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意义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贯穿始终又尤为重要的内容,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物质根源,为探寻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解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迷提供了钥匙。今天,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因此对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解读能够更好的指导社会主义的发展,使之朝着更加有益的方向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即在强调主体活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实践理解人,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也是实践的。实践是认识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更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科学的实践观点是认识论和历史观基本的首要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首要的观点。

实践的特点有三点。第一是客观现实性,即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第二是自觉能动性,即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第三是社会历史性即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实践的形式有三种。第一是生产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第二是社会关系实践,是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第三是精神文化创造实践。首先包括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是一成不变、僵硬固化的,而是具有发展性、前瞻性和进步性的体系。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出现那一刻,已经无形中被贴上了中国属性的标签。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不断斗争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进一步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式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也是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

观点在中国真正进行实践。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一系列中国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提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形

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改革开放的理论体系;第四,“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它的实施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科学阐述,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现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理论代表,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现在中国的具体时代环境下推向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总结了我国发展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实践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现在中国的新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意义

1、实践观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

正是有了实践观的指导,才有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强调指出,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不去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就不能真正地认识这个历史时期,因而必须从物质生产出发去认识历史。而物质生产活动的本身是规律可循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生产实践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在1859 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书中,对上述观点做了如下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产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

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式而告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对于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于指导当前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实践观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为改变现存世界而创立的。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也极为重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解决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成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解决了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时代难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江泽民同样重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实践,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鉴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总结我国发展的实践,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实践证明:我们只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发现真理。

3、实践观为我们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提供了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唯物主义的,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实践活动本身表现的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践以物质为基础,离开了物质,就没有实践。实践活动能把理想变成现实,因为实践主体的目的性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实现实践活动是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是合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实践观深刻地表明了理论必须回到群众中去,由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来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正因为这样,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深入理解和贯彻执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于更好的实现和谐社会、促进和谐发展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进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