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习题思考题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习题思考题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习题思考题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习题思考题

习题9

9-1.杨氏双缝的间距为mm 2.0,距离屏幕为m 1,求:(1)若第一级明纹距离为2.5mm ,求入射光波长。(2)若入射光的波长为6000A

,求相邻两明纹的间距。 解:(1)由L x k d λ=

,有:xd

k L

λ=,将0.2mm d =,1m L =,1 2.5mm x =,1k =代入,有:33

72.5100.210 5.0101

m λ---???=

=?;即波长为:500nm λ=; (2)若入射光的波长为 A 6000,相邻两明纹的间距:7

3

161030.210D x mm d λ--???===?。

9-2.图示为用双缝干涉来测定空气折射率n 的装置。实验前,在长度为l 的两个相同密封玻璃管内都充以一大气压的空气。现将上管中的空气逐渐抽去,(1)则光屏上的干涉条纹将向什么方向移动;(2)当上管中空气完全抽到真空,发现屏上波长为λ的干涉条纹移过N 条。计算空气的折射率。 解:(1)当上面的空气被抽去,它的光程减小,所以它将 通过增加路程来弥补,条纹向下移动。

(2)当上管中空气完全抽到真空,发现屏上波长为λ的干涉

条纹移过N 条,可列出:λN n l =-)(1 得:1+=

l

N n λ

9-3.在玻璃板(折射率为50.1)上有一层油膜(折射率为30.1)。已知对于波长为nm 500和nm 700的垂直入射光都发生反射相消,而这两波长之间没有别的波长光反射相消,求此油膜的厚度。

解:因为油膜( 1.3n =油)在玻璃( 1.5n =玻)上,所以不考虑半波损失,由反射相消条件有:2(21)

122

n e k k λ

=-= 油,,,

当12

500700nm nm λλ==?????时,1122

2(21)22(21)2

n e k n e k λλ=?

-=-??????油油?

2121217215k k λλ-==-, 因为12λλ<,所以12k k >,又因为1λ与2λ之间不存在'λ以满足'

2(21)

2

n e k λ=-油式,

即不存在21'k k k <<的情形,所以1k 、2k 应为连续整数,可得:14k =,23k =; 油膜的厚度为:17121 6.73104k e m n λ--=

=?油

9-4.一块厚μm 2.1的折射率为50.1的透明膜片。设以波长介于nm 700~400的可见光.垂直入射,求反射光中哪些波长的光最强?

解:本题需考虑半波损失。由反射干涉相长,有:2(21)

122

n e k k λ

=-= ,,,

∴66

44 1.5 1.2107.210212121ne k k k λ--????===---; 当5k =时,5800nm λ=(红外线,舍去);

当6k =时,6654.5nm λ=; 当7k =时,7553.8nm λ=; 当8k =时,8480nm λ=; 当9k =时,9823.5nm λ=;

当10k =时,10378.9nm λ=(紫外线,舍去);

∴反射光中波长为654.5nm 、553.8nm 、480nm 、823.5nm 的光最强。

9-5.用589.3nm λ=的光垂直入射到楔形薄透明片上,形成等厚条纹,已知膜片的折射率为52.1,等厚条纹相邻纹间距为5.0mm ,求楔形面间的夹角。 解:等厚条纹相邻纹间距为:2l n λα

=

, ∴95

3

589.310 3.881022 1.52 5.010

rad nl λ

α---?===????, 即:5

3.88101800.002228''απ

-?=

?==

9-6.由两平玻璃板构成的一密封空气劈尖,在单色光照射下,形成4001条暗纹的等厚干涉,若将劈尖中的空气抽空,则留下4000条暗纹。求空气的折射率。

解:本题需考虑半波损失。由λλ40012==k nd ┄①,而λλ40002='=k d ┄②

由①/②得:00025.14000

4001

==

n 。

9-7.用钠灯(nm 3.589=λ)观察牛顿环,看到第k 条暗环的半径为mm 4=r ,第5+k 条暗环半径mm 6=r ,求所用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 。

解:考虑半波损失,由牛顿环暗环公式:r =012k = ,

,,

有:3

3410610?=?=?????

?23=?4k =,

∴2

32

19

(410) 6.794589.310r R m k λ--?===??。

9-8.柱面平凹透镜A ,曲率半径为R ,放在平玻璃片B 上,如图所示。现用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自上方垂直往下照射,观察A 和B 间空气薄膜的反射光的干涉条纹。设空气膜的最大厚度λ2=d 。

(1)求明、暗条纹的位置(用r 表示);

(2)共能看到多少条明条纹;

(3)若将玻璃片B 向下平移,条纹如何移动?

解:设某条纹处透镜的厚度为e ,则对应空气膜厚度为d

e -,

那么:2

2r d e R -=,

222

2

e k

λ

λ

+=,(123k =±±± ,,,明纹),

2(21)

2

2

e k λ

λ

+

=+,(012k =±± ,,,暗纹);

(1)明纹位置为:r =12k =±±,

, 暗纹位置为:r =

012k =±±,

,; (2)对中心处,有:max 2e d λ==,0r =,代入明纹位置表示式,有:max 4.54k =≈, 又因为是柱面平凹透镜,∴明纹数为8条;

(3)玻璃片B 向下平移时,空气膜厚度增加,条纹由里向外侧移动。

9-9.利用迈克尔孙干涉仪可以测量光的波长。在一次实验中,观察到干涉条纹,当推进可动反射镜时,可看到条纹在视场中移动。当可动反射镜被推进0.187mm 时,在视场中某定点共通过了635条暗纹。试由此求所用入射光的波长。

解:由2d N λ

=,3

7220.18710 5.8910()589635

d m nm N λ--??=

==?=。

9-10.波长为nm 546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在缝宽为mm 437.0的单缝上,缝后有焦距为cm 40的凸透镜,求透镜焦平面上出现的衍射中央明纹的线宽度。 解:中央明纹的线宽即为两个暗纹之间的距离:

93

3

22546100.42 1.0100.43710

f x m a λ---????===??。

9-11.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的第三极亮纹与波长'630nm λ=的单色光的第二级亮纹恰好重合,求此单色光的波长λ。 解:单缝衍射的明纹公式为:sin (21)

a k ?=+2

λ, 当'630nm λ=时,'2k =,未知单色光的波长为λ、3=k ,重合时?角相同,所以有:

630sin (221)

