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3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3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3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3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G 教学设计 一、1、复习引入课堂, 2、实验导入新课二、 1、介绍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主要器材并让学生思考: (1) 、灵敏电流计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用灵敏电流计而不用安培表? 答:灵敏电流计——(把灵敏电流计与干电池试触,演示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流入方 向间的关系)电流从那侧接线柱流入,指针就向那侧偏转,因为灵敏电流计的量程较小,灵敏度较高,能测出螺线管中产生的微弱感应电流。 (2) 、为什么本实验研究的是螺线管中的感应电流,而不是单匝线圈或其它导体中的 感应电流? 答:因为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所以是螺线管中的感应电流,而螺线管中的 电流也就是单匝线圈中的电流。 2、实验内容: 灵 研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按照图 敏 螺 所示连接电路,并将磁铁向线圈插入或从 电 线 线圈拔出等,分析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 流 管因素有关。 计 3、学生探究: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1) 、探究目标:找这两个磁场的方向关系的规律。 (2) 、探究方向:从磁铁和线圈有磁力作用入手。 (3) 、探究手段:分组实验(器材:螺线管,灵敏电流计,条形磁铁,导线) (4) 、探究过程 操 作 填写 内 方 法 容 N S 磁铁在管上静止不动时 磁铁在管中静止 不动时 插入 拔出 插入 拔出 N 在下 S 在下 N 在下 S 在下 原来磁场的方向 向下 向下 向上 向上 向下 向上 向下 向上 原来磁场的磁通量变化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感应磁场的方向 向上 向下 向下 向上 无 无 无 无 原磁场与感应磁 相反 相同 相反 相同 —— —— —— ——

(5)、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讨论: 问题1、请你根据上表中所填写的内容分析一下,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是否总是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 问题2、请你仔细分析上表,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究竟如何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并说出你的概括中的关键词语。 问题3、你能从导体和磁体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吗?如果能,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并试着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角度去解释你的结论? 学生四人一组相互交流、分析、讨论,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组的结论。师巡视各组的情况,然后指定某些组公布本组的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师生共同讨论,形成结论。 教学中,学生概括多种多样,有的也非常准确到位,甚至于出乎意料,如:概括1: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概括2:感应电流在回路中产生的磁通量总是反抗(或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 概括3: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或阻碍)引起它的那个原因 (加点部分为学生提出的关键词) 教师应充分肯定他们的结论,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纠正, 总结规律:原磁通变大,则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相反,有阻碍变大作用 原磁通变小,则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相同,有阻碍变小作用 结论:增反减同 展示多媒体课件再次看看多媒体模拟的电磁感应中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 投影展示楞次定律内容及其理解: 4、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 (1)、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师指出上述结论是物理学家楞次概括了各种实验结果提出的,并对楞次的物理 学贡献简单介绍) (2)、理解: ①、阻碍既不是阻止也不等于反向,增反减同 “阻碍”又称作“反抗”,注意不是阻碍原磁场而阻碍原磁场的变化 ②、注意两个磁场:原磁场和感应电流磁场 ③、学生在图中标出每个螺线管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等效N 极和S 极。 根据标出的磁极方向总结规律: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磁体阻碍相对运动。“你来我不让你来,你走我不让你走” 强调:楞次定律可以从两种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a、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高中物理必修2(新人教版)全册复习教学案(强烈推荐) 内容简介:包括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具体可以分为,知识网络、高考常考点的分析和指导和常考模型规律示例总结,是高一高三复习比较好的资料。 一、 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一)、知识网络 (二)重点内容讲解 1、物体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1)从运动学角度来理解;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从动力学角度来理解: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曲线运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为了简化解题过程引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个复杂的运动可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按正交分解或按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它们具有独立性和等时性的特点。运动的合成是运动分解的逆运算,同样遵循曲线运动

