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心血管疾病抑郁的主要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

老年心血管疾病抑郁的主要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

老年心血管疾病抑郁的主要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
老年心血管疾病抑郁的主要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

女性抑郁症病人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护理

女性抑郁症病人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护理 女性病人在心理社会应激与认知方面的能力均低于男性,且女性具有特异的性格特征。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人际关系紧张;价值感低,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思维缓慢甚至虚无,罪恶妄想;回避社交场合,退缩、孤独,是以持久而显著的心境低落为基本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障碍。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需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改善患者日常状况。 抑郁发作的典型症状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随着对认识的提高,住院病人的比例近年来大幅度提高,病人住院期间的各种意外亦时有发生。住院病人的治疗自然是最为重要的,但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对帮助病人顺利完成各种治疗、减轻抑郁情绪、消除消极意念和行为、增强生活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防止疾病复发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心理护理存在着专业化不强、缺乏针对性、策略欠恰当等问题。心理护理应根据病人状的不同程度、不同的疾病阶段与类型以及病人的不同心理特征,实施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实例:我科一位40岁的性格内向的女性病人,初中文化,平时寡言少语,因情感极度低落,思维内容障碍而入院,护士在与的交流中得知其丈夫事业心强,平时很少陪伴妻子,妻子长期在家,寂寞孤独,数年后,逐渐感到失去了自我,缺乏自信、低自尊、低价值感,甚至认为丈夫有抛弃她的思想,因而产生了严重的忧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进行了心理护理:其一,加强了与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其二,在与的多次交流中,护理人员向指出了负向想法的根源是由于生活的空虚,目标的缺乏而逐渐导致了低自尊、低价值感,缺乏自信。 RSHWHO渡氧提出了脑营养平衡学说: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1)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衰按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以慢性居多;按发生部位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临床表现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其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疲倦、乏力、头晕、心悸、少尿及肾损害;右心衰竭以体静脉瘀血表现为主,包括由胃肠道及肝瘀血引起腹胀、恶心、呕吐及劳力性呼吸困难等。 一、评估要点 (一)评估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了解既往病史。 (二)评估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呼吸频率及深度、有无气促及肺部啰音。 (三)评估患者有无劳力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评估患者的出入量是否平衡。 (四)评估患者有无体静脉淤血及周围血管灌注的表现,如恶心、呕吐、腹胀、颈静脉怒张、水肿、肝大、出汗、皮肤发凉等。 (五)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有无紧张、恐惧、害怕等情绪。 二、护理问题 1. 气体交换受损 2. 体液过多

3. 活动无耐力 4. 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三、护理措施 1. 根据心功能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 2. 急性心衰时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3.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在湿化瓶内加入30%~50%乙醇以消除肺泡内泡沫,保证足够的血氧分压。 4. 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神志、尿量等,准确记录出入量。 5. 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控制滴速,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使用吗啡时,观察有无呼吸抑制;使用利尿剂时,给药以清晨或上午为宜,并注意监测电解质,严防低钾、低钠发生;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脉搏和心电图变化,如出现脉搏<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律失常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停用。 6. 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 7. 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并发症。 8. 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四、健康教育 1. 针对患者可能发生心衰的诱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指导。

