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百里杜鹃煤矿采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方法探讨

贵州百里杜鹃煤矿采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方法探讨

贵州百里杜鹃煤矿采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方法探讨
贵州百里杜鹃煤矿采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方法探讨

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总结

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总结 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总结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总结 根据20xx年评审专家评审意见和建议,现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一、第一章前言存在的问题: 1、方案应补充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概况,即调查工作实物工作量多少,如边坡调查、水质调查等。 2、编制依据中补充264、561号文件。 3、《方案》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年限未超过10年的,适用年限为治理恢复年限,超过10年才进行修编。 4、方案正文以矿山业主的口吻编制。二、第二章矿山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 1、在“2.1.5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建议补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等情况。 2、应该说明矿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已开采矿山现状工程要有图件内容表示,现有采矿、选矿工艺也要说明清楚。 3、较大的矿山每一个探矿特别是采矿活动点都要调查到位,要有照片有视频。 三、第三章矿床特征及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存在的问题 不要死搬硬套开采设计中不切合实际的内容,往往造成与后面的地质环境条件、治理恢复工程布置、总平图等产生矛盾,应统一思路,前后一致。 四、第四章矿山地区自然地理与环境地质概况存在的问题:

1、第四系有残积、冲洪积层等多种成因,应分开描述;在地层岩性中无“亚粘土”的说法,应按最新土层命名为粉质粘土。 2、矿山工程地质一节中划分岩组时按岩土体工程性质组合去划分,即具体按岩石的岩性组合、强度特征及岩体结构类型划分;矿区有岩溶的,要对岩溶特征交待。 3、矿区水文地质要交待区域水文地质的内容,并指出矿区地下水流向,矿区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位置(补给区、排泄区、径流区)。 4、矿坑涌水量和矿山疏排水的降落漏斗影响预测要有计算依据,并对周围含水层或居民饮用水源的影响进行分析。 5、上层滞水、包气带水有地表水出露的需交代清楚;有无地下水出露要交代,有要表述其成因。 6、在地下水与含水层之间的关系中应对老窑水的特征进行简述。五、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存在的问题: 1、延续开采的矿山应将矿山开采的现状描述清楚,如地下开采应将采空区分布情况划出,已发生地面塌陷、地裂缝的成因、特征描述清楚;露天开采应对存在的采坑、边坡或已经发生崩塌滑坡的边坡情况描述清楚(即崩塌滑坡的成因、要素、规模),并对存在的采场边坡、堆淋场等应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且交代清楚现状是否与设计严格要求相符,最后用剖面图表示以看出现状对破坏的影响程度。 2、同时存在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的,要计算分析相互间的影响,特别是露天采坑底部到地下采区的顶板有效厚度是否存在采空区地面塌陷和导水裂隙带贯穿地面造成矿坑突水,不要把含水层破坏和矿坑突水混为一谈。

煤矿环境治理方案定稿版

煤矿环境治理方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贵州万峰矿业有限公司纳雍县化作乡焦硐煤矿 环境治理工作方案 二0一七年五月十二日 环境治理工作方案 根据新《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以及《纳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纳雍县煤矿和洗煤厂环境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纳府办发【2017】80号)精神,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矿生产协调发展,实现发展与环保同步双赢目标,结合本矿实际,特制定本治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十八大提出的环境保护总体目标要求,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少、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的煤炭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煤矿经济和生态保护共同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原则。以科学发展正确处理煤炭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坚持“不欠新帐,渐还旧帐”的原则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以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形式,建立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长效机制,在煤矿开发利用生产中控制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逐步解决已有生态环境问题。 (三)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 在煤炭开发利用生产过程中,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开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根据煤炭开发利用所危害的对象,程度与治理难度进行分区,分段治理。 二、矿山治理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 根据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成立纳雍县焦硐煤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管理办公室,使煤矿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位,“三废”和噪音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炭开发利用协调发展,实现管理规范、环境优良、文明生产。 (二)任务 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措施,按照相关要求及标准,开展矿井水、粉煤灰、煤矸石、机械噪音、废旧机油治理,进一步防止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根据任务安排,按计划、分步骤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保护及治理效果应达到所制定方案的目标要求。 三、矿山环境治理重点和方案 (一)治理重点

