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书选题策划详细版_1

图书选题策划详细版_1

图书选题策划详细版_1
图书选题策划详细版_1

文件编号:GD/FS-3381

(方案范本系列)

图书选题策划详细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图书选题策划详细版

提示语:本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书名:

《南通风雅颂》

《第一城——行吟南通》

《生活在此地——南通见闻录》

《南通地图》

《南通童谣》

作者:

选题缘起:

南通是一个有着自己文化个性的城市,集山川海天之毓秀,得吴越荆楚之风韵。很多博物馆,很多老街旧巷,饶有意趣的文化景点,民俗风物,电视台还有方言节目。四季分明、声色俱佳的这座城,家常而

时尚、包容而圆通,注重自我,充盈着生动而有趣的生活状态。

本书中,充满个人经验的见闻使得文字有很独到的视角和知识点,往往是一点切入,生动有趣,不追求面面俱到,不要求读者了解完整的历史和人文景观的全部地标,没有阅读的压力,但是暗藏了一个文化南通的线索。

记住一个城市,可能是因为它的文化;了解一个城市,可能是与这本书惊艳的邂逅。

基本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化学和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拟以南通环濠河文博馆群、南通的桥、南通童谣中的街巷名作为地标,在这些点上做南通文化地图和地理地图的粘合。记录一个城市消失的、现存的、发展的人文地理

景象。

本书以个人化的文字叙述为主,以泛文化的视角,大散文的写法,行吟江左,力图将读者带进一次审美的远足。

特色分析

1.时代性。

2.文学性。

3.可读性。

本书书体大纲设想3种

一,以环濠河文博馆群为点、线索,将南通的人文风景串联起来。

选择十个左右博物馆,一个博物馆为一个章节,首先手绘出文化地图和地理地图,以此为圆心,描画该区域的风土人情,将历史和当下,地理和文化糅合在一起。

1、南通博物苑

2、纺织博物馆

3、蓝印花布艺术馆

4、沈寿艺术馆

5、……

6、……

以纺织博物馆为例,周边有文峰塔、书画院、三元桥等,

以南通博物苑为例,有怡桥、张謇别业、隔河相望的城市博物馆等,

二,以南通的桥为点和线索来架构本书,可以用修桥的历史和修桥者在南通城市史上的地位展开叙述。相对博物馆式写法,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因为桥亦是水城南通的一大特点,一座桥,能够记载着这座桥附近的故事,与风景、与民生、有城市的走向密

切相关。毕竟,最古老的博物苑也不过刚过百年。而关于南通最早有关桥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朝,“明初守御千户杨清、姜荣相继修三吊桥。”

一、桥上桥下

二、桥与人

三、大桥小桥

1、四座吊桥今昔

南通的濠河上曾经有过四座吊桥,而如今的位置则在友谊桥、和平桥、中远桥(长桥)和新城桥。旧时的吊桥一般是木制结构,如今早已看不到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1)和平桥

已有千年历史,经过改造,成为南通首座景观桥。远眺和平桥宛若濠河碧波上的一条汉白玉腰带,串联起濠河沿线的各个景点,漫布桥上,青铜的桥栏

杆、古式桥灯无不给人以精致婉约的感觉。它与环西文化广场、和平绿地、电视塔等景观融为一体,又将宋代古城遗址巧妙保护起来。沿着大理石台阶而下,桥下别有洞天,顺着几十米长的亲水走廊走来,一座座6米多高刻着精致花纹的桥墩渐次映入眼帘。桥下宋代瓮城遗址,展示出一段出土的古城墙和部分陶瓷。古老与现代,在这里完美结合。桥西的引桥北侧是以《和平颂》为主题的浮雕,绿地进口处两块大石头,一块刻着诗《濠河漫咏》,一块刻着“江风海韵”。南侧的观光石上是中国白话朦胧诗代表人物卞之琳的代表作《断章》,读后不禁使人浮想联翩。……

(2)长桥(中远桥)

南通人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长桥不长”。的确,长桥身处市中心南大街的南端,每天不知道有多

少市民和观光客川行其间。长桥见证着南通的繁盛和兴旺。说起长桥的历史,不得不提起明代著名的外科医生陈实功,他的医学著作《外科正宗》名扬四海;他的同样乐善好施,捐赠见了好几座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长桥(如今中远桥的前身)。陈实功将原来的木结构改建石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曾将此桥改名为“纪功桥”,如今在桥东侧的石碑上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这座桥的历史。……

(3)友谊桥

(4)新城桥

2、南通有名的石拱桥

端平桥、起凤桥、三元桥、怡桥

(1)端平桥

早期的端平桥名不见经转,近年来的端平桥边则因南通最著名的水产市场,从早到晚车水马龙,人声

鼎沸……

(2)三元桥

在博物苑的南侧,三个拱与河中的倒影看上去像是三个圆。据说当年建桥时南通的举子参加京师的考试连连失利,而状元的“元”与圆形的“圆”同音,因此取名“三元”,意思是希望能中解元、会元、状元这省级以上三级考试的第一名。

(3)怡桥

在濠河之畔,有座南北的小石拱桥——怡桥,拱桥北边就是怡园。这桥和园都是为纪念在南通师范学校任教45年,曾七辞教育局长之职,数辞高校之聘,长期任教务主任,诲人不倦的顾怡生先生而建造的。濠河之水穿过拱桥注入园南之塘,园北为濠河最宽处,分濠河为东西两流,围绕园侧。站在怡桥边观看濠河,濠河之水淌于脚下,水面波光粼粼,对岸树

