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与乡村地理作业

城市与乡村地理作业

城市与乡村地理作业
城市与乡村地理作业

城:1.围绕都市的高墙;2. 都市。(《康熙大辞典》)。“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变为防御敌方侵袭。(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城市地理学》)

市:1.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2. 买3.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4.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5.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康熙大辞典》)。市是商品交易的场所;到近现代,市引申为一级城镇聚落性质的行政建制单元。(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城市地理学》)

城市: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城市地理学》)

镇:1. 压,2. 以武力维持安定3. 安定 4. 军事上重要的地方5. 中国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6. 较大的集市7. 把饮料等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凉8. 整个一段时间9. 时常10. 中国明、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11. 姓。(《康熙大辞典》)“镇”与“市”原本有着严厉的区别,“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到宋代,镇才摆脱军事色彩,以贸易镇市出现于经济领域,成为县治和农村集市之间的一级商业中心。近现代,镇也引申为一级政区单元和起着联系城乡经济纽带作用的较低级的城镇居民点。(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城市地理学》)

城镇:经过设有市建制的地方称为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叫城镇,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人口集中点。(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城市地理学》)

小城镇:介于城乡之间,在农村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具备城市的一些基本社会功能,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小型社区。包括县城、县城以下较发达的集镇或乡级行政机关、文化中心所在地,以及在大城市周围郊县建立的卫星城。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服务中心,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康熙大辞典》)

集镇:集镇是农村、城市连结的纽带,商业活动在集镇的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来自农村的大量商品,通过集镇,完成了交换的过程(金其铭,董昕,张小林编著,《乡村地理学》)

县: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康熙大辞典》)

县城:也称一级镇,它是全县的商业服务中心,其服务范围遍及全县,为范围内的居民提供各种高档商品。(金其铭,董昕,张小林编著,《乡村地理学》)

乡: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康熙大辞典》)。是乡村地区的一种行政组织。(金其铭,董昕,张小林编著,《乡村地理学》)

村:乡下聚居的处所;粗野。(《康熙大辞典》)。是乡村地区的一种行政组织。(金其铭,董昕,张小林编著,《乡村地理学》)

乡村:指位于乡间的具体聚落,即与城市相对立而言,也可以指一个非城市的广大区域。包含了一定的行政概念。(金其铭,董昕,张小林编著,《乡村地理学》)

自然村:自然村是指中国农村地区的自然聚落,北方平原地区的自然村通常比较大,南方丘陵水网地区的自然村通常比较小,(百度文献)。民户聚居而自然形成的村落。(现代汉语词典)

行政村:行政村是中国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设有村民委员会或村公所等权力机构。(百度文献)。我国革命根据地以及建国初期部分地区的农村基层行政区域。一般由几个自然村组成。(《康熙大辞典》)

中心村:也称为一级村,它是乡村中从事农业、家庭副业和工副生产活动的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是行政村管理机构所在地。(金其铭,董昕,张小林编著,《乡村地理学》)

总的来说,以上的所有定义,在不同的国家或者不同的学术领域都有不一样的解释,所以这些概念都是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个人觉得,上述的定义都基本合理中肯客观,但是个人认为城市的定义的核心中可以加上职业类别,毕竟在现在的社会现实中,城市与乡村的最大的差别在于职业的类别。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答案

1 夏季我国东南沿海的洋流方向是()。?A、 从北向南 ? ?B、 从南向北 ? ?C、 台湾海峡以北由南向北,台湾海峡以南由北向南? ?D、 台湾海峡以南由南向北,台湾海峡以北由北向南 ? 我的答案:B 2 有机物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 ?A、 氢、氧、钙 ? ?B、 钙、氧、碳 ? ?C、 氢、钙、碳 ? ?D、 氢、氧、碳 ? 我的答案:D 3

戴维斯的理论不足之处不包括()。 ?A、 忽略了抬升过程中的侵蚀作用 ? ?B、 忽略了均衡的调整 ? ?C、 忽略了地震等自然剧烈外力影响的作用 ? ?D、 忽略了地面再次抬升的可能性 ? 我的答案:C 4 关于湿润地区气候对地貌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风化比较强 ? ?B、 容易形成浑圆的山坡 ? ?C、 容易形成岭谷相间的地貌 ? ?D、 泥流阶地比较常见 ? 我的答案:B 5