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王继远 摘要: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造成矿山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矿区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也使得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十分艰巨繁重。同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持续、稳定的阶段,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将持续增加,由此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加强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露天;采矿;环境 Abstract: the mineral resources are important natural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on,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in modern society cannot do without miner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causedenvironmental problems seriously affect the mining area around the people's normal life and social stability, but also makes the mineenvironmental recovery and management work is very arduou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is in a rapid, sustained, stable stage, the need for mineral resources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mine environment problems caused by theincreasingly serious,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management of mine environment has been crunch time. Keywords: open pit mining; environment; 一、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 1、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许多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露天矿山主要表现在:一是露天开采使边坡改变原有的天然平衡状态,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山体、斜坡稳定,导致岩(土)体变形,诱发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二是矿渣随意堆放,造成超负荷堆放,引起滑坡;三是部分矿山矿渣顺沟堆放,遭遇下雨,沟内汇水携带大量矿渣形成泥石流。 2、占用和破坏大量土地。采矿工业占用和破坏土地,包括采矿活动所占用的土地(如厂房、工业广场);为采矿服务的交通(公路、铁路等)设施,采矿生产过程中堆放的大量固体废弃物所占用的土地等。 3、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采矿往往把周围植被砍伐殆尽,水土流失严重,地表丧失或部分丧失了生态功能,造成水土流失、岩石裸露,甚至荒漠化。 4、环境污染。采矿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废水、粉尘和废渣。废水未经达标处理就任意排放,甚至直接排入地表水体中,使土壤或地表水体受到污染。 露天矿山生产的各个环节,如穿孔、爆破、铲装、运输、破碎、排土等均产生大量的粉尘,随风漂浮,弥漫空中,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大量堆存的废渣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生态环境,有些尾矿废渣中甚至含有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 二、露天煤矿开采中引发的环境问题 1、过度开采对土地的破坏。露天煤矿的过度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工业

纳汇煤矿关于开展矿区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方案

鄂尔多斯市巴音孟克纳汇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开展矿区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方案公司各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我矿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有效改善和提升矿区环境,按照东胜区委、区人民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在全矿范围内开展矿区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坚持“环保优先、建设绿色矿山”的总目标。突出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实现矿区环境治理根本改观,为建设绿色矿山奠定基础。 二、组织机构 成立环境问题排查整改专项工作组。 组长:张传伟 副组长:祁磊 成员:韩建、谢长勇、李伟、姚磊、张建荣、 杨玉、史利民、冯彦涛、李守真、牛小平具体采取现场排查方式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相关部门落实整改。对工作进展缓慢无明显成效的要进行问责。 三、主要工作职责 - 1 -

(一)调度室负责协调统一指挥工作,并建立专项纪录。 (二)煤场、选煤厂负责在储存、洗选、加工、装卸环节实现全封闭。 (三)煤场负责厂区洒水降尘频次,确保地面湿润不起尘,及时清理垃圾和各类废弃物,对办公生活区及时进行清扫保洁,对进矿、煤场道路进行随时清理并及时洒水降尘。 (四)物资供应部负责厂区物料按类别分类固定地点集中堆放,负责废弃机油的回收。 (五)煤场不得存煤。出矿车辆必须严密苫盖篷布,禁止运输过程中出现物料遗撒或泄露。 (六)煤场负责排矸场推平覆土,不得出现矸石裸露。 (七)排矸场按照要求建设挡渣坝和排洪沟。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忠诚、讲担当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矿区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 (二)全面排查整治。全面排查整治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要逐个制定方案,限期整改。 (三)严肃责任追究。对矿区环境中和整治工作过程中不负责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要依纪依规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 2 -

