动。

(2)出示《藤牌舞》造型、服饰、道具的图片。

(3)小议:观看你了这段录像和图片后,你有神马感受?《藤牌舞》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藤牌舞》中最突出的是手中拿着道具藤牌,它是战争中的防御武器。

2.道具制作——藤牌

(1)出示藤牌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

(2)学生制作。

3.学与练

(1)学习藤牌舞的基本步法和执牌法的基本步法——小跑步站“八字步”,双腿屈膝,上身微向前俯,用前脚掌小跑前进。

学习执藤牌法发:左下臂伸入藤牌背面的臂箍里,手紧握手柄。

(2)学生手执藤牌,踩着基本步法小跑步在音乐《将军令》的伴奏下做着“攻城”演习。

4.创作与表演

(1)观赏舞蹈《盾》,注意各个场面。

(2)分组讨论:各用什么方式来表演。

(3)在《将军令》音乐背景下,分组表演自己所创作的设定情景。

(4)分组表演,互相评价。

5.小结

第三课时板凳龙

教学目标:

1.借助多媒体课件,感受温州舞龙民俗活动,了解地方文化。

2.体验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感受温州舞龙民俗活动,了解地方文化。

教学过程:

1.引入,激发兴趣

(1)简单介绍温瑞塘河上龙舟竞渡的盛况,端午那日,在温州各地都有龙舟竞渡,并“悬赏夺标”,俗称“划龙船”或“划斗龙”,温州方言里俗称“水龙”。

(2)揭题:龙是中国人民喜欢的神物,自古以来就是吉祥的象征,温州流传着有本地浓郁特色的“龙”的故事,每年不仅有端午节时的“水龙”,还有正月里热闹非凡的舞“板凳龙”呢,在温州方言里俗称“纸龙”。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纸龙——板凳龙”,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揭题板书:板凳龙。

(3)初步感知舞“板凳龙”(课件出示板凳龙的图片)

2.体悟“板凳龙”的文化底蕴

(1)古老的传说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有关“板凳龙”的传说,现在,大家把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生1:(拿起笔记)我搜集的故事是我从网上搜索到的。从前有一位以打卖草鞋为生的老人,收养了两女一男三个孙儿。某年春节,有钱人家的孩子舞龙灯,欢天喜地。三姊弟十分羡慕,回到家中后,聪明的小弟看到爷爷打草鞋用的长凳子,一端系着未打完的草鞋,活像一只龙头,就高兴地喊:“看这草鞋凳,活像一条龙!”两姊妹一看确实像,三个人就各举起凳子的一条腿舞了起来。他们舞得开心,村邻们发现后也觉得有趣,就领他们到街道上去舞。从此,“板凳龙”这个民间舞蹈便形成和流传开来。

师:你很会利用网络资源。

(2)了解龙的相关艺术

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下面我们进一步来了解有关龙的艺术:

a.乐清龙档

b.有关龙的书法作品,邮票

(3)欣赏舞蹈,模仿尝试舞龙

3.寻找不和谐的声音;献计献策,展望未来

师:板凳龙不仅传承了瓯越民间文化的精髓,新时期温州的“板凳龙”更多的是象征着开拓进取、勇于奋斗的温州精神。然而,在这个民俗活动中不免给人留下了诸多遗憾。从家长的谈话间或新闻报纸等媒体报道上,你听到哪些不和谐的声音?

师:是呀,听了同学们平时关注到的事情,老师的心里也是沉甸甸的。板凳龙这个展现温州文化的载体,是深受老百姓欢迎的民俗活动,具有浓郁的温州风情。如何让我们的温州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下去呢,请同学们帮忙出出金点子吧。

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同学们提的建议都非常好。我们身为温州的小公民,不仅要记住自己的言行举动都标志着温州人的形象,而且要努力宣传,让更多的人去维护温州人的形象。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温州的民俗文化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温州的“板凳龙”也必将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艺术。

