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答案】B

【解析】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是因为当时战乱,老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阶级矛盾尖锐。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是因为当时需要强化君主的权力,巩固国家的统一。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则是因为当时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2、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你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答案】C

【解析】考点:人文主义;程朱理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

分析,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实际上中西方古代思想主张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观点,得出这样的认识:“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体现的是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即“人文主义”可以作为论据;“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强调的是压抑人性、维护封建等级,为专制统治服务,即“存天理,灭人欲”可以作为论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其余ABD三项均不正确。

3、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

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

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

【答案】B

【解析】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开始向西方学习,而开始向西方学习指的是鸦片战争后的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本题重在考查学习西方开始于哪一个历史事件。

4、下列近代报刊中,将②③归为同一类性质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①②③④

A.同为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 B.同属于娱乐性为主的报刊

C.都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 D.是不同时期政府的宣传舆论工具

【答案】C

【解析】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本题以近代报刊的发展为切入点,考查近代报刊的功能。《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通过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务报》是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报纸之一,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二者都是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因此B项错误,故选C。A项错误,不是简单的报刊,因此并非最恰当的理由; D 项错误,二者均不是政府创办的舆论宣传工具,而是变革的舆论阵地。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考点:新中国的教育。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和事实的掌握能力。①与陶行知有关,④所述内容实际上在民国时期即以出现。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法规,所以②③是正确的。

6、新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②“文化大革命”的推动

③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

④科技工作者的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考点: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②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对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通过排除法。所以选D。

7、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答案】C

【解析】考点:文学成就。楚辞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字句不等、形式较为为活泼等特点。第一句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是宋词的名句;第二句是李白的代表名句,代表了唐代诗歌的特色;第三句是战国诗人屈原的名句,句末带“兮”,显然是楚辞体文学形式,故答案为C。

8、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西国(英、法)制造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恃为攻城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答案】D

【解析】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和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这三项显然都和李鸿章不吻合,都不能选。中国落后的根源是落后的政治制度,李鸿章显然也的确未找到。

9、《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迁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在我国近代史上,在实践中直接运用和发展了这一论调的政治派别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改良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农民阶级

【答案】A

【解析】考点:洋务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国朝节取(注:希望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是,强调学习西方部分天文等先进技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观点。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其余BCD三项均不正确。

10、“上师尧舜禹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与材料所述思想一致的政治派别是

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清政府顽固派

【答案】B

【解析】考点:维新思想。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中“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可知是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1、1912年5月,梁启超说:“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这表明

A.中国应首先实行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政治在中国根本行不通

C.中国在实行何种政体方面存在分歧 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的潮流

【答案】D

【解析】考点:本题以近代梁启超的思想变化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表明民国初年梁启超的思想由主张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表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故选D。

12、xx年是农历的壬辰年“龙年”,右图是“龙年”剪纸画。

对该画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B.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C.体现了中国画注重象征意义的风格

D.可以反映文人画的发展和创新

【答案】D

【解析】考点:中国绘画。民间剪纸属于民间风情画,和写意画注重画家

的心境思想不同,民间风情画是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故选D。其他各项都是正确的。

13、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答案】B

【解析】考点:宗教改革。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宗教改革是宗教内部的改革,是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并未否定宗教和上帝,因此AC 项错误;宗教改革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所以D项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表述错误,且与材料无关。“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体现了人人平等和灵魂的就得自主权,因此答案选B。

14、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A.虔诚信仰上帝 B.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 D.妇女解放

【答案】B

【解析】考点:宗教改革。A项明显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所以排除A项。C项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内容是无关项,所以答案选择B项。

15、《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宋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不可能在北宋出现的是

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驮运着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D.杂剧《西厢记》在娱乐场所瓦子上演

【答案】D

【解析】考点:古代宋代的情况。《西厢记》是元朝的作品,而《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宋朝的景象。故选D。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工业所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

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他所描述的现象反映了

A.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B.垄断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 D.国家全面干预科学研究

【答案】A

【解析】考点:从题干所给信息分析,“实验室”、“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故选A。