露天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露天煤矿隐患排查 治理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提升安全基础管理水平,扎实做好“隐患治理”的各项工作。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领导与工作分工: 为了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年度重点日常工作来抓,成立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有关科室领导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隐患排查治理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台帐,登记、整改管理工作,总结通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展情况。 为了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提升安全基础管理水平,扎实做好“隐患治理”的各项工作。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方案如下: 办公室下设6个隐患排查治理组: 地测技术组:负责全矿技术、措施、图纸、资料等排查整改工作 组长: 成员:生产技术科及相关技术人员

采剥组:负责采煤系统排查整改工作 组长: 成员:调度、安监相关技术人员 机运组:负责全矿机电、机械系统排查整改工作 组长: 成员:机运科及相关技术人员 雨季三防组:负责全矿防洪、排水排查整改工作 组长: 成员:调度、安监、机运及相关技术人员 边坡、排土组:负责全矿边坡、排土场治理整改工作 组长: 成员:调度、安监、机运及相关技术人员 综合组:负责地面“三防”、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等排查整改工作。 组长: 成员:调度、财务、供应等相关领导人员。 二、工作目标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治理各系统的安全隐患,狠抓隐患整改工作及专项治理,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排查治理范围、内容、方式: (一)、全矿(采、运、排、供电各系统)。

露天矿环境治理方案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技 术方案 1方案编制规范起草背景 随着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快速发展,露天矿区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采矿引起的露天矿区环境问题主要有:露天矿区废水、废渣、废气等“三废”排放造成矿区环境污染问题;矿区土地资源占用损毁问题:包括矿区地质灾害破坏土地,露天采矿场、采矿废渣、排土场、煤矸石山占用破坏土地,矿区废水污染土地等;地质地貌景观破坏问题:包括山体裸露破坏生态,地形地貌破坏地质遗迹、破坏植被等;水土流问题和地下水均衡破坏问题:因矿区生产生活造成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枯、植被死亡等,影响了矿区的生态环境和矿区附近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受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现由我院承担了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技术方案的编写工作。 2 制定方案的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避免和减少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做好露天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且全面实施,使公司所属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矿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已投产生产的企业项目必须编制露天矿区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经专家评审后,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使露天矿区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成为公司行政环保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露天矿区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实施情况的依据。 3 方案总体目标及任务 总体目标为:在矿区地质环境勘查的基础上,以露天开采为重点,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开展露天矿区环境综合治理,确保露天矿区安全生产,延长露天矿区

服务年限,恢复露天矿区生态环境和改善露天矿区大气环境,实现露天矿区废水零排放,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 主要任务是: (1)系统调查露天矿区环境条件,着重查明环境问题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2)探寻从根本上预防环境污染发生、发展的途径; (3)在深入总结多年来环境污染防治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护坡、复垦、改进生产工艺等手段,继续进行环境问题的治理; (4)进行生态环境恢复试验,建立露天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示范点,维护露天矿区现有的生态植被恢复系统; (5)建立和完善露天矿区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包括矿区大气污染物监测、矿区出水水质监测、矿区噪声污染监测、水土流失监测、矿坑滑坡崩塌监测、生态植被恢复监测、固体废弃物填埋监测等; (6)建立露天矿区环境空间数据库,对矿区所有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及时整理,输入数据库,为露天矿区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信息支持。 4 方案工程分析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一个矿区的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包括了一系列的工程措施,从前期的规划到后期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构成一整套矿区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治理的工程技术。实践证明矿区生态环境系统的清洁生产技术、废水处理、尾矿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土地复垦、生态重建等综合治理工作,既可以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又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经济效益,将废弃物资源化与矿区生态恢复整治结合起来才是解决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所以首先对露天矿区整体有一个把

201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6年年度落实实施方案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6年年度落实实施方案 一、矿山基本情况 (1)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 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3)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3) 五、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4) 六、保障措施和效益分析 (5)

