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人的宇宙观

古代人的宇宙观

古代人的宇宙观
古代人的宇宙观

古代人的宇宙观

古代人的宇宙观是怎样的?他们如何想象宇宙的模样,又是如何观察宇宙现象的呢?埃及第一个历法中最早记录的日期是公元前4241年。埃及的星图出现于公元前3500年,它意味着埃及人知道水星、金星里太阳比火星、土星、木星离太阳要近。

几乎在4000年之前,巴比伦祭司就用楔形文字留下了对金星、火星、木星运动的观察记录。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天文学只是比埃及人的更为先进而准确,因为巴比伦祭祀能预测日食。

英国古代居民比埃及或苏美尔人对天文学的了解更为透彻。巨石阵计算法的发明揭示了公元前2000年巨石阵建造者们对至点、分点个预测日食的精确知识。复杂的巨石阵天文学传统需要数千年的发展方能形成,那么这种科学的发展仅仅是一个地区的呢,还是从另一个文明中心引进的呢?

现在让我们看看自阿波罗飞行以来,经受了无数次公开亮相的月亮。《苏亚·西德汉塔》中有一段文字说:“光芒四射的太阳为月亮提供了光线!”很显然,这里提到了月球反射光的特性。

公元前6世纪的巴门尼德发表了一个有关月亮的明确生民:“它在夜间的光是借来的。”这很明显是有关太阳的光线在月球表面得到反射的参考资料。埃姆皮德克利斯(公元前494年~公元前434年)也持有同样的看法:“环绕地球的月亮光是借的。”

在我们登月探索钱25个世纪的时候,德谟克利特就问道:“月球上的那些标记是什么呢?它们是高山和峡谷的阴影。”

“日食是月亮造成的”2500年前的阿那克萨戈拉(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28年)这样说。他也是第一个揭示了月球是因为地球挡的影子挡住了月球而造成的人。

古人还发现了月亮与潮汐之间的关系。巴比伦天文学家塞鲁库斯正确地揭示了海潮是由月亮的引力造成的。中国古代哲人也毫不怀疑地认为因为月亮的拉动才使得海平面上升。

朱莉斯·凯撒比起坐学者来说更是一个好将领,即使如此,他写道:“当月满之时,潮汐很高。”他正是在春潮很高的时候在英国登陆的,而这是2000年前的事了。当16世纪伟大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宣布他的“潮汐由月亮引起”的理论的时候,他遭到了教会的严厉指责和非难。开普勒无法争辩,因为他的一个亲属就在它面前被活活烧死,他的母亲带着镣铐死于监狱中。这一段历史插曲说明曾经有过一个科学蒙昧的时代,而且那些试图复兴古代科学的人遭到了残酷的迫害。

由于月亮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因此我们的这个卫星在新月的时候距离地球3219百公里,在下弦点的时候距离地球2575百公里。这一发现一般归功于梯考·德·布拉赫(1546年~1601年)。而另一个阿拉伯文的论文比他早6个世纪。10世纪阿拉伯天文学家阿布·瓦发写了一篇《月亮的变差》的文章,其中就提到了月亮的不规则晃动运动。由于进行这些测量需要精密记时计,而严格地说,阿布·瓦发并没有

任何好的中变,因此他不可能观察月亮的变差,那么是谁发现了月亮的变差呢?争论一直在进行。

我们再来看看太阳。2500年前的阿那克萨戈拉勇敢地宣布:“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炽热的金属团。”但是虔诚的雅典人却相信太阳是阿波罗神的宝座。阿那克萨戈拉在不恰当的时间内说了一件正确的事情,他因此被流放了。

在伽利略之前没有人了解任何有关太阳耀斑的情况。人们认为太阳做为一个完整的、神圣的星体不可能有任何斑点。然而在2000年前古中国人却留下了天文学上的太阳黑子记录。

股墨西哥的天文学只是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按照子安在的天文学计算,一年的实际天数是365.2422天;现在通用的公历规定一年为365.2425天;玛雅历认为一年为365.420天,它最接近实际数字。换句话说,玛雅人比我们这个科学时代的历法还要精确。

科潘玛雅人估计一月29.53020天;帕伦克玛雅人认为一月为29.53086天;按照天文学计算,它是29.53059天。实际上,正确的数据只是通过科潘玛雅人与帕伦克玛雅人估计的中间值。玛雅人在没有任何我们现在才拥有的精密仪器和天文钟的情况下是怎么得出这些结论的呢?

在大英博物馆的巴比伦手抄本中谈到了金星的新月。然而,这个新月只有通过望远镜才能看到。

第一个观察了金星周期的天文学家是伽利略,他在1610年留下了这样的字谜来声明他的优先权:“爱之母维纳斯(金星)模仿了辛

西娅(月亮)的形象。”

为什么巴比伦人把金星叫做月亮的姐妹或月亮的伟大女儿呢?这里的解释只能是巴比伦的科学祭司们一某种方式认识了像月亮一样的金星的周期。

巴比伦祭司还留下了木星的4个大卫星的观察记录——这又是一件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做不到的事情。在提到这个实施的时候,乔治·罗尔森教授写道:“有一种说法很容易得到证实,他们既然能够观察到木星的四颗卫星,同样他们更有可能知道土星有七颗卫星。”在科学史上,伽利略在1610年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1655年~1848年间先后由卡西尼、胡根斯、赫斯切尔、邦德等人观察到了土星的卫星。那么巴比伦人是怎么知道有这些卫星的呢?难道巴比伦天文学祭司们有超人的能力,或者是从另一个消失了的文明的秘密传说中得到的?