土壤的组成中,矿物质占()左右。 ?A、 7% ? ?B、 11% ? ?C、 23% ? ?D、 38% ? 我的答案:D 6 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的途径一般不考虑()。 ?A、 海拔高度 ? ?B、 地面起伏 ? ?C、 地貌部位 ? ?D、 板块区域 ? 我的答案:D 7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采用()的观点和方法()。

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 ? ?B、 系统的、微观的、区域联系的 ? ?C、 微观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 ? ?D、 系统的、综合的、微观的 ? 我的答案:A 8 下列地区中,硒元素缺乏较为严重的地区是()。?A、 台湾 ? ?B、 东北 ? 我的答案:B 9 地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没有体现于()方面。 ?A、 人类的诞生 ? ?B、 人种的形成 ? ?C、 人群的文化

(0686)《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686)《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 案 1:第一次 2:第二次 3:第三次 4:第四次 5:第五次 6:第六次 7:第七次 1:[填空题] 衡量地震的指标是___、___。 参考答案: 2:[填空题] 完整的气候系统由、、、、五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 3:[填空题] 风化作用分为、、。 参考答案: 4:[论述题]论述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填空题] 飞机起飞拔高后一般都要进入,因为这个高度空气能见度好。 参考答案: 2:[填空题] 河流根据地理―地质特征划分为河源、、、、五段。 参考答案: 3:[论述题] 以降水补给河流为例,说明径流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4:[填空题]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

密度减小。 参考答案: 5:[填空题] 地理环境可分为、和,而自然环境又包括和。 参考答案: 1:[论述题] 名词解释 生态平衡2、气旋3、滑坡 参考答案: 2:[论述题] 土壤基本属性和本质特点是具有,土壤四个肥力因素是、、、。 参考答案: 3:[论述题] 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E气之差值,称为。 参考答案: 1:[填空题] 地球具有圈层结构,从地表到地心将地球划分为、、 。其间有两个分界面,分别为、。 参考答案: 2:[论述题] 论述气压带和三圈环流的形成 参考答案: 3:[论述题]简述三大岩类的区别和联系。 参考答案: 1:[多选题]由于褶皱形成的地貌有 A:单面山 B:构造盆地 C:一山三岭两槽 D:方山 E:地堑

参考答案:BC 2:[单选题]某地经度指该地所在经线与()角距 A:赤道面 B:地心 C:极点 D:本初子午线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从水量平衡方程中可知,海洋蒸发量()降水量A:大于 B:小于 C:等于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在北半球的气旋中,气流的运动方向为 A:从中心向四周作顺时针旋转 B:从中心向四周作反时针旋转 C:从四周向中心作顺时针旋转 D:从四周向中心作反时针旋转 参考答案:D 5:[多选题]自由大气中空气作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有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惯性离心力 D:摩擦力 参考答案:AB 6:[单选题]片流作用的产物称为 A:洪积物 B:坡积物

周末作业(含答案)

