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传统的不同B.生产方式的不同C.生活习俗的不同D.宗教信仰的不同2.玉石具有温润、坚硬的特点,我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孔子提倡君子佩玉,主要是因为

A.玉非常贵重,是财富的标志B.玉石的特点与我国古代的道德规范相吻合C.玉石具有祛除疾病的功用D.玉饰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3.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顽强抵抗

C.闭关锁国政策的抵制D.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对洋货的销售不利

4.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此书遭毁版的原因是

A.宣扬经学B.批判儒家思想

C.借“经学”之名,行“改制”之实D.否定孔子的权威

5.20世纪初,中国偏远乡村出现了“穿洋装谒孔子”的现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B.启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频临崩溃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 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 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7.摄影技术的出现为记录历史提供了新的手段。下列照片记录的是同一事件,它是

A.中华民国成立B.北伐胜利进军C.抗战胜利D.新中国成立8.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

9.根据下表分析,1953—1957年,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代大致范围所有制土地经营1949年以前地主土地所有制租佃个体经营

1950——1952农民土地所有制自耕农个体经营

1953——1954农民土地所有制个体经营,集体互助

1953——1954农民土地股份制初级社,集体经营

1955——1957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高级社,集体经营

A.土地改革B.对农业进行改造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发生严重自然灾害

10.曾有一首童谣:“三大万岁是‘乱睡’,人民公社只一岁。”(“三大万岁”是:“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童谣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群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存在不满情绪

D.“三大万岁”是“左”倾错误的根源

11.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主要表明蒋经国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希望完成国家统一

C.希望两岸人民共同维护民族利益D.希望两岸同胞团结反对外敌入侵1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 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C. 实现三权分立

D. 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

13.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位农民抱怨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这表明当时苏俄的土地所有制是

A. 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 国家土地所有制14.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①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①启蒙运动兴起①三民主义

15.之所以说工业革命是社会关系上的革命,主要是因为

A.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 B.引起了机器大生产的普遍推广C.引发了社会各个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化 D.大企业取代了手工工场

16.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B.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C.是“杜鲁门主义”一次大规模的运用D.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完成了经济封锁17.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

18.下列措施有利于扩大社会消费的是

A.国家资本主义B.福利国家制度C.人民资本主义D.经营者革命19.,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

②③④

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B. 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

C. 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

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20.仔细阅读右边漫画,对漫画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已解体

B.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C.美国企图推行单边外交政策

D.多极化格局形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1.(13分)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7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3分)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3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中“第二次失败”和“‘自强’运动”分别指什么?(2分)

(2)材料中“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6分)

(3)你是否同意作者“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4分)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4分)

(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4分)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4分)

24.选考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11分)

阅读下列材料

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

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改变历法的原因。(2分)

(2)概括日本节日改革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5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历法和节日改革的效果。(4分)

25.(12分)

拿破仑----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岳麓版)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为什么说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请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作简要分析。

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08/4/28)

1—20:CBBCA ACBBD ABBBC DCBDD

21.答案要点:(共13分)

(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3分)

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4分)

(2)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

(3分)

(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22.答案要点:(共12分)

(1)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洋务运动。(2分)

(2)思想:出现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和科学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等。(4分)

制度:①维新变法运动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①辛亥革命最终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2分)

(3)该问按层次给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同意:(1分)(说明:在回答“理由”时,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

第一个层次:只是简单说明洋务运动并没有实现求强求富的目标,给1分。

第二个层次:创造性地回答问题,给3分。

例如: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但无法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传播,中国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兴起,清朝统治被推翻,传统的儒家文明也受到极大冲击。(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酌情给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不同意:(1分)(说明:在回答“理由”时,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

第一个层次:只是简单说明西方科学能够维护中国的儒家文明,给1分。

第二个层次:创造性地回答问题,给3分。

例如: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为儒家文明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酌情给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

23.答案要点:(共12分)

(1)材料一:文革时期。(1分)依据:节目表中出现红小兵、红卫兵

(1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1分)依据:

宣传法治;节目名称更加人性化。(1分)

(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需答出任意1点依据,均可1分)

(2)材料一:①特点:节目呆板、枯燥、单调;强调意识形态、革命性。(2分)①原因:受“文革”极左思潮影响。(2分)

材料二:①特点:节目丰富多彩;关注民生,关注时政;注重时尚。(2分)①原因:改革开放。(2分)

24.答案要点:(共11分)

(1)明治维新期间,

引进西方文明改造日本的传统文化。(2分)

(2)①特点:以天皇及皇室为中心;(2分)①原因:神化天皇权威,加强统治的需要

(3)①积极:引进了西方近代文明,改造了日本落后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日本的近代化。(2分)①局限: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神权色彩。(2分)

25.(12分)

军事方面:多次串领军队打败国内的保王党人,多次打败反法同盟,防止了封建势力卷土重来,用军事手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4分,其中措施2分,影响2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经济方面: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发展,用经济手段捍卫法国大革命。(4分,其中措施2分,影响2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政治方面:颁布《拿破仑法典》(3分,其中措施1分,影响2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拿破仑的上述作为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因此,他被称为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1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