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OSE1操作规程说明书

DOSE1操作规程说明书

DOSE1操作规程说明书
DOSE1操作规程说明书

DOSE1操作规程说明书

(根据英文版用户手册第五章翻译,其中提到的图请参考原英文手册中相应的图号。)

目录

目录 (2)

1、准备工作 (3)

2、基本操作方法 (3)

3、选择探测器 (5)

4、选择校正参数功能 (7)

5、选择极化电压 (12)

6、本底测量 (15)

7、手动起/停测量 (18)

8、自动计时器测量 (20)

1、准备工作

包括模体的设置、探测器的连接、静电计的连接等等。

1.1模体的设置:

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模体:固体模体(用于日常的绝对剂量检验工作)、或用于绝对剂量测量的小水箱(用于严格的绝对剂量测量)。

将模体正确地摆置在加速器的照射也内,按照绝对剂量测量规范的要求,设置参考条件。注意保证电离室周围有足够的物质存在,以提供必要的散射条件。

1.2探测器的连接:

按照所测射线的线质,选择适当的探测器。一般采用指形电离室(“Farmer”型电离室)测量X( )-射线和高能电子线。而对于10MeV以下的电子线适宜选

用平行板型电离室。并将电离室与延长电缆相连接(该延长电缆最好是剂量仪刻度时使用的同一延长电缆),但现在不要将延长电缆与静电计相连接。

注意:更换探测器的步骤是——先在静电计中设置选择连接的探测器,然后再将探测器与静电计相

连接。这样的步骤可以避免由于极化电压设置的不正确而造成电离室的损坏(因为在选择电离室时,极化电压会被自动关闭。)

1.3静电计的准备:

将静电计摆置在治疗室外的适当位置,打开电源开关,并触动等待(Stand By)触摸按钮。等待片刻,显示屏上会出现“System Ready”的信息框。

DOSE1的基本显示窗口如图5-01所示。

现在,你需要选择测量所需要的探测器(有时当前系统却省的探测器恰恰是你想用的,你就不必再从新选择了)。然后,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校正算法,并打开高压。

2、基本操作方法

下面介绍部分按键、按钮的使用方法:

?软件控制按键:这些触摸按键位于显示屏的下方,它们的具体功能根据显示屏的模式和窗口的状态而定。其功能显示在上访紧邻的窗口中。

?〈Enter〉按键:用于选定光标显示的选项,可以通过箭头按键移动光标,然后通过本键加以确认。(只有经过确认后,选项的内容才会被系统接受。)?〈ESC〉按键:用以从当前的窗口退回到上一级窗口。如果光标指示的选项没有经过〈Enter〉按键确认,则放弃当前的选项设置。

?箭头按键:用以在菜单和窗口中移动光标,以及在编辑框中改变输入的数值。

下面介绍一些重要的操作规则和约定:

?在基本窗口状态下,如果需要进入某一个子窗口,只需触动与之相关的软件控制按钮即可。

?在子窗口状态下,如果想进入下一级子窗口,你需要利用上〈Up〉、下〈Down〉箭头按钮移动光标(被加亮的选项)到你需要的子窗口菜单项,

然后按下〈Enter〉按钮。在显示屏的底部,在基本显示界面中对应的子窗

口按键显示部分会被加亮,以提示你当前窗口所在的位置。但是,此时所有

的软件控制按键都是被禁止的。

?如果你在子菜单项中,希望退回到上一级菜单,你可以按下〈ESC〉按键。

?如果你选择了某一菜单项,而它下面不再有子菜单项,系统会显示其对应的对话窗口。编辑完成后,按下〈ESC〉退回到上一级菜单。(有一个例外,

会在下面说明。)同样的,在显示屏的底部,在基本显示界面中对应的子窗

口按键显示部分会被加亮,以提示你当前窗口所在的位置。但是,此时所有

的软件控制按键都是被禁止的。

?如果你选择了某一菜单项,在一些情况下系统会进入一个独立的应用界面,而不是显示一个对话窗口。下面的一些特征会让你很容易地认出这些情况:o该应用会占满整个窗口,并有一个独立的标题栏。

o软件控制按钮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o在软件控制按钮的最右面一个,是退出键〈Exit〉。

?如果你在一个独立的应用或模块中,希望退回到上一层菜单,请使用〈Exit〉按键而非〈ESC〉键。

?参数设置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选项或者输入数值来完成。要修改某个选项时,请将光标移动到该选项上(显示加亮),然后用上〈Up〉、下〈Down〉箭

头按钮改变选项或数值,最后按下〈Enter〉按钮确认。如果未经确认就退

出菜单或窗口,则修改的选项或数值将被忽略。

3、选择探测器

在本节的测量举例中,我们假设你要使用Wellhofer CC13电离室测量,电离室序列号为:S/N 3341。该电离室的参数等信息已经事先通过软件下载到DOSE1中了。在连接电离室连线之前,请先在DOSE1的传感器数据库中选择该电离室。

让我们从基本显示界面开始,首先按下〈Setup〉按钮。系统会显示如下的Setup菜单界面:

因为CC13是电离室,输入范围应该选择“Input 0-10 nA”。请先确认“Input 0-10 nA”是否被选中(如图5-02显示),如果不是,请将光标移到“Input 0-10 nA”上,并按下〈Enter〉键确认。

下面让我们继续进行,请在设置菜单中选择“Sensor Select”菜单。这时系统会显示出DOSE1传感器数据库中包含的全部传感器,它们都是在最近一次的下载操作中从软件传入到DOSE1的传感器,在本例中请选择Wellhofer CC13

S/N3341。

将光标移动到第一行,按下〈Enter〉键确认。这时会显示出另一个窗口,供你选择在本次测量中需要使用的灵敏度参数。

在“Sensitivity:”项下,你可以看到与该探测相关的灵敏度系数。这些系数是在计算机软件中输入的,并通过串口线下载到DOSE1中。在本例中,请选择N D,W参数(第一行)。按下〈Enter〉键确认,然后按下〈ESC〉键退回到Setup 菜单。

4、选择校正参数功能

下一步是选择温度/气压校正,并选择适当的校正参数修正DOSE1的读数。

从Setup菜单下,选择“Correction Selection”:

这会激活下面的子菜单:

前面三个选项(环境温度、气压“Ambient Temp & Press”,校正参数“Correction Factor”,用户定制参数“User Factor”)是“跟头式”开关,用以激活或禁止相应的校正。为了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这些选项,你可以选择设置校正参数“Set Correction Factors”。这时你会看到下面的窗口:

这是校正参数设置子程序。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当前设置的温度和气压(以及相应的空气密度校正参数),同时也可以看到校正参数“Correction Factor”和用户定制参数“User Factor”。请将用户定制参数设置为1.000。

检查温度气压设置。如果当前的环境条件不同于所设置的值,你必须按下〈T&P〉按钮并输入真实的温度气压值。校正是随后才激活的,但是你必须首先输入正确的温度气压值。

输入温度、气压数值,并分别用〈Enter〉键确认。

至于校正参数“Correction Factor”,你需要针对使用的电离室和射线能量选择对应的参数。按下〈COR-FCT〉按键,系统会显示出校正参数数据库。其中的数据是通过计算机软件编辑并下载到DOSE1中的。

这些参数反映了我们对电离室的复合效应、扰动因子、中央电极材料校正等等因素的校正(是这些校正因子的乘积),在这里我们选择1.072(第二项)。在按下〈ESC〉退出之前,不要忘记按下〈Enter〉键加以确认。(如果事先没有定义校正参数,可以禁止此项校正。其缺省值为1.000。)

现在校正参数设置窗口显示了当前的参数设置状态(在本例中,温度和气压数值没有改动):

现在,你需要激活校正参数以修正DOSE1的读数。按下〈Exit〉按钮退出参数设置“Correction Setup”子程序。退回到设置“Setup”菜单下,再次选择校正参数选择“Correction Select”,然后选择环境温度、气压“Anbient Temp & Press”和校正参数“Correction Factor”。在每个选项前会出现一个对勾,表示该校正参数已经被激活。

按下〈ESC〉键,退回到设置“Setup”菜单下。

5、选择极化电压

下一步是定义高压的值并打开高压开关。为此,你可以在设置“Setup”菜单下选择极化电压设置“Bias Voltage Setup”选项。

于是你会看到下面的窗口:

极化电压编辑框中显示的是与所选择的传感器相对应的缺省的电压值,这是在计算机软件中编辑传感器数据时输入的值。现在你可以直接使用它或改变为其它的电压值。

注意:若要将光标移动到极化电压开关“Bias Switch ON/OFF”选项上,应该按下〈Enter〉键,而不是向下箭头〈Down〉键。

然后,你可以选择极化电压“开”“Bias Switch = ON”,以打开极化电压。

到此为止已经完成了DOSE1的设置工作,按下〈ESC〉键退回到基本显示窗口。现在基本窗口反映出当前的系统设置状态。标题栏显示了当前激活的校正参数项(TP代表温度/气压,CF代表校正参数)。

6、本底测量

在进行剂量或剂量率的测量之前,建议进行一次本底测量,以便确定真实的本底剂量。当本底校正被激活时,DOSE1的读数是减掉该本底后的结果。

在基本显示窗口,按下〈BKG〉按钮。然后选择重新定义本底“Redefine Background”:

这时系统会自动进入本底测量状态,在显示屏的底部会显示出“Compensate for Background”的字幕以表明系统当前的工作状态。系统内部设定本底测量时间为60秒: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标题栏中只显示了“TP”校正。这是因为在本底测量过程中“CF”校正是不用的。

测量本底会自动激活本底校正,这一点可以从基本窗口的标题栏中显示出来:

至此系统已经做好了测量的准备。系统可以提供两种基本测量方式:你可以通过〈Start〉和〈Stop〉按钮“Start/Stop: User”测量,或者你也可以定义自动测量时间“Start/Stop: Timer”。为了选择你需要的测量方式,可以按下〈Mode〉按钮。这时系统会显示下面的子菜单:

前面两项选项是二选一的。其中之一必须被选定(前面的对勾表示为当前的选项)。在选择了一个选项的同时会禁止另一个选项,反之亦然。

现在需要按下〈ESC〉按钮,退回到基本显示窗口。

7、手动起/停测量

打开射线。下面的例子是在加速器下测量的结果。从屏幕上第二行(剂量率)的显示上你可以看出加速器已经开始放出射线了。

按下〈Start〉按钮,现在DOSE1开始测量并进行积分(在屏幕的左上角显示的“Run”表明了系统当前的工作状态):

你现在可以看到在屏幕的左下角有一个〈Stop〉按钮,你可以随时按下这个按钮停止测量。

注意:按下〈Hold〉按钮并不会停止测量过程。它只是停止了屏幕显示的更新,以便于你记录下显示的数值。

让我们假设你想测量60秒。观察屏幕上的秒表。60秒过后,你按下〈Stop〉按钮。测量的结果就显示在了屏幕上:

注意:剂量率的数值在停止测量后依然不断地在刷新。

8、自动计时器测量

若要使用计时器测量,你必须首先选择“Start/Stop: Timer”测量方式。为此,需要在基本显示窗口按下〈Mode〉按钮。在测量方式“Mode”子菜单中,选择计时器测量方式“Start/Stop: Timer”。

按下〈ESC〉按钮,退回到基本显示窗口。下一步要做的是设置测量时间(积分时间)。

按下〈Setup〉按钮,然后再设置“Setup”子菜单中选择设定计时器“Timer Setup”:

这时会显示如下窗口:

在此你可以定义测量时间,在我们的例子中设定为60秒。按下〈Enter〉按钮确认这一输入,然后按下〈ESC〉退回到基本显示窗口。

在基本显示窗口中反映了新的计时器时间,如图5-26中圈出处所显示:

现在按下〈Start〉按钮,DOSE1便开始测量和积分(从屏幕左上角的“Run”字样上可以看出系统当前的状态):

