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冲压工艺试题

冲压工艺试题

冲压工艺试题
冲压工艺试题

吉利集团2011年生产制造族群任职资格评定之必备知识考试

试卷

(考试时间:2011年03月日15:00—16:30,90分钟)

公司:部门:姓名:

【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空1分,共30分)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三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A)

A.光亮带

B.毛刺

C.断裂带

D.回弹

2.模具的合理间隙是靠______刃口尺寸及公差来实现。( C )

A.凸模

B.凹模

C.凸模和凹模

3.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______的作用点。(C)

A.最大分力

B.最小分力

C.合力

4、对于冲制小孔的凸模,应考虑其(A)

A 、导向装置

B 、修磨方便

C 、连接强度

5 、材料的塑性好,则反映了弯曲该冲件允许(B)。

A 、回弹量大

B 、变形程度大

C 、相对弯曲半径大

6 、为了避免弯裂,则弯曲线方向与材料纤维方向(A)。

A 、垂直

B 、平行

C 、重合

7、材料(A),则反映该材料弯曲时回弹小。

A 、屈服强度小

B 、弹性模量小

C 、经冷作硬化

8.在模具间隙正常情况下,冲裁变形过程分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 D )

A.弯曲阶段

B.拉深阶段

C.断裂分离阶段

9、对T 形件,为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应采用( C )。

A 、多排

B 、直对排

C 、斜对排

10 、冲裁多孔冲件时,为了降低冲裁力,应采用( A )的方法来实现小设备冲裁大冲件。

A 、阶梯凸模冲裁

B 、斜刃冲裁

C 、加热冲裁

11 、斜刃冲裁比平刃冲裁有_____ C ______ 的优点。

A 、模具制造简单

B 、冲件外形复杂

C 、冲裁力小

12 、为使冲裁过程的顺利进行,将梗塞在凹模内的冲件或废料顺冲裁方向从凹模孔中推出,所需要的力称为( A )。

A 、推料力

B 、卸料力

C 、顶件力

13 、冲制一工件,冲裁力为F ,采用刚性卸料、下出件方式,则总压力为( B )。

A 、冲裁力+ 卸料力

B 、冲裁力+ 推料力

C 、冲裁力+ 卸料力+ 推料力

14 、如果模具的压力中心不通过滑块的中心线,则冲压时滑块会承受偏心载荷,导致导轨和模具导向部分零件( B )。

A 、正常磨损

B 、非正常磨损

C 、初期磨损

15 、冲裁件外形和内形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宜采用( C )。

A 、导板模

B 、级进模

C 、复合模

16 、材料厚度较薄,则条料定位应该采用( C )。

A 、固定挡料销+ 导正销

B 、活动挡料销

C 、侧刃

17 、导板模中,要保证凸、凹模正确配合,主要靠( B )导向。

A 、导筒

B 、导板

C 、导柱、导套

18 、由于级进模的生产效率高,便于操作,但轮廓尺寸大,制造复杂,成本高,所以一般适用于( A )

冲压件的生产。

A 、大批量、小型

B 、小批量、中型

C 、小批量、大型

D 、大批量、大型

19 、为了保证凹模的壁厚强度,条料定位宜采用( A )。

A 、活动挡料销

B 、始用挡料销

C 、固定挡料销

20.汽车覆盖件成形工序多,其中( A )为关键工序。

A、拉深

B、冲裁

C、弯曲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物体的塑性仅仅取决于物体的种类,与变形方式和变形条件无关。(×)

2、坯料拉深时,其凸缘部分因受切向压应力而易产生失稳而起皱。(√ )

3、冲裁间隙过大时,断面将出现二次光亮带。(×)

4、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件的重心。(×)

5、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模具工作行程终了时,上模座的上平面至下模座的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6、冲压弯曲件时,弯曲半径越小,则外层纤维的拉伸越大。(∨)

7、弯曲件的回弹主要是因为弯曲变形程度很大所致。(×)

8、从应力状态来看,窄板弯曲时的应力状态是平面的,而宽板弯曲时的应力状态则是立体的。(∨)

9、拉深过程中,坯料各区的应力与应变是很均匀的。(×)

10、需要多次拉深的零件,在保证必要的表面质量的前提下,应允许内、外表面存在拉深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痕迹。(√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大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冲压工艺过程制定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答:冲压工艺过程制定的一般步骤如下:

(1 )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

(2 )确定冲压件的成形工艺方案;

(3 )确定冲压模具的结构形式;

(4 )选择冲压设备;

(5 )编写冲压工艺文件

2、普通冲裁时,毛刺是如何形成的?

答:毛刺的形成是由于在塑性变形阶段后期,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切入被加工板料一定深度时,刃口正面材料被压缩,刃尖部分处于高静水压应力状态,使微裂纹的起点不会在刃尖处发生,而是在模具侧面距刃尖不远的地方发生,在拉应力的作用下,裂纹加长,材料断裂而产生毛刺。在普通冲裁中毛刺是不可避免的。

3、汽车外板冲压件常见的质量缺陷都有哪些:(至少列举8种)

答:1 裂纹2 缩颈 3 毛刺 4 拉毛 5 划伤 6 压痕7叠料8 波浪9 起皱10 带料、塌边11、外板棱角不光顺12 孔变形13 坑包或麻点14 滑移线(列出八个即得满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大题,共10分)

1?作为一个冲压工艺人员,确定冲压工序的性质、数目与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答:冲压工序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冲压件的结构形状、尺寸精度,同时需要考虑工件的变形性质和具体的生产条件。在一般的情况下,可以.从工件图上直观的确定冲压工序的性质。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对工件图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其工序性质。

