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安全作业答案

食品安全作业答案

食品安全作业答案
食品安全作业答案

食品安全作业答案

食品安全作业答案1、当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是为了。2、每个国家所面临的食品安全的问题或关注点不一样,主要是因为。3、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食品安全问题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并不是只出现在中国。4、水解植物蛋白经常用于风味添加剂,它的主要构成是氨基酸和葡萄糖。1、下列关于口蹄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欧美国家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不大的关键原因是。

3、1996年,日本的O157大肠杆菌污染事件出现的原因是。

4、下列关于疯牛病病毒朊病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5、食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涉及到一个国家政局稳定,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危,以及一个国家的经济、贸易。6禽流感病毒并不那么可怕,因为它极其

不耐高温,70度煮一段时间就可以灭活。

7、1999年,比利时食品二恶英污染事件发生在原料的生产环节,主要是生产工具受到了污染。8、李斯特氏菌中毒事件最主要发生在欧美国家,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老百姓食用的食品主要是以生食品为主。1、中国人的第一杀手疾病是,它所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36%。2、引发食源性疾病的物质包括。3、在我国,食源性微生物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所发生的食源性疾病的。4、从1995年到现在,我们国家食品供应过程三个阶段的变化依次是。

5、在我国,副溶血弧菌污染水产品所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发病是最高的。

6、所谓的“城乡剪刀差”问题,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明显的缩小。

7、以最保守的15亿人口计算,中国大约到2030年仍然面临非常严峻的要保证人民吃得饱的问题。1、我们国家受到铬、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所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下列关

于食品灭菌手段辐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3、媒体所说的“丙毒”属于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4、我们国家是一个农药使用量和生产都位居第一的国家。5、关于农产品中农药和兽药的残留超标问题,其中农药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1、我国最新的《食品安全法》中规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2、我们国家现在的食品安全管理属于的体制。3、狭义的食品安全的概念主要是指在食品的生产、运输过程中没有加入对人体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质。4、冷藏食品绝对的冷链运输叫做冷链的无缝连接。1、进入人体的毒物,其分布和相关。2、下列关于粮食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3、下列关于人体各器官吸收毒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4、转基因产品属于所关注、研究的内容。

5、有机汞可以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侵染到人体的中枢系统。

6、食品安全更侧重于强调过程安全,食品卫生则既强调结

果的安全,也强调过程的安全。1、在环境学的研究中,人类现在居住、生活的环境被称为。2、下列疾病中,与环境污染相关的是。3、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4、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于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1、下列化工企业排放中,可能含有二恶英的是。2、COD值和BOD值都是用于评价水污染程度的指标,其中。3、酚类污染物主要是。

4、四氯代二苯并二恶英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一级致癌物中毒性最强的有机化合物。

5、二恶英是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的一个典型的副产物。1下列食物中,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低到高一次是。2、亚硝酸盐通过食品的人体的危害,一个是产生强致癌化合物亚硝胺,另一个是抢夺人体内的。3、

下列疾病中,重金属污染引起的是。4、一些矿质元素,如钙镁铁对人体是有益的。5、铅碘汞是我们进行食品卫生指标监测时必须检测的三项。6土壤污染物中最重要的土壤污染途径是施药施肥、兽药使用。)1、下列选项中,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其他名称的是。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中,最主要的污染物是。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特点的是。4、人为的放射性污染中,危害最严重且危害比较持久的是核事故。5、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影响人体的生殖、发育,具有致癌作用以及产生神经系统毒效应。)1、沙门氏菌的污染主要发生的时间以为主。

2、过敏型细菌之所以造成人体过敏是因为细菌分解生成了。

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体危害的途径属于。

4、葡萄球菌污染食品的种类不包括。

5、肉毒毒素是罐头加工工业中是一个目标菌,一定要让这个菌灭活才能证明罐头

食品的杀菌是彻底的。)1、发酵与米面制品、银儿容易受到污染的微生物是。2、微生物容易感染鱼、虾、蟹、贝、藻等水产品类的食品原料。3、下列关于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4、李斯特氏菌是一种耐冷的微生物。5、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属于厌氧菌。1、下列关于猪链球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是。3、也就是痢疾杆菌。4、伏马菌素污染最严重的是。5、黄曲霉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主要会在葡萄酒、葡萄汁里产生。6、痢疾杆菌的特点是耐热,容易在春冬季感染患病。1、于霉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特点,霉菌毒素中毒往往有明显的。2、霉菌的“三致效应”不包括。3、黄曲霉在条件下容易生长。4、病毒通过食品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粪口传播。5、黄曲霉毒素被列为是“一级致癌物”。6、肝炎病毒的摄入途径主要是摄入了污染的食品。1、狗身

上可能有的寄生虫是。2、预防禽流感,我们要做到。3、青蛙和蛇类可能含有的寄生虫是。4、豆类含有一些血细胞凝集素,它可以凝集我们体内的红细胞。1、下列食物中,适量摄入后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是。2、河豚鱼产生河豚毒素的特点是毒性最强。3、海洋中的贝类毒素来源主要是。

4、桑葚虽有强抗氧化作用,但大量食用可能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血性肠炎。

1、多环芳烃类的化合物中,是食品进入人体内最多、最主要的一类物质。

2、油脂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

3、下列食物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苯并芘的是。

4、已有实验表明,用煎炸油饲喂动物会诱导恶性肿瘤的发生。

5、烤鸭、烤肉等烤制食品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物质杂环胺化合物。1、杂环胺进入动物体内后,会与发生加和作用,从而引起突变性。2、在食品中,是最重要接触丙烯酰胺的途径。3、丙烯酰胺一旦进入人体之后,有多种途径被