工艺规程说明书

目录 0、前言........................... . (1) 0.1、设计目的 (1) 0.2、设计内容和要求 (1) 0.3、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1) 0.4、工作计划及进度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 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1.1、生产类型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1.2、生产纲领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零件分析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1、材料分析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2、精度等级的选择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2.3、热处理要求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3、毛坯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3.1、毛皮种类可分五种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3.2、零件毛皮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4定位基准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4.1、选择基准的原则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4.2、零件加工时选择基准的方法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5、工艺路线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5.1、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5.2、加工路线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5.2.1、机械加工工序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5.2.1、热处理加工工序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6、余量与工艺尺寸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7、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8、切削用量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7 9、刀具的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7 9.1.选择刀片夹固结构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7

联轴器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

湖南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从动半联轴器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系部: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自09-1BF 姓名:刘勋 学号:14091900502

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装备、金属切削基本原理、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质量分析控制等。本次课程设计由于时间有限主要是对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且由于是首次设计和对实际过程的孤陋寡闻对于其中的加工工时和夹具部分不做设计。 课程设计作为一种学习和融合各种知识的手段我认为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必须亲力亲为的走完这完整的过程才能对机械加工窥的一斑。这其中我们会学习设计工艺规程怎么确定锻造、铸造、机加工等工艺内容和参数,怎么查各种手册和国标。 首次设计工艺规程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教。 1.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联轴器是用来连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其共同旋转以专递转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连接。一般动力机大都借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连接。但联轴器在机器运转时不能分离,只有当机器停止运转才能将两轴分离。联轴器有时候可以作为安全装置。其分类主要有刚性联轴器和挠性联轴器两大类。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45钢,下面从动半联轴器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柱销孔8—Φ23,柱销孔8—2×45°,8—M8螺纹孔; 2、主轴孔Φ28,主轴孔1×45°倒角,键槽,键槽的平行度误差为0.01mm; 3、外圆表面直径为Φ28; 4、从动半联轴器底面,顶面,Φ76与Φ194外圆2×45°倒角,主轴孔与底面的圆跳动误差为0.03mm.

磨床设备操作规程

9.10磨床设备操作规程 9.10.1、日常管理规定: 内圆磨、外圆磨、平面磨、工具磨都必须遵守机械切削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平面磨床的工作人员,要经过学习,熟悉、了解并掌握机床的结构性能及操作方法,才可独操作机床。 2、正确使用机床的安全保险装置,不许任何拆卸。 3、认真执行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保持工作场地清洁、畅通。 4、操作或维修机床时要戴护目眼睛、戴口罩穿工业安全鞋,要穿着三紧工服,不准围围巾,女工应戴好工作帽。 5、对机床的液压系统,防护保险及润滑、电气作全面检查机床不能带病工作。 6、开机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的各部位、各手柄、各变速排挡,确保处在合理位置,发现故障应及时修理,严禁带病作业。 7、开机前必须按润滑图表的要求,认真做好设备的加油润滑工作。 8、工作前要检查机床各系统是否安全好用,各手轮摇把的位置是否正确,快速进给有无障碍,各限位开关是否能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9、检查机床的防护、保险、信号装置、机械传动部分是否完好。 10、检查安全防护、制动(止动)、限位和换向等装置应齐全完好。 11、机床开动前,检查机械、液压等操作手柄、开关等应处于非工作的位置上。操作手柄、开关等是否灵活、准确、可靠。 12、电器部分要有可靠的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 13、检查电器配电箱应关闭牢靠,电气接地良好,电动机运转是否正常。 14、各档应在零位,皮带松紧应符合要求。 15、安全防护、制动(止动)、联锁、夹紧机构等装置是否起作用。校对机构运动是否足够行程,调正并固定限位、定程挡铁和换向碰块等。 16、按机床润滑图表规定加油,油路是否畅通。保持润滑系统清洁,油杯、油眼不得敞开。 17、凡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同一台机床工作时,必须指定1人为机长,统一指挥,防止事故发生。 18、工件装夹前,应拟定装夹方法。装夹毛坯时,台面要垫好,以免损伤工作台。工件必须夹牢在夹具或工作台上,夹装工件的压板不得长出工作台,在机床最大行程内不准站人。刀具不得伸出过长,应装夹牢靠。 19、工件加工前,应根据工件的材料、硬度、精、粗磨等情况,合理选择适用的砂轮。 20、调换砂轮时,要按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必须仔细检查砂轮的粒度和线速度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无裂缝,声响要清脆。 21、安装砂轮时,须经平衡试验,开空车试运转10分钟,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设备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目的:规范公司设备验证程序,加强设备验证管理,在设备设施方面为药品生产和检验提供可靠保证。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设施验证全过程。 职责:工程部,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 内容: 1、设备设施验证的目的:对已购买的设备进行质量和性能评估,证实设备确实 能达到设计的功能要求,完全适应生产工艺过程要求,从而在设备方面确保生产产品的质量。 2、设备设施验证的过程:新购买的设备一般分四个阶段即预确认、安装确认、 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 2.1设备设施的预确认:主要通过工艺要求、生产车间整体规化等因素考虑合适 的供应厂商,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一般说来应尽可能优先选用国家药监局、中国制药装备协会等权威机构认可生产企业生产的设计先进,生产效率高,符合GMP要求的设备。 2.2设备设施的安装确认:对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安装检查验收,仪器仪表校正、图 纸资料收集、技术文件初稿制定情况检查等工作。 2.2.1开箱检查主要是对供应商提供的设备设施的规格型号、外观情况、标称的设计 性能指标、技术资料、包装运输情况等进行检查,确定是否满足订购合同要求。 2.2.2安装确认主要根据国家相关行业要求检查是否为设备提供可靠的电、压缩空气 等动力源;燃气、助燃气体、工艺用水、药液及其它工作介质输送连接、基础等。 2.2.3仪器仪表是设备的“眼睛”,用于生产、检验设备的仪器仪表是否准确无误是 生产合格产品和得出正确检验结果的保证。一般对全公司仪器仪表应根据国家关于计量有关的规定及GMP要求规范管理。在设备验证中检查设备仪器仪表校正情况是确定设备运行参数的前提。 2.2.4文件资料检查是按GMP及设备档案管理要求收集整理齐全设备资料,制定设备 包括操作规程、清洁规程、完好标准等在内的技术资料草稿,初步建立健全单

