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点检管理标准

设备点检管理标准

设备点检管理标准

设备点检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点检管理部门及岗位的管理职能、管理目标、管理内容和流程及形成的报告和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发电公司的点检管理工作,也适用于承担××发电公司检修和维护的承包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DL/T838-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DL/Z870-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管理导则

中国华电生[ ]1102号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燃煤机组检修管理办法(A版)

中国华电生[ ]1152号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技术改造管理办法

(A版)

中国华电生[ ]1387号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点检管理实施指导意见

ISBN 978-7-5084-4504-5 华电集团发电企业点检定修管理示范性标准与示例

3. 术语和定义

3.1 设备点检

设备点检就是借助于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点、定标准、定人、定周期、定方法、定量、定作业流程、定点检要求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它经过对设备的全面检查和分析来达到对设备进行量化评价的目的。设备点检运用运行岗位的日常点检、点检员及其它专业人员的定期点检、精密点检、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综合性能测试等技术和手段,形成保证设备健康运转的五层防护体系,体现对设备全员管理的原则点检管理基本原则。

3.2 精密点检

精密点检是指用标准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特殊仪器、工具、诊断技术和其它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等

状态量,并将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别,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3.3 设备劣化

设备劣化是指设备降低或丧失了应有的使用功能,是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的总称。

3.4 劣化倾向管理

劣化倾向管理是经过对点检和其它手段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劣化趋势和规律,实行预知检修的一种管理方式。

3.5 A、B角制

A、B角制是点检管理分工责任制的一种补充。对每一台(件)设备,都有明确的设备点检责任人,该责任人即为设备的A角。在此同时又必须明确当该责任人因故不在时的备用管理人员,即为该设备的B角。设备A、B角应相互交流。点检人员在担任某些设备A角的同时,还可担任另外一些设备的B角。

3.6 多能化

多能化是指点检人员同时具备对某一设备的多个专业项目进

行点检的能力。

4. 职责

4.1 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负责点检管理工作的总体协调。

4.2 生产技术部门

4.2.1 负责生产技术管理职能,负责相关标准的审核发布、检修及技改项目计划的审核、部门间争议问题的协调处理、设备状态诊断。

4.2.2 负责点检定修工作的策划、协调、指导、监督与考核。

4.3 设备管理门

4.3.1 负责设备点检工作的具体实施。

4.3.2 负责设备维护管理,按照点检定修管理的要求,起草相关技术标准,根据设备变更情况提出对相关标准的修改和完善建议。

4.3.3按照点检定修制度和其它内部管理制度要求,完成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备品配件管理、工时定额管理中的相应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