仅仅在几个世纪之前,欧洲的学者和教士们还认为地球是不运动的——是宇宙的中心,甚至于还认为只有一个平地和天空,星星是天空上用于通过伊甸园的洞。

但是在公元前5世纪,德谟克利特就说:“宇宙空间布满了无数的星星,银河只是相隔甚远的无数星星组成的巨大星团。”必须清楚地看到在德谟克利特时代,天空中能看得见的行星最多不超过600颗。他通过逻辑思维和想象勾勒出关于宇宙的正确图画,而这些我们只是在最近的150年中才做到的。

米利都的泰勒斯(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7年)是又一个天才。

他认为行星是由像构成地球一样的物质构成的。这一宇宙物质性的思想埋没与中世纪,直到近代才得以重见天日。

23个世纪以前,萨默斯的亚里士塔库斯说:“隔开我们与星星的距离是不可估量的。”

德谟克利特教导人们“有比我们能够看到的多得多的行星”。是何使他认为在土星之外还有星星?在德谟克利特还年轻的时候,阿那克西美尼就谈到了“无光”伴星。当然,他是指另一个太阳系的行星。或者是我们低估了他的智慧和想象力?

塞涅卡(公元前4年~公元65年)在他的《自然质疑》一书中显示了他对天文学的远见卓识:“有多少天体,人类肉眼无法看到!当我们的记忆消失之后,有多少发现保留到未来的时代。”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只是在上一个200年中才被发现。在塞涅卡的时代能看到的星星仅有数千颗,如今我们在星册上已有数百万个了。

通古斯,中亚的一个部落。1908年发掘出了他们的城市哈拉赫特。他们对7个发光体有一种奇怪的信仰。它们是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和行星斯斯、奥波、拉胡和科图。毫无疑问拉胡和科图是月亮上行与下行的交点,而从印度天文学中借来的斯斯和奥波的身份则仍然是个谜,难道它们是天王星和海王星吗?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彗星。从公元前1204年,中国天文学家就有每一次哈雷彗星的记录。公元前11年,他们对它观察了9个星期,就像今天的天文学家那样正确地描述了它变化中的形状。

19个世纪以前的塞涅卡写下了这样的话:“彗星像其他行星一样

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亚里士多德引用毕达哥拉斯的话来说明彗星像星体一样每隔一段很长的时间出现一次。这一推测是伟大的,因为彗星并没有携带可供识别的标记。阿波罗尤斯·门第尤斯认为这一推测来源于巴比伦,它先于毕达哥拉斯许多个世纪。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史学家苏奥特尤斯认为:“彗星是一颗被错误地预示统治者面临灾难的熊熊燃烧的星群”。

危地马拉的古玛雅人写的《波波乌》这样描述世界的表象:“像一团雾,像一片云,也像一粒飞尘,这就是创世。”“它(指创世)开始于从一片飞云中心猛然降下的尘埃。”这里包含着一种同样的宇宙起源的现代观点。玛雅人的宇宙论从何而来呢?难道是与他们拥有的这个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同出一源吗?

中国民居建筑发展简史

中国民居建筑发展简史 传统民居广义可以包括住宅、祠堂、庙宇乃至道路、绿化等整个居住环境。狭义讲可以专指民间传统的居住建筑,也就是住宅,是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的一种。今天说的传统民居是居住建筑。 回顾传统民居的发展简史,远古时候原始人利用天然穴居、巢居栖身居住。新石器时期,农耕生产促使原始人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创建了人造穴居和干阑等建筑的形式。 虽然受到材料和技术的限制,建筑单体还比较独立分散,但已经开始组织原始的聚落和城市。 夏朝的建筑遗存极少,商周时期建筑遗存开始增多。商周时期我国北方主要发展了在夯土房基上砌筑木柱梁架的建造方式。 空间组织上出现了院落形式。 比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的宫殿遗址考古发现,一号宫殿布局呈周围围墙环绕的院落形式。

再比如陕西岐山凤雏村考古发现的一组西周院落遗址,这是傅熹年先生根据考古资料绘制的复原图,它的平面是一个日字形。沿中轴线上有影壁、门、堂、廊、室,还有两边的塾、厢,是一套非常完整的合院空间组织。这是我国现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文献方面,《仪礼》中也记载了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的平面形制,庭院式住宅门、堂、庭院、左右厢房以及后寝。 这与后来汉族习用的合院住宅平面已有颇多共同之处,所以这个时期的院落组织可以看作是汉族习用的合院式民居院落的雏形。 秦汉时期的民居仍然缺少地面遗存,但根据汉代时期的文献资料以及画像砖石、明器等提供的建筑图像,建筑史学家们已经获得了对汉代民居建筑的一个基本概念。首先,汉代民居多以庭院式的组合出现。如广东出土的明器陶楼,有小型的三合院。 L形院 口字形院