人体所吸收,其中吸收最快。4、如果一个食品体系里有的存在,那么加热过程中就会形成杂环胺。5、丙烯酰胺已被人体流行病学证明会引起症状,其具有流行病学的证据。6、杂环胺的形成机制中,的存在可能会引起催化作用。

7、丙烯酰胺在的加热过程中可以形成。

8、丙烯酰胺形成的底物是还原糖和天冬酰胺。9、杂环胺的形成受到煎炸、烘烤温度和时间的影响。1、腌菜时,一般在内出现亚硝峰,我们应避开这个亚硝酸盐高峰期再吃。2、生物胺主要存在于多种食品,尤其是类食品。

3、酱油中存在氯丙醇的原因是在水解植物蛋白的过程,人为加入了。

4、下列物品中,可能含有氯丙醇的是。

5、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具有的作用。

6、亚硝胺能使人体内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亚硝酸盐则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7、按体重计,儿童丙烯酰胺的数量为成人的2-3倍,最主要的来源就是油炸马铃薯食品。1、风险评估的四个阶

段依次是。2、风险分析所包括的三个环节是。3、风险交流的环节事实上就是对风险的认识及沟通。4、风险评估的暴露评估阶段,其目的在于求得某种危害物对人体的暴露剂量、暴露频率、时间长短及暴露范围。5、风险评估的风险描述阶段,其主要工作是将毒理学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外推到人来计算,或给出一个人的每日允许摄入量。1、过程能够反映食品安全的透明度问题。2、我国的膳食评估结果认为,将酱油中三氯丙醇的最高允许限量值设置为是毫克每千克对保证人民健康是适宜的。3、风险管理的内容不包括。4、风险交流是一个贯穿风险管理措施的过程。5、风险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保障公众的健康。1、2005年,我国关于油炸食品丙烯酰胺食品安全危机的主要原因是。2、许多食品安全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期是。3、目前我们进行食品安全、食品营养相关知识普及的最大问题是公众对实盘全、饮

食健康认知的缺失。1、下列哪一项原则是企业确保产品安全和质量的最重要手段?2、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所有的食品安全标准都是统一发布实施。3、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四个等级中,要求最高。

4、下列各食品安全标准中,属于需要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的是。

5、目前中国食品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及食品产品质量的信任。

6、在我国,食品安全的各种标准本身不是法规,但已列入法规内容中,因此这些标准也具有法规的属性,属于必须贯彻执行的。考试答案1、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具有的作用。

2、下列物品中,可能含有氯丙醇的是。

3、油脂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

4、我国是什么时间颁布的《风险情况交流在食品标准好安全问题上的应用》。B、1998

5、伏马菌素污染最严重的是。

6、下列关于人体各器官吸收毒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7、在环境学的

研究中,人类现在居住、生活的环境被称为。8、我们国家现在的食品安全管理属于的体制。9、下列关于食品灭菌手段辐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过敏型细菌之所以造成人体过敏是因为细菌分解生成了。11、许多食品安全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期是。12、酚类污染物主要是13、青蛙和蛇类可能含有的寄生虫是。14、下列关于疯牛病病毒朊病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5杂环胺的形成机制中,的存在可能会引起催化作用。16、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是。17、下列化工企业排放中,可能含有二恶英的是。18、风险分析所包括的三个环节是。19、下列关于口蹄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0、我们国家受到铬、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所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

21、欧美国家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不大的关键原因是。

22、风险管理的内容不包括。23、也就

是痢疾杆菌。24、下列食物中,适量摄入后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是。

25、下列各食品安全标准中,属于需要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的是。26、转基因产品属于所关注、研究的内容。

27、1996年,日本的O157大肠杆菌污染事件出现的原因是。28、狗身上可能有的寄生虫是。29、下列疾病中,重金属污染引起的是。30、生物胺主要存在于多种食品,尤其是类食品。

31、在食品中,是最重要接触丙烯酰胺的途径。32、于霉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特点,霉菌毒素中毒往往有明显的。

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特点的是。34、杂环胺进入动物体内后,会与发生加和作用,从而引起突变性。35、过程能够反映食品安全的透明度问题。36、媒体所说的“丙毒”属于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

37、丙烯酰胺已被人体流行病学证明会引起症状。38、北京蜀国演义酒楼螺肉事件是引起的。39、下列食物中,对重

金属的吸收累积低到高一次是。

40、从1995年到现在,我们国家食品供应过程三个阶段的变化依次是。

41、当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是为了。42、如果一个食品体系里有的存在,那么加热过程中就会形成杂环胺。43风险评估的四个阶段依次是。44、亚硝酸盐通过食品的人体的危害,一个是产生强致癌化合物亚硝胺,另一个是抢夺人体内的。45、风险交流的环节事实上就是对风险的认识及沟通。46、COD值和BOD值都是用于评价水污染程度的指标,其中。47、预防禽流感,我们要做到。48、沙门氏菌的污染主要发生的时间以为主。49、霉菌的“三致效应”不包括。50、已经发现的黄曲霉毒素衍生物有20多种,其中以的毒性最强。二、判断题1冷藏食品绝对的冷链运输叫做冷链的无缝连接。2、禽流感病毒并不那么可怕,因为它极其不耐高温,70度煮

一段时间就可以灭活。3肉毒毒素是罐头加工工业中是一个目标菌,一定要让这个菌灭活才能证明罐头食品的杀菌是彻底的。4、黄曲霉毒素是一种二类致癌物。×5烤鸭、烤肉等烤制食品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物质杂环胺化合物。6关于农产品中农药和兽药的残留超标问题,其中农药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7、丙烯酰胺形成的底物是还原糖和天冬酰胺。8目前中国食品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及食品产品质量的信任。