一、矿山基本情况, 王家岭煤矿为新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建有配套的500万吨/年的选煤厂。矿井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境内,地处河东煤田北段,井田东部以吕梁山脉与宁武煤田相隔,南部为河东煤田白家沟资源补偿项目详查区,西部邻黄河与陕西神府煤田隔河向望,北部为神华集团神东公司保德煤矿。行政划隶属于保德县桥头镇和孙家沟乡所辖。 国土资源部划定的矿区范围呈南北走向的多边形,南北最长8.32km,东西最宽5.43km,井田面积34.4471Km2。 公司新建的运煤专线(由厂区到窑洼收费站)和S46五保高速在窑洼收费站相接,王家岭总体对外交通便利。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王家岭煤矿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西北风盛行;春季较长,多风沙、常干旱;夏季湿度大,多高温;秋季较短,气候温和,天气凉爽。 2、矿区属黄河水系,黄河从矿区西部垂直距离约6km的地方通过。由天桥北入境,冯家川南出境,全长约54km。石塘河从工业广场由东相西通过,由于受上游煤矿排水影响,河道常年有水,但是水量不大,王家岭为其在井田范围内留设了保护煤柱。 3、井田土壤分为两个土类,栗褐土和黄绵土,地带性土壤为栗褐土,与黄绵土交错分布。 4、矿区在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欧亚草原植物亚

煤矿环境治理方案

文档封面模板 工程程技类模版

煤矿 环境治理方案 根据新《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 号),以及《盐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津县煤矿环境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盐政办法【2016】21 号)精神,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矿生产协调发展,实现发展与环保同步双赢目标,结合本矿实际,特制定本治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十八大提出的环境保护总体目标要求,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少、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的煤炭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煤矿经济和生态保护共同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原则。以科学发展正确处理煤炭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坚持“不欠新帐,渐还旧帐”的原则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以煤矿生态 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形式,建立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 复补偿长效机制,在煤矿开发利用生产中控制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逐步解决已有生态环境问题。 (三)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在煤炭开发利用生

产过程中,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开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根据煤炭开发利用所危害的对象,程度与治理难度进行分区,分段治理。 二、矿山治理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根据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成立盐津县金鑫煤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管理办公室,使煤矿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位,“三废”和噪音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炭开发利用协调发展,实现管理规范、环境优良、文明生产。 (二)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措施,按照相关要求及标准,开展矿井水、粉煤灰、煤矸石、机械噪音、废旧机油治理,进一步防止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根据任务安排,按计划、分步骤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保护及治理效果应达到所制定方案的目标要求。 三、矿山环境治理重点和方案 (一)治理重点 1、本矿矿井水排放的治理。 2、本矿煤场,工业场所粉煤灰(煤尘)的治理。 3、主要通风机和地面空压机噪音的治理。 4、煤矸石的治理。 5、废旧机油的管理。 (二)治理方案

露天煤矿排土场整治方案

x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排土场整治方案 二零一六年三月 x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排土场整治方案 前言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矿的排土场综合整治工作,根据《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15〕131号)和《煤矿矿区排土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本方案,适用期限为2年。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矿区、项目区地理位置 我公司露天煤矿位于,行政区划隶属于湾区。煤矿位于桌子山煤田木尔沟勘探区第5~12勘探线之间,地理坐标: 东经:; 北纬:″。 (二)采矿权设置情况 采矿权人:x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证号: 采矿权有效期限:叁年自 矿山开采范围拐点坐标: 标高:从1225米至900米 开采方式:露天开采 现采剥范围:面积:;开采深度:1225m-1120m标高。 矿山保有储量:万吨 年生产能力:120万吨 矿山剩余服务年限:21年