铸钢件焊接工艺规程说明书

JJS/WPS-2001-01 铸钢件的CO2半自动气体保护焊/手工电弧焊 焊接工艺规程说明书 编制:郭建华 审核:陈学亮 批准:张林坤 靖江造船厂

2001年5月

1. 范围 1. 1 焊接方法 CO2半自动气体保护焊/手工电弧焊 1. 2 应用范围 本说明书适用于船体铸钢件与碳钢的CO2半自动气体保护焊或手工电弧焊。 2. 焊接材料 焊接方法 材料名称牌号 尺寸 (mm) 级另U制造厂 CO2半自动气体 保护焊 药芯焊丝 SQJ501Ni①1.23YSAH10天津三英焊业有限公司 TWE-711①1.2 3SAHH 3YSA 天泰焊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气体:CO2纯度》99% 手工电弧焊焊条JH.E5015① 3.2, 4.03YH10江阴东青焊接材料有限公司3. 接头细节 3. 1 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示意图 3. 2 CO2半自动气体保护焊焊接接头示意图

①单边深“ V ”形坡口: 厂 1): r 1 10~20° 30~50 L 上 10?14mm - —| 25~40 — — ②“ K ”形坡口: 注:②反面须碳刨清根 4. 焊接条件 4. 1 焊接要求 1. 焊接之前必须除去预加工边的锈蚀,油污,灰尘,潮湿等。 2. 施焊时若发现坡口处的间隙太大,则应先在碳钢侧堆焊,直到坡口间隙满足要求方 可按 相关工艺进行施工。 3. 各焊缝的焊接必须一次性完成,中途不得停止。 4. 每道焊层必须用钢丝刷清理打磨干净。 5. 如果坡口用碳弧气刨开设,坡口处的碳迹必须打磨干净。 6. 电焊条须经烘干处理(详见4.5),未经烘干的焊条不得使用。 7. 现场焊接施工须使用保温桶,且有相应的电加热保温措施。 8. 手工焊时焊条的摆动幅度应小于所用焊条直径的 3倍。 4. 2 预热 1. 焊缝预热温度为125~200C (预热范围距焊缝中心为 75mm ),用电加热器或火焰进 行 加热并覆盖以防火岩棉,预热时必须缓慢且均匀,以避免出现裂纹和变形(每小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方案设计说明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综合训练(三)项目名称: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方案设计 学生:超强鲁晓帆业鑫世辉 汤龙彪田大江邢永强姬笑歌班级:机自15-4班 学号: 03 05 06 10 15 16 20 22 24 任课教师:宏梅 完成时间: 2018.6.15 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二零一八年二月

综合训练项目三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方案设计 一、目的 1.使学生具有制定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能综合运用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合理的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包括零件工艺性分析、工艺路线拟定,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2.进一步提高查阅资料,熟练地使用设计手册、参考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学会进行工艺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设计原始条件 1.原始零件图1 2.生产纲领:大批大量生产 三、设计工作容(成果形式) 1.零件图1(比例1:1);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 3.设计说明书1份。 四、评价标准 评价表 总成绩:(总分 10%) 指导教师:年月日

摘要 本文是对拔叉零件加工应用及加工的工艺性分析,主要包括对零件图的分析、毛坯的选择、零件的装夹、工艺路线的制订、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此外还对拔叉零件的两道工序的加工设计了专用夹具. 机床夹具的种类很多,其中,使用围最广的通用夹具,规格尺寸多已标准化,并且有专业的工厂进行生产。而广泛用于批量生产,专为某工件加工工序服务的专用夹具,则需要各制造厂根据工件加工工艺自行设计制造。本论文夹具设计的主要容是设计2套夹具。 关键词: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工艺文件;夹具

磨床安全操作规程知识讲解

磨床安全操作规程

精品文档 磨床安全操作规程 安装砂轮安装砂轮安装砂轮安装砂轮 1、根据砂轮机使用说明书,选用与机床主轴转数相符的砂轮。 2、所选用的砂轮要有出厂合格证或检查试验标志。 3、对砂轮进行全面检查,发现砂轮质量、硬度和外观裂纹缺陷时不能使用。 4、安装砂轮的法兰不能小于砂轮直径的1/3或大于1/2。 5、法兰盘与砂轮之间要垫好衬垫。 6、直径大于或等于200毫米的砂轮装上砂轮卡盘后,应先进行静平衡。 7、砂轮孔径与主轴间的配合要适当。 8、紧螺母时要用专用扳手。螺母紧固要适当。用多个螺栓紧固砂轮,应成对上紧,均匀用力。 9、砂轮装完后,要安好防护罩。砂轮侧面要与防护罩内壁之间要保持20-30毫米以上的间隙。 10、砂轮装好后要经过5-10分钟的试运转,启动时不要过急,要点动检查。 11、未安装调试完毕的砂轮不准移交使用。 一般操作 1、干磨或修整砂轮时要戴防护眼镜。 2、检查砂轮是否松动,有无裂纹,防护罩是否牢固、可靠,发现问题时不准开动。 3、砂轮切线方向不准站人,操作者应站在砂轮的侧面。 4、砂轮转速不准超限,进给前要选择合理的吃刀具,要缓慢进给。 5、装卸工件时,砂轮要退到安全位置。 6、砂轮未退离工件时,不得停止砂轮转动。 7、用金刚石修砂轮时,要用固定架将金刚石衔住,不准用手拿着修。 8、干磨工件不准中途加冷却液;湿式磨床冷却液停止时应立即停止磨削;湿式作业工作完毕应将砂轮空转5分钟,将砂轮上的冷却液甩掉。 9、机床开动后不准进行清洗、加油和测量。 10、平面磨床一次磨多件时,加工件要靠紧垫好,并置于磨削范围之内,以防加工件倾斜飞出或挤碎砂轮。 11、外圆磨用两顶针加工的工件,应注意顶针是否良好。用卡盘加工的工件要夹紧 一、磨床属贵重仪器设备,由专职人员负责管理,任何人员使用该设备及其工具、量具等必须服从该设备负责人的管理。未经设备负责人允许,不能任意开动机床。 二、任何人使用本机床时,必须遵守本操作规程,服从指导人员安排。在实习场地内禁止大声喧哗、嬉戏追逐;禁止吸烟;禁止从事一些未经指导人员同意的工作;不得随意触摸、启动各种开关。 三、砂轮是易碎品,在使用前须经目测检查有无破裂和损伤。安装砂轮前必须核对砂轮主轴的转速,不准超过砂轮允许的最高工作速度。 四、直径大于或等于200mm的砂轮装上砂轮卡盘后应先进行静平衡试验。砂轮经过第一次整形修整后或在工作中发现不平衡时,应重复进行静平衡试验。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新编版)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新编 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regulations are the guiding documents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st. It stipulates the specific details of the safe operation methods of the post.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新编版) 1.0压力表: 1.1压力表的检验周期为半年。对日常工作中发现有压力表异常时需及时进行校验、校准或更换。 1.2外观检查是否完好无损,表针指示是否为“0”。 1.3先把一只经计量检定专业单位校验合格的压力表(与待检压力表量程相当)与被检压力表一起安装在手摇液压泵或小型空压机输出压力端。以被检压力表的量程为基准,按比例选5个压力测试点。将手摇泵或空压机的输出压力调整到测试点压力,静压后记录两压力表显示值,计算出两表误差。各压力测试点测试完成后,得出5个误差值。各压力测试点的误差值大于压力表上所标注的精度等级时,被检压力表为不合格。小于或等于压力表上所标注精度等级时,则说明被测压力表合格。