物理周末综合练习 班级 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 1、 摩擦产生的电荷,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下列各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 的是( ) A .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 B .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时,手会被粘在铁棒上 C.买食品时,将食品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D .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2、 四个小球甲、乙、丙、丁,已知甲带负电,乙排斥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 ■定带正电 D.带电或不带电均有可能 ) .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等量正电 丝绸和玻璃棒都带负电 ) 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 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 A. 一定不带电 B. 一定带负电 C. 3、 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分开,那么结果则是( A .丝绸和玻璃棒都带正电 B C .丝绸不带电,玻璃棒带正电 D. 4、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 C.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D. 5、 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A ?梳头时,空气进人头发 B ?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 ?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 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6、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 对静电现象的认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B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 .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D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7、 爱好物理的康康同学发现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A ?荧光屏有吸附灰尘的能力 B .屋子里灰尘的自然堆积 C .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 D .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 摩擦时原子核从一个物体转移到 了另一个物体上 摩擦时核外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摩擦时原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摩擦可以创造电荷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通草球用丝线悬挂着,当乙球靠近甲球时,两球互相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8 A. B. C. D. 9、 B. C . D. ) 甲球带正电, 甲球不带电, 甲球带正电, 乙球不带电 乙球带负电 乙球带负电 甲、乙两球都带负电或都带正电 10、 有4个轻质小球A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带负电, C. A 带负电, D. A 带正电, D 带负电, D 带负电, D 带正 电, B C D,已知 ) B 一定带正电 B 可能带正 电, B 一定不带电 0 甲 C 带正电,A 与C 相互吸引,A 与 D 相互排斥,B 与D 相互吸引, B . A 带负电,D 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 可能不带电 +4+ 11、 如图所示,开关 A.控制整个电路 C.只控制灯L 2 S 的作用是( B. 只控制灯 D.控制L 1和L 2 ) L i C,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B) A. 整体性 B. 综合性 C. 相关性 D. 区域性 2、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发生统一性原则的是:(A )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主导标志法 D. 合并法 3、贯彻区域共轭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B )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4、下面四种动物:①兔子;②鱼;③恐龙;④章鱼。按照动物进化过程,顺序正确的是:(B)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5、原始大气中没有:(D) A. H2O B. CO2 C. N2 D. O3 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D)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梦溪笔谈》 D. 《禹贡》 二、多项选择题 7、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8、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ABCD)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9、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BCD) A. 景观圈 B. 自然综合体 C. 自然地理环境 D. 地球表层 10、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相对一致性的是:(BD) A. 古地理法 B. 顺序划分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合并法 11、贯彻综合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AC) A. 部门区划叠置法 B. 类型制图法 C. 地理相关分析法 D. 主导标志法 12、下列分异规律属区域规模尺度的分异是:(AB) A. 带段性 B. 省性 C. 干湿度地带性 D. 热力分带性 13、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BC) A. 地貌 B. 气候 C. 水文 D. 生物 14、根据风化发育阶段学说,土壤形成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①物理风化阶段;②富钙阶段;③富硅铝阶段;④富铝阶段。下列顺序正确的是:(A)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15、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BCD) A. 综合性 B. 整体性 C. 地域性 D. 相关性 16、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C)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禹贡》 D. 《梦溪笔谈》 17、地球内能释放的主要形式有: A. 火山 B. 地震 C. 热水活动 D. 构造运动 18、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哪几种形式:(BC) A. 采集渔猎、农业社会 B. 依附自然、顺应自然 C. 征服自然、与自然共生 D. 工业化、人地协调

周末作业七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土地资源含答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 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201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B.旱地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C.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D.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2.下列举措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的是( ) A.在陡坡垦荒,扩大耕地 B.利用耕地扩大城市建设 C.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D.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有毒农药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读表,回答3~4题。 3.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速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C.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D.夏季风强劲,台风影响大 4.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红色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A.植树种草,抵御风沙 B.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C.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D.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 5.读某区域环境变化示意图,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渍化 D.水污染 2019年6月25日是我国笫29个“全国土地日”,自然资源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主题为“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系列宣传活动。据此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人均土地资源充足 B.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①和②所占比重最大 C.③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地区 D.⑤适合发展畜牧业 7.下列关于漫画中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 ) ①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②为了保障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③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④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读我国无重金属污染耕地统计图,完成8~10题。 8.耕地属于( ) A.稀缺资源 B.常规能源 C.可再生资源 D.非可再生资源 9.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耕地受重金属污染比例最高的最有可能是( ) A.北京市 B.山东省 C.河南省 D.福建省 10.据图可知( ) A.青藏区的总耕地面积最小 B.城市发展是耕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C.西南区无重金属污染耕地面积最小 D.自然灾害是耕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双休日作业-第二十周 (含答案)【2020春】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双休日作业 第二十周期末测试 一、我会用最漂亮的字抄写下面一句话。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二、看拼音,写词语。 xún zhǎo gǎn jǐn wēn nuǎn pí láo ()()()() mín zú jiān nán chuí liǔ bō wén ()()()() 三、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这种米糕的.(de dí)味道的.(de dí)确很特别。 2、尽.(jǐn jìn)管这道题很难,我还是要绞尽.(jǐn jìn)脑汁 把它做对。 3、一艘漂.(piāo piào)亮的渔船漂.(piāo piào)浮在海面上。 4、爸爸在院子后面圈.(quān juàn)出一块地,建了一个羊圈. (quān juàn)。 5、你不应.(yīnɡyìnɡ)该这么草率地答应.(yīnɡyìnɡ)她。 四、比一比,组词语。(12分) 值()鸟()期()该() 植()岛()旗()刻() 吵()坊()籽()根() 炒()纺()仔()跟() 五、将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造句。 ()空如()万里()()()羊补()()()力尽 ()人()目()()不舍一()无()()()大笑:。六、选择合适的字词词填空。 温和温暖 1、()的春风吹绿了大地,吹红了桃花。 2、妈妈()地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钻吐探 3、桃树枝()出了点点嫩芽。