平等四边形定则。 2、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具有水平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是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将复杂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为:(1)水平方向:a x =0,v x =v 0,x= v 0t 。 (2)竖直方向:a y =g ,v y =gt ,y= gt 2 /2。 (3)合运动:a=g ,2 2y x t v v v += ,22y x s +=。v t 与v 0方向夹角为θ,tan θ= gt/ v 0,s 与x 方向夹角为α,tan α= gt/ 2v 0。 平抛运动中飞行时间仅由抛出点与落地点的竖直高度来决定,即g h t 2= ,与v 0无关。水平射程s= v 0 g h 2。 3、匀速圆周运动、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正确理解并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概念及物理意义,并掌握相关公式。 圆周运动与其他知识相结合时,关键找出向心力,再利用向心力公式F=mv 2/r=mr ω2 列式求解。向心力可以由某一个力来提供,也可以由某个力的分力提供,还可以由合外力来提供,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即为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其大小不变,作用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般不指向圆心,各力沿半径方向的分量的合力指向圆心,此合力提供向心力,大小和方向均发生变化;与半径垂直的各分力的合力改变速度大小,在中学阶段不做研究。 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应结合受力分析,找准圆心的位置,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列方程求解,要注意绳类的约束条件为v 临=gR ,杆类的约束条件为v 临=0。 (三)常考模型规律示例总结 1.渡河问题分析 小船过河的问题,可以 小船渡河运动分解为他同时参与的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水的运动(设水不流时船的运动,即在静水中的运动),一是随水流的运动(水冲船的运动,等于水流的运动),船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 例1:设河宽为d,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1,河水流速为v 2 ①船头正对河岸行驶,渡河时间最短,t 短= 1 v d ②当 v 1> v 2时,且合速度垂直于河岸,航程最短x 1=d 当 v 1< v 2时,合速度不可能垂直河岸,确定方法如下: 如图所示,以 v 2矢量末端为圆心;以 v 1矢量的大小为半径画弧,从v 2矢量的始端向圆弧作切线,则 合速度沿此切线航程最短, 由图知: sin θ=21 v v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专题复习题

楞次定律 ★1如图所示,线幽abcd自由下落进入匀强磁场中,则当只有dc边进入磁场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 向是________.当整个线圈进入磁场中时,线圈中________感应电流(选填 “有”或“无”) ★2.矩形线框在磁场中作如下图所示的各种运动,运动到图上所示位置时,其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的 是图( ),请将电流方向标在该图上. ★★3.如图所示,当导线棒MN在外力作用下沿导轨向右运动时,流过R的电流方向是( ). (A)由A→B (B)由B→A (C)无感应电流 (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通电导线与矩形线圈abcd处于同一平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线圈向右平动,其中感应电流方向是a→d→c→b (B)若线圈竖直向下平动,无感应电流产生 (C)当线圈以ab边为轴转动时(小于90°),其中感应电流方向是a→b→c→d (D)当线圈向导线靠近时,其中感应电流方向是a→d→c→b ★★5.右如图所示,当条形磁铁作下列运动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应是(从左往右看)( ). (A)磁铁靠近线圈时,电流的方向是逆时针的 (B)磁铁靠近线圈时,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针的 (C)磁铁向上平动时,电流的方向是逆时针的 (D)磁铁向上平动时,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钊的 ★★6.如图所示,当条形磁铁向上运动远离螺线管时,流过电流计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当磁铁向 下运动靠近螺线管时,流过电流计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 ★★★7.由细弹簧围成的圆环中间插入一根条形磁铁,如图所示.当用力向四周扩圆展环,使其面积 增大时,从上向下看( ). (A)穿过圆环的磁通量减少,圆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穿过圆环的磁通量增加,圆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穿过圆环的磁通量增加,圆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D)穿过圆环的磁通量不变,圆环中没有感应电流 ★8.如图所示,当磁铁突然向铜环运动时,铜环的运动情况是( ). (A)向右摆动(B)向左摆动 (C)静止(D)不判定 ★★9.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光滑杆上套有A、B、C三个金属环,其中B接电源.在接通电源的瞬 间,A、C两环( ) (A)都被B吸引 (B)都被B排斥 (C)A被吸引,C被排斥 (D)A被排斥,C被吸引 ★★10.如图所示,把一正方形线圈从磁场外自右向左匀速经过磁场再拉出磁场,则从ad边进入磁场 起至bc边拉出磁场止,线圈感应电流的情况是( ).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课程分析 从磁通量的变化来理解楞次定律 创设情境: 1.教师演示实验,将条形磁铁反复插入拔出螺线圈,引导学生观察电路中的灵敏电流计 指针的摆动。学生可以得出,电路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一定在变化(复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磁通量的变化) 2.引出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判断。学生得出可以用:灵敏电流表,发光二极管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积极才能与的主动意识。) 大胆猜想 1. 让学生根据所学有关知识猜想:感应电流的方向应该与那些因素有关。 2. 学生交流讨论后在于教师对各种猜想一一分析,最后总结更可能的假设为:与磁通量的变化,方向有关 3.引导学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是描述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好比较,因 此用一个“中介”感生磁场的方向与原磁场方向比较 4.讨论如何正确判断感应磁场的方向以及原磁场的方向,判断出感应电流方向,应用右 手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场方向,或,直接用小磁针测量 自主探索: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案,连接电路,动手实验并收集数据 (设计意图: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获得感性认识,并能得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讨论交流,总结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从一下几方面处理数据:1、磁通量的变化,2、原磁场的方向,3、感应电流的方向,4、感应磁场的方向 观察实验数据,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当线圈内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阻碍磁通量的增加;当线圈内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阻碍磁通量的减少“增反减同”;进一步概括为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反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中,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相互补充,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既是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论认知,把握事物本质的过程,又是培养自己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 从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理解楞次定律 A 和 B 是两个轻质铝环,用磁铁的任意极靠近A,A 会怎么运动?远离A 时,A 怎么运动 接近或远离B 时,B 怎么运动。解释所发生的现象。 “来据去留” 让学实验验证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用实验证明,楞次定律是正确的。也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明白。物理规 律可以预测事物的结果或现象) 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理解楞次定律 让学生分析,自由下落的条形磁铁进入螺线管的过程,能量是否守恒。 (设计意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理规律能量守恒的信任,也提高了学生理论分析与思维的能力) 总结楞次定律的规律特点:增反减同,来拒去留,能量守恒 板书设计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磁场-磁场力