老年患者抑郁症的护理

老年患者抑郁症的护理 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抑郁症进行调查分析,并对80位老年患者进行抑郁自评 量表。从基本护理和心理护理的角度来进行探讨。方法分析老年患者抑郁的原因。结果老年患者抑郁症状受到来自身体、心理、经济、家庭和社会等诸方面 的综合影响。结论老年患者抑郁症的护理主要是使他们重拾信心,给予鼓励和 支持,使患者重新树立自信和自我价值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与健 康状况。 【关键词】护理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 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怀疑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 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脑功 能将逐渐减退,心理也逐渐衰老,加上因退休、丧偶、经济来源、家庭不睦等因 素所导致的悲观、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变化,诱发老年抑郁症[1]。根据 其状况制定自评量表,针对60岁~80岁以上80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1制定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患病率 填表注意事项:下面有20条题目,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每一条文字后有四个格,分别表示:A:没有或很少时间(过去一周内,出现这类情 况的日子不超过一天); B:小部分时间(过去一周内,有1-2天有过这类情况);C:相当多时间(过去一周内,3-4天有过这类情况);D:绝大部分或全 部时间(过去一周内,有5-7天有过这类情况);根据你最近一个星期的实际情 况在适当的方格里面点击鼠标进行选择 结果显示,60~70岁以上老年患者抑郁症患病率为5%~15%,70~80岁以 上老年患者患病率为15%~25%。80岁以上老年患者抑郁症患病率大约6%~29.4%。此外,抑郁症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危害严重。抑郁会导致老年人躯体功能 下降,对于患有慢性躯体疾病的老人来说,老年抑郁症还使其卧床时间延长、疾 病的致残性增高。追踪调查发现,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血管性痴呆患病率升高,自 杀的倾向及因躯体疾病的死亡增加。 2分析导致老年人抑郁的因素 2.1生理因素:根据研究推断脑功能的退化以及血管疾病(尤其是脑白质损害) 与老年抑郁症的产生密切相关。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轴调节功能削弱、正常睡眠和生物周期紊乱、调节情绪的中枢神经递质改变、脑 形态的变化等有关。但不归同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2]。如:衰老,疾病,丧偶,营养缺乏等。 2.2心理因素:性格也会影响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良好的内在控制可以防止女性产生抑郁情绪,对于男性来说,具有神经质性格的人比较容易发生抑郁症。老 年人的抑郁情绪还与消极的认知应对方式如自责、回避、幻想等有关[3]。此外,老年人退休后对于角色转变在心理上的不适应也会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4]。如:退休与经济状况变化,退休后的生活方式,家庭问题等。 2.3影响因素:自尊评价、日常生活自理水平和社会支持、疾病、经济状况、认知功能和主要照顾给予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都影响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病率。尤其自尊和社会支持与抑郁症密切相关。到了老年任何对自我的负性认识和 评价都会影响个体的自尊。疾病、日常生活自理障碍、经济拮据等使老年人对家