4、笋芽儿伸了伸懒腰,终于( )出地面。 5、春天了,小草从地下( )出头。 常常 渐渐 6、太阳出了,天( )亮起了。 7、妈妈( )带我去图书馆看书。 七、按要求写句子。 1、满山的枫叶好像 。(补充完整) 2、我把这道难题做出了。(改为被字句) 3、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给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4、秋风中的落叶飘下。(改为拟人句) 5.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 能卖出去了。(用加点词造句) 6、春天了,柳树发芽了。(扩句)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春天了!春天了!她在柳枝上 , 在风筝尾巴 上 ;在桃花、杏花 ;还在白居易的古诗“野火 烧不尽, ”里。我还在课外读到的诗句“ , ”中找到了春天。 2、元宵节, , 大街小巷人如潮。 3、微微风簇浪, 。 4、《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向我们介绍的天然的指南针 有 、 、大树、积雪,我知道枝叶 的一面是南方, 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 。 九、语言运用。 放学回家的路上,冬冬看见小兵正两手抓着小树的一个树枝“荡 秋千”,冬冬会怎样劝说小兵呢?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鸡j ī的de 耳ěr 朵du ǒ长zh ǎn ɡ在z ài 眼y ǎn 睛j īn ɡ后h òu 面mi àn ,那n à儿ér 有y ǒu 一y ī小xi ǎo 撮cu ō儿ér 突t ū起q ǐ的de 毛m áo ,毛m áo 后h òu 面mi àn 就ji ù藏z àn ɡ着zhe 它t ā的de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 新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地球上淡水的总量占所有水资源的()。
1.0 分
? A、
9.931%
? B、
4.458%
? C、
2.762%
? D、
1.336%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地壳最后的地区是哪儿?
1.0 分

? A、
平原
? B、
盆地
? C、
高原
? D、
海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地球表层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来自于地球的什么系统?
1.0 分
? A、
地热系统
? B、

地表系统
? C、
生物系统
? D、
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以下不是冰缘地貌的是:
1.0 分
? A、
石河
? B、
冰丘
? C、
冰山
? D、

石海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大气上升运动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1.0 分
? A、
热力对流
? B、
动力抬升
? C、
大气波动
? D、
蒸发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海陆分布的变化会通过以下哪种变化影响全球与区域气候?
1.0 分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A.洪堡德 B.道库恰耶C.伊萨钦科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地理环境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 C.PRED系统 3.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是。A.贝尔B.索恰瓦C.帕萨格 4.冷湿的森林沼泽环境的标型元素是。A.Fe+B.Fe++ C.Ca++ 5.《21世纪议程》是在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A.1972B.1987C.1992 6.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人是。A.孟德斯鸠B.道库恰耶夫C.白吕纳 7.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美国八等制基本上属于。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8.按照道库恰耶夫的理解,是自然地理综合体的一面镜子。A.植被B.土壤C.气候 9.美国八等制的土地潜力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A.土壤B.适宜性C.限制性 10.土地评价因素的选取原则主要是。A.因评价用途的不同而不同B.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C.A和B D.因评价者的理论水平差异而不同 11.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A.道库恰耶夫B.洪堡德C.伊萨钦科 1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地理环境B.自然地理环境C.PRED系统 13.景观学的创始人是。A.贝尔格B.索恰瓦C.帕萨格 14.干旱草原环境的标型元素是。A.Fe++ B.Fe+++ C.Ca++ 15.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次是在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A.1972B.1987C.1992 16.或然论的创始人是。A.维达尔·白吕纳B.罗士培C.拉采 17.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FAO土地评价纲要基本上属于。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18.按照狭义理解,属于地带性规律。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C.水平地带性 19.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A.适宜性类别B.适宜性程度C.限制性因素 20.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是由首先提出的。A.贝尔格B.索恰C.帕萨格 21.湿热环境的标型元素是。A.Fe++ B.Fe+++和Al+++C.Ca++ 2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是在中提出的。 A.《我们共有一个地球》 B.《我们共同的未来》C.《21世纪议程》 23.协调论的思想是由提出的。A.罗士培B.维达尔·白吕纳C.拉采尔 24.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基本上属于。A.潜力评价 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25.按照广义理解,属于地带性规律。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C.水平地带性D.A、B、C 26、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A.简单B.复杂C.不变 27.下列区划方案中属于交叉单列系统的是。 A.罗开富的区划方案 B.任美锷的区划方案C.黄秉维的区划方案 28.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学者是。A.拉采尔B.罗士培C.维达尔·白吕纳 29.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的评价系统基本上属于。 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 30.下列区划方案中属于统一单列系统的是。A.黄秉维的区划方案B.席承藩的区划方案C.任美锷的区划方案 二.填空题 1.近代地理学早期萌发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集中反映在的著作中,在他的著作中,