专题九磁场 考纲展示命题探究 考点一磁场磁场力 基础点 知识点1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1.磁场 (1)基本特性: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磁场力的作用。 (2)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即是N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2.磁感应强度 (1)物理意义: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2)定义式:B=F IL(通电导线垂直于磁场)。单位:特斯拉。 (3)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3.磁感线 (1)磁感线: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使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跟这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一致。 (2)两种常见磁铁的磁感线分布,如图甲、乙所示。 (3)几种电流周围的磁场分布 直线电流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环形电流的磁场

特点 无磁极、非匀强,且距 导线越远处磁场越弱 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 似,管内为匀强磁场且 磁场由S→N,管外为非 匀强磁场 环形电流的两侧是N极 和S极,且离圆环中心 越远,磁场越弱 安培定则 立体图 横截面图 纵截面图 在磁场的某些区域内,磁感线为等间距的平行线,如图所示。4.地磁场

(1)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 (2)地磁场B的水平分量(B x)总是从地理南极指向地理北极,而竖直分量(B y),在南半球垂直地面向上,在北半球垂直地面向下。赤道处的地磁场沿水平方向指向北。 5.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1)内容: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2)该假说能够解释磁化、去磁等现象。 (3)分子电流的实质是原子内部带电粒子在不停地运动。 知识点2安培力 1.安培力的方向 (1)左手定则:伸开左手,让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2)两平行的通电直导线间的安培力:同向电流互相吸引,异向电流互相排斥。 2.安培力的大小 F=BIL sinθ(其中θ为B与I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 (1)I∥B时,θ=0或θ=180°,安培力F=0。 (2)I⊥B时,θ=90°,安培力最大,F=BIL。 3.磁电式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磁电式电流表的原理图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楞次定律的实质 2.会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探索、归纳、总结的素质和能力 2.体验物理研究的基本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知道自然规律是可认识的,可利用的辨正唯物主义观点3.学会欣赏楞次定律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总结出楞次定律。 2.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对演示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出楞次定律。 2.正确理解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重复上一节课的实验.连接好电路图。请大家注意观察: 1.当条形磁铁插入线圈时,电流表指针向哪偏? 2.当条形磁铁从线圈中拔出时,电流表指针向哪偏? 二.实验探究感应电流方向 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磁场的磁通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设计:1)怎样获得感应电流? 2)怎样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总结. 1、实验电路: 如图所示,当磁铁向上或向下运动时, 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2、弄清线圈导线的绕向。 3、弄清电流方向、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 与电流表红、黑接线柱的关系 将电流表的左右接线柱分别与干电池的正 负极相连(试触法), 观察电流流向与指针偏向的关系. 结论:当电流由“右接线柱”流入时,表针向 偏转。 现在我们进行试验,请大家注意观察:条形磁铁的N 极,S

