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2.1 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

同步测试

1.我国东南半壁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A.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

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

C.东南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

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

B.经济迅速发展,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C.地处世界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

D.灾害防御能力有限,灾害监测系统不健全

3.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

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

4.我国不同地区的受灾体及其成灾因子、危害组合正确的是()

A.西部——牲畜——洪涝、干旱、冷冻、风雹——掉膘、死亡

B.东部——种植业——雪灾、旱灾、虫灾、鼠灾——减产、绝收

C.东部——农作物——洪涝、干旱、冷冻、风雹——减产、绝收

D.西部——畜牧业——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掉膘、死亡

读下图,完成5-7题。(转载请保留此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ef1295719.html,/p-5779820.html)

5.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

A.三角洲平原B.冲积扇平原

C.山麓沙丘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

6.图示的地貌分布在

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

7.该地貌类型最频繁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B.水土流失

C.滑坡D.泥石流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程度越高),回答8~9题。

甲乙丙丁广东(一模)●●●●●●●●四川●●●●●●●新疆●●●●●●●山西●●●●●●●●●

8.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①寒潮②酸雨③水土流失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9.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①森林覆盖率高②地形③降水充沛④纬度位置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0.读下面两幅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Ⅰ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_;与其他地区相比,Ⅳ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_____的特点。

(2)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是______。

(3)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4)分析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成灾强度上升的人为原因。

11.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我国的自然灾害多发区中,人类活动是自然灾害多发的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因素。由于社会生产力落后,技术水平低,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不合理,致使这些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从而使自然灾害多发,而脆弱的生态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又使这些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

材料二下列两幅图中,图甲是“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图乙是“中国八五末期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

(1)图甲和图乙的关联性体现如下:

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A处,则上留空格中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其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B处,则上留空格中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该地区综合整治措施有(4分):

(2)图乙中______省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有哪些?(3分)

(3)国家在该区规划建设了最大的扶贫项目“________”,该项目的完成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哪些?在该区进行该类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最有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哪些?(3分)

答案1.A 2.C 3.B 4.C 5.B6.C7.D8.B9.B

10.(1)旱涝关联性(2)地震(3)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洪涝、暴雨、干旱等灾害频繁;国土广大,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震多发;海岸线长,常受台风、风暴潮侵袭。(4)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加重,水旱灾害频发,风沙危害加大;围湖造田降低了调蓄洪水的能力;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导致内涝加重;大型工程造成地质灾害加剧;沿海红树林、珊瑚礁的破坏加剧了台风、风暴潮的威胁。(5)兴建长江三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工程;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

11. (1)土地沙漠化过度放牧、过度垦殖农牧业生产受损,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破坏植被、轮荒等压缩农耕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2)云南自然原因:位于西南边睡,地处地形崎岖、地质地貌复杂的喀斯特高原、山地,自然灾害频繁,耕地面积小;社会经济原因: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文化、教育落后。

(3)南昆铁路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货物外流和商品交换,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繁荣商业,带动商业、旅游业等相关服务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等。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

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2.4 中国的生物灾害

同步测试

1.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危害严重的是

A.粘虫B.松毛虫C.蝗虫D.稻螟

2.下面哪种灾害与水灾、旱灾一起被称为三大自然灾害

A.地震B.台风C.寒潮D.蝗虫

3.我国东北林区最主要的害虫是

A.马尾松毛虫B.落叶松毛虫C.云南松毛虫D.油松毛虫

4.有关森林虫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森林工业不会造成损失B.对森林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C.危害不大,不足防治D.依靠害虫的天敌即可消灭

5.古代有“旱蝗”的说法,下列情况利于蝗灾爆发的是

A.一直干旱B.一直多雨C.前期干旱、后期多雨D.前期多雨、后期干旱6.分布于亚洲东部的鼠灾主要是哪一类型

A.喜湿B.耐旱C.喜热D.怕光

7.分布于我国西北内陆的鼠灾主要是上述选项中的哪一个?