附采场图: (三)灭火及采空区治理项目 立项依据:《人民政府关于x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变更开采方式的报告》()技改项目开始于2009年6月,完成时间2010年6月。 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治理方法、技术措施: 1、排土场排土应严格按排弃参数作业,总排弃帮坡角不得超过最终稳定边坡角,以保证排土场的稳定及设备安全作业。 2、排土场卸载区应有连续的安全墙,其高度不得低于轮胎直径的2/5. 3、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应有3%~5%的反坡; 4、排土设备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汽车应垂直排土工作线,严禁高速倒车,冲撞安全墙。 5、设专人指挥车辆;当出现滑坡征兆或其他危险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6、注意雨、雪后道路情况及夜间照明情况,预防事故发生。 二、排土场设计规格概述 1、排土场现状及位置 一号外排土场:位于矿区西侧,呈长方形状,南北长平均约445m,东西宽平均约1080m,高约80m,占地面积,目前一号排土场已停用,按照要求治理完毕。

煤矿环境治理方案

文档封面模板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精吕文档 由编辑删除! 工程程技类模版

煤矿 环境治理方案 根据新《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以及《盐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津县煤矿环境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盐政办法【2016】21号)精神,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矿生产协调发展,实现发展与环保同步双赢目标,结合本矿实际,特制定本治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十八大提出的环境保护总体目标要求,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少、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的煤炭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煤矿经济和生态保护共同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原则。以科学发展正确处理煤炭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坚持“不欠新帐,渐还旧帐”的原则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以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形式,建立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

复补偿长效机制,在煤矿开发利用生产中控制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逐步解决已有生态环境问题。 (三)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 在煤炭开发利用生产过程中,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开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根据煤炭开发利用所危害的对象,程度与治理难度进行分区,分段治理。 二、矿山治理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 根据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成立盐津县金鑫煤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管理办公室,使煤矿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位,“三废”和噪音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炭开发利用协调发展,实现管理规范、环境优良、文明生产。 (二)任务 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措施,按照相关要求及标准,开展矿井水、粉煤灰、煤矸石、机械噪音、废旧机油治理,进一步防止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根据任务安排,按计划、分步骤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保护及治理效果应达到所制定方案的目标要求。 三、矿山环境治理重点和方案 (一)治理重点

露天采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设计方案

露天采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设计方案 摘要:本文通过对露天采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的分析,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工作方案及工程措施。 关键词:矿山环境保护综合治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open-air mining m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ngineering analysis, puts forward the working plan and engineering measures are introduced. Keywords: mine environmental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on 矿产资源为不可再生性资源,盲目的开采既浪费了矿产资源又破坏了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地质环境条件逐渐恶化或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政策法规,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和有效保护矿山环境,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及“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要进行合理规划和综合治理,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把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达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本文以分布广泛的露天开采矿山为例,就其一般性的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一、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分区 (一)矿山环境保护规划分区 根据矿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矿山开发可能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分析,矿山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分区评估,针对矿区进行环境保护规划分区。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一般可划分为重点保护区、次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Ⅲ区)。 重点保护区:该区主要包括矿区内的露天采场和工业广场区域,为环境影响较严重区。该区因采矿人类活动频繁,在矿山采空(闭坑)后,必须对区内被破坏土地进行绿化、对露天采矿边坡进行治理、对矿山生产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以及对区内的水质进行恢复。根据“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把该区划分为重点保护区。 次重点保护区:该区为矿区内除重点保护区以外的农业占地区域。矿山的建设和开采对区内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同样也要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治理措施。根据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附件1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编制技术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2015年5月.

目录5

前言 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等行业标准,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第212号政府令)要求,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实际,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治中心。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乔文光、王海军、田力、高宏、陈军、杜贵旺、史生胜、曹志忠、宋利军等。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编制 技术要求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要求,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GB 958 区域地质图图例 GB/T 12328 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GB 12719—1991 GB/T 14538 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3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DZ/T 0133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DZ/T 0157 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DZ/T 0218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 0219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0261-2014 滑坡崩塌泥石流调查规范 DZ/T 0220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 0221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TD/T 1012—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DZ/T 0223—201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TD/T 1031.1—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 TD/T 1031.2—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2部分:露天煤矿