极位置及运动方向,电流表的指针左偏还是右偏.并将实验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磁铁的极性和运动方向记录在图中。 请同学们把草图中记录的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学生分析表格中的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当线圈中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阻碍磁通量的增加;当线圈中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阻碍磁通量的减少。 重点知识: 1、楞次定律:1834年,物理学家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 甲 乙 丙 丁

高中物理_楞次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序号:学习札记 第四章电磁感应 第3节楞次定律(第1课时) 制作:审核:高一物理组时间:2019.3 【学习目标】 (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理解楞次定律中“阻碍”二字的含义,能初步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理解楞次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是相符的 (2)通过实验教学,感受楞次定律的实验推导过程,逐渐培养自己的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理解楞次定律、了解“阻碍”的含义,应用楞次定律判感应电流的方向。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灵敏电流计,线圈(外面有明显的绕线标志),发光二极管,自制线圈,J2425 型教学用可拆变压器,导线若干,条形磁铁,玩具直升飞机,泡沫块,水盆 【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 1、要产生感应电流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2、磁通量的变化包括哪情况? 新课学习 【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观察:实验演示。 思考:如何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做出猜想】 猜想:。

【实验探究】 1、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主要器材并思考: 灵敏电流计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用灵敏电流计而不用安培表? 2、实验内容: 研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按照下图所示连接电路,并将磁铁向线圈插入或从线圈拔出等,分析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3、实验探究: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器材:螺线管,灵敏电流计,条形磁铁,导线) 探究过程: 问题:当线圈内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是有助于磁通量的增加还是阻碍了磁通量的增加? 当线圈内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是有助于磁通量的减少还是阻碍了磁通量的减少? 总结规律:原磁通量变大,则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相,有阻碍变作用原磁通量变小,则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相,有阻碍变作用. 结论:。 N S 插入拔出插入拔出 原来磁场的方向 原来磁场的磁通量变化 感应电流的方向(螺线管上)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原磁场与感应磁场方向的关系? 操 作 方 法 填 写 内 容

省优质课 楞次定律教案

《楞次定律》 执教者: 4.3 楞次定律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能够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4.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直接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了一次自然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楞次定律的获得及理解。 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利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学难点: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手段 灵敏电流表、外标有明确绕向的大线圈、条形磁铁、导线。 教学过程 引入:铝环在通电的线圈上方漂浮。 一、复习提问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 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二、实验设想: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我们可以探究感应电流的磁场和原磁场的关系。1.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 (1)选旧干电池用试触的方法查明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明确:对电流表而言,电流从哪个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哪边偏转. (2)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情况: 实线箭头表示原磁场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感应电流磁场方向. 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2一轮复习学案