地理周末作业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

陆地和海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所示地区地壳运动活跃,板块运动明显,由图可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A.阿拉伯半岛将会在地球上消失 B.地中海的面积将来会扩大
C.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D.红海的面积将来会缩小
2.提出大陆漂移说的科 学家是德国的( )
A.哥伦布 B.魏格纳 C.哥白尼 D.麦哲伦
3. 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 0.5~1.2 厘米的速
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 2 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近邻。造成中美两国
不断靠近的原因是( )
A.流水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B.大气运动的结果
C.板块运动的结果
D.地球公转运动的结果
4.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是( )
A 北美洲和南美洲 B 欧洲和非洲
C 南美洲和南极洲 D 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
5. 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 )
A 北美大陆 B 非洲大陆 C 亚欧大陆 D 南美大陆
6. 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依次是( )
A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C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D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读四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列 2 题。
7. 图中四个大洲,有赤道穿过的大洲是( )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8. 既是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也是两个大洋的分界线的是( ) A 马六甲海峡 B 乌拉尔河 C 台湾海峡 D 白令海峡
9.读东西半球分布图,完成问题。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最新)初二语文周末作业及答案

初二语文周末作业 班级姓名家长签字: 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第一单元:⑴wēi yí⑵磅bó⑶mí n 山⑷qión 境 ⑸草tǎn ⑹泥zhān ⑺惊huóng ⑻pā n 谈⑼呜yè⑽咀jué⑾quó n 曲⑿澎pài ⒀打zhàn ⒁chù立⒂景zhì⒃打liang (17)焦zhuó (18)yù n 怒(19)惶huò (20)酸sè (21)嘱fù (22)抽yē (23)宽wè i (24)cù然 (25)è然 (26)mò地 (27)bān 机(28)哽yè (29)gōu 火(30)xuòn 丽 (31)急zhòu (32)má o 牛 (33)niān 巴 (34)火liáo (35)shà时36)zhèn g 住 (37)平zè(38)báo 雾 (39)liàng qiàn g 第二单元: (1)qī qiāo (2)yīn 切 (3)玛nǎ o (4)山ào (5)圣dàn (6)xié着 (7)chà异 (8) à o 悔(9)字tiè (10)qí祷 (11)chéng 罚 (12)gěng 住 (13)ju àn 恋 (14)áo 游 (15)zhuō越 (16) méng 发 (17)恐h è (18)wū蔑 (19)mù集 (20)qián 坤(21)洋yì (22)jiǎo 健 (23)diāo 谢 (24)júe 强 (25)贫j ǐ(26)推jiàn 二、补充完整下列成语。 虎离山用兵如千锤 百捐杂税 然人梦踉踉花 天地万俱 谈笑风汹涌 湃口同声指一算 风残年故弄虚得门生 理力争无以对安乐业