日字形院 湖北云梦出土的东汉陶楼 都是合院的形式。 四川成都出土的庭院画像砖上有组两路两进院的形象。包括主院和侧院,主院分成前后院。 前院比较扁长,有停歇过渡的作用。后院方整开阔,是主要庭院。院北有座堂屋,屋内两人对坐。可以看到庭前翩翩起舞的仙鹤。 侧院也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院做厨房杂务等辅助功用。后院比较狭长,可以用来做农活。院中竖立一个高耸的望楼,可能用作储藏、瞭望、警戒。这幅图像反映出蜀地汉代中型宅院的一个生活场景。 再比如郑州南关曲阜出土的汉画像石上,也有较为复杂曲折的两三进庭院。各地出土的大量图像说明,汉代民居建筑已经普遍采用了庭院布局的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柱子装饰之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建筑柱子装饰之历史演变 吴梅 摘要: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考古资料和现存实例进行研究,对以彩画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柱子装饰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作了详尽的分析,了解柱子的装饰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与上架部分的彩画不尽相同,应将其作为一个与上架既有联系又独立的构件进行研究。 关键司:柱楹彩画雕饰朱红暖色青绿冷色 “柱,楹也”[1]。在中国古汉语中,柱和楹基本同义。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柱之言主也,屋之主也。……按柱引伸为支柱柱塞。不计纵横也。”又《释名》有云:“柱,住也。楹,亭也;亭亭然孤立,旁无所依也。齐鲁读曰轻:轻,胜也。孤立独处,能胜任上重也。”可见,柱、楹是指竖向能支撑屋顶重量的构件。由于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中,柱是最主要的承重构件,且又孤立独处,具有独立的视觉效果,并直接与人们的生活相接触,故地位突出,所谓“屋之主也”。古人由此赋予它很多的象征意义,于是,柱子得到了精心的保护和华丽的装饰。柱子的装饰,主要有彩画、雕镂等方式,而彩画由于其快捷、方便、表现力强等特点,最终成为最为广泛使用的装饰手段。除此之外,尚有用金玉、珠翠、锦绣、琉璃等,甚至有用镜子、螺钿等材料来装饰柱子的作法[2],更是奢华而新奇,并对后世柱子彩画的装饰纹样和构成方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整个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过程中,柱子的装饰经历了由简到繁,又复归于简洁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先秦与秦汉时期的柱子装饰 建筑彩画等装饰手段的产生,源于原始先民的仪式活动、审美要求和对木结构的保护作用。从考古材料和文献中有关先秦时期建筑装饰的记载,可知当时宫殿建筑中的木构件已有了彩饰、雕饰等的装饰处理[3]。文献中亦有柱子装饰的记录,虽然有限,却也可以看出端倪。《春秋·谷梁传》卷三记载:“(庄公二十三年)秋,丹恒宫楹。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土。”从这句话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柱子装饰的样貌:(一)用色彩涂刷是柱子装饰的主要方式之一,这是初级阶段的柱子彩画。(二)柱子都是以单色涂刷为主,不作或只作局部彩绘[4]。(三)柱子刷饰的颜色多种多样,有刷红黑、青、黄等不同颜色的,不象后世,基本上是以朱红色系为主,到明清时期,柱子更是一律刷红[5]。(四)柱子上涂刷的色彩根据礼制的要求,有明确的等级限制,不得僭越。春秋时期,以丹为贵,依次为丹、黑、青、黄。 秦汉是民族大统一时期,特别是汉代,农业和手工业大大发展,为建筑装饰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技术的保障,而且礼制的约束相对松弛,僭越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其时宫殿建筑和贵族宅邸装饰成风。根据有限的文献及考古资料,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汉代建筑柱子装饰的特点:(一)汉代重要建筑的柱子装饰是雕、绘并用的,但雕饰更为突出,雕刻技术已极为成熟,并被广泛使用[6],这一点可求证于画像石与画像砖。如山东微山县两城和曲阜县旧县等出土的画像石,都很好的印证了“雕楹”之说(图1),画中柱子满雕波浪纹或出形纹,说明汉时贵族建筑之柱大多通身雕刻几何形纹样以作装饰。彩绘的技术还不太成熟,应用范围也不如雕饰广泛。(二)雕饰一般以剪影式浮雕方式在柱子上满雕纹样;也有雕刻之上再施彩的手法,以朱色为多[7];还有雕刻上施铜漆的方式[8]。(三)柱子彩饰还是以单色通刷的方式为主,也多用丹朱之色[9]。虽然汉代柱子饰色也是以丹为贵,这是袭自周礼的传统,但并不被严格遵守,民间也常有用丹朱之色的。(四)重要建筑的柱子经常绘有各种纹样,图案题材与当时所流行的装饰题材一致,多为云气、花卉、符瑞辟邪等[10]。(五)除雕刻彩画以外,也有不少王公贵族的府第用金玉、锦绣等包裹柱子的装饰手法[11]。 可见秦汉时期柱子装饰手法远比先秦时期丰富且复杂,装饰部位也出原来的几处重点部位到

我国神话宇宙观的原型模式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 中国神话宇宙观的原型模式 来源: 作者:叶舒宪点击:560次时间:2006-7-21 12:56:41 一、西方学者的原型模式理论 本文拟借鉴西方学者的原型模式理论重构中国上古神话宇宙观的原型模式,从而为系统理解和阐释多种上古文化—符号现象找到一种“元语言”(metalanguage)。 原型的发掘和模式的归纳概括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乃至整个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倾向,也是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核心内容。从千变万化的文学现象中洞观基本的、普遍的结构模式,就好比给外貌、穿着各不相同的个人进行X光透视,医师看到的不是表面的差异,而是人体共有的骨骼架构。伯克兰德指出,按照弗莱(N. Frye)的原型理论,“批评家是一种文化人类学家,是识别以各种各样被置换了的、或以片断形式出现的神话模式的专家。批评家将尽可能精心地去描述和归类——但他不应做评价。”? 最初在局部范围内做出这种尝试的有英国的拉格伦和美国的坎贝尔等人。前者在《英雄》(1936)一书中将世界各地英雄神话的类同母题归纳22个项,后者所著《千面英雄》则将英雄故事模式划归两类原型:探求型(Quest)和启蒙型(Initiation)。 与上述二人相比,人们公认弗莱所归纳出的四阶段原型模式最为严谨,也最为周全,能够对文学主题、情节、体裁等各个方面做出解释性的描述与概括。 人类学家所描述的以自然循环为基础的仪式现象给了弗莱以无穷的启示,构成了他全部理论体系的基石。卡西尔在《象征形式哲学》中对神话思维的研究,又使他意识到,人类想象的发生及其时空框架在神话的基本主题和故事结构中留有永恒的印记。另一位德国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那影响深远的著作《西方的没落》又从另一个角度启发了他:人类的几大文明社会也同自然生命一样,势必要经历发生、发展、繁盛和没落的必然命运。这样,弗莱便将英雄神话的原型模式扩展开来,变成一种适用于各种文学主人公的普遍循环模式。弗莱1951年发表于《肯庸评论》的《文学的原型》一文曾将这套模式的四个阶段排列如下: 1.黎明、春天、诞生的阶段:关于主人公的诞生、苏醒、复活、创造以及(由于这四个阶段为一循环周期)战胜黑暗、冬天、死亡势力的神话。附属角色有主人公的父母。这一阶段构成传奇、祭酒神狂热诗歌和狂想诗的原型。 2.正午、夏天、成婚或胜利的阶段:关于主人公加入神籍、神圣婚姻以及进入天堂的神话。附属角色有同伴及新娘。这一阶段构成喜剧、牧歌、田园诗的原型。 3.日落、秋天、死亡的阶段:关于衰落、将死之神的神话,关于暴死,牺牲以及主人公的疏离的神话。附属角色有背叛者与妖女。这一阶段构成悲剧与挽歌的原型。 4.黑夜、冬天、毁灭的阶段:关于这些势力得胜的神话,关于大洪水和返回混沌状态的神话,关于主人公败亡和诸神毁灭的神话。附属的角色有巨妖和女巫。这一阶段构成讽刺文学(如蒲伯的《愚人歌》的结尾部分)的原型。? 到了六年后出版的《批评的解剖》一书,上述模式经过精心地调整和理论化,又重新以四种叙述程式的理论形式出现: 1.春天的叙述程式:喜剧。 2.夏天的叙述程式:传奇。 3.秋天的叙述程式:悲剧。 4.冬天的叙述程式:嘲弄和讽刺。 同《文学的原型》一文相比较,这里的主要差别在于将“传奇”和“喜剧”的位置做了替换,并在最后一个阶段中加上了“嘲弄”(irony)。 为了全面地论证四种叙述程式及其循环置换的概括依据。弗莱列举了七种不同的自然运动形态及其在文学中的象征表现,兹择要评述如下: word版整理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 一、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史 二、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技术、考古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36课时 五、计划学分:2学分 六、任课教师:刘成 七、教学简介: 本课程从中国历史上史前到清代出现的种种代表性建筑、建造活动、著名建筑师等建筑成就,介绍如何识别各个时期的建筑特征,剖析形成这些建造活动与建筑成就的社会、宗教、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影响因素。其次,从理论与历史的阅读中来认识建筑语言,使学生形成对功能、空间、形式、秩序、文脉和建构等建筑语汇的深层认识,加深对建筑文化的理解。最后,培养学生形成关于建筑历史与传统文化之间密切关联的基本观念。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课时安排 第一章概论(1课时) 第一节建筑与建筑学 第二节建筑物的分类 第三节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分期 第二章新石器时代建筑(1课时) 此间的建筑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祖先从艰难的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逐步掌握了营建地面房屋的技术,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满足了最基本的居住要求。这个时期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开始。一切因地制宜。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进入氏族社会。考古发现大量房屋遗址,因为气候,地理,材料条件的不同,营造方式也多种多样,代表性得分为: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干阑式建筑和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