(231)22nm a λ?=?+=?+,得:5

6304507

nm nm λ=?=。 e

d e -

9-12.用波长1400nm λ=和2700nm λ=的混合光垂直照射单缝,在衍射图样中1λ的第1k 级明纹中心位置恰与2λ的第2k 级暗纹中心位置重合。求满足条件最小的1k 和2k 。 解:由1

1sin (21)

2

a k λθ=+,2

2

sin 22

a k λθ=,有:

122121724

k k λλ+==, ∴12427k k +=,即:13k =,22k =。

9-13.波长为nm 500和nm 520的两种单色光同时垂直入射在光栅常数为cm 002.0的光栅上,紧靠光栅后用焦距为m 2的透镜把光线聚焦在屏幕上。求这两束光的第三级谱线之间的距离。

解:两种波长的第三谱线的位置分别为1x 、2x ,

由光栅公式:sin d k ?λ=±,考虑到f

x

==??tan sin ,有:11f x k d λ=,22f x k d λ=,

所以:93125

2

32010610210

f x x x k m d λ---?=-==???=??。

9-14.波长6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光栅上,第二级明条纹出现在sin 0.20θ=处,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a b +;

(2)光栅上狭缝可能的最小宽度a ;

(3)按上述选定的a 、b 值,在光屏上可能观察到的全部级数。 解:(1)由()sin a b k θλ+=式,对应于sin 0.20θ=处满足:

90.20()260010a b -+=??,得:6() 6.010a b -+=?m ;

(2)因第四级缺级,故此须同时满足:()sin a b k θλ+=,sin a k θλ'=,

解得:k k b

a a '?='+=-6105.14

,取1='k ,得光栅狭缝的最小宽度为61.510m -?; (3)由()sin a b k θλ+=,()sin a b k θλ+=,当2

π

θ=,对应max k k =,

∴10106000100.610

6

max =??=+=

--λ

b

a k 。 因4±,8±缺级,所以在?

?

<<-9090?范围内实际呈现的全部级数为:

01235679k =±±±±±±±,,,,,,,共15条明条纹(10±=k 在90θ?=±处看不到)。

9-15.已知天空中两颗星相对于望远镜的角宽度为 4.84×10-6rad ,它们发出的光波波长λ=550nm 。望远镜物镜的口径至少要多大,才能分辨出这两颗星? 解:由分辨本领表式:1 1.22

R d

λ

θθ==,

∴9

6

550101.22 1.220.1394.8410

R d λθ--?==?=?(m )。

9-16.一缝间距0.1d mm =,缝宽0.02a mm =的双缝,用波长600nm 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双缝后放一焦距为 2.0f m =的透镜,求:(1)单缝衍射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内有几条干涉主极大条纹;(2)在这双缝的中间再开一条相同的单缝,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内又有几条干涉主极大? 解:(1)双缝干涉实际上是单缝衍射基础上的双光束干涉,单缝衍射两暗纹之间的宽度内,考察干涉的主极大,可以套用光栅的缺级条件。

'k a b k a +=有:0.10''5'0.02a b mm k k k k a mm +===,当'1k =时,有5k =, ∴第五级为缺级,单缝衍射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内有01234k =±±±±,,,,共九条干涉主极

大条纹;

(2)在这双缝的中间再开一条相同的单缝,则此时的0.05a b mm +=,

同理:0.05'' 2.5'0.02a b mm

k k k k a mm

+=

==,当'1k =时,有 2.5k =, 显然,单缝衍射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内有012k =±±,

,共五条干涉主极大条纹。

9-17.从某湖水表面反射来的日光正好是完全偏振光,己知湖水的折射率为33.1。推算太阳在地平线上的仰角,并说明反射光中光矢量的振动方向。

解:由布儒斯特定律:tan n i =,有入射角:arctan1.3353i ==

∴仰角9037i θ=-=

光是横波,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所在的平面。

9-18.自然光投射到叠在一起的两块偏振片上,则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多大才能使: (1)透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3/1;

(2)透射光强为最大透射光强的3/1。(均不计吸收)

解:设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α,自然光光强为0I 。

则自然光通过第一块偏振片之后,透射光强

012I ,通过第二块偏振片之后:α20cos 21I I =, (1)由已知条件,透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13,得:2

0011cos 23

I I α=,有:

35.26α==

(2)同样由题意当透射光强为最大透射光强的3/1时,得:2

00111cos ()232

I I α=,有:

54.73α== 。

9-19.设一部分偏振光由一自然光和一线偏振光混合构成。现通过偏振片观察到这部分偏振光在偏振片由对应最大透射光强位置转过

60时,透射光强减为一半,试求部分偏振光中自然光和线偏振光两光强各占的比例。

解:由题意知:max 012max 011211cos 6022I I I I I I =?????+=+?? ?max 01

max 01

12111224

I I I I I I ????=+=+????01I I =,

∴即得0111I I =::。

9-20.使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化方向成60°角的偏振片,透射光强为1I ,今在这两个偏振片之间再插入另一偏振片,它的偏振化方向与前两个偏振片均成30°角,则透射光强为多少?

解:设自然光的光强为0I ,则有 02018

160cos 21I I I ==

再插入另一偏振片后,透射光强为

11022024

9832932930cos 30cos 21I I I I I ====

12.25I =

思考题9

9-1在劈尖的干涉实验中,相邻明纹的间距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等),当劈尖的角度增加时,相邻明纹的间距离将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小),当劈尖内介质的折射率增加时,相邻明纹的间距离将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小)。 答:根据相邻条纹的间距:2l n

λ

θ=

,条纹间距相等; 当劈尖的角度增加时,相邻明纹的间距离将减小; 当劈尖内介质的折射率增加时,相邻明纹的间距离将减小。

9-2.图示为一干涉膨胀仪示意图,上下两平行玻璃板用一对热膨胀系数极小的石英柱支撑着,被测样品W 在两玻璃板之间, 样品上表面与玻璃板下表面间形成一空气劈尖,在以波长为λ的单色光照射下,可以看到平行的等厚干涉条纹。 当W 受热膨胀时,条纹将: (A )条纹变密,向右靠拢; (B )条纹变疏,向上展开; (C )条纹疏密不变,向右平移;

(D )条纹疏密不变,向左平移。

答:由于W 受热膨胀时,虽空气劈尖变小,但劈尖角不变, 根据相邻条纹的间距:2l n λ

θ

=

,知间距不变;干涉条纹反映了厚度,所以当厚度向左平

移,则相应的条纹也向左平移。

选择(D )。

9-3.如图所示,在一块光学平玻璃片B 上,端正地放一锥顶角很大的圆锥形平凸透镜A ,在A 、B 间形成劈尖角?很小的空气薄层。当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地射向平凸透镜时,可以观察到在透镜锥面上出现干涉条纹。