8.在我国东北地区鼠类主要危害

A.樟子松、落叶松B.红松、马尾松C.胡杨、红柳D.梭梭、落叶松

9.为了搞好灭鼠工作,我们应该

A.保护猫头鹰、鹰等鼠类的天敌B.使用“毒鼠强”等化学药品灭鼠

C.生态系统是平衡的,对鼠害可以听之任之D.禁止药物灭鼠

10.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能否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11.目前,消灭病虫害的有效办法是依靠农药。(转载请保留此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ef1295719.html,/p-5779810.html)那么,你在洗菜或吃水果时应如何消除残留的农药?

12.你认为在防治生物灾害方面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更好?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C

6.A

7.B

8.A

9.A

10.自然界生物在长期演化历程中,与周围环境协调演化,达到平衡。一旦脱离原来的生存环境,就可能无节制地繁衍,给新栖息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经济损失,即生物入侵。因此要严加防范,以阻止有害物种进入国门。

11.“泡烫洗削”去除农药

泡:菠菜、小白菜、油菜等可用水浸泡消毒,也可在清水中加入少量洗洁净,浸泡后再用清

水洗净。

烫:青椒、菜花、芹菜、豆角等,在下锅前先烫一下,可清除90%的残毒。

洗:对花类食用蔬菜如金针菜、韭菜花等,可放在水槽中漂洗,一边排水一边冲洗,然后在盐水中泡洗一下,以彻底清除残留农药。

削: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马铃薯和瓜果类蔬菜如冬瓜等,最好是削掉皮后再用水漂洗一次,这样可基本清除残留农药。

12.可以生物防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等方面分析。

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2.2 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同步测试

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暴雨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⑤D.①③

2.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有……………………………………………………()

A.台风B.滑坡、泥石流C.尼罗河两岸的盐碱化D.寒潮

3.关于洪水造成的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冲毁房屋、淹没农田B.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

C.水电供应中断,生活秩序紊乱D.对农业危害较大,对工业没有多大影响

4.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

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C.1998年的特大洪水,有自然因素,人为原因的加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说明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干流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

5.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转载请保留此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ef1295719.html,/p-5600918.html)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初冬和秋末

6.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7.台风的最大风速和最强暴雨出现在()。

A.台风中心区

B.外围过渡区

C.任何地区

D.中心附近环状区

8.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有()。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B.气候复杂多样

C.地形复杂多样

D.海岸线长

9.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台风是()。

A.形成于温带海区的气旋

B.形成于亚热带海区的反气旋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海区的气旋

D.形成于热带海区的反气旋

10.下列天气过程中属于暖性反气旋控制下的有()。

A.寒潮

B.台风

C.梅雨

D.伏旱

11.下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6月初-7月初降水量分布(实线,单位:mm)和气压分布(虚

线,单位:百帕),读图回答:

(1)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殊的天气是__________,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容易出现的气象气候灾害是__________,经常引起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

(2)图中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气压的组成部分,7月,该气压系统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__________天气。如该气压系统季节性北跃提前,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__________灾害。

12.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时间气温(℃)气压(百帕)降水(毫米)风速(千米/小时)12时前后251002103018时前后309905023024时前后2710041050(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__________、旱涝和________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A. 低气压、伏旱

B. 低气压、寒潮

C. 高气压、伏旱

D. 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________,其灾害主要由_______、______和风暴潮造成,在______季节影响我国_______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A. 狂风暴雨

B. 阴雨绵绵

C. 高温晴好

D. 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一模)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13.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发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出干旱频次大于30的地区。

(2)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因是什么?

(3)说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季节出现的天气现象分别是什么?