9、控制黄曲霉毒素危害的最根本措施就是改进粮食的生产、储运等条件。√ 10、土壤污染物中最重要的土壤污染途径是施药施肥、兽药使用。11、所谓的“城乡剪刀差”问题,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明显的缩小。12、风险交流是一个贯穿风险管理措施的过程。

13、风险评估的暴露评估阶段,其目的在于求得某种危害物对人体的暴露剂量、暴露频率、时间长短及暴露范围。

14、在我国,食品安全的各种标准本身不是法规,但已列入法规内容中,因此这些标准也具有法规的属性,属于必须贯彻执行的。15、李斯特氏菌中毒事件最主要发生在欧美国家,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老百姓食用的食品主要是以生食品为主。16、黄曲霉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主要会在葡萄酒、葡萄汁里产生。

17、人为的放射性污染中,危害最严重且危害比较持久的是核事故。18、1999年,比利时食品二恶英污染事件发生在原料的生产环节,主要是生产工具受到了污染。19、一些矿质元素,如钙镁铁对人体是有益的。20李斯特氏菌是一种耐冷的微生物。21、病毒通过食品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粪口传播。

22、已有实验表明,用煎炸油饲喂动物会诱导恶性肿瘤的发生。23、桑葚虽有强抗氧化作用,但大量食用可能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血性肠炎。24、铅碘汞是我们进行食品卫生指标监测时必须检测的三项。25、黄曲霉毒素被列

为是“一级致癌物”。26、风险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保障公众的健康。27、微生物只要存在与食物中,都会对人体产生损害。×28、“一般是将毒理学试验获得的数据外推到人,计算人体的每日允许摄入量”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风险描述阶段。×29、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食品安全问题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并不是只出现在中国。30、食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涉及到一个国家政局稳定,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危,以及一个国家的经济、贸易。31、杂环胺的形成受到煎炸、烘烤温度和时间的影响。32、在我国,副溶血弧菌污染水产品所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发病是最高的。33、有机汞可以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侵染到人体的中枢系统。34、我们国家是一个农药使用量和生产都位居第一的国家。35、以最保守的15亿人口计算,中国大约到2030年仍然面临非常严峻的要保证人民吃得饱的问题。

36、目前我们进行食品安全、食品营养相关知识普及的最大问题是公众对实盘全、饮食健康认知的缺失。37、肝炎病毒的摄入途径主要是摄入了污染的食品。38、狭义的食品安全的概念主要是指在食品的生产、运输过程中没有加入对人体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质。

39、四氯代二苯并二恶英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一级致癌物中毒性最强的有机化合物。40、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影响人体的生殖、发育,具有致癌作用以及产生神经系统毒效应。41、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属于厌氧菌。42、按体重计,儿童丙烯酰胺的数量为成人的2-3倍,最主要的来源就是油炸马铃薯食品。

43、食品安全与社会、经济、体制等等都有紧密关系。√ 44、食品安全更侧重于强调过程安全,食品卫生则既强调结果的安全,也强调过程的安全。

45、水解植物蛋白经常用于风味添加剂,它的主要构成是氨基酸和葡萄糖。

46、风险评估的风险描述阶段,其主要工作是将毒理学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外推到人来计算,或给出一个人的每日允许摄入量。47、亚硝胺能使人体内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亚硝酸盐则对人体有致癌作用。×48、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于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49、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50、豆类含有一些血细胞凝集素,它可以凝集我们体内的红细胞。

42、按体重计,儿童丙烯酰胺的数量为成人的2-3倍,最主要的来源就是油炸马铃薯食品。

43、食品安全与社会、经济、体制等等都有紧密关系。√ 44、食品安全更侧重于强调过程安全,食品卫生则既强调结果的安全,也强调过程的安全。

45、水解植物蛋白经常用于风味添加剂,它的主要构成是氨基酸和葡萄糖。

46、风险评估的风险描述阶段,其主要工作是将毒理学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外推到人来计算,或给出一个人的每日允许摄入量。47、亚硝胺能使人体内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亚硝酸盐则对人体有致癌作用。×48、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于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49、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50、豆类含有一些血细胞凝集素,它可以凝集我们体内的红细胞。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有限公司万德福便利店五部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一、经营场所规范要求 1、《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应悬挂于经营场所内醒目位置。 2、经营场所和食品贮存场所分开,与个人生活区完全分开。 3、经营场所距离非水冲式厕所、开放式粪池、垃圾堆(场)等场所的直线距离25米以上,与化肥、农药贮存、销售点距离25米以上,环境整洁。 二、从业人员规范要求 1、设有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结构,配有经专业培训的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 2、食品从业人员应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明,熟悉食品卫生知识,经培训后上岗。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3、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食品从业人员上岗时不能佩带首饰、假发、假睫毛、假指甲、戒指,喷洒香水、化妆、涂抹指甲油。上班时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嚼口香糖、进食、吸烟,私人物品、食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不可放置在工作区内。并做到“四勤”(勤洗澡、勤换衣、勤修剪指甲、勤洗发),养好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食品从业人员上岗时应着淡色工作衣、裤、发帽、鞋靴,凡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每日更换,其他人员也应定期更换,保持清洁。离开工作岗位时,要换下工作服,不得将工作服穿离工作岗位。 6、制定卫生检查及奖惩制度,并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卫生检查,检查方法采取抽查、问查相结合,检查重点是各项制度落实情况。检查中发现问题仍未改进的,按有关奖惩制度严格处理。 三、经营设施规范要求 1、食品陈列设施布局合理,划定食品经营区域,食品与非食品分开存放,食品分名别类存放,散装食品、直接入口食品、生动物性食品必须设专区或专柜销售。不出售有毒有害的食品,不出售“三无”食品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