(1)画出于涉条坟的大致分布并说明其主要特征; (2)计算明暗条纹的位置;

(3)若平凸透镜稍向左倾斜,干涉条纹有何变化?用图表示。 答:(1)图略,分析:这是一个牛顿环和劈尖的综合体,所以 它的形状类似于牛顿环,也属于等厚干涉,干涉条纹是中心处 为暗纹,一系列间隔均匀的同心圆环; (2)计算明暗条纹的位置; 明条纹:2ne 2

k λ

λ+

=±,暗条纹:2ne 2122

k λ

λ

+

=±+(); (3)若平凸透镜稍向左倾斜,干涉条纹将不再是对称的圆环,而是左密右疏的类圆环。

图示略。

9-4.若待测透镜的表面已确定是球面,可用观察等厚条纹半径变化的方法来确定透镜球面半径比标准样规所要求的半径是大还是小。如图,若轻轻地从上面往下按样规,则图__________中的条纹半径将缩小,而图_________中的条纹半径将增大。

答:设工件为L ,标准样规为G 。若待测工件表面合格,则L 与G 之间无间隙,也就没有光圈出现。如果L 的曲率R 太小(如图b ),则L 与G 的光圈很多,轻压后中心仍然为暗斑,但条纹半径要减小;如果L 的曲率R 太大(如图a ),则L 与G 的光圈除边缘接触,中间部分形成空气膜,轻压后中心斑点明暗交替变化,而且所有光圈向外扩展。 第一空选b ,第二空选a 。

9-5.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试验中,试讨论下列情况衍射图样的变化: (1)狭缝变窄;

(2)入射光的波长增大;

(3)单缝垂直于透镜光轴上下平移; (4)光源S 垂直透镜光轴上下平移;

(5)单缝沿透镜光轴向观察屏平移。 解:(1)中央及各级衍射条纹变宽,衍射更明显。 (2)中央及各级衍射条纹变宽,衍射更明显。 (3)衍射条纹没有变化。

(4)衍射条纹反方向发生平移。

(5)衍射条纹没有变化。

9-6.要分辨出天空遥远的双星,为什么要用直径很大的天文望远镜? 答:最小分辨角为:D

λ

θ22

.1=,它的倒数为分辨本领,当D 越大,θ越小,那么分辨本领

就越大。所以用的天文望远镜的直径很大,提高了分辨本领。

9-7.使用蓝色激光在光盘上进行数据读写较红色激光有何优越性? 答:最小分辨角为:D

λ

θ22

.1=,它的倒数为分辨本领,当λ越小,θ越小,那么分辨本

领就越大。所以用的蓝色光比红色光好,提高了分辨本领。

9-8.孔径相同的微波望远镜和光学望远镜相比较,哪个分辨本领大?为什么? 答:最小分辨角为:D

λ

θ22

.1=,它的倒数为分辨本领,当λ越小,θ越小,那么分辨本

领就越大。由于微波的波长大于光波的波长,所以光波望远镜的分辨本领大。

9-9.用偏振片怎样来区分自然光、部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

答:将光通过偏振片,光强无变化的为自然光;光强有变化但不会出现完全消光的为部分偏振光;光强有变化且在某个方向为零的为线偏振光。

9-10.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以非偏振光或偏振光由空气入射到水面时,折射光和反射光各属于什么性质的光?在图中所示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上用点和短线把振动方向表示出来,把不存在的反射线和折射线划掉。图中0arctan ,=i n n 为水的折射率,0≠i i 。

解:第一个图:反射光和折射光均为垂直于入射面的偏振光,用“点”表示。 第二个图:反射光和折射光均为平行于入射面的偏振光,用“短线”表示。 第三个图:反射光和折射光均为垂直于入射面的偏振光,用“点”表示。

第四个图:没有反射光线,折射光为垂直于入射面的偏振光,用“点”表示。

第五个图:反射光为垂直于入射面的偏振光,用“点”表示,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且平行于入射面的偏振光(用“短线”表示)占优势。

5大学物理习题_波动光学

波动光学 一、选择题 1.如图,折射率为2n ,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1n 和3n ,且3221,n n n n ><,1λ为入射光在1n 中的波长,当单色平行光1λ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的光程差是: (A )e n 22; (B )11222n e n λ- ; (C )112212λn e n -; (D )122212λn e n - 2.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如图所示,若薄膜厚度为e ,且321n n n ><,1λ为入射光在1n 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位相差为 (A )1 122λπn e n ; (B )πλπ+1214n e n ; (C )πλπ+1124n e n ; (D )1124λπn e n 。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光的波长为λ,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个缝,若玻璃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λ5.2,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 (A )仍为明条纹。 (B )变为暗条纹。 (C )既非明纹也非暗纹。 (D )无法确定是明纹,还是暗纹。 4.如图所示,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若将一折射率为n 、劈角为α的透明劈尖b 插入光线2中,则当劈尖b 缓慢地向上移动时(只遮住2S ),屏C 上的干涉条纹 (A )间隔变大,向下移动。 (B )间隔变小,向上移动。 (C )间隔不变,向下移动。 (D )间隔不变,向上移动。 λS 1S 2S O C 1 2 b 图 3 3

5.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在上方的缝后面贴一片薄的透明云母片,中央明纹会 (A )向上移动; (B )向下移动; (C )不移动; (D )向从中间向上、下两边移动。 6.白光垂直照射到空气中一厚度为nm 450的肥皂膜上。设肥皂的折射率为1.32,试问该膜的正面呈什么颜色: (A )紫光(nm 401)(B )红光(nm 668)(C )蓝光(nm 475)(D )黄光(nm 570) 7.如图示两个直径有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柱之间的距离为L ,夹在两块平晶的中间,形成空气劈尖,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如果滚柱之间的距离变小,则在L 范围内干涉条纹的 (A )数目减少,间距变大;(B )数目不变,间距变小; (C )数目增加,间距变小; (D )数目减少,间距不变。 8纹 (A )向劈尖平移,条纹间隔变小; (B )向劈尖平移, 条纹间隔不变; (C )反劈尖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D )反劈尖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 9.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劈尖薄膜上,劈尖薄膜的折射率为n ,则第2级明纹与第5级明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之差为: (A )n 2λ ; (B )23λ; (C )n 23λ; (D )n 4λ。 10.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波阵面为S ,则S 的前方某点P 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S 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 点的 (A )振动振幅之和; (B )光强之和; (C )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 (D )振动的相干叠加。 11.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若减小缝宽,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央明条纹 (A )宽度变小; (B )宽度变大; (C )宽度不变,且中心强度也不变; (D )宽度不变,但中心强度变小。 12.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单缝上时,可观察夫琅禾费衍射。若屏上点P 处为第二级明纹,则相应的单缝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大学物理下册波动光学习题解答杨体强