1.4经检测的压力表如合格,专业技术人员贴上统一的准用证或合格证,交原部门正常使用。如不合格,组织检查维修后,重复1.2检验程序,合格后贴准用证或合格证交部门正常使用,仍不合格专业技术人员贴上停用证,并作报废处理。 2.0万用表及钳表 2.1万用表、钳表的检验周期为一年。对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万用表、钳表异常时需及时进行校验、校准或更换。 2.2外观检查是否完好无损,电流、电压各相应档位指针指示是否为“0”,电阻档在短接测试表笔后指示是否为“0”。 2.3取一只经计量检定专业单位校验合格的高精度万用表或钳表,与被检万用表或钳表一起,在相同档位上测量同一电器元件的电流、电压、电阻值,记录每次测量时两表的误差。重复5次测量(每次测量后元件需停电、放电),误差值小于或等于仪表所标注的精度等级时,仪表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2.4经检测的万用表或钳表,在相应的档位上所测得的精度指示合格时,说明其档位功能合格,可以在工作中继续使用该

工艺流程说明书

工艺说明书 工艺流程说明 由空气压缩工序、反应工序、蒸汽发生工序和甲醛吸收工序组成。 1)压缩工序 新鲜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进入罗茨鼓风机升压,风机出口气与吸收二塔(碱洗水洗2塔)顶部循环尾气混合后送到反应工序。 2)反应工序 从罐区来的原料甲醇先送到甲醇贮罐,再通过甲醇泵进入甲醇蒸发器,在此与甲醛循环泵送来的吸收二塔的甲醛循环溶液进行热交换,甲醇吸热而汽化,同时与风机来的气体相混合形成原料气体。原料气体再经过甲醇过热器过热后,进入主反应器。 原料气在这个固定床反应器的铁钼催化剂上发生反应后,生成甲醛反应气。该气体首先经过甲醇蒸发器管间,通过与原料混合气换热而自身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工序。 3)蒸汽发生工序 当甲醇、空气和水蒸气的原料混合进入反应器,在银催化剂上发生催化剂作用而生成甲醛时,其主要反应是氧化,脱氢反应。 甲醇氧化反应在200℃左右开始进行,因此经预热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混合器,必须用电热器点火燃烧,当催化床温度升至200℃左右,反应开始缓慢进行,它是一个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催化床随着温度的升高至使氧化反应不断加快,所以,点火后催化床的温度升高非常迅速。甲醇脱氢反应在低温时几乎不进行,当催化床温度达600℃左右,反应成为生成醛的主要反应之一。脱氢反应是一个强吸热反应,故有反应的发生。对控制催化床的温度升高是有利的。脱氢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所谓可逆反应就是甲醇脱氢生成醛的同时,甲醛与氢也可向生成甲醇的方向进行,这类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可用可逆符号来代替的。当原料混合气中的氧与脱氢反应生成的氢化合为水时,可使脱氢反应不断向生成甲醛的方向移动,从而提高了甲醇的转化率。

反应放出的热量,除抵消脱氢所需的热量,反应气体升温和反应器向周围环境的散去热量外,还有剩余。因此生产上不仅不需要外界供热,而且还必须在原料混合气中引进水蒸汽,利用水蒸汽的升温带热作用,将多余的热量从反应系统中移去,使反应能正常进行下去。此外,在反应器中还发生下列副反应。 4)甲醛吸收工序 来自甲醛蒸发器被冷凝的气进入吸收一塔,吸收一塔顶部出来的未被吸收气体进入吸收二塔。工艺水由管网供入,从吸收二塔顶部进入,与气相逆流接触进行甲醛吸收。吸收二塔底部出来的液体由甲醛循环泵经甲醛预热器和甲醛循环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吸收一塔上段及中段,该甲醛液与甲醇蒸发器换热冷却后的甲醛反应气逆流接触得到甲醛溶液,并用甲醛循环泵在该塔下段循环,同时从甲醛循环泵采出一股甲醛溶液经冷却后作为产品送至甲醛装置的中间罐区甲醛溶液贮槽。 吸收二塔顶出来的尾气,一股返回风机入口,另一股进入尾气锅系统处理,处理过的尾气,完全能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由烟囱在高处排放。