食品安全和合规性

食品安全和合规性 依靠高性能称重与检测 食品监管指南 》 《

《食品监管指南》 2

目录 目 录 第 1 章食品安全与质量 – 认证趋势06 第 2 章符合食品标准法规要求和过程优化的可追溯性14 第 3 章通过基于流程的配方管理提高产量20 第 4 章食品安全性 – 食品零售行业生鲜产品26 第 5 章包装质量控制 – 净含量控制34 第 6 章在线自动检重 – 关键技术的功能40 第 7 章视觉检测 – 推动质量与过程安全46 第 8 章异物检测 – 金属52 第 9 章异物检测 – X 射线检测58 第 10 章按卫生要求设计的食品行业用秤 – 减少污染并提高利润64 第11 章清洁生产设备的七大考虑因素70 第 12 章在法规监管环境下进行高效质量管理76 第 13 章满足法定度量衡标准84 第 14 章利用合规分析仪器达到指定的食品属性 92 第 15 章水份测定仪日常性能测试98 第 16 章本安型解决方案 – 在防爆区进行精确称重104 3 METTLER TOLEDO ? 06/2017 – 食品监管指南

4 METTLER TOLEDO ? 06/2017 – 食品监管指南 食品生产商正面临着如何提供高质量产品并符合国家法律和全球食品安全与质量标准方面的挑战。除了现有的质量标准(例如 ISO9001、GMP、GMP 或 FDA 的《食品安全现代法案》(FSMA))外,食品生产商和零售商根据特定食品、GFSI 接受的标准获得认证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GFSI 是现有食品安全标准的基准,目的是实现认证标准化并取消多项审计工作。 2016 年,以下经过 GFSI 认证的标准被列为全球最常用标准。- BRC 全球标准- FSSC 22000 - IFS 国际特定标准- SQF 标准 本扩展和更新后的《食品安全指南》第二版提供符合全球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而不影响生产效率的指南。 该《指南》共涵盖 16 个方面,其中称重设备、异物检测或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对于符合规定并实现高效至关重要。 本指南确保您的产品到达客户时,正如它们被要求的那样 —不多、不少、正确、完整和安全,并且内部和外部均如此。 消费者希望获得高质量的安全食品。 然而,保持高效的食品质量控制系统以满足所有的食品安全要求和标准具有挑战性。 本指南提供 16 个不同方面的专门知识,其中称重和异物控制有助于确保您的产品合规,并获得您的客户所需要的安全性和质量。 准备提高安全性确保食品高质量 食品监管指南》 《

食品安全实践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实践调查报告 ?了“瘦肉精”、“三鹿奶粉”、“毒大米”、“染色馒头”、“西瓜膨大剂”等一连串食品安全事件后,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同时,中国食品安全体制备受考验,改革也是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依次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天然毒素、有机污染物等引起的化学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因此,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而如何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制是目前社会群众及政府官员们极为关注的一个焦点。带着对这一舆论焦点的探究和深思,我们在岳阳市华容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希望能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典型事例探究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探究完善及改革办法。 二、问题分析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我们小组来到华容好又多附近随机抽取了100个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下是问卷内容及结果: 1.您的年龄是 2.您经常购买食品的地点是 3.您是否经常留意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

4.你对中国的食品安全还有信心吗 5.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食品,您今后还会考虑购买吗? 6.您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看法是 7.你怎样看待“瘦肉精”事件,你认为主要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8.当买回家的食品有质量问题时,通常采取的做法是 [可多选] 9.您认为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众多的原因是什么? [多选] 10.您认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最需要做的是 结果分析: 从搜集的资料及调查的结果来看,华容县城关镇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存在的。居民们普遍对食品安全不放心,由于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事件的跟踪报道及食品安全隐患的曝光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们比以前更重视食品安全及质量了。近3成的居民对中国食品安全失去信心,中国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已经在居民中造成了恐慌,食品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对于发生过安全事故的食品几乎没有人会在购买,因此食品安全事故不仅会给居民饮食造成影响,而且会严重影响食品企业的发展。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主管部门职责不明监管不力、执法部门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等众多原因造成了现在的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关乎居民群众的人身安全,理应受到居民们的重视。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使居民意识到国家食品安全体制的缺陷和漏洞,通过媒体的渲染和宣传,成了现下社会舆论的焦点、热点,也成为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难点。关于食品安全事故成因,

大学生食品安全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食品安全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研究 1.调查背景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解大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2.调查目的 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让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重建信用规范市场秩序。 3.调查时间 8月20日—8月23日 4.调查地点 5.调查方法 (1)实地调查 学府平价超市 我去了学府平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5%,有的食品是95%。 中轻超市 在中轻超市,调查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5%,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有65%,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70%,品是8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0%。 学校附近的小店 而在学校附近的小店,我们惊讶地发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85%。 街旁的地摊. 在街旁的地摊上,我惊呆了。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竟然只有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5%,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10%。

地点绿色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标 厂方地址 志 85% 95% 95% 90% 95% 学府平价超 市 中轻超市80% 90% 95% 80% 80% 学校附近的 50% 65% 75% 70% 85% 小店 街旁的地摊15% 10% 5% 5% 10%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在大型超市购买东西,不在中轻、佳惠、旺达等小型超市购 买东西,尤其是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等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 地方购买东西! (2)上网调查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状况,据网上资料显示,发现城市消费者高度关 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城市 消费者中,最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购买食 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质量和价格并重的占61.7%,选择“价格优先” 的仅占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 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 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中,74.4%回答会适当考 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仍首选价格便宜。 (二)调查认识 其实,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从总体上说是好的。党和国家一向高度重视食品 安全问题,把保障食品安全视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 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标准化能 力大大加强,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部分食品企业加工技术和装备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型企业普遍拥有世界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的新举措,强调加强政府的监管责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两会代表、委员以及专家认为,目前已有的监管措施和法规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很多监管措施在执行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未来应该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监管力度。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食品安全问题要下决心进一步规范,加大监管,建立一个可追溯的链条;同时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双管齐下,切实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食品安全的内容表明了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加大了监管力度。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2月召开的第3次全体会议明确,今年将从8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治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此前对食品安全犯罪也做了新的规定,加大了食品安全作假以及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打击力度,都说明了国家对食品安全方面更加重视。 "尤其应强调地方政府在食品监管方面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全国人