17、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前行政

总裁乔布斯逝世,走完他在“苹果”的天才之路。右图

为苹果公司最初的LOGO(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

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

想海洋中的灵魂。”该公司作此选择最可能的理由是

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A.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答案】D

【解析】考点:近代科学技术。本题考查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古希腊的智者学派,他们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到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排除A;B项是量子论的意义,排除;C项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意义排除。牛顿力学定律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答案为D。

18、对下列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表述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

①资本主义萌芽②文艺复兴运动

③新航路的开辟④宗教改革运动

【答案】D

【解析】考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的最根本的原因;文艺复兴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由此分析,答案为D。ABC三项均不符合史实。

19、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下列对两者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 B.都体现了人文精神

C.都是在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出现的 D.都反映了当时阶级关系的实质

【答案】A

【解析】考点: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精神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只体现在《维纳斯》上,放映当时阶级关系实质的是兵马俑,但两者都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

20、德国女作家赫塔·缪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下列作品与评审委员会评述的文学特点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A.《西风颂》 B.《唐璜》

C.《战争与和平》 D.《等待戈多》

【答案】C

【解析】考点:现实主义文学。“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而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再现社会风貌,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社会罪恶。两者属于同一风格。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要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就必须对人性有一个了解,阅读材料

材料一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材料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李蛰《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藏书》

材料三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认为:“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

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人性观是什么,为此他提出如何建立和谐社会?(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对人性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5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密尔顿对人性的认识与主张是什么。其主张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如何体现的?(6分)

【答案】(1)人性善。(2分)通过“仁政”来建立和谐社会。(2分)

(2)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3分)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分)

(3)汉密尔顿认为,人性中有“追求其个人私利的”的一面,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引导。(4分)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2分)

【解析】考点:中外人性的观点。(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理念,反对统治者的苛政和刑杀,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2)肯定人的正当欲望和要求,反对空谈,主要是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3)从材料“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可以看出汉密尔顿的主张,在美国宪法中汉密尔顿的这种主张主要是通过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进行实现的。

22、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制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令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 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

——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的是什么?(1分)作者所提出的“新道德标准”的思想来源又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3分)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1)儒家传统道德(或三纲五常)。(1分)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2分)

(2)学术——政治——伦理(器物——制度——思想)(3分)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尊孔

复古逆流兴起;袁世凯复辟帝制。(3分)

(3)除旧而未能立新;道德伦理规范混乱。(2分)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倾向;社会政治黑暗、经济凋敝。(4分)

【解析】考点:本题围绕新文化运动,考查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1)应依据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回答;(2)“发展阶段”可依据材料信息归纳,“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要从“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这一角度,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来分析。

23、思想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

材料二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

材料三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材料四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血腥和暴力的悲剧时,在英国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使得围攻巴士底狱和滑铁卢战役在相形之下似乎无足轻重了。……

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曾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

──(美)海斯《世界史》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2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3分)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2分)

(4)材料四中所说的“这个变化”是指什么?(1分)写出这次变化中“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的三件事例。(3分)

【答案】(1)文艺复兴(1分),启蒙运动(1分)

(2)肯定人,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2分)。人是自由的,自由是天赋人权,并由法律保障(2分)。

(3)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3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民主与法制。(任意2点,2分)

(4)工业革命(1分)。改良蒸汽机、汽船、蒸汽机车的发明和应用等(3分)。

【解析】考点:(1)材料一反映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材料二反映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肯定人,肯定人性,突出人的价值和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当然人文主义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容易造成私欲泛滥,但是主要还是要强调人文主义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需要。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则是理性主义。(2)《哈姆雷特》是英国杰出的文艺复兴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当然是肯定人,肯定人性,突出人的价值和人

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材料中的“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就是典型的人文主义,当然人文主义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容易造成私欲泛滥,但是主要还是要强调人文主义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需要。(3)材料三中所说的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所以,材料三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其实就是要回答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例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应该包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民主和法制,也就是回答启蒙运动的内容。材料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什么?当然是指法国大革命或者法国资产阶级革命。(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英国的影响巨大的事件是在英国率先发生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对英国和世界都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从工业革命影响着交通的发展来说明影响普通人生活的原则。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泽民说:“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国军网