花水月飞烟灭无以比 有一日如获宝不而同 三、填写诗句。 《泊秦淮》杜牧 1、写景中蕴含凄清暗淡,为本诗定上伤感悲愁基调的句子: 2、使诗人产生亡国,历史又重演的忧患,借古喻今的句子: 3、杜牧的《泊秦淮》: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春望》杜甫 1、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 句: 2、作者思念家乡的诗 句: 3、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 《过零丁洋》文天祥 1、表现诗人的英雄气概与舍生取义的生命观的诗 句: 2、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 是: 3、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 是: 4、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 是: 5、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 是: 毛泽东诗词: 1、,而今迈步重头越。从头越,,残阳如血。 2、,。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4、,冻死苍蝇未足奇。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6、,不可沽名学霸王。 7、踏遍青山人未老,。 8、金猴奋起千钧棒,。9、牢骚太盛防肠断,。 10、,她在丛中笑。 爱国情怀: 1、,事定犹须待阖棺。 2、臣心一片磁针石,。 3、粉身碎骨浑不怕,。 4、我自横刀向天笑,。 5、王师北定中原日,。 6、但使龙城飞将在,。思乡之情: 1、狐死归首丘,。 2、,月是故乡明。 3、今夜月明人尽望,。 4、?烟波江上使人愁。 5、此夜曲中闻折柳,?

考试试卷1及答案现代自然地理学

课程导航 离开 刷新 关于本课程 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第二章:地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三章: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四章:岩石圈与地球表层结构和轮廓 第五章: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 第六章:水圈与水平衡 第七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第八章: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九章: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十章: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 第十一章: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十二章: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的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相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十四章:地表环境评估与区划 第十五章:地表环境预测 第十六章:地表环境的规划与管理 第十七章:地表环境的优化调控 第一节: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问题 第二节: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第四节: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地内系统对地表系统的影响 第一节: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结构 第三节: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第四节: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 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 第三节:岩石圈的运动 第四节: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第五节:构造地貌

第六节:岩石圈与人类 第一节: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节:大气运动 第三节:物质输移 第四节:能量传输 第五节:气候分异规律 第六节:大气与人类 第一节:水圈的组成 第二节:水圈的结构 第三节:水圈的演化 第四节:水的运动 第五节:水分平衡 第六节:水圈与人类 第一节:生物圈的组成 第二节:生物圈的结构 第三节:生物圈的形成与演化 第四节:生态系统 第五节:人与生物圈 第一节:岩石风化与气候 第二节:岩石圈变动与气候 第三节:地貌与气候 第四节:沙尘暴与黄土沉积 第一节:岩石与水 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与流域性质和水系发育 第三节:水的分布、负荷均衡与岩石圈的形变 第四节:构造-侵蚀-地貌循环 第五节: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第六节:海岸线与海岸带 第七节:海啸、泥石流、崩岸、滑坡-水、岩相互作用的实例第八节:河口地貌 第一节:水汽与天气 第二节:水与气候 第三节:大气环流与水的循环 第四节:海气相互作用 第一节:气候-海面-冰川-均衡 第二节:气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构造运动或形变第三节: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份循环 第四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冰川、冰缘地貌第五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黄土地貌

最新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作业及答案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行 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食 3.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75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4.地球仪上的纬线()。 A.指示南北方向 B.长度相等 C.都是半圆 D.有无数条 5.地球仪上的经线( )。 A.都是圆 B.长度相等 C.指示东西方向 D.与纬线斜交 6在地球仪上,0°经线与0°纬线相比() A.正好相等 B.O°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两倍 C.0°纬线稍长 D.0°经线稍长

1.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2.下列地点中,既位北于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 A.40°N、16°E B.30°N、161°E C.20°S、120°E D.80°N、159°W 3.在地球仪上纬度为40°,经度为180°的点有几个()。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经度都在东半球 B.180度经线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 C.东经170度在西经170度以东 D.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位于东半球 5.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经线 B.赤道是地球仪上的0°经线 C.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D.赤道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6.从赤道上某一点,向北走100千米,再向东、向南、向西依次走100千米,此时该人位于() A.原出发点 B.原出发点正北 C.原出发点正东 D.原出发点正西

(完整版)陈情表周末作业(附答案)

希望,是一种甜蜜的等待;想念,是一份温馨的心情;朋友,是一生修来的福分。祝你在学习的道路上多点快乐!多点开心! 高一语文大周练习题2011-5-12 班级:姓名:批阅记录: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险衅.(xìn)祚.薄(zuò)床蓐.(rù)茕.茕孑立(qióng) B、洗.马(xǐ)逋.慢(bū)拔擢.(zhuó)终鲜.兄弟(xiǎn) C、优渥.(wò)期.功(qī)闵.凶(mǐn)逮.奉圣朝(d ài) D、伪.朝(wèi)矜.悯(jīn)郎署.(shǔ)猥.以微贱(wè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B.沐浴清化 ..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C.察.臣孝廉察:考察。 D.形影相吊.吊:安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成立 ..成立:成长,能自立。 B.沐浴 ..清化沐浴:蒙受润泽。 C.拜臣郎中 ..郎中:医生的古称。 D.岂敢盘桓 ..盘桓:徘徊、逗留。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 ....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B.在已经气息奄奄 ....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 ....了。 D.孤苦伶仃 ....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5.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末作业无答案湘教版Word版