(4)说明东部地区旱灾损失严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A

2 A

3 D

4 C

5 A

6 B

7 D 8.A 9 C 10 D

11.(1)梅雨暴雨洪涝(2)副热带高压伏旱洪涝

提示:6月初-7月初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大,此时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右侧的气压中心是副热带高压的一部分,7月份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使这一地区形成伏旱天气。

12.(1)台风;寒潮(2)D(3)热带海洋;强风;特大暴雨;夏秋;东南沿海(4)A(5)C

13.(1)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沿海(2)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分配不均匀(3)北方春旱;南方伏旱(4)工农业发达,人口集中。

中国近十年重大自然灾害

2010年 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由最先的贵州现已渐渐扩散到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太原无震感,西安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四川重庆交界5.0级地震 2月25日云南楚雄5.1级地震 3月6日:唐山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北京有震感 3月4日:台湾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 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 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从23日开始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吐鲁番地区超过23000座设施农业大棚和45万亩葡萄受灾严重。 4月24日,敦煌、酒泉、张掖、民勤等13个观测站出现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其中民勤县19时10分能见度接近0米。12时许,自“93 5 5特大黑风暴”后17年来最大沙尘暴袭虐河西走廊,14时30分左右到达酒泉,16时左右到达张掖,19时25分民勤最大风力超过8级,能见度不到2米,汽车大灯全开只能照亮眼前3米左右的路面。据推测,黑风暴将于25日凌晨左右抵达华北地区,或将减弱至沙尘暴。 4月25日,台湾一条交通要道北二高七堵路段山崩,从空中鸟瞰,有大面积的崩坍。 4月26日10点59分台湾东部发生里氏6.6级地震,震央在台东外海190公里,深度20公里,全台有感。先岛群岛以南海域(经度123.7,纬度22.3),而美国地质勘测局报告称,台湾东南部26日发生里氏6.9级强烈地震。根据气象部门测报数据显示,这起地震震中是在兰屿地震侦测站东偏北的地方,地震深度20公里,其中台东成功出现最大震度是3.3,台北也明显感受得到这起地震。 4月26日13时40分左右,石家庄市区突然暗云压境,西部天空完全被昏黄暗红的云层笼罩,市区能见度霎时降低,有如黑夜即将降临。河北64县市今日午后遭遇8级大风袭击,其中邯郸市区一座大型铁塔倒地造成交通阻塞。石家庄市区能见度大幅降低,昼如黑夜,天空出现“红云”。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2010年 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由最先的贵州现已渐渐扩散到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太原无震感,西安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四川重庆交界5.0级地震 2月25日云南楚雄5.1级地震 3月6日:唐山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北京有震感