中国民间舞的教学方法

中国民间舞的教学方法 中国民间舞的教学方法 民间舞自新中国舞蹈教学成立以来,就一直在向多元多方向的目标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差异大,民族舞种类繁多,再加上舞蹈艺术的多样性,我国的民间舞教育不得不快速发展,同时,民间舞的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发展。那么民间舞的教学方 法主要有哪些内容呢? 一、中国民间舞教学要有科学规范、明确的步骤 舞蹈是个步骤性很强的艺术,教师在教给学生明确的书本知识之后,帮助学生细化掌握舞蹈步骤特别重要,因为它跟讲解的知识内 容是配套的。简单地说,民间舞的步骤分为以下几步:动作的开始; 主要动作与配合动作的单一训练和组合训练;技能动作的特别训练与 展示;表演性的训练与舞台展示。 1.动作的起始 动作的起始指的是学员对舞蹈教材理解和掌握的过程,舞蹈的起始动作对一个舞蹈审美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段民间舞即将开始的时候,学员应该跟随着舞蹈配乐迅速进入情感状态,根据不同的舞蹈 特性表现出或喜悦,或激动,或忧伤,或慷慨;在舞蹈即将开始时, 学员要准备好舞蹈需用到的道具,例如,扭秧歌的手帕跟彩扇;有些 舞蹈是由多人合作完成的,还要求一定的队形排列,在这种民间舞 开始时,舞者们一定要事先排好队形,尽量做到美观大方,例如, 扭秧歌不分男女老少,着上盛装,摆动彩扇,几十人或数百人排成 队列,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其场面之宏大,气氛之热烈,极度引 人注目。 2.主要动作与配合动作的单一训练和组合训练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把教材中的`主要动作进行深层次的练习与推敲,在熟悉主要动作技能要领之后,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组合,提高舞蹈技能。舞蹈跟音乐一样,音乐有其高潮部分,舞蹈有 其经典动作,舞蹈的主要动作部分是一个舞蹈的精华,需要舞者加 强练习,但是就像红花跟绿叶的关系,没有配合动作的辅导,主要 舞蹈动作就不能尽显其美,例如,傣族的孔雀舞,景谷镇的孔雀舞,需要舞者边舞边唱,舞蹈步伐简单,主要是小碎步,它的主要部分 是舞者模仿孔雀开屏,歌唱,小碎步需要自然完整的契合,整个舞 蹈才能完整,绝美,令人神醉。由此可见,舞者在进行主要舞蹈动 作训练时,一定要适量加强主动作与配合动作的组合训练。 3.技能动作的特别训练与展示 民间舞的特色在于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技能,教材中编入的技能技巧是简要的概括,而民族舞中有大量的舞蹈技能,比如,在动作中 要贯穿各民族独有的动律元素,跟上舞蹈配乐节奏特点,一个是技 能素质的训练,一个是艺术情感素质训练,苗族的表演性芦笙舞这 种舞蹈一般都不设规定动作,每个芦笙手都有施展个人技艺的机会。这类芦笙舞的动作以矮步、蹲踢、旋转、腾跃等为多。舞者的动作 节奏多变,以迅疾激烈见长,有的还需要能完成较多的高难度动作。 4.表演性的训练与舞台展示 舞蹈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舞台,学生的台风直接影响到学生舞蹈技能的发挥,因此,在民间舞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表演 性训练,这是把教材知识应用到实践的关键性环节。 二、加强民族舞课程理论学习,加强民族舞课程理论建设 在各个高校中,民族舞课程的设置偏重于技能而忽视理论,我国高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毕业生在毕业之后素质低下,民族舞代 表着不同民族的特色,体现人体运动规律,它与民族风情、特色、 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把民族风情特色等作为理论知识纳入民 族舞蹈教育教学中,并加强相应的舞蹈课程的设置与学习,从而帮 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底蕴有更深的把握。 三、加强对学生启发性教学,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民间舞的乐趣

中国民间舞的种类大全汇总

中国民间舞的种类大全汇总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民间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多样而丰富。这些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意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民间舞的种类,带您领略中国民间舞的独特魅力。 一、踏踩舞 踏踩舞是一种源自中国北方的民间舞蹈形式,以脚底有规律的重叠踩地的声音为特点。踏踩舞以轻松愉快的节奏和欢快的舞姿为人们带来快乐和放松。其中,陕北梆子、麻将花、清代小人舞等都是著名的踏踩舞表演。 二、腰鼓舞 腰鼓舞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传统舞蹈形式,舞者绑在腰间的腰鼓随着舞者的舞动,发出激昂有力的节奏。腰鼓舞以鼓声和舞者的舞姿相互配合,展示着北方人民豪迈热情的性格。腰鼓舞在中国春节期间尤为盛行,常常作为庆祝活动的重要节目。 三、脚尖舞 脚尖舞是一种优美的女性舞蹈形式,它以轻盈的步伐和独特的舞蹈技巧而闻名。脚尖舞的舞者穿着绣花鞋,在舞台上轻轻地踮起脚尖,以舞姿的优雅和手势的灵活展现出东方女性的柔美与韵律。 四、太阳舞

太阳舞是一种源自中国西南地区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寓意着对太阳、阳光和生命的崇拜。太阳舞的动作热情洋溢,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情 感和激情。这种舞蹈形式也常常被用于西南少数民族的节日和庆典活 动中。 五、蜀锦舞 蜀锦舞是以四川蜀绣为灵感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蜀锦舞以舞者们 手中的彩绸为道具,通过舞者独特的手势和舞蹈动作,展现出蜀绣的 精美和华丽。蜀锦舞在四川的各种文艺演出中常常出现,为观众带来 无限魅力。 六、扇子舞 扇子舞是一种以扇子为道具的舞蹈形式,它独特的舞姿和节奏感吸 引了无数观众。扇子舞以舞者手中扇子的展开、收叠和翻转等灵活动 作为特点,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视觉感受。扇子舞在中国各地都有着较 高的受欢迎度,常常作为庆典和表演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七、云南舞 云南舞是中国西南地区云南省的传统舞蹈形式,它以多姿多彩的服 饰和舞步,展现了当地民族的独特风情和传统文化。云南舞通常在庆典、婚礼和节日等场合表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观众的 目光。 总结起来,中国民间舞的种类丰富多样,各具特色。踏踩舞、腰鼓舞、脚尖舞、太阳舞、蜀锦舞、扇子舞和云南舞等都是中国民间舞蹈