大代表、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立昶指出,"从目前已经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看,主要是一些小企业生产的食品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食品主要瞄准了农村市场和欠发达地区。其主要原因就是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监管能力有限,难以全方位监测。"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众多、规模化程度不高。据调查,全国共有100多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其中近七成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仅3.7万家,食品安全难以保障。与食品生产企业小、散、多相比,我国农业生产则更为分散,农民组织化程度尤其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更难控制。 食品安全事件背后往往是地方政府监管不力。从"田间"到"餐桌",我国食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有监管部门,但在实践中,常存在各部门间责任不清、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并存。专家指出,针对监管混乱和监管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各地方政府首先要强化地方监督力度,明确责任,从源头抓起。 --食品安全监管尚存三大难题 陈立昶介绍,目前国家严控食品安全事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地方监管实践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造成地方政府监管不力。 综合代表和委员的意见,食品监管在地方执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配套法规体系建设滞后。《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实施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打印版.doc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打印版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1 本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义务,严把商品质量关,建立和执行以下与经营食品相适应的经营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经营安全。 一、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本单位采购食品,应当认真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建立索证档案,不从无合格经营资质的供货者处进货,不接受来历不明的上门送货行为,不经销三无(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食品和过期变质等违法食品,保证所售食品质量安全。本单位采购食品,应当向供货者索取“一票通”进货凭证。从事食品批发业务时,应当向购货者提供“一票通”销货凭证。要按工商部门要求,收集规范“一票通”凭证作为食品进(销)货台帐,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销)货日期等内容。妥善保管书式台帐档案,条件允许情况下,建立电子台帐,台帐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1、从业人员必须有健康证明方可上岗,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从业人员患上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时,应立即离开原岗位。病愈须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重新上岗。 2、从业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留指甲、不染指

甲油、不戴金银首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发、勤洗衣服、勤洗被褥、勤换工作衣帽。 3、从业人员进入经营场所前必须清净、消毒双手,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工作服应当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不得吸烟及从事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4、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三年。 三、从业人员学习培训制度 1、本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培 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2、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有关主管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卫生操作技能培训。 3、定期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浙江食品流通许可实施细则(暂行)》等,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家及地方的各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做知法守法的模范。 4、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 四、不合格食品下柜销毁制度。本单位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者和通知情况,并向工商部门。对过期、变质的食品和国家监管部门通报要求下柜停售的食品,要主动及

食品安全监测的标准

目前,我国已制定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品中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指标进行了规定。其中,《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对肉制品、水产制品、即食蛋制品、粮食制品、即食豆类制品、巧克力类及可可制品、即食果蔬制品、饮料、冷冻饮品、即食调味品、坚果籽实制品等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5种致病菌限量规定。《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4)对蔬菜、水果、谷物、油料和油脂、糖类、调味品、饮料、食用菌、肉类、蛋类等12大类38种农药进行了限量规定,涉及3650项农药限量指标。《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规定了水果及其制品、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将类、乳及乳制品、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饮料类、酒类、特殊膳食用食品10大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 及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指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规定了铅、镉、汞、砷、苯并[a]芘、N-二甲基亚硝胺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 那么,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到底包括哪些内容?下面由拜恩检测的工程师具体介绍: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的强制性标准,应当包括八项内容。 1、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满足人们对食品品质的新需求。但如果滥用食品添加剂,则会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我国制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90-2012),规定了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名称,每个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等内容,同时还明确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食品生产者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此外,制定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 26687-2011)、《食品用香精》(GB 30616 - 2014)、《硬脂酸钾》(GB 31623-2014)等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产品质量规格标准。 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和(或)满足疾病、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专门加工或配方的食品,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食用的主辅食,对营养成分有特殊的需要,各种营养成分必须科学搭配,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少了会导致营养不足,多了也可能引起营养过剩,甚至中毒,因此必须在进行风险评估后规定营养成分的最高量、最低量等要求,既要满足特定人群的营养需求,又要保证食用安全。我国已经制定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2010)、《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13)等特殊膳食用食品安全标准。 4、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2019年关于食品安全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食品安全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为期三天的调查表明,消费者食品营养与安全意识及食品流通领域的交易环境、物流设施、市场管理、检测手段等方面有所进步,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局部烟民数量仍占有一定的比例,状况不容乐观。对烧烤食品这一并不陌生的事物的认识有待加强。 一、城区居民绿色消费意识明显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有待转变 城区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食品健康营养价值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据调查,城区消费者中特别关注食品营养与安全的占69%,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不到10%,购买食品时他们首选质量,宁可多花点钱也要选择质量好一点的食品,通常在大型超市和商场购买食品,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这与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的城区居民消费水平是基本相符的。 而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和“实惠”。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中,购买食品的主要地点是集市和附近的小卖部,而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抱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种玩笑似的传统观念。他们当中只有5%的人认识绿色食品的标志,只有17%的人认识质量安全的标志。一位农村退休老教师一言道出了心声,他说现在农村居民在“吃”这一点上主要有两点表现。一种是纯粹为了吃饱,特别是在农忙季节劳作一天回到家里生水冷饭一凑合也就是一天,哪有精力和意识去关心饮食的营养健康与