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初南方谈话

回答问题

(1)2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有何共同点?0(4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找到的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2分)发表的论著有哪些?(3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分)包含什么原则?(2分)在我党历史上的突出贡献是什么?(2分)

【答案】(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2分),共同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物;精髓是实事求是;中共集体智慧结晶。(任两点2分)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分)

(3)基本思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都可为社会主义服务。(2分)原则: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原则。(2分)贡献:冲破了教条主义束缚,解放了思想,指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2分)

【解析】考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1)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的飞跃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他们

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2)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逐渐的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根据地建设。发表的论著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材料二主要是论述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和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问题。是以实事求是为基本的原则的。邓小平的论述,极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人民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根据邓小平的论述,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5068 61EC 懬22835 5933 夳23644 5C5C 屜35168 8960 襠B27662 6C0E 氎35084 890C 褌26769 6891 梑 32489 7EE9 绩'x40611 9EA3 麣37316 91C4 釄25961 6569 敩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题

西安中学高2021届高三12月月考 理综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Zn65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雨滴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比例常数为k,经过时间t 速度达到最大,雨滴的质量为m,选向上为正方向,则该过程阻力的冲量为() A.mgt B.m2g k ?mgt C.mgt ?m2g k D.m2g k 15.如图所示,某滑草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斜草面AB和AB'(均可看作斜面)。质量不同的甲、乙两名游客先后乘坐同一滑草板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草面上,斜草面和水平草面平滑连接,滑草板与草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沿斜面下滑的时间比乙沿斜面下滑的时间长 B.甲、乙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合外力冲量相同 C.甲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比乙的大 D.甲、乙最终停在水平草面上的同一位置 16.如图质量均为M的A、B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在两杆铰合处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杆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m一定时,θ越小,滑块对地面的压力越小 B.当m一定时,θ越大,轻杆受力越大 C.当θ一定时,M越大,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越大 D.当θ一定时,M越大,滑块对地面的作用力越大 17.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时间可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含答案)

武威一中2019年秋季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并发展 3.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

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 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 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 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 D.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美 4.顾炎武《肇域志·江南九》中说:“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末清初江南地区 A.农耕经济已包含了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 B.赋税主要来源于棉花种植业以及棉纺织业 C.发达的棉纺织业中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D.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占据经济中重要地位 5.《管子·小匡》认为商人“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箭有余于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材料信息旨在说明A.商业的发展可以为国家提供财富 B.商人以贱买贵卖提升经济实力 C.商业活动有利于各地经济的联系 D.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迅速 6.据万历《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县罗店镇“徽商凑集,贸易之盛,几埒(同等、相等)南翔”。南翔镇“往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比为无赖蚕食,稍稍徙避,而镇衰落”。对上述材料最准确的解释是 A.徽商的兴盛与市镇的发展相辅相成 B.政府对待商业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C.徽商的经营范围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D.地方官府的态度决定了商业环境 7.《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1975年岐山董家村裘卫诸器出土后,人们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解释其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这一变化导致史学界 A.丰富了对井田制的研究视角 B.质疑《礼记·王制》的真伪 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价值 D.重估宗法分封制的内涵 8.1564年,浙江巡抚谭纶上疏称:“闽人滨海而居者,不知其凡几也,大抵非为生于海,则不得食。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几也,无中国续棉丝帛之物,则不可以为国。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可见当时 A.福建民众唯利是图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 . 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 . 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 . 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 . 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2.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 河南、河北 B . 湖南、湖北 C . 山东、山西 D . 广东、广西 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世袭制 4.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 . 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 . 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 . 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 . 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5. 《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 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B . 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C . 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D . 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

6. 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 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7. 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 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8.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 . 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 . 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 C .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 . 分封制遭到破坏 9. 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 A . 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 B . 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 C . 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 D . 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10. 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为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符合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 .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 . 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11.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