煤矿环境治理方案

盐津金鑫煤矿有限公司金鑫煤矿 环境治理方案 2016年3月12日 盐津金鑫煤矿有限公司金鑫煤矿 环境治理方案 根据新《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以及《盐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津县煤矿环境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盐政办法【2016】21号)精神,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矿生产协调发展,实现发展与环保同步双赢目标,结合本矿实际,特制定本治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十八大提出的环境保护总体目标要求,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少、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的煤炭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煤矿经济和生态保护共同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原则。以科学发展正确处理煤炭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坚持“不欠新帐,渐还旧帐”的原则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以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形式,建立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长效机制,在煤矿开发利用生产中控制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逐步解决已有生态环境问题。 (三)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 在煤炭开发利用生产过程中,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开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根据煤炭开发利用所危害的对象,程度与治理难度进行分区,分段治理。 二、矿山治理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 根据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成立盐津县金鑫煤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管理办公室,使煤矿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位,“三废”和噪音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炭开发利用协调发展,实现管理规范、环境优良、文明生产。 (二)任务 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措施,按照相关要求及标准,开展矿井水、粉煤灰、煤矸石、机械噪音、废旧机油治理,进一步防止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根据任务安排,按计划、分步骤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保护及

煤矿环境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环境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各部室、区队: 为贯彻落实山丹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公司积极响应,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环境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为了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特编制本整改工作方案,下发给各部室、区队,请高度重视,严格执行,确保本次整治活动的顺利完成。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公司成立环境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经理党委书记 副组长:机电副经理 成员:总工程师生产副经理安全副经理经营副经理党委副书记机电动力部长通风灭火部部长 安全管理部部长生产技术部部长党群工作部部长 经营管理部部长机动部全体人员及相关区队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机电动力部,机电动力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本次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指导思想

根据环保管理的相关要求,为彻底清查和整治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隐患,有效预防、控制和应对因不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不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不健全环境安全风险应急处置措施及制度等原因引发的污染、生态破坏事故发生,公司动员各部门、区队全员统一思想认识,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落实,将开展环境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到每个员工,提高全员的素质和环境安全意识,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为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总体目标 通过全员开展环境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使环保工作在全公司范围内覆盖,实现全员保护环境和监督环境保护,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环境事故发生,确保我公司环境安全。 四、整治范围 公司范围内涉及环境安全风险的区域、机房、设备设施。 五、排查整治重点 1、锅炉废气排放环境风险防范。 2、矸石堆放滑坡、着火环境风险防范。 3、储煤场扬尘环境风险防范。 4、工业污水涌水量突增环境风险防范。 5、生活区、工业区火灾环境风险防范。 六、时间及任务安排

露天矿环境治理方案

xxx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技术方案1方案编制规范起草背景 随着xxx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快速发展,露天矿区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采矿引起的露天矿区环境问题主要有:露天矿区废水、废渣、废气等“三废”排放造成矿区环境污染问题;矿区土地资源占用损毁问题:包括矿区地质灾害破坏土地,露天采矿场、采矿废渣、排土场、煤矸石山占用破坏土地,矿区废水污染土地等;地质地貌景观破坏问题:包括山体裸露破坏生态,地形地貌破坏地质遗迹、破坏植被等;水土流问题和地下水均衡破坏问题:因矿区生产生活造成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枯、植被死亡等,影响了矿区的生态环境和矿区附近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受xxx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现由我院承担了xxxx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技术方案的编写工作。 2 制定方案的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避免和减少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做好露天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且全面实施,使公司所属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矿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已投产生产的企业项目必须编制露天矿区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经专家评审后,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使露天矿区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成为公司行政环保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露天矿区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实施情况的依据。 3 方案总体目标及任务 总体目标为:在矿区地质环境勘查的基础上,以露天开采为重点,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开展露天矿区环境综合治理,确保露天矿区安全生产,延长露天矿区服务年限,恢复露天矿区生态环境和改善露天矿区大气环境,实现露天矿区废水零排放,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 主要任务是: (1)系统调查露天矿区环境条件,着重查明环境问题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2)探寻从根本上预防环境污染发生、发展的途径;