3月4日:台湾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 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 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从23日开始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吐鲁番地区超过23000座设施农业大棚和45万亩葡萄受灾严重。 4月24日,敦煌、酒泉、张掖、民勤等13个观测站出现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其中民勤县19时10分能见度接近0米。12时许,自"93 5 5特大黑风暴"后17年来最大沙尘暴袭虐河西走廊,14时30分左右到达酒泉,16时左右到达张掖,19时25分民勤最大风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45讲中国的自然灾害 考纲展示考点扫描切脉高考 1.我国地震、泥石 流、滑坡等地质灾 害的产生机制与发 生过程。 2.我国台风、寒潮、 干旱、洪涝等气象 灾害的形成原因。 3.我国自然灾害多 发区的自然环境特 点。 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 下: 1.中国的地质灾害,如2013年山东 卷第33题,2013年浙江卷自选第12 题,2012年福建卷第40B题等。 2.中国的气象灾害,如2013年全国 新课标卷Ⅱ第43题,2013年安徽卷 第34(2)题,2011年山东卷第31题等。 3.中国的水文灾害,如2013年全国 新课标卷Ⅰ第43题,2012年安徽卷 第34(2)题等。 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 1.常结合我国地貌示意图和文 字介绍材料,考查对地质灾害类 型的分析、成因的探究及危害的 阐释能力。 2.常以区域图为载体,结合图 中等高线、河流水系等特征,考 查洪涝灾害发生的月份及原因 分析。 3.常结合等值线示意图,考查 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成因 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P3~P8]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这与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框图表示如下: 2.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1)成灾人口集中省区: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 (2)农业灾情区域分异:东部受洪涝、干旱、冷冻、冰雹等影响,种植业灾情严重;西部受雪灾、旱灾、虫灾等影响,牧业灾情严重。 3.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灾害带范围主要灾害种类危害 海洋灾 害带 东部和南部海域台风、风暴潮、赤潮等 影响海洋渔业、石油平台、 船舶、港口东南沿 海灾害 带 连云港以南的东 南沿海地区 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 海水入侵等 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 场等造成严重灾情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湘教版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情景导入 温家宝主持召开沙尘暴防治工作专家座谈会 新华社北京2019年6月13日电 :6月12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沙尘暴防治工作专家座谈会。他强调,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进一步健全防沙治沙机制,坚持实行综合防治、科学防治和依法防治,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好防沙治沙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温家宝指出,沙尘暴的成因极其复杂,防沙治沙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标本兼治。要突出抓好土地沙化预防和治理工作,全面落实防沙治沙规划,实行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要严格保护沙区植被,依法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合理利用水资源。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充实建设内容,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思考:在防沙治沙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提示:看上文内容。 【板书】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教师讲解】 1.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它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 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然灾害。那么是不是只要是自然界发生的一切异常变化都是自然灾害呢? [提问]哪位同学能举个例子来区分一下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回答]气温升降、刮风下雨属于正常的自然变化,但是如果气温短时间内骤然下降10℃,就可能出现冷冻,造成农作物减产,发生自然灾害。 2.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3.自然灾害的属性表现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板书】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师讲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阅读教材材料“日本:地震频繁的国家” 首先,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一方面,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很广。只要有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发生。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又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举例说明】亚洲是世界上发生自然灾害最多的大洲;澳大利亚大陆、西欧是自然灾害发生较少的区域;日本面积不大,却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巴西尽管面积很大,自然灾害却较少发生。 基本属性 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危害 自然属性:自然界发生的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四节中国的生物灾害教学案中图版

第四节国的生物灾害 虫害的分布与危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 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蝗)食禾稼草木俱尽。 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 而积之…… 思考探究:上述材料记录了我国哪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状况? 提示:蝗虫灾害。 ——————基础知识要记牢——————— 1.蝗虫 (1)特点:群聚群迁;集群庞大;远距离迁飞。 (2)危害:在迁飞过程中,蝗群片刻工夫就会把一大片庄稼吃成光秆,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灾害。 (3)分布:我国历史上蝗灾的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的沿海滩涂,黄、淮、海河的沿岸滩地,河北、山东的低洼地区。 (4)防治: 化学防治:包括飞机喷药、地面喷药和撒放毒锌等方法。 生物防治:包括牧鸡食蝗和微孢子虫灭蝗等方法。 2.水稻螟虫 (1)特点:是我国南方水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水稻螟虫在我国的发生范围正在扩大,暴发频率增高,危害不断加重,而且有向北方扩散的趋势。 (2)危害:从幼虫起就能钻入稻株的叶鞘和茎秆中,取食营养物质,造成水稻枯鞘、枯心,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大面积死亡。 (3)防治:

①农业防治:包括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排灌水、选用抗虫品种等。 ②生物防治:主要措施是放养水稻螟虫的天敌。 ③化学防治:主要措施是喷洒农药。 3.黏虫 (1)危害对象:黏虫危害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豆类、棉花、甜菜、白菜等。 (2)危害:黏虫危害严重时,可将农作物的叶片全部吃光,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3)发生与分布: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四次大规模黏虫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南到东北的广大东部地区,在西北、西南地区也时有发生。 (4)防治: ①人工杀虫:包括食物诱杀和灯光诱杀等。 ②生物防治:包括保护和利用天敌等。 ③化学防治:措施主要是喷洒农药。 4.松毛虫 (1)危害对象:松毛虫是危害我国森林的主要害虫。 (2)特点:危害大,每年松毛虫成灾面积约200万公顷,减少林木产量300万立方米。 (3)危害: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农作物虫害形成的原因 二、我国的蝗灾 水、旱、蝗虫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农业自然灾害,蝗虫的发生、分布与旱涝关系密切,具体如下图所示: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 【板书】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教师讲解】 1.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它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 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然灾害。那么是不是只要是自然界发生的一切异常变化都是自然灾害呢? [提问]哪位同学能举个例子来区分一下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回答]气温升降、刮风下雨属于正常的自然变化,但是如果气温短时间内骤然下降10℃,就可能出现冷冻,造成农作物减产,发生自然灾害。 2.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3.自然灾害的属性表现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板书】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师讲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阅读教材材料“日本:地震频繁的国家” 首先,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一方面,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很广。只要有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发生。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又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基本属性 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危害 自然属性:自然界发生的