安全问题,即使在平时也很少花钱买一些瓜果蔬菜之类的东西,就更不用说那些鸡鸭鱼肉蛋奶等营养品了,通常是自家菜园里种点农产品甚至有的还拿到集市上去卖;还有一种就是为了略微吃好一点,但仍然以“价格优先”为前提,通常在集市上和小卖部里花点钱给小孩儿和老人买点营养品以表爱心和孝心,图的也是实惠,虽然他们有一定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意识,但这种意识还不是很强,还完全保护不了自己。比如,当问及“如果你购买到过期变质食品时会怎么处理?”的问题时,90%以上的人选择扔掉忍气吞声,没有人选择投诉。 从这一点城乡差距就可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打造城乡和谐势在必行。 二、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有所提高,关注点不断增加 虽然目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总体上还不是特别高,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正逐渐为广大群众所重视。 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在提高。从调查来看,当前消费者主要通过电视、报纸、电台的曝光来关注食品营养与安全事件,有的已扩展到互联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和要求从未像今天这样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食用的产品是否安全,是否影响健康以至是否会造成对生命的威胁都成了老百姓的热门话题。调查中一位蹬三轮的大叔说他每天都从报纸上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而且现在好多的“三无”产品他都不敢吃。可见,居民对食品安全事件主要通过媒体了解,还有就是通过亲友及其他途径了解,比如,“苏丹红”、“瘦肉精”、“多

食品安全社会实践调查心得体会

食品安全社会实践调查心得体会 篇一:关于食品安全实践调查的心得体会 关于食品安全实践调查的心得体会 有句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 方知世事真”。这个暑假我们开展了实践调查活动,让我深刻的领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我们这次的课题是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以前总是从书上和电视新闻中看到各种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比如:最近的xx事件、xxx事件等等。这说明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地步。可能是因为我们身处校园学校给了我们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的原故。我们对食品安全还是却乏应有的注意,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其实我们更应该多注意食品安全的。正是因为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我们才更应该去调查了解、学习。我们才能引起自己的注意。 其实通过这次的实践调查我才发现。其实我们看似安全的生活环境其实是多么的危险。没调查前我不知到街边的小摊他们是从什么地方进货的,为什么这么便宜?不知道有些小餐馆为了方便厕所和厨房是想通的。不知道有些超市的熟食是草草打扫的有些都生了虫子....... 食品危机就在我们身边做为大学生的我们都没有引起相应的注意,更不用说广大的人民大众了。 通过这次的食品安全调查我们希望可以引起我们学生

对食品安全的注意,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去关心食品安全的问题。让我们能拥有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同时经过这次社会调查实践我也锻炼了我们的能力,这都是我们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为我们从学校迈入社会有了一个良好的过渡。让我们明白了真正的知识从来都是从实践得出的。 篇二:关于食品安全的社会实践调查心得体会 食品安全社会调查心得体会 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八(四)班韩雨杉 我们通过学习后,要想尽快的在以后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的准备。 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学校提供的难得机会,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小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实践中学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在与当地居民的多次热情交谈中,提高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

最新iso22000程序文件食品安全体系确认与验证管理程序资料

1、目的 为了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中涉及的确认活动和验证活动,确保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的落实和改进,便于管理体系的持续改善,实现对食品安全危害的预期控制,制定本项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食品安全体系相关的管理要素的确认和验证活动的策划、执行和活动结果分析。 3、职责 3.1食品安全小组负责体系确认和验证活动的策划实现。 3.2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体系确认和验证的组织及其结果的审批。 3.3 各部门参与和配合完成体系要求的确认和的验证活动。 4、确认活动 4.1 食品安全小组应策划和实施对控制措施和(或)控制措施组合进行确认所需的活动并切实加以执行,主要包括控制措施(组合)、监控和测量的控制。4.2 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及控制措施组合,应在得到确认后才能实施,必须证明措施确实有效。若控制措施及其组合存在变更调整,则需要重新组织确认活动。 4.3 确认方法包含但不限于如下项目: ①.参考科学知识、他人已完成的确认或历史知识(文献资料、政府监管部门公告、权威行业机构报告等); ②.在试验场所中进行模拟试验,确保试验能正确反映加工参数和条件; ③.收集正常操作条件下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的数据,如通过半成品和终产品抽样和检验(基于统计抽样计划和确认试验方法进行); ④.采用相关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4.4 确认活动包括初始确认、有计划的周期性确认或由特殊事件引发的确认: ①.新增的控制措施、新技术或设备的实施; ②.增加所选控制措施的强度(时间、温度、浓度等);