冲压工序的数量主要根据工件形状的复杂程度、尺寸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质确定。在具体情况下,还应该考虑生产批量、实际制造模具的能力、冲压设备的条件以及工艺稳定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冲压工序的顺序应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的要求、工序的性质以及材料变形的规律进行安排。

冲压试题库及答案文档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冷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提高,同时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4.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 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5.材料的屈强比小,均匀延伸率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7.翻孔件的变形程度用翻孔系数K 表示,变形程度最大时,口部可能出现开裂8.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双向压缩应力,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失稳起皱 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并且由于采用了极小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IT8-IT6级。 10.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11.落料和冲孔属于分离工序,拉深和弯曲属于成形工序。12.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 14.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变形前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用公式来表示即:ε1+ε2+ε3=0 。 15.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16.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 17.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搭边。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 18.弯曲零件的尺寸与模具工作零件尺寸不一致是由于弯曲回弹而引起的,校正弯曲比自由弯曲时零件的尺寸精度要高。 19.拉深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起皱和开裂 21用于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称为冲压模具。 22冲压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分离工序,一类是变形工序。 23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若外力去除以后,物体并不能完全恢复自己的原有形状和尺寸,称为塑性变形。

冲压工艺模具题目及答案

. . a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考试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 。 A 、光亮带 B 、毛刺 C 、断裂带 2. 弯曲变形区的板料的外区(靠凹模一侧),纵向纤维变形后 。 A. 缩短 B.不变 C .分离 D .伸长 3. 在拉深变形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在凸缘变形区中间有一位置,其 3 1σσ=。在该位 置,用R=0.61R t 作圆,可将凸缘变形区分为两部分,由此圆到凹模洞口处 。 A .∣б1∣>|б3|,|ε1|<|ε3| B .∣б1∣>|б3|,|ε1|>|ε3| C .∣б1∣<|б3|,|ε1|<|ε3| D .∣б1∣<|б3|,|ε1|>|ε3| 4. 侧刃与导正销共同使用时,侧刃的长度应 ______步距。 A 、≥ B 、≤ C 、> D 、< 5. 为了保证条料定位精度,使用侧刃定距的级进模可采用 ______。 A 、矩形侧刃 B 、成型侧刃 C 、尖角侧刃 6. 为了避免弯裂,则弯曲线方向与材料纤维方向 _____。

A 、垂直 B 、平行 C 、重合 7.不对称的弯曲件,弯曲时应注意____。 A 、防止回弹 B 、防止偏移 C 、防止弯裂 8.拉深过程中,坯料的凸缘部分为_____。 A、传力区 B、变形区 C、非变形区 9.当任意两相邻阶梯直径之比( )都不小于相应的圆筒形的极限拉深系数时,其拉深方法是。 A、由小阶梯到大阶梯依次拉出 B、由大阶梯到小阶梯依次拉出 C、先拉两头,后拉中间各阶梯 10.点的主应变状态图有。 A.三种B.九种C.六种 D. 四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由于级进模的生产效率高,便于操作,但轮廓尺寸大,制造复杂,成本高,所以一般适用于______冲压件的生产。 A 、大批量 B 、小批量 C 、大型 D 、中小型 ——第页—— 2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简答)

1、冲裁:是使板料沿封闭曲线相互分离的工序。 2、连续模:又称级进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依一定顺序在同一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 3、起皱:在拉深时凸缘变形区内的材料受到压应力的作用后,凸缘部分特别是凸缘外边部分的材料可能会失稳而沿切向形成高低不 平的皱折,这种现象叫起皱。 4、复合模:在模具的一个工作位置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称为复合模。 5、压力中心:冲裁力合力的作用点称为压力中心。 6、带料连续拉深:在一副模具上使用带料进行连续拉深,完成单工序生产需多副模具才能完成的拉深加工称为带料连续拉深。 1、弯曲的变形程度用什么来表示?为什么可用它来表示?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弯曲的变形程度用弯曲系数k来表示,k= r/t。 r越小,t越大,k越小。而板料外侧伸长率δ:δ=1/(2k+1); k越小,δ越大。δ超过临界值,外侧发生开裂。最小相对弯曲半径:会造成外侧开裂的相对弯曲半径(弯曲系数)r/t。 其影响因素: ⑴材料塑性:材料塑性好,能承受的变形量大,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⑵材料的纤维方向:弯曲线与纤维方向垂直,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⑶弯曲角:弯曲角增大,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⑷板材表面质量:质量越好,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17.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原因有哪些? 答:(1)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2)板料的相对厚度t/D (3)摩擦与润滑条件(4)模具的几何参数 除此之外还有拉深方法,拉深次数,拉深速度,拉深件形状等。 2、写出拉深变形时筒形件底部圆角处的应力、应变,可能产生的失效形式和预防措施。 答:底部圆角部分:径向拉应力ζ 1;切向拉应力ζ 3 ;厚向压应力ζ 2 。在拉、压 应力作用下,径向产生拉应变,厚向产生压应变,底部圆角变薄。 此处,材料厚度最小,抗拉强度最低(加工硬化最小),两拉一压的应力状态,成为最薄弱部分,筒壁与凸模圆角相接处容易破裂,即开裂。 防止措施:①控制合理的变形程度; ②选用合理的凸、凹模间隙及圆角半径; ③采用中间退火,消除加工硬化; ④合理润滑。