丛影影绰绰,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4)起凤桥

……

二、桥和人

1、陈实功

据《通州志》载,“州南多圮梁,实新其半”。明代著名医学家陈实功,共建桥五座,其中木桥易石两座,新建三座。易石的两座桥一是通济桥,二是涧桥。通济桥即南吊桥,也就是现在的长桥。该桥建于元至正年间(元惠宗年号)。明天启元年(1620xx年)改为石桥。涧桥,

在如今的段加坝小园新村内,当年这座桥是城区与郊区分界的标志物,也是保留至今最完好的一座石桥,已历经500多年的风雨沧桑。

陈实功新建的三座桥,是段家桥、永丰桥、白塘

桥。这三座桥的地点,据《通州志》载:“涧桥在南门外一里……又一里曰段家桥,二里曰永丰桥,东路三里曰白塘桥。”现今,段家桥、永丰桥以不复存在,白塘桥尚在,虽已不是原样,但其名称未改。

关于陈实功修通济桥(长桥),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一次,实功出诊途中遇一乞丐求乞,陈先生先施食,后慷慨解囊乞丐不谢,只道:“沧浪亭下沧浪草,任何搭背医得好。”说罢大笑而去。后来,陈先生果然找到了沧浪草,并为江苏慕抚军之母医好了病。慕抚军要重谢,陈说,看病不是为了钱,乃为救人生命。你们做官的也应关心百姓疾苦才好。通州的南吊桥为营民往来要道,兵马践踏,一年两易,行人不便,能换成石桥就好了。慕抚军应诺,留陈住了几月。陈回到通州,一看,木桥已改成了石桥,命曰“长桥”。……

2、张謇

曾经主持建桥10余座,除了在唐闸为办实业修的几座桥外,为兴办文化教育,他还在城南濠河一带先后建启秀桥、公园第一桥、第二桥、第三桥、第四桥。到了20XX年,张謇以祝贺他哥哥70岁生日名义,集祝寿款在盐运河入西濠河处建桥,与桥西的起凤桥相对,定名为跃龙桥。这座桥由孙支夏,桥下有13个环洞,当时被誉为“淮南第一桥”。

在南通那么多座桥中有一座桥是一位外国友人设计,这就是南公园桥。20XX年,荷兰水利工程师特来克应张謇的邀请,来到南通主持水利工程。当时,南公园和中公园之间建造的公园第三桥,也是现在的南公园桥,由特来克设计。20XX年8月,特来克在水利工地上不幸染上霍乱,吐泻不止,星夜急忙送往南通医院抢救,然而就在到达他设计的公园第三桥的

时候,无法维持,溘然长逝长眠于南通。而南公园桥,也成为了这位外国友人的纪念碑。……

三、大桥小桥

濠河上的小桥连接着历史,而长江上的大桥引领南通走向未来。

南通的桥越造越美,南通的桥也越造越大,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苏通大桥是迄今为止我国自主设计,建设技术难度最高的桥梁工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三,以南通童谣,和已经消失的记忆中的地名为线索来写,也许显得更亲切和家常。有历史和当下的对比,现代化文明进程中的些微怅惘,更多的留存价值。

一、童谣声里

一人巷

二沟头

三里墩

四步井

五步桥

陆洪闸

七佛殿

八里庙

九华山

十里坊

二、记忆典藏

葛星巷就是原来的女人街,如今已经拆迁划为八仙城商业区的一部分;

丁古角就是现在的八仙城;

北街小学对面的巷子叫藕花池;

和平桥附近有个育婴堂巷;

通中附近有个中学堂巷;

望江楼西边,通往三中的小巷叫二沟头;附近还有个湾子头;

端平桥下有个竹厂巷;

桃坞路上有个大有理;

冯棋杆巷、尖沟头、马家巷、蒋家巷、将军巷、东小巷、仓巷、胡家庵巷、礼巷、柳家巷、钩子巷、候家巷、大巷……寺街、摇鼓井、掌印巷、三人巷、田家巷、马厂巷、习家井、灰堆坝、陆家井、三门巷……

写作要求

对南通文明城市建设有侧面烘托作用,对南通文化建设有积极意义;可读性强,有益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同类的图书有很多,如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沈从文和他的湘西》《王蒙和他的新疆》等,都是同过一个名人的视角去书写生养他的城市,文学价值很高,整套书都图片和文字并重的。

直接反映南通的图书有南通电视台编写的《江风海韵》,是社教频道的同名节目,用独特的视角和画面荟萃了南通风物人情的精华,不管是内容还是装帧都很难超越。

因此本书的写作要多方考虑,独辟蹊径,图片只用来点缀,写法上要避免写成单纯的游记,同时又要避免写成艰涩的个人感悟,要时时处处体现城市的特色,历史厚重感与文学趣味并举。

书的基调是对这座城市美学和文化的体验、记录。为了做到与众不同。不妨学习《文化苦旅》之类的大散文,从个人观感的角度写写遗憾,但是要委

婉……

读者对象:

南通人、想要了解南通的人、参考书籍

《南通元素》《江风海韵》《沈从文和他的湘西》《文化苦旅》等。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