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很重要

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很重要 发表时间:2019-11-26T09:16:17.6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9月17期作者:李忠建[导读]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抑郁症这种疾病,但是大家听说过“老年抑郁症”吗?其实,在当代社会中,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也就是说,现在的老年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是很大的,所以,为了让老年人们有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必须要注意预防老年抑郁症,当然,如果老人患上该病,也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手段进行干预。 李忠建 (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眉山620010)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抑郁症这种疾病,但是大家听说过“老年抑郁症”吗?其实,在当代社会中,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也就是说,现在的老年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是很大的,所以,为了让老年人们有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必须要注意预防老年抑郁症,当然,如果老人患上该病,也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手段进行干预。那么,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应该怎样护理老年抑郁症患者呢?接下来笔者将会为大家介绍护理老年抑郁症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的具体作用,请大家耐心往下阅读吧。 一、什么是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顾名思义,就是老年人得的抑郁症,具体指的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患上的抑郁症,该抑郁症可以展现出许多老年期的特征,一般来说临床上常见的都是轻度抑郁。虽然是轻度,但是对老年人的危害还是很大的,患病的老年人会出现反应迟钝、思维迟缓、记忆力衰退、无力疲乏、萎靡不振等精神状态方面的障碍,也会出现自责、愁眉不展、绝望、言行减少、悲观、自罪等情感方面的障碍,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有自残、自杀的倾向,要是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不仅有可能让其的生活质量降低,还有可能增大其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影响到其幸福指数。 二、如何护理老年抑郁症患者 1、心理护理 护理老年抑郁症患者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心理护理了,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和重大的意义,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需要心理护理的参与,因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症状,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那么,究竟要如何开展心理护理工作呢? (1)首先,患者的家属应该全力支持患者的治疗,多与患者沟通、多陪伴患者,并在和患者接触的时候,保持和善、耐心、正面且积极的状态,让患者在此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温暖和鼓励。医护人员应该要以真诚、和善的态度与患者交流,为患者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保有安全感,并让患者学会自我安慰。 (2)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帮助患者拥有更开朗的心情,对治疗抑郁症非常有帮助,所以平日里,应该鼓励和引导患者多多参加集体性的户外活动,让患者尽量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健康快乐的心情,同时,要让患者的兴趣爱好得到培养,让患者可以在其兴趣爱好上抒发情志,多让患者参加社会活动,在活动中交一些阳光开朗的朋友,增强患者的社交能力。另外,要注意环境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尽量将环境影响降低,让患者保有对生活的信心,保有自尊,从而让治疗能够发挥出效果,最后获得较好的效果。 (3)要对患者的反常情绪有所警惕,临床研究发现,许多抑郁症患者会在某时一反消极常态,用积极和快乐的心态对待他人,其实,这种突然的变化往往预示着患者的某些企图,例如准备自杀等,所以当患者出现这种情况时,千万不能不重视,要及时将向医生反映患者的情况。 (4)适当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是一个比较好的护理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方式,在患者出现负面、消极的情绪时,及时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把精力放到让他们快乐开心的地方,由此让患者的心情晴朗起来,忘掉不开心。 从上文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不仅可以有效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还能够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所以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时,心理护理是不可或缺的。 2、其他护理 心理护理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其他护理方式在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两种护理都做好了,才能让患者更快地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这些护理方式包括:(1)对意外事件的预防:上文中有说到,抑郁症病情比较严重的老年人会出现自残、自杀的倾向,所以在对该类老年人进行护理时,一定要实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注意他们平日里的行为和言语,不要疏忽了对他们的管理,一些锐利的刀器和安眠药等都需要保管好,避免患者太过频繁地接触。 (2)饮食护理:饮食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给患者安排饮食时,一定要保证营养的充足和均衡,要摸准患者的饮食偏好,鼓励患者多喝温热水,不要让患者吃太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也不要让他们抽烟喝酒。要注意患者食物摄取以及大小便的具体情况,最好做个全面的记录,方便对其饮食进行管理和调整。 (3)全面的生活护理:生活护理是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过程当中最基础的一种护理方式,最好有专门的护理人员来护理患者,专门人员是患者亲属更好,要是患者亲属没有空进行细致的护理,也可以请专业的护工,尽量保证二十四个小时内患者都有人看护和照顾,但是要保证护理的劳逸结合。 (4)不要中断药物治疗:有些老年人认为自己根本没有病,所以可能会对药物产生较强的抗拒心理,甚至逃避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或是偷偷中断服药,其实,药物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非常重要,所以,应该督促和鼓励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可以反馈给医生,不要私自增减药物用量,更不要乱用其他的药物。 