冲压试题库与答案

1.冷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提高,同时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4.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5.材料的屈强比小,均匀延伸率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7.翻孔件的变形程度用翻孔系数K表示,变形程度最大时,口部可能出现开裂8.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双向压缩应力,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失稳起皱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并且由于采用了极小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IT8-IT6级。 10.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11.落料和冲孔属于分离工序,拉深和弯曲属于成形工序。 12.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 13.压力机的标称压力是指滑块在离下止点前某一特定位置时,滑块上所容许承受的最大作用力。14.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变形前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

用公式来表示即:ε1+ε2+ε3=0。 15.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16.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 17.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搭边。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 18.弯曲零件的尺寸与模具工作零件尺寸不一致是由于弯曲回弹而引起的,校正弯曲比自由弯曲时零件的尺寸精度要高。 19.拉深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起皱和开裂 20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被冲材料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之产生分离和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要形状和尺寸的零件(也称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21用于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称为冲压模具。 22冲压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分离工序,一类是变形工序。 23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若外力去除以后,物体并不能完全恢复自己的原有形状和尺寸,称为塑性变形。 24变形温度对金属的塑性有重大影响。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变形抗力降低。 25以主应力表示点的应力状态称为主应力状态,表示主应力个数及其符号的简图称为主应力图。 26塑性变形时的体积不变定律用公式来表示为:ε1+ε2+ε3=0。

冲压工艺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冷冲压生产常用的材料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 2、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如果外力取消后,物体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这种变形称为塑性 变形。 3.从广义来说,利用冲模使材料相互之间分离的工序叫冲裁。它包括冲孔、落料、切断、修边、等工 序。但一般来说,冲裁工艺主要是指冲孔和落料工序。 4.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毛刺四个部分组成 5、减小塌角、毛刺和翘曲的主要方法有:尽可能采用合理间隙的下限值保持模具刃口的锋利、合理选择塔边值 、采用压料板和顶板等措施。 6.冲裁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不仅对冲裁件的质量有极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影响模具寿命、冲裁力、卸 料力和推件力等。 7.所选间隙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冲裁件的断面和尺寸精度。 8.间隙过小,模具寿命会缩短,采用较大的间隙,可延长模具寿命。 凸、凹模分别加工的优点是凸、凹模具有互换性,制造周期短,便于成批生产。其缺点是模具制造 公差小、模具制造困难、成本较高。 9 ?材料的利用率是指冲裁件实际面积与板料面积之比,它是衡量合理利用材料的指标。 将板料、型材、管材或棒料等弯成一定角度、一定曲率,形成一定形状的零件的冲压方法称为弯曲。 10、弯曲变形区内应变等于零的金属层称为应变中性层。 11、板料塑性弯曲的变形特点是:( 1 )中性层内移( 2 )变形区板料的厚度变薄( 3 )变形区板料长

度增加( 4 )对于细长的板料,纵向产生翘曲,对于窄板,剖面产生畸变。 12、拉深是是利用拉深模将平板毛坯压制成开口空心件或将开口空心件进一步变形的冲压工艺。 13、拉深系数 m 是拉深后的工件直径和拉深前的毛坯直径的比值, m 越小,则变形程度越大。 14、拉深时,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是拉深工艺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 15、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大,允许的极限拉深系数可减小,但过大的圆角半径会使板料悬空面积增大,容易产 生失稳起皱。 16、对于大中型和精度要求高的冲压件,冲压时一般选用闭式压力机。 17、对于大中型或较复杂的拉深件,常采用双动拉深压力机 18、其它冲压成形是指除了弯曲和拉深以外的冲压成形工序。包括胀形、翻边、缩口、旋压和校形等冲压工序。 19、成形工序中,胀形和翻孔属于伸长类成形,成形极限主要受变形区内过大的拉应力而破裂的限制。缩口和外缘翻凸边属于压缩类成形,成形极限主要受变形区过大的压应力而失稳的限制。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体的塑性仅仅取决于物体的种类,与变形方式和变形条件无关。(×) 2、冲裁间隙过大时,断面将出现二次光亮带。(×) 3、冲裁件的塑性差,则断面上毛面和塌角的比例大。(×) 4、金属的柔软性好,则表示其塑性 好。(×) 5、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件的重心。(×) 6、冲裁规则形状的冲件时,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裁件的几何中心。(×) 7、在级进模中,落料或切断工步一般安排在最后工位上。(∨) 8、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模具工作行程终了时,上模座的上平面至下模座的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9、板料的弯曲半径与其厚度的比值称为最小弯曲半径。(×)