四年级第一学期《话说温州》教案(-6)

四年级第一学期《话说温州》教案 一、家乡的气候 第一课时气温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会用温度计等实行简单的观测,搜集相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3.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学生根据数据和地图分析和比较气温的变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1)谁知道今天早晨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多少? (2)请一位学生看看我们教室里的温度计,它有多少度? (3)我们教室里的气温是不是和气象台预报的一样? (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导入课题——气温的变化 2.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 (1)学生参观学校气象站。 (2)百叶箱(没有气象站的学校看课本第35页的百叶箱插图) (3)观察百叶箱,并实行讨论。 ①百叶箱的构造怎样的? ②百叶箱这样的构造有什么作用? ③百叶箱里有哪些仪器? ④百叶箱应放在什么地方?

⑤百叶箱里的气温和外界气温有什么不同? (4)谁知道气象台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3.测测教室里的气温 (1)想一想:温度计应该挂在教室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怎么挂? (2)请学生设计一下,你认为怎样测教室气温的变化: ①一天测气温几次 ②什么时候测 (3)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4.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1)观察课本第36页上图,2002年不同季节的气温记录。 比较一下: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里,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别有什么不同 (2)观察课本第36页下图:2002年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①想一想:做折线图时,应注意些什么 ②教师示范:制作气温折线图 从这幅图中,12月8日工资这天的天气变化有什么特点: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3)模仿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 ①学生模仿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做出自己记录的一天的气温折线图 ②教师提示:学生应一天、一天地作折线图 (4)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制作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第二课时梅雨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形成辩证分析问题的价值取向。 2.能收集和处理某一规定主题的相关信息。

四年级话说温州第五单元 民间舞蹈

第五单元民间舞蹈 第一课时跑马灯 教学目标: 1.了解《跑马灯》是温州传统的民间游艺活动的形式之一。了解马灯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体验少年儿童游艺——《跑马灯》。 2.学唱《跑马灯》歌曲,识读锣鼓谱并模拟演奏。感受由锣鼓音乐制造的喜庆气氛。 3.认识串铃,学习串铃的演奏方法,并为歌曲作简单的伴奏。 教学重难点:了解《跑马灯》是温州传统的民间游艺活动的形式之一。了解马灯的制作材料和方法,体验少年儿童游艺——《跑马灯》。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1)听锣鼓。 (2)讨论锣鼓音乐的作用。 2.学习锣鼓知识 (1)简介锣鼓音乐。 (2)感受、体验“走马锣鼓”。 (3)学习“走马锣鼓”。 3.认识“跑马灯” (1)看录像《海疆雄风》。 (2)讨论“跑马灯”特点。 (3)学唱马灯歌。 (4)歌表演:小组自创自编,汇报表演。