从上文可以看出,大多数患上老年抑郁症的老人都是因为自主生活的能力降低或是家人的陪伴太少,情志得不到抒发而出现抑郁情绪,最后加重变为抑郁症,所以,及时发现其抑郁症的存在,并及时采取相应手段进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的作用尤为巨大,其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症状,还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有更强的自我保健意识,所以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2-09-29T14:48:40.1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张新慧陶俊杰[导读] 为预防其出院后抑郁情绪发作,制订有利于激励患者出院后正向认知的项目,用于出院后随访及患者自我鼓励。 张新慧陶俊杰 (山西新绛县中医院山西新绛 0431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2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实施责任制与个案化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阻断老年患者的负向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实施心理护理前后分别使用 HRSD和GDS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发作,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日数,提高生活质量,避免精神残疾,杜绝自杀意外。结论能够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做好自我管理和自我保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减轻家属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关键词】老年期抑郁症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271-02 老年期抑郁症泛指存在于老年期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它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躯体不适等,且不能归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老年人的自杀企图有50%-70%继发于抑郁症[1]。因此现代护理模式越来越倾向于“以人为本”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特别是“以人为本“,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提高生活质量,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显得更为重要。我院内科自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老年病人2792例,其中合并抑郁症的患者33例,有自杀企图者1例,我科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除实行常规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外,运用责任制与个案化心理护理相结合,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33例老年病人中,男15例,女18例,男女比例5:6,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3.5岁,33例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2],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3]评分均>30分,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均>16分,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活动抑制,面部表情淡漠,睡眠障碍,时而烦躁易怒,易激惹,绝食、拒绝治疗等。所有患者排除先天精神疾病史。 2.方法确定经过心理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的主管护师为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实施责任制心理护理。护士长与心理护理责任护士查房后,确定护理诊断,制订心理护理计划,其余护理及治疗过程中,所有护士都必需给予患者正向激励,坚定其战胜疾病的信心。(1)个人应对无效的护理。责任护士首先对陪床人作心理护理,使陪床人角色良好,对此病的恢复充满信心,能给予患者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能随时满足患者需求。并告知其陪床人一定要配合护士制订的康复计划,督促、协助患者完成;其次改善病房环境,病房以舒适、整洁为宜,摆放鲜花,使用颜色鲜亮、柔和的床单、被罩,以粉红色为主。责任护士可以坐在患者床旁,用温和的语气与患者交流,语速要慢,不能夸夸其谈,对患者目前的情况表示理解和同情,告知患者,您真的是很幸运:第一,国家政策如此好,国家给予住院患者的补偿很多,请不要为经济问题而增加自己的精神负担;第二,老伴是如此尽心尽力地照顾,儿女又是如此的孝顺;第三,您的病可以好转到能够下床活动、生活自理。给患者介绍一些有关先进的医疗技术的知识。列举一些10年前、20年前身边的某些有病无钱医或有病无处医,或者有病医不好的患者,使患者确信,他自己真得是很幸运,而且好好应该珍惜这些幸运的事情。运用鼓励性和积极暗示性语言,使患者对未来充满信心。(2)思维过程紊乱的护理。取得患者信任和信赖后,帮助改变他消极的认知,告知其绝食和拒绝治疗是不可取的,这样会令家人更伤心、更心痛。要使患者重新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让其回忆以往自己克服困难,成功地做过的某些事情,以年轻时代勇敢、坚强的自己为榜样,不服输,不承认自己的无能,树立坚韧不拔、顽强不息的信心。使患者多努力多坚持,一定要留给子女一个坚强、勇敢的好长辈的形象,为子女做一个生活强者的榜样。从而对自己的生活有正向的认识,充满战胜疾病的信心[3]。(3)有自杀的危险的护理。连续评估自杀危险,直到自杀危险消除,必要时24小时监测。给患者提供希望,充分肯定和赞扬其努力的结果,给予积极的支持。选择适当的时机,幽默风趣而且很自然地与患者及家属探讨人生的意义,帮助患者正确对待健康与疾病、生与死的意义,消除消极的无价值感。列举古代名人,伟人坚强不屈的事迹,激励患者,使患者感受人生的真谛。告知其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名人、伟人的人生道路都是坎坷不平的,但是他们有历史的使命促使他们满怀激情地奋斗着,最终走向了成功。让其接受现实,正确面对疾病,努力改善疾病带给人类的灾难,力求创造出奇迹,为人类战胜疾病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做出突出的贡献,从而为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取得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调动老人各种社会关系,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关怀,鼓励患者亲友、家人、老同事来探视。(4)睡眠型态紊乱的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帮助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并指导他们采用转动眼球使眼球疲劳法,及精神放松法、完成睡眠任务法等进入睡眠的方法。鼓励其积极参与各种工娱活动、老年大学、同学聚会,向老年人宣传规律锻炼对于促进睡眠的重要性,指导其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日间活动。鼓励老年人在外观上的修饰,鼓励和促进老年人与其配偶或性伴侣的良好沟通,和谐、幸福的夫妻生活能够有效地减少老年人的孤独寂寞造成的失眠。责任护士以自己乐观积极充满信心的工作态度,感染患者的情绪,每天督促患者按训练计划完成康复锻炼,使患者抑郁情绪没有时间发作,每天的计划安排得既有趣、又充实,而且劳逸适度,使患者精神愉悦、心理放松、生理舒适,形成良好的睡眠。(5)出院后的延续护理。积极组织出院患者来院参加座谈会,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并定期电话回访。老年期抑郁症具有缓解和复发,病程漫长等特点,出院时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其承担患者出院后大部分的延续护理。为预防其出院后抑郁情绪发作,制订有利于激励患者出院后正向认知的项目,用于出院后随访及患者自我鼓励。 3.数据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该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前后HRSD及GDS评分比较见表1。 2.出院后随访平均 3.5年,33例患者未患精神残疾,无自杀企图。表1 心理护理前后HRSD及GDS评分比较(x-+s,分)时间例数 HRSD评分 GDS评分 干预前 33 26.12+5.3 20.2+6.9