煤矿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

煤矿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 为了创造和保持整洁、优美的矿山环境,保障矿山职工身体健康,切实抓好我矿建设社会主义新矿山的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的规定,按照市委市政府及西区区委区政府要求,比照《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攀枝花市建设社会主义新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攀府发[2012]33号文件精神要求,接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出我矿矿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 第一部分矿区环境现状 一、煤矿基本要求现状 1、我矿管理基本规范,各项制度基本健全,大部分已上墙。 2、我矿井下生产设施设备达到四川省煤矿质量标准化二级标准,部分文明生产有下滑趋势。 3、我矿工业广场功能分工基本合理,但是机电厂房及矿修车间建筑破旧,内部结构及功能区划分不合理。洒水降尘等措施基本齐全,部分还需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固定标语、安全警示、禁止标志设置不完善。 4、我矿供电系统健全,电源来自两处不同变电所,地面用电与井下用电分开,运行正常;工业广场部分供电线路安设零乱无序。 5、我矿供水系统健全,运行正常,生产用水与生活用水分开,生活用水是由春辉物业转供的攀煤集团水厂处理的自来水。 6、我矿地面生产、生活、办公区域分区设置,但管理不规范,部

分区域地面没有硬化,环卫设施部分不齐全,材料摆放不整齐,个别地方有杂物堆积,部分地方整洁卫生差。 7、我矿部分地面生产区域各类降尘防护及安全设施设备不齐全。 8、办公楼公共厕所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有节水冲洗装置,定期消杀、清掏,建有化粪池对粪便进行集中处理,但清洁卫生有点差。工业广场公共厕所建有化粪池对粪便进行集中处理,但建筑破旧,布局不合理,没有节水冲洗装置,清洁卫生差。 二、煤矿办公区域现状 1、我矿办公楼是三层楼永久建筑物,结构安全,办公楼内部进行了装修,办公室数量和面积能满足日常办公需要,各办室分布合理并挂有相应标牌,办公桌椅、电脑及各类办公用具齐备,办公楼合理设置有男女厕所,并装有自动冲水装置。 2、我矿有两个会议室,大会议室配备用电视机、影碟机、煤矿安全生产方面书籍及影像资料等,但面积只有约120平方米,面积不足;小会议室在办公楼一楼,面积有36平方米,内部经过装修,满足要求。 3、监控室配备的设备、供电线路、接地装置、防静电设备和防雷装置等保护装置齐全,运行日志填写规范,安全监控日报表经我矿主要负责人和主要技术负责人审阅,资料摆放整齐,整洁卫生。 4、调度室与监控室合二为一,配备有安全监控系统、人员管理系统、音视频系统及通讯指挥系统综合调度平台,具备井下直拨调度电话和外线电话功能。记录填写规范,制度健全,部分资料摆放不整齐,