冲压工艺学试卷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试题 第1页(共4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试题 第2页(共4页)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1、冷冲压加工可以分为 和 2、普通曲柄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 位置时,滑块底面到 之间的距离。 3、模具的闭合高度是指冲模处于闭合状态时,模具 至 之间的距离。 4、落料凹模在上模的叫 复合模,而落料凹模在下模的叫 复合模。 5、侧刃常被用于定距精度和生产效率要求高的 中,其作用是控制条料进给方向上的 。 6、弯曲变形程度用 表示。 7、拉深变形程度用 表示。拉深系数 ,说明拉深变形程度 。 8、材料弯曲时,以中性层为界,内层材料长度 ,宽度应 ;外层材料长度 ,宽度应 。 9、冲裁间隙是指 刃口横向尺寸的差值,,通常用 表示。其值可为正,也可为负,但在普通冲裁模中均为 。 10、塑料模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约为塑件总公差的_ ____ 至 _ ____ 较合适? 11、塑料模具的导向机构主要有_____ ________导向和_____________定位两种类型。 12、塑料模失效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次性放电的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等几个连续的阶段。 二、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 ,错误的画“?” ) 1、冲模中凸模与凸模固定板的配合常采用H7/n6或H7/m6。( ) 2、曲柄冲床滑块允许的最大压力是随着行程位置不同而不同。( ) 3、搭边值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 ) 4、固定凸模时,低熔点合金浇注法是利用低熔点合金冷却时收缩的原理。( ) 5、斜刃比平刃的冲裁力大。 ( ) 6、在降低冲裁力的诸多措施中,采用阶梯布置的凸模时,为了保护小凸模,应使小凸模比大凸模低一些。( ) 7、弯曲件的弯曲半径小于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时会弯裂。( ) 8、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凸模圆角不同,弯曲后凸模圆角半径小的回弹较小。( ) 9、弯曲件的中性层一定位于工件1/2料厚位置。( ) 10、拉深时压边力的作用是防止拉深过程中毛坯的拉裂。( ) 11、一般情况下,从拉深变形的特点考虑,拉深模的凹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应比凸模 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小些。( ) 12、为了便于塑件脱模,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在开模时留在定模上。( ) 13、塑料模的模脚(垫块)是用来调节模具总高度以适应成型设备上模具安装空间对模具总高度的要求。( ) 14、潜伏式浇口是点浇口变化而来的,浇口因常设在塑件侧面的较隐蔽部位而不影响塑件外观。( ) 15、浇口的位置应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以利于熔体填充及补料。( ) 16、主流道凹球面半径比注射机喷嘴球面半径大(1~2)mm 。( ) 三、看图回答问题。(15分) 1、写出图示模具的名称。(1分) 2、标出图中件号的零件名称。(10分) 3、凸模上开排气孔的作用是什么?(4分) 模具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试卷B 卷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试卷1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模具沿封闭的轮廓线冲切板料,冲下的部分是工件的冲裁工艺叫【 】 A.落料 B .冲孔 C .切断 D .剖切 2.如图所示冲压变形区划分示意图,A 为变形区,B 为已变形区,a)图为 【 】 题2图 A.胀形工艺 B .缩口工艺 C .翻边工艺 D .拉深工艺 3. 在冲压过程中,需要最小变形力区是个相对的弱区,材料变形时,首先变形区为 【 】 A.已变形区 B .强区 C .传力区 D .弱区 4. 设计落料模时,设计基准应选择【 】 A.凸模 B.凹模固定板 C .凹模 D .凸凹模 5.弯曲变形区的板料的外区(靠凹模一侧),纵向纤维变形后 【 】 A. 缩短 B.不变 C .分离 D .伸长 6.由于覆盖件形状比较复杂,拉深往往采用【 】 A. 多次拉深 B. 一次拉深 C. 拉深弯曲复合 D. 落料拉深复合 7.在拉深变形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在凸缘变形区中间有一位置,其 3 1σσ=。在该位置,用 R=0.61R t 作圆,可将凸缘变形区分为两部分,由此圆到凹模洞口处【 】 A .∣б1∣>|б3|,|ε1|<|ε3| B .∣б1∣>|б3|,|ε1|>|ε3| C .∣б1∣<|б3|,|ε1|<|ε3| D .∣б1∣<|б3|,|ε1|>|ε3| 8.在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具冲压时,条料的精确定位主要依靠 【 】 A. 送料装置 B. 导正销 C. 导料钉 D.导料板 9.如图所示的阶梯形零件,当材料相对厚度t/D ×100>1,且阶梯之间的直径之差和零件的高度较小时,可一次拉深成形的条件是【 】 A.(h 1+h 2+h 3/d n )≥h /d n B. (h 1+h 2+h 3/d n )≤h /d n C. (h 1+h 2+h 3/d n )>h /d n D. (h 1+h 2+h 3/d n )≠h /d n 10.冲压工艺过程卡是用于指导 工艺过程的依据。【 】 A. 冲压工艺制定 B. 冲模电加工 C. 冲压生产 D.冲压模具制造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采用弹压卸料板的普通冲裁模具,弹压卸料板具有 作用。【 】 A.压料 B.导料 C.顶料 D.卸料 2. 当弯曲变形程度较大(r /t <5)时,变形区的应力和应变状态为立体塑性弯曲应力应变状态。在宽板(B/t >3)弯曲时,弯曲变形区内侧的应力应变状态为 【 】 A. B. C . D . 3.圆筒形制件在拉深成形时,一般是底部厚度略有变簿,且筒壁从下向上逐渐【 】 A.厚度增厚 B. 厚度减簿 C .硬度增加 D .硬度减少 4.以下工序不属于伸长类变形的是 【 】 A. 内孔翻边 B. 缩口 C. 胀形 D. 弯曲内侧变形 5. 拉深时,要求拉深件的材料应具有 【 】 、 A. 小的的板厚方向性系数 B. 低的屈强比 C. 良好塑性 D. 高的屈强比 6.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在送料时,控制送料进距和初定位常选用【 】 A. 侧刃 B. 自动送料机构 C. 始用挡销 D. 导正销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试卷B卷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模具沿封闭的轮廓线冲切板料,冲下的部分是工件的冲裁工艺叫【】 A.落料 B.冲孔 C.切断 D.剖切 2.如图所示冲压变形区划分示意图,A为变形区,B为已变形区,a)图为 【】 题2图 A.胀形工艺 B.缩口工艺 C.翻边工艺 D.拉深工艺 3. 在冲压过程中,需要最小变形力区是个相对的弱区,材料变形时,首先变形区为 【】 A.已变形区 B.强区 C.传力区 D.弱区4.设计落料模时,设计基准应选择【】 A.凸模 B.凹模固定板 C.凹模 D.凸凹模 5.弯曲变形区的板料的外区(靠凹模一侧),纵向纤维变形后【】 A. 缩短 B.不变 C.分离 D.伸长 6.由于覆盖件形状比较复杂,拉深往往采用【】 A. 多次拉深 B. 一次拉深 C. 拉深弯曲复合 D. 落料拉深复合 7.在拉深变形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在凸缘变形区中间有一位置,其3 1σ σ= 。在该位置,用R=作圆,可将凸缘变形区分为两部分,由此圆到凹模洞口处【】 A.∣б1∣>|б3|,|ε1|<|ε3| B.∣б1∣>|б3|,|ε1|>|ε3| C.∣б1∣<|б3|,|ε1|<|ε3| D.∣б1∣<|б3|,|ε1|>|ε3| 8.在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具冲压时,条料的精确定位主要依靠【】 A. 送料装置 B. 导正销 C. 导料钉 D.导料板 9.如图所示的阶梯形零件,当材料相对厚度t/D×100>1,且阶梯之间的直径之差和零件的高度较小时,可一次拉深成形的条件是【】