老年抑郁症的护理(一)

老年抑郁症的护理(一) 【摘要】老年抑郁症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本文在对老年人抑郁症护理的过程中,主要从基本护理和心理护理的角度来对老年抑郁症的护理进行探讨。并且在护理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患者的焦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抑郁症焦虑症护理措施基本护理心理护理 老年抑郁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因此,重视老年抑郁症的宣教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年护理没有统一的概念,其特点是尊重老年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及个性,注意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身体三者合一,强调回归自然,贴近自然;对护理人员强调更多的是耐心和献身精神。 1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 1.1精神状态方面主要表现为脑功能减低。出现思维迟缓、反应迟钝、精神恍惚、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有的还可产生幻觉、人格解体、疑病观念等症状。 1.2情感方面主要表现为感情淡漠、悲观绝望、忧心忡忡、愁眉不展、消极厌世、丧失自信;常常紧张不安、疑神疑鬼、杞人忧天;有的甚至有自伤、自杀的企图。 1.3躯体状况方面主要表现为行动迟缓、少言寡语;有的还有睡眠障碍。 2老年抑郁症的护理 2.1基本护理 2.1.1生活照顾老年抑郁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护理,总之24h不应该离人。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让患者的生活有一定规律,并注意合理安排一定量的户外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久坐、久立、久卧。 2.1.2饮食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饮食应有规律,并注意合理搭配,保证营养供给。让患者吃平时喜欢吃的食物,应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的食物和水分的摄取,要观察记录患者的排便情况。 2.1.3用药坚持服药,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发药后必须做到看服到口,既要耐心,又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有情况可向医生反映,更不可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服,以免造成治疗的前功尽弃。 2.1.4防止发生意外因这种病人往往有自杀企图,故不可疏忽大意。事故多半发生在一刹那,凡能成为病人自伤的工具都应管理起来。妥善保管好药物,以免病人一次性大量吞服,造成急性药物中毒。 2.2心理护理 2.2.1沟通尝试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要善于观察,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发现其心理的矛盾、冲突等,有针对性地做心理说服、解释鼓励工作。让患者自己联系病情,找出自身发病的因素、病前性格弱点,从思想上认识并了解自己的治疗情况,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