第一节穴居 第二节巢居 第三节干阑式建筑 第四节木骨泥墙建筑 思考题: 1、试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 2、描述人类智慧在营造空间方面的成就。 3、思考我国南北方地理环境与后来形成的不同建筑形式之间的必然关系。 第二章夏商周及春秋战国建筑(6课时) 这个时期为古建筑萌芽时期,从满足居住需要之余,开始有了阶级,国家,政治方面需求,有了等级的差别。夏代出现了夯土建筑,商代的高台夯土建筑和殿堂建筑,到西周发展成有中轴线的对称式四合院结构的建筑,加之西周瓦的发明,三合土的应用,排水设施的构成,这个时期就形成了以檩架、梁柱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的古建体系。 这个时期是在政治的需要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对环境地理树木的科学的充分的利用。 第一节夏代建筑 1、夏文化与其区域 2、夏朝城址 第二节商代建筑 1、商代文化背景与经济发展 2、河南偃师二里头西亳宫殿遗址 3、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建筑 第三节西周建筑 1、周文化与礼制制度 2、最早的四合院—陕西歧山风雏村 3、干阑式建筑—湖北圻春遗址 4、西周建筑成就

古代的宇宙观

古代的宇宙观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宇宙观是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探讨我们所居住的大地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即天和地之间关系的看法。在中国古代,天体学说主要有三家:即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盖天说认为大地是平坦的,天像一把伞覆盖着大地;浑天说认为天地具有蛋状结构,地在中心,天在周围;宣夜说则认为天是无限而空虚的,星辰就悬浮在空虚之中。 1、盖天说 盖天说出现于殷末周初,主要观点为天在上,地在下,天为一个半球形的大罩子。 南北朝时代鲜卑族歌手斛律金《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两句诗,是对盖天说 的形象化说明。 方”说。《晋书·天文志》中说:“周髀家云:天员 (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关于方形的大地, 战国时代阴阳家齐人邹衍解释说,上有九个州, 中国是其中之一,叫赤县神州,每个州四周环绕 着一个稗海。九州之外,还有一个大瀛海包围着,一直与下垂的天的四周相连接。穹庐 般的天穹有一个极(这个极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轴正对这一点),天就像车轱辘一样绕着 这个“极”旋转不息。(北京的天坛园、地坛方就是天圆地方说的体现,如图2-1-1为天 坛圜丘,是皇帝祭天的圣坛)天圆地方说的最大破绽,就是半球形的天穹和方形大地之 间不能吻合。迫使其修改为:天并不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大伞一样,高悬在大地上 空,有绳子缚住它的枢钮,周围有八根在柱子支撑着。天空有如一座顶部为圆拱的凉 亭。 《列子·汤问》篇中所说的共工触倒的不周山,就是八根擎天柱之一,所以女娲便出 来炼石补天。天圆地方说提出的宇宙模型,只是凭感性的观察,又掺入了许多规定的。 但在我国历史上却有广泛影响,符合儒家关于“天尊地卑”的说教,在封建王朝的天地理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

(1) 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这些聚落,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西周兴建了丰京、镐京和洛阳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门。宫殿布置在城内,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且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今人从阿房宫遗址和始皇陵东侧大规模的兵马俑列队埋坑,可以想见当时建筑之宏大雄伟。此外,又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筑长城以防匈奴南下,凿灵渠以通水运。这些巨大工程,动辄调用民力几十万,几乎都是同时并进,秦帝国终以奢欲过甚,穷用民力,二世而亡。 汉代继秦,经过约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之后,又进入大规模营造建筑时期。汉武帝刘彻先后五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开拓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又兴建长安城内的桂宫、光明宫和西南郊的建章宫、上林苑。西汉末年还在长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东汉光武帝刘秀依东周都城故址营建了洛阳城及其宫殿。 总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有了新的发展。 (3) 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西晋统一中国不久,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处于西北