【举例说明】亚洲是世界上发生自然灾害最多的大洲;澳大利亚大陆、西欧是自然灾害发生较少的区域;日本面积不大,却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巴西尽管面积很大,自然灾害却较少发生。 【学生活动】作教材P.5活动题。 【点拨】(1)分析孟加拉湾沿岸风暴潮频发并导致灾情严重的原因:①地理位置特殊,是飓风多发区②湾口呈喇叭口朝向印度洋③沿岸地势低平④人口密集 (2)孟加拉国多水灾的原因 ①地势低平②是两条大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入海口,地势低洼,易积水③印度洋夏季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带来大量水汽,在西南季风强烈的一年会形成较大的水灾④北部是喜玛拉雅山脉,水流迅即⑤孟加拉湾沿岸风暴潮频发 其次,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 【举例说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规模却是不确定的。 阅读图1-7,明确: 自然灾害的次数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第三,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主要指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举例说明】我国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为丰水期,10年中分别发

[整理]中国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课标要求] 1.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理解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 原因。 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中下流构成 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从自然和人文的相互关系上,理解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和气象灾害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规律。 难点:结合中国的实际,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并总结自然灾害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地质灾害 1.中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有、、等。 2. 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请以该区为例分析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 ⑵人文原因: 3.简要描述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 [直击高考] 1.(04上海地理卷)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D.内 蒙古高原 2.北京时间2005年10月8日11时50分,图示地点(34.4°N,7 3.6°E)发生里氏 7.6级地震(下左图)。该地强烈地震的发生是由于()