心血管疾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心血管疾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一、心血管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饮食护理: 按照医嘱要求(如:低盐、低脂等),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宣过饱,少食多餐。 2.活动与休息: 注意休息,限制会客,防止过累及精神刺激。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执行。 3. 药物治疗的护理: 1)强心药物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注意观察ⅡⅡ压、心率、心律变化和洋地黄制剂的副作用。严格遵守给药时间,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2)利尿剂:注意观察利尿效果及电解质,准确记录出入量。 3)扩血管药物:可选用硝酸"1油、硝普钠。根据医嘱严格调节用量,监测血压变化,防治低血压的发生。硝普钠应现用现配,避光泵入。静脉输 液时应注意给药浓度、速度、持续时间及药物配伍禁忌t应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掌握用药方法,遵守用药注意事项。 4)抗凝药: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大便的颜色,警惕消化道出血症状,如有呕血、便血及时处理。 二、心血管疾病的饮食原则 控制胆固醇:不吃或尽量少吃蛋黄、动物脑髓和内脏以及甲壳类动物,如蚌、螺、蟹等;控制脂肪:不吃或少吃动物油,多吃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油食品)等植物性油脂;控制糖的摄取:不吃或少吃糖果,以及其他含糖较多的食物。 玉米 玉米富含脂肪,其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西红柿 不仅各种维生素含量比苹果、梨高24倍,而且还含维生素芦丁,它可提高机体氧化能力,消除自由基等体内垃圾,保护血管弹性,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苹果 苹果富含多糖果酸及类黄酮、钾及维生素E和C等营养成分,可使积蓄体内的脂肪分解,对推迟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作有明显作用。 海带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这类物质均有类似肝素的活性,既能防止血栓又能降胆固醇、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茶叶 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增强红细胞弹性,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经常饮茶可以软化动脉血管。 大蒜 含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显降脂作用,是主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的良药。 洋葱 含有一种能使血管扩张的前列腺素A,它能舒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管的压力,同时洋葱还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含硫氨基酸,可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功能。 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f13707067.html,/zwxgb/2014/0802/187014.html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2012年11月第9卷第32期 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护理研究· 当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寿命明显延长,加之我国近几十年来特殊人口政策的影响,老年人比例明显升高。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1]。这必然导致老年患者数量大量增加,那么如何做好老年患者的护理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由于各系统的衰老导致生理功能下降,老年患者多数病情迁延、疗效较差,所以老年患者往往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做好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心理护理 1.1心理护理的概念 心理护理(psychological nursing )是护理的重要手段,是 整体护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依据心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制,通过心理护理,满足患者心理上的需求,消除其紧张消极情绪,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使患者在生理、心理方面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促进康复和健康的保持[2]。 1.2心理护理的目标 心理护理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态度、行为等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具体目标包括:①满足患者的需要;②调整患者的社会角色;③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④缓解患者的心理社会应激;⑤帮助患者增强适应、应 对能力;⑥处理患者的心理反应。 1.3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人的生理和心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心理因素会影响生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积极、乐观的情绪将有助于身体疾病的治愈,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如消极、悲观的情绪将会延缓病程甚至加重病情。因此只有将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两者融为一体,使之并存于护理工作中,才能真正提高护理效果[3]。 2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 人在进入老年之后,心理各方面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智力水平、记忆能力下降、情绪的变化以及行为的改变等,而患病后更加重了身心的负担,出现新的心理问题。黄瑞儿等[4]对80例老年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结果60%的老年住院患者存在负性情绪,其中孤独寂寞型占21.3%,抑郁多疑型占16.2%,悲观失望型占12.5%,被动依赖型占10.0%。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下: 2.1否认心理 老年患者最怕的就是成为子女的累赘,给家人增添负担,所以很怕别人说自己年老多病。有时候就算身体不舒服,也不愿意说出来,不愿意去看病,甚至不承认自己有病。 2.2自尊心理 老年患者往往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比较固执,顺从性差。患病后,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常常出现急躁或悲观的情绪,不愿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甚至不愿沟通。有时争强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探讨 赵辉 首都铁路卫生学校临床教研室,北京 100070 [摘要]当前老年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强调做好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工作极为重要。本文解析心理护理的概念、目标、重 要性,结合老年患者的特殊心理问题,探讨如何做好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护理工作,提出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了解老年患者心理需求、争取家属亲友密切配合、加强护理宣教、合理安排患者生活及合理使用心理疗法等切实可行的心理护理方法,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关键词]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心理特征;护理方法[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1(b )-0141-03 Investigation of psychological care of elderly patients ZHAO Hui Department of Clin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Capital Railway Health School,Beijing 10007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aging patients,it is essential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good psychological care of elderly patients.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concept objectives and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care,combined with how to deal with the special psychological care of the elderly patients,and also pose the question of how to establish a good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To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elderly patients,to gain the close cooperation from the patients'relatives and friend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oo.How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publicity of psychological care and to reasonably arrange the patients'life and to properly use the psychotherapy and other practical psychological methods are concerned as main points.How to help patients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treatment and care,while enhancing the confidence of the patients to overcome the disease,as well as promoting their recovery are mentioned.[Key words]Elderly patients;Psychological care;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Methods of care [作者简介]赵辉(1980-),女,从事护理教学、职业教育等研究。 141

老年抑郁症的护理常规

老年抑郁症的护理常规 【护理诊断/问题】 1.有自伤的危险 2.营养失调:低于肌体需要量 3.保持健康能力改变 4.睡眠型态紊乱 5.思维过程改变 6.社交孤立 7.个人应对无效 [护理措施] 1饮食 1)平衡膳食,保证营养的供给和水分的摄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2)鼓励患者进食,严重厌食或拒绝进食者,可置胃管或行肠外营养。 2休息与运动 1)环境要求安置患者住在护理人员易观察的大房间,设施安全,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整洁舒适的治疗休养环境中。墙壁以明快色彩为主,并且挂壁画及适量的鲜花,以利于调动患者积极良好的情绪,焕发对生活的热爱。 2)保证睡眠主动陪伴和鼓励患者白天参加多次短暂的工娱活动,如打球、下棋、唱歌、跳舞等,减少白天的睡眠;晚上入睡前喝热饮、热水泡脚或洗热水澡,以促进睡眠;避免看过于兴奋、激动的电视节目或会客、谈病情,以免影响睡眠。 3)保障安全不让患者单独活动,可陪伴患者参加各种团体活动,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使他们振作起来,避免意外发生。 3药物治疗的护理 严格做好药品保管工作,杜绝不安全因素,发药时,应看服入口,仔细检查口腔,严防藏药或蓄积后一次性吞服。服药后密切观察药物的反应,如兴奋,易激动,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此时最易发生意外。 4观察要点 1)要密切观察自杀的先兆症状;如焦虑不安、失眠、沉默少语或心情豁然开朗、在出事地点徘徊、忧郁烦躁、拒餐、卧床不起等。 2)严格执行整体护理管理制度,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有消极意念的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巡视。尤其在夜间、凌晨、午睡、饭前和交接班及节假日等病房人员少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特别要注意防范。并加强对病房设施的安全检查。 3)测体温时,对严重抑郁患者应做到手不离表,禁测口温,以防咬吞体温表。5其它 1)抑郁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毫无精力和情绪顾及自己的卫生及仪表,护理人员应给予协助和鼓励,使患者仍能维持一个正向的身心状态。2)鼓励患者抒发自己的想法,充分利用治疗性的沟通技巧,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大学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2014年9 月10日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摘要:由于现代生活的提高、工作压力增加、饮食习惯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呈增长趋势。此文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心脏的主要功能、作用,知道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更好的了解心脏病,了解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病种、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如何保持合理膳食,学会心血管疾病病种与症状的护理,在病人发生疾病时可以很好的护理病人,让病人的心脏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为心脏病的发作而感到害怕,让心脏保持一个健康状态。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life, work pressure increases, changes in eating habits and other factor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bidity probability shows growth trend, with sudden death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cidence increases year by year,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 55 ~ 64 years old male death rate was 2.7 per year per thousand, female is 0.4 per year per thousand. Understand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ymptoms better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lso understand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re, understanding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hould which thing to pay attention