波动光学习题解答 1-1 在氏实验装置中,两孔间的距离等于通过光孔的光波长的100倍,接收屏与 双孔屏相距50cm 。求第1 级和第3级亮纹在屏上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 解: 设两孔间距为d ,小孔至屏幕的距离为D ,光波波长为λ,则有=100d λ. (1)第1级和第3级亮条纹在屏上的位置分别为 -5150==510m 100D x d λ=?? -42503==1.510m 100 D x d λ=?? (2)两干涉条纹的间距为 -42=1.010m D x d λ?=?? 1-2 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0 6328A =λ的氦氖激光束垂直照射两小孔,两小孔的间距为1.14mm ,小孔至屏幕的垂直距离为1.5m 。求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屏幕上干涉条纹的间距。 (1)整个装置放在空气中; (2)整个装置放在n=1.33的水中。 解: 设两孔间距为d ,小孔至屏幕的距离为D ,装置所处介质的折射率为n ,则两小孔出射的光到屏幕的光程差为 21()x n r r nd D δ=-= 所以相邻干涉条纹的间距为 D x d n λ?=? (1)在空气中时,n =1。于是条纹间距为 943 1.5 632.8108.3210(m)1.1410 D x d λ---?==??=?? (2)在水中时,n =1.33。条纹间距为 9 43 1.563 2.810 6.2610(m)1.1410 1.33 D x d n λ---???=?==??? 1-3 如图所示,1S 、2S 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1r 和2r 。路径1S 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

为1t 、折射率为1n 的介质板,路径2S P 垂直穿过厚度为2t ,折射率为2n 的另一块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做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是多少? 解:光程差为 222111[r (n 1)t ][r (n 1)t ]+--+- 1-4 如图所示为一种利用干涉现象测定气体折射率的原理性结构,在1S 孔后面放 置一长度为l 的透明容器,当待测气体注入容器而将空气排出的过程中幕上的干涉条纹就会移动。由移过条纹的根数即可推知气体的折射率。 (1)设待测气体的折射率大于空气折射率,干涉条纹如何移动? (2)设 2.0l cm =,条纹移过20根,光波长为 589.3nm ,空气折射率为1.000276,求待测气体(氯气)的折射率。 1-5 用波长为500 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由两块光学平玻璃构成的空气劈尖上。在观察反射光的干涉现象中,距劈尖棱边1=1.56 cm 的A 处是从棱边算起的第四条暗条纹中心。 (1)求此空气劈尖的劈尖角θ; (2)改用600 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此劈尖上,仍观察反射光的干涉条纹,A 处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3)在第(2)问的情形从棱边到A 处的围共有几条明纹,几条暗纹?

(完整版)《大学物理》习题册题目及答案第19单元波动光学

第19单元 波动光学(二)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课程班序号 一 选择题 [C]1. 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和费衍射装置中,将单缝宽度a 稍稍变窄,同时使会聚透镜L 沿y 轴正方向作微小位移,则屏幕E 上的中央衍射条纹将 (A) 变宽,同时向上移动 (B) 变宽,同时向下移动 (C) 变宽,不移动 (D) 变窄,同时向上移动 (E) 变窄,不移动 [ D ]2. 在双缝衍射实验中,若保持双缝S1和S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d 不变,而把两条缝的宽度a 稍微加宽,则 (A)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宽,其中所包含的干涉条纹数目变少 (B)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宽,其中所包含的干涉条纹数目变多 (C)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宽,其中所包含的干涉条纹数目不变 (D)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窄,其中所包含的干涉条纹数目变少 (E)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窄,其中所包含的干涉条纹数目变多 [ C ]3. 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若将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 (A) 间距变大 (B) 间距变小 (C) 不发生变化 (D) 间距不变,但明暗条纹的位置交替变化 [ B ]4. 一衍射光柵对某一定波长的垂直入射光,在屏幕上只能出现零级和一级主极大,欲使屏幕上出现更高级次的主极大,应该 (A) 换一个光栅常数较小的光栅 (B) 换一个光栅常数较大的光栅 (C) 将光栅向靠近屏幕的方向移动 (D) 将光栅向远离屏幕的方向移动 λ L 屏幕 单缝 f 单缝 λa L E f O x y

[ B ]5. 波长λ =5500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柵常数d = 2?10-4cm 的平面衍射光柵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2 (B) 3 (C) 4 (D) 5 二 填空题 1. 用半波带法讨论单缝衍射暗条纹中心的条件时,与中央明条纹旁第二个暗条纹中心相对应的半波带的数目是_____4_________。 2. 如图所示,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中波长λ的单色光垂 直入射在单缝上。若对应于汇聚在P 点的衍射光线在缝 宽a 处的波阵面恰好分成3个半波带,图中 ____________CD BC AB ==,则光线1和光线2在P 点的相差为 π 。 3. 一束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衍射光谱中共出现5条明纹,若已知此光栅缝宽度与不透明部分宽度相等,那么在中央明纹一侧的两条明纹分别是第__一___级和第___三_级谱线。 4 用平行的白光垂直入射在平面透射光栅上时,波长为λ1=440nm 的第3级光谱线,将与波长为λ2 = 660 nm 的第2级光谱线重叠。 5. 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在一块多缝光柵上,其光柵常数d=3μm ,缝宽a =1μm ,则在单缝衍射的中央明条纹中共有 5 条谱线(主极大)。 三 计算题 1. 波长λ=6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光柵上,测得第二级主极大的衍射角为30o ,且第三级是缺级。则 (1) 光栅常数(a +b )等于多少? (2) 透光缝可能的最小宽度a 等于多少 (3) 在选定了上述(a +b )和a 之后,求在屏幕上可能呈现的全部主极大的级次。 解:(1) 由光栅公式:λ?k d =sin ,由题意k = 2,得 P λ5.1λA B C D a 1234