第二课时藤牌舞 教学目标: 1.了解《藤牌舞》的起源和基本艺术特征,产生对瑞安民间舞蹈的兴趣。 2.在观看录像和图片中,初步掌握制作藤牌道具的方法,学习简单的藤牌舞动作。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藤牌舞》的起源和基本艺术特征,产生对瑞安民间舞蹈的兴趣。 教学过程: 1.欣赏与体验 (1)观看录像——瑞安春节期间的民间文艺活动。 (2)出示《藤牌舞》造型、服饰、道具的图片。 (3)小议:观看你了这段录像和图片后,你有神马感受?《藤牌舞》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藤牌舞》中最突出的是手中拿着道具藤牌,它是战争中的防御武器。 2.道具制作——藤牌 (1)出示藤牌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 (2)学生制作。 3.学与练 (1)学习藤牌舞的基本步法和执牌法的基本步法——小跑步站“八字步”,双腿屈膝,上身微向前俯,用前脚掌小跑前进。 学习执藤牌法发:左下臂伸入藤牌背面的臂箍里,手紧握手柄。 (2)学生手执藤牌,踩着基本步法小跑步在音乐《将军令》的伴奏下做着“攻城”演习。 4.创作与表演 (1)观赏舞蹈《盾》,注意各个场面。 (2)分组讨论:各用什么方式来表演。 (3)在《将军令》音乐背景下,分组表演自己所创作的设定情景。 (4)分组表演,互相评价。 5.小结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点-1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点 民族民间舞,顾名思义,是源自于民间的舞蹈,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产生并流传于民间,深受民间文化的影响,以广大人民为基础,由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和形成比传承,同时,它更是诸多舞蹈艺术的来源,中华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特色的民族民间舞.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大众性 民族舞蹈原于人民大众,以其通俗浅显、直接便捷的特点,直接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生产与情感,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是人民劳动的结晶。因此,只有反映、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生活、生产和情感,才有发展动力。大众性这个民间舞蹈审美特征涉及到的民间舞蹈创作价值取向,关系到民间舞蹈的生命力的问题。忽略和轻视了这个审美特征,脱离人民群众所最本质的属性,就得不到观众的肯定和喜爱。因此,要在作品中捕捉住人民大众的神态和神韵的特征,表现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使之产生生活原型的共鸣,产生情感感应。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多样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个民族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各族、各地人民的生活环境、风俗信仰、审美理想、审美习惯都大不相同,使民间舞也各具风采。在中华民族文化绚丽的民族民间舞蹈中,以热情火爆、幽默风趣著称的东北民间舞,既有“哏劲”的动律,又有“稳中浪”的审美特征,表现了东北人民豪放的性格;以浓郁鲜明的鲁北地区豪迈、稳健的艺术风格和特色著称的鼓子秧歌,既有“稳、沉、撑”的体态特征,又有幅度极大的律动的特征,给人以占满空间的直感,充分发挥人体最大的`可塑性;以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著称的蒙古族舞蹈,节奏欢快,具有强悍、质朴,庄重的鲜明特点,体现了蒙古族雄浑、刚毅、端庄、稳健的性格特征。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作为艺术表现形态的中国民间舞蹈内容的多样性。中国的地域广阔,南北差距较大,南方民族舞蹈更多表现阴柔细腻,而北方民间舞蹈擅长表现阳刚粗犷。这种艺术形式的迥异,决定了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就汉族民间舞蹈而言,大致可分为东北秧歌、云南花鼓灯、安徽花鼓灯、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仅汉族民间舞蹈种类就有龙舞、狮舞、绸舞、秧歌等等形式。要实现民间舞蹈的多样化,一方面要在中国民间舞蹈形式多样、特色各异的百花园中,吸取营养,创造发展,在舞蹈的创作中,产生更多的区别于其他风格的舞蹈作品。 三、民族民间舞蹈的开放性 中国民间舞蹈的开放性,一方面很重要的就是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特别是要借鉴和吸收外来的一些观念、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另一个方面,就是要通过各

中国民间舞文化结构及内涵

中国民间舞文化结构及内涵 中国民间舞文化结构及内涵 任何一门艺术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文化结构及内涵,中国的民间舞蹈艺术亦是如此。民间舞蹈的动作特色、表演技巧、肢体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色,是其深远和厚重的文化结构和内涵的反映。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中国民间舞文化结构及内涵,供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 中国民间舞文化结构及内涵篇1 一、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 1.民间舞蹈是动态文化。 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等一切领域。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尤其是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较多地保留着原形态的舞蹈特征。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 2.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 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民间舞蹈的时间性,即民间舞文化的纵向面,展现民间舞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可称之为“时间文化层”,即其历史层面。从时间文化层来分析民间舞蹈的形态,可分解为“原生形态”和“变异形态”二种形式。二种形态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间舞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

中国民族民间舞

中国民族民间舞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 形式,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祭祀、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并借鉴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历史事件和各个地方的民俗风情。这种舞蹈表演形式丰富多样,表达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创造力和情感。 中国民族民间舞包括了广大的舞蹈形式,如古代宫廷舞、民间舞、少数民族舞等。古代宫廷舞是根据古代宫廷礼仪和宴会场合而形成的一种舞蹈,它注重舞者优雅、端庄、动作精确以及舞蹈力度的恰到好处。古代宫廷舞的代表有《太平盛世》、《葡萄美酒夜光杯》等。民间舞是中国各地方民间艺术的一种体现,它表达着中国人民的生活乐趣、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民间舞的代表有《百鸟朝凤》、《踏水而歌》等。少数民族舞是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它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舞的代表有《十八孔》、《山歌》等。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着重于形态的美和气质的展现。它注 重身体的柔韧性、均衡性和协调性,通过舞者的动作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雅和力量。同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注重情感的表达。舞者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神态和表情来传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舞蹈的意境和内涵。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还注重于舞台的设计和艺术创作。舞 台的布置、灯光的运用、服装的设计等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舞台设计能够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和舞蹈的表现力,使观众更

好地理解舞蹈的主题和情感。艺术创作则是舞蹈的灵魂所在,它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来塑造舞蹈的形象和风格,使舞蹈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意境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认可。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重要意义,也对于推动当代的舞蹈艺术进步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繁荣离不开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加强对舞蹈团体的扶持和培养,鼓励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机会的提供。同时,中国社会也积极参与到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和推广中来,为舞蹈家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和机会。 总之,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艺术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创造力和情感。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努力,也离不开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希望中国民族民间舞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多的宣传和认可,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标准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标准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标准 一、课程背景及意义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 历史和丰富的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发展,培养学生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旨在 通过学习舞蹈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作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 舞蹈表现能力:通过学习舞蹈技巧和动作,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 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 2. 身体协调能力:通过不断的动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和动作灵活性,培养他们的身体素质。 3. 团队合作能力:通过集体舞蹈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 协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集体中互相配合,共同创作出高水平的舞蹈 作品。 4. 文化传承和认识:通过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地域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三、课程内容