2019届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曲阜夫子学校2019届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2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组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氨基酸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B. 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结合水/自由水比值上升 C. 核糖核酸、ATP、核糖体、HIV病毒都含有核糖 D. 叶肉细胞中缺乏Mg元素,则影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2. 下列细胞结构与其包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对应错误的是() A. 核糖体——蛋白质和RNA B. 溶酶体——蛋白质和磷脂 C. 染色体——蛋白质和DNA D. 中心体——蛋白质和固醇 3.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B. 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C. 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 D. 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包括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4.下列有关教材中的技术或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核移植技术可用于研究细胞核的功能 B. 同位素标记法:证明细胞膜的流动性 C. 差速离心法: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 D. 假说-演绎法: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和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发现 5.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 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细胞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 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②蛙的红细胞,③人体浆细胞,④大肠杆菌细胞,⑤酵母菌细胞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细胞的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 B.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多,有利于RNA和蛋白质进出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24.西周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 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这反映出 A.周王通过赏赐青铜器笼络诸侯 B.分封制推动中原文化传播 C.西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水平高 D.工官制实现器物标准生产 25. 杨朱主张沿着自己的私利行事,墨子强调不讲仪节约束地兼爱他人。对此,孟子批判说: “无父无君,禽兽也。”这体现了孟子主张 A.反对私利 B.反对爱人 C.重礼尚义 D.民贵君轻26.《两汉三国学案》载:“夫汉家以经义断事,每有大议论、大狱讼、辙引经义以决之。”这反映出 A.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B. 政治生活的伦理化 C. 汉代社会秩序混乱 D. 儒学成为日常规范 27. 王羲之40岁以后,给朋友的书信,抄写的文章,草拟的文稿等,凡是他的书迹备受世 人珍爱、收藏,或作为书写字体的范本。王羲之书法名满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A.王羲之书法艺术难以模仿 B.人们好恶决定书法家命运 C.造纸术改进便于艺术普及 D.社会氛围宽松与注重主体价值 2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史学著作,其中《宋史》最为浩繁,各种著述、实录、会要、奏议、文集等应有尽有,卷帙浩大,为二十四史之冠。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A. 中央集权加强 B. 社会危机严重 C. 文官政治发达 D. 印刷术的进步 29.明代中叶,“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 光绪年间,“熙攘往来,编审(人丁调查和登记制度)不行,版图之籍亦莫可得而稽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中叶到光绪时期 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B.土地税始终高于工商税 C.农民的流动性逐步加强 D.统治危机加剧民族危机 30.下表为清政府在对外文书中,天朝”和“中国”词汇使用频率统计简表: 上表信息的变化反映出 A.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B.清廷注重提升政府形象 C.民族国家意识形成 D.清朝对外观念有所调整 31.西方人对《瀛环志略》给予宽容赞扬,而对《海国图志》未给好评,如有传教士认为其“伟大宗旨是讨论夷人的战略才能和优越之处,以及可供采纳以打败他们之武器”。据此,西方人对当时中国译介西学的态度是 A.惧怕中国产生抵御侵略思想 B.拒斥中国宣传学习西方技术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13)

汾阳二中2018级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2、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1 图2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3.《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A.设置官职 B.建立武装 C.禹死启继 D.制定刑法 4.商朝初年的伊尹辅佐汤灭夏,拥有参与商王决策的权力,商朝末年的姬昌是西部方国首领,请问伊尹和姬昌最可能被商王赐予什么官() A.师、侯 B.士、王 C.相、侯 D.师、伯 5.下图为2014年2月发行的报纸,与其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6.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C.“周公……立七十一国” 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 7、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

最本质的特点。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 A.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B.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 C.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 D.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8.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影响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 9.右图中的“示”指“祖先”,“示”和“司”合起来表示“世世代代专门祭祀祖先的庙堂”。与“祠”紧密相关的制度为()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卿世禄制 10.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西周的分封制 C.西周的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统一度量衡 D.首创郡县制 12.从下图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 ①实现国家统一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 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