磨床安全操作规程

磨床安全操作规程: 1、内圆磨、外圆磨、平面磨、工具磨、曲轴磨都必须遵守机械切削工的安全操 作规程。 2、工件加工前,应根据工件的材料、硬度、精、粗磨等情况,合理选择适用的 砂轮。 3、调换砂轮时,要按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必须仔细检查砂轮的粒度和线 速度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无裂缝,声响要清脆。 4、安装砂轮时,须经平衡试验,开空车试运转10分钟,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5、磨削时,先将纵向挡铁调整固紧好,使往复灵敏。人不准站在正面,应站在 砂轮的侧面。 6、进给时,不准将砂轮一下就接触工件,要留有空隙,缓慢地进给,以防砂轮 突然受力后爆裂而发生事故。 7、砂轮未退离工件时,不得中途停止运转。装卸工件、测理量精度均应停车, 将砂轮退到安全位置以防磨伤手。 8、干磨的工件,不准突然转为湿磨,防止砂轮碎裂。湿磨工作冷却液中断时, 要立即停磨。 9、平面磨床一次磨多件时,加工件要告靠紧垫妥,防止工件飞出或砂轮爆裂伤 人。 10、外圆磨用两顶针加工的工件,应注意顶针是否良好。用卡盘加工的工件要夹 紧。 11、内圆磨床磨削内孔时,用塞规或仪表测量,应将砂轮退到安全位置上,待砂 轮停转后方能进行。 12、工具磨床在磨削各种刀具、花键、键槽、扁身等有断续表面工作时,不能使 用自动进给,进刀量不宜过大。 13、不是专门用的端面砂轮,不准磨削较宽的平面,防止碎裂伤人。 14、经常调换冷却液,防止污染环境。 磨床应有的安全防护装置: 1磨床上所有回转件,例如:砂轮、电动机、皮带轮和工件头架等,必须安设防护罩。防护罩应牢固地固定.其联接强度不得低于防护罩强度。

平面磨床工作台的两端或四周应设防护栏板,以防被磨工件飞出。 2带电动、气动或液压夹紧装置的磨床应设有联锁装置,即夹紧力消失时应同时停止磨削工作。 3使用切削液的磨床应设有防溅挡板,以防止切削液飞溅到操作人员和周围地面上,干磨时应配除尘装置。

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实例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生产纲领为中小批量生产。 设计者:_____ 指导老师: XXX XX师范大学 教研室 2009年1月4日

XX师范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为中小批量生产。 内容:1. 零件图 1张 2. 毛坯图 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套 4. 工艺装备(夹具)主要零件图及画总装图 1套 5. 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0 5机自国内 学生:_____ 指导老师:XXX 教研室主任:XXXX ___年___月

目录 序言 (4) 一.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4) 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二.毛坯制造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二.工艺规程设计 1基面的选择 (5) 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5)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面的加工(所有面) (7) 2.孔的加工 (7)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工序Ⅰ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9) 2.工序Ⅱ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0) 3.工序Ⅲ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1) 4 .工序Ⅳ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2) 5.Ⅴ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3) 6. 工序Ⅵ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4) 7.工序Ⅷ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 8 .工序Ⅸ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9. 工序Ⅹ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六.夹具的选择与设计 (16) 1.夹具的选择 (17) 2.夹具的设计 (17) 七.选择加工设备 1.选择机床,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 (18) 八.选择刀具 1. 选择刀具,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刀具 (18) 九.选择量具

连杆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工艺过程设计说明书 1.1零件图工艺分析-------------------------------------1 1.1.1零件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1 1.1.2零件结构分析----------------------------------------------1 1.1.3零件技术条件分析------------------------------------------1 1.1.4零件材料及切削加工性--------------------------------------2 1.1.5零件尺寸、标注分析----------------------------------------2 1.1.6为保证热处理及检验说明------------------------------------3 1.1.7理念工艺分析----------------------------------------------3 1.2毛坯的设计-----------------------------------------3 1.2.1毛坯的种类确定--------------------------------------------3 1.2.2毛坯工艺确定----------------------------------------------4 1.2.3毛坯余量及公差--------------------------------------------6 1.3工艺规程设计---------------------------------------6 1.3.1工艺路线制定----------------------------------------------6 1.3.2工序尺寸确定----------------------------------------------7 1.3.3机械夹具、刀量、量具的选择--------------------------------8

操作规程与说明

目录 第一部分开车计划 (2) 一、废水水量水质 (2) 二、排放要求 (2) 三、工艺流程 (3) 四、开车前准备工作 (3) 五、生物污泥的接种、培养与驯化 (4) 六、正常运转阶段 (5) 七、化验分析要求 (5) 八、日程进度计划 (6) 第二部分操作规程 (6) 一、污水处理站单体、系统简要说明 (6) 二、格栅井操作管理 (8) 三、水井系统操作管理 (9) 四、调节池系统操作管理 (9) 五、厌氧池操作管理 (9) 六、曝气好氧系统操作管理 (9) 七、回流系统操作 (10) 八、沉淀池污泥系统操作 (11) 九、水泵操作管理 (12) 十、风机操作管理 (13) 十一、电控柜的操作管理 (16) 十二、安全、劳保与卫生 (16)

第一部分开车计划 一、污水水量 废水日排放量:Q<30m3/d 设计流量:q=2.5m3/h 二、污水水质 主要进水综合水质指标 2、经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1)一级标准。 主要出厂水质指标 三、工艺流程 废水经筛网截取易堵塞泵的较大颗粒的杂质后流入集水调节池进行水量和水质的均化,均化后的废水用提升泵打入初沉池中进行物化,经初步沉淀后上清液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处理过的污水自行流入二沉池,经二沉池沉淀过滤后上清液自行流入清水池,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全流入污泥浓缩池,经过浓缩后的污泥进入污泥干化场,

进行脱水干化,泥渣由厂方外运作肥料,污泥浓缩池上的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其工艺路线如下: 四、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调试开车必须在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全部完成后,经清理土建构筑物、设备、单机试车,总系统清水运转无问题后进行。 2、当装置开车后,每班每天污水、污泥等都要测定分析,为此,化验分析工作必须安排好。 3、污泥培养、驯化及试运转的药剂、污泥等都要测定分析,为此,化验分析工作必须安排好。 4、按经审查批准的设计文件所提出的定员,配全操作工、化验员等。 五、生化污泥的接种、培养与驯化

检测设备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运行检查 操作规程 受控状态 版本号 发布日期 河南瑞尔电气有限公司