八年级地理第三周周末作业 一、选择题: 1.由黄土高原携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的平原是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目前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风沙危害 B.水土流失 C.植被破坏 D.土质疏松 3.下列各组山脉中,与太行山走向一致的一组是 A.大兴安岭、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天山、秦岭 C.喜马拉雅山、阿尔泰山、贺兰山 D.贺兰山、阴山、横断山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少数民族有:A.56个B.55个C.54个D.53个 5.下列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汉族全部分布在东部 B.少数民族区部分布于西部 C.我国民族总的分布趋势是大杂居、小聚居 D.各民族均匀分布 6.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总量居世界第二 B.山东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级区划 C.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 D.我国农村人口的比例在不断增加 7.我国每年约增加1200多万人,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基数大 C.大量国外人口迁移 D、城市人口增加 8.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界线是 A.黑河到腾冲一线 B.漠河到腾冲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大兴安岭—巫山—雪峰山一线 9.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矛盾十分突出 10.不是因为青岛市区人口增长快导致的问题是 A.沙尘暴问题 B.住房紧张 C.地下水位下降 D.交通拥挤 11.下列湖泊周围人口较少的是:A.青海湖 B.洞庭湖 C.鄱阳湖D.太湖 12.下列地形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二、综合题

初二下第13周周末作业答案

第十三周周末作业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C A.迁徙(xǐ) 棘(jí)手媲(pì)美挑衅(xìn) B.缄(jiān)默贪婪(lán) 徘徊(huái) 干涸(hé) C.狩(shǒu)猎哂(shěn)笑啮(niè)齿戈壁 (gē) D.牟(móu)取铆(mǎo)钉笃(dǔ)信咫尺(zhǐ)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 A.任劳任怨缄默胸有成竹 B.自不量力雾蔼鼠目寸光 C.苍海桑田迁徒相辅相成 D.前仆后继箫瑟目空一切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A、《汉书·西域传》记载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无边无垠) .....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 B、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 ..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C、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 D、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 ....的罗布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不知为什么今天来看足球赛的人数比上次几乎少了一倍。 B.中学生是打好知识基础的重要阶段。 C.谁也不会否认李老师的讲课水平在全校是出类拔萃的。 D.桂林的阳春三月更加显示出这个美丽的旅游城市。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让那安闲的雨丝,让那多情的雨丝,让那无声的雨丝,。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②诉说你心中的爱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④拨动你的心底的 弦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二)文言文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 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在乎.山水之间也

考试试卷4及答案_现代自然地理学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四 分析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 1、中国在综合自然区划上划分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试述这三大自然区的成因及其联系。 2、试述季风与海陆风的成因机理。 3、世界的火山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 4、试述植被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试述地表热量的输移方向与方式。 6、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论述,河流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7、假如一个地区的构造主压应力为南北向,那么请画出该区的应力椭球体,并说明这个地区的断裂构造体系(几组断裂的性质与方向)。 8、试述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途径。 9、试述太阳辐射能、地热能和地球自转动能对地表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10、假如黄赤夹角由目前的23o27' 变为0o,那么地表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四答案 卷4套答案要点 1、中国在综合自然区划上划分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试述这三大自然区的成因及其联系。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致和加强了东亚季风,形成了水热同季的中国东部季风区;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青藏地区变成海拔高度大、气候严寒的环境;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中国西北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并且由于高原的阻挡作用,来自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西北内陆地区,从而形成了西北干旱区。总之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的格局,中国的地带性规律受到干扰与破坏,而非地带性明显增强,由原来的以热带湿润带、副热带干燥带和温带湿润带为标志的纬向地带性分明的环境格局,变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为标志的三区分异的环境格局。(热力作用、动力作用) 2、世界的火山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 世界火山有三个集中分布的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和大洋中脊火山带,他们都分布在板块边缘(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美洲板块的接触地带,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接触地带,以及洋底新生地带(也是扩张性板块接触边缘地带))。这是因为在板块边缘地区,构造活动强烈的缘故。 3、试述季风与海陆风的成因机制。