2018-2019学年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

浙江省建人高复2018-2019学年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 30分,有【加试题】标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B.深海地壳热裂口能源来自于地热和硫化氢的氧化 C.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都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输入 D.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具有统一性 2.下列有关遗传与人类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患者的细胞中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B.蚕豆病与苯丙酮尿症的致病基因都是有害的基因 C.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多基因遗传病高于单基因遗传病 D.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3.下列关于线粒体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部分线粒体蛋白是葡萄糖易化扩散的载体 B.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存在于基质和嵴上 C.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和细菌中 D.线粒体能合成自身需要的全部蛋白质 4.下图是质膜的结构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构成的双层单位膜是质膜的基本骨架 B.③是胆固醇,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C.④是蛋白质,与膜的选择透性有关,与流动性无关 D.⑤是细胞质,充满了液态的细胞溶胶 5.细胞膜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之间的一种选择性通透屏障,其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质跨膜运输。下列有关物 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营养物质 B.一种物质只能通过一种跨膜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C.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D.小分子物质不可能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6.下列关于细胞生命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不再表达 B.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增强 C.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全能性增强 D.细胞癌变后,细胞膜的蛋白质种类发生改变 7.下列关于人体中各种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激素可以减少糖元生成 B.性激素可以增强代谢率

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高三月考(12月)物 理 试 题 一、选择题(本题10题,共50分) 1.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曾直接得益于 ( ) A .亚里士多德的力学 B .第谷、开普勒等人有关天体力学方面的研究 C .笛卡尔等人对碰撞运动的研究 D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2.一物体在10 N 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cm /s 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列有几种 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捷而又规范的是( ) A .m ==kg =1kg B .m ====100 kg C .m ===100kg D .m ==kg =100 kg 3.下列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概念、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和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 B .根据电容的定义式 C = ,电容器的电容与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 成反比 C .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F =k ,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和场源电荷电量无 关 D .根据电势差的公式U AB =,带电量为1C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 J ,则A 、B 点的电势差为 -1V 4.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 悬挂于O 点,在外力F 的作用下,小球A 、B 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 态且悬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保持30°不变,则外力F 的大小不可能是( ) A .mg B .mg C mg D .mg 5.如图所示,以水平向右的加速度a =2m /s 2向右加速前进的车厢内,有一光滑绝缘的水 平桌面,在桌面上用绝缘轻弹簧连结质量均为m =1kg 的两小球相对车静止.空间有水 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且E =2.0×105N /C ,A 、B 电量分别为q 1=-1.0×10-5 C ,q 2 =+1.0×10-5C (不考虑A 、B 之间库仑力的作用).当剪断绳子瞬间,则以下有关说 法 正确的有( ) F a 1010F a 2100.1/N m s 2 10//kg m s m s F a 100.1F a 100.1 E q Q U 2Q r AB W q 52233

【精准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峨山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10月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 A. 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 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 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 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在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都有出现,且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故A错误;材料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故C错误;“精美的玉器”不一定是玉礼器,故D错误。 2. “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上述信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禅让制形成 B. 王的出现 C 早期国家诞生 D. 世袭制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意为在夏王朝时,因为社会混乱,统治者禹制定了一部刑法,被称为禹刑,即夏朝已经有了刑法;“鯀作城郭”意为鯀建立城郭,综合分析可推断作者意在说明早期国家诞生,因此C符合题意;材料中主要描述了古代早期社会政治情况,没有体现禅让制的信

息。所以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关于“王”出现的信息。B错误;世袭制开始于夏启时期,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 3.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后者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原始社会的解体 B. 私有制的产生 C. 国家的建立 D. 人性的退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可知私有制产生,故B 项正确;《礼记?礼运》记载的现象,已不是原始社会的现象,与原始社会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后半段的重点在于私有制产生,故“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现象出现,无关于国家的建立,故C项错误;私有制的产生为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不是人性的退化,故D项错误。 4.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qiān,罪过之意)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这主要表明作者 A. 反对施行仁政 B. 主张礼法并用 C. 强调人性本善 D. 重视继承传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材料认为要让百姓受到恩惠,就要行先王之道,遵循昔日典章,故D 项符合题意;A项,作者并未反对国君的仁爱之心与仁爱之誉,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礼法并用主张,排除B;材料未涉及对人性的探讨,排除C项。故选D。 5. 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A. 稳定统治秩序 B. 体现贵贱有序 C. 调节人们情绪 D. 凝聚家族亲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是维护奴隶主阶级专制的工具,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根据材料“‘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