A.(h 1+h 2+h 3/d n )≥h /d n B. (h 1+h 2+h 3/d n )≤h /d n C. (h 1+h 2+h 3/d n )>h /d n D. (h 1+h 2+h 3/d n )≠h /d n 10 .冲压工艺过程卡是用于指导 工艺过程的依据。【 】 A. 冲压工艺制定 B. 冲模电加工 C. 冲压生产 D.冲压模具制造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采用弹压卸料板的普通冲裁模具,弹压卸料板具有 作用。【 】 A.压料 B.导料 C.顶料 D.卸料 2. 当弯曲变形程度较大(r /t <5)时,变形区的应力和应变状态为立体塑性弯曲应力应变状态。在宽板(B/t >3)弯曲时,弯曲变形区内侧的应力应变状态为 【 】 A. B. C . D . 3.圆筒形制件在拉深成形时,一般是底部厚度略有变簿,且筒壁从下向上逐渐【 】 A.厚度增厚 B. 厚度减簿 C .硬度增加 D .硬度减少 4.以下工序不属于伸长类变形的是 【 】 A. 内孔翻边 B. 缩口 C. 胀形 D. 弯曲内侧变形 5. 拉深时,要求拉深件的材料应具有 【 】 、 A. 小的的板厚方向性系数 B. 低的屈强比 C. 良好塑性 D. 高的屈强比 6.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在送料时,控制送料进距和初定位常选用【 】 A. 侧刃 B. 自动送料机构 C. 始用挡销 D. 导正销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 1.胀形变形主要是由材料 方向的减薄量支持板面方向的 而完成的。 2.冲压加工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 ,对放置在模里的板料施加 ,使板料在模 具里产生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 3.导正销通常与挡料销或侧刃配合使用在级进模中,以减小 误差,保证孔与 的相 对位置尺寸要求。 4.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是指在保证毛坯弯曲时外表面不发生开裂的条件下,弯曲件内表面能够弯 成的 与 的比值,用r min /t 来表示。 5.V 形件弯曲模,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是由调节 高度来控制。对于U 形件弯曲模,则 必须选择适当的 。 6.在拉深过程中,毛坯受凸模拉深力的作用,在凸缘毛坯的径向产生 ,切向产 生 。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凸缘变形区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并不断被拉入凹模内形成 筒形拉深件。 7.金属塑性变形时物体主要是发生形状的改变,体积变化 ,其表达式可成 。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A卷及答案

A、凹模 B、凸模 C、凸凹模

4、下列工序中属于成形工序的是( C ) A、落料 B、拉深 C、冲孔 5、复合模的分类是根据落料凹模的安装位置来确定的, 落料凹模安装在上模称为( C ) A、正装式复合模 B、连续模 C、倒装式复合式 6、导正销与凸模的配合为:(A ) A、H7/h6 B、H7/f6 C、H7/k6 7、弯曲角度?越小(或中心角越大)回弹积累越大回弹也( B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8、为保证压力机和模具正常工作,模具的压力中心应与压力机的压力中心(A ) A、重合 B、不重合 C 、偏离 9、冲裁模采用始用挡料销是为了提高材料的( C ) A、强度 B、塑性 C、利用率 10.拉深系数m一般取值为。(A ) A、<1 B、>1 C、<0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板料落料件尺寸等于凹模刃口尺寸,冲孔时孔的尺寸等于凸模刃口尺寸。(√) 2、板料冲裁时凸、凹模间隙过大时落料件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孔时孔的尺寸大于凸 模尺寸,(√) 3、滚珠导向是一种无间隙导向精度高,寿命长(√) 4、板料弯曲时在中性层以外区域纤维受压缩变短;中性层以内区域纤维受拉伸而伸长。 (×) 5、板料弯制U形件时,凸、凹模的间隙越大工件回弹越小。(×) 6、冲裁模的凹模在下模,凸模在上模的称为倒装模(×) 7、板料弯曲时相对弯曲半径r/t越小,其变形程度就越大越容易产生裂纹。(√) 8、相对弯曲半径r/t越大,回弹越大。(√) 9、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冲裁模称为复合模。(×) 10、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中、依次在几个不同的位置上,同时完成多道工序的冲模称为 复合模。(×)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5小题, 15分) 1、拉深系数:以拉深前后的坯料直径之比来表示。 2、单工序冲裁模:指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冲裁模。 3、搭边:排样时冲裁件之间以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废料。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及答案