第五章曲线运动 一、知识网络 二、重点内容讲解 1、物体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1)从运动学角度来理解;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从动力学角度来理解: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曲线运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为了简化解题过程引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个复杂的运动可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按正交分解或按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它们具有独立性和等时性的特点。运动的合成是运动分解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等四边形定则。 2、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具有水平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是利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将复杂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其运动规律为:(1)水平方向:a x =0,v x =v 0,x= v 0t 。 (2)竖直方向:a y =g ,v y =gt ,y= gt 2/2。 (3)合运动:a=g ,2 2y x t v v v +=,22y x s +=。v t 与v 0方向夹角为θ,tan θ= gt/ v 0, s 与x 方向夹角为α,tan α= gt/ 2v 0。 平抛运动中飞行时间仅由抛出点与落地点的竖直高度来决定,即g h t 2= ,与v 0无关。水平射程s= v 0 g h 2。 3、匀速圆周运动、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正确理解并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概念及物理意义,并掌握相关公式。 圆周运动与其他知识相结合时,关键找出向心力,再利用向心力公式F=mv 2/r=mr ω2列式求解。向心力可以由某一个力来提供,也可以由某个力的分力提供,还可以由合外力来提供,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即为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其大小不变,作用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般不指向圆心,各力沿半径方向的分量的合力指向圆心,此合力提供向心力,大小和方向均发生变化;与半径垂直的各分力的合力改变速度大小,在中学阶段不做研究。 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应结合受力分析,找准圆心的位置,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列方程求解,要注意绳类的约束条件为v 临=gR ,杆类的约束条件为v 临=0。 三、常考模型规律示例总结 1.渡河问题分析 小船过河的问题,可以 小船渡河运动分解为他同时参与的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水的运动(设水不流时船的运动,即在静水中的运动),一是随水流的运动(水冲船的运动,等于水流的运动),船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 例1:设河宽为d,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1,河水流速为v 2 ①船头正对河岸行驶,渡河时间最短,t 短= 1 v d ②当 v 1> v 2时,且合速度垂直于河岸,航程最短x 1=d 当 v 1< v 2时,合速度不可能垂直河岸,确定方法如下: 如图所示,以 v 2矢量末端为圆心;以 v 1矢量的大小为半径画弧,从v 2矢量的始端向圆弧作切线,则 合速度沿此切线航程最短, 由图知: sin θ=21v v 最短航程x 2= θsin d = 1 2v d v 注意:船的划行方向与船头指向一致,而船的航行方向是实际运动方向. [变式训练1]小船过河,船对水的速率保持不变.若船头垂直于河岸向前划行,则经10min 可到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设计(精品)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单元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改变(平动、转动、直线、曲线、圆周) 参考系: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1)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2) 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3)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2、 质点:在研究物体时,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物体看成是有质量的点,或者 说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这个点叫做质点。 (1) 质点忽略了无关因素和次要因素,是简化出来的理想的、抽象的模型,客观 上不存在。 (2) 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就能看成质点。 直 线 运 动 直线运动的条件:a 、v 0共线 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 速度、速率、平均速度 加速度 运动的描述 典型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s=v t ,s-t 图,(a =0)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例 自由落体(a =g ) 竖直上抛(a =g ) v - t 图 规律 at v v t +=0,2021at t v s + =as v v t 2202=-,t v v s t 2 0+=

(3) 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平动的物体不一定总能看成质点。 (4) 某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看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否能被忽略以及要求的精确程 度。 3、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例如几秒初,几秒末。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时间坐标轴线段表示时间,第n 秒至第n+3秒的时间为3秒 (对应于坐标系中的线段) 4、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路程不等于位移大小 (坐标系中的点、线段和曲线的长度) 5、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 是矢量。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υ=s/t (方向为位移的方向) 平均速率:为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之比,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粗略描述运动的快慢) 即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t s v t ??=→?0lim ) 即时速率:即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 【例1】物体M 从A 运动到B ,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 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 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D ) A .(v 1+v 2)/2 B .21v v ? C .212221v v v v ++ D .21212v v v v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3.楞次定律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4章第3节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 A.阻止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B.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 C.使电路磁通量为零D.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 解析: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的是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磁场本身,故B对,D错;阻碍并不是阻止,只是延缓了变化,最终结果不受影响,故A、C错. 答案: B 2.(2010·海南卷)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比利时出生的法国工程师格拉姆在布展中偶然接错了导线,把另一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接到了他自己送展的直流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由此而观察到的现象导致了他的一项重要发明,从而突破了人类在电能利用方面的一个瓶颈.此项发明是() A.新型直流发电机B.直流电动机 C.交流电动机D.交流发电机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物理学史和电磁感应及电动机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电磁学的发展过程的了解.题中说明把一发动机发的电接到了另一发动机的输出端,必然使这台发动机通过电流,电流在磁场中必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在安培力的作用下一定会转动起来,这就成了直流电动机,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3.如右图所示,螺线管B置于闭合金属圆环A的轴线上,当B中通过的电流I减小时() A.环A有缩小的趋势B.环A有扩张的趋势