目录

检测设备管理规程 RE-GC-01-03-12-2014 1、总则 为使公司产品符合标准要求,根据原材料及半成品、成品检验要求确定并配备检验试验仪器设备,检测设备由品管部统一管理。 2、基础管理 2.1建立公司检测设备台账,保存其出厂时的合格证等随机文件和周期校准的合格 证等资料。 2.2现场使用的检测设备在校准或检定的有效期内,并有清晰可辨的合格标识。 2.3根据检测设备周期校准规程实施强检器具的周期校准。 2.4由品管部负责对检测设备编制操作规程,测试人员应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的 使用检测设备。 2.5本公司检测设备有以下几种: 耐压测试仪、游标卡尺、绝缘电阻表、简支梁冲击试验机、电子秒表、接触调压器、电子万能试验机、绝缘电阻测量仪、回路电阻测量仪、程控接地电阻测试仪、数字测温仪 3、校准或检定 3.1测量装置的初校 外购并经验收合格的测量装置,应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初次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属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必须经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 3.2测量装置的校准或检定

品管部负责编制计量器具周期性检定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实施各类检测装置的周期标准,不得使其漏检或超期使用,目前各种检测设备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4、运行检查 4.1检测设备要有适宜的工作环境,搬运、储存过程中要保证装置的准确度和完好 性,所有检测设备都应轻拿轻放、正确使用。 4.2为防止测量装置因调整不当而失准,应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人进行调整。 5、偏离校准状态控制 5.1当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或出现其他失准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报品管部处理。 5.2品管部及时追查该装置检测的产品流向,重新评价已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确定重新检测的范围并重新检测,重新检测后应形成检测记录。 5.3由专业人员对该设备故障进行分析、维修,重新进行校准或验证并保存更新校准或验证的证据。 6、检测设备的新增、更新和报废 品管部提出新增或更新检测设备的申请,写清楚申请原因、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所需金额,待审批后由供销部采购,购进的新仪器应按照本规程3.1条进行处理,并在台账中做好登记。 报废的检测设备由品管部提出申请,应注明报废原因、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经审批后方可报废,并从台账中提出锁报废的设备。 7、检测人员职责 7.1熟悉有关专业的试验规范、技术标准、检测方法,严格按规范、标准进行检测

偏心轴的工艺规程与设计

西南石油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偏心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小批量生产) 班级: 专业: 设计者: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2016年6月15日至2016年6月26日

西南石油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偏心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小批量生产) 设计内容; 产品零件图1张 产品毛坯图1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份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 家具设计装配套1份 家具设计零件图1~2张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班级: 专业: 设计者: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2016年6月15日至2016年6月26日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连接,也舍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对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惊醒一次试验性的训练,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上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偏心零件的加工是机械加工中的难点,对于象偏心轴承、凸轮等偏大心零件的加工目前普遍采用三爪、四爪卡盘,在普通机床上加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偏大心零件的需求越来越多,精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对该类偏心夹具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其应用前景广阔。 偏心轴类零件是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偏心、阶梯轴偏心和异形偏心轴等;或分为实心偏心轴、空心偏心轴等。它们在机器中同样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 台阶偏心轴的加工工艺较为典型,反映了偏心轴类零件的大部分内容与基本规律下面就介绍一种偏心轴常用的加工工艺。 二、拟订加工工艺 图A1所示是常见的偏心轴零件。它属于台阶轴类偏心轴,由圆柱面、轴肩、退刀槽、键槽等组成。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用零件装配里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 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图A1)规定了主要轴颈M、N,,外圆P、Q 以及轴肩H、I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这些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 (一)、零件图样分析 M N O P

磨床安全操作规程

磨床安全操作规程 磨床安全操作规程 1、内圆磨、外圆磨、平面磨、工具磨、曲轴磨都必须遵守机械切削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2、工件加工前,应根据工件的材料、硬度、精、粗磨等情况,合理选择适用的砂轮。 3、调换砂轮时,要按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必须仔细检查砂轮的粒度和线速度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无裂缝,声响要清脆。必须认真检查,砂轮规格应符合要求\无裂纹,响声清脆,并经过静平衡试验,新砂轮安装时一般应经过二次平衡,以防产生震动。安装后应先空转3—5分钟,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在试转时,人应站在砂轮的侧面。 4、安装砂轮时,须经平衡试验,开车前应先检查各操作手柄是否已退到空档位置上,然后开空车试运转10分钟,并注意各润滑部位是否有油,空转数分钟,确认机床情况正常再进行工作。 5、操作前要穿紧身防护服,袖口扣紧,上衣下摆不能敞开,严禁戴手套,不得在开动的机床旁穿、脱换衣服,或围布于身上,防止机器绞伤。必须戴好安全帽,辫子应放入帽内,不得穿裙子、拖鞋。 6、磨削、装卸重大工件时应先垫好木板及其它防护装置,工作时必须装夹牢固,严禁在砂轮的正面和侧面用手拿工件磨削。磨平面时,应检查磁盘吸力是否正常,工件要吸牢,接触面较小的工件,前后要放挡块、加档板,按工件磨削长度调整好限位挡铁。人不准站在正面,应站在砂轮的侧面。 7、进给时,不准将砂轮一下就接触工件,要留有空隙,缓慢地进给,以防砂轮突然受力后爆裂而发生事故。细长工件应用中心架,防止工件弯曲伤人。停车时,应先退回砂轮后,方可停车。 8、砂轮和工件应平稳地接触,使磨削量逐渐加大,不准骤然加大进给量。砂轮未退离工件时,不得中途停止运转。装卸工件、测理量精度均应停车,将砂轮退到安全位置以防磨伤手。 9、用金刚钻修整砂轮时,要用固定的托架,湿磨的机床要用冷却液冲,干磨的机床要开启吸尘器。 10、干磨的工件,不准突然转为湿磨,防止砂轮碎裂。湿磨工作冷却液中断时,要立即停磨。 1、平面磨床一次磨多件时,加工件要告靠紧垫妥,防止工件飞出或砂轮爆裂伤人。 12、外圆磨用两顶针加工的工件,应注意顶针是否良好。用卡盘加工的工件要夹紧。 13、内圆磨床磨削内孔时,用塞规或仪表测量,应将砂轮退到安全位置上,待砂轮停转后方能进行。 14、工具磨床在磨削各种刀具、花键、键槽、扁身等有断续表面工作时,不能使用自动进给,进刀量不宜过大。加工表面有花键、键槽或偏心的工件时,不能自动进给,不能吃刀过猛,走刀应缓慢,卡箍要牢。使用顶尖时,中心孔和顶尖应清理干净,并加上合适润滑油。 15、万能磨床应注意油压系统的压力,不得低于规定值。油缸内有空气时,可移动工作台于两端,排除空气,以防液压系统失灵造成事故。开动液压传动时,必须进给量恰当,防止砂轮和工件相撞,并要调整好换向挡块。 16、砂轮不准磨削铜、锡、铅等软质工件,用金刚钻磨削砂轮时,刀具要装牢固,刀具支点与砂轮间距尽量缩小,进刀量要缓慢进给。 17、不是专门用的端面砂轮,不准磨削较宽的平面,防止碎裂伤人。 18、工作完毕停车时,应先关闭冷却液,让砂轮运转2—3分钟,进行脱水,方可停车。然后做好保养工作,刷清铁屑灰尘,润滑加油,切断电源。经常调换冷却液,防止污染环境。