③.需组织控制的其他危害的识别,如出现以前未识别的危害或关注点、或以前已经确定但评价为不需组织加以控制的危害; ④.危害的发生或其水平的变化(如在配料或食品链其他部门中的变化); ⑤.危害对控制措施的适应性(如微生物耐药性); 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不明原因的失效(如突然大批量不合格产品的产生)。 4.5食品安全小组实施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活动,包括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中控制措施,最终形成相关确认输出记录。应确保控制措施达到如下目的: ①.选择的控制措施能使针对的食品安全危害实现预期控制; ②.控制措施和(或)控制措施组合有效,能确保控制已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并获得满足规定可接受水平的终产品。 4.6 控制措施及其组合不能控制食品安全危害、无法保证获得符合规定要求的终产品时,应给以修改和重新评估。 4.7 控制措施(组合)修改包含但不限于:过程参数和严格度调整,原材料变更,生产技术,终产品特性、分销方式、终产品预期用途的变更。 4.8 食品安全小组应保证监控和测量的有效控制。制定监控和计量设施的检定工作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校准或检定。校准记录和检定结果记录应予以妥善保存。 4.9 监控和测量设施应该得到清晰识别,以确定其校准状态。按设备操作规程正确运行操作,禁止可能引发测量结果失效的操作调整。 4.10 监控和测量设施需得到妥善维护保养,防止损坏或失效。当发现设备及操作过程不合符规范时,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同时应该对此设备以及相关影响产品进行及时评估,并采取适当处理措施。相关评估和应对措施记录应予以保存。 4.11 监控和测量相关应用计算机软件的确认。需要评估计算机软件满足其预期功能的能力并加以确认。一般情况,应在首次使用前进行确认;如有必要情况,可进行再确认。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现就我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一、进货查验制度 1、对采购的食品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履行检查义务,检查食品感官质量和标签;查验是否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食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销售进口食品的,查验进口食品的合法证明。 2、对进入商场、超市、食杂店悬挂“总经销”、“总代理”字样牌匾的必须查验是否持有合法有效的授权文书,并将文书复印件留存归档备查。 3、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企业总部向所属经营者提供进货查验的证明。统一配送之外自行采购的食品,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二、索证索票制度 1、索证:进货时按规定向生产厂家或上级供货商索取“一照二证一报告”。即索取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等证件和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对生产厂家或上级批发企业的上述证照及时更新,以保证在有效期内。经营进口食品的,索取进口食品的合法证明。 2、索票:进货时索取载有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的进货票据。即经营预包装食品的应索取按照省工商局统一样式,运用电子台帐软件开具的供货凭证;经营生鲜食品的应索取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开具的上市凭证。 3、食品索证索票后,在指定场所显要位置予以公示,供消费者进行查询及有关部门进行检查。 三、进销货台账制度 1、食品批发商建立食品进销货台帐制度,食品零售商建立食品进货台帐制度。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快速检测技术广泛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临床检验、检验检疫、毒品检验等公共领域。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指对食品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害污染物 1.农药、化肥:有机磷,有机氯,硝酸盐 2.兽药:兴奋剂,镇静剂,抗生素 3.重金属离子:镉,铅,汞,铬,砷,钼 4.生物毒素: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肉毒素 5.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 快速检测含义 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据检测结果的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三方面体现: (1)实验准备要简化 (2)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即可测试,后采用先进快速的样品处理方式 (3)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类 按分析地点: 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快速检测 按定性定量: 定性快速筛选检验,半定量检验,全量检验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一)生物法 1.生物化学测定法(酶抑制率法,速测卡法) 2.分子生物学方法(如:ELISA) 3.活体生物测定法(发光细菌,大型水藻,家蝇) 4.生物传感器法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食品成分分析 (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 (3)农药和抗生素残留量分析 (4)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的检验 (5)食品限度的检验 (二)化学方法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检测法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测定 将NO3-还原N02-后,芳香胺与亚硝酸根离子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一种红颜色偶氮化合物(偶氮染料),其颜色强度与硝酸盐含量呈正比,通过试纸由无色变为红色,变色的试纸放入基于光学传感器原理的硝酸盐检测仪中比色测定硝酸盐含量。仪器与材料:硝酸盐试纸. 快速测定仪 硝酸盐速测管 适用范围:乳品、饮用水、蔬菜等食物中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5009. 33盐酸蔡乙二胺显色原理,在格林试剂中加入硝酸盐转化剂,并将其做成速测管,速测管中的试剂可将N03-还原为N02-后,再与芳香胺(氨基苯磺酸) 发生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 A-祭胺)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又叫偶氮染料),颜色深浅与硝酸盐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硝酸盐含量. 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微生物法检测 检测管中的培养基预先接种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并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以及pH指示剂。只需加入100ul样品于检测管中。 将含有样品的检测管放入64±1℃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奶或奶制品在培养基中迅速扩散,若该样品中不含有抗生素(或者抗生素低于检测值),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将在培养基中生长,葡萄糖呗分解后所产生的酸会改变Ph指示剂颜色,由紫色变为黄色。相反若高于检测限的抑菌剂,则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不会生长,指示剂颜色不变仍为紫色。 黄色表明该样品没有抗生素残留或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阴性) 紫色表明该样品中含有抗生素残留且浓度高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阳性) 如果介于黄色紫色之间,则说明该样品可能不含抗生素残留或者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部分阳性) 免疫金标记技术

大学生食品安全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食品安全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秦伟 1112054129 (一)调查研究 1.调查背景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解大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2.调查目的 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让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重建信用规范市场秩序。 3.调查时间 8月20日—8月23日 4.调查地点 学府平价超市,中青超市,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 5.调查方法 (1)实地调查 学府平价超市 我去了学府平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5%,有的食品是95%。 中轻超市 在中轻超市,调查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5%,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有65%,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70%,品是8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0%。 学校附近的小店 而在学校附近的小店,我们惊讶地发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85%。 街旁的地摊. 在街旁的地摊上,我惊呆了。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竟然只有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5%,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10%。

地点绿色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标 厂方地址 志 85% 95% 95% 90% 95% 学府平价超 市 中轻超市80% 90% 95% 80% 80% 学校附近的 50% 65% 75% 70% 85% 小店 街旁的地摊15% 10% 5% 5% 10%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在大型超市购买东西,不在中轻、佳惠、旺达等小型超市购 买东西,尤其是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等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 地方购买东西! (2)上网调查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状况,据网上资料显示,发现城市消费者高度关 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城市 消费者中,最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购买食 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质量和价格并重的占61.7%,选择“价格优先” 的仅占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 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 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中,74.4%回答会适当考 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仍首选价格便宜。 (二)调查认识 其实,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从总体上说是好的。党和国家一向高度重视食品 安全问题,把保障食品安全视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 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标准化能 力大大加强,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部分食品企业加工技术和装备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型企业普遍拥有世界