1. 基础技术训练:包括身体基本姿势、手部动作、步伐和体态调整 等基本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以提高学生对基本舞蹈技术的掌握。 2. 舞蹈形体训练:通过正确的身体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体态优美 和身体协调能力,使他们的舞蹈形象更加完美。 3. 舞蹈编排和创作:在学习基本舞蹈技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 舞蹈编排和创作,培养他们的舞蹈创造力和想象力。 4. 舞蹈历史与文化:通过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域和民族的舞蹈特点,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认知。 五、课程评估及考核 1. 日常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专注度和学习态度。 2. 技能考核:通过舞蹈基本技巧的测试,评估学生的实际舞蹈水平 和动作协调能力。 3. 创作评估:对学生的舞蹈编排和创作进行评估,评价他们的创造 力和想象力。 4. 文化理解:通过日常讨论和写作,对学生对舞蹈历史和文化的理 解进行评估。 六、教学方法 1. 示范引导:老师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舞蹈技巧和 动作。

家乡的传统民间艺术和表演形式

家乡的传统民间艺术和表演形式家乡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民间艺术和表演形式。这些艺术和表演形式承载着人们对于生活、情感和价值观念的表达,传承了几百年的历史,深深地植根于这片土地上。 一、戏剧表演艺术 戏剧表演艺术是我家乡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传统戏曲为代表的表演形式广受欢迎。在我家乡的戏曲剧种中,最著名的是京剧、豫剧和黄梅戏。这些戏曲表演形式具有严谨的艺术体系和独特的表演技巧,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戏曲中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通过精湛的表演和华丽的道具,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二、民间音乐艺术 民间音乐艺术是我家乡传统文化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民间歌曲和乐器演奏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在我家乡,人们通过歌唱来表达对生活和情感的理解和追求。民间歌曲既有激昂奔放的山歌、田园歌曲,也有婉转动人的慢板、抒情曲调。同时,乐器演奏也是家乡传统音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古琴、二胡、笙等乐器的演奏,展现了家乡人民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三、民间舞蹈艺术 民间舞蹈艺术是我家乡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我家乡,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舞蹈形式,如舞龙、舞狮、扇子舞等。这些舞蹈形式以其

独特的舞姿、灵动的步伐和精湛的技巧,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在 这些舞蹈表演中,人们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舞姿来表达对生活和美的追求,同时也传递了民间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四、传统手工艺 传统手工艺是我家乡文化传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间艺术和 表演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家乡,有着悠久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艺术 形式,如剪纸、木雕、陶瓷等。这些传统手工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 涵和工艺技艺,通过手工制作的艺术作品,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 美体验。 在传统民间艺术和表演形式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 了家乡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我们应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并发扬下去。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 艺术和表演形式的学习和研究中,推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蓬勃。 总结起来,家乡的传统民间艺术和表演形式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仍然保持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通过传承和发 展这些艺术形式,我们能够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家乡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欣赏和享受美的机会。只有通过不断的 努力和探索,才能让传统民间艺术和表演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新 的光彩。

新时期民间舞的传承及发展

新时期民间舞的传承及发展 关于新时期民间舞的传承及发展 民间舞蹈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舞种,也是一切舞蹈的艺术源泉。民间舞是世界各地民族人民从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取材,经过再创造、 再加工而演化形成的舞种。 一、民间舞蹈的特点 民间舞蹈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与完善的,其发展过程中的特性与现代舞等有着本质和形式上的区别。 (1)继承性 民间舞之所以流传至今,因为它在一代代人的心中始终保存着很多民俗的特征和古代人生活的特征,同时也保留着不同历史阶段的 文化艺术特征,它和人们的习俗、观念等紧密相连,所以世代传袭,不断地改进。 (2)群众性 民间舞起源于民间,所以在民间深受喜爱,它是群众集体表演、集体传承、集体创作的成果,也是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的。所以说,民间舞的群众基础较好。 (3)自娱性 民间舞蹈也是人们业余休闲娱乐的好方式,每当人们闲暇的时候聚集到一起,在人群中表演民间舞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抒发其内心的思想感情。 (4)适应性 民间舞以历史、民情为基础,是时代和潮流的产物,它有着与时俱进的特点。它不是凭空捏造,而是通过体验生活、深入生活、理 解生活,在生活中不断摸索、探寻而逐步形成的。