宇宙和宇宙观

宇宙和宇宙观 宇宙和宇宙观 武觐文 宇宙是包容一切事物的总体,不存在不被宇宙包容的事物,世界上的一切多样性事物都概括在宇宙之内。宇宙的时空必然是无限的,因为在有限之外的一切也都被宇宙包容了。宇宙中多样性的事物具有统一性,也就是说多样性的事物具有同一的本原,这就是事物的物质性。事物具有同一的本原,决定了事物的形式是可以转化的。宇宙与世界的概念有时不同,宇宙是指一切事物的总体,但世界可以指宇宙的总体,也可以指领域,例如海洋世界、人类世界、儿童世界等,所以世界观与宇宙观不完全是一回事。人类在生活中需要了解外在的环境,对近身的环境需要认识,对大环境整体的本原性也需要理解认识,对外在大环境的理解认识体现在宇宙观上,宇宙观是对自然大环境以及对宇宙总体本原性的思维认识。 宇宙的统一性 事物存在着本原,本原说明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本原是世界万物的根源。宇宙事物的本原是客观运动着的物质。物质是实物的本原,是各种具体实物的共性,是从各种具体实物抽象概括出来的哲学概念。人们既不能把“物质

”同各种具体实物割裂开来,又不能把物质和具体实物混同起来。在管理国家与社会的层面上应当“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都在价值意义上正确,但在自然物质世界中一味追求以人和人心为本就会陷入唯心主义之中,在自然界应以自然客观存在为本,人类诞生了约二三百万年的时间,人不可能是人诞生之前世界万物的本原。 宇宙通过世界的统一、和谐有序表明宇宙本原的存在,也因为事物有本原的存在,世界才是统一的。人类的观察具有真实性,然而直接观察和实践往往是触及事物的表面,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和宇宙的本原。人也无法一下子观察到宇宙的总体,观察总是片面的、局部的,于是需要通过逻辑思维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实践是当代哲学的根基,实践是以有限的具体人和有限的方法来观测认识无限宇宙的活动,人永远不可能仅仅依靠直接观察的实践方法对宇宙总体具有全面、整体的实践认识。人类的认识需要依赖正确的实践活动来不断修正对宇宙与事物的认识。对宇宙总体根源性的认识不仅需要实践性的活动,还需要哲学逻辑的思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解决思维与宇宙存在的统一,宇宙总体的统一性全面概括了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宇宙事物的统一性不是个别事物的表现特征,它是所有事物的共有性状,宇宙的统一性具有最高的普遍性,这是事物的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宇宙观是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探讨我们所居住的大地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即天和地之间关系的看法。在中国古代,天体学说主要有三家:即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盖天说认为大地是平坦的,天像一把伞覆盖着大地;浑天说认为天地具有蛋状结构,地在中心,天在周围;宣夜说则认为天是无限而空虚的,星辰就悬浮在空虚之中。 1、盖天说 盖天说出现于殷末周初,主要观点为天在上,地在下,天为一个半球形的大罩子。南北朝时代鲜卑族歌手斛律金《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两句诗,是对盖天说的形象化说明。 盖天说一共有两种:第一种盖天说即“天圆地方”说。 地方如棋局。”关于方形的大地,战国时代阴阳家齐人邹 衍解释说,上有九个州,中国是其中之一,叫赤县神州, 每个州四周环绕着一个稗海。九州之外,还有一个大瀛海 包围着,一直与下垂的天的四周相连接。穹庐般的天穹有 一个极(这个极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轴正对这一点),天就 像车轱辘一样绕着这个“极”旋转不息。(北京的天坛园、 地坛方就是天圆地方说的体现,如图2-1-1为天坛圜丘, 是皇帝祭天的圣坛)天圆地方说的最大破绽,就是半球形的天穹和方形大地之间不能吻合。迫使其修改为:天并不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大伞一样,高悬在大地上空,有绳子缚住它的枢钮,周围有八根在柱子支撑着。天空有如一座顶部为圆拱的凉亭。 《列子·汤问》篇中所说的共工触倒的不周山,就是八根擎天柱之一,所以女娲便出来炼石补天。天圆地方说提出的宇宙模型,只是凭感性的观察,又掺入了许多规定的。但在我国历史上却有广泛影响,符合儒家关于“天尊地卑”的说教,在封建王朝的天地理论体系中占据正统地位。如北京的天坛,是圆形的;地坛,是方形的。这是天圆地方的象征性模型。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按照这个宇宙图式,天是一个穹形,地也是一个穹形,就如同心球穹,两个穹形的间距是八万里。北极是“盖笠”状的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不息。 第二种盖天说将方形大地改为拱表大地,即《晋书。天文志》中所说的“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第二种盖天说已经有了拱形大地的设想,为以后球形大地的认识奠定了基础。便它仍然不能解释天体的运行,如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月亮的盈亏等问题。盖天说还认为,日月星辰的出没,并非真的出没,而只是离远了就看不见,离得近了,就看见它们照耀。据东汉学者王充解释:“今试使一人把大炬火,夜行于平地,去人十里,火光灭矣;非灭也,远使然耳。今,日西转不复见,是火灭之类也。” 盖天说宇宙结构理论力图说明太阳运行的轨道,载于汉赵爽注《周髀算经》;持此论者设计了一个七衡六间图,图中有七个同心圆。每年冬至,太阳沿最外一个圆,即“外衡”运行,因此,太阳出于东南没于西南,日中时地平高度最低;每年夏至,太阳沿最内一圆,即“内衡”运行,因此,太阳出于东北没于西北,日中时地平高度最高;春、秋分时太阳沿当中一个圆,即“中衡”运行,因此,太阳出于正东没于正西,日中时地平高度适中,各个不同节令太阳都沿不同的“衡”运动。这个七衡六间图是力图定量地表述盖天说的宇宙体系,因此,盖天说亦称周髀说。南北朝时着的《天文录》说:“盖天之说,又有三体:一云天如车盖,游乎八极之中;一云天形如笠,中央高而四边下;一云 天如欹车盖,南高北下。”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