大学物理光学练习题及答案

光学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1. 如图所示,用厚度为d 、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2 (n 1<n 2)的两片透明介质分别盖住杨氏双缝实验中的上下两缝, 若入射光的波长为, 此时屏上原来的中央明纹处被第三级明纹所占 据, 则该介质的厚度为 [ ] (A) λ3 (B) 1 23n n -λ (C) λ2 (D) 1 22n n -λ 17. 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实验中, 若用一片厚度为d 1的透光云母片将双缝装置中的上面一个缝挡住; 再用一片厚度为d 2的透光云母片将下面一个缝挡住, 两云母片的折射率均为n , d 1>d 2, 干涉条纹的变化情况是 [ ] (A) 条纹间距减小 (B) 条纹间距增大 (C) 整个条纹向上移动 (D) 整个条纹向下移动 18. 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实验中, 若用一片能透光的云母片将双缝装置中的上面一个缝盖住, 干涉条纹的变化情况是 [ ] (A) 条纹间距增大 (B) 整个干涉条纹将向上移动 (C) 条纹间距减小 (D) 整个干涉条纹将向 下移动 26. 如图(a)所示,一光学平板玻璃A 与待测工件B 之间形成空气劈尖,用波长λ=500nm(1nm = 10-9m)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右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切线相切.则工件的上表面缺陷是 [ ] (A) 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500 nm (B) 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250 nm (C) 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500 nm (D) 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250 nm 43. 光波的衍射现象没有声波显著, 这是由于 [ ] (A) 光波是电磁波, 声波是机械波 (B) 光波传播速度比声波大 (C) 光是有颜色的 (D) 光的波长比声波小得多 53. 在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将单缝K 沿垂直光的入射光(x 轴)方向稍微 平移,则 [ ] (A) 衍射条纹移动,条纹宽度不变 (B) 衍射条纹移动,条纹宽度变动 (C) 衍射条纹中心不动,条纹变宽 (D) 衍射条纹不动,条纹宽度不变 K S 1 L L x a E f

《大学物理学》波动光学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2n 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 ,而且321n n n >>,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位相差为(B (A ) 22πn e λ ; (B ) 24πn e λ ; (C ) 24πn e πλ -; (D ) 24πn e πλ +。 2.如图示,用波长600λ=nm 的单色光做双缝实验,在屏P 处产生第五级明纹,现将折射率n =1.5的薄透明玻璃片盖在其中一条缝上,此时P (A )5.0×10-4cm ;(B )6.0×10-4cm ; (C )7.0×10-4cm ;(D )8.0×10-4cm 。 3.在单缝衍射实验中,缝宽a =0.2mm ,透镜焦距f =0.4m ,入射光波长λ=500nm 位置2mm 处是亮纹还是暗纹?从这个位置看上去可以把波阵面分为几个半波带?( D ) (A) 亮纹,3个半波带; (B) 亮纹,4个半波带;(C) 暗纹,3个半波带; (D) 暗纹,4个半波带。 4.波长为6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常数为2.5×10-3mm 的光栅上,光栅的刻痕与缝宽相等,则光谱上呈现的全部级数为(B ) (A) 0、1±、2±、3±、4±; (B) 0、1±、3±;(C) 1±、3±; (D) 0、2±、4±。 5. 自然光以60°的入射角照射到某一透明介质表面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则( B ) (A) 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为30°; (B) 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为30°; (C) 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 (D) 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6.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空气劈尖上,劈尖的折射率为n ,劈尖角为θ,则第k 级明纹和第3k +级明纹的间距l = 32s i n λn θ 。 7.用550λ=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牛顿环装置时,第4级暗纹对应的空气膜厚度为 1.1 μm 。 8.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设第一级暗纹的衍射角很小。若1600nm λ=为入射光,中央明纹宽度为 3m m ;若以2400nm λ=为入射光,则中央明纹宽度为 2 mm 。 9.设白天人的眼瞳直径为3mm ,入射光波长为550nm ,窗纱上两根细丝之间的距离为3mm ,人眼睛可以距离 13.4 m 时,恰能分辨。 10.费马原理指出,光总是沿着光程为 极值 的路径传播的。 三、计算题(共60分) 11.(10分)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双缝间距d =0.20mm ,缝屏间距D =1.0m ,试求:(1)若第二级明条纹离屏中心的距离为6.0mm ,计算此单色光的波长;(2)相邻两明条纹间的距离. 解:(1)由λk d D x = 明知,23 0.26002110 x nm λ= =??, 3 n e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题库及标准答案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题库及答案

————————————————————————————————作者:————————————————————————————————日期: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播到B ,若A 、B 两点相位差为3π,则此路径AB 的光程为 (A) 1.5 λ. (B) 1.5 λ/ n . (C) 1.5 n λ. (D) 3 λ. [ ] 2、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 ] 3、如图,S 1、S 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路径S 1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1,折射率为n 1的介质板,路径S 2P 垂直穿过厚度为t 2,折射率为n 2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A) )()(111222t n r t n r +-+ (B) ])1([])1([211222t n r t n r -+--+ (C) )()(111222t n r t n r --- (D) 1122t n t n - [ ] 4、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均匀透明媒质中,从A 点沿某一路径传播到B 点,路径的长度为l .A 、B 两点光振动相位差记为?φ,则 (A) l =3 λ / 2,?φ=3π. (B) l =3 λ / (2n ),?φ=3n π. (C) l =3 λ / (2n ),?φ=3π. (D) l =3n λ / 2,?φ=3n π. [ ] 5、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n 2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 ,而且n 1>n 2>n 3,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4πn 2 e / λ. (B) 2πn 2 e / λ. (C) (4πn 2 e / λ) +π. (D) (2πn 2 e / λ) -π. [ ] 6、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n 2<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A) 2n 2 e . (B) 2n 2 e -λ / 2 . (C) 2n 2 e -λ. (D) 2n 2 e -λ / (2n 2). [ ] 7、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 n 2> 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用①与②示意)的光程差是 (A) 2n 2 e . (B) 2n 2 e -λ / 2. (C) 2n 2 e -λ . (D) 2n 2 e -λ / (2n 2). P S 1 S 2 r 1 n 1 n 2 t 2 r 2 t 1 n 1 n 2 n 3 e λ n 2n 1n 3 e ①② n 2n 1n 3 e ①②

大学物理习题及解答(振动与波、波动光学)