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

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 摘要: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我国老年人抑郁症患者患病率,北京约为1.57%,上海约为 5.28%,并随老龄化社会的进展日趋上升。抑郁症还可因反复发作,使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导致精神残疾。相关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自杀和自杀企图有50%~70%继发于抑郁症。所以老年期抑郁症已构成全球性的重要精神卫生保健问题,其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精神障碍;老年人 正文: 老年期抑郁症泛指存在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抑郁症(含青春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和见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它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躯体不适等,且不能归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具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缓解期间精神活动保持良好,一般不残留人格缺损,也无精神衰退指征,部分病例预后不良,可发展为难治性抑郁症。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多数病人具有数月的症状,如头痛、头昏、乏力,全身部位不确定性不适感,失眠、便秘等。有些病人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或有躯体功能障碍。另外,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早年发病的抑郁症病人,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2)生化异常:增龄引起中枢神经ti质改变。 (3)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失调导致昼夜周期波动规律yun乱。(4)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对抑郁症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影响。 2.临床表现老年抑郁症病人的症状与青壮年病人的基本相似,有三大主要症状,即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和行为抑制的“三低”症状,但也有某些特点。 (1)疑病性:病人常从一种不太严重的身体疾病开始,继而出现焦虑、不安、抑郁等情绪,由此反复去医院就诊,要求医生给以保证,如要求得不到满足则抑郁症状更加严重。 (2)激越性:激越性抑郁症最常见于老年人,表现为焦虑、恐惧,终日担心自己和家庭将遭遇不幸,大祸临头,搓手顿脚,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夜晚失眠,或反复追念着以往不愉快的事,责备自己做错了事导致家人和其他人的不幸,对不起亲人,对环境中的一切事物均无兴趣,可出现冲动性自杀行为。 (3)隐匿性: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心境低落,但老年抑郁症病人大多数以躯体症状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常见的躯体症状有睡眠障碍、头疼、乏力无力、食欲下降、心血管症状等,情绪低落不太明显,因此极易造成误诊。 (4)迟滞性:表现为行为阻滞,通常以随意运动缺乏和缓慢为特点,肢体活动减少,面部表情减少,思维迟缓、内容贫乏、言语阻滞。 (5)妄想性:大约有15%的病人抑郁比较严重,可以出现妄想或幻觉,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认为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恶,听见有声音控诉自己的不良行为或谴责自己,让自己去死。 (6)自杀倾向: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抑郁症病人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且由于病人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自杀行为在老年期抑郁症病人中很常见,而且很坚决,部分病人在下定决心后,表现出镇定自若,不再有痛苦的表情。因此,由于病人所表现出的这种假象,而使亲人疏于防范,很容易使自杀成为无可挽回的事实。(7)抑郁性假性痴呆:抑郁症性假性痴呆常见于老年人,为可逆性认知功能障碍,经过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 (8)季节性:有些老年人具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特点。抑郁常于冬季发作,春季或夏季缓解。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概述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综述) 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治疗抑郁症,究竟哪种方法对病人最好,还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抑郁症患者常有兴趣丧失、自罪感、注意困难、食欲丧失和有死亡或自杀观念,其他症状包括认知功能、语言、行为、睡眠等异常方面的表现。所有这些变化的结果均导致患者人际关系、社会和职业功能的损害。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不断增加,心理压力增大,使抑郁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它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生活幸福度的严重疾病。 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治疗抑郁症,究竟哪种方法对病人最好,还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的重要性。现今,精神科临床对抑郁症的处理越来越趋于药物与心理治疗的综合应用,合用不仅可以减轻或缓解病人的症状,而且可以提高病人的心理社会适应功能水平,改善其生命质量,是最具成本- 效果干预的方式之一,有必要得到重视和推广应用。本文简单概述目前精神科临床对抑郁症患者常用的各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和选择。 1 心理治疗的方法 常见的行之有效的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有一般性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心理音乐治疗。 1. 1 一般性的心理治疗 在选用心理治疗前,治疗医师应详细了解和分析病史,包括患者的个性、生活事件、社会关系和行为表现等。开始1~3 次心理治疗应以解决问题和制订治疗性协议,明确医生与患者在治疗中的责任。 医生同患者的第一次接触既是诊断的开始,又是治疗的开始,医生与患者的每一次接触都具有广义的心理治疗意义,对待患者,医生要坚持以“心理治疗性基础态度”。其中耐心、理解、肯定及信心很重要。对于患者诉说的痛苦(抑郁体验) ,沉默地认可,往往比简单的安慰更有利[ 1 ] ,对患者的抱怨、诉苦,医生应始终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态度要认真严肃,对于有自杀倾向的病人,医生在谈话时要毫不回避地、公开谈论这一问题。单靠限制性措施来阻止自杀并不是行之有