2021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检测 历史试题 2020年12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所记载的事件往往没有确切的地点、明确的时间,并缺乏严密的逻辑,但它依然可以反映出散落的历史真实。这表明《诗经》 A.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史学著作 B.源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 C.集中反映了法家的思想观念 D.对战国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2.有学者论及中国某制度时指出:“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他论及的制度 A.提高了地方的自主权 B.以三公作为最高长官 C.权利由贵族世袭垄断 D.在秦统一后全面推行 3.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 A.已经出现了儒学中兴的迹象 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C.佛道思想逐渐深入底层民众 D.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 4.明清时期,浙江崇德石门镇因专营榨油而发展为拥有数千家居民的雄镇,嘉善干窑镇“民多业陶”,平望镇“居民日增,货物益备,而米及豆麦尤多”。材料反映了当地 A.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出现了多个商业中心 C.政治经济重心已经分离 D.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 5.1839年9月,林则徐在会奏中指出:“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

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该夷义律在粤多年,狡黠素著,时常购觅邸报,探听揣摩,并习闻有‘边衅’二字”,借此暗为恫喝,实则毫无影”。这表明林则徐 A.对形势判断出现了失误 B.增加了国人对世界的认知 C.加强了广东沿海的防务 D.认为中英矛盾将出现缓和 6.19世纪70年代前后,苏伊士运河开通,欧洲与香港、上海的海底电缆连接,横贯美国的太平洋铁路完工,俄国黑海海滨港口与东亚开始通航。这些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是 A.引发了南方的农民起义 B.导致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C.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D.完全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7.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提出,要“放弃一切陈腐不合时代之经济观念”“对于人民经济活动,从生产过程以迄最后消费,应作有体系之计划统制,并逐渐加强,使能全盘控制,以配合军事之应用。”据此推断,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苏联大力支援中国革命 B.北伐战争不断取得胜利 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8.8月7日傍晚,他们毅然决然地分三路向……急进。这段路上,不仅要越过陇海铁路,而且还面对黄泛区和沙河、汝河、淮河等多条河流。蒋介石完全没有料想到他们会走这样一着险棋,还以为他们只是“不能北渡黄河而南窜”。这一行动 A.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B.将战争引入了“国统区” C.基本歼灭了国民党主力 D.导致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9.下图为漫画《不可被战胜的力量!》,图中由中、苏等国组成的阵营高居画面中央上方,下方为美国为首的对方阵营,写有“原子弹”的气球快被吹破了。该图意在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重庆八中高2020级高三(上)第四次月考 文科综合测试 1.大汶口文化遗址已探明遗址区82万平方米,先后发掘出数百座大小规模墓葬。在少数墓中发掘出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象牙、陶器等手工制品。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 手工业技术先进 B. 农耕文明初具规模 C. 出现了阶级分化 D. 社会生产力极发达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数百座大小规模不等的墓葬”中只有“少数墓中发掘出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象牙、陶器等手工制品”反映出此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故选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知技术水平先进,故A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出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故B错误;D项说法错误,此时生产力还没有到极发达的地步。 2.下表为六朝和唐代江南地区户均赋税量表(单位:匹绢)。据此可知,江南地区 A. 成为了国家经济的重心 B. 对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增强 C. 农产品商品化倾向凸显 D. 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数据可知,六朝至中晚唐江南地区户均赋税明显增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江南地区经济开发以及快速发展有关,这说明江南地区对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增强,故选B项;两宋之际,江南地区