(5)地域民族性 民间舞受地域、民族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的民间舞都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如傣族有孔雀舞、象脚鼓舞等30多 种民间舞蹈。此外,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间 舞蹈。所以,在民间舞蹈的传承发扬、表演时要遵循民间舞的表演 技巧,不能生搬硬套。 二、民间舞蹈的传承 对民间舞的传承很多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民间传承的舞蹈才是民间舞,反之,就不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强调的是民间舞 的民间意味、原汁原味。从美学理论上,笔者认为这样看问题有些 片面,很多人说民间舞走得太远,甚至这种声音越来越多,所以在 很大程度上对民间舞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什么是传统?传 统是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民间舞从生活中走上舞台,成为演艺 性的舞蹈艺术,必须加工提高,对所谓“原汁原味”的片面强调只 会妨碍民间舞的技艺提高和审美发展。民间舞的传承也要防止随意,因为民间舞是从民间发源的,有特定的地域、时间、地点、风格等 因素,所以就应该保留一些特点,不能随便更改,如果更改太随便,就不是完整的传承了。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就是一部将 原生的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整合重构,再现了云南浓郁的民 族风情。民间舞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不能凝固的活化石。最传统的民 间舞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我们不能让民间舞蹈一直处在低层次的 水平而不发展,不与世界接轨,不与时俱进,不进行创新,而要用 发展的眼光看待民间舞。 三、传承和发展民间舞的意义 我国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具有独特的气质,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舞蹈也是如此。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展,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流 越来越广泛,中国开始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 功举办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提升了,同时,中华民族的民族文 化也在全世界遍地开花,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舞 蹈也应该受到重视。笔者认为,民间舞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朵奇葩, 应该得到传承和发展,在传承民间舞的时候,要使民族民间舞更加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 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这种历史上各民族和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的不等,以及各族各地文 化观念、宗教礼俗和审美情趣的不同,造成了中国民间舞样式之多,内容之广,风格之别,动律之异的鲜明特色。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 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中,都不同程度地积淀着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而且,对于本民族的形成、 迁徙、居住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民 间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自行创作与传承的舞蹈形式,它的传承方式,不是依靠语言 文字,而是以人体动态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为主要特征,而且是在 一定环境中模仿长辈们的舞姿、神情、心理、又加进自己的创作, 在群众之间一代一代直接进行传承的。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 方特色,既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随着社 会生活的发展而注入新的成分。民间舞蹈属于“下层文化”的范畴,它和群众的民俗活动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展示出群众的 民俗心理;展示出民俗文化的诸多方面。中国民间舞蹈无比丰富,是 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是舞蹈文化的宝贵财富。 舞蹈可以沟通感情,使舞者和观众心灵共振;通过舞蹈者的表演 汇入时代精神,孕育新的创造,而使之富有生命力。 各种舞台艺术舞蹈多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民间,包括城市群众性舞蹈中的`交谊舞、爵士舞、集体舞、儿童舞,乃至体育舞蹈、冰上芭 蕾等,无不从民间舞蹈吸取营养和素材。因此,人们常说:民间舞 蹈是一切创作舞蹈之母,既古老,又年轻,情贯古今,并在历史发