检测设备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操作规程 执行标准: GA468《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与方法》、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285-200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一、前轮侧滑检验 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 (1)打开锁止装置,拨动滑板,仪表清零。 (2)车辆轮胎气压、花纹深度符合标准规定,胎面清洁。 2、检验程序 (1)车辆正直居中驶近侧滑检验台,并使转向轮处于正中位置。 (2)以3~5km/h车速平稳通过侧滑检验台。 (3)测取最大示值。 3、注意事项 (1)车辆通过侧滑检验台时,不得转动转向盘。 (2)不得在侧滑台上制动或停车。 (3)应保持侧滑台滑板下部的清洁,防止锈蚀或阻滞。 二、制动性能检验 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 (1)检验台滚筒表面清洁,无异物及油污,仪表清零。 (2)车辆轮胎气压、花纹深度符合标准规定,胎面清洁。 (3)将踏板力计装到制动踏板上。 2、检验程序 (1)车辆正直居中驶入,将被测轮停放在制动台前后滚筒间,变速器置于空档。 (2)降下举升器、起动电机,保持一定时间,测得阻滞力。 (3)检验员在显示屏提示踩刹车后,缓踩制动踏板到底,测得左、右轮制动增长全过程数值;若为驻车,则拉紧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测得驻车制动力数值。 (4)电机停转,举升器升起,被测轮驶离。 (5)按以上程序依此测试其它车轴。 (6)卸下踏板力计,车辆驶离。 3、注意事项 (1)车辆进入检验台时,轮胎不得夹有泥、砂等杂物。 (2)测制动时不得转动转向盘。 (3)在制动检验时,车轮如在滚筒上抱死,制动力未达到要求时,可换用路试或其它方法检验。 三、喇叭声级检验 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 (1)调整网络开关到“A”级计权和快档位置。

化验室设备操作规程

化验室设备操作规 程

邯郸市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检验设备操作规程 (依据ISO9001:标准编制) A版 文件编号:KRSW-JYGC- 编制:质检部日期: 8月06日 审核:纪金锋日期: 8月06日 审批:陈清喜日期: 8月08日 发布日期: 8月08日实施日期: 8月08日 设备名称 水分测定仪 设备型号 KF-1型 设备用途 产品检验 生产厂家

上海安亭电子 维护部门 质检部 出厂编号 090615 一、简介 1.1编写目的 制定合理的仪器操作规程,便于检验人员在检测过程中的操作,熟悉设备性能确保检验准确性,及时有效的对设备进行维护确保检验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2工作原理 本仪器为卡尔费休滴定法测定水分的仪器,采用“永停法”来确定重点。 1.3职责 化验员负责本仪器的使用及维护 二、仪器性能及适用范围 2.1仪器性能: 电源:220V±10% 50HZ 相对湿度:≤80%

环境温度:5℃-40℃ 测量范围:0.03%-100% 相对误差:≤3%(平行测定以水为标准样品,测定卡氏试剂得水当量,必须大于3mg/ml) 2.2适用范围 本仪器主要用于本厂进厂原辅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水分检测。 三、仪器安装 参照仪器安装外形图说明进行安装。 四、操作方法 4.1滴定管使用 4.1-1测定的水分含量若在0.1%-10%之间时应当用用10ml滴定管(最小刻度0.05ml) 4.1-2测定的水分含量若小于0.1%时,需要增大取样量而且配用微量滴定管。 4.2打开电源,将测定开关调至校正档然后旋转校正开关将电流指针调整至40uA,然后将测定开关调至测定档,此时电流指针应当归零。 4.3将卡氏试剂倒入滴定瓶中,用双联球将试剂打入滴定管,把无水甲醇倒入反应瓶直至把电极铂片完全浸没。然后将卡氏试剂滴入反应瓶,直到电流指针接近40uA,(一般指针在30uA-40uA 范围内)保持30秒指针不返回溶液为红棕色即为滴定终点。 4.4卡氏试剂的标定

泵体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泵体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M12-6H螺纹孔中的Ф10孔工艺装备设 计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设计题目 泵体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M12-6H螺纹孔中的Ф10孔工艺装备设计 二、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 (2) 生产类型:大批大量生产 三、上交材料 (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 (2) 毛坯图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参附表1) 1张 (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 (4) 夹具装配图1张 (5) 夹具体零件图1张 (6)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 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 ①目录 ②摘要(中外文对照的,各占一页) ③零件工艺性分析 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⑤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⑥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⑦体会与展望 ⑧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期刊、报告等,10条以上)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用A4纸、纵向打印. 四、进度安排(参考) (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 (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 (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

(4) 编写说明书3天 (5) 准备及答辩2天 五、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 在机械制造的机械加工,检验,装配,焊接和热处理等冷热工艺过程中,使用着大量的夹具,用以安装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保证零件和工件的质量。 本次设计主要是进行盖体类零件的专用夹具的设计,是对我们以往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对我们所掌握知识的一次扩展。本文主要从工艺规程的指定与夹具的设计两方面出发。根据零件本身的特点,生产类型以及零件在具体工作时的作用选择工艺规程和夹具。在工艺规程方面:确定生产类型,综合考虑其准确度高,生产效率高,消耗经济少等方面,选择一个最优方案;在夹具设计方面,因为是盖体类零件,加工Ф10孔,选择钻床加工,考虑诸多因素拟订最优方案,最终完成本次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