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对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根据现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是一项值得探讨的课题。以下就常见的老年心理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干预方式。 1 当前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1.1失落和孤独现代老年患者常因自己资历老、贡献大、经济好,在位时与退休后角色的反差,心里难免会产生失落感。性格就比较暴躁,顺从性较差,喜欢周围的人能尊重并恭顺他们,表现为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独断专行、易激怒、好挑剔责备他人。而有的老年患者特别害怕孤独寂寞,在住院期间,由于生活单词,与家人及外界缺乏情感交流和心里沟通,患者常常易产生被抛弃感,因而导致性格、行为的改变。心理孤独的老年患者,多表现为固执、自尊心强、沉默寡言。 1.2恐惧和焦虑由于老年人的各种功能下降,某些疾病的急性期可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如心肌梗死,患者可因持续性剧痛而产生濒死的恐惧心里,加上住院后在饮食、休息、睡眠等各方面难以适应,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加之身患疾病,从而精神上产生恐惧和焦虑,此类患者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痛苦呻吟、睡眠不佳、不思饮食,只关心治愈时间及预后。 1.3敏感和猜疑老年患者常敏感多疑,推测猜想自己的病情很严重,又怀疑医生、护士甚至家人都在对他有意隐瞒病情,周围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无意的话语,都可能引起他的猜疑,加重其心理负担。

当患者可能出现与不治之症患者某一相似症状而产生疑心,多表现为情绪低沉、悲伤哀痛、沉默少语,常常无端的大发脾气。 1.4疑老和悲观老年人的心、脑以及其他器官趋于衰退和功能下降,会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和老而无用,由于病情反复、治疗效果不明显,从而产生悲观与自责。此类患者多表现为意志消沉、精神忧郁、束手无策,常暗自伤心落泪,不愿与人交往或交谈,对治疗及疾病的转归表现漠然,不愿接受治疗和护理,消极化等待着“最后的归宿”。 1.5沮丧和抗药心理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等,长期服药,饱尝疾病之苦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刺激,产生沮丧和抗药心理。 1.6忧郁的心理忧郁症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研究表明,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2%,且肾内及神经内科病房较其他患者忧郁症状更为突出。 2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要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要了解患者的心理,而且要善于对患者心理作出正确诊断,给予心理治疗,针对不同民族患者个体差异及疾病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心理,遵循护理程序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2.1心理评估细致观察了解患者的性格、爱好,病情变化和家庭环境情况,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收集资料的方法,一是通过直接和患者交谈,二是通过和患者亲人交谈,也可通过心理问卷调查形式,从中收集其心理变化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