1.有一弹簧,当其下端挂一质量为m得物体时,伸长量为9、8 ? 10-2 m。若使物体上下振动,且规定向下为正方向。(1)t = 0时,物体在平衡位置上方8、0 ? 10-2 m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求运动方程。(2)t = 0时,物体在平衡位置并以0、60 m/s得速度向上运动,求运动方程。 题1分析: 求运动方程,也就就是要确定振动得三个特征物理量A、,与。其中振动得角频率就是由弹簧振子系统得固有性质(振子质量m 及弹簧劲度系数k)决定得,即,k可根据物体受力平衡时弹簧得伸长来计算;振幅A与初相需要根据初始条件确定。 解: 物体受力平衡时,弹性力F与重力P得大小相等,即F = mg。而此时弹簧得伸长量。则弹簧得劲度系数。系统作简谐运动得角频率为

(1)设系统平衡时,物体所在处为坐标原点,向下为x轴正向。由初始条件t = 0时,,可得振幅;应用旋转矢量法可确定初相。则运动方程为 (2)t = 0时,,,同理可得, ;则运动方程为 2.某振动质点得x-t曲线如图所示,试求:(1)运动方程;(2)点P对应得相位;(3)到达点P相应位置所需要得时间。 题2分析: 由已知运动方程画振动曲线与由振动曲线求运动方程就是振动中常见得两类问题。本题就就是要通过x-t图线确定振动得三个特征量量A、,与,从而写出运动方程。曲线最大幅值即为振幅A;而、通常可通过旋转矢量法或解析法解出,一般采用旋转矢量法

比较方便。 解: (1)质点振动振幅A = 0、10 m。而由振动曲线可画出t = 0与t = 4s时旋转矢量,如图所示。由图可见初相,而由得,则运动方程为 (2)图(a)中点P得位置就是质点从A/2处运动到正向得端点处。对应得旋转矢量图如图所示。当初相取时,点P得相位为)。(3)由旋转关量图可得,则 (如果初相取,则点P相应得相位应表示为3.点作同频率、同振幅得简谐运动。第一个质点得运动方程为,当第一个质点自振动正方向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恰

(完整版)大学物理波动光学的题目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播到B ,若 A 、 B 两点相位差为3π,则此路径AB 的光程为 (A) 1.5 λ. (B) 1.5 λ/ n . (C) 1.5 n λ. (D) 3 λ. [ ] 2、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 ] 3、如图,S 1、S 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 别为r 1和r 2.路径S 1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1,折射率为n 1 的介质板,路径S 2P 垂直穿过厚度为t 2,折射率为n 2的另一 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A) )()(111222t n r t n r +-+ (B) ])1([])1([211222t n r t n r -+--+ (C) )()(111222t n r t n r --- (D) 1122t n t n - [ ] 4、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均匀透明媒质中,从A 点沿某一路径 传播到B 点,路径的长度为l .A 、B 两点光振动相位差记为?φ,则 (A) l =3 λ / 2,?φ=3π. (B) l =3 λ / (2n ),?φ=3n π. (C) l =3 λ / (2n ),?φ=3π. (D) l =3n λ / 2,?φ=3n π. [ ] 5、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n 2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 ,而且n 1>n 2>n 3,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4πn 2 e / λ. (B) 2πn 2 e / λ. (C) (4πn 2 e / λ) +π. (D) (2πn 2 e / λ) -π. [ ] 6、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 <n 2<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A) 2n 2 e . (B) 2n 2 e -λ / 2 . (C) 2n 2 e -λ. (D) 2n 2 e -λ / (2n 2). [ ] 7、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 n 2> 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用①与②示意)的光程差是 (A) 2n 2 e . (B) 2n 2 e -λ / 2. (C) 2n 2 e -λ . (D) 2n 2 e -λ / (2n 2). P S 1S 2 r 1 n 1 n 2 t 2 r 2 t 1 n 1 3λ n 3 n 3

大学物理下册波动光学习题解答 杨体强

波动光学习题解答 1-1在杨氏实验装置中,两孔间得距离等于通过光孔得光波长得100倍,接收屏与双孔屏相距50cm.求第 1 级与第3级亮纹在屏上得位置以及它们之间得距离。 解:设两孔间距为,小孔至屏幕得距离为,光波波长为,则有、(1)第1级与第3级亮条纹在屏上得位置分别为 (2)两干涉条纹得间距为 1-2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得氦氖激光束垂直照射两小孔,两小孔得间距为1、14mm,小孔至屏幕得垂直距离为1、5m。求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屏幕上干涉条纹得间距. (1)整个装置放在空气中; (2)整个装置放在n=1、33得水中。 解:设两孔间距为,小孔至屏幕得距离为,装置所处介质得折射率为,则两小孔出射得光到屏幕得光程差为 所以相邻干涉条纹得间距为 (1)在空气中时,=1.于就是条纹间距为 (2)在水中时,=1、33。条纹间距为 1-3 如图所示,、就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点得距 离分别为与。路径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折射 率为得介质板,路径垂直穿过厚度为,折射率为得 另一块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瞧做真空。这两条路径 得光程差就是多少? 解:光程差为 1-4 如图所示为一种利用干涉现象测定气体折射率得原理性结构,在孔后面放置一长度为得透明容器,当待测气体注入容器而将空气排出得过程中幕上得干涉条纹就会移动。由移过条纹得根数即可推知气体得折射率。 (1)设待测气体得折射率大于空气折射率,干涉条 纹如何移动?

(2)设,条纹移过20根,光波长为589、3nm,空气折射率为1、000276,求待测气体(氯气)得折射率。 解:(1)条纹向上移动。 (2)设氯气折射率为n,空气折射率为n 0 =1、002760,则有: 所以 1-5 用波长为500 nm 得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由两块光学平玻璃构成得空气劈尖上.在观察反射光得干涉现象中,距劈尖棱边1=1、56 cm 得A 处就是从棱边算起得第四条暗条纹中心。 (1)求此空气劈尖得劈尖角; (2)改用600 nm得单色光垂直照射到此劈尖上,仍观察反射光得干涉条纹,A处就是明条纹还就是暗条纹? (3)在第(2)问得情形从棱边到A处得范围内共有几条明纹,几条暗纹?解:(1)棱边处就是第一条暗纹中心,在膜厚度为处就是第二条暗纹中心,依此可知第四条暗纹中心处,即A处膜厚度, (2)由(1)知A处膜厚为, 对于得光,连同附加光程差,在A处两反射光得光程差为,它与波长之比为,所以A处为明纹. (3)棱边处仍就是暗纹,A处就是第三条明纹,所以共有三条明纹,三条暗纹。 1—6在双缝干涉装置中,用一很薄得云母片(n=1、58)覆盖其中得一条狭缝,这时屏幕上得第七级明条纹恰好移动到屏幕中央零级明条纹得位置.如果入射光得波长为,则这云母片得厚度应为多少? 解:设云母片得厚度为e,则由云母片引起得光程差为 按题意得 1-7 波长为500nm得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得双狭缝上。通过其中一个缝得能量为另一个得2倍,在离狭缝50cm得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与条纹得可见度。 解:(1)条纹间距 (2)设其中一狭缝得能量为I 1,另一狭缝能量为I 2 ,且满足: 而则有 ,因此可见度为: 1-8 一平面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厚度均匀得薄油膜上,油膜覆盖在玻璃板上,油