成为经济重心,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直接得出农产品商品化倾向凸显,故C错误;材料中并未出现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信息,不能得出主要承担区的结论,排除D项。 3.明朝中后期,很多士人认为“弃儒从商”本身就是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所谓名利都是对父母的一种报答。这一观点反映出当时 A. 知识分子缺乏人生追求 B. 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 C. 儒学价值取向的功利化 D. 理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明朝中后期,很多士人认可“弃儒从商”,认为名利也是对父母的一种报答,是对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儒家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变化,呈现出功利化倾向,故选C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知识分子缺乏人生追求,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重农抑商政策的情况,排除B项。明朝儒学仍然处于正统地位,并未动摇,排除D项。 4.1895年,英国《曼彻斯特卫报》在评述意大利公众舆论强烈反对俄德法三国施压日本时,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日本在最近的战争中为文明而战,打倒了野蛮,所有的文明国家都会从中受益。”这一观点最能说明 A. 欧美舆论宣传影响战争进程 B. 英国力图支持中国的改良运动 C. 西方列强在远东的矛盾加剧 D. 西方媒体掩盖日本的侵略罪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西方媒体评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时,认为“日本在为文明而战,打倒了野蛮,所有的文明国家都会从中受益”,这说明西方媒体试图掩盖日本的侵略罪行,故选D项;材料没有反映欧美舆论宣传与战争进程关系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和英国力图支持中国的改良运动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说明西方列强在远东的矛盾,排除C项。 5.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普通民众来说,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在辛亥革命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民主思想在中国成为主流 B. 君主制不能应对社会转型 C. 共和政体顺应了世界潮流 D. 专制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推荐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开封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答题卡上。) 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2、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下列说法与这一特点相符的是() A.宗,尊也;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 B.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 C.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D.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 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记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 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 C.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4、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6、“汉初的封建,居然就名存实亡,怕也是汉初的人所不能预料的。”下列哪些措施的实施使汉初“封建”很快“名存实亡”?() ①诸侯不得自治民补吏②令诸侯各以国邑,分封子弟③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④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汉书》载:“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记载反映出汉初统治者()A.推行郡国并行制 B.强化君主专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解决土地兼并 8、有学者指出:“汉朝的察举制度经董仲舒等人努力,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但不能到原籍担任地方官。”下列对“不能到原籍担任地方官”这一举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削弱了宗族势力的影响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避免了地方派系的形成 D.体现了政府是“天下人”的政府的观念 9、史载:“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以前)司察之而已。”材料反映的刺史的主要职能是() A.管理地方行政 B.监察地方官员 C.掌管地方军事 D.掌管地方财政 10、著名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

【精品】高三生物12月考生物试题

XX高考补习学校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一、选择题(1—10每题1分,10—30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过氧化氢酶的溶液中,溶液呈紫色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探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中氧的来源的方法是荧光标记法 D细胞中的染色体经龙胆紫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其在有丝分裂各时期中的形态特点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台到mRNA上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4.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A。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强度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二部分 C。探究Ca2+的主动吸收,使细胞外Ca2+浓度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液 D.研究植物有丝分裂中解离液的效果,使用龙胆紫和醋酸洋红染色 5。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6.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下列哪项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 A.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B.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C.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D.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 7.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A.细胞分裂间期,mRNA的合成B。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C.细胞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D。细胞分裂末期,赤道板部位出现细胞板 8。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0。5mol/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精选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体操运动员静止悬挂在单杠上,当两只手掌握点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关于运动员手臂受到的拉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确定 2.静止在水面上的船,长度为L ,船的质量为M ,一个质量为m 的人站在船头,当此人由船头走到船尾时,不计水的阻力,船移动的距离为( ) A . M mL B .m M mL + C . m M mL - D .m M L m M +-)( 3.一质量为M 的航天器,正以速度v 0在太空中飞行,某一时刻航天器接到加速的指令后,发动机瞬间向后喷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喷出时速度大小为v 1,加速后航天器的速度大小v 2,则喷出气体的质量m 为( ) A .m=M B . m=M C .m=M D . m=M 4.在如图中,长木板M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m 放在木板左端,当木板与木块同时以速率V 0沿相反方向运动到木 板与木 块有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做功的情况是(设M >m )( ) A .一直做负功 B .一直做正功 C .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 .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5.2015年斯诺克上海沃德大师赛于9月16日至22日在上海体育馆举行.如图为丁俊晖正在准备击球,设丁俊晖在这一杆中,白色球(主球)和花色球碰撞前后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碰前白色球的动量为p A =5kg?m/s,花 色球 静止,白球A 与花色球B 发生碰撞后,花色球B 的动量变为p B ′=4kg?m/s,则两球质量m A 与m B 间的关系可能是( )