C.螺线管B有缩短的趋势D.螺线管B有伸长的趋势 解析:当B中通过的电流减小时,穿过A线圈的磁通量减小,产生感应电流,由楞次定律可以判断出A线圈中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左边看),又根据左手定则,线圈各部分受沿径向向里的安培力,所以A线圈有缩小的趋势,故A正确;另外,螺线管与环之间的引力减小.故螺线管有伸长的趋势,故D正确. 答案:AD 4.(2011·长沙高二检测)如下图所示,螺线管与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条形磁铁位于螺线管上方,下端为N极,则当螺线管中产生的感应电流() A.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同时,磁铁靠近螺线管 B.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时,磁铁靠近螺线管 C.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同时,磁铁远离螺线管 D.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时,磁铁远离螺线管 解析:磁铁靠近螺线管时,根据楞次定律,螺线管中感应电流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同,A对,B错;磁铁远离螺线管时,根据楞次定律,螺线管中感应电流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C错,D对. 答案:AD 5.如图所示,闭合金属圆环沿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在匀强磁场中,将它从匀强磁场中匀速拉出,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左拉出和向右拉出时,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 B.向左或向右拉出时,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都是沿顺时针方向的 C.向左或向右拉出时,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都是沿逆时针方向的 D.环在离开磁场之后,仍然有感应电流 解析:不管将金属圆环从哪边拉出磁场,穿过闭合圆环的磁通量都要减少,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原磁通量的减少.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应用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的.B正确,A、C错误.另外在圆环离开磁场后,无磁通量穿过圆环,该种情况无感应电流,故D错误.答案: B 6.如右图所示,使通电导线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以虚线CD为轴逆时针(从左向右看)转动时,A、B两线圈的运动情况是()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内容提要:在当前教学导向与课程标准的一再改下,目前高中物理教学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每一种教学模式均有其特点,本文从探究式教学的实际着手,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现行初中物理课本几经变化后形成了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体,学生交流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新教材。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仍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但现实生活中的教学仍以教师主宰课堂为主,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均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有的时候还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缺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同时现行高考制度也是一个“瓶颈”。但随着改革的进行,这一教学方式必将要实行。以下本人就结合《楞次定律》略谈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进行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流程可分为:创设情景、质疑设问→确定主题、制订计划→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信息、探讨结论→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反馈练习、落实效果。以此为主线组织《楞次定律》的教学案例如下:

创设情景质疑设问创设情景 1、如图所示,当导体棒向左或向右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2、如图所示,当磁铁向上或向下运动时, 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3、如图所示,当原线圈A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电键闭合或断开时;滑线变阻器向左或向右滑动时, 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质疑设问 1、灵敏电流表指针为什么会偏转?指针偏转意味着什么呢? 创设情景质疑设问2、导体向左运动与向右运动(磁铁插入与拔 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与向右滑)时 指针的偏转相同吗?左偏与右偏意味着什 么呢? 3、为何不动的时候电流计的指针不会偏转 呢? ·············· 1:此处现象可用 多媒体演示,激起 学生的兴趣。 2:多鼓励学生提 出问题,多动脑是 探究的主体。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楞次定律练习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 整理制作) 三、楞次定律练习题 、选择题 1.位于载流长直导线近旁的两根平行铁轨 A 和B,与长直导线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上,在铁轨 A 、B上套有两段可以自由滑动的导体CD和EF,如图1所示,若用力使导体EF向右运动,则导体CD 将[ ] A.保持不动 B.向右运动 C.向左运动 D.先向右运动,后向左运动 2.M 和N 是绕在一个环形铁心上的两个线圈,绕法和线路如图a 处断开,然后合向 b 处,在此过程中,通过电阻R2 的电流方向是 A .先由 c 流向d,后又由 c 流向d B.先由 c 流向d,后由 d 流向c C.先由 d 流向c,后又由 d 流向c D.先由 d 流向c,后由 c 流向d 2,现将开关S 从[ ] 落,穿

3.如图 3 所示,闭合矩形线圈abcd 从静止开始竖直下

过一个匀强磁场区域,此磁场区域竖直方向的长度远大于矩形线圈 空气阻力,则 [ ] A .从线圈 dc 边进入磁场到 ab 边穿过出磁场的整个过程,线圈中始终有感应电流 B .从线圈 dc 边进入磁场到 ab 边穿出磁场的整个过程中,有一个阶段线圈的加速 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C .dc 边刚进入磁场时线圈内感应电流的方向, 与 dc 边刚穿出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 向相反 D . dc 边刚进入磁场时线圈内感应电流的大小,与 dc 边刚穿出磁场时感应电流的 大小一定相等 4.在匀强磁场中放一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跟大线圈 M 相接,如图 4 所 示.导轨上放一根导线 ab ,磁感线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欲使 M 所包围的小闭合线圈 N 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则导线的运动可能是 [ ] A .匀速向右运动 B .加速向右运动 C .匀速向左运动 D .加速向左运动 bc 边的长度,不计 5.如图 5 所示,导线框 abcd 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直导线通有恒定电流 I ,当线