社会实践 居民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认识调查报告

XXX学校 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居民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认识调查报告 学生学院 专业班级动化 学号 学生姓名

居民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认识调查报告 学号姓名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为了生存,我们离不开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卫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很重要的问题,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提倡绿色食品的今天,还是有一些食品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所以针对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我选择了典型的路边摊贩和小饭店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就居民对食品卫生安全的认识进行调查并做出报告。深入社区了解到进来食品安全卫生日益严重,居民认识普遍不足。近几年在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人们对食品安全还不是很放心,食品安全总体形势仍比较严峻,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关键词:食品安全卫生;社区居民;卫生认识;形势严峻; 引言 我这次回到阳泉平定,针对附近的东门小区、平定县七一广场以及平定县第二中学进行实地考察走访、问卷调查的形式。从二零一七年七月十八日到七月二十五日对附近摊贩、饭店、附近居民对于食品安全卫生的问题进行了解,统计,汇总,研究。在附近对摊贩,饭店等地实地考察询问,对附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仔细研究汇总数据。所得材料极具代表性。 以下是我对于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了解到的具体情况: 1、街头食品加工者构成十分混杂,有农民、菜农、在职工人、城市闲散劳动力等,一般法制观念调较为淡薄。 2、街头食品经营设施简陋,卫生防护设施不健全。 3、街头食品摊点一般集聚在人群密集,流动大的公共场所,比如学校门口,空气中的尘埃细菌极易污染食物。 4、管理混乱、监督不力,街头食物的卫生根本无法保证。例如油炸食品可能经过多次污染。首先不能保证它是新鲜的,其次不能保证它洗干净了而且经过消毒,更重要的是用油和调味料的问题。 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严重性 以上情况明显显示出街头食品的不安全问题,按理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街头食品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吃,但经过问卷调查,79%的人偏偏喜欢这类食品,且大部分为年轻人,因为这类食品美味、方便、便宜、热闹而且食用后没有发现不适,虽然对于其安全性和卫生条件有一定的怀疑,但仍然食用。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但是居民之间对于这种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根据调查显示,居民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了解较少,其中,36%的被调查者对食品安全状况表示放心,其余则或多或少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抱有担心;其中,近七成的人认为食品安全最大的隐患在生产加工环节,两成认为在餐饮消费环节,一成认为在流通环节。56%的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的现代研究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的现代研究 摘要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食品安全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实践过程中为了实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预防及有效处理,需要注重与之相关的检验检测与风险监测体系构建。在这些体系的作用下,将会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保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在食品方面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本文将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与风险监测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检验;检测;风险监测体系 注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与风险监测体系研究,有利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实现对其问题的科学处理,促进我国现代食品行业发展。因此,需要在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过程中,从不同的方面入手,构建出潜在应用价值大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及风险监测体系,促使人们能够为食品行业给予更多的信任感。 1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的相关内容 作为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食品安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否良好,关系着人体健康。因此,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建立并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实现对食品生产加工各环节的科学指导,确保各类食品的各项指标能够达到行业标准要求,避免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同时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为了给予食品安全科学保障,需要注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的构建及推广使用,在抽样检验、委托检验、出厂检验等不同检验制度的支持下,确保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有效性。而风险监测体系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将会在有效的法律依据指导下,对食品安全的整体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食品污染及有害因素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做出客观评价[1]。 2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及风险监测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2.1 现状分析 为了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及风险监测体系在长期的使用中能够不断完善,需要加強其现状分析。具体表现在:①在国家方针政策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指导下,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践应用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及水平日益提升;②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的作用下,我国食品行业发展中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评估工作正在开展,且在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等不同监测技术结构的支持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评估工作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范围的扩大,国外食品检验机构逐渐进入我国市场,且在国内民营及股份制检验结构的共同作用下,提升了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及风险监测水平,并促进了中介检验机构发展;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给予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及风险监测体系更多的关注。 2.2 存在问题分析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整)

-- 海南省亿万嘉超市有限公司 食品流通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我单位就促进日常食品经营活动的安全、科学管理,制定本制度,本单位全体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 一、食品销售管理制度 1、食品销售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后上岗,销售过程中禁止 挠头、咳嗽,打喷嚏用手捂口。 2、销售的直接入口食品必须有完整的包装或防尘容器盛放。

3、食品销售设有专柜或专间,专柜、专间以及库存食品要必须保持通风、干燥,采 取防鼠、防虫、防霉措施。食品要分类、分架、离地、离墙存放,做到先进先出。 4、销售散装未包装食品必须用专用工具取货,取货工具存放在洁净的容器中保存, 做到货、款分开。 5、销售食品用工具、称重衡器、柜台、盛器等要专用,定时消毒,保持清洁。 6、销售的定型包装及散装食品应标明厂名、厂址、品名、生产日期和保存期限(或 保质期)等。二、食品用具管理制度 1、食品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无毒无害,便于洗刷、消毒、 保洁。 2、食品用具每天班前、班后要清洗、消毒一次,运行过程要有序、保持清洁、无 污垢、见本色。 3、食品用具要有专人保管、不混用不乱用。 4、食品冷藏冷冻工具应每天保洁一次,每周洗刷、消毒一次,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5、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应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用具及 时更换。 三、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按规定经过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同时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及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凡患有:①伤寒;②痢疾;③病毒性肝炎;④活动性肺结核;⑤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⑥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工作岗位,在未彻底治愈前,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配备食品卫生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卫生检查工作,实行责任制,2将卫生任务进行分解,具体责任到人。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卫生检查,对发现问题的环节和个人做好记录,并经予相应的处理。 、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3 立即脱离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健康档案。4 四、食品质量检查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