A.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的张裂加剧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减弱C.非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挤压加剧 D.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的速度加快 3.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是。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 有。 4.(05江苏文综卷)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 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 发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分)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中国近年来得自然灾害事件 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 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 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 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 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 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与泥石流灾害 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 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 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 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降温幅度之大多年少有、降水之多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时间之长多年未遇、灾害损失之重远超常年。经核定,此次灾害造成21个省(区、市、兵团)受灾,因灾死亡132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874、2千公顷,绝收面积1690、6千公顷;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受灾较重。由于灾害发生时恰逢春运高峰时段,灾害得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社会影响之大,均为历史罕见。1月21至28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分别针对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得灾情,启动四级应急响应,1月29日,根据上述6省得灾情发展,将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1月31日,针对四川省灾情,又再次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2、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级地震,此后地震灾区还发生了上万次余震,最高震级达6、4级。此次地震属浅源地震,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灾害性最为严重得地震,其伤亡人数仅次于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经济损失与救灾难度之大为历史罕见。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河南、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山西等省(市、区)共有417个县、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受灾,受灾人口4625、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510、6万人,因灾死亡69227人,失踪17923人,受伤37、4万人;倒塌房屋796、7万间,损坏房屋2454、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8523、09亿元。5月12日15时40分,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二级应急响应,5月12日22时15分提升为一级。 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 2008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HAGUPIT)于9月19日20时在菲律宾以东得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21日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9月21日下午加强为台风,9月22日14时加强为强台风。“黑格比”于9月24日早上6时45分在广东省电白县陈村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15级(48m/s)。台风“黑格比”具有强度强、移动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共造成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省1501、9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47人(含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157、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79、1千公顷;倒塌房屋4、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33、3亿元。 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降雨过程,降雨导致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8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严重洪涝受灾,其中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受灾较重,针对广西、广东、江西、湖南四省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此次大范围洪涝过程共造成2997、9万人受灾,因灾死亡87人,失踪10人,紧急安置转移254、0万人;农作物受灾1429、9千公顷,绝收207、2千公顷;倒塌房屋12、4万间,损坏房屋36、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36亿元。 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 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 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 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 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 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 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 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 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 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降温幅度之大多年少有、降水之多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时间之长多年未遇、灾害损失之重远超常年。经核定,此次灾害造成21个省(区、市、兵团)受灾,因灾死亡132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874.2千公顷,绝收面积1690.6千公顷;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受灾较重。由于灾害发生时恰逢春运高峰时段,灾害的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社会影响之大,均为历史罕见。1月21至28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分别针对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的灾情,启动四级应急响应,1月29日,根据上述6省的灾情发展,将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1月31日,针对四川省灾情,又再次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2、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级地震,此后地震灾区还发生了上万次余震,最高震级达6.4级。此次地震属浅源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灾害性最为严重的地震,其伤亡人数仅次于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经济损失和救灾难度之大为历史罕见。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河南、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山西等省(市、区)共有417个县、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受灾,受灾人口4625.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510.6万人,因灾死亡69227人,失踪17923人,受伤37.4万人;倒塌房屋796.7万间,损坏房屋2454.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8523.09亿元。5月12日15时40分,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二级应急响应,5月12日22时15分提升为一级。 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 2008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HAGUPIT)于9月19日20时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21日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9月21日下午加强为台风,9月22日14时加强为强台风。“黑格比”于9月24日早上6时45分在广东省电白县陈村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15级(48m/s)。台风“黑格比”具有强度强、移动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共造成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省1501.9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47人(含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157.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79.1千公顷;倒塌房屋4.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33.3亿元。 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认什么是自然灾害。 2.会描述自然灾害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每一种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材图片和音像资料的展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自然灾害、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对比法进行简单概念界定的能力。 2.通过自然灾害特点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搜寻和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范例,培养学生收集、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自然灾害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正确人地观。 【教学重点】 1.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 自然灾害的周期性、不重复性、联系性的特点 【知识链接】 1988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当代任何一名风云人物,而是一张由条条绳索捆绑着的地球照片。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看看1988年的地球吧: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产30%~40%;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7.1级大地震,3座城市被毁,5.5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几百亿卢布;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25万公顷原始森林被毁;东南亚及南亚各国连遭暴雨袭击,造成洪水大泛滥并引起山崩等。1988年世界人民在惴惴不安中度过了灾难的一年。古语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不测风云也就是大自然发怒、施暴,它会影响环境,威胁人类生存。所以了解自然灾害的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区别以下概念