第三届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教育教学案例

附: 第三届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课例和随笔获奖名单 一等奖(5篇): 姓名题目单位作品类型李春照学会运用描写横山职高 教学课例 王剑平创景设疑让学生动起来宁国职高教学课例 章静红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泾县职高教育案例 范建平一个学困生转变泾县职高教育案例 徐爱华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机遇及对策周王职高教育教学随笔 二等奖(26篇): 姓名题目单位作品类型 蒋志红我若为王广德二职高教学课例 仇敏神游洛阳广德二职高教学课例 王伟排除犯罪的法律手段广德职校教学课例 吕新春用小故事改编成短剧在职高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案例横山职高教学课例 李玉明邂逅霍金横山职高教学课例 周昌月插接横山职高教学课例 刘文胜综合性学习:感受母爱横山职高教学课例 胡义芳The Great Wall横山职高教学课例 戴长延诱导公式横山职高教学课例 俞小平故意犯罪的过程中的停止形态泾县职高教学课例 贾超如何实现英语阅读课的多重“教”、“学”目标宁国职高教学课例 邹则宏平敷焊技能训练市职教中心教学课例 李先俊蹲踞式跳远宣城二职高教学课例 徐玉霜教育无痕泾县职高教育案例 冯建辉从小小方便袋做起周王职高教育案例 赵非非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广德职校教育教学随笔刘桂林主动发掘职高学生“闪光点”促进教学寒亭职高教育教学随笔舒时彬书山寻美玉学海探骊珠寒亭职高教育教学随笔赵柳琴教海拾贝-我的教学日记寒亭职高教育教学随笔董华由一则故事想到的横山职高教育教学随笔吴崇丽立足文本教学匡正作文时弊横山职高教育教学随笔顾伶俐雁过有痕花开有声泾县职高教育教学随笔揭厚胜让职高生拥有同一片蓝天宁国职高教育教学随笔潘文岚给学生留一道缝隙市职教中心教育教学随笔夏莉丽让诗意在语文课堂缤纷市职教中心教育教学随笔陈文红我在心灵世界漫步周王职高教育教学随笔

“楞次定律”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楞次定律”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楞次定律→讲解例题→课堂训练→课后巩固,按照这样的流程操作,虽然也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楞次定律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但不难看出这种教学模式仍为“师传生受”,学生还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即使学会了,也不能算会学,而且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亦难以得到进一步培养。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营造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笔者结合平时的实践,对本节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即:“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课堂讲练→巩固练习”。这种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引导他们自己获取知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展示情景,提出问题 这一环节,教师要选用最简单的实验装置,最明显的实验现象,先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教师用来作为铺垫的实验现象,然后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另一个问题情景,去激发学生思考。 如图1,a和b都是很轻的铝环,a环是闭合的,b环是断开的。