露天矿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露天矿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崔清迪 工程技术学院2009级采矿工程二班 摘要:露天煤矿与井工矿相比,具有建设速度快,资源回收率高等诸多优点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但是露天开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危害也是巨大的。本文主要阐述了露天煤矿的开采所引起的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大气等资源的污染和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所应采取的相应的治理措施和办法进行土地复垦与在利用。 关键字:露天煤矿、废弃矿坑、复垦、矿坑水。 一引言 露天开采以其劳动生产率高,生产成本较低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重视。但是露天煤矿在满足经济发展对煤炭产量需求的同时,也给矿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各种地质灾害、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但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而且还严重制约了当地生产发展,因此露天煤矿开采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二露天煤矿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一)露天采场对土地的侵占及污染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106hm2不到世界人均的一半,仅为美国的1/7,而我国现有露天煤矿占地总面积约为200万hm2,其中露天排土场就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露天煤矿开采必须先将煤层上覆盖的表土和岩石剥离,然后进行煤炭开采,因此露天采掘场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据统计,我国露天矿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开采万吨煤要挖损土地约0.08hm2。目前,全国露天采场挖损的土地超过1万hm2,而且正以每年300~500 hm2的速度增加。而露天煤矿所采出的剥离物一般都运往外排土场堆放,外排土场又侵占了大量的土地。据统计外排土场占压的土地约为采场面积的2倍,露天矿正常生产时每开采万吨煤,排土场平均占压0.16 hm2土地。目前全国露天排土场占压的土地近2万h2,而土地复啃恳率不到20%。因此煤矿开采和排土过程中直接破坏了森林、草地、河流,给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另外,由于剥离的土岩中含较多的重金属以及其它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它们受到雨水的冲刷以淋浸作用,直接或间接接地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和土壤。 (二)露天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 目前,我国大多数露天煤矿分布在北方个省,这些地区年降雨量小,蒸发大,同时由于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南多北少,所以露天矿在生产过程的疏干排水导致各露天矿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更加紧张。伴随着煤矿开采的延伸,常年的疏干排水使矿区及周边地区的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形成巨大的降落漏斗,造成土地贫瘠,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同时,采场周围的水体和大气降水的作用而使煤层中的硫和重金属等物质溶入水体汇入采场采空区,而使矿坑水的重金属含量较高,有毒有害物质较多,从而外排时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 (三)露天开采过程中对大气的污染 露天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露天采场及其周围边帮上暴露出大量的露头煤和残煤,这些残煤和露头煤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慢慢被氧化而发生自然产生大量的CO、SO2、NO、NO2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矿区和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影响着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另外,露天矿在生产过程中如爆破、运输、排卸等环节中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中含有的有毒物质对人体造成许多严重疾病如尘肺、矽肺等职业病,对周边居民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 (四)露天矿坑对环境的影响 露天矿开采形成的巨大矿坑,将导致采场周围边坡岩体内的地应力重新分布,周围边坡岩体在地质构造,地表水、地下水及震动、风化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容易诱发滑坡、塌陷、水土流失、泥石流等一系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最新)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为持续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中省环保督查反馈我县矿山问题迅速整改到位,如期销号,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省环保督查整改要求,切实做好X 生态保护工作。 二、预期目标 通过治理确保中省环保督查反馈矿山问题按时销号,确保媒体和社会关注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整改,确保全县矿山更加注重生态修复,自觉走绿色矿山的发展道路。 三、实施方案 (一)治理范围。 重点围绕中省环保督查、“绿盾行动”、环保卫星遥感监测反馈矿山问题,各类新闻媒体聚焦负面反映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X年排查出的其它矿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重点包括X矿破坏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及保护区退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全县范围内废弃矿洞封堵工作。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对其它矿山破坏生态环境的历史遗留问题“僵尸”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二)治理措施。 按照轻重缓急、分类施策、量力而行的原则办理。对于三类治理范围内的5个重点矿山统一由县国土局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技术单位针对矿山破坏生态环境具体问题做出工程设计,然后按照设计采取工程治理措施修复生态环境。鼓励激励企业投资自行治理,从市县财政补助资金中适当予以奖励。 对于类似X铁矿的“僵尸”企业,为了尽快完成环保督查销号,由县国土局直接采取工程措施治理,企业承担的资金可以采取欠账措施,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对于无主矿山破坏生态环境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全县范围内废弃矿洞封堵工作由县国土局组织采取工程措施治理,所需费用从市县财政补助的矿山治理资金中解决。 (三)资金来源。 本方案资金来源于市县两级X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共320万元。其中:市国土局下达市级财政补助150万元(分别以安国土资发〔X〕309号文件下达50万元,安国土资办发〔X〕48号文件下达100万元),县财政局下达X年市级X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补助20万元,县国土局报告政府拨付50万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