<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冷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 2 ?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 ?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弓I起材料性能的变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提高,同时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4 ?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 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5 ?材料的屈强比小,均匀延伸率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6 ?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区域。 7 ?翻孔件的变形程度用翻孔系数K 表示,变形程度最大时,口部可能岀现开裂 8 ?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双向压缩应力,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失稳起皱 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并且由于采用了极小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 IT8-IT6 级。 10 ?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11 ?落料和冲孔属于分离工序,拉深和弯曲属于成形工序。 12 ?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 降低。 15 ?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 16 ?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 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 14 ?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变形前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用公式来表示即: 17 ?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 18 ?弯曲零件的尺寸与模具工作零件尺寸不一致是由于 搭边。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 弯曲回弹而引起的,校正弯曲比自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试卷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试卷

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期末试卷(A) 一、填空题:20分(每空格1分) 1、冲裁工序主要包括落料和冲孔。 2、宽板弯曲变形属于单向应力状态,拉深 变形是三向应力状态。 3、弹压卸料板具有压料和卸料的双重 作用。 4、材料的塑性越好,塑性变形的稳定性越 强,许可的最小弯曲半径就越小。5、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 裂带、毛刺四个部分组成。 6、冲裁工件的校平模具主要有平面模 和齿形模两种。 7、筒形件拉深过程中,凸缘部分的切向压应力 使凸缘材料易产生起皱,主要防止 措施:采用压料圈和施加大小合适 的压料力。 8、根据材料的合理利用情况,条料排样法可分 为有废料排样、少废料排样和无废料 排样。 二、单项选择题:28分(每小题2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 1、拉深后坯料的径向尺寸(),切向尺寸( A )。 A、增大减小 B、增大增大 C、减小增大 2、有凸缘筒形件拉深、其中( A )对拉深系数影响最大。