河北省永年县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永年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Ⅰ卷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句话的含义被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为: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2.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说:“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这次会议: A.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B.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新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3.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交 ③参加万隆会议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D.②③①④ 4.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说:“尽管从我的愿望来讲,希望加紧实现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但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如果时机不成熟,这种愿望也是不容易实现的。”1972年中日建交的时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3)

新津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30 2=60分) 1.“烽火戏诸侯”出自西周末年的一个历史典故。周幽王废嫡长子宜臼,立美人褒拟之子为太子。 周幽王的做法破坏了 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宗法制D.皇帝制度 2.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3.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 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 4.汉代规定,祭祀时只有皇帝可以着玉制十二旎冕冠,冕服上下绘有十二章纹,此外还穿着蔽膝、佩缓、赤舄等(如图1)。这种服饰上的特殊规定突显了 A.皇权独尊的地位B.汉代服饰的华美 C.礼仪制度的完备D.汉代国力的强盛 5.《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 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D.建立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7.《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下列符合这句话含义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刺史制度 C.察举制D.三省六部制

8.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 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9.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三省长官在中书门下举行联席会议确定军国大事。高宗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文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进入中书门下,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10.2012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御史大夫B.刺史C.门下省 D.通判 11.宋真宗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坑颁布,李坑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其回话说:李流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这说明宋代 A.君弱臣强权臣擅权B.中央集权制度削弱 C.官员文化素养较高D.相权仍能制衡皇权 12.清朝雍正、乾隆之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的中枢机构是 A.内阁B.六部C.理藩院D.军机处 13.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14.有学者把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规律归纳为:“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趋势。这种趋势表明 A.外朝是中央权力中心B.内外朝相互制衡 C.宰相成为权力中枢D.君主专制的强化 15.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

2021届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卷

秋季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三年级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50分,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 1.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可获得核酸含32P标记的子代病毒 C.病毒能进行增殖,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 D.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2.关于细胞结构与生物种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低等植物一定含有中心体 B.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C.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真核细胞不一定有核糖体 D.只有细胞生物才有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3.下列有关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麦细胞和发菜细胞的结构有差异,不具有统一性 B.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都是营腐生和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C.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结构也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D.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4.如图所示,先在1~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相应的溶液(1号和2号为花生子叶匀浆,3号为麦芽糖溶液,4号为蔗糖溶液,5号和6号为豆浆);然后在1号和2号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苏丹Ⅲ和蒸馏水后摇匀,3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 的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2min,5号和6号试管分别 加入一定量的双缩脲试剂和蒸馏水后摇匀;最后观 察实验现象。则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1和2号的颜色分别为红色和橘黄色 B.3和4号的颜色分别为砖红色和无色,说明蔗糖属于非还原糖

C.5和6号的颜色分别为紫色和无色,说明豆浆中含有蛋白质 D.三组实验中均有对照组,分别是:1号、4号和6号 5.下列有关核酸和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合成离不开核酸参与,核酸合成也离不开蛋白质参与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溶酶体等细胞器都含有这两种成分 C.蛋白质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 D.二者结构的多样性不只是取决于单体的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6.图为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为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则其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B.若②为脂肪,则其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 C.若③为蓝藻的遗传物质,则其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D.若④为糖原,则其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肌肉和肝脏中 7.下列有关细胞的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②细胞中的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③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0、N; ④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氮元素; ⑤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⑥P是构成磷脂、核酸的重要元素; ⑦组成糖原和维生素D的元素种类相同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8.2005年两位科学家因发现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造成的,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含有核糖体不含叶绿体②含有DNA和RNA,且DNA位于染色体上③因为它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含有线粒体④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A.②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较大,利于气体交换的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