中国的自然灾害和国家社会关系

中国的自然灾害和国家社会关系 (2008-06-24) ● 郑永年 这次地震已经引发了人们对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 像中国这样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大国,需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或者政府和社会)关系? 四川大地震中无数校舍倒塌,夺去了很多年轻学生的生命。从震后的第一天起,学校校舍质量问题一直是海内外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些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独生子女家长的悲伤可想而知。随着家长们不满情绪的上升,如何追究相关责任的问题也提了出来。 这次地震中及其随后的救灾过程中,在人性光辉的一面被弘扬出来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中国社会及其制度的一些弊端。这些弊端的克服和消除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把这些弊端揭示出来无疑是件好事情。 像校舍的质量这样的问题的提出至少对今后的重建具有非常的参照意义。当然,人们希望不仅每一所校舍是安全的,而且是所有的住房都是安全的,因为它们都关系到人的生命。 灾后必须重建。但重建的不仅仅是校舍楼房等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中国方方面面的制度。 实际上,这次地震已经引发了人们对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那就是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重建。像中国这样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大国,需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或者政府和社会)关系?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和社会之间的责任分配。在自然灾害过程中(包括发生前的预报、应付灾难的过程、灾后的重建等),国家应当负什么责任?社会应当负什么责任?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有利于厘清国家和社会各自的责任,也能引导人们去建设更为有效的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两部引起反思的著作 对中国的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可以举两个例子。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德国裔历史学家卡尔·魏特夫 (Karl August Wittfogel,1896-1988)出版《东方专制主义》巨著。一些西方学者把这本书和另外两位德国学者的巨著相提并论,一位是马克思及其《资本论》,另一位是韦伯及其《经济与社会》。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随堂巩固自测自评湘教版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对点练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南极无人区冰山相撞 B.2017年7月26日,G80广昆高速岑兴段发生车祸,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伤 C.2017年7月6日,菲律宾中部地区发生6.5级强烈地震,造成2人死亡,至少72人受伤 D.2016年4月22日,黑龙江双鸭山市双桦煤业公司三井发生瓦斯爆炸,造成4人死亡 2.下列可以正确表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灾害关系的是( ) 解析:第1题,根据自然灾害的概念可知,C项既有自然变异的诱因,还造成了人员伤亡,因此属于自然灾害,B、D两项属于人为灾害。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三者之间的关系。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属并列关系。 答案:1.C 2.C 对点练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3.2017年7月,浙江杭州、金华、丽水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最高气温将达40 ℃。与形成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有关联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B.风暴潮 C.干旱D.寒潮 解析:选C。形成我国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应是反气旋,受其影响,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形成干旱。 4.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旱、洪水的发生都有严格的周期性规律

B.“百年一遇”指的是每100年发生一次大洪水 C.自然灾害的过程、损害结果具有不重复性 D.不重复性是指有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具有周期性 解析:选C。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如干旱、洪水、地震,但没有严格的周期性规律;自然灾害的过程、损害结果具有不重复性。 下图为不同自然灾害持续时间对比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自然灾害对应正确的是( ) A.地震、火山喷发、洪涝、干旱 B.火山喷发、台风、泥石流、洪涝 C.滑坡、寒潮、风暴潮、洪涝 D.泥石流、地震、飓风、干旱 6.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诱发出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形成多种形式的自然灾害。下列灾害链表达错误的是( ) A.寒潮→低温→霜冻 B.台风→暴雨→洪水 C. D. 解析:第5题,自然灾害中,干旱持续时间最长,地震持续时间最短。第6题,泥石流的发生往往与暴雨有关,C选项中干旱诱发泥石流的表述错误。 答案:5.A 6.C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认什么是自然灾害。 2.会描述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时间上的频繁性、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灾害的联系性和严重性及其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每一种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材图片和音像资料的展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自然灾害、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对比法进行简单概念界定的能力。 2.通过自然灾害特点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搜寻和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范例,培养学生收集、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自然灾害的广泛性、频繁性、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正确人地观。 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区域性、周期性的特点,强化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习惯。 3.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可减轻性特点,坚定学生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并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的观点。 [教学重点] ①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②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 自然灾害的周期性、不重复性、联系性的特点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1988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当代任何一名风云人物,而是一张由条条绳索捆绑着的地球照片。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看看1988年的地球吧: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产30%~40%;前苏联亚美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五节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