A 、凸缘相对直径 B 、相对高度 C 、相对圆角半径 3、以下工序不属于伸长类变形的是( B ) A 、内孔翻边 B 、 缩口 C 、胀形 4、圆筒形制件在拉深成形时,一般是底部厚度 略有变簿,且筒壁从下向上逐渐( A ) A 、厚度增厚 B 、厚度减簿 C 、硬度减少 5、为使冲裁过程的顺利进行,将梗塞在凹模内 的冲件或废料顺冲裁方向从凹模孔中推出,所需要的力称为( C )。 A 、推料力 B 、斜料力 C 、顶件力 6、点的主应力状态图有( C )种。 A 、3种 B 、6种 C 、9种 7、分开加工的凸模、凹模,为了保证凸模与凹 模的冲裁间隙,它们的制造公差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B )。 A 、Z Z d p min max -≥+δδ B 、Z Z d p min max -≤+δδ C 、Z Z d p min max -=+δδ 8、弯曲件为( B ),无需考虑设计凸、凹模的间隙。 A 、π形 B 、V 形 C 、U 形 9、为保证弯曲可靠进行,二次弯曲间应采用( B )处理。 A 、淬火 B 、回火 C 、退火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试卷修订稿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试卷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期末试卷(A) 一、填空题:20分(每空格1分) 1、冲裁工序主要包括落料和冲孔。 2、宽板弯曲变形属于单向应力状态,拉深变形是三向应力状态。 3、弹压卸料板具有压料和卸料的双重作用。 4、材料的塑性越好,塑性变形的稳定性越强,许可的最小弯曲半径就越 小。 5、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毛刺四个部分组成。 6、冲裁工件的校平模具主要有平面模和齿形模两种。 7、筒形件拉深过程中,凸缘部分的切向压应力使凸缘材料易产生起 皱,主要防止措施:采用压料圈和施加大小合适的压料力。 8、根据材料的合理利用情况,条料排样法可分为有废料排样、少废料排样 和无废料排样。 二、单项选择题:28分(每小题2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 1、拉深后坯料的径向尺寸(),切向尺寸( A )。 A、增大减小 B、增大增大 C、减小增大 2、有凸缘筒形件拉深、其中( A )对拉深系数影响最大。 A、凸缘相对直径 B、相对高度 C、相对圆角半径 3、以下工序不属于伸长类变形的是( B ) A、内孔翻边 B、缩口 C、胀形 4、圆筒形制件在拉深成形时,一般是底部厚度略有变簿,且筒壁从下向上逐渐 ( A ) A、厚度增厚 B、厚度减簿 C、硬度减少 5、为使冲裁过程的顺利进行,将梗塞在凹模内的冲件或废料顺冲裁方向从凹模 孔中推出,所需要的力称为( C )。 A、推料力 B、斜料力 C、顶件力 6、点的主应力状态图有( C )种。 A、3种 B、6种 C、9种 7、分开加工的凸模、凹模,为了保证凸模与凹模的冲裁间隙,它们的制造公差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B )。 A、 Z Z d p min max - ≥ +δ δ B、 Z Z d p min max - ≤ +δ δ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复习课程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1答案 一、填空题(50分) 1.冷冲模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冲 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4) 2.冲压加工获得的零件一般无需进行(机械)加工,因而是一种节省原材料、节省能耗 的少、无(废料)的加工方法。(2) 3.性变形的物体体积保持不变,其表达式可写成ε1+ε2+ε3=0。(2) 4.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包括(形状冻结性)和(贴模性)两部分内容。(2) 5、材料的应力状态中,压应力的成分(愈大),拉应力的成分(愈小),愈有利于材料塑性的发挥。(2) 6、用的金属材料在冷塑性变形时,随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强度指标均(提高),硬 度也(提高),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3) 7、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毛刺区)四个部分组成。(4) 8、裁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的三个阶 段。(3) 10、在设计模具时,对尺寸精度、断面垂直度要求高的工件,应选用(较小)的间隙值; 对于断面垂直度与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以提高模具寿命为主,应选用(较 大)的间隙值。(2) 11、孔时,因工件的小端尺寸与凸模尺寸一致,应先确定凸模尺寸,即以凸模尺寸为基 础,为保证凸模磨损到一定程度仍能冲出合格的零件,故从孔凸模基本尺寸应取 (在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附近),而冲孔凹模基本尺寸则按凸模基本尺寸(加上最小初始双面间隙)。(2) 12、凸、凹模分别加工的优点是凸、凹模具有(互换性),制造周期(短),便于(维 修)。其缺点是(制造公差)小,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应符合(δp+δd≤△Z) 的条件。(5) 13、搭边是一种(工艺)废料,但它可以补偿(定位)误差和(板料宽度)误差,确保 制件合格;搭边还可(提高条料的刚性),提高生产率;此外还可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的毛刺被(拉入模具间隙),从而提高模具寿命。(5) 14、为了实现小设备冲裁大工件或使冲裁过程平稳以减少压力机的震动,常用(阶梯凸 模冲裁)法、(斜刃冲裁)和(加热冲裁)法来降低冲裁力。(3) 15、导料销导正定位多用于(单工序模)和(复合模)中,而导正销通常与(侧刃), 也可与(挡料销)配合使用。(3) 16、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侧面毛刺大的工件,应(先去除毛刺);当毛刺 较小时,也可以使有毛刺的一面处于(弯曲件的内侧),以免产生应力集中而开 裂。(2) 17、在弯曲变形区内,内层纤维切向受(压缩)应变,外层纤维切向受(拉伸)应变, 而中性层(保持不变)。(3) 18、弯曲件需多次弯曲时,弯曲次序一般是先弯(外角),后弯(内角);前次弯曲应 考虑后次弯曲有可靠的(定位),后次弯曲不能影响前次已成形的形状。(3) 三、简答题(20分) 1、什么是冲裁间隙?冲裁间隙与冲裁件的断面质量有什么关系?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新编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 题及答案新编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1答案 一、填空题(50分) 1.冷冲模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冲件的一 种压力加工方法。(4) 2.冲压加工获得的零件一般无需进行(机械)加工,因而是一种节省原材料、节省能耗的少、 无(废料)的加工方法。(2) 3.性变形的物体体积保持不变,其表达式可写成ε1+ε2+ε3=0。(2) 4.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包括(形状冻结性)和(贴模性)两部分内容。(2) 5、材料的应力状态中,压应力的成分(愈大),拉应力的成分(愈小),愈有利于材料塑性的发挥。(2) 6、用的金属材料在冷塑性变形时,随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强度指标均(提高),硬度也(提 高),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3) 7、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毛刺区)四个部分组成。(4) 8、裁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的三个阶段。(3) 10、在设计模具时,对尺寸精度、断面垂直度要求高的工件,应选用(较小)的间隙值;对于断 面垂直度与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以提高模具寿命为主,应选用(较大)的间隙值。(2) 11、孔时,因工件的小端尺寸与凸模尺寸一致,应先确定凸模尺寸,即以凸模尺寸为基础,为 保证凸模磨损到一定程度仍能冲出合格的零件,故从孔凸模基本尺寸应取(在制件的最大 极限尺寸附近),而冲孔凹模基本尺寸则按凸模基本尺寸(加上最小初始双面间隙)。(2) 12、凸、凹模分别加工的优点是凸、凹模具有(互换性),制造周期(短),便于(维修)。 其缺点是(制造公差)小,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应符合(δp+δd≤△Z)的条件。(5)13、搭边是一种(工艺)废料,但它可以补偿(定位)误差和(板料宽度)误差,确保制件合 格;搭边还可(提高条料的刚性),提高生产率;此外还可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的毛刺被 (拉入模具间隙),从而提高模具寿命。(5) 14、为了实现小设备冲裁大工件或使冲裁过程平稳以减少压力机的震动,常用(阶梯凸模冲 裁)法、(斜刃冲裁)和(加热冲裁)法来降低冲裁力。(3) 15、导料销导正定位多用于(单工序模)和(复合模)中,而导正销通常与(侧刃),也可与 (挡料销)配合使用。(3) 16、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侧面毛刺大的工件,应(先去除毛刺);当毛刺较小 时,也可以使有毛刺的一面处于(弯曲件的内侧),以免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2) 17、在弯曲变形区内,内层纤维切向受(压缩)应变,外层纤维切向受(拉伸)应变,而中性 层(保持不变)。(3) 18、弯曲件需多次弯曲时,弯曲次序一般是先弯(外角),后弯(内角);前次弯曲应考虑后 次弯曲有可靠的(定位),后次弯曲不能影响前次已成形的形状。(3)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上V,错误的划上╳(20分) 1、物体的塑性仅仅决定于物体的种类,与变形方式和变形种类无关。(╳) 2、材料的塑性是物质一种不变的性质。(╳) 3、物体受三向等拉应力时,坯料不会产生任何塑性变形。( V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答案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0 至2011 学年第一学期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卷(A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考试时间:100 分钟共 3 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高速自动冲压成形时,生产效率可达到每分钟(C)。 A、几十件; B、几百件;C,几千件;D、几万件 2、压力机的型号是JA31-250,压力机的公称压力为(B) A、31KN; B、250KN; C、2500KN; D、以上都不是 3、冲裁模的凸、凹模间隙增大时,冲裁力会(C) A、增大; B、减小; C、没影响; D、不能确定 4、冲裁件的端面粗糙度Ra一般可达到(D,最高达6.3μm): A、小于1.6μm; B、小于6.3μm; C、3.2—12.5μm; D、大于12.5μm 5、材料的塑性越好,材料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A ) A、越小; B、越大; C、没影响; D、不确定。 6、弯曲U形件时,凸、凹模之间隙值越大,回弹角(B); A、越小; B、越大; C、没影响; D、不确定。 7、加工一个弯曲件,要做一套弯曲模,一套落料模,制造顺序一般是(B): A、先做好落料模,后做弯曲模; B、先做好弯曲模,试模确定坯料尺寸后再做落料模; C、先后顺序没什么影响; D、不能确定。 8、下列材料中,属于高度硬化的材料是() A、08; B、10; C、黄铜; D、不锈钢。 9、影响材料拉深系数的主要因素是() A、板料的相对厚度t/D(%); B、凹模的圆角半径; C、模具的润滑情况; D、凸、凹模之间的间隙。 10、拉深件使用压边圈与不使用压边圈相比,材料的拉深系数会():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确定。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 (√)1、冷冲压零件在形状、和尺寸精度方面的互换性较好,可以满足一般装配和使用要求。(√)2、冲裁模的凹模,在热处理后的硬度应稍高于凸模的硬度。 (√)3、当冲裁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材料厚度时,称为小孔冲模。 (×)4、要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主要应从减小结构废料着手。 (×)5、板料发生弯曲变形时,相对弯曲半径越小,表示板料的弯曲变形程度越小。(×)6、板料发生弯曲变形时,材料的屈服点越大,弯曲时回弹越小。 ()7、弯曲模的凸、凹模间隙不对称时,容易导致偏移现象。 (√)8、板料拉深时,起皱首先在凸缘外缘出现。 (√)9、拉深件的筒壁部与凸模圆角相切处,是拉深件的“危险断面”。 ()10、拉深件的总的拉深系数大于材料的拉深系数时,拉深件不可以一次拉出。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在冲压模中弹性压边装置有3类,分别是橡胶压边装置, 弹簧压边装置和气垫压边装置。 2, 冲压模模架有6种基本形式, 写出四例: a对角导柱式模架, b 后侧导柱式模架, c 中间导柱式模架, d 四角导柱式模架, 3, 常用刚性模柄有4形式:整体式模柄; 压入式模柄; 旋入式模柄; 带凸缘 式模柄..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方案试题答案