开篇语: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而当一个建筑历经沧桑保留到现在时,那么它也超越了它的实用性,成为了一件艺术品。关于建筑正如现在这幅PPT上的三句话,建筑是音乐,是史书,蕴含着人文思想。 在古代,没有大型的建筑机械,没有钢筋混凝土,所有的大型建筑全靠人力来完成,可我们的老祖宗还是给我们留下了长城,留下了故宫,留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留下了一次又一次让世界惊艳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正因为全凭劳动人民的双手来创造这些奇迹,所以,大型建筑的修建与一个王朝的富强程度息息相关。 而我国的古代建筑发展有三次大的高潮,分别在我国古代最为强盛的三个时期:秦汉,隋唐与明清时期。建筑的发展与人类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下面,请大家随着历史时间的顺序来看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首先呢是原始住居与建筑的雏形的形成,早在几十万年前,中国原始人就知道找寻山洞来躲避风吹雨淋,到了新石器时代,古人已经开始自己建造简陋的房屋,并发展成为原始部落。在我国古代,就有“有巢氏”教人们用木材来搭建房屋,躲避野兽,有巢氏也因此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有巢氏的传说也反映出古人从山洞居住到建造房屋的阶段。在此期间,古人就已经知道使用榫桙结构(比如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古人的政治,经济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建筑文化也随之取得进步,大的城市也开始了营建,夯土技术也被广泛的运用,比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还有许多王城和都城,这些城市的规模庞大,以国王的宫室为中心,并且屋顶开始使用陶瓦,使用彩绘,这些表示古代建筑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呢是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开拓阶段。李白有句诗是:“秦王扫六合,虎气何雄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家强盛,动用全国的物力人力财力来修建长城,宫殿,陵墓,一个工程差不多就得几十万人劳动几十年,而这些工程中的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大家都很熟悉,而阿房宫大家只从高中时的《阿房宫赋》中了解过它的雄伟壮丽,“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这是杜牧对它文学化的描写。传说,秦王嬴政小时候在爱上一个女子,名阿房,秦皇统一天下后想立她为后,却遭到众大臣反对,只因她是赵国人。阿房为了不让嬴政为难,上吊自杀。秦皇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宫。阿房宫也确实是足够的庞大,它的一个前殿就相当于整个故宫三分之二的面积,史书上记载项羽火烧阿房宫足足烧了三个月!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也不过烧了三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它的规模是多么的庞大。 到了汉代,经过文景之治后的大汉王朝,国力强盛,又开始了大规模营造建筑的时期,并且屋顶形式多样化,这一阶段呢中国的建筑体系已基本形成,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人们初步掌握了夯土和烧制砖瓦的技术、木构架结构渐趋成熟、斗拱在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屋顶的形式多样化,拱券式结构有了发展。这个时期的建筑遗址主要有宫殿、陵墓、驰道、长城。 第三个阶段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战争比较频繁,经济实力不足,都城与宫殿的建筑明显不能和秦汉时期相比,但是在这一阶段佛教发展迅速,于是佛教建筑开始被广泛修建。中国古代建筑对外来文化的摄取期,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中国式的佛教建筑艺术。我国古代建筑进入了对外来文化的摄取期。巨大的寺、塔和石窟成为这时的主体建筑类型。 第四个阶段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时上的兴盛时期。也是第二个高潮期,这一时期的建筑继承了前代成就,又吸收了外来影响,加上隋唐时期国力强盛,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向了成熟阶段。比如石家庄赵县的赵州桥,建于隋朝大业年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还有五台山的佛光寺、南禅寺等。这时的建筑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朝廷也制定了营缮的法令,并且有专

心得体会:新时代的中国开放观发展观和全球观(最新)

心得体会:新时代的中国开放观发展观和全球观(最新)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坚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追求,以维护经济全球化为重要使命,以推进“一带一路”为主要载体,以深化自身改革开放为基础,由此形成新型开放大国的开放观、发展观和全球观。 作为新型大国的开放观 开放和自由贸易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封闭与保护主义则是导致全球经济动荡甚至衰退的根本因素。作为新型开放大国,中国坚持以不断扩大自身开放带动全球开放,努力实现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发展。 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例如,全国范围内的外商投资清单,近期将在2018年版48条限制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显减少。中国政府决定,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1年取消金融领域所有外资股比限制。 从货物贸易为主逐步向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适应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一大趋势,中国出台一系列服务贸易的开放举措,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近两年中

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对全球服务贸易增长贡献率达到25%。由此,不仅适应国内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型消费需求,而且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从一般的市场开放向制度性结构性开放的深化。2018年,中国的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由2017年的78位上升到第46位。中国还将进一步放宽以服务业为重点的市场准入,推动国内相关制度调整与变革,形成制度性结构性开放的新格局。 以共担全球责任应对逆全球化挑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各国发展离不开经济全球化,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脱离全球化而独立发展,离开全球化的“本国优先”,往往南辕北辙。各国应密切协调和配合,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促进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发展。作为新型开放大国,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使全球分享中国经济转型改革的发展成果。例如,2020年1月1日将实施的中国《外商投资法》明确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同等适用国家各项支持政策、平等参与标准化制定和政府采购活动,加大改革力度,努力为投资者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作为新型大国的发展观

中国建筑史发展脉络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 “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 ——《中国通史》 “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 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状况: ?近水。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 ?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 ?洞口背寒风?a?a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 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B.C 21世纪——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纪?a?a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启——太康——后羿——仲康——“少康中兴” 胤甲……商在东方强盛 ?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 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 ?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 ?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科技:青铜器、骨器、皮革、酿酒、舟车、木工、织帛等世传技艺。 ?茅茨土阶 ?艺术特征:青铜器、雷纹、云纹、甲骨文 隶书、象形文字——方正、直线多而圆角少,首尾常露锋芒——线的艺术 ?建筑整齐方正,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世代重农—废除公田制,改收田祖—走向封建制 ?重礼。宗法秩序:分封诸侯——等级制 2.建筑状况: ? <1>城市——“镐京” ? <2>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斗的形象出现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复原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一、东周(前770——前476称为春秋,475——前280称为战国) 秦、楚、齐、燕、赵、魏、韩 1.历史文化背景: ?田地私有制——诸侯国战争 ?天子失学,学在四夷——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先秦理性精神 ?老子将人还给自然,孔子将人还给社会——伦理理性的社会 ?色彩寓意“礼楹,天子丹,诸侯黑,大夫苍” 3.建筑特征: ? <1>防御性强 ? <2>礼制 ? <3>线的艺术:(北)理性对称 (南)楚汉浪漫主义,绚烂、神仙世界 二、秦(前221——前207) 1. 阿房宫:上压天宫,下压黎庶 2. 秦始皇修长城、修驰道。 3.临潼秦始皇陵:气势庞大,平面舒展,轴线对称 三、汉(前206——公元220年) 1.艺术风格: 交融——开阔而奔放、自然拙朴、圆润、气魄恢弘庶