大学物理答案波动光学一

第十二章(一) 波动光学 一、选择题 1.C 2.A 3.C 4.E 5.D 6.D 7.B 8.B 二、填空题 1.1 mm 2.频率相同; 振动方向相同; 相位相等或相位差恒定; 相干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等于π的偶数倍; 相干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等于π的奇数倍。 3.向棱边移动; 向远离棱边移动; 向棱边移动且条纹间距减小,条纹变密。 4.71022.1-? m 5.λ d 2 6.6; 暗; a f λ3± 7.单缝处波前被分成的波带数越多,每个波带面积越小。 8.3 mm 三、计算题 1.解: 由 λλ k e n =+222 得 1 242-=k e n λ 由此可分别求得相应于k =1,2,3,4的波长为: 22401=λnm ; 7.7462=λnm ; 4483=λnm ; 3204=λnm 、 2λ3λ在可见光范围(400nm-760nm )内,故波长为746.7nm 和448nm 的两种光在反射时加强。 2.解:(1)m 11.010 2105502102249 10=?????==?∴=--x x d kD x k λ (2)0)(12=-+-e ne r r ()m 10828.3158.1106.6)1(6612--?=-??=-=-n e r r 71055010828.39 612≈??=-= ∴--λr r k 3.解: 2)12(2220λ λ +=++k e e 由几何关系R r e 22 = 代入,得:R e k r )2(0-= λ 其中,k 为整数,且λ02e k >

4.解: ()212s i n λ θ+k a ±= 2,1=k 得 1 2100.3m 4.01020.112105.0212212sin 26 33+?=??+??=+≈+=---k k f x k a k a ?λm 令k =1 10001=λnm (红外光) 令k =2 6002=λnm (黄光) 令k =3 6.4283=λnm (紫光) 题给入射光是紫色平行光,所以观察到的波长为428.6nm 即为第三级明条纹。又因k =3,则 ()2 7212sin λλθ=+k a = 所以,对应于这个衍射方向,可以把单缝处的波前分为7个波带。

《大学物理》习题册题目及答案第单元波动光学副本

第18单元 波动光学(一)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课程班序号 一 选择题 [ A ]1. 如图所示,折射率为2n 、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折射率分别为1n 和3n ,已知321n n n <<。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A) 22n e (B) 2e n 2λ- 21 (C) 22n e λ- (D) 22n e 2 2n λ - [ A ]2. 双缝干涉的实验中,两缝间距为d ,双缝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为D (D >>d ),单色光波长为λ,屏幕上相邻的明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A) d D λ (B) D d λ (C) d D 2λ (D) D d 2λ [ B ]3. 如图,1S 、2S 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 1r 和2r 。路径1S 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1t 、折射率为1n 的介质板,路径P S 2垂直穿过厚度为2t 、折射率为2n 的另一块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A) )()(111222t n r t n r +-+ (B) ])1([])1([111222t n r t n r -+--+ (C) )()(111222t n r t n r --- (D) 1122t n t n - [ C ]4. 如图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 ,并且321n n n ><, 1λ 为入射光在折射率为n 1的媒质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1122λπ n e n (B) πλπ+1212n e n (C) πλπ+1124n e n (D) 1 124λπn e n 。 [ B ]5. 如图,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观察牛顿环的装置上。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慢平移而远离平面玻璃时,可以观察到这些环状干涉条纹 (A) 向右平移 (B) 向中心收缩 (C) 向外扩张 (D) 静止不动 (E) 向左平移 [ D ]6. 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则薄膜的厚度是 (A) 2λ (B) n 2λ (C) n λ (D) )1(2-n λ 二 填空题 1 λe 1 n 2n 3 单色光 O . λ e 1 n 2n 3 ① ② S 1 S 2 1r 2 r 1n 2n 1 t 2 t P

大学物理光学练习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光学练习题及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光学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1. 如图所示,用厚度为d 、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2 (n 1<n 2)的两片透明介质分别盖住杨氏双缝实验中的上下两缝, 若入射光的波长为, 此时屏上原来的中央明纹处被第三级明纹所占据, 则该介质的厚度为 [ ] (A) λ3 (B) 1 23n n -λ (C) λ2 (D) 1 22n n -λ 17. 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实验中, 若用一片厚度为d 1 的透光云母片将双缝装置中的上面一个缝挡住; 再用一 片厚度为d 2的透光云母片将下面一个缝挡住, 两云母片 的折射率均为n , d 1>d 2, 干涉条纹的变化情况是 [ ] (A) 条纹间距减小 (B) 条纹间距 增大 (C) 整个条纹向上移动 (D) 整个条纹向下移动 18. 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实验中, 若用一片能透光的 云母片将双缝装置中的上面一个缝盖住, 干涉条纹的变 化情况是 [ ] (A) 条纹间距增大 (B) 整个干涉条纹将 向上移动 (C) 条纹间距减小 (D) 整个干涉条纹将向下移动 26. 如图(a)所示,一光学平板玻璃A 与待测工件B 之间形成空气劈尖,用波长λ=500nm(1nm = 10-9m)(b)所示.有些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右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切线相切.则工件的上表面缺 陷是 [ ] (A) 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500 nm (B) 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250 nm (C) 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500 nm (D) 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250 nm 43. 光波的衍射现象没有声波显著, 这是由于 [ ] (A) 光波是电磁波, 声波是机械波 (B) 光波传播速度比声波大 (C) 光是有颜色的 (D) 光的波长比声波小得多 53. 在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将单缝K 沿垂直光的入射光(x )方向稍微平移,则 x a E