填空题 1.冷冲模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冲 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2.冲压加工获得的零件一般无需进行<机械)加工,因而是一种节省原材料、节省能耗的 少、无<废料)的加工方法。 3.性变形的物体体积保持不变,其表达式可写成ε1+ε2+ε3=0。 4.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包括<形状冻结性)和<贴模性)两部分内容。 5、材料的应力状态中,压应力的成分<愈大),拉应力的成分<愈小),愈有利于材料塑性的发挥。 6、用的金属材料在冷塑性变形时,随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强度指标均<提高),硬度 也<提高),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7、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毛刺区)四个部分组成。 8、裁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的三个阶 段。 10、在设计模具时,对尺寸精度、断面垂直度要求高的工件,应选用<较小)的间隙值;对 于断面垂直度与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以提高模具寿命为主,应选用<较大)的间隙值。 11、孔时,因工件的小端尺寸与凸模尺寸一致,应先确定凸模尺寸,即以凸模尺寸为基 础,为保证凸模磨损到一定程度仍能冲出合格的零件,故从孔凸模基本尺寸应取<在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附近),而冲孔凹模基本尺寸则按凸模基本尺寸<加上最小初始双面间隙)。 12、凸、凹模分别加工的优点是凸、凹模具有<互换性),制造周期<短),便于<维 修)。其缺点是<制造公差)小,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应符合<δp+δd≤△Z)的条件。 13、搭边是一种<工艺)废料,但它可以补偿<定位)误差和<板料宽度)误差,确保制 件合格;搭边还可<提高条料的刚性),提高生产率;此外还可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的毛刺被<拉入模具间隙),从而提高模具寿命。 14、为了实现小设备冲裁大工件或使冲裁过程平稳以减少压力机的震动,常用<阶梯凸 模冲裁)法、<斜刃冲裁)和<加热冲裁)法来降低冲裁力。 15、导料销导正定位多用于<单工序模)和<复合模)中,而导正销通常与<侧刃),也 可与<挡料销)配合使用。 16、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侧面毛刺大的工件,应<先去除毛刺);当毛刺 较小时,也可以使有毛刺的一面处于<弯曲件的内侧),以免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 17、在弯曲变形区内,内层纤维切向受<压缩)应变,外层纤维切向受<拉伸)应变,而 中性层<保持不变)。 18、弯曲件需多次弯曲时,弯曲次序一般是先弯<外角),后弯<内角);前次弯曲应考 虑后次弯曲有可靠的<定位),后次弯曲不能影响前次已成形的形状。 19、在冲压工艺中,有时也采用加热成形方法,加热的目的是 <提高塑性),增加材 料在一次成型中所能达到的变形程度;<降低变形抗力)提高工件的成形准确度。 20、材料对各种冲压加工方法的适应能力称为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 21、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毛刺)四个部分组成。 22、当间隙值较大时,冲裁后因材料的弹性回复使<落料件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孔 件的孔径(大于凸模尺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