分析世界历史观念的发展

分析世界历史观念的发展 一、19—20世纪西方史学的发展轨迹 (一)比较文化形态学与“文明形态史观” 20世纪初,“欧洲中心史观”在西方史学中的统治地位之所以开始动摇,主要有两个原因,这两个主要原因也成为比较文化形态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其一,随着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产生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使一些西方史学家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感到忧虑。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欧中心地位造成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动摇了“西欧中心史观”的根基。其二,西方史学向专门化发展,对各国、各地区、各时代、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缜密,促使史学家不仅要以新的眼光看待欧洲历史以外的历史和文明,也使他们重新思考对人类历史的整体考察。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历史哲学领域,出现了批判的思辨的比较文化形态学。比较文化形态学的奠基者是德国历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的着作《西方的没落》(The Decline ofthe West)。该着作1911年开始构思,当第1卷于1918年出版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1922年出版了第1、2卷合订本),西方文明的种种危机已经充分暴露出来。斯宾格勒在该书中否定他所称之为西方研究世界历史的“托勒密体系”,即对那种将西欧的土地“当作一个坚实的‘极’”,并选定它“作为历史体系的自然中心,当作中心的太阳”的历史观念给以批判,指出这是在制造“‘世界历史’的幻景”;他认为“‘世界历史’指的是整体,不是选定的某一部分”[3],反对以西欧历史的三分法“古代—中古—近代”为基本框架来编排历史。同时,他又带着宿命论的色彩,开始把世界历史看作是8种文化(古典文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诞生、成长、鼎盛和衰亡的历史;他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认为除了西方文化之外,其他文化都已衰亡,西方文化也在没落。①随后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J.汤因比(Ar-nold J.Toynbee,1889—1975)在其12卷的巨着《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中继

佛法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佛法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一佛法的宇宙观 “宇宙”等于“空间”与“时间”。但此处所讲“宇宙”不是说“空时”的空架子,而是说在此时空中所有的实际内容。在佛法称宇宙为“世间”,世间有两种:一是“器世间”,二是“有情世间”。器世间即是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依现在说来,即是地球乃至整个的太阳系,以及无量数的太阳系,因为人既靠它居住,衣食等又靠它供给,所以称它为器世间。“有情世间”便是器世间上有生命、有心情的生物,如像人与禽兽虫鱼等都是;因为他有心情,能知觉、运动、行为、造作,所以称为有情世间。这两者便是宇宙的内容。“观”是人对事理所有的主张见解。“宇宙观”便是人对宇宙的思想见解,即是对它的认识与态度。鸟兽虫鱼虽生活在宇宙内,但对宇宙不见得有何认识,亦无一定态度;人类在野蛮时代亦然,所以都无宇宙观。宇宙观之发生是在文化进步的人类;而且必是具有哲学思想的圣哲,然后才有正确伟大的宇宙观。 佛法,他有最高深的学理,从他丰富的学理中,我们便见得他的宇宙观是超出寻常的。特分述如下: (一)宇宙的数量在人智未开时,他所知道的宇宙不过是他耳目所能接触的,超出他耳目范围外便不敢谓其有无了。中国人只知九州,罗马人只知环地中海的许多地方,他们的宇宙便囿于此。但在同时的佛法他所说的宇宙倒是无量无边的。他说:一个太阳之所照临名一世界;千个太阳之所照临名小千世界;于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干世界。大干世界有好多呢?佛法用恒河沙作单位,他说有恒河沙数恒河沙的大干世界。他又说此处世界正生正存,彼处世界正坏正灭,譬如天雨,永无停住。可见他所知道的器世间真是无量无边,这与现代的天文学家在望远镜下所看见的天体若合符节。又就有情世间言:。他说有情更是无量无边的,人、禽兽、鳞介在一个世界上已经够多了,在恒河沙数恒河沙的大干世界里,这岂不是更多更多吗?然而还有微生物那更多了!佛说夏天