问题1:当条形磁铁的任一端分别靠近a环和b环时,环中有无感应电流?为什么? 问题2:当条形磁铁的任一端靠近a环和远离a环时,分别看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条形磁铁在靠近或远离a环时,与a环间是“引力”还是“斥力”? 问题3:能否根据“吸引”和“排斥”来判断当条形磁铁的某一端在远离和靠近a环时,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2.讨论猜想,设计实验 这一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 (1)当图1中条形磁铁n极靠近a环时,与a环“排斥”,能根据什么原理判断此时a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2)当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和远离a环时,穿过a环的磁通量是怎样变化的?而在这两种情况下产生出来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能否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如何变化有关?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上册)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单元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改变(平动、转动、直线、曲线、圆周) 参考系: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1)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2)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3)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2、质点:在研究物体时,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物体看成是有质量的点,或者说用一个 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这个点叫做质点。 (1)质点忽略了无关因素和次要因素,是简化出来的理想的、抽象的模型,客观上不存在。 (2)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就能看成质点。 (3)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平动的物体不一定总能看成质点。 (4)某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看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否能被忽略以及要求的精确程度。 3、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例如几秒初,几秒末。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时间坐标轴线段表示时间,第n秒至第n+3秒的时间为3秒(对应于坐标系中的线段) 4、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路程不等于位移大小 (坐标系中的点、线段和曲线的长度) 5、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υ=s/t(方向为位移的方向) 平均速率:为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之比,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粗略描述运动的快慢) 即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t s v t? ? = → ?0 lim)即时速率:即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 【例1】物体M从A运动到B,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D ) A.(v1+v2)/2 B. 2 1 v v?C. 2 1 2 2 2 1 v v v v + + D. 2 1 2 1 2 v v v v + 【例2】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5400米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试求河水的流速为多大? 解析:选水为参考系,小木块是静止的;相对水,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船往返运动的时间相等,各为 1 小时;小桥相对水向上游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小桥向上游运动了位移5400m,时间为2小时。易得水的速度为0.75m/s。 6、平动: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都相同。转动:物体各部分都绕圆心作圆周运动。 7、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v/△t(又叫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a的方 向只与△v的方向相同(即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1)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 (2)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加速度是“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3)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作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仍然减小)。 8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经过1s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那么在这1s内,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6m/s或14m/s) 【例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9、匀速直线运动: t s v=,即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相等.它 是速度为恒矢量的运动,加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 匀速s - t图像为一直线: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速度。 直 线运动直线运动的条件:a、v0共线 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 速度、速率、平均速度 加速度 运动的描述 典型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s=v t ,s-t图,(a=0)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例 自由落体(a=g) 竖直上抛(a=g) v - t图 规律 at v v t + = ,2 02 1 at t v s+ = as v v t 2 2 2= -,t v v s t 2 + =

楞次定律优质课教案

授课人:彭金福时间:2009-12-29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3.课件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指针情况指针摆动方向不同,是因为电流 方向不同。 探究一1.提出问题:怎样确定流入电表的电流方向(老师 给予适当的引导) 2.总结:“十”入“一”出,指针右偏 “一”入“十”出,指针左偏 学生探究:电流表的指针偏方向 与电流进入方向间的关系 探究二1.提出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为什么会不同,遵循 什么规律? 2.确定实验方案,探究感应电流与B 和Φ的变化 的关系 3.解决线圈中电流方向的问题 学生猜想:跟什么因素有关: (1)跟原磁场方向 (2)跟磁通量的变化有关 学生演示实验,完成表格 总结规律1.根据实验表格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提示帮助学生引出中介,当两个物理量之间没有 直接联系时,考虑引入第三者 3.发现“B原——Φ的变化——B感”三者之间的 关系Φ增大时,B原与B感反向 Φ减小时,B原与B感同向 B感反抗Φ的变化 闭合电路磁通量的变化产生感应电流 阻碍产生 感应电流的磁场 1.学生寻找规律,遇到困难 2.找到“中介”,根据图中还涉及到 什么物理量?(奥斯特告诉我们: 电生磁。) 找出中介----感应电流的磁场。 3.概括规律: 课题楞次定律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楞次定律的实质 2.会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方法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探索、归纳、总结的素质和能力2.体验物理研究的基本思路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知道自然规律是可认识的,可利用的辨正唯物主义观点 3.学会欣赏楞次定律的简洁美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总结归纳 教材分析 “楞次定律”这一节研究的是判断感应电动势方向的一般规律,它是通过感应电流的方向来表述的。由于它的内容抽象,涉及到电与磁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因此它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从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入手,质疑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的探究课题,通过探究实验,首先建立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的关系,接着理清闭合电路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闭合电路原磁通量的变化等各变量间的联系,再互动突破以感应电流的磁场作为中间变量来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从磁通量、力和能量三个角度进一步深化对“阻碍”内涵的理解。 教学重点1.楞次定律的实验设计和归纳2.楞次定律应用步骤的总结与使用 教学难点1.楞次定律的实验归纳与实质分析2.楞次定律应用步骤的总结与使用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置情景导 入1.“电生磁”与“磁生电”自然 界中事物变化的对称性。 2.上节课学过磁生电的条件: 学生回答: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N 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