中国民间舞及其教学特点

中国民间舞及其教学特点 中国民间舞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表达情感的文化艺术。经过历史的沉淀,民族舞蹈能反映出当地的人文风俗以及地域特色。中国民间舞蹈作为传统的舞蹈艺术代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醇厚。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特点,所以形成的民间舞蹈也会各有特色。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华56个民族中,仅汉族就有700多种不同的民间舞蹈。民间舞蹈虽多但基本都有相同点,在日常的民间舞蹈教学中,必须要谈及民间舞蹈的内容。 一、民间舞蹈的特点 民间舞蹈教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民间舞蹈的特点。民间舞蹈起源与民间,是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受到地理因素和风俗文化的影响,民间舞蹈千姿百态,但是也有统一的特点。 (一)民间舞的继承性 民间舞能够流传至今,全靠一代一代的继承。舞蹈动作中体现了当时的生活气息和人文特点,保留了时代的形象特点,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内涵。而继承又给舞蹈添加了新的元素,赋予民间舞蹈新的生活特点,民间舞的继承性得以体现。 (二)民间舞的群众性 正因民间舞起于民间,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因此它具有强大的支持者。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艺术,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三)民间舞的自娱自乐性 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在劳动之余的创造,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放松自己,取悦大众,丰富生活。表演过程中,最能流露纯朴而真实的情感,因为它不需要过分地修饰每个动作,不需要有太多的规范化的动作,它只是为了起到自娱自乐的效果。 (四)民间舞的地域性 导致民间舞蹈多姿多彩的主要原因就是地域的影响。由于地域的不同,导致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都有所差异。人的体型和思想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创造出来的舞蹈自然就会不同。像北方民间舞蹈规模较大,我们熟知的秧歌,如山东的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三大秧歌,还有陕北秧歌、河北秧歌等等,多具有粗犷刚强、热情奔放的特点;南方有莲花灯等民间舞蹈则以柔美姿势著名;草原上蒙古等民族强悍刚强;维吾而族体态挺拔、动作丰富、表情细腻;康藏高原上的藏族民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标准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标准 (供六年制中专舞蹈专业使用)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门艺术表演专业舞蹈方向的必修主干课程,也是专业基础教程。它记录了中国民间舞现行的民间舞基础教学内容,包括汉、藏、蒙、、朝五大民族民间舞蹈的代表性动作。 (二)课程基本理念 反映专业特色,突出中专教育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社会进步与发展要求;以学生学习相关理论为指导;突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直观性,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课程设计思路 鉴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训练的纵向、横向联系,本教材分七大族、四个组合进行。排列顺序依次为:藏族舞、东北秧歌、蒙古族舞、安徽花鼓灯、维吾尔族舞、(女生)胶州(男生)秧歌山东秧歌,朝鲜族舞。四个组合分别为:单一动作训练、短句训练、综合性组合训练、表演性组合训练 本课程每一学年学习一个单元的内容,教学时数648学时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规范、系统的掌握艺术表演专业舞蹈方向必需的民族民间舞蹈知识和表现能力,掌握民族民间舞蹈舞台表演能力。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民族民间舞的特点、风格、表现手法; 2、了解各民族生活、劳动、音乐等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 3、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二)技能教学目标 1、掌握各个民族的动作的风格,能够从形态入手进入对神态的掌握,最后至完美的身心合一,并达到动作自如运用的目的。 2、发展综合智力,培养基础技能,从元素学习入手,掌握学习内容的规律,做到举一反三,促类旁通。 (三)素质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在基本动作的训练中注意渗透情感的表达; 3、创造“情、韵、美”境界; 4、感受学习舞蹈的愉悦心情。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进度安排 1、依据培养目标,按照“拓宽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 2、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有层次的组合。 3、学内容按组合设置,共设置四个组合。 总学分:32总学时:648 四、内容纲要 项目一藏族 1、教学任务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教法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教法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教法应渗透美育 首先,理论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民间舞的教学也要注重理论知识,理论知识能够让学生对民族民间舞有一个感性认识,最初学生感受民族民间舞蹈的美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进行的。民族民间舞蹈的美在理论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审美媒介来感受到的。通过教材、视频等方式全面剖析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美、服饰美以及音乐美。其次,实践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在实践教学中,民族民间舞的美主要是通过动感的身体形象来展现。它的美主要表现在节奏美、表情美、造型美、性格美。节奏表现出的是身体对音乐的表达,合着音乐的节奏身体表现出一种韧、柔、张、驰的动态变奏,在流动的节奏美中隐藏的是身体的力量美、柔韧美、速度美、协调美。表情和造型美是一种瞬间的静态美,他体现的是一种线条、控制、平衡和激情,他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在人们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性格美体现出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的运动项目,由于不同人的内在气质和身体条件不同在表现民族民间舞蹈时所产生的美的效果不同。理论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对民族民间舞的感性认识,而实践教学则提供了一个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民族民间舞的美。民族民间舞的动作表现出来的是身体与情感的融合,通过这种身体与情感的融合来表现出民族民间舞的美。通过动作来表达情意是民族民间舞的精华。 二、民族民间舞教学中要注重对动作形态的把握 民族民间舞演员掌握其风格的第一步就是动作的把握,民族民进舞的动作形态把握住了,基本上就把握住了民族民间舞的基本风格。风格是由艺术品的独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与由作品的题材、体裁以及社会、时代等历史条件决定的客观特征相统一而形成的。在民族民间舞中风格就是一种变相的`民族精神,就是舞中的灵魂。由此可知,民族民间舞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好 动作形态风格,只有这样民族民间舞蹈鲜明的艺术个性与气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在民族民间舞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从体现我国传统舞蹈的民族体态风格开始,采取“内外结合,神形兼备”的技术法则和美学原理;在训练学生的身体功能和技巧 表现力上,要从内容的情境出发,使形态、眼神、表情有机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较好的把握好民族民间舞的形态风格。 三、民族民间舞教学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 舞蹈与唱歌是一样的,都需要带有情感,都需要把其所要表现的情感表露出来,只有带有情感的表演才能够打动别人,才能够真正理解作品。在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中,动作模仿已经不再是主要的内容,它已经有了一整套的训练程序,都是从不同民族采风整理出来的,其形成还经过了提炼、加工和规范。但是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仅仅靠这一套训练程序是不能完成的,还需要融入舞蹈的情。首先,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动作的规范和舞姿的丰富多变指导,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已经随着社会