自然地理学--课后复习题

成都理工大学精品课程 自然地理学 课后复习题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为什么说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轨迹等与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有什么关联?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有哪些地理意义?如果没有自转和公转,地球会变成怎样? 第四节地理坐标 1.什么是地理坐标?它们是如何划分的?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构造 1.地球的内部和外部构造分别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划分的?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1.地表都有哪些基本的形态和特征? 第二章地壳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 1.谈谈对矿物的科学认识 2.举例比较矿物的类质同象和同质多象 3.比较石墨和金刚石形态和物理性质。 第二节地壳运动极其构造行迹 1.地壳运动与变形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如何认识板块的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 第三节关于大地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是如何形成的? 2.什么是转换断层?其研究有什么作用? 3.浅谈有关板块驱动力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火山与地震 1.火山和地震产生原因? 2.中国地震活动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如何理解? 第五节地壳的演变 1.相对年代法与绝对年代法的区别是什么? 第三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热能 1.什么是气压?气压的垂直分布有什么特点?水平气压场不同区域对应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2.大气如何分层?为什么对流层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3.大气热量的来源有哪些? 4.气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都有哪些特点?逆温层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节大气水分和降水 1.湿度的日变化、年变化以及空间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2.降水的类型有哪几种?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都有哪些? 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1.大气的水平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2.行星风系是如何产生和划分的? 3.什么是三圈环流? 4.季风环流和局地环流产生的原因分布是什么? 5.锋的形成原因与分类是什么?每种类型的锋对应的天气特征是什么? 6.气旋与反气旋的区别? 第四节气候的形成 1.气候形成的不同因子有哪些? 2.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有什么区别?地中海型气候又有什么不同?

自然地理作业一答案

作业一: 3、地球自转的速度越来越慢,从地球形状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的角度出发,设想地球若停止自转将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答:地球停止自转后仍会继续公转,仍有昼夜现象,即半个半球为昼半球,半个为夜半球,但是昼夜交替的周期由原来的一天,延长至一年,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都将忍受长达6个月的寒冷黑夜,而后是6个月的太阳暴晒。.从而导致地球上温差特别大,处于昼半球的地点温度极高,而夜半球的地点温度极低。温差巨大使得各类生物无法适应,植物大量死亡,食物链中断导致大量动物死亡,人类也无法生存。所有的海水将向两极涌去。一些城市将淹没。 4、简述地球的内部和外部构造特征。 答:地球呈现出圈层构造,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由莫霍面、古登堡面将固体地球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康拉德面进一步将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指环绕地球的气体组成的圈层;水圈指地球表层由各种形式存在的水组成的圈层;生物圈指地球表层所有活着的有机体组成的圈层。 5、简述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答:研究表明,地球为一部规则旋转椭球体。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而太阳到地球的距离非常遥远,这样远的距离可以将太阳光线视为平行光线。当平行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地区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将各不相同。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北纬23°27′向两极地区减小。因此,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暖的程度也按同样的方向降低了,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多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6、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答:地球在不停地运动。运动的主要形式包括自转与绕太阳的公转。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运动对地表温度调节、生命孕育有重要的意义。 7、谈谈你所理解的地球表层系统。 答: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系统,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可分为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三大界(人文界、有机届、无机界)和固、液、气三态物质。 8、地球表面的形态有哪些? 答:垂直分层、水平分异、立体交叉和多级嵌套。 9、自然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环境性)与(系统性)四性质. 10、自然地理学是(大气科学)(水文学)(地质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1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土星)(木星)(金星)(火星)(天王星)(冥王星)与海王星. 12、组成岩石圈的最常见矿物包括(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 13、岩石根据成因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14、日地距离是( A ) A 1.5亿公里 B 1.5亿米 C 1.5亿光年 D 1.5亿里 15、地球表层系统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16、岩石圈运动有两种方向,分别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17、火山喷发的两种基本类型是(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 18、下列不属于地球自传产生环境效应的是(D ) A昼夜交替B地方时C地转偏向力D季节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