第五节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情景导入先思考——————— 经核定,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 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 2 704.1亿元。自然灾害以地震、台风、泥石流为主;风雹、 洪涝、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思考探究:(1)中国有哪些自然灾害? 提示: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 (2)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加上不稳定的季风环 流控制。 ——————基础知识要记牢——————— 1.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原因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和 社会经济 条件差异很大。 2.类型的差异 (1)地震灾害:主要发生在105°E以西、华北及部分沿海地区及岛屿。 (2) 。 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中下游 平原 旱灾:以西北、 (3) 华北 、华南、东北中部和西南的东南部最为严重。 (4) 海洋灾害:以 东海 海域最突出,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及岛屿。(5)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在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 地带。 阶梯的 过渡 3.危害程度的差异原因:除了受自然灾害 (1) 活动强度 影响外,还与人口和受灾财产等承灾体的类型、价 值及其 时空分布 等密切相关。 (2) 地域特点: 东部 省区损失大,中部省区居中,西部省区较小。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的 直接危害较轻,但引发的 、环境破坏效应最为显著。 资源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及原因 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强烈的地壳运动、多山的地貌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灾害差异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气候、地形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 土地类型耕地面积大草原广阔 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稀疏 农业部门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经营 舍饲、半舍饲,高密度养畜靠天养畜 方式 主要受灾 洪涝、干旱、冷冻、风雹雪灾、旱灾、虫灾种类 风险农业灾害风险大牧业灾害风险大 灾情表现农作物受灾面积大牲畜掉膘或死亡 [拓展提升] 东部灾害区是我国的重灾区,表现为:①这里地势低平,有大面积的内涝区,洪水、暴雨集中;②沿海受台风、暴雨、大风影响较多,北部有旱灾和虫灾;③灾害种类多;④人口稠密,受灾体脆弱,灾害群发。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1~3题。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中国近年来得自然灾害事件 1950年7月,淮河大水。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 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 1970年通海7、8级大地震 1975年8月,河南大水。 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 1978—1983年北方大旱 1991年安徽江淮水灾 长江1998年特大洪水 2003年非典疫情 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 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 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 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 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 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与泥石流灾害 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 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 9、2009年自然灾害(五个“历史罕见”) 10、2010自然灾害 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 2012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950年7月,淮河大水。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涨,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得大肆破坏,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淮北地区受灾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得1931 年高出14、5米。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从而保证了武汉市与南京市得安全,但却淹没农田4755万亩,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由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得生活与1955年得工业生产。 1、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 在1959年7月,华东地区长江发洪水。据灾害中心数据, 因为淹水与接下来歉收所带来得饥荒,洪水直接带来得死亡人数估计达两百万,而且别得地区也多少受到影响。这场灾害被列为20世纪死亡人数最多得灾害得第七名。 在1960年,55%得耕地或多或少遭受到干旱或者其它恶劣天气,其中60%得耕地根本就没有降雨。大英百科全书1958年至1962年年鉴也报告了异常天气。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三节中国的海洋灾害教学案中图版

第三节国的海洋灾害 中国的海洋灾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4年3月19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灾害为主。与近10年(2004~2013年)海洋灾害平均状况相比,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死亡(含失踪)人数低于平均值(见下图)。 2004~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2013年各类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占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的94%;人员死亡(含失踪)全部由海浪灾害造成。 思考探究:说出造成我国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地区。 提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台风风暴潮主要影响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温带风暴潮主要影响渤海和黄海沿岸。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中国海洋灾害的主要类型 1.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等。 2.危害:风暴潮灾害位居海洋灾害之首,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洋灾害。 二、风暴潮 1.台风风暴潮

(1)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以8~9月最为集中。 (2)特点:来势猛、速度快、破坏力强。 (3)发生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是台风登陆最多的省区,也是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 2.温带气旋风暴潮 (1)发生时间: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2)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渤海和黄海沿岸。 三、灾害性海浪和海啸 1.灾害性海浪 以台风引发的灾害性海浪为主,造成翻沉、损坏各类船只,造成人员死亡或失踪。 2.海啸 灾害发生的频次不多,据记载,平均200年发生一次。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我国的风暴潮 二、赤潮的定义、发生条件和危害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 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 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 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 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 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 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 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 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 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降温幅度之大多年少有、降水之多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时间之长多年未遇、灾害损失之重远超常年。经核定,此次灾害造成21个省(区、市、兵团)受灾,因灾死亡132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千公顷,绝收面积千公顷;倒塌房屋万间,损坏房屋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受灾较重。由于灾害发生时恰逢春运高峰时段,灾害的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社会影响之大,均为历史罕见。1月21至28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分别针对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的灾情,启动四级应急响应,1月29日,根据上述6省的灾情发展,将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1月31日,针对四川省灾情,又再次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度)发生里氏8级地震,此后地震灾区还发生了上万次余震,最高震级达级。此次地震属浅源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灾害性最为严重的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