波动光学大学物理答案

习题13 选择题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答案:C] (2)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 (A) 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B) 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C) 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 (D) 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答案:A] (3)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 (A) . (B) / (4n ). (C) . (D) / (2n ). [答案:B] (4)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 ,厚度为d 的透明薄片,放入后,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了[ ] (A) 2 ( n -1 ) d . (B) 2nd . (C) 2 ( n -1 ) d + / 2. (D) nd . (E) ( n -1 ) d . [答案:A] (5)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则薄膜的厚度是 [ ] (A) . (B) / (2n ). (C) n . (D) / [2(n-1)]. [答案:D] 填空题 (1)如图所示,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斜入射到距离 为d 的双缝上,入射角为.在图中的屏中央O 处 (O S O S 21=),两束相干光的相位差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2sin /d πθλ]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所用单色光波长为= nm (1nm =10-9 m),双缝与观察屏的距离D =1.2 m ,若测得屏上相邻明条纹间距为x =1.5 mm ,则双缝的间距d = θ λ S 1 S 2 d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习题10 10.1选择题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使屏靠近双缝. (B)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答案:B] (2)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A)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B)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C)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 (D)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答案:A] (3)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A)λ / 4.(B)λ/(4n). (C)λ / 2.(D)λ/(2n). [答案:B] (6)在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对于给定的入射单色光,当缝宽度变小时,除中央亮纹的中心位置不变外,各级衍射条纹[] (A)对应的衍射角变小.(B)对应的衍射角变大. (C)对应的衍射角也不变.(D)光强也不变. [答案:B] (7)波长λ=500 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12m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A)2m.(B)1m.(C)0.5m. (D)0.2m.(E)0.1m [答案:B] (8)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为d、缝宽为a、总缝数为N的光栅上.取k=0,±1,±2....,则决定出现主极大的衍射角θ 的公式可写成[] (A)N a sinθ=kλ.(B)a sinθ=kλ. (C)N d sinθ=kλ.(D)d sinθ=kλ. [答案:D] (9)在光栅光谱中,假如所有偶数级次的主极大都恰好在单缝衍射的暗纹方向上,因而实际上不出现,那么此光栅每个透光缝宽度a和相邻两缝间不透光部分宽度b的关系为[] (A)a=0.5b(B)a=b (C)a=2b(D)a=3b [答案:B] (10)一束光强为I0的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且此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成45°角,则穿过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I为[] (A)4/0I2.(B)I0/4.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练习题(二)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到两缝S1、S2距离相等,则观察屏上中央明纹位于O处,现将光源S向下移动到S′位置,则[ ]?A、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B、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C、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D、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正确答案:B 2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设双缝之间的距离为d = 0.2 mm,屏与双缝间的距离D=1.00 m。(1)当波长λ = 589.0 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求10 条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2)若以白光入射,将出现彩色条纹,求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正确答案: 解(1)在杨氏双缝干涉的图样中,其干涉条纹为等距分布的明暗相间的直条纹。相邻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10 条干涉条纹之间有9 个间距,所以10 条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2)第二级彩色条纹光谱宽度是指第二级紫光明纹中心位置到第二级红光明纹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杨氏双缝干涉明纹的位置为

所以第二级光谱的宽度为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波长λ=546.1nm的单色光照射,双缝与屏的距离300mm。测得中央明纹两侧的两个第五级明条纹的间距为12.2mm,求双缝间的距离。 正确答案: 解:条纹间距,考虑到中央明纹,两个第五级明条纹间有11条条纹,共有10个条纹间距,因此12.2/10 = 1.22mm,利用公式,代入数据,得双缝间的距离。 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为0.3mm,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离缝1.20m的屏上测得中央明纹一侧第5条暗纹与另一侧第5条暗纹间的距离为22.78mm。问所用光的波长为多少,是什么颜色的光?正确答案: 解:双缝干涉暗纹位置,第5条暗纹,k = 4,中央明纹一侧第5条暗纹与另一侧第5条暗纹间的距离为 22.78mm,即2x = 22.78mm,得x = 11.39 mm,因此λ=632.8nm,是红光。

波动光学大学物理答案

习题13 13.1选择题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答案:C] (2)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 (A) 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B) 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C) 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 (D) 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答案:A] (3)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 (A) λ / 4 . (B) λ / (4n ). (C) λ / 2 . (D) λ / (2n ). [答案:B] (4)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 ,厚度为d 的透明薄片,放入后,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了[ ] (A) 2 ( n -1 ) d . (B) 2nd . (C) 2 ( n -1 ) d +λ / 2. (D) nd . (E) ( n -1 ) d . [答案:A] (5)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λ,则薄膜的厚度是 [ ] (A) λ / 2 . (B) λ / (2n ). (C) λ / n . (D) λ / [2(n-1)]. [答案:D] 13.2 填空题 (1)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斜入射到距离 为d 的双缝上,入射角为θ.在图中的屏中央O 处 (O S O S 21=),两束相干光的相位差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2sin /d πθλ]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所用单色光波长为λ=562.5 nm (1nm =10-9 m),双缝与观察屏的距离D =1.2 m ,若测得屏上相邻明条纹间距为?x =1.5 mm ,则双缝的间距d =

《大学物理》习题册题目及答案第18单元 波动光学 - 副本复习课程

《大学物理》习题册题目及答案第18单元波动光学-副 本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第18单元 波动光学(一)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课程班序号 一 选择题 [ A ]1. 如图所示,折射率为2n 、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折射率分别为1n 和3n ,已知321n n n <<。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A) 22n e (B) 2e n 2λ-21 (C) 22n e λ- (D) 22n e 2 2n λ - [ A ]2. 双缝干涉的实验中,两缝间距为d ,双缝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为D (D >>d ),单色光波长为λ,屏幕上相邻的明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A) d D λ (B) D d λ (C) d D 2λ (D) D d 2λ [ B ]3. 如图,1S 、2S 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 1r 和2r 。路径1S 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1t 、折射率为1n 的介质板,路径P S 2垂直穿过厚度为2t 、折射率为2n 的另一块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A) )()(111222t n r t n r +-+ (B) ])1([])1([111222t n r t n r -+--+ (C) )()(111222t n r t n r --- (D) 1122t n t n - [ C ]4. 如图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 ,并且321n n n ><, 1λ 为入射光在折射率为n 1的媒质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 差为 (A) 1122λπn e n (B) πλπ+1212n e n (C) πλπ+1124n e n (D) 1124λπn e n 。 1 λe 1 n 2n 3 λe 1 n 2n 3n ① ② S 1 S 2 1 r 2 r 1 n 2n 1t 2 t 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