初中物理历数宇宙观的发展历程课件试题

历数宇宙观的发展历程 站得高看得远,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历程中,我们现在的手段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哈勃太空望远镜飞越层层大气的障碍,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仔细地观测着宇宙的各个方向,为人类揭示宇宙之谜奋力运转着。我们人类一路走来的宇宙探测之路,是非常曲折非常艰难的,不过,我们完全有信心宣告:我们的宇宙探测之路前景是一片光明的!现在我们就一起重走人类的宇宙探测之路吧。 一、粗陋的天圆地方说 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他们观测宇宙也只能依靠自己的肉眼,当他们一次次看到了头顶上璀璨的宇宙星空后, 只能朴素地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宇宙的构造作出推测。 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 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这就是 天圆地方说;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 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纪,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 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也有一些人认为,地球只是一只龟上的一片甲板,而龟则是站在一个托着一个又一个的龟塔…… 二、前进一步的地心说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 的大地都是球形的。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 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 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被证 实。 公元2世纪,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这一 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地心说曾在欧洲流传了1000多年。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早在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中国古人就开始了有组织的天文观测活动。在授时和星占两个主要需求推动下,中国天文学在公元前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发展出以28宿和北极为基准的赤道天文坐标系统,创制了圭表、漏壶、浑仪、简仪和水运天像台等天文仪器,积累了丰富的、连续的观测记录。在三国时代就已编制了包括283个星座1465颗恒星的星表,史书中还保留有大量奇异天象记录,其中包括公元前687年的流星雨记录、公元前613年的哈雷慧星记录、公元前32年的极光记录、公元前28年的太阳黑子记录、公元134年的超新星记录。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不仅为服务于政治和农业的历法制定提供了基础,而且也发展了具有独特哲理的宇宙观,包括无限宇宙的概念、天地的结构模型、宇宙的生成演化和天人关系。 宇宙概念在古希腊意指与“混沌”相对的“秩序”,而在古代中国它所指称的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战国(前476-前221)末年的尸佼对宇宙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尸子》),“宇”就是包括东西南北四方和上下六合的三维空间,而“宙”就是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维时间。东汉时代的张衡(78———139)明确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灵宪》)的无限宇宙概念。与宇宙相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天地”,它意指人类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而那些尚观测不到的部分叫做“虚空”或“太虚”。元代的邓牧(1247———1306)认为在无限的虚空中有无限多的天地,“天地大也,其在虚空中不过一粟而已耳”(《伯牙琴》),与300年后欧洲布鲁诺(1548———1600)的宇宙无限论如出一辙。中国古代先哲们还认为,就一个天体来说都是有始有终的,但就无限多的天体构成的系统来说则是无始无终的。 中国古代关于天地的结构相继出现过三大模型,即盖天模型、浑天模型和宣夜模型。盖天模型把天地的结构设想为一把附着有众天体的左旋大伞笼罩着一个倒扣的静止的大盘子,约在西汉末年成书的《周髀算经》给出一个典型的论述。浑天模型把天看作一个附着有众天体的球壳绕极轴左旋,关于静止在天球中央的地之形状则有地平和地圆两种观点,约成书于晋代的《浑天仪注》以“浑天如鸡子,地如卵中黄”做比喻。关于天体的运动,这两种模型一致认为恒星随天一起左旋,而对于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则有左旋和右旋之争。宣夜模型抛弃了伞笠或球壳的固体天假设,主张众天体自然漂浮在充满气体的虚空之中。明代哲学家黄道周(1582———1646)为说明岁差还提出过一种地动宇宙模型,在恒星天球内地球和日月五星绕共同的宇宙中心运转,地球的公转周期为23376年。 中国古代宇宙观的特点是宇宙进化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宇宙生成的论点。《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由“道”生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成模式。《易传》认为天地万物由“太极”生成,提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生成模式。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易纬·乾凿度》把宇宙早期的演化史分为四个阶段:未见气的太易、气之始的太初、形之始的太始和质之始的太素四大阶段。最具科学意义的宇宙演化观点是南宋朱熹(1130———1200)提出的“元气旋涡”假说,“这一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出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形成个地在中央;气之轻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类经图翼·运气》)。如果把“地在中央”改为“太阳在中央”,它就是其后500年西方出现的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笛卡儿(1596———1650)“以太阳旋涡假说”,也与其后700年德国科学家康德(1724———1804)提出的“星云假说”类似。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早在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中国古人就开始了有组织的天文观测活动。在授时和星占两个主要需求推动下,中国天文学在公元前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发展出以28宿和北极为基准的赤道天文坐标系统,创制了圭表、漏壶、浑仪、简仪和水运天像台等天文仪器,积累了丰富的、连续的观测记录。在三国时代就已编制了包括283个星座1465颗恒星的星表,史书中还保留有大量奇异天象记录,其中包括公元前687年的流星雨记录、公元前613年的哈雷慧星记录、公元前32年的极光记录、公元前28年的太阳黑子记录、公元134年的超新星记录。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不仅为服务于政治和农业的历法制定提供了基础,而且也发展了具有独特哲理的宇宙观,包括无限宇宙的概念、天地的结构模型、宇宙的生成演化和天人关系。宇宙概念在古希腊意指与“混沌”相对的“秩序”,而在古代中国它所指称的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战国(前476-前221)末年的尸佼对宇宙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尸子》),“宇”就是包括东西南北四方和上下六合的三维空间,而“宙”就是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维时间。东汉时代的张衡(78———139)明确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灵宪》)的无限宇宙概念。与宇宙相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天地”,它意指人类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而那些尚观测不到的部分叫做“虚空”或“太虚”。元代的邓牧(1247———1306)认为在无限的虚空中有无限多的天地,“天地大也,其在虚空中不过一粟而已耳”(《伯牙琴》),与300年后欧洲布鲁诺(1548———1600)的宇宙无

限论如出一辙。中国古代先哲们还认为,就一个天体来说都是有始有终的,但就无限多的天体构成的系统来说则是无始无终的。中国古代关于天地的结构相继出现过三大模型,即盖天模型、浑天模型和宣夜模型。盖天模型把天地的结构设想为一把附着有众天体的左旋大伞笼罩着一个倒扣的静止的大盘子,约在西汉末年成书的《周髀算经》给出一个典型的论述。浑天模型把天看作一个附着有众天体的球壳绕极轴左旋,关于静止在天球中央的地之形状则有地平和地圆两种观点,约成书于晋代的《浑天仪注》以“浑天如鸡子,地如卵中黄”做比喻。关于天体的运动,这两种模型一致认为恒星随天一起左旋,而对于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则有左旋和右旋之争。宣夜模型抛弃了伞笠或球壳的固体天假设,主张众天体自然漂浮在充满气体的虚空之中。明代哲学家黄道周(1582———1646)为说明岁差还提出过一种地动宇宙模型,在恒星天球内地球和日月五星绕共同的宇宙中心运转,地球的公转周期为23376年。中国古代宇宙观的特点是宇宙进化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宇宙生成的论点。《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由“道”生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成模式。《易传》认为天地万物由“太极”生成,提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生成模式。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易纬·乾凿度》把宇宙早期的演化史分为四个阶段:未见气的太易、气之始的太初、形之始的太始和质之始的太素四大阶段。最具科学意义的宇宙演化观点是南宋朱熹(1130———1200)提出的“元气旋涡”假说,“这一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出许多渣滓;里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