民间民族舞蹈考级教案

民间民族舞蹈考级教案 【篇一: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第一次课 一、课题类型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 二、课时 4课时 三、教具 舞蹈碟片、dvd 四、教学目的 通过对藏族民间舞典型风格动作的学习、分析总结、传授,使学生从形态入手,再进入对神态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加强对民族舞蹈的了解与热爱。 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踢踏、弦子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艺术特色。从风格和动感上了解和掌握踢踏、弦子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颤膝(要求膝关节绝对保持一种松弛的运动状态,兼有柔韧性和弹性) 六、教学方法 1、 2、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视频展示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基本素质训练检查 1、身体的软开度 2、身韵练习(呼吸提沉) 3、直立半脚尖、小跳练习 (二)藏族舞蹈的简单介绍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及周边民族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 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藏族舞蹈的特点有:“颤”、“开”、“顺”、“左”、“绕”是各种不同藏族舞蹈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的舞蹈的美学概念。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为“拉”、“悠”、“甩”、

“绕”、“推”、“升”、“扬”七种变化。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 脚步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十二种基本步伐。 (三)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 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 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 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 性连接。 4、前后摆手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 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 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三)踢踏类(颤踏动律训练) 基本动作的要求和做法: 1、碎踏 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匀.可进、退、 转体。动作短句:2/4 中速 准备:身体面向一点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 (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 (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 (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点方向。身体由外 及里“抹”。

民族民间舞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国民族民间舞 二、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 1、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该课程是舞蹈专业根底训练必修课程,通过"动感、动势、动律〞,递进式引导学生对民间舞蹈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各舞种来源的历史成因,掌握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课程根本要求 知识要求:掌握四个民族〔汉、藏、蒙、维〕五个舞种的根本动律、动作,了解其文化成因。技能要求:要求技能上从单一组合训练到综合性的风格组合,循序渐进把握其风格特点。3、教学目标:掌握单一元素动作训练,逐渐递进至综合组合训练,进一步把握其风格性。通过不同舞种的学习,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及表现力,以到达外在形体运动的协调和在精神气韵的和谐。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民族民间舞课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它同舞蹈基训课、古典舞身韵课共同构建了舞蹈专业课程的根本框架,共同承当了培养舞蹈表演人才的任务。 5、教学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三、课程容及考核目标 主要课程容 第一学期藏族 第一单元动律训练〔1---4周〕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根本体态,初步掌握颤膝动律与脚下的打点配合,以及上身被动跟随重心晃动的规律,初步了解屈伸动律的松弛柔和。 2、教学重点:①颤抖律 ②屈伸动律 3、教学难点:①膝盖的松弛与脚下动作的配合

②屈伸动律中抻韧性的把握 ③藏族舞蹈"一顺边〞的运动方式的把握 4、教学容:①屈伸动律训练 ②颤抖律训练 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稳固组合容,学生分组练习进展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容相关的视屏资料 第二单元步伐训练〔5----8周〕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在颤抖律和屈伸动律训练根底上,形成步伐的重心移动,带动上身的松弛运动,通过各种步伐的掌握,加强屈伸动律在藏族舞蹈动作中的重要性,下肢的灵活自如运用。 2、教学重点:①准确把握各种步伐的动作要领。 ②下肢步伐与上身、手臂的配合运用。 3、教学难点:①膝部的屈伸与脚下步伐的统一 ③不同步伐表达的韵律感,流畅性以及动作之间的衔接规律。。 4、教学容:①撩步训练 ②踮步训练 5、授课方法与手段:口传身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6、作业形式:课下复习稳固组合容,学生分组练习进展自评和互评,并观摩和课堂所学容相关的视屏资料 第三单元风格性组合〔9---12周〕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单元属于综合提高阶段,学生在把握根本动作根底上更高层次上体会藏族舞蹈的风格,以到达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及腿部的敏捷性,要求学生具有表演层面。 2、教学重点:①了解藏族不同地区的风格特点

2015四年级话说温州教案和教学计划及进度

四年级下册《话说温州》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中,温州本土的学生多一些,部分是外地学生。本班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对温州的地理地貌,气候特点有点儿了解,但不够透彻。 学生上课随心所欲、多动,没有纪律观念;有的注意力不集中,貌似安静,实质游离等。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进行必要的教育,及时纠正,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了解温州的人情风貌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营造互帮互助,共同的良好环境。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学年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基础教育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为指导,本着让中小学生了解温州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文化特质的目的,使小学生认识到温州人“走出去、站得稳”的精神和“自强不息、共生共荣”的品格,为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丰厚的本土精神资源。 三、全册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观: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领会温州人“走出去,站得稳”的精神和“自强不息、共生共荣”的品格。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学会了解周围事物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信息收集、现场考察、调查、制作等能力。 3、认知:初步认识温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文化特质等方面的情况,了解温州人在二十多年改革发展中,“闯世界、创市场”的创业历程。 四、单元目标: 1、自然地理环境 (1)认识温州地理地貌的特点:地处山坳与江海之间,平原缺乏,懂得温州山水培育了温州人的两种精神:“站得稳”的精神和“走出去”的精神,领悟自然环境与瓯越文化形成的内在联系。 (2)认识温州气候特点:多梅雨,多台风,气候温湿,时序分明,